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军队的战斗精神

更新时间:2024-04-24 23:1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六、江泽民人民军队战斗精神培育思想的历史地位

理论意义

(一)是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理论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 战斗精神是一个在军事实践中产生并随着军事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范畴。考察人类历史上的战争实践,我们不难发现,不同阶级在不同时代的历史条件下总是在通过自己的军事实践给战斗精神赋予了不同的内涵。战斗精神是部队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军克敌制胜的一大法宝。大力培育战斗精神,是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迫切要求。“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历史使命,拓展了我军的职能任务,同时也丰富了战斗力的内涵。这不仅对官兵的思想观念、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对官兵战斗精神的培育也提出了更高标准。特别是在信息化条件下,战争形态、作战样式发生了根本变化,战争的突发性、残酷性、破坏性,使官兵面对的生死考验更加严峻而直接,更需要顽强的战斗意志和良好的心理素质;高技术武器装备的精确性、隐蔽性、智能化有了很大提高,更需要官兵有驾驭装备、掌握技术的智慧和勇气。这些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我军武器装备建设有了很大进步,但与世界军事强国相比,还存在不小差距。在“钢”不如人的情况下,我们的“气”一定要十分旺盛。这就要求我们把大力培育战斗精神作为思想政治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贯穿于教育训练的始终,坚持不懈地引导官兵树立敢打必胜的信心。

战斗精神是由许多要素构成的,包括高昂的战斗士气、顽强的战斗意志、勇敢的战斗作风等。培育战斗精神首先要搞好教育。战斗精

神作为一种政治觉悟,需要建立在牢固的思想基础之上。大力培育战斗精神,就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真正搞清楚“为什么要准备打仗、准备打什么样的仗、怎样准备打仗”这个重大问题,牢固树立战斗队思想,不断增强履行使命的紧迫感、责任感。要突出宣传我军战争年代与和平时期涌现出的战斗英雄和模范人物,使他们的英雄事迹成为激励广大官兵斗志的巨大动力。要搞好我军优良传统、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等经常性教育,当前,特别要抓好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不断激发官兵不怕牺牲、爱国奉献的政治热情。

(二)是马克思主义建军治军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19世纪中叶欧洲军界曾经围绕新式针发枪对战争的影响展开了一场争论,不少人认为,对使用针发枪进行快速连续齐射的部队发起任何冲锋都是不可能的。但1859年爆发的意大利战争很快就打破了这个神话,于是军界舆论开始转向。恩格斯总结这场争论,提出了一个著名论断:“赢得战斗胜利的是人而不是枪。”(《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文集》第2卷,第229页)在中国革命斗争实践中,毛泽东同志进一步发展了恩格斯的观点,提出:“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469页)这就是马克思主义战争观关于战争制胜因素的基本道理。

纵观中国革命的历史,我军历来重视人的因素,特别是重视部队战斗精神的培育。革命战争年代,无论兵员数量,还是武器的先进程

度,我军都无法和敌人相比。然而,我军始终所向披靡,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我军官兵有着一往无前、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敌人所屈服的战斗精神。

战斗精神作为一种自我超越的内在品质,其所表现出来的是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而这种奋斗精神的内涵就在于,为了战胜自己面对的敌人,首先必须战胜自己。这是因为,面对战争年代的生死考验和艰难困苦,面对和平时期的享乐安逸和荣辱名利,检视着我们战斗力的主要是内在于我们自身的精神状态和意志品质。要战胜拿枪的敌人和不拿枪的敌人,将给予我们以同样严峻的考验。在明火执仗的敌人面前,超越为生死所羁绊的狭隘人生是一种战斗精神;在灯红酒绿、五光十色的享乐舒适面前,超越庸俗和萎靡同样是一种战斗精神。但这些并不是多种不同的战斗精神,从本质上说,它们都是从对狭隘自我的超越中建立起来的人生新境界,是战斗精神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展现在人们身上的强大力量。

作为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在特定环境中的表现形态,战斗精神是勇气和智慧的体现。在战争环境下,任何一个瞬息都生死攸关,这种特殊的生存条件对人的精神可以说是一种最严酷的考验。勇气使人于危急的瞬间捕捉到生机和希望,而任何胆怯和迟疑都可能带来灭顶之灾;智慧常常给人提供身处险境绝处逢生的机遇。在战争环境下,要求人们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战场也是一个最能让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得以充分展示的舞台,在这里任何有价值的创造都会获得最丰厚的回报。人的能动性,是战斗精神得以展示的条件,也只有这种能

动性才能使战斗精神得以体现出来。

(三)是对我军现代化建设基础理论的深化。

古今中外军事理论和军事实践的发展充分证明,战斗精神归结起来就是一种与士气、勇敢、临危不惧、坚贞不屈、不怕牺牲等内容相关的范畴,集中地体现着人们为维护崇高信念、捍卫正义事业、实现理想抱负的特殊的精神品质。由此可见,战斗精神具有如下三个方面的内涵。其一,战斗精神是人们应有的一自我超越内在品质,它强调人不论在何种环境下都要有一种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其二,战斗精神是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在特定环境中的表现形态,是相对于有形的物质战斗力而言的精神战斗力;其三,战斗精神是由政治目标、理想信念、公平正义等基本内容构成的,它以对军事活动意义的深刻理解为前提。

江泽民同志战斗精神培养的思想,科学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治军带兵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深刻揭示了我军在信息化条件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中正规化建设的客观规律,为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开辟了我军正规化建设理论和实践的新境界。 首先,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军队建设和发展的首要问题。从严治军,首先要在政治要求上严,确保部队始终坚定地听党话、跟党走、服从党指挥。贯彻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方针,就是要把党领导军队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党关于国防建设和武装力量建设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使党的领导同依法办事统一起来,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使“党指挥枪”的原则更具稳

定性、权威性和规范性。江泽民同志这一重要思想,阐明了贯彻党的意志主张和落实军队法律法规的内在统一性,深刻揭示了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的根本要求。

其次,坚持把国防和军队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明确了从严治军必须依法进行的基本要求。军无法不立,法无严不威。一支现代化的军队必然是一支法规健全、制度完备、依法运转的军队。江泽民同志深刻剖析一些部队不正规的现象,指出深层原因在于没有对各级领导和机关的行政行为作出严格规范,缺乏制度化的运行机制,明确提出要加快军事立法工作,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符合现代军事发展规律,能够体现我军性质和优良传统的军事法规体系,使军队的各项建设和工作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在江泽民同志领导下,我军建立和形成了以《国防法》为龙头,以条令条例为主体,覆盖军事、政治、后勤、装备等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军事法规体系,基本满足了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需要。江泽民同志十分强调维护条令条例的法规地位,指出贯彻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方针,最根本的是抓好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坚决克服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要求必须严格按条令条例规范部队的行动,建立正规的战备、训练、工作和生活秩序,不断提高正规化管理水平。从严治军与依法治军相统一的思想,促进了全军上下法治意识普遍增强、带兵观念根本转变,治军实践步入法制化的轨道。

再次,坚持把作风纪律建设作为正规化建设的重要基础。铁的纪律是我军的鲜明特色和优良传统,作风纪律建设是依法治军、从严治

军的经常性、基础性工作。江泽民同志适应军队建设的新形势,把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作为新时期军队建设“五句话”总要求的重要内容,深刻指出,纪律是军队的命脉,纪律不严,军队就会成为一盘散沙;必须把加强纪律建设摆在部队管理工作的重要位置,着眼提高战斗力狠抓作风纪律建设,依靠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训练、严格要求,培养部队顽强的战斗意志、过硬的作战本领;要严肃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军事纪律,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这些思想,对于部队在长期和平环境中克服松懈问题,强化纪律观念和雷厉风行的作风,形成强大的凝聚力战斗力,确保政令军令畅通,确保部队高度稳定和集中统一,确保各项任务圆满完成,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最后,坚持严格要求与科学管理相结合、依法带兵与以情带兵相统一,指明了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的实践遵循。江泽民同志在领导我军正规化建设中,坚持把尊重科学、尊重群众的思想和民主、文明的理念贯穿建军治军的实践,努力使依法治军、从严治军与现代文明相契合,与时代发展相一致。他明确指出,科学管理是兴国之道,也是兴军之道;从严治军,加强部队管理,必须讲求科学方法。要求各级领导干部都应学一点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把我们长期积累的管理工作的好经验、好方法,同现代管理科学结合起来,以提高做好管理工作的能力。他还突出强调,法是严格管理的依据,情是严格管理的基础,爱兵才能带好兵。这些新思想新观点,赋予依法治军、从严治军以高度的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使我军正规化建设牢牢建立在启发官兵自觉,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基础之

上。

大力培育战斗精神,重点在锤炼,关键在养成。做好军事斗争准备是当前我军最重要、最现实、最紧迫的战略任务,无疑也是培育战斗精神的最好实践活动。要引导广大官兵立足本职岗位,努力学习新知识、掌握新装备、苦练新技能,争当训练尖子和技术能手。要立足信息化战争的特点,注重从实战出发,加大训练强度,增加训练难度,寓精神培育于军事训练之中,既练技术战术,也练思想作风,实现战斗精神与作战能力的共同提高。要结合各类实战演习和完成急难险重任务,在艰苦环境和困难条件下摔打磨砺部队,培养官兵勇于奉献、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讲求科学、认真严谨的科学精神,严守纪律、团结协同的过硬作风,处变不惊、坚毅顽强的意志品质。总之,要把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过程当作大力培育战斗精神的过程,为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实践意义

(四)是提升部队战斗力,打赢未来战争的指南。

战争不仅是军事实力的对抗,也是军心士气的较量。兵法云:“战虽有阵,而勇为本焉。”这里所说的“勇”,用今天的话讲就是战斗精神。军队是要时刻准备打仗的,这种准备既包括物质准备,也包括精神准备。战士没有战斗精神,不可能勇往直前、视死如归;部队没有战斗精神,不可能所向披靡、决战决胜。实践证明:在武器装备相当的情况下,战斗精神对战争胜负起决定作用;在武器装备处于劣势的

情况下,旺盛的战斗精神可以弥补武器装备的不足,使物质力量发挥最大的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能创造以劣胜优的奇迹。我军历来重视战斗精神的培育,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之所以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就是因为有一种“遭强敌而勇过,遇险阻而弥坚”的大无畏精神。

自觉用先进的军事理论为指导,积极创新、发展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军事科学理论,是我军不断发展壮大、不断夺取胜利的重要经验。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江泽民同志作为党的第三代领导核心和我军的最高统帅,高度重视国防和军队建设,全面继承、极大丰富和充分发展了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创造性地提出和形成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为我军迎接新的挑战、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武器。在当前全党全军深人学习贯彻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满怀信心迎接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的新形势下,认真学习贯彻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对于我们牢记肩负的历史使命,进~步增强有效履行职能,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实现“打得赢”、“不变质”具有重要意义。一、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从根本上进一步回答了新时期我军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集中了全军的智慧,反映了时代的要求,从根本上进一步回答了新时期我军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是新世纪我军加强以现代化为中心的全面建设,推进军事斗争准备的根本依据。

在新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地位作用上,强调国防和军队建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的思想,为新时期我军建设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江泽民主持军委工作以来,高度重视军队建设,十分强调军队的地位作用,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指出,我们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是捍卫社会主义祖国的钢铁长城,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人民军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是国家安全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证;在新的历史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国防和军队建设必须与国家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各级党组织、政府和人民群众要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要积极推进军队的建设和改革,把人民解放军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正确的政治目标、崇高的理想信念、公平正义的社会秩序观念等基本方面才是深厚地蕴涵在战斗精神之中的本质内核,这既是无产阶级军事理论对人类军事文化遗产的精炼,更是无产阶级的伟大事业所锻造出来的实践境界,这就是让无产阶级政党及其所统帅的革命军队做到无往不胜、无坚不摧力量源泉。虽然日本军国主义统治集团把精神力量推崇到了“武士道”的极至,虽然希特勒使党卫军达到了对法西斯精神的“绝对”忠诚,尽管他们也曾一度耀武扬威地使整个世界卷入到战争泥潭,让人类蒙受了无尽的创伤,然而他们藐视“强大”的战斗力终究没有让他们幸免于可耻的覆灭。这是因为他们追随的是腐朽没落的政治目标,效命的是狭隘集团利益的穷途末路,所以非正义战争的第一声枪响给他们报来的便是灭亡的丧钟。理论和实践都反复证明,正义性和进步性是无产阶级政党及其所统帅的革命军队的战

斗精神之本质特征和内在灵魂。对此,邓小平同志可谓一语中的:“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

战斗精神是军人的必备素质,是部队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军队思想政治建设,就要大力开展战斗精神教育,使部队始终保持旺盛的士气、高昂的斗志和顽强的作风,以提高打赢信息化战争的能力,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

气为兵神,勇为军本。战争不仅是物质因素的对抗,也是精神因素的较量。军队战斗力来源于人与武器的结合,而实现人与武器的最佳结合,不仅需要先进的武器装备、合理的体制编制,而且更要具有高昂的战斗精神。古往今来,没有哪支不具备战斗精神的军队能够打胜仗。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我军的武器装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无法与敌人相比,为什么能够所向披靡、战无不胜?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广大官兵具有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的英雄气概,具有战胜一切艰难险阻而不被困难所吓倒的顽强意志。这种英雄气概和顽强意志的激发,与我军历来高度重视战斗精神教育是密不可分的。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没有进步的政治精神贯注于军队之中,没有进步的政治工作去执行这种贯注??就不能激发官兵最大限度的抗战热忱,一切技术和战术就不能得着最好的基础去发挥它们应有的效力。”这是对我军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

当今世界,新军事变革迅猛发展,信息技术改变着战争形态,高技术武器对战争双方力量对比产生巨大影响。但人的因素特别是战斗

精神的作用,非但没有因此降低,反而显得越来越重要。高技术战争的突发性、残酷性、破坏性,战争空间的立体化、扩大化,使官兵面对的生死考验更加严峻;高技术武器装备的精确性、隐蔽性、智能化,不仅需要官兵有足够的知识、智力和技能去驾驭现代化装备,而且需要有高昂的战斗精神去谋求打赢。那种认为信息化战争中战斗精神的作用不如以前突出的认识,显然是不对的。我军具有不畏强敌、敢打必胜的优良传统,但长期的和平环境,容易使少数官兵滋长和平麻痹思想,淡化当兵打仗、带兵打仗意识,战斗激情不像战争年代那样强烈。当前,我军现代化水平与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军事能力与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要求还不相适应。这“两个不相适应”,其中就包括战斗精神准备上的不相适应。大力开展战斗精神教育,不断激发军心士气,是解决这一矛盾的必然要求。

战斗精神作为人的思想、觉悟、斗志、气节等精神因素的凝结和升华,需要建立在牢固的思想基础之上。大力开展战斗精神教育,首先要抓好进步的政治精神的贯注。要组织官兵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学习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学习胡主席关于军队建设一系列重要指示,特别是关于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重要论述,真正搞清楚“为什么要准备打仗、准备打什么样的仗、怎样准备打仗”这个重大问题,强化“当兵打仗是天职、带兵打仗是使命”的意识。要紧密联系官兵的思想实际,认真开展马克思主义战争观教育和战备形势教育;充分利用光辉战史、成

功战例、英模人物等教育资源,搞好优良传统、职能使命、爱国主义教育,坚定官兵政治信念,树立敢打必胜的信心,铸牢勇于自我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进一步增强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使命感、紧迫感。

战斗精神重点在磨练,关键在养成。大力开展战斗精神教育,就要引导官兵积极投身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实践。军事训练是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中心内容,也是培育战斗精神的最好平台。要把战斗精神教育贯穿于军事训练的全过程,从抓好平时的每一次训练、完成好每一项任务做起,一招一式磨练,一点一滴养成。要适应信息化战争的特点,充分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按照信息化作战需求,营造信息化作战环境,把战斗精神教育融入到信息化知识、技术和技能的学习掌握中。要结合各类实战演习、完成急难险重任务搞好战斗精神教育,引导官兵在挑战艰难困苦和迎战风险的考验中,提高军事素质,培养令行禁止、雷厉风行的战斗作风,锻造遇险不惊的心理素质。

大力开展战斗精神教育,是思想政治建设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也是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迫切要求。各级党委和政治机关要认真总结以往战斗精神教育的经验,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丰富教育内容,拓展教育渠道,创新教育方法,真正通过扎实有效的教育,把强化战斗精神落实到全面提高打赢能力上。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lg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