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3练习6

更新时间:2023-10-25 05:0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植物生产与环境》练习6

一、选择题

( )1.土壤温度的变化幅度为:___- A.沙土>壤土>黏土 B.壤土>沙土>黏土 C.黏土>沙土>壤土 D.黏土>壤土>沙土 ( )2.冬季从海洋上来的气团流到冷却的大陆上,或秋季空气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时,容易产生___ 。

A.辐射逆温 B.平流逆温 C. 湍流逆温 D. 下沉逆温 ( )3.逆温现象在农业生产上应用不正确的是___。

A.清晨熏烟防霜冻 B.清晨喷农药

C.寒冷季节将农副产品晾晒在地面上 D. 果树嫁接部位高

( )4.球内有一玻璃针,深入毛细管,使球部和毛细管之间形成一窄道,这支温度表是 ___ 。

A. 最低温度表高 B. 最高温度表 C. 地面温度表 D. 曲管温度表 ( )5.水稻的感温性最强的是____。 A. 中稻 B. 早稻 C. 晚稻 D 都一样 ( )6.播种最低温度常以___温度为标准。 A.空气 B.水体 C.10cm土壤 D.土表温度 ( )7._____主要有增温、稳温和提墒。 A.耕翻松土B.镇压 C.垄作 D.灌溉 ( )8.____作用主要有增大受光面积,提高土温,排除渍水,土松通气。 A.耕翻松土B.镇压 C.垄作 D.灌溉 ( )9.气温的日较差___壤温度的日较差,并且随着距地面高度的增加,气温日较差逐渐____,位相也在不断落后。 A. 大于、增大 B. 小于、增大 C. 小于、减小 D.大于、减小

( )10.地面三支温度表读数顺序为___。 A.最低、最高、地面温度表 B. 最高、最低、地面温度表 C. 地面、最低、最高温度表 D. 最低、最高、地面温度表

( )11.____的构造特点是毛细管较粗,在透明的酒精柱中有一蓝色哑铃形游标。 A. 地面最低温度表 B. 地面最高温度表 C. 地面温度表 D. 曲管温度表 ( )12.土壤温度随着纬度增加、海拔增高而逐渐_______。

A.不受影响 B.降低 C.增高 D.可能

增高也可能降低 ( )13.____的目的在于保温、增温,抑制杂草,减少蒸发,保墒等。

A.耕翻松土B.地面覆盖 C.垄作D.灌溉 ( )14.高温季节__不能较好地降低气温。 A.搭建遮阴网 B.喷灌 C镇压土壤 D 雾灌 ( )15.以9时为代表,上层是日射型,下层是辐射型,称为_____型。

A.吸热型 B.受热型 C.清晨转变型 D.傍晚转变型

( )16.深色土壤白天温度___,日较差___ A.高、小 B.低、小 C.高、大 D.低、大 ( )17.当暖空气平流到冷的下垫面时,使下层空气冷却而形成的逆温称____。 A辐射逆温 B平流逆温 C湍流逆温 D下沉逆温 ( )18.为使马铃薯高产块大,最好在生长中期将温度控制在_____℃。

A.10—15 B.15—23 C. 25—30 D.30-40 ( )19.温暖季节灌溉会引起__,寒冷季节灌溉可以____。

A. 保温、降温 B. 降温、保温 C. 降温、增温 D. 增温、降温 ( )20.冬季提高增温设施的保温效果不当的措施是_______。

A.周围设置防寒沟 B.地面覆盖 C.覆盖棉被 D.提高设施的高度

( )21.植物生长发育最快的温度称为__。 A.最适温度 B.农业界限温度 C. 三基点温度 D. 有效温度

( )22.测量地面温度的地面三支温度表,各表之间相距_____cm。

A.10 B.15 C.20 D.5 ( )23.____的地区植物生长发育好,瓜果含糖量高。

A. 气温日较差小 B. 气温日较差大 C. 阴天多 D.温度特别高

( )24.日较差为零的土层深度是__cm。 A:50~60 B:80~90 C:80~100 D:90~100 25.土壤年温不变层,中纬度地区为_____m。 A:20~25 B:15~20 C:5~10 D:1~5 26、影响土壤温度变化最主要的因素是( ) A土壤湿度 B土壤质地 C太阳辐射 D土壤含水量

27、在同一季节,土温随纬度、海拔增加而逐渐( )

A、增高 B、降低 C、不变 D、没有关系 28、空气温度的最高值在_____. A.5:00 6:00 B. 8:00 9:00 C. 14:00 15:00 D. 13:00 14:00 29、 辐射逆温在______时最大. A.日落后 B.半夜 C.夜间 D.黎明前 30、冬季镇压可保苗越冬,其根本原因是_ A.土壤导热率增大 B.土壤导热率减小 C.土壤热容量减小 D.土壤水分相对减少

31.一般植物生长的适宜温度范围为( )o

C。发育的温度范围在( )o

C。 A、5~40 B、0~20 C、10~20 D、10~35 32.在土壤温度的日变化中,最高、最低温度出现的时间会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延后,每增深10cm,约延后( )小时。 A:0.5-1.5 B:1.5-2.5 C:2.5-3.5 D:3.5-4.5 33.在进行土壤灌水后,土壤的热容量和导热率都会( )

A、不变 B、增大 C、降低 D、不稳定 34.热容量越大的土壤春季升温( )。 A、越快 B、越慢 C、不明显 D、或快或慢 35.一年中,土温垂直变化的放热型常出现于(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36.在同一季节,土温随纬度、海拔增加而逐渐( )。

A、增高 B、降低 C、不变 D、没有关系 37.一年中,气温日较差最大的季节是___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38.夜间的地面、雪面、冰面或云层顶产生辐射冷却容易形成( )。 A辐射逆温 B平流逆温 C、湍流逆温 D下沉逆温

39.一年中,大于150

C期间为( )植物活跃生长期。

A、热带植物 B温带植物 C喜凉植物 D喜温植物 40.春季灌水的主要作用是( )。 A、抗御干旱,防止低温冷害 B、缓解干旱和降温,减轻干热风的危害 C、缓解秋旱,防止寒露风的危害 D、保证植物安全越冬

41.对大多数植物而言,满足其发育要求的

温度范围是( ) ℃。

A、5~40 B、0~20 C、10~20 D、10~35 42.土壤温度的年变化中,最低温度出现的时间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延后,大约每加深1 m推迟________天。

A:5~10 B:10~20 C:20~30 D:30~40 43.单位质量土壤的温度每升高或降低l℃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 )。 A、土壤导热率 B、质量热容量 C、容积热容量 D、土壤热特性 44.白天地面获得大量辐射能后,地面温度急剧升高的现象属于土温垂直分布的( ) A、辐射型 B、日射型 C、上午转变型 D、傍晚转变型 45.影响土壤温度变化最主要的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B覆盖C土壤颜色D土壤含水量 46.一般所说气温是指距地面( )m高处的空气温度。

A、1.5 B、2.5 C、3.5 D、4.5 47、造成气温非周期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 A、地形地势 B、产生逆温 C、太阳辐射 D、大气平流

48、从早春日平均气温通过0℃到初冬通过0℃的期间称为( )。

A农业期 B农闲期 C农耕期 D农忙期 49、在某一个时期内如果温度较低,达不到植物所需要的积温,生育期就会( )。 A、延长 B、缩短 C、不变 D、不一定 5O.我国西北地区的瓜果含糖量高、品质好与当地的( )有密切关系。

A、降水量少 B、土层深厚肥沃 C、气温日较差大 D、气温年较差大 51.日较差为零的土层深度________cm。 A:50-60 B:80-90 C:80-100 D:90-100

52.土壤年温不变层,中纬度地区为__ __m。 A 20~25 B 15~20 C 5~10 D 1~5 53、大于___期间为喜温植物的活跃生长期。 A、5℃ B、10℃C、15℃ D、20℃ 54、C3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是 ℃。 A.20~30 B.30~40 C.40~45 55、一般高纬度地区年温不变层的深度在A:5~10m B:15~20mC:20~25mD:25~30m 56、和未松土的土壤相比,土壤松土

后 ____

A.白天温度高,夜间温度低 B.白天温度低,夜间温度高 C.白天和夜间温度都较高 D.白天和夜间温度都较低

57多年平均积温在4000~5700℃的地区可实行_______ 一年一熟 B.一年二熟 C.二年三熟 D.一年三熟

58、不论何种植物,均可用( )植株死亡的临界致死温度作为其冻害温度。 A、30% B、40% C、50% D、60% 59、在植物生产中,应用较多的是( ) A积温 B活动积温C有效积温 D有效温度 60、秋季通过( )℃,为冬小麦适宜播种的下限。

A、5 B、10 C、15 D、20 二、判断题:

1.潮湿的土壤导热率大,容积热容量大,昼夜温差小。( )

2.随土层深度的增加,温度年较差减少。 3.土温日较差比土温年较差小,且距地面越深,日较差越小。( )

4.在云量和雨水较多的地区,气温年较差相对较小。 ( )

5.地面最低温度表的感应液体为酒精。

6.安装地面最高温度表时应先放头部,后放球部,保持基本水平,但球部稍高。( ) 7.在农业生产上,早春晴天排水增温,夏季灌水降温,冬季灌水保温是利用了土壤导热率的原理。( )

8.沙土土温变化最大,壤土次之,黏土最小 9.一年中,晴天较多的地区气温年较差较小,而阴雨天较多的地区气温年较差较大。10.高纬度地区的植物,三基点温度较高,而低纬度地区的植物,三基点温度较低。 11.随土层深度的增加,温度日较差增大。12.在白天或夏季,土温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的类型,称为辐射型。( )

13.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气温日较差越大,瓜果含糖量越高。( )

14.农村冬天用窖贮菜,高温季节用窖贮禽、蛋、肉是利用了土壤深层温度变化较小的特点。( )

15.土壤温度的观测顺序是:地面温度一最高温度一最低温度一曲管地温。 ( ) 16.由于土壤的热特性不同,所以不同类型的土壤吸收或放出同等热量时会出现不同的温度变化。 ( )

17.在夏季,土温表现为放热型的垂直变化。 18.晴天气温日较差小于阴天,大风天和有降水时,气温日较差大。( )

19.江南的“倒春寒”、“秋老虎”天气是逆温出现的结果。 ( )

20.由于有效积温能更确切地反映植物对热量的要求,因而在植物生产中应用较多。( ) 21、耕翻松土的作用主要有疏松土壤、通气增温、调节水气、保肥保墒等。

22、镇压后土壤孔隙度减少,土壤热容量、导热率随之增大。因而清晨和夜间,土表增

温,中午前后降温,土表日变幅小。 23、垄作的目的在于:增大受光面积,提高土温,排除渍水,土松通气。在温暖季节,垄作可以提高表土层温度,有利于种子发芽和出苗

24、地面覆盖的目的在于保温、增温,抑制杂草,减少蒸发,保墒等

25、灌溉对植物生产有重要意义,除了补充植物需水外,还可以改善农田小气候环境 26、春季灌水可以抗御干旱,防止低温冷害; 27、夏季灌水可以缓解干旱,降温,减轻干热风危害;

28、秋季灌水可以缓解秋旱,防止寒露风的危害;

29、冬季灌水可为越冬植物的安全越冬创造条件。

30、地膜覆盖具有增温、保墒、增强近地层光强和CO2浓度的功能。增温效应以透明膜最好,绿色膜次之,黑色膜最小。 31、垄作具有排涝通气效应,多雨季节有利于排水抗涝。

32、气温的非周期性变化对植物生长发育易产生低温灾害和高温热害。

33、在计算某种作物某一生育时期的活动积温时,应扣除该作物在该生育时期的生物学下限温度。

34、一般来说在温暖季节或白天,地表得到的太阳辐射热,远大于地表各项热支出,所以土 壤温度升高

35、气温年较差随着海拔高度增高而减小。 36、在计算某种作物某一生育时期的活动积温时,应扣除该作物在该生育时期的生物学下限温度。

37、地面最低温度表安装时,应先放球部后放头部,基本水平,但头部较高。 38、由于空气常处于未饱和状态,故露点温度常高于气温。

39.夏末干热风可加速谷物和果实的成熟。 40.纬度和海拔越高,春霜冻结束越早。

58.高纬度、寒冷地区的植物,三基点温度范围较低;低纬度、温暖地区的则相反。 59.在某一时期内,如果温度较低,达不到植物所需的积温,生育期就会缩短,就会被逼( )

60.日较差大,有利于植物有机质的积累。

41、热容量越小的土壤,其温度变幅也越小。 61.潮湿的土壤导热率大,容积热容量大,42、农村冬天用窖贮菜,高温季节用窖贮禽、蛋、肉是利用了土壤深层温度变化较大的特点。

43、20℃初日与终日之间为温带植物的生长期。 ( ) 44、凸出地形气温日较差比平地大。 45、在植物生产中,有效积温应用较少。 46、在农业生产上,早春晴天排水增温,夏季灌水降温,冬季灌水保温是利用了土壤导热率的原理。

47、土温日较差比土温年较差小,且距地面越深,日较差越小。

48、在陆地上气温日较差大于海洋。 49.土壤含水量越高,热容量越大。( ) 50。土壤导热率越大,士温升降越快。( ) 51.热容量越高的土壤,其温度就越容易变化。( )

52.土壤含水量越高,导热率越大,土温越易升易降。( )

53.土壤温度变化幅度以黏土最大,壤土次之.沙土最小。( )

54。土壤温度随纬度增加、海拔增高而逐渐降低。( )

55.深色土壤白天温度高,日较差大。( ) 56.沙土、深色±、干松土的气温目较差,分别比黏土、浅色土和潮湿土大。( ) 57.气温的年较差随纬度的增高而减小。

昼夜温差小。( )

62.随土层深度的增加,温度日较差增大。 63.随土层深度的增加,温度年较差减少。 64.在白天或夏季,土壤温度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的类型,称为辐射型。( ) 65.气温日较差比土壤温度年较差小,且距地面越高,日较差越小。( ) 66.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日较差大,瓜果含糖量较多。( )

67.气温年较差在云量和雨水较多的地区相对减小。( )

68.地面最低温度表的感应液体为酒精。( )

69.土壤温度的观测顺序是:地面温度→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曲管地温。( ) 70.地面最高温度表安装先放头部,后放球部,基本水平,但球部较高。( ) 71、镇压可以使土壤的坷垃破碎,弥合土壤裂缝,在寒流袭击时可有效防止冷风渗入土壤危害植物。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kz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