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学经典诵读教学的思考-2019年教育文档

更新时间:2024-06-18 18:3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关于国学经典诵读教学的思考

中国国学经典是我国古代圣贤的智慧结晶,蕴含着深厚的中国文化。近几年,国学教学的热度不减,这是一种好现象,是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一种致敬与回归。然而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比较推崇的国学经典诵读教学,却显现出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也亟需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率。 一、国学经典诵读教学中呈现的主要问题

1.教学时间难以保证。由于新教学理念的推行,国学经典诵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已经基本普及,但是由于对新理念的认识和接受程度不同,很多学校对其重要性认识不够,安排的课时非常少。通常只是教师象征性地“挂羊头卖狗肉”,讲一些貌似国学经典诵读的内容,知识教学缺乏系统性,难以达到教学效果。 2.教学重点把握不准。对于国学经典诵读的教学,绝大多数教师都认为需要让学生细致入微地掌握,理解而后背诵,教学重点被放在逐字逐句的文本解读上,而忽视了国学经典诵读教学应遵循模糊性的原则,重要的是让学生“意会”,而不是“肢解”。 二、国学经典诵读教学的整体目标和作用的再认识 小学阶段的国学经典诵读教学,最主要的目的是让小学生在入世之初就浸染在传统文化的氛围里,通过国学经典的诵读熟悉、了解传统文化,领会我们民族文化的精髓,从骨子里塑造他们的中国式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换言之,国学经典诵读

的整体目标重点是“育人”而非“教书”。国学经典诵读的“育人”表现主要有:1.小故事孕育大道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都会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国学经典诵读的内容大都是由小故事组成的。比如《弟子规》中就有许多,其中反映了许多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认识和人文主义精神。通过这些简洁而又生动的小故事,后人往往能够领会出许多大道理,对学生有很大的德育教育意义。教师在进行国学经典诵读教学时,可以对《弟子规》中的故事进行有效的扩展,不光让学生会背诵,还要让他们知道背后完整的故事,从而从中获得教育。2.营造国学经典教学德育环境,让学生受熏陶、受感染。国学经典诵读的内容大都蕴藏着丰富的德育材料,积极地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教学,就是在营造传统文化氛围,营造德育教育氛围。学生在校园中为国学经典作品的书香所环绕,感受着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会很自然地被熏陶、被感染,从而修正自己的行为,端正自己的品德。3.深入体会国学经典的思想内涵,从根本上塑造思想。国学经典作品有很多,其中表现的思想意识等大都是积极向上的,而且透过文字的表象,反映出多种多样丰富的情感。比如在描绘山川景物时,展现了热爱祖国的情感;在赞颂歌声、琴音时,是在歌颂美好的友情。国学经典中蕴蓄的这些美好的情感,经过学生的反复诵读,就算教师不字字句句讲解、释义,学生也能强烈地感受到,从而从内心去理解、领会这种情感的内涵,并最终产生共鸣。“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讲的就是诵读的积极作用。此外,国学经

典诵读的这种德育效果,还可以通过教师积极组织对应的活动有关,比如,组织学生春游,在大自然中让他们体会柳宗元“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美景,学生自然能够感受到春景的美好,领悟到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所以,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有目的、有侧重地进行国学经典诵读教学,在潜移默化中渗透德育教育思想,塑造其品行和人格。 三、国学经典诵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1.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在课上上有效引导。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要取得成效,必须合理地、有计划地安排课堂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至少每周要有两节国学经典诵读课,在教学内容上也要有所侧重,教学重点要放在对国学经典作品的内涵、情感意蕴的感受上,要让学生爱上诵读,爱上国学经典,而不是细致地语法分析,将一个完整的“美玉”肢解得零碎不堪。比如,在涉及司马光这个人物时,教师要往他充满智慧、学习刻苦等方面引导,而不是如何砸缸,如何枕枕头的细节。再者,为了能够让国学经典诵读的教学内容能够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教师需要积极地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来构建诵读作品的意境,从而深入理解。还有就是,教师要注意国学经典教学的丰富与连贯性,对于相似的内容可以相互比较和对照,突出各自的不同点,从而给学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2.见缝插针,合理分配、渗透,提升教学效率。国学经典诵读的教学,单靠每周安排的两节固定课程是远远不够的,这时,

我们就可以充分利用其他教学环节中的零散时间,不失时机地进行国学经典诵读教学。比如,可以在每节语文课上课的前几分钟展开“5分钟吟诵”活动,使学生经常能够“接触”“温习”国学经典作品;可以利用教室的每一面墙和黑板,每天更换一些国学经典诵读的内容,而且这些“更新”可以让学生去做,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再认识和了解所学的国学经典内容。

3.在活动中应用,将国学经典诵读内容内化为学生自己的。如果国学经典诵读教学的内容只局限于书本和课堂,学生没能在实际的生活、活动中遇到,那么他们的认识和理解可能还是比较模糊的,这样得来的知识和认识是不能“活”化的。所以,教师要积极促成学校组织与国学经典诵读相关的活动,比如,举行诵读比赛,鼓励强者激励弱者;开设国学经典诵读的广播专栏,每天利用一定的时间进行广播……使学生在背、诵、听、写等活动中感受国学经典的魅力,进而影响自己的实际行动。只有达到这样的效果,经典文化的内容才能够真正内化为学生的精神的骨肉,与他们终生相伴。

总而言之,国学经典诵读教学是新的历史时期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我们要不断认识国学经典诵读教学的目标和任务,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让国学教学工作有效实现对学生心灵的净化和塑造,使他们成为有思想有道德的中国人。 参考文?I:

[1]葛淑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践国学经典诵读[J].课外

语文:教研版,2016,(01).

[2]高扬.浅析国学经典诵读对小学生品行的影响[D].河南大学,201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kq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