近现代国际关系史期末复习

更新时间:2024-01-15 20:3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期末复习资料中国政法大学

1. 三十年战争

2. 威斯特伐利亚和会及合约 3. 《比利牛斯合约》

4.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与《乌得勒支和约》 5. 北方大战

6.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

7. 七年战争与1756年外交革命 8. 俄普奥三分波兰 9. 《提尔西特和约》 10. 大陆封锁政策

11. 1814年维也纳会议及《最后议定书》 12. 1848年欧洲革命 13. 神圣同盟 14. 四国同盟 15. 门罗宣言

16. 克里米亚战争与《巴黎和约》 17. 德国统一与普法战争,《法兰克福和约》 18. 三皇同盟 19. 三国同盟

20. 三国协约(协约国) 21. 东方问题 22. 光辉独立 23. 三国干涉还辽 24. 法绍达事件 25. 美西战争 26. 英布战争

27. 日俄战争与《朴资茅斯和约》 28. 门户开放政策

29. 大棒政策和金元外交 30. 英日同盟

31. 《拉匡尼基协定》 32. 两次巴尔干战争 33. 萨拉热窝事件 35. 威尔逊十四点 36. 《和平法令》 37. 《布列斯特和约》 38. 英苏贸易协定

39. 热那亚会议与《拉巴洛条约》 40. 《凡尔赛和约》 41.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42. 国际联盟 43. 《四国条约》 44. 《五国海军条约》 45. 《九国公约》

中国政法大学

46. 《洛桑和约》与

《关于海峡制度公约》

47. 《道威斯计划》 48. 《洛迦诺公约》 49. 《非战公约》 50. 《杨格计划》 51. 胡佛延债宣言 52. 不承认主义

53. 李顿调查团报告书 54. 田中奏折 55. 斯特莱沙阵线

56. 《英德海军协定》 57. 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58. 苏联的集体安全政策 59. 《东方洛迦诺公约》 60. 苏法,苏捷互助条约 61. 《蒙特勒海峡公约》 62. 《不干涉协议》

63. 30年代美国的中立政策 64. 睦邻政策

65. 柏林-罗马-东京轴心的建立 66. 绥靖政策

67. 《慕尼黑协定》 68. 德意军事同盟条约 69. 英法苏谈判

70.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71. 《有田-克莱琪协定》 72. 《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 73. 《苏日中立条约》 74. 《租借法》

75. 欧战初期丘吉尔政府的对外政策 76. 东方战线 77. 珍珠港事变 78. 《大西洋宪章》 79. 《联合国家宣言》

80.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及意义 81. 东方慕尼黑阴谋 82. 第二战场 83. 开罗会议 84. 德黑兰会议 85. 布雷顿森林会议 86. 敦巴顿橡树园会议 87. 雅尔塔体系 88. 旧金山会议

中国政法大学

89. 波茨坦会议

90. 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

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 ....................................................................................................................... 1

一、重要战役 ........................................................................................................................... 4 二、重要合约与会议 ............................................................................................................... 6 三、重要机制理念政策 ........................................................................................................... 9 四、重要国际问题 ................................................................................................................. 10 五、重要利益集团 ................................................................................................................. 13

一、重要战役

1.欧洲“三十年战争”(1618~1648)

1“三十年战争”是欧洲在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时期爆发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国际性战争。是○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联合天主教诸侯同新教诸侯为争夺宗教、经济、政治利益进行的内战。 2战争爆发是宗教问题引起的。战争的直接原因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提亚对波西米亚新教○

徒实行镇压政策引起的,导火索是1618.5.23发生的“掷出窗外事件”。

主要涉及皇帝贵族与教会之间的内部矛盾和法奥、法西、丹瑞之间的外部矛盾。

3欧洲主要国家借机干预德意志事务,以便扩疆拓土,争夺霸权,都先后卷入战争,致使这○

一场以天主教同盟同新教同盟开始的德意志内部斗争演变成了广泛的国际战争。战争共分四个阶段:波西米亚阶段,丹麦阶段,瑞典阶段,法国瑞典阶段。

4结束战争的《威斯特伐里亚和约》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它标志着主权民族国家构成的国际○

关系史真正开始。

2.遗产战争(1667~1668)

法国为实现称霸欧洲的目的与西班牙进行的战争。

战争起因:法王向路易十四向西王索要西属尼德兰遭拒。

1660年,法王路易十四迎娶西班牙国王菲利普四世之女,1655年,查理二世继承西班牙王位,体弱多病。两年后,路易十四以王后是现任西班牙国王之妹,有西班牙王位的继承权为由,向西班牙索要遗产被拒转而索要西属尼德兰又被拒绝。法国于是向西班牙宣战。

结束与意义:1668年,在英、荷、瑞的介入下,签订《亚琛条约》,标志战争结束。多国的干涉说明其对法国的扩张政策有所警惕,法国的让步说明其不敢与多国为敌,这也使路易十四更注重外交的联合分化作用。法国也因荷兰干涉对其仇视为法荷战争埋下伏笔。 3.西班牙继承战争

十八世纪初,法奥为争夺西班牙王位而引起战争。

进程:1700年11月西班牙国王查理二世死后无嗣,法国在奥地利的宫廷内部斗争中获得优势取得王位,但条件是法西不得合并。但法王在查理二世死后撕毁遗嘱,使各国对法国实力扩大感到不安且担心殖民利益受损,于是1701以英荷奥为主体组成欧洲反法大同盟,1702年奥地利拥护查理大公在葡萄牙称西班牙国王,出现两王争位局面,1702年正式开战。 战争结束与意义:1714年参战国签订了《乌得勒支和约》与《拉什塔特和约》,保留路易十四之孙腓力普五世获得西班牙王位继承权,但要放弃对法国王位的继承权,法西不得合并。英荷普奥各有所得。

和约使英国保持了海上优势并为其近一步扩张扫除了障碍;这场战争把法国拖得筋疲力尽,并开始走下坡路。法国虽然基本保住了欧洲大陆头等强国的地位,但丢失了大量海上殖民地,使其海上势力大大削弱。

4.北方战争/北方大战(1700~1721)

沙皇彼得一世为争取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对瑞典作战所引起的一场欧洲国际战争。

交战双方:俄国、萨克森和丹麦组成的反瑞的“北方同盟”和瑞典间展开,英荷对瑞典进行有力支持。

中国政法大学

过程:战前,俄王组织“反土同盟”,但西欧诸强忙于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无暇顾及,于是转为“反瑞同盟”。战争以俄瑞为主,于1700年开始历时21年。战争规模不断扩大,几乎卷入了全部欧洲国家。其间双方各有胜负,同盟组合与分化也多次变化。

战争以“北方同盟”的失败开始,这也使瑞典国王被胜利冲昏头脑,进攻波兰,并在进一步进攻俄罗斯时遭到失败,双方僵持不下。而西班牙王位继承战的结束使列强开始关注北方战争。俄国担心英国为“保持均势”而抑制俄国,另一方面因巨大的战争损耗决定和谈。 结果与影响:1721俄瑞签订《尼斯塔得和约》。俄国获得波罗的海沿岸广大地区和出海口圣彼得堡,从一个内陆国家转变为濒临海洋的欧洲强国,向欧洲列强大家庭迈进。瑞典收回芬兰,但被极大削弱,从此衰落下去。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1740年奥皇查理六世死后,皇女特雷西亚继位,普、法、西、巴伐利亚、萨克森、撒丁等拒绝承认,发动了针对奥地利的战争。英、荷、俄支持奥地利。战争从欧洲扩展到美洲和南亚。双方签订《阿亨和约》,特雷西亚的王位得到承认,西里西亚归普鲁士,意大利部分领土割让给西班牙和撒丁。法国海上力量一蹶不振。实际是英法争夺海上霸权和殖民地的战争。 5.七年战争(1756~1763)

1756至1763年间英普和法奥俄两大集团间为争夺殖民地和领土而进行的战争。主要是英法为争夺海上海上和殖民地霸权而进行的斗争。

过程:战争的实质是普奥争夺德意志的领导权,英法争夺殖民地与海上霸权,同时俄罗斯为推进扩张政策与普鲁士的关系恶化。战争在分别以英普和法奥俄瑞为首的两大交战集团间展开,战场遍及欧洲、美洲、印度等广大地域和海域。

结果与影响:战争历时七年,最后以《巴黎和约》和《胡贝尔图斯堡和约》的签订而告终。这次战争在欧洲没有引起疆界的变化,但对列强的地位和未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奥地利地位削弱,普鲁士地位上升,两国的仇恨和争霸更加激烈; (2)战争为俄国进一步向欧洲扩张创造了条件,俄对东北欧的未来事务中起决定性的作用; (3)法国失去了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降到二流甚至三流国家的地位,殖民地丧失殆尽。英国最终确立了海上霸权。

(4)战争对欧洲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是深远的。战争改变了欧洲列强的力量对比,形成了列强争夺欧洲霸权的新格局,欧洲国际政治的中心也由西欧转移到了东欧。 6.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

因沙俄的扩张计划所导致的沙俄与英法在近东为争夺土耳其权益尤其是争夺达达尼尔、博斯普鲁斯两海峡的控制权而进行的一场争霸战争。

交战双方:俄国与英法土,之后普鲁士、撒丁被卷入,使战争近乎影响整个欧洲。 战争起因:导火索是法俄对圣地和宗教保护权的争夺。实质是列强对近东和黑海两海峡霸权的争夺,实质是俄法的扩张与争霸政策的冲突。

结果及影响:俄国在战争中失败,并于1856年签订了结束战争的《巴黎和约》。

克里米亚战争是19世纪中期欧洲最重要的战争,从近东局势看,不分胜负从整个欧洲看,产生了决定性后果。黑海中立化(对各国开放,不许军舰通过)。 俄国让出在土耳其帝国内的一切优势,失去了在欧洲大陆优势地位,近东霸权为英国所取代,沙俄专制和农奴制度的腐朽无能充分暴露,加快了国内革命形势的高涨,从而促成了俄国农奴制的改革。

同时,英、法加强了在地中海和土耳其的力量;奥地利输赢参半,后果恶劣;

土耳其虽为战胜国,反被剥夺在黑海拥有舰队的权利并在经济上成为英法的附庸国。 撒丁和普鲁士为统一大业积蓄了力量;

克里米亚战争是继拿破仑战争之后的又一次大国争霸战争,将所有欧洲大国都直接、间接地卷了进去。欧洲政治格局也暂时由英俄居优势转变为英法占主导的均势。维也纳体系也因未能阻止大国战争的爆发而寿终正寝。 过程:可略

1853年2月,缅什可夫出使君士坦丁堡,5月底空手而归 1853年6月,俄罗斯出兵占领多瑙河两公国 10月,土耳其进攻多瑙河及高加索地区 11月,俄罗斯正式向土耳其宣战 1854年1月,英法舰队出兵黑海,

中国政法大学

均势而支持奥地利反对普俄的行动。经过激烈的争吵,俄普奥达成协议,瓜分了波兰。关于萨克森问题,普鲁士获得了其部分领土并得到瑞典的波美拉尼亚,莱茵河左岸地区和威斯特伐里亚作为补偿。 东方问题

所谓“东方问题(The Eastern Question)”,始于18世纪末二十年代初结束。指奥斯曼帝国衰落后,欧洲列强,尤其是沙俄在争夺其领土时应起的一系列复杂的国际问题。这些问题多集中在巴尔干半岛和达达尼尔、博斯普鲁斯两海峡的通行权问题上。本质是欧洲列强对土耳其尤其是其领土的瓜分与侵略与其对欧洲国际关系尤其是均势的影响。 产生原因:沙俄的南进政策是东方问题产生的根源;

奥斯曼帝国的衰落导致欧洲列强的入侵;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境内各民族争取民主独立的斗争。

内容:

1、 列强对土耳其的干预:对希腊起义的干预;对两次土埃战争的干预;签订《伦敦条约》

和《海峡公约》。

2、 沙俄的扩张及俄土战争。

3、 土耳其内部各民族反抗的民族解放运动。 核心:列强对土耳其领土及权益的争夺。 矛盾:土耳其国内各民族的矛盾;列强与土耳其间的矛盾;列强间因争夺土耳其引起的矛盾。

1768年和1787年,叶卡德琳娜统治时期,俄国发动了两次俄土战争,分别签订了《库楚克-凯纳吉条约》和《雅西和约》,俄国取得黑海出海口,并建立了黑海霸权。俄国的扩张引起英、法等西方列强的反对,纷纷插手该地区事务,使该地区成为矛盾的焦点,东方问题遂成为19世纪国际斗争的焦点和欧洲外交的中心问题 “东方问题”反映的多重矛盾:

(1)奥斯曼帝国与其境内被压迫民族的矛盾 (2)奥斯曼帝国与欧洲列强的矛盾

(3)欧洲列强在争夺奥斯曼帝国遗产时产生的矛盾

这三组矛盾是19世纪国际关系的重要内容,其中又以第三组中的英俄矛盾最为突出 “东方问题”大事记

18世纪 “第一次东方危机”:两次俄土战争(1768-1774 1787-1792) 《库楚克-凯纳吉条约》《雅西和约》 19世纪 ——两次土埃战争 ——克里米亚战争

——巴尔干(波黑)起义《柏林条约》 20世纪 ——波斯尼亚危机(1908)

——两次巴尔干战争(1912-1913)

终结的标志:1917年苏俄政权建立和1923年土耳其共和国成立 二、19世纪上半叶“东方问题”的发展 (一)希腊独立运动与俄土战争

1821年4月,武装起义在希腊各岛全面爆发 1827年7月,英法俄《伦敦条约》仲裁希土冲突 10月,纳瓦里诺海战(?英法俄 vs. 土埃? )

1828年4月,俄土战争爆发

中国政法大学

1829年9月14日,俄土《亚得里亚堡条约》 1829年9月24日,希腊人民取得最终胜利

1830年2月,英法俄《伦敦议定书》宣布希腊为独立的君主国 1833年2月,奥托赴任

维也纳会议后第一次取得胜利的民族解放运动,从根本上动摇了梅特涅体系。 (二)两次土埃战争

第一次战争的挑起方:埃及 1805年,土耳其任命穆罕默德·阿里为埃及总督,阿里的改革使埃及成为土耳其最强

大的附属国

1831年11月,第一次土埃战争爆发

1833年2月,俄军进入博斯普鲁斯海峡,3月驻扎君士坦丁堡城外。 英、法、奥强烈不安,施压土耳其向埃及让步。 1833年4月《屈塔希亚和约》,土耳其割让叙利亚给埃及,第一次土埃战争结束 1833.7俄土《温卡尔-伊斯凯莱西条约》,俄罗斯获得达达尼尔海峡的专属使用权 1839年4月,土耳其进攻叙利亚,第二次土埃战争爆发 1840年7月,英、俄、普、奥、土第一次《伦敦协定》 11月,埃及被迫接受

1841年7月,英、法、俄、普、奥+土耳其

《伦敦海峡公约》两海峡国际共管 影响:1、客观上维持了奥斯曼帝国的现状 2、俄罗斯外交的失败,拱手让出优势

3、英国成为最大得利者,加强了对叙、黎、埃的控制 4、法国和奥地利找到了与英国的近东外交共同点

萨拉热窝事件

萨拉热窝是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首府。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在其吞并不久的波斯尼亚进行军事演习,以塞尔维亚为假想敌。6月28日是塞尔维亚和波斯尼亚联军曾被土耳其大败的日子,演习选在这天意在挑衅。奥匈皇储斐迪南大公亲自检阅了这次演习,演习结束后,斐迪南大公返回萨拉热窝市区时,被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击中毙命。德、奥匈帝国立即以此作为发动战争的借口,挑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一事件遂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鲁尔危机与解决计划

1923年1月,法国以德国没有按时支付《凡尔赛和约》规定的战争赔款为由,出兵占领了德国的鲁尔工业区。德国垄断集团在英美的支持下,采取“消极反抗”政策,矿区几乎停产,煤矿产量急剧下降。德国因为工业停滞更加剧了通货膨胀,从而经济更加困难,无力支付赔款。而法国不仅因此生铁产量大降,还为自己的占领军支付了10亿法郎的高昂军费。同时美英政府更希望帮助德国摆脱危机,以保护自身的政治经济利益。英美向金融市场大量抛出法郎引起法郎大幅贬值,法国的财政陷入更加严重的困境。这迫使法国撤军,并同意重新审查赔款问题。8月德国斯特莱斯曼组成了新内阁,主张停止消极抵抗,危机结束。 《道威斯计划》(1924年) 鲁尔危机后,为了削弱法国在欧洲的地位,使德国形势向有利于英美两国垄断资产阶级的方向发展,英国向法国提出召开国际会议讨论赔款问题和消除鲁尔危机。法国面对财政危机无力抗拒,不得不同意。协约国成立了专家委员会,研究德国赔款问题,美国银行家道威斯担任主席,1924年8月通过了专家委员会提出的方案《道威斯计划》。内容是以帮助德国稳定和恢复经济为基础,向德国提供贷款,德国赔偿数额逐年增加,来源为税收和工业利润,各国监督德国的财政税收;要求法国从德国撤军。《道威斯计划》是对《凡尔赛和约》的重大修改,标志着凡尔赛体系所确立的国际关系已开始动摇。德国得以稳定社会秩序、恢复经

中国政法大学

济,法国在赔款问题上的优越地位已经丧失,英国保持了欧洲大陆的均势,同时美国重新在欧洲大陆政治经济事务中取得了发言权。 《杨格计划》(1929年)

由于道威斯计划未对德国赔款数额做出封顶,加上德国遭遇经济危机的影响,致使德国要求修改。1929年以美国人杨格为首对德国赔款数额重新进行评估,制定了杨格计划。该计划对德国的赔款数额进行了封顶,还取消了协约国对德国财政的监督,并规定协约国按期从莱茵区撤军。但是1932年1月德国宣布因经济困难今后不再支付赔款。最后根据《洛桑协定》规定,德国应再缴付30亿马克,但实际上德国未曾缴付。杨格计划最终不了了之。《杨格计划》减轻了德国的经济负担,促进了德国的经济发展,为后来德国的崛起以及侵略战争奠定了基础。

五、重要利益集团

神圣同盟

是1815年维也纳会议后,针对法国大革命以及为维护维也纳体系、维护君主专制所建立的国家联盟。最初由俄、奥、普组成,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为主要发起者,同盟国表面上强调三国时根据基督教义组成同盟,缔约各国在政治军事等方面要互相帮助,实际上列强希望借此维护在维也纳会议上确定下来的各国利益和欧洲旧秩序,反对资产阶级和民族革命。此后欧洲几乎全部国家都加入了其中。19世纪20年代,神圣同盟先后镇压了意大利和西班牙的革命,还曾企图干涉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招致美国的反对并抛出“门罗主义”。后因欧洲革命蓬勃发展,列强间矛盾加剧,1822年后名存实亡。在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和1848年欧洲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冲击下,同盟瓦解。

四国同盟

英俄普奥为保证1815年巴黎和约的实施而缔结的同盟。

目的:四国同盟与神圣同盟相配合,旨在防止法国再起, 维持专制制度,反对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独立解放运动。 性质:军事同盟

发展:法国遵守1815年《巴黎和约》规定,按期偿付赔款。1818年,盟国同意撤出在法国的驻军,法国也加入同盟,并发表共同宣言,声明五强维持欧洲和平,即按欧洲各大国统治者的利益和目的,处理欧洲事务。但在内部列强之间的利害冲突和外部革命洪流的冲击下,该同盟只勉强支撑了7年便于维罗纳会议后瓦解了。

三皇同盟:

德意志统一后,俾斯麦为了孤立和打击法国,策划德皇与俄、奥两皇结成的同盟。1873年10月,德、奥、俄三国皇帝在维也纳正式订约。规定通过磋商协调三国利益;当缔约一方利益受他国侵犯时,三国协调行动;首开欧洲政治集团的先河,是欧洲新格局的开端。1881年6月18日,三国再次缔结《三皇同盟条条约》,是一个中立协定,规定缔约一方与他国交战时,另两方保持中立;遵守禁止各国军舰通过海峡原则;俄国直接获利,在外交上位抵御英国设置了保证。德国则可以开展反法外交。 三国同盟:

1882年,德国、奥匈帝国与意大利结成的秘密军事集团。1882年5月20日成立,规定如意大利遭到法国攻击,德奥将予以全力支持;如德国遭到法国攻击,意大利将给予支持,奥保持中立,并全力阻止俄国参加法国一方;任何缔约国若遭到同盟以外两国或以上国家攻击,其他两国将参战。其建立标志着以德国为盟主的一个帝国主义军事集团的最终形成 。德国与奥匈结盟后不久,俾斯麦为进一步孤立法国,又利用法国与意大利在突尼斯问题上的矛盾拉拢意大利加盟。同时,意大利因为与教皇领的矛盾也感到有和德奥联系的必要。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1915年5月意大利加入协约国作战,三国同盟随之瓦解。 英日同盟:

值得一提的是其创立了缔约方定期召开国际会议协商国际问题的“会议外交”的新途径。

中国政法大学

俄国独占中国东北的局面使日本和英国感到不安。在英国倡议下,英、日双方于1902年1月在伦敦签订了《英日同盟条约》,其主要内容为:(1)双方强调承认中国和朝鲜的“独立”,并使其中任何一国“完全不受到侵略”,当英、日的“特殊利益”受到威胁时,两国均可采取必要的措施;(2)缔约一方与第三国作战,他方应严守中立;—方如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作战,他方则应给予军事援助,共同作战,并由两国协商后媾和。英日同盟是针对俄国的军事攻守同盟的,它的建立对远东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标志着英国“光荣孤立”政策的破产。 三国协约

英国、法国、俄国为对抗三国同盟,通过1904~1907年签订一系列协议而结成的一个帝国主义集团。德国的崛起使英法接近。 1904年4月8日,英法签订瓜分殖民地的协约。1907年 8月31日,俄国和英国在彼得堡签订了分割殖民地的协定。英、法协约和英、俄协约,加上法俄同盟,组成了“三国协约”,与三国同盟不同,三个协约国没有签订一项共同条约,只有俄、法两国是负有军事义务的同盟国,而英国拒绝承担军事义务。三国协约的成立标志着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局面的正式形成。三国协约与三国同盟疯狂地进行扩军备战,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大战中,协约国成为反对德国及其同盟者的国家的共同名称。1918年德国投降后,美、英、法、日等帝国主义国家,曾以协约国的名义,3次向苏俄发动武装干涉。随着协约国之间矛盾不断加深,逐步瓦解。 国际联盟

国际联盟首先是由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的,即建立各国参与的共同联盟,在这个国际联盟框架内解决国际争端。美国企图由此可以对国际关系施以更多影响,但由于党派之争等原因美国国会没有通过这一盟约草案。国际联盟盟约随同凡尔赛和约被会议通过,随即开始生效,国际联盟机构设立。联盟由英法主持,成为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但国联无法行使世界政府的权力,因其软弱而无法达到真正维护凡尔赛体系的作用。国际联盟在1945年联合国建立后宣告解散。

国际关系史论述题

什么是国际关系?试述近代国际关系史的研究对象 : 1.国际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 2.国家与非政府的关系 3.战争与和平的关系

4.均势外交与遏制强权的关系 国际关系形成后的特征:

1.行为体:主权国家为国际关系主要行为者,国际关系行为者日益增多行为日益多样化。 2.经济活动成为国际关系运作的动力源泉

3.目的:国际规则取代霸权行为渐居主导地位 近代国际关系产生的条件:

1.地理大发现,世界加快了由分散到整体发展的步伐; 资本主义渐次成长壮大,世界市场走向成熟; 列强侵占弱小国家掠夺殖民地,国际关系扩展。

通讯和交通业的发展,使世界各地的联系交往更加频繁;

中国政法大学

2.三十年战争后,民族国家产生并发展。 3.全球性的国际关系体系宣告形成。

4.外交机制的完善,常住对外代表、外交语文的规范。

一、 韦斯特法利亚体系时期

1.三十年战争产生原因:

它是是德意志内部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与各诸侯之间以及诸侯各邦之间为争夺宗教、经济、政体、领土等权益的内战,也是西欧和北欧主要国家干涉德意志事务,争夺地区霸权的斗争。

(1)战争于1618年开始,主要是由两大矛盾导致的:即神圣罗马帝国内部皇帝贵族与不同教派之间的内部矛盾和法奥、法西、波奥、丹瑞之间的外部矛盾。十六世纪宗教改革波及整个欧洲,1555年《奥格斯堡宗教合约》宣布教随国定,德意志作为从教改革的中心,新教与天主教阵营间的冲突尤为激烈,并成为战正发生地。1608年“新教同盟成立,1609年,天主教同盟成立,二者尖锐对峙。

(2)战争的直接原因是澳王对波西米亚新教徒压制政策,战争的导火索是“掷出窗外事件”

三十年战争产生影响

(1) 对国际关系力量对比的影响

法国强了实力,为其争霸欧洲奠定了基础。瑞典成为北欧的强国。 哈布斯堡家族遭受重创,神圣罗马帝国名存实亡,奥地利也成为与普鲁士相抗衡的一支重要力量。西班牙在战争中遭到严重削弱; 德意志继续保持分裂,普鲁士逐步走向兴盛。意大利尚处于奥、法分割之下,逐渐走向统一。 资产阶级革命后的英国力图打破法国在欧洲潜在的霸权地位,积极干预欧洲大陆事务。 俄国企图打通波罗地海出海口,与瑞典对抗。荷兰、丹麦也积极参与混争。它们将对欧洲政治秩序重新作出安排。 (2) 对国际格局的影响

打乱了欧洲自中世纪以来传统的社会秩序,神权政治体制失去了至尊地位,以主权平等和独立自主的民族国家所组成的国际社会确立起来。欧洲大陆出现了一个短暂的均势格局,国际关系迎来了一个新的蓬勃发展时期。三十年战争后形成的均势格局是暂时的,不稳定的。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意义

国际法方面:促进了近代国际法学的建立和发展。

1. 它开创了由国际会议形式解决争端和结束战争的先例;

2. 和约在实践上肯定国家主权、国家领土与国家独立等原则是国际关系中应遵守的准则; 3. 和文规定缔约国不得破坏和约的条款,创立了对违约国可施行集体制裁的案例;

4. 和约承认,新旧两教享有同等权利,打破了罗马教皇神权下的世界主权论,使国际法脱

离神权束缚;

5. 和约缔结后,各国逐渐建立了常驻使节,增进了各国之间的邦交。

国际关系方面:开创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关系,建立想对稳定的欧洲均势格局。

1.明确民族国家这一国际关系主要行为体。确立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均势等重要原则。 2.它结束了由于天主教徒与新教徒之间、捷克人和日耳曼人之间、神圣罗马帝国与德意志诸侯之间的矛盾而引起的一场长期而又残酷的战争,在欧陆确立了多极并立的均势状态,有效抑制了大规模冲突。

法国凭借该和约以及后来的《比利牛斯条约》壮大了自己,削弱了邻邦,为它后来称霸欧洲打下了基础。瑞典依靠和约弥补了战争的耗费,而且由于获得波罗的海沿岸和北海沿岸的重要港口,一跃成为北欧强国。

哈布斯堡家族遭受重创,神圣罗马帝国名存实亡。奥地利虽是战败国,但依靠外交家特劳特曼斯道夫的手段避免其领土受到进一步肢解,在以后的欧洲政治舞台上依然扮演重要角色。西班牙被极大削弱,地位不复存在。

德意志在政治上被分裂,在经济上受重创,在和约中所受的压抑,延迟了德意志的统一。

中国政法大学

而俄国与东欧诸国并不安于和约所确定的政治现状。它们虽然较为后起,但国立已逐渐加强,开始向外扩张。它们未能在和约中获得应有地位,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战后欧洲的稳定。 试评述威斯特伐里亚体系的特点: 18世纪英法的殖民争夺:

英法之间的霸权之争是国际关系史上,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为深远的铁血争夺。 进入18世纪,英法在欧洲和北美继续展开角逐,执意压倒一方,变两强分治为一强独霸,由此引起18世纪欧洲外交舞台的剧烈震荡。

①18世纪,英法展开了对世界霸权的争夺,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是两国第一次冲突,战后,英国通过签订《乌德勒支和约》从法国手中获得法国在北美和西印度群岛的一些殖民地,迫使法国拆除敦刻尔克的防务,并取得西班牙部分领土及向西班牙美洲殖民地贩卖黑奴的专利权,一跃成为世界头等强国,英国开始了夺取法国美洲殖民地的进程,法国的霸权地位不复存在,海上势力被大大削弱;

②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是两国第二次大冲突,英国海上力量重创法国舰队,战争结束后签订的《亚琛和约》规定法国将在印度占领的马德拉斯和美洲的一些地区归还英国,英国通过《亚琛和约》进一步削弱了法国的欧洲霸权和殖民地势力,也为七年战争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③随着英法海外角逐的加剧,双方在海外殖民地的矛盾愈演愈烈,战争也不可避免。七年战争是英法在18世纪为争夺海上和殖民地霸权进行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法国在战争中的失败导致其殖民地几乎丧失殆尽,失去了赶超英国的机会,英国借此逐渐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殖民帝国,确立了海上和殖民霸权,法国丧失了欧洲霸主地位。 三次英荷战争的背景及后果

第一次英荷战争(1652-1654年)。英国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后,推行对外扩张的政策,荷兰成为英国的主要竞争对手。1651年10月9日,英国颁布《航海条例》,实际是挑战荷兰的海上霸权,引发了战争。1654年英荷缔结《威斯敏斯特和约》。规定荷兰不得与欧洲以外的英国岛屿和殖民地通商。荷兰等于被迫接受《航海条例》。荷兰海上优势逐步开始削弱,英国走上争夺海上霸权的道路

第二次英荷战争(1665-1667年)。1660年,英国颁布新的航海条例;1664年,英国占领了荷兰部分殖民地;1665年战争爆发;1667年7月31日,英荷签订《布雷达和约》,英国被迫接受体面的和平,放宽航海条列,双方调整了部分殖民地的归属,实际是双方重新划分了势力范围

第三次英荷战争(1672-1674年)1670年英法两国签订了《多佛尔密约》,规定两国共同对荷兰作战;1672年战争爆发,1674年英荷两国签订《多佛尔和约》,英国取得荷属北美殖民地1678年8月,荷法签订《奈梅根条约》。通过三次英荷战争,英国最终战胜荷兰,确立起海上霸主地位。

经过三次英荷战争,荷兰实力衰弱,实际接受了《航海条例》,英国最终确立了海上霸权 试述16世纪至18世纪欧洲大国地位的兴衰

1、16世纪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兴起:西葡两国是两个统一的封建专制国家,拥有优良的地理条件和先进的航海技术,率先开始了地理大发现。葡萄牙垄断了欧亚之间和中国、日本、菲律宾之间的海上贸易,;西班牙从16世纪开始了对美洲的征服。1580年西班牙吞并葡萄牙之后,成为统治欧洲和垄断世界市场的霸主,成为国际政治中的反动堡垒,也成为所有试图打入海上的商业民族的公敌,预示着中世纪的王朝战争逐步让位于资本主义时代的商业战争。衰落:16世纪下半期,法国开始崛起,英国开始挑战西班牙海上霸权。1588年西班牙无敌舰队覆灭后,西班牙急剧衰落。原因:西班牙的海外贸易从本质上来说是奢侈品贸。西班牙工业基础薄弱,手工业生产绝对产值很低,由于价格革命的影响及国内关卡和行会制度,导致其工业制品成本高,缺乏竞争力;由于英荷的崛起,海外贸易的垄断权逐步丧失;不断

中国政法大学

对外战争,军费开支巨大。

影响:改变了欧洲传统的政治格局,标志着封建主义一统欧洲的局面的动摇,资本主义力量加速成长,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准备。

2、17世纪荷兰的兴起:16世纪,尼德兰地区是欧洲经济最发达,人口最稠密的地区。荷兰是欧洲第一个商业资本主义国家,诞生于反对西班牙专制统治的斗争中。临海的地理位置使其很早就拥有相当的海上贸易规模。建国之后,由于本身国土面积有限,荷兰全力投入到海上贸易之中。大批移民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商业知识和资本主义精神,17世纪,荷兰垄断了东印度贸易及东南欧和北欧之间的贸易。荷兰成为欧洲的储蓄和兑换中心。荷兰人还开启股票市场,进行融资和投机,使荷兰海上霸权有了强大的金融资本支持。1670年时,荷兰拥有的商船吨位超过西欧主要国家拥有吨位的总和,几乎垄断了各国的贸易,荷兰真正成为世界贸易的“海上马车夫”。荷兰建立了强大的海军,大肆进行海外殖民。 衰落:1652——1667年三次英荷战争,荷兰实力衰弱,实际接受了《航海条例》,英国最终确立了海上霸权 影响:荷兰的兴起加速了西班牙的衰落,打破了西班牙殖民帝国一统欧洲和中南美洲的传统格局;17世纪欧洲各国商业战争范围扩大,欧洲后起列强扮演了争霸世界的主角。

3、18世纪:18世纪,英法展开了对世界霸权的争夺,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是两国第一次冲突,战后,英国从法国手中获得许多特权,并取得西班牙部分领土,一跃成为世界头等强国,法国欧洲霸权遭到削弱;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是两国第二次大冲突,战争进一步削弱了法国的霸权;七年战争是英法争霸的决定性战争,英国赢得了世界霸权,法国丧失了欧洲霸主地位。以勃兰登堡公国为核心的普鲁士在18世纪开始兴起,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提升了普鲁士的国际地位;七年战争后,与俄国、奥地利成为欧洲的三强,扮演了欧陆政治舞台的主角;18世纪,通过20余年的北方大战,俄国获得了波罗的海出海口及其沿岸地区,成为欧洲强国,改变了三十年战争以来瑞典在北欧独霸的局面

二、维也纳体系时期

法国大革命对欧洲国际关系的影响

(1) 促进民主化和民族主义兴起,沉重打击了欧洲大陆封建体系 (2) 提出具有历史进步意义的国际关系新原则

民族利益至上、普遍和平与正义、不干涉别国内政

拿破仑时期法国外交:

拿破仑时期的法国是欧洲国际关系的中心。 法国的外交任务是扼止波旁王朝复辟,抵抗来自欧洲对法国的武装干涉力量,争取欧洲霸权。具体表现:一是实现“自然疆界”的目标;二是在法国周边建立防御欧洲武装干涉的防御地带;三是以英国为主要打击目标,彻底战胜它并夺取其海外殖民地。

特征:首先,外交政策的内容前后变化大,由反干涉主义逐渐向霸权主义转变;其次,拿破仑外交政策具有双重性,即反侵略和冲击欧洲封建秩序的进步性和侵略扩张的非正义性;最后,多通过军事手段实现。 试评价拿破仑的外交

总体看来拿破仑推行的是一种霸权外交,其主要包含三个方面。 1. 追求“天然疆界”。 为了追求自亨利四世以来鼓吹的所谓法国的“天然疆界”,实际上是为了追求欧洲霸权或者世界帝国,拿破仑1798年远征埃及,在1806年奴役了普鲁士,在1809年发动了对西班牙的战争,1812年发动了侵略俄国的战争。同时,拿破仑建立莱茵联盟作为法国东部莱茵河边疆上军事和政治的屏障以及他在德意志进行统治与实行掠夺政策的工具。尽管拿破仑曾经在短期内为法国赢得了“天然疆界”并接近于建立一个世界帝国,

中国政法大学

但是最终仍然没有逃脱失败的命运。

2. 建立附庸国,牺牲小国利益,建立防御地带对抗反法同盟,保证国内稳定。 3. 重点针对英国,夺欧洲霸权。集中体现在1806-1814年对英国实行大陆封锁政策。 评价 消极:

1. 推行霸权外交。政策后期,反干涉主义逐步转变为扩展主义。军事上侵略、长期征战、奴役各国;经济上对其奴役各国推行大陆封锁政策,对英国经济特别是在欧洲大陆的出口造成了一定打击,但由于违背了经济规律,阻碍资本主义发展,遭欧洲各国的反对,注定失败; 2. 长期征战造成了民众持续的痛苦,许多国家民不聊生。 3. 霸权外交打破了欧洲均势的相对和平秩序,与欧洲传统外交背道而驰,使法国注定成为众矢之的,受到欧洲列强不断的联合反抗。

4. 侵略小国,违背自中世纪以来日益高涨的民族情绪。 积极:

1. 从法国的影响来看,稳固了法国国内政权。

2. 从对整个世界历史的功绩看,侵略过程中也广泛传播了法国大革命时期“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促进了欧洲主权国家意识的传播和民族主义的觉醒,打击了许多国家的封建制度,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因此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维也纳会议评价

(1)改变了欧洲政治地图,形成了欧洲国际关系的新体系——维也纳体系

(2)提出了“欧洲协调(Concert of Europe)”这一有关欧洲政治秩序设计的新理念 (3)这是一次大国强权政治色彩浓厚的分赃会议

(4)会议所确立的国际行为准则和处理国际事务的原则,为国际法的发展提出了新课题 试评价维也纳体系

体系的形成:拿破仑帝国瓦解后,在巴黎和会上的《最后议定书》和两次《巴黎和约》确立的欧洲均势体系称为维也纳体系。神圣同盟和四国同盟巩固了维也纳体系。 维也纳体系恢复了旧制;在正统主义原则下对欧洲进行了重新划分; 按照“补偿主义”原则,瓜分了殖民地; 解决了三个普遍的国际性问题:贩卖黑奴,国际河流航行管理规定以及关于外交人员等级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欧洲乃至世界范围内(殖民地)的和平环境。 体系中的矛盾与隐患: “补偿原则”:分赃会议,损害中小国的利益,为体系的瓦解埋下隐患。 “正统主义”:维也纳体系恢复欧洲的封建统治,并且把拿破仑统治下已经解放的民族重新置于战胜国的民族压迫之下,违背资本主义民主化和民族主义潮流。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所带来的广泛国际影响、资本主义的发展及不断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不断冲击和瓦解体系。同时,维也纳体系本身内部的民族矛盾、大国矛盾和阶级矛盾也使体系日益瓦解。

体系的瓦解:欧洲封建君主的专制统治,引起了各国资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不满,19世纪20、30年代各国掀起了民主革命和民族独立运动,如希腊独立、法国七月革命、比利时独立等,使“神圣同盟”名存实亡,使维也纳体系被动摇。1848年欧洲革命,沉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彻底瓦解了维也纳体系。 体系的评价:

1、 是根据正统原则、补偿原则而建立的为了维持旧秩序的欧洲国际体系。

2、 重建了欧洲暂时的和平与稳定,重建欧洲均势,各大国利益愿望基本得到实现。但维也

纳体系完全体现了一种大国政治、强权政治。体系中达成的均势也只是暂时的,体系内部大国矛盾突出,冲击着欧洲的和平。

中国政法大学

3、 提出了欧洲协调的概念,即欧洲大国定期外交会晤、交换信息。

4、 维也纳体系客观实际上逆历史潮流而行的反动活动,它建立在大国协调与反对民主民族

革命的基础上。

5、 维也纳体系存在于工业革命已经在欧美全面扩展的时代。它的瓦解是工业资本主义发

展、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的必然结果,因此其内部的阶级矛盾也不能忽视。

三、俾斯麦体系时期

19世纪中期德意志统一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德意志统一前欧洲的时代特征与主题:

西欧主要国家迎来经济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代,成为世界最强大的经济板块和文化组合地区;英法俄三足鼎力欧洲下的世界格局相对稳定;欧洲资产阶级民族民主运动巨浪涌起 影响:急剧壮大的德国在世界舞台拥有话语权,打破了英法俄三足鼎力的欧洲政治格局,引起欧洲国家外交的重新定位;德国军国主义传统造成国际关系失序,在欧洲埋下复仇的种子。 试述列强瓜分非洲的结果与后果。

结果:19世纪70年代以后,列强掀起瓜分非洲的狂潮,19世纪末,除阿比西尼亚和利比里亚外,非洲基本被瓜分完毕。列强制定了详细的瓜分非洲的计划,首先从西非开始。后果:破坏了非洲国家的传统分界线,使非洲国家丧失了主权和独立,为非洲长期的落后和内战埋下伏笔;强行将原先统一的民族分割,为非洲独立后的各种民族矛盾埋下伏笔;宗主国造成殖民地经济的畸形发展,使非洲原有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受到严重破坏;造成非洲大陆政治生态的严重退化,宗主国强行嫁接本国的政治制度,使非洲国家政治陷入混乱。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政治思想,传播了资本主义,开拓了世界市场 1848年欧洲革命时期的国际关系

欧洲大国外交:作为神圣同盟和维也纳体系的维护者俄、普、奥三国对这场革命极为仇视,并力图镇压英国自19世纪20年代与神圣同盟分道扬镳,只要能维护欧陆的势力均衡、符合英国利益即可,对革命基本上是观看甚至是承认。法国革命的胜利本身就是对维也纳体系的挑战,对革命亦是袖手旁观,但法国对意大利革命的干涉则是出于维护本国在意大利的巨大利益的目的。1848年欧洲大革命对欧洲国际关系产生了巨大影响。维也纳体系几近彻底瓦解,神圣同盟亦遭致沉重打击。资产阶级建立全面统治已是指日可待。法国在欧洲的势力正日益回升。德、意统一也开始被提上日程。俄国在欧洲的反动堡垒作用极为明显,但俄普奥三国矛盾开始凸显 试评述俾斯麦的外交

1. 现实主义外交:俾斯麦对外国政府的态度并不取决于凝固的仇恨,而是取决于该政策可能对普鲁士带

来的损害或益处。在德意志统一前,俾斯麦从本国实力出发,利用灵活的外交手段以谋取利益最大化,在军事行动中也充分考虑到外交的因素,比如联奥攻丹,利用地理上的关系吞并了石勒苏伊格与赫尔斯泰因;在攻击奥地利的行动中坚持不进攻维也纳以便为后来的对法战争中争取奥地利的同盟创造有利条件。

2. 大陆政策:德国的统一使其成为欧洲列强的众矢之的。德国位于欧洲中部、四周缺少防卫屏障的地理

位置使其随时面临着可能被敌对的国家和同盟包围的危险。因此,俾斯麦结合当时欧洲大陆的实际情况,提出大陆政策。这是俾斯麦时代德意志帝国总的对外政策,核心是建立以德国为中心的大陆联盟体系,孤立和打击法国,避免法俄两国夹击德国,集中全力巩固德国在欧大陆已形成的霸权地位。外交战略布局为联奥、拉俄、亲英、反法,集中力量对付法国,其中联奥是建立体系的关键。为实现这一战略布局,俾斯麦倡导了三个三国同盟,两个地中海协定以及一个再保险条约。

3. 均势外交思想:1871年德国的统一意味着维持欧洲均势、德国内部普奥相安无事、因保守理念而结合

的联盟体系等旧因素均告消失。于是俾斯麦主张在新力量对比的基础上重建欧洲均势。为此他联奥,形成了纵贯欧陆的战略格局;拉俄,使普鲁士不必冒两面作战的风险;亲英,然后集中精力对付法国。这种政策尽管在短期内取得了成功,但却难以维持。

俾斯麦利用铁血手段结束了德国的分裂状态,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并使德国在19世纪末的欧洲大陆取得优势地位,可谓近代德国之父。但是他的容克保守主义和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对后来德国历史的发展起了消极的影响。

从德意志统一评价俾斯麦外交特点

在德意志的统一进程中,体现了俾斯麦的现实主义外交、联盟外交、大陆政策、均势外交。

中国政法大学

俾斯麦对外国政府的态度并不取决于以往的仇恨,而是取决于该政策可能对普鲁士带来的损害或益处。德意志统一前,俾斯麦从本国实力出发,利用灵活的外交手段以谋取利益最大化,在军事行动中也充分考虑到外交的因素,比如联奥攻丹,利用地理上的关系吞并了石勒苏伊格与赫尔斯泰因;在攻击奥地利的行动中坚持不进攻维也纳以便为后来的对法战争中争取奥地利的同盟创造有利条件;最后,进攻其统一大业中最大的阻力法国,法国试图俄、奥、意的外交努力均告失败,俾斯麦充分利用了这一点,孤军作战的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

试评述俾斯麦外交体系的形成

一. 原因

1. 俾斯麦其人。俾斯麦为典型的容克出身,体格强壮,性格粗野,对待农民残忍,为追求目标不

择手段。他推行现实主义外交、联盟外交,注重全局战略,号称“铁血宰相”。

2. 在俾斯麦的领导下,在1864-1871年间,德意志通过普丹、普奥、普法三次王朝战争,完成统

一,拥有统一市场,促进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也刺激了拥有军国主义传统的德意志对外扩张的野心。

二. 核心:大陆政策。 德国的统一使其成为欧洲列强的众矢之的。德国位于欧洲中部、四周缺少防卫屏障

的地理位置使其随时面临着可能被敌对的国家和同盟包围的危险。因此,俾斯麦结合当时欧洲大陆的实际情况,提出大陆政策。这是俾斯麦时代德意志帝国总的对外政策,核心是建立以德国为中心的大陆联盟体系,孤立和打击法国,避免法俄两国夹击德国,集中全力巩固德国在欧大陆已形成的霸权地位。外交战略中,联奥、拉俄、亲英、反法,集中力量对付法国,其中联奥是建立体系的关键。

三. 1881-1887年间,建立三个三国同盟,两个地中海协定,一个再保险条约。至此,俾斯麦外交体系基本

形成。

四、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时期

一战爆发的根源和背景:

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加剧。至1913年,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如美、德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已超过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如英、法。由于20世纪初,世界已被瓜分完毕,为了按实力重新瓜分世界,新、老列强必然矛盾尖锐乃至发生战争。

②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列强在激烈的相互角逐中,互相结盟,形成了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③帝国主义疯狂地扩军备战。列强在建立军事同盟的同时也加紧军备竞赛。 ④巴尔干地区民族主义的发展。巴尔干地区的民族独立运动引起列强的干涉冲突,使得该地区成为国际政治的热点和大战的火药库。 一战的后果及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造成了人类历史上空前的浩劫。一战涉及的范围之广、伤亡人数之多,经济损失之惨重史无前例。产生了重大的政治后果。第一,引起了包括十月革命在内的一系列革命运动;第二,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高潮。形成了国际关系新格局,开创了国际关系史上的新时期。第一,欧洲霸权遭到严重削弱;第二,重绘了欧洲政治版图;第三,国际权力中心发生偏移;第四,新的国际争端正在酝酿,为旧的国际关系添置了新内容。

试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体系层次:首先,德国的崛起打破了欧洲原有的均势。德国工业迅猛发展,并超越了英国。1913年,德国工业产量占世界比重达到15%,而英国为10%。同时,德国把它工业力量的一部分转变成军事力量,包括推行大规模的海军军备扩充计划。由此引起了英国对自己被孤立和难以保护其庞大帝国的担忧。其次,英国对德国实力增长的反应造成了欧洲同盟体系的不断僵化。英法俄三国协约的形成使得德国与奥匈帝国加强了关系。两大军事集团的建立使外交丧失了灵活性。并且由于民族主义的兴起,人们对长期和平的自满情绪和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流行以及德国含糊不清的政策导致了体系的不断僵化。

国家层次:首先,同是多民族国家的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内部的民族主义正在兴起。这使得公众参政的增多,引起国内阶级冲突的升级,对其造成巨大威胁,使得其国内政局与形势更加动荡,导致了帝国在其压力下走向解体。其次,德国企图通过追求世界霸权以转移人们对国内社会内部融合度低的问题的注意力。由此出发,德国推行扩张主义政策,对外采取冒险行动,而不进行国内改革。

个人层次:奥匈帝国弗兰茨·约瑟夫已是疲惫老人,受康拉德将军及外交大臣伯克托尔德伯爵的左右。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是一个与世隔绝的贵族,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抵制国内的改

中国政法大学

革。并且他由无能的外交和国防大臣辅佐,还深受其多病和神经质的妻子影响。而德国皇帝威廉二世有很强的自卑感,是个脾气暴躁和意志薄弱的人,特别感情用事。这使得德国推行一个缺乏技巧或者前后不一的冒险政策。可见,各国领导人的普遍平庸也是一战爆发的原因之一。

突发原因: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在塞尔维亚首府萨拉热窝举行军事演习,塞尔维亚民族主义分子在当日刺杀了奥匈帝国王储斐迪南大公,加剧了奥塞关系的紧张,并进一步引发战事。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彼此纷纷宣战。

试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体系的形成:一战后,协约国在巴黎召开和会所签订的凡尔赛和约及对奥地利、保加利亚、土耳其、匈牙利的和约统称为巴黎和约,构成战后帝国主义在欧洲和中东的统治秩序,称为凡尔赛体系;1921年美英等九国在华盛顿召开会议,签订《四国条约》、《五国条约》和《九国公约》,构成战后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称为华盛顿体系。 体系的实质:这是一战后帝国主义重建瓜分世界的体系。 体系中的矛盾与隐患

体系虽然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西方世界的统治,但给世界留下了两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德国的赔款问题和欧洲的安全问题。鲁尔危机的爆发导致赔款问题主动权转移到英美,尤其是美国手中。随后美国出台道威斯计划,使德国经济复苏。而1925年在洛伽诺召开的解决欧洲安全问题的会议则提高了德国的政治地位。通过道威斯计划和洛伽诺公约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立的关于在政治、经济上限制德国的规定变成了扶持德国。欧洲国际关系进入了相对稳定时期。同时,体系中隐含着复杂的矛盾。战胜国信奉通过不平等条约,使战败国处于被宰割和奴役的地位,加深了两者的矛盾;战胜国内部分赃不均,导致矛盾重重;帝国主义对战败国殖民地进行“委任统治”,进一步加深了双方的矛盾。因此列宁说:“靠凡尔赛体系所维系的国际关系是建立在火山上的。”体系随时随地会崩溃、瓦解。 体系的瓦解

土耳其民族解放斗争迫使协约国与土签订《洛桑和约》,粉碎了构成凡尔赛体系的《色佛尔条约》,打开了瓦解体系的缺口。1935年德国大力扩展陆军,撕毁了凡尔赛和约,1936年德军开进莱茵兰非军事区,进一步破坏凡尔赛和约,法西斯德国的扩军备战使凡尔赛体系名存实亡;1931年日本制造的九一八事变突破了华盛顿体系对日本的束缚,华盛顿体系名存实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最终使体系彻底瓦解。 体系的影

体系的影响:

(1) 改变了欧洲及亚太地区的政治格局,德俄奥土四大帝国被摧垮,德国面积缩小,且东西方互不相

连。欧洲出现了7个新国家。

(2) 激起了帝国主义之间的新矛盾,买下了新世界大战的祸根。激起了德国的复仇情绪。战胜国内部

因为分赃不均而矛盾重重。美日冲突,埋下了太平洋战争的祸根。计划了宗主国与殖民地的矛盾,尤其亚非拉三洲。

体系的意义:

凡尔赛体系是一个以实力为基础的体系,是战胜国以自己的胜利强加给战败国的一种政治秩序。但没有强制力量保障的政治秩序是不可能长久的。且它给战败国带来了屈辱,剥削了战败国的政治权利,势必为今后这一秩序的破坏打下了伏笔。

华盛顿体系是凡尔赛体系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延伸,它完成了大国重新分割世界的新秩序。华盛顿体系的建立,确立了美英日在远东的均势,暂时延缓了美日之间的冲突,但同时又突出地显示了美日矛盾是远东与太平洋地区的主要矛盾。 体系的缺陷:

凡华体系是战胜国强加给战败国和弱小国家的国际政治秩序,自身存在不足,不可能持久和稳固。首先,

中国政法大学

维持战后国际体系稳定的实际基础是失衡的。其次,新的国际体系虽未脱离强权政治的窠臼,实现真正的国际政治民主,但却进一步激发了世界性的民族主义。第三,维系战后国际政治秩序的经济基础——自由主义国际经济秩序的大倒退,也是这种政治秩序脆弱的重要原因。总之,脆弱性是凡华体系最大的特点。

试评述列宁的外交

一.十月革命后苏俄所处的国际环境(内外挑战)

1、 外国的敌视和干涉2、国内旧势力的进攻3、革命阵营内的矛盾分歧

二.苏俄对外关系的根本内容:求生存 对内对外态度与方式的转变 三.苏俄外交的基本内容

求和平: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国际关系的新时代。列宁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为苏制定了和平的对外政策。他宣布坚持民族自决权原则与各民族平等,争取民主的和平,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战争。 具体表现:

《和平法令》:列宁起草的《和平法令》,是苏维埃政权颁布的第一个对外政策文件,以国内立法的方式提出了和平民主的国际法原则。它谴责了帝国主义战争,宣布废除秘密外交。

《布列斯特和约》:苏失去了大量的土地,但和约的签订使苏摆脱了战争,赢得了必要的和平环境来巩固其政权,恢复经济,加强国防。

《告俄国和东方全体伊斯兰教劳动人民书》:文件提出反对民族压迫,坚持民族自决权,支持被压迫民族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解放斗争,并宣布取消沙俄政府签订的瓜分波斯及土耳其的秘密条约,反对抢占他国领土。

随后,苏政府承认了芬兰和波兰的独立,同波斯、阿富汗和土耳其分别签订友好条约,并且两次发表对华宣言,重申民族自决权等原则的重要性。这是对列宁提出的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和平共处原则很好地执行。 谋发展:粉碎外国武装干涉后,苏维埃国家由战争过渡到和平的时期。列宁指出和平是靠斗争得来的,并强调发展贸易和经济关系的重要性。 具体表现:

《英苏贸易协定》:苏采取各种外交措施,于1921年首先与英国签订贸易协定。这是苏与资本主义大国签订的第一个贸易协定,它对苏恢复经济,改善两国关系都是有利的。随后,苏维埃与德、意等国陆续签订贸易协定。

《拉巴洛条约》:这是第一个在事实上肯定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和平共处的国际条约。它是西方资本主义大国第一次在法律上承认了苏,并在完全平等与和平共处的基础上同苏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的条约,在列强的反苏阵线中打开一个缺口,打破了外交的困境。随后,西方各国陆续与苏建立外交关系,打破了苏被孤立的局面。这表明帝国主义在军事上、经济上扼杀苏和外交上孤立苏的政策彻底破产。 关于列宁灵活务实的策略思想:

一、一切为新生苏维埃的生存:《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的签订,不是投降,是胆识的体现,是务实思想的灵活体现,无论从结果还是后续的发展来看都是苏俄初期外交的胜利。

二、冲破帝国主义的政治经济封锁:热那亚国际经济会议与《拉巴洛条约》的签订,苏俄逐渐得到西方国家的承认。

总之,列宁在外交工作中贯彻了和平的思想,利用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灵活地开展外交活动,终于获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同,得以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平共处。这是苏执行列宁和平外交政策的胜利。

试分析欧洲是如何由战争策源地走向战争的

体系层次:首先,一战没有解决德国问题。《凡尔赛条约》一方面太苛刻,激起了德国的民族主义情绪,另一方面又太宽容,让德国拥有对抗该和约的能力。而且由于美国和苏联长期处于欧洲的均势体系外导致德国的行为没有受到约束。此外,德国是一个要改变现状、致力于摧毁凡尔赛体系的国家。并且20世纪30年代法西斯主义和共产主义这两大意识形态力量的增长,强化了国家间的敌视并阻碍了国家间的沟通。 国家层次:

首先,西方民主国家由于阶级分化和意识形态分野而四分五裂,几乎无法通过协商一致来制定对外政策。其次,由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国际协调制度以解决国际贸易和资金流动不平衡的问题,使得全球性的经济大萧条几乎波及所有国家。

再次,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经济体的美国拒绝承担这种地位带来的责任而奉行孤立主义政策。

同时,“祸水东引”起了推波助澜作用。英法等国纵容法西斯侵略的绥靖政策及苏联建立集体安全尝试的失败,助长了法西斯侵略扩张的嚣张气焰。

个人层次:得到德国军国主义势力大力支持的纳粹党上台后,希特勒通过一系列手段实现并巩固了在国内的独裁并着手实现其称霸世界的野心。希特勒大力宣扬种族主义论,煽动民族仇恨和复仇;编造“空间生存理论”以向外扩张;将反共与反犹联系并得到英美大垄断财团的支持。这些言论与行动不仅对苏联构成威胁,而且威胁着欧洲中部、西部许多国家的独立、主权和安全,威胁着欧洲的和平和世界的和平。 突发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局部战争逐步演变而成的。1935—1936年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1936—1937年,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德国进军莱茵兰非军事区;德国吞并奥地利,形成对捷克的包围。1938年签署的慕尼黑协定使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德台区被德国吞并。不久德国吞并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1939年9月初,德国突袭波兰,二战正式爆发。

二战期间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是如何形成的?

1941年12月8日,即珍珠港事件第二天,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20国对日宣战,9月,中国国民政府正式对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宣战。12月11日,德意对美宣战。二战范围迅速扩展开来。

为了更有效地开展反法西斯战争,反法西斯国家加强了合作。

中国政法大学

欧洲各国对集体安全的寻求:

填空选择

1、国际关系意指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在国际舞台上的相互作用的总和。 2、鉴于1919年5月3日对于国际关系步入正规化、学术化、专门化研究轨道具有里程碑意义,德国学者厄恩斯特·奥托·泽姆比将这一天视为国际关系史这门学科的正式诞生日。 3、近代国际关系史中呈现出的三大规律是列强称霸永不能得逞、国际关系运行的重心始终与发达国家或地区相伴随和国家间相互博弈以国家利益为最高目标 4、16世纪至17世纪相继称霸欧洲舞台的国家主要有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俄国

7、结束1701至1714年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的两个和约分别是《乌特勒支和约》和《拉什塔特和约》

8、1832年美国《门罗宣言》是在神圣同盟拟对拉丁美洲革命进行干涉的背景下出笼的。 9、1848年革命在欧洲国际关系中造成的两个最重要的后果是神圣同盟的瓦解和维也纳体系的崩溃。 11、19世纪后30年至20世纪初,国际关系表现出两个特点,在欧洲呈现出两极均势的局面,在广大亚、非、拉地区呈现出混战的局面。

12、18世纪初西欧国际关系的力量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使欧洲大陆确立起新的均势结构的战争是: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

13、实行开明专制,使普鲁士成为欧洲强国的国王是:腓特烈二世 14、标志着第二次反法同盟进攻被粉碎的条约是:《吕内维尔条约》 15、标明拿破伦帝国在欧洲的势力达到顶峰的条约是:《提尔西特和约》 16、1870年普法战争起源于:西班牙王位争夺

17、反映英俄在东方问题上矛盾的尖锐化,1887年由奥匈帝国和英国以互相照会的形式签订的协定是:第一次地中海协定

18、近代国际关系史从时间概念上说在19世纪60年代以前仍以欧洲为中心,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其后随着美国、日本和德国大量参与国际事务,才具有世界性。 19、1793年俄普奥瓜分波兰则标志着波兰在地图上的消失。

20、第四次反法同盟彻底崩溃后,使拿破仑帝国在欧洲的地位达到最高峰;

21、20世纪初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中,英德海军军备竞赛尤为激烈,面对着德国的咄咄逼人攻势,英国采取坚决措施,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决心保持“双强标准”;1917年,德国面对英国的海上封锁,决定实施无限制潜艇战。 22、近代德国的崛起可以追溯到勃兰登堡选侯国;而近代俄国则是以莫斯科公国为中心不断兼并邻近公国而逐步形成的。

23、波尔塔瓦战争的胜利是俄国在北方大战中扭转战局的关键;而1917年美国参战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24、1659年法国、西班牙缔结的《比利牛斯条约》标志着西班牙在欧往昔的主导地位一去不复返,而1856年签定的《巴黎和约》则标志着俄国在巴尔干和黑海两海峡的扩张势力由颠峰走向衰落。

25、1854年3月12日日美签定〈日美亲善条约〉,即“神奈川条约”这是近代日本“失之于欧美,取之于邻国的”战略步骤的重要体现。

27、大陆封锁;半岛战争;侵俄战争;民族反抗属于拿破仑帝国溃灭的重要因素

中国政法大学

28、拿破仑军事生涯中最杰出的一次胜仗是奥斯特里茨战役

29、标志着1857—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开始,打响印度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第一枪的历史事件是米鲁特事件

30、俄国通过中俄瑷珲条约,强占了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40万方公里的中国领土 。

31、在瓜分非洲的狂潮中,瓜分非洲领土最多的西方列强是法国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lh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