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更新时间:2024-01-08 16:2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信阳高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有很多写到“海”的名句,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等等。不过,这里的“海”恐怕很难说有什么象征意义,而流水在中国古典文学中作为一种意象,则被文人们赋予了多种意义。水的洁净和滋生功能,使它象征了纯洁和生命的代序,直接地渗透到诞生、成年、婚嫁与丧葬等重大人生礼仪中。胡朴安的《中华全国风俗志》中记述安徽“婴儿三日后,必为之净洗,谓之洗三朝”。上巳节这天王公平民多踏青水边,杜甫《丽人行》即有“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的吟咏。中国古人常因这种水畔聚会唱和而感发深刻的生命意识。 儒家经典《孟子·告子上》巧妙地用水性的善变喻人性的易为扭曲,言人之善良本性同流水趋下的本性类似;《孟子·尽心上》《孟子·离娄下》认为:流水之有本有源和奔流不息,如同君子之立身行事。
而老子亦褒扬流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褒扬的实是以退为进、以柔克刚的道家理念。而《庄子·秋水》则以流水入海后的浩渺无垠喻得道后的境界。在唐代以后三教合流的文化氛围中,流水意象呈现出多种文化“涵化”的倾向。 流水意象也蕴含了无限人生之慨,每每展示了文人群体的双重性格与两难处境:其执着进取与悲观幻灭往往胶着一体。
流水无往不在,而且具有运行的持续性,最为贴近和形象地体现了事物递进的特征,因而流水总是被古人用来感叹时光、机缘、情爱、功业以至年华、生命、国力的不可复返性,表达惜时叹逝的情愫。《论语》中有“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句子,用流水的永逝无回,譬喻时光一去不返。李白的《古风》《江上吟》感流水悟富贵功名不可久驻:“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陆游《黄州》“江声不尽英雄恨”等,倾诉了岁月蹉跎带给人难以排解的失落感。流水意象在文学内部中的运用,在后世的叙事文学中更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如《三国演义》卷首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由浩荡东流的长江缅怀历史上风云人物的短暂人生。而《牡丹亭》中也有杜丽娘的“似水流年”之嗟。上述例子反映了主体无法超越时间规定性与自身有限性的永恒悲剧和痛苦。
流水意象固然强调了文人的感伤与忧患情怀,使之常常悲凉地感发人生苦短的危机感,如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便以“百岁如流,富贵冷灰”恰如其分地概括了“悲慨”诗风。然
而,流水意象并非只有消极意义,它往往也作为人们珍惜光阴年华、不甘庸碌无为的积极象征符号而存在,反映了华夏民族柔韧、沉稳的精神。
(摘编自《中国象征文化》,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中国古代,水有洁净和滋生功能,象征着纯洁和生命代序,民间为婴儿“洗三朝”的礼仪就是水意象象征意义的体现。
B. 孟子认为水性与人性相似:流水有趋下的本性,人有善良的本性;流水的有本有源、奔流不息就像君子的立身行事。
C. 老子关于水的“柔弱”与“坚强”的论述体现了道家以退为进、以柔克刚的理念,而庄子认为水的浩渺无垠象征着得道后的境界。
D. 因儒、释、道合流文化的影响,唐代以后,流水意象出现多种文化“涵化”的倾向,蕴含了无限人生之慨,展示了文人群体的双重性格与两难处境。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从中国古典文学中有关“海”的诗歌名句入笔,意在引出下文对水的意象的重点论述。
B. 引用论证是本文最为突出的论证方法,而且引用的资料比较经典,增强了论证的力量。 C. 文章引用《老子》中的话和《庄子》中有关流水的内容进行正反对比论证,说明了流水意象不同的象征意义。
D. 文章倒数第二段运用了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先提出观点,中间分别引述材料加以论证,最后总括归纳,结构十分严谨。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一文叙写了三月三日在兰亭水边聚会唱和的情景和由此引发的对生命的感慨,这与本文的有关内容是一致的。
B. 在文人的作品中,流水既可象征着执着进取,也可象征着悲观幻灭,流水意象的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都蕴含了无限人生之慨。
C. 流水的特性是奔流不息,无往不在,因此古代文人常借流水意象感叹事物一去不复返,抒发惜时叹逝之情。
D. 李白的《古风》《江上吟》、陆游的《黄州》、《三国演义》卷首的《临江仙》、《牡丹亭》等作品中的流水意象都包含了消极意义和积极意义,二者胶着一体。 【答案】1. D 2. C 3. D
【解析】 【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D项,结合文本内容“在唐代以后三教合流的文化氛围中,流水意象呈现出多种文化‘涵化’的倾向。流水意象也蕴含了无限人生之慨,每每展示了文人群体的双重性格与两难处境:其执着进取与悲观幻灭往往胶着一体”分析可知,第一句与末两句非因果关系,“蕴含了……两难处境”并非在唐代之后。故选D。 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步骤是: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C项,结合文本第三、四、五节内容分析可知,“正反对比论证”错。故选C。 【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D项,“都包含了消极意义和积极意义”错,结合“上述例子反映了主体无法超越时间规定性与自身有限性的永恒悲剧和痛苦”分析可知,只有消极意义。故选D。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秋舞火龙 陈立仁
被称为“二龙头”的戚海大来到“大龙头”卞家明家,直嚷嚷:“你这个大龙头就不能
出出头,趁着我们这把老骨头还没散架,在中秋再玩一玩舞火龙!”
舞火龙是香港中秋节具有传统特色的民俗活动,已有一百三十多年的历史。据民间传说,1880年,铜锣湾大坑地区遭受了特大风灾,灾后有一条大蟒蛇四处作恶,居民深受其害,于是居民们就组织起来全力搜捕,终于在一个晚上打死了大蟒蛇。没想到,几天以后,大坑地区就瘟疫流行,持续了十来天,重病和死亡的人不计其数。直到农历八月十四中秋节前夜,有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梦见观音菩萨,让居民们在中秋节晚上舞火龙来驱散瘟疫……急病乱投医,居民们赶紧集资,用珍珠草扎一条长长的草龙,又在龙身上插满点燃的长寿香,人们在锣鼓声中舞动着行走,就像一条火龙在铜锣湾几十条大街小巷飞舞……说也奇怪,连舞了三个晚上,瘟疫逐渐消散了。于是,中秋舞火龙就一代一代传了下来,成为习俗。只是,近年来这舞火龙的习俗渐行渐远,差不多就要被人们忘记了。
卞家明沉思着点头说:“兄弟,玩一把那不是大事,我在想啊,这舞火龙总不能在咱们这些人手中断了代呀!”
戚海大顿时神色黯淡了下来:“这个,这个……我还真没想过,只是……”
卞家明说:“报上说内地城市重视历史文化,不忘乡愁,我想了很多,咱这舞火龙也传承一百多年了,虽说是民间的玩意儿,也算得上是历史文化吧!咱是龙的子孙,认真玩一把,请电视台来做一个片子留下来,让子孙后代有个念想。”
戚海大听着,笑逐颜开,猛一拍桌子,说:“好想法,咱这就做起来……”
农历八月十五说到就到了,这天傍晚,担任舞火龙总指挥的卞家明呼地举起五色的龙图案督察旗,发出了指令:“十八响炮仗点放,锣鼓齐鸣,插香喽!”紧接着,急促的锣鼓声响起,一条火龙舞动翻腾着开始在大街小巷前行。卞家明挥舞着督察旗,眼睛随着晃动的红绣球翻转,还不时中气十足地大声喊叫着。火龙翻滚得令人眼花缭乱,一会儿是“火龙滚沙”,一会儿是“飞虬朝日”,一会儿又是“游龙戏珠”……广场上的人群也沸腾了,响起阵阵喝彩声,民众的喊声越激扬,火龙舞动得越活跃,在灯光下闪着红火,穿梭在沸腾的人群里。
“大龙头,大龙头!”随着响亮的喊声,给这次舞火龙最大赞助的铜锣湾食品商号的吴老板走了过来,紧握着卞家明的手说:“一个传统的民间文化活动,光靠你大龙头和二龙头起劲是很难维持的,要想让它发扬光大,就离不开民众的支持,要让民众记得,让民众喜欢……”他接着说,“我听我父亲说过,抗战时期的一个中秋节前,您的父亲操演了祖宗的舞火龙绝技,在一条飞舞的火龙里藏满了炸药,在锣鼓喧天中舞动到了汪精卫集团设在香港的机关报《南华日报》社门前,突然冲进去,火龙爆炸,摧毁了这家汉奸报纸,之后又刺杀了《南华日报》社社长、汉奸林柏生,使在香港的汉奸走狗大为恐慌。撤离时,您的父亲为
了掩护其他爱国人士,被特务杀害了。这么多年,舞火龙一直让我父亲魂牵梦萦!父亲临死前还对我说,他有生之年没能再看到舞火龙,遗憾哪……”吴老板坚决果断地表示:“舞火龙绝不能在我们手里断了代,我支持你们,把舞火龙发扬光大,传承下去!”
卞家明的眼睛湿润起来,握着吴老板的手,摇了又摇。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7年第19期)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秋再玩一玩舞火龙”的建议虽然是“二龙头”戚海大首先提出来的,但对舞火龙这件事他没有“大龙头”卞家明想得深远,说明两人的思想境界是不同的。
B. “认真玩一把,请电视台来做一个片子留下来,让子孙后代有个念想。”卞家明这样说的言外之意很明白,那就是今后是不会再有人舞火龙了。
C. 小说对八月十五晚上舞火龙的情景描写得非常细致、精彩和生动,广场上观众的热烈反应更使舞火龙的热闹气氛达到高潮。
D. 赞助商吴老板对卞家明说的一番话语重心长,饱含情感,表现了他对舞火龙这一民俗活动的热爱和希望将其传承下去的决心。
5. 小说第二段详细插叙了民间传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6. 小说描写的“中秋舞火龙”民俗活动具有什么现实意义?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答案】4. B 5. ①交代了香港中秋舞火龙民俗活动的来历,照应题目。②为作品增添神奇色彩,使之更有趣味性、可读性。③丰富了小说内容,使作品更丰满、严密。 6. ①表现了香港民众对中华传统文化(民俗文化)的热爱。②说明香港民众对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民俗文化)有信心和决心。③增强文化凝聚力和香港民众的文化自信,为传统节日增添欢乐、热闹的气氛。 【解析】 【4题详解】
试题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确定正误。B项,“言外之意”说法错。说话的意思表达的很直白,没有言外之意。故选B。 点睛: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文中字词句段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还涉及到了对文章结构、手法的把握。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1)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2)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抓住关键段把握全文情感主旨。(3)
吟咏精读主体段落,抓住表现形式鉴赏评价语言与情旨。(4)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抓住关键词句揣摩挖掘作者情感内蕴。(5)对照选项一一排除得出答案。考生可以按照上述方法逐一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5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插叙的作用:(1)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的作用。(2)有时会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3)使文章脉络清晰。(4)推动情节发展,更好的突出人物的性格。(5) 突出主题。(6)为下文作铺垫等。第二段详细插叙了民间传说的作用,结合文本内容“舞火龙是香港中秋节具有传统特色的民俗活动,已有一百三十多年的历史”分析,交代了香港中秋舞火龙民俗活动的来历,照应题目。结合“据民间传说……瘟疫逐渐消散了”分析,为作品增添神奇色彩,使之更有趣味性、可读性。丰富文本内容。 【6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能力。小说描写的“中秋舞火龙”民俗活动具有什么现实意义,结合文本内容“舞火龙是香港中秋节具有传统特色的民俗活动,已有一百三十多年的历史”“只是,近年来这舞火龙的习俗渐行渐远,差不多就要被人们忘记了”“卞家明沉思着点头说:‘兄弟,玩一把那不是大事,我在想啊,这舞火龙总不能在咱们这些人手中断了代呀!’”分析,表现了香港民众对中华传统文化(民俗文化)的热爱。结合“报上说内地城市重视历史文化,不忘乡愁,我想了很多,咱这舞火龙也传承一百多年了,虽说是民间的玩意儿,也算得上是历史文化吧!咱是龙的子孙,认真玩一把,请电视台来做一个片子留下来,让子孙后代有个念想”分析可知,说明香港民众对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民俗文化)有信心和决心。结合“一个传统的民间文化活动,光靠你大龙头和二龙头起劲是很难维持的,要想让它发扬光大,就离不开民众的支持,要让民众记得,让民众喜欢……”“吴老板坚决果断地表示:‘舞火龙绝不能在我们手里断了代,我支持你们,把舞火龙发扬光大,传承下去!’”分析可知,增强文化凝聚力和香港民众的文化自信,为传统节日增添欢乐、热闹的气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今年的“双十一”购物节已经拉开帷幕,但与往年有所不同,狂欢的购物节却让人忧虑和烦恼。
(一)
“本来今年打算囤点辣椒面和油泼辣子,结果打开某旗舰店,生气了!”10月22日,豆瓣一网友发帖抱怨。截图显示,某品牌天猫旗舰店预售价格三袋55元的油泼辣子此前只售22.8元。一时间,网友纷纷跟帖,晒出“双十一”价格“不降反升”的商家。
被网友点名的品牌包括美妆护肤、宠物食品、衣鞋箱包、日用品等品类,几乎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多家知名品牌旗舰店上榜。
除了价格上升,今年“双十一”商家营销或还存在欺诈行为。微博一网友发帖称,某知名消毒液品牌“双十一”预售时悄悄“变脸”优惠限制,为此消费者们自发成立了维权群。
据介绍,该产品10月20日零点开始预售,起初商家宣传前一分钟免定金,未标明其他限制条件;19日23时53分,宣传文案上出现了“限前2000名”缩小模糊的文字。20日零点一过,该品牌的促销文案迅速改变,“2000名限额变得清晰,字体变大”。
“这种掐点篡改营销网页文案的方法,严重误导消费者。”网友张小姐表示,她曾就此向天猫、12315投诉。或许因为投诉者众多,此前在提出投诉要求后,客服会直接开通退款通道。但随后,部分网友收到了拒绝提前退定金的通知,要求“双十一”当天付完尾款后再一并申请退款。有网友猜测,商家此举是因为其开通退款通道后,预售量一度从20多万降至13万所致。
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表示,先涨价再打折或降价,属于典型的价格欺诈行为。《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规定,以虚假的“清仓价”“甩卖价”“最低价”“优惠价”或者其他欺骗性价格表示销售商品或者服务,属于欺诈行为。
(二)
“亲爱的淘宝会员,您有超级红包等待抽取……”夜里1点,上海黄女士依然收到了“双十一”的短信广告。“从10月20日开始,就不停收到商家的‘双十一’广告,回复‘退订’是最近做得最多的事情。”
离“双十一”到来尚有一周,但广告已先行“轰炸”好几轮,短信、电话、弹窗……促销广告以各种形式密集“攻占”消费者的视觉、听觉和信息获取的渠道空间,令不少人抱怨“不胜其烦”。
“只要是购买过的商家,似乎都要给我发一条短信。最不解的是有一些旗舰店,我既没有买过商品也没有收藏关注,却依然收到了‘双十一’预售短信。”黄女士感到很纳闷,“到底是谁‘出卖’了我的手机信息?”
“广告本身没有问题,它可以让买家与卖家间的信息屏障被打通,但是‘度’的把握确实值得商家去思考。”从事品牌营销的韩经理认为,对于商家,“双十一”几乎是全年冲销
量的最后一搏,势必会拿出全力宣传促销,但也要考虑消费者的心理承受限度。
(三)
“双十一”过去是“双十二”,还有来年的“618”, “品牌节”和“品类节”轮番不停歇。各类购物节层出不穷,对消费者的考验一个接着一个。消费者本来对缺少诚意变了味的购物节心生不满,如今,购物节名目繁多,缺少新意,更让已经走过十年“双十一”的消费者对它的热情和期待难比当初,对其产生疲惫感和厌倦心理是自然的。
(据新华社,有删改)
材料二:
从往年的“双十一”网购投诉数据分析,消费者的投诉集中在商品质量问题、价格问题、快递发送货拖延、售后服务难保障等多个方面。因此,提醒广大消费者,要认清网购套路,抢购谨防失手。
消费者应弄清优惠活动规则。而对商家纷繁复杂的优惠套餐,消费者下单前,应仔细阅读商品详情、无理由退货范围、退货退款方式、运费政策及红包、消费积分和优惠券使用规则等,并提前向客服咨询清楚是否存在使用门槛,避免出现满减不减、优惠券不优惠等情况。 网购应知晓“定金”和“订金”区别。 “定金”与“订金”是两个不同的法律概念。依据《合同法》相关规定,通常情况下,一方违约时,双方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执行;如果无约定,销售者违约时,“定金”双倍返还给消费者;消费者违约时,“定金”不返还。而“订金”的效力取决于双方当事人的约定。消费者在支付“定金”前应仔细查看商品的预售介绍,跟客服沟通“定金是否可退、预售商品是否适用7日内无理由退货”等问题,避免日后产生争议。
(据《半岛都市报》)
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消费者对“双十一”出现的商品价格反常现象很是不满,在网上纷纷给予曝光,即便是知名品牌旗舰店也榜上有名。
B. 某知名消毒液晶牌的营销有欺诈嫌疑,消费者为此自发成立维权群维护权益,他们纷纷向天猫、12315投诉商家严重误导消费者的行为。
C. 因打开退款通道可能影响了某知名消毒液品牌的预售量,所以商家关闭了退款通道,并对退款提出了附加条件。
D. 商家在“双十一”期间利用各种形式、各种渠道轮番发布促销广告,竭尽全力宣传促销,目的就是提高销售量。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今年的“双十一”与往年的“双十一”有所不同,不同之处表现在商家变得更加精于算计,更加卖力地促销,而消费者则变得更加冷静和理智,往年的那种狂热已不复存在。 B. 如今的消费者维权意识比较强,能够识破某些商家的误导和欺诈行为,并敢于投诉,以维护自己的权益不受侵害。
C. 商家正当地发布广告无可非议,但要把握好“度”,一旦超过了这个“度”就会产生副作用,让消费者厌烦。
D. 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话题都与“双十一”密切相关,但二者的侧重点不同,材料一侧重谈商家行为损害消费者利益,困扰消费者,材料二则侧重为消费者支招,提醒消费者谨防网购失手。
9. 狂欢的“双十一”为何让人忧虑和烦恼?请结合材料一简要分析。 【答案】7. B 8. A
9. ①商品价格不降反升,与网友期望相反。②优惠条件涉嫌欺诈,虚假降价误导消费者。③广告“轰炸”频繁,过度促销现象严重。④购物节太多,缺乏新意、诚意,且变味。 【解析】 【7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B项,“他们纷纷向天猫、12315投诉商家严重误导消费者的行为”错误。结合材料一内容“‘这种掐点篡改营销网页文案的方法,严重误导消费者。’网友张小姐表示,她曾就此向天猫、12315投诉”分析可知,向天猫、12315投诉的是“张小姐”,而且她是否加入维权群并不明确。故选B。 【8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及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A项,“消费者变得更加冷静和理智”与原文有出入,原文是说“消费者对它的热情和期待难比当初”。故选A。 【9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及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
能力。本题答案来源于材料,但高于材料,现有材料是寻找解决实际问题的依据,但现有材料的原句绝不是最佳答案,更不是最佳答案的全部,这就考查了考生真正读懂多文本的内涵、联系社会生活现实而解决实际问题的高层次能力。狂欢的“双十一”为何让人忧虑和烦恼,结合材料分析。结合“晒出‘双十一’价格‘不降反升’的商家”“除了价格上升,今年‘双十一’商家营销或还存在欺诈行为”“离‘双十一’到来尚有一周,但广告已先行‘轰炸’好几轮,短信、电话、弹窗……促销广告以各种形式密集‘攻占’消费者的视觉、听觉和信息获取的渠道空间,令不少人抱怨‘不胜其烦’”“各类购物节层出不穷,对消费者的考验一个接着一个。消费者本来对缺少诚意变了味的购物节心生不满”等内容分析概括即可。 【点睛】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省。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⑴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⑵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抄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邹智,字汝愚,合州人。年十二能文。家贫,读书焚木叶继晷者三年,举成化二十二年乡试第一。
时帝益倦于政,而万安、刘吉、尹直居政府,智愤之。道出三原,谒致仕尚书王恕,慨然曰:“治天下,在进君子退小人。方今小人在位,毒痡四海,而公顾屏弃田里。智此行非干科名,欲上书天子,矫世变俗,拯斯民于涂炭耳。”恕奇其言,笑而不答。明年登进士,改庶吉士,遂上疏曰:“陛下于辅臣遇事必咨殊恩异数必及亦云任矣然或进退一人处分一事往往降中旨使一二小人阴执其柄是既任之而又疑之也。陛下岂不欲推诚待物哉?”疏入,不报。
智既慷慨负奇,其时御史汤鼐、中书舍人吉人、进士李文祥亦并负意气,智皆与之善。因相与品核公卿,裁量人物。未几,孝宗嗣位,弊政多所更。智喜,以为其志且得行,复上
书曰:“少师安持禄怙宠,少保吉附下罔上,太子少保直挟诈怀奸,世之小人也。陛下留之,则君德必不就,朝政必不修,此弊所当革者也。致仕尚书王恕忠亮可任大事,尚书王竑刚毅可寝大奸,都御史彭韶方正可决大疑,世之君子也。”帝得疏,颔之。居无何,安、直相继罢斥。而吉任寄如故,衔智刺骨。
鼐常朝当侍班,智告之曰:“祖宗盛时,御史侍班,得面陈政务得失,立取进止。自后惟退而具疏,君幸值维新之日,盍仿先朝故事行之。”及恕赴召至京,智往谒曰:“后世人臣不获时见天子,故事多苟且。愿公且勿受官,先请朝见,取时政不善者历陈之,力请除革,而后拜命,庶其有济。若先受官,无复见天子之日矣。”鼐与恕亦未能用其言。
会刘概狱起,吉使其党魏璋入智名,遂下诏狱。智身亲三木,仅属喘息,慷慨对簿曰:“智见经筵以寒暑辍讲,午朝以细事塞责,纪纲废驰,风俗浮薄,生民憔悴,边备空虚,私窃以为忧。与鼐等往来论议诚有之,不知其他。”谳者承吉意,竟谪广东石城。
智至广东,总督秦纮檄召修书。弘治四年十月得疾遽卒,年二十有六。天启初,追谥忠介。
(选自《明史·邹智传》,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陛下于辅臣遇事/必咨殊恩异数/必及亦云任矣/然或进退/一人处分一事/往往降中旨/使一二小人阴执其柄/是既任之而又疑之也/
B. 陛下于辅臣/遇事必咨/殊恩异数必及/亦云任矣/然或进退/一人处分一事/往往降中/旨使一二小人阴执其柄/是既任之而又疑之也/
C. 陛下于辅臣遇事/必咨殊恩异数必及/亦云任矣/然或进退一人/处分一事/往往降中/旨使一二小人阴执其柄/是既任之而又疑之也/
D. 陛下于辅臣/遇事必咨/殊恩异数必及/亦云任矣/然或进退一人/处分一事/往往降中旨/使一二小人阴执其柄/是既任之而又疑之也/
1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乡试,指明清两代每三年一次在县城举行的考试,因考期在八月,故又称为秋试、秋闱。 B. 侍班,指古代臣下轮流在宫内或行在所随侍君主,记事、记注起居或处理其他事宜,即“入直”。
C. 三木,桎、梏、拲合称“三木”,可以枷在犯人颈、手、足三处的刑具,因为是木制的,所以称为三木。
D. 对簿,指受审问。簿,狱辞的文书,相当于现在的诉状。在古代审讯时,依据状文核对事
实,故称对簿。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邹智生性耿直。他路过三原,拜见退休尚书王恕,为王恕的遭遇打抱不平,并表达了上书天子的意愿,王恕没有发表什么意见。
B. 邹智嫉恶如仇。万安、刘吉、尹直把持朝政,他十分愤恨,等到孝宗即位时,便对此三人进行弹劾,后来刘吉被罢免,所以对邹智怀恨在心。
C. 邹智向皇帝推荐王恕,等到王恕受诏进京后,又建议王恕先拜见皇帝陈述弊政,后接受官职,否则难以再见到天子。
D. 邹智与御史汤鼐意气相投,关系友善,他们经常在一起品评人物,理论朝纲与民生。但后来他品评过的少保刘吉指使同党魏璋构陷,邹智入狱。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智此行非干科名,欲上书天子,矫世变俗,拯斯民于涂炭耳。 (2)自后惟退而具疏,君幸值维新之日,盍仿先朝故事行之。 【答案】10. D 11. A 12. B
13. (1)我此行并不是为了求取科举功名,是想上书天子,改变风俗,将人民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罢了。
(2)到后来只有等到退朝后写奏章来陈述,你有幸遇到朝廷革新的时候,何不效仿先朝旧例行事。 【解析】 【10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本句找出句中名词代词“陛下”“辅臣”“事”“殊恩”“人”“事”“中旨”“小人”“柄”,虚词“于”“亦”“矣”“其”“之”“而”“也”,“陛下”作“于辅臣”的主语,意思是“陛下对于辅臣”,意思独立,结构完整,其后断开,排除AC两项;“进退”意思是“升降……的职位”,“一人”作“进退”的宾语,意思是“升降一个人的职位”,为完整的动宾结构,中间不能断开,且“进退一人”与“处分一事”结构相同,排除B项;再结合本句意思:陛下对于辅臣,每当遇到政事必定同他们商议,并对他们施以隆重的礼遇和特殊的恩惠,也可以说很信任了。然而遇到升降一个人的职位,或是处理一件事,往往直接由宫廷发出诏谕,
使一二个小人暗中掌握其权柄,这实际上是对辅臣既任用他而又怀疑他。句子可以断开为:陛下于辅臣/遇事必咨/殊恩异数必及/亦云任矣/然或进退一人/处分一事/往往降中旨/使一二小人阴执其柄/是既任之而又疑之也/故选D。 【11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题中A项,“乡试,指明清两代每三年一次在县城举行的考试”说法错误,乡试,指明清两代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考试。故选A。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B项,“后来刘吉被罢免”说法错误,相关信息在倒数第四段最后,原文为“安、直相继罢斥。而吉任寄如故”,应该是万安、尹直被罢免。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1)中“干”,求取;“欲”,想,想要;“矫”,改变;“矫世变俗”,改变风俗;“拯”,拯救;“涂炭”,指水深火热之中;“耳”,罢了;“拯斯民于涂炭”,介词结构后置句,将人民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2)中的“惟”,只有;“退”,退朝;“具疏”,写奏章;“自后惟退而具疏”,到后来只有等到退朝后写奏章来陈述;“值”,遇到;“维新之日”,指朝廷革新的时候;“盍”,何不,为什么不;“仿”,效仿;“故事”,旧例;“盍仿先朝故事行之”,何不效仿先朝旧例行事。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
“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邹智,字汝愚,合州人。十二岁能写文章。家境贫穷,他利用烧树枝树叶发出的火光,夜以继日地读书三年。成化二十二年(1486),乡试中获第一名。
当时明宪宗愈加懒理朝政,而万安、刘吉、尹直位居内阁权力机构,邹智十分愤恨。途经三原时,求见辞官返乡的尚书王恕,感慨地说:“要想治理好天下,在于任用君子斥退小人。当今小人在位,祸害天下,而您却被屏弃乡村。我此行并不是为了求取科举功名,是想上书天子,改变风俗,将人民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罢了。”王恕认为他说的话不寻常,笑笑没有应声。第二年邹智考中进士,任庶吉士,邹智于是上疏道:“陛下对于辅臣,每当遇到政事必定同他们商议,并对他们施以隆重的礼遇和特殊的恩惠,也可以说很信任了。然而遇到升降一个人的职位,或是处理一件事,往往直接由宫廷发出诏谕,使一二个小人暗中掌握其权柄,这实际上是对辅臣既任用他而又怀疑他。陛下难道不想推诚布公地待人吗?”奏章送呈皇帝,皇帝不给答复。
邹智刚直不阿,胸怀奇志,当时御史汤鼐、中书舍人吉人、进士李文祥也都意见相投,邹智同他们关系都不错。他们在一起品评朝臣,议论人物。不久,明孝宗即位,对以往的弊政多有改革。邹智很高兴,认为自己的计划将能实行,又上书说:“少师万安恃位取宠,少保刘吉对上欺骗对下附和,太子少保尹直心怀奸诈,都是些世上的小人。陛下留用他们,那么君王的德行必不完善,朝政必定整治不好,此弊病是应当革除的。退休尚书王恕忠诚,可以担当重任,尚书王竑刚强果断,可以止息大奸之谋,都御史彭韶端平正直,可以决断大政方针,他们是世间的君子。”皇帝看完奏疏,点头表示赞赏。过了不久,万安、尹直相继被罢免。而刘吉仍居旧职,他对邹智恨之入骨。
汤鼐经常在朝廷值班,邹智告诉汤鼐说:“先世兴盛,御史值班,得当面向皇帝陈述朝政的得失情况,皇帝即刻决定是采用或是禁止。到后来只有等到退朝后写奏章来陈述,你有幸遇到朝廷革新的时候,何不效仿先朝旧例行事。”等到王恕接诏到了京城,邹智前去拜见王恕说:“后世做臣子的没有机会见到天子,因此处理政事大都马虎草率,希望您暂且不接受官职,先请求朝见皇帝,将时政治理不善的一些情况一一向皇帝陈述,极力要求革除,然后再接受官职,这样就可能于政事有所益。如果先接受官职,就再没有见天子的日子了。”汤鼐与王恕也未能采用他的建议。
时逢审理刘概的案子,刘吉指使同党魏璋把邹智名字牵涉进去,邹智被捕关进诏狱,颈、手、足上都套上刑具,仅能呼吸,邹智在接受审问时,慷慨激昂地回答:“我见御前讲席在
寒暑间停止讲习,午朝以皮毛小事敷衍塞责,朝政纲纪毁坏,风俗轻浮,人民生活困苦,边境防备空虚,我暗自为此担忧,与汤鼐等来往时议论这些情况确实是有的,其他什么就不知道了。”议罪的官员承奉刘吉的意图,最终将邹智贬到广东石城。
邹智到了广东,总督秦纮发文召他撰写有关著作。弘治四年(1491)十月得病突然去世,年仅二十六岁。天启初年,追赠谥号“忠介”。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野菊 李商隐
苦竹园南椒坞边,微香冉冉泪涓涓。 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 细路独来当此夕,清尊相伴省①他年。 紫云②新苑移花处,不取霜栽③近御筵。
【注】①省:记,忆。②紫云:指代中书省。令狐楚、令狐绚父子曾对李商隐有知遇之恩,令狐绚时任中书舍人。③霜栽:指野菊。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首诗和《锦瑟》一样,都体现了作者诗歌幽约细美的艺术风格。 B. 竹、椒、雁、蝉等意象凄美,寓情于景是本诗最主要的表现手法。 C. 颈联将“此夕”与“他年”对照,暗含着作者对身世的无限感慨。 D. 尾联表面写野菊不被人取用,实则暗指旧友不能向朝廷引荐自己。 15. 本诗第二句“微香冉冉泪涓涓”历来为人称道,请赏析此句的妙处。
【答案】14. B 15. ①运用比喻,将菊花上的露珠比作泪水,生动贴切。②运用叠词,“冉冉”“涓涓”,由外在环境写到内在心境,节律优美,音韵和谐。③运用双关,“微香”既指花香,也暗指自己保有的高尚品格、美好才情;“泪”既指露珠,也暗指自己身世悲苦。含蓄形象。④承上启下,将上句透露的处境和下文揭示的心境联系起来,结构严密。⑤奠定感情基调,为后文的“悲”“忍”“不取”等情感作铺垫。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主要集中对诗意、诗的思想主旨、诗的语言、技巧、结构等内容的考核,赏析时首先要读懂诗,然后根据选项进行分析。本题要求选出“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B项,“寓情于景是本诗最主要的表现手法”说法错误,本
诗最主要的表现手法是托物言志。故选B。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句能力。赏析诗句,首先指出诗句运用的表现手法,然后结合诗句具体内容分析诗句是如何运用该表现手法的,最后指出诗句运用该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或者抒发了什么情感。本题要求赏析诗歌的第二句“微香冉冉泪涓涓”,本句意思是野菊的微香四处飘散,花上的秋露似泪珠点点。这里将菊花上的露珠比作泪水,是运用比喻修辞手法。诗句中连用了两个叠词“冉冉”“涓涓”,运用这两个叠词写出由于环境恶劣。本来花气袭人的野菊只能散发出细细的微香,所以它难免要清泪涓涓,不断洒落,叠词的运用从外在环境写到野菊的内在心境,刻画细致入微,同时节律优美,音韵和谐。本诗是诗人李商隐自桂幕归京后,暂代京兆府某曹参军。京兆府掾曹位卑职微,此期生活相当困窘。诗人借咏菊表达对自身命运的感喟,他欣赏菊花的高洁,以菊自比,但表述更多的却是孤芳自赏的寂寞,以及想要摆脱这一处境却无能为力的压抑无奈。所以此处“微香”既指花香,也暗指自己保有的高尚品格、美好才情;“泪”既指露珠,也暗指自己身世悲苦。含蓄形象。此句紧承上句的野菊所处的环境:它的北面是苦竹园,而且还有椒坞在旁。竹的味道那么苦,椒的味道又那么辣,苦、辣之味包裹着菊花。托根在这样的辛苦之地。它的处境多么艰辛啊。由于环境恶劣。本来花气袭人的野菊只能散发出细细的微香,所以它难免要清泪涓涓。不断洒落了。同时,野菊的辛苦遭逢还不仅仅是境遇不好。它又生不逢时:它生于萧飒衰败的寒秋,蓓蕾一开,便受风刀霜剑的摧残,实在太不幸了。紧接着下文揭示了野菊的心境,所以此句在结构上具有承上启下,将上句透露的处境和下文揭示的心境联系起来。还有本句“微香冉冉泪涓涓”写出了处于艰难的生存环境,只能发出细细的香味,内心悲苦,清泪涓涓,奠定全诗悲的感情基调,为后文的“悲”“忍”“不取”等情感作铺垫。
【点睛】赏析诗句题答题步骤:①指出诗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②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诗句是如何 该手法的;③点出运用该表现手法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或在整体上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点情境/表感情/谈作用)。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庄子认为宋荣子面对世人的称赞或非难能做到宠辱不惊,是因为他达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境界。
(2)《蜀道难》中李白从听觉角度生动描写蜀道中水流湍急势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郦道元在《三峡》中引用渔者歌词渲染三峡秋季凄凉氛围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定乎内外之分 (2). 辩乎荣辱之境 (3). (2)飞湍瀑流争喧豗 (4). 砯崖转石万壑雷 (5). (3)巴东三峡巫峡长 (6). 猿鸣三声泪沾裳 【解析】
【详解】此题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注意选准句子,不要写错别字。注意“豗”“砯”“壑”“沾裳”的写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商海淘沙,“老字号”几经沉浮,却总能在国境中 ,凭的是世代传承的精湛技艺和服务理念,靠的是传统文化厚重的底蕴和与时俱进的转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得益于政策帮扶的外力引导,不少“老字号”苦练内功,适应市场化的激烈竞争,创新经营管理模式,不断 ,借助历史浸润和现代滋养 ,凭借诚信和品质蹚出一条发展新路,收获众多年轻的粉丝。
“老字号”的良好发展局面来之不易,需要各方珍惜。然而,当品牌巨大的商业价值日益凸显,“老字号”却陷入“名分”争夺。许多同宗同源的“老字号”因“一枝多叶”的树状发展,形成了分店独立的经营格局。有学徒独立的,如“王麻子”字号 ,难辨真假;有子女分家的,如“王老吉”后人在广州和香港两地发展;还有分店独立,公私合营家族老店的……这些,都给后来的发展竞争造成了一定影响。
近年来,从南京上海“吴良材”案,到“中国商标第一案”王老吉红绿品牌之争,再到“稻香村”对簿公堂,国内“老字号”商标归属的争夺战不断升温,无不是历史的矛盾在现实利益纠缠中爆发。市场有纠纷很正常,但人们更加期待法律亮剑,终审能够定分止争;更加盼望商道彰显,双方可以合作共赢,让“老字号”能够发扬光大,而不是迷失在利益争夺的内耗中。( )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 A. 枯木逢春 革故鼎新 脱胎换骨 遍地开花 B. 时来运转 革故鼎新 浴火重生 层出不穷 C. 枯木逢春 推陈出新 浴火重生 遍地开花 D. 时来运转 推陈出新 脱胎换骨 层出不穷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 国内“老字号”商标归属的争夺战不断升温,无不是历史的矛盾在现实利益纠缠中的爆
发。
B. 国内不断升温的“老字号”商标归属争夺战,无不是历史的矛盾在现实利益纠缠中的爆发。
C. 国内“老字号”商标归属的争夺战不断升温,无不是历史的矛盾在现实利益纠缠的爆发。 D. 国内“老字号”商标归属的争夺战不断升温,历史的矛盾在现实利益纠缠中没有不爆发的。
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 愿“老字号”伴我们走得更远,不被时光尘封。 B. 愿伴我们走得更远的是不被时光尘封的“老字号”。 C. 愿“老字号”不被时光尘封,更远地伴我们行走。 D. 愿“老字号”不尘封于时光,伴我们走得更远。 【答案】17. C 18. B 19. D 【解析】 【17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然后比对给出的句子,看使用是否合乎语境,枯木逢春:枯干的树遇到春天又恢复了活力,比喻垂危的病人或事物重获生机。时来运转:时机来了,命运也有了转机,指境况好转。文中是“却总能在困境中”用“枯木逢春”。革故鼎新:去掉旧的,建立新的。多指改朝换代或重大变革。推陈出新: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多指继承文化遗产)。文中是“创新经营管理模式”,用“推陈出新”。脱胎换骨:原为道教修炼用语,指修道者得道,就脱凡胎成圣胎,换凡骨成仙骨,现用来比喻彻底改变立场观点。浴火重生:经历烈火的煎熬和痛苦的考验,获得重生,并在重生中达到升华。句中是“蹚出一条发展新路”,用“欲火重生”。遍地开花:比喻好的事物到处涌现或普遍发展。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文中“因‘一枝多叶’的树状发展”用“遍地开花”。故本题选C项。 【18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答题时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句子,对照错例,找到错误。句子的主干句应该是“争夺战无不是矛盾的爆发”,所以排除A、C项,另外C选项中“在现实利益纠缠的爆发”不对,应该是“在现实利益纠缠中的爆发”,D项前后句子缺乏必然的联系,逻辑错误。故本题选B。 【19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重点考核语句连贯,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的和谐的角度选取。联系上文语境,可以知道文章想要表达的有两层意思:老字号不被时光尘封;老字号能陪我们走得更远。而最能准确表达出这两层意思的是D项。故本题选D项。
【点睛】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的和谐的角度选取。
20.下面是某广播电台实习记者撰写的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件广播稿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合广播稿的要求,请指出并作修改。
10月28日上午10时许,重庆市万州区一辆公交车在万州长江二桥桥面与小桥车发生碰撞后,坠入江中,致罹难者达十五人之多。11月2日,从公交车坠江事故新闻通气会上获悉,事故发生的原因系乘客刘某(女,48岁,万州区人)与驾驶员冉某之间的互殴造成车辆失控。官方通报称两人行为涉嫌犯罪。
【答案】①“10 时许”改为“10 点左右”; ②“致罹难者达十五人之多”应改为“导致十五人死亡”; ③“获悉”改为“获得消息”; ④“系”改为“是”; ⑤把括号删去,相关句子改为“事故发生的原因是万州区 48 岁女乘客刘某……” 【解析】
【详解】此题考核语言得体的能力,语言得体主要有文体得体和语体得体,文体得体注意一般应用的格式的规定,语体得体注意说话者的身份,对象的身份,重点注意谦敬词语的运用。“10时许”“罹难者”“获悉”“系”文言词汇或书面语气较强,不出现在广播稿中,广播稿中不出现括号。
21.仿照下面的示例,另选话题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如果用功读书,时间就留在你优异的成绩里; 如果积极锻炼,时间就留在你健康的体魄里;
【答案】参考示例:如果为人热诚,时间就留在你美好的人缘里;如果辛勤耕耘,时间就留在你丰硕的收获里;如果善于思考,时间就留在你睿智的思想里。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以仿写句子的形式考查。仿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问题:注意手法,像修辞手法、对偶、排比等。词性要相当。句子仿写四大禁忌:
忌话题脱离话题,一指题目中规定的陈述对象,在仿写时必须以给定的陈述对象为主语,否则便会不合要求。忌结构不一,仿写句子比较重要的一点是形式上的约束性,这就要求我们弄清例句的句式、句型甚至语气,仿写时要注意句子结构形式的高度一致。忌修辞不符,修辞作为一种表达手段,仅仅限于能够识别某些修辞格,仿写前应分析给定例句所运用的修辞格,或比喻或比拟,或借代或夸张,或对偶或排比等,必须严格遵守。忌色调不合,色调,即色彩和格调。仿写的句子同例句要色彩和谐,不论语境色彩还是感情色彩;除此之外,仿写的句子立意境界要高,要有一定的神韵趣味,要求内容的哲理性和启发性。比如本题中,仿照句式“如果……时间就留在……里”,符合题干要求即可。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据新华社报道,在2018年的暑假,割双眼皮、隆鼻、削下巴等等成了不少中学生所追求的时尚,不少孩子都进行了外貌上的“改造”。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孩子痴迷追求外貌的完美,不少家长盲目跟风带孩子“动刀”,整容日益低龄化。成都某高中学生小曾对记者说:“我们班一共32个人,以前是单眼皮的女生几乎全都割了双眼皮,有几个男生也去割了,现在班里单眼皮的只剩下七八个人了。”
近几年,几乎每个假期和开学季,舆论场上都会出现“学生整容”的话题。现在,学生整容的低龄化和普遍性,自然与社会风气的影响密切相关,这种现象引起了有关专家学者的关注,也引发了社会公众的热议。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我眼中的整容
在中国,大家对整容的看法各不相同。对于那些长得不是特别标致的人来说,整容是一件好事,是一件可以改变她们命运的事。而对于那些想整容却又不能整的人,她们对整容的看法可能是排斥的。我认为整容是一件追求美的好事,但我却不太赞同整容这种特殊的方式。整容的风险是不可忽视的,所承受的压力也是不容忽视的。万一有一天,整容的事被周围人知道了,那么你将生活在各种各样的眼光中,甚至不管走到哪里都会有人冷嘲热讽。 据我了解,整容的成功率只有40%,也可能更低。整容成功了,是一件幸事,而整容不成功,不仅白花钱,还得天天面对自己那张\惨绝人寰\的脸。这对于一个爱美爱到去整容的人来说,简直就是灾难。不过,就算整容成功了,那也只是一时的美丽。比如,想让包子脸变成瓜子脸,是要打瘦脸针的。刚开始是连着打五天,一天打一针,后来是每星期都要再打一针,来保持这个变瘦的\包子\可不要简单地认为,打针不疼,其实一针下去犹如万蚁噬骨。
如果你认为只要能保持美丽,疼不算什么,那么我只能说你太天真了。不管是多么认真的保养,一旦步入老年,整张脸都会塌下来,变得皱巴巴的。为了一时的美丽,得来后悔终身的代价,这样值吗?
我曾看到过这样一件事。一名15岁的女学生为了变得更加美丽而去整容,整成锥子脸,灯泡眼,螺狮鼻子,纽扣嘴。发张照片到网上引来一场骂战,女学生被说成女蛇精,下巴尖到戳穿锁骨等等。因好奇我找到了这位学生整容前的照片。前后一对比,我很纳闷:好好的一个清纯女生,为什么要整容呢?引来网上各种各样的冷嘲热讽,这真的是她所希望的吗?
其实,每个人都可以爱美,每个人都有追求美的权利,但是在追求美的这条路上,千万不要迷失自方向,迷失自我,最后迷失在这场美丽的幻境里。最后,我想奉劝那些打算整容的人一句话:整容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与其面对威力阿德风险,不如从欣赏自己开始吧。欣赏自己,会让你的目光跳跃着笑窝,会让你的内心充满着快乐。懂得欣赏自己,你会拥有不一样的青春;懂得欣赏自己,你会赢得辉煌的人生。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写作能力。这是一则材料作文,考生在审题时要注意全面把握所给材料,概括出材料的主旨,根据所给材料主旨确定自己作文的立意。本作文题目由两个部分组成,提示语和要求。材料主要讲几乎每个假期和开学季,舆论场上都会出现“学生整容”的话题,这种现象引起了有关专家学者的关注,也引发了社会公众的热议。“整容”本质上没什么问题,毕竟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追求美丽也是每一个个体的一种正当权利,应当被尊重。但“整容”这事聚焦到青少年这一特殊群体时,可能就没那么简单和洒脱。毕竟青少年心智还不够健全,价值观还处于成长阶段,“整容”若在这一群体过于泛滥,又没有什么科学合理的引导规范,确实容易对这一群体产生实质性伤害。对于整容,如果青少年过于追逐,带来了“盲目跟风整容”“过度自我关注”“审美观被带偏”和“伤害身体健康”等问题。如果整容在青少年群体中继续泛滥,大家所追求的都是那“千篇一律”的审美倾向和状态,不仅会导致审美疲劳,也会使得“个性缺失”的情况出现。整个青少年群体的现实风气以及整个社会层面的审美逻辑,都会受影响,甚至被带偏带歪。所以,对于青少年整容,还是需要理性对待,警惕对待。需要让青少年明白,整容不是变美的唯一,其只是一种辅助品和调剂品而已,可做锦上添花,而不是变美向好的全部。从而对整容的定位以及其本质,有一个准确而实在的认识,莫被“重外貌轻内在”的坏逻辑理念所侵蚀,进而迷失了双眼。立意参考(1)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适当整容,无可厚非;(2)爱美可以,莫失初心;(3)
重外貌,更要重内涵;(4)中学生整容弊大于利;(5)中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审美观;(6)中学生不可盲目跟风整容;(7)过度关注自我要不得等。只要有自己的观点和思考,能够自圆其说即可。立意角度要跳出材料,给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之感。注意题干的要求,具体写作时,还应避免抽象的描写,大而无边的空泛议论。
【点睛】材料作文应先辨清材料的表达方式,是叙事类、说明类,还是描写类;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材料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进行立意。特别要抓住关键句进行分析。本材料阅读理解起来比较简答,有明确具体的写作指向。材料作文的审题很重要: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
正在阅读:
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01-08
在课文“留白处”等待精彩03-13
美容院促销活动方案大全05-08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课后练习答案(1-20)09-25
工厂个人工作总结(5篇)08-23
周恩来与抗美援朝战争第一年06-25
红星照耀中国第八章好词好句03-27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信阳
- 河南省
- 期期
- 高级中学
- 高三
- 试题
- 语文
- 上学
- 考试
- 2019
- JHA风险计划书
- 浙教版四年级《人·自然·社会》教案
- 教研组长工作总结
- 2011-2012年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题总汇
- 中考英语 九上 Unit 1-4复习讲义(无答案) 牛津版
- 地点车速调查
-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验指导书 - 图文
- 高中物理必修1、必修2、选修3-1全套导学案 人教课标版30(精美教案)
- 北京林业大学教职工因公临时出国境信息公示出访团组名称北京
- 学校体育对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
- 高中英语黄金阅读(高二版)
- 财务杠杆原理及其在中小企业的应用分析-文献综述
-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题及答案
- 江苏省扬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数学期末试卷 Word版含答案
- 2011年会计继续教育试题和答案(11年会计继续教育不再分行业类别,所有行业均在同一课程库中选择)
- 观光农业生态园的规划设计与五个案例
- 新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全册)
-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 15. 古诗二首(优质教案)
- 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设计毕业论文
- 县长2004年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