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如皋市海安县2007-2008学年度期末联考高一语文试卷 必修一 苏教版

更新时间:2024-01-06 10:4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如皋市海安县07-08学年度期末联考

高一语文试卷

2008.1

(满分:160分,答卷时间150分钟)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生命中的土地 黄安祥

①提及东坡,我们常常会产生这样的联想:一叶在大江中自由游弋的小舟,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再或是一个无可救药的浪漫主义者。但实际上,东坡,这个已在民族记忆深处烙下深深印记的名词,它与我们浪漫的想像竟是那么的遥远。

②贬居黄州的次年,在友人马梦得的帮助下,苏轼请得了一块荒地,开始了他的田间生活。据陆游《入蜀记》:“自州门而东,岗垄高下,至东坡则地势平旷开豁,东起一垄颇高。”由此,“东坡”便以其质朴的面目走进了苏轼的生活,也走进了民族的记忆——它只是一片土地,一片贫瘠荒凉的土地。

③在中国古代历史中,能接近土地的诗人并不少,但在真正地步入仕途、成名成家后依然能走进土地的,就微乎其微了。苏轼是当中一位。虽然我们很难想像那双拿惯了纸笔的双手是如何笨拙地使用锄头的,但我们确实可以从诗中看到他很投入地参加了生产劳动。《东坡八首》记载了一幅幅清晰的画面:“崎岖草棘中,欲刮一寸毛。”

④黄州五年,是苏轼人生旅程中最凄凉、最痛苦,也是最寂寞的日子,但是,困境中的苏轼为自己找到了一条出路,找到了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繁杂的农活给诗人不仅带来了一身的劳累,也带来了田间的收获,而且还带来了精神上的满足与快乐。《东坡》一诗中:“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我们从“野人”一词中体会出了诗人的幽默和自嘲,从“莫嫌”和“自爱”中读出了旷达和恬淡,从“铿然曳杖声”中听到了一位智者与自然的交流。这首充满乡土气息的诗歌说明这位落魄的诗人已将自己的根深深扎进了土地,固执地在土地中寻找着生活的乐趣和精神的寄托。

⑤由此,不禁联想到了另一位同样高智商的诗文大家。读起《柳子厚墓志铭》的时候,我们心中不由顿生凄凉。清幽冷峻之于豁达放犷,不只是文学风格之异,还是一种心胸之别。在惋惜这位唐宋文学的先贤最终没能从永州的阴影中走得更远之时,我们不禁要为苏轼赞叹了!“词心安处是吾乡”,这是我们何敢企及的境界呀!他不仅走出了黄州,还走向了更远的惠州(今广东)。当苏轼手把犁锄垦荒于东坡的时候,他的心胸就像土地一般无限地延展开了。而无端的中伤、恶意的诽谤、曾经的羞辱等等,就如冰雪般在这片土地无限地延展开了。此时,我们应该意识到:中国的历史上不仅是多了一位“东坡居士”,更是多了一位思想者和艺术家。

⑥似乎是冥冥苍天特意安排了苏轼——这位民族的杰出子民——在蒙受了巨大冤屈之后,去完成一项开辟宋代文学新纪元乃至中国文学新纪元的伟大创举。苏轼在黄州留给我们的不只是数亩开垦的农田,也不只是一个凄美的故事。当他的趾甲缝里塞满了东坡上的泥土,他的才情和黄州土地相互融合、他的胸襟和赤壁之水相互激荡的时候,便意味着《赤壁怀古》和《赤壁赋》的诞生,意味着宋代文学走向了一个新的里程。

⑦又一个“不知东方之既白”的夜晚,我们与东坡相会于书卷中,倾情地阅读着这块永远读不完、读不透的土地。东坡之于苏轼,就如南阳之于孔明、成都之于杜甫、桐城之于

姚鼐……在一次又一次反复的吟诵中,我们对世界对生命对完美对缺憾的体察一天天地深化,直到有一天,我们发现,东坡与苏轼最终成为了我们精神的源泉与归宿。 ⑧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

(选自《都市美

文》)

1.第①段中,作者为什么说东坡“与我们浪漫的想像竟是那么的遥远”?(4分)

▲ 2.文章第④段写到了柳宗元,有什么作用?(4分)

▲ 3.第⑤段中,作者说“中国的历史上……更是多了一位思想者和艺术家”,从上下文来看,

“思想者”和“艺术家”的内涵分别是什么?(6分)

▲ 4.本文以“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收束全文,请你对此作简要赏析。(6分)

▲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21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沧浪亭记 [宋]苏舜钦

予以罪废,无所归。扁舟南游,旅于吴中,始僦舍以处。时盛夏蒸燠,土居皆褊狭,不能出气,思得高爽虚辟之地,以舒所怀,不可得也。

一日过郡学,东顾草树郁然,崇阜广水,不类乎城中。并水得微径于杂花修竹之间。东..趋数百步,有弃地,纵广合六十寻,三向皆水也。杠之南,其地益阔,旁无民居,左右皆林木相亏蔽。访诸旧老,云钱氏有国,近戚孙承佑之池馆也。坳隆胜势,遗意尚存。予爱而徘.徊,遂以钱四万得之,构亭北倚,号“沧浪”焉。前竹后水,水之阳又竹,无穷极,澄川翠干,光影会合于轩户之间,尤与风月为相宜。予时榜小舟,幅巾以往,至则洒然忘其归,箕而浩歌。觞而浩歌,踞而仰啸,野老不至,鱼鸟共乐。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返思向之汩汩荣辱之场,曰与锱铢利害相磨戛,隔此真趣,不亦鄙哉! . 噫!人固动物耳。情横于内而性伏,必外寓于物而后遣。寓久则溺,以为当然;非胜是而易之,则悲而不开。唯仕宦溺人为至深。古之才哲君子,有一失而至于死者多矣,是未知所以自胜之道。予既废而获斯境,安于冲旷,不与众驱,因之复能乎内外失得之原,沃然有得,笑闵万古。尚未能忘其所寓目,用是以为胜焉。

(选自《古代散文鉴赏》,略有删

改)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东顾草树郁然,崇阜广水 崇:高高的 .

B.并水得微径于杂花修竹之间 微:小 .C.访诸旧老 访:拜访 .D.不亦鄙哉 鄙:目光短浅 .

6.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作者鄙视官场的一组是(3分) ①扁舟南游,旅于吴中

②前竹后水,水之阳又竹,无穷极

③向之汩汩荣辱之场,曰与锱铢利害相磨戛 ④左右皆林木相亏蔽 ⑤唯仕宦溺人为至深

⑥古之才哲君子,有一失而至于死者多矣

A.③⑤⑥ B.①②⑥ C.③④⑤ D.②⑤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写作者刚到苏州时居住环境的恶劣,也暗示其被罢官后的愤懑和郁闷,

为后文买地筑亭以及文末的议论作铺垫。

B.“沧浪亭”周围景色优美,前面是竹后面是水,水的北面又是没有穷尽的竹林,澄

澈的小河翠绿的竹子……优美的景色令人陶醉。

C.作者常常到“沧浪亭”上游玩,或把酒赋诗,或仰天长啸,乐而忘归,其乐融融。

这反映了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情怀。

D.全文融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笔墨酣畅,转合自如,前有铺垫,后有照

应。触景生情,由情入议,浑然一体。

8.(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

译文: ▲ ②古之才哲君子,有一失而至于死者多矣,是未知所以自胜之道。

译文: ▲ (2)把下列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③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译文: ▲ ④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译文: ▲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

9.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昭君怨 咏荷上雨 [宋]杨万里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散清波。

(1)从词的下阕来看,作者写的是庭院荷池上的雨,但上阕却写午梦西湖,这样构思的

目的是什么?(4分)

▲ (2)作者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咏荷上雨的?(4分)

▲ (三)名篇名句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 ,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2)师者, ▲ 。人非生而知之者, ▲ ?(韩愈《师说》)

(3) ▲ ,抱明月而长终。 ▲ ,托遗响于悲风。(苏轼《赤壁赋》)

(4)可堪回首, ▲ ,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

固亭怀古》)

三、语言文字运用(17分)

1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

A.粘贴(zhān) 佳肴(xiáo) 妃嫔(pín) 文采斐然(fěi) ....

B.犄角(yǐ) 烟垢(ɡòu) 悄然(qiǎo) 一泓秋水(hónɡ) ....C.谪居(zhé) 倔强(jiànɡ) 拓片(tà) 翘首以待(qiáo) ....D.熨帖(yù) 隽永(juàn) 坍圮(qǐ) 面面相觑(qù) ....

1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3分)

A.从纯文学艺术的角度来讲,“90后”的作家的作品确实还显稚嫩,内容也较单薄,

与那些真正有实力的作家相比,“90后”的作家确实只能望其项背。 ....

B.一份在10月1日公布的美国国会报告称,美国去年再次证明了自己在世界军火交易中首当其冲的主导地位:美国竟占领了近42%的世界军火市场。 ....C.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是中国人传统的赏月之日,天文学家介绍说,尽管今年农历八月的月亮要等到十七日23时13分才最圆,但中秋之夜的月亮同样是珠圆玉润的。 ....D.仅仅在削减房地产商的利润上大做文章,无异于扬汤止沸;而由地方政府主导,来一场自我利益的革命,恐怕才是釜底抽薪之举。 ....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有专家认为,儒学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之一,因为孔子对东西方文明的

发展所产生和将要产生的巨大影响,是任何人难以比拟的。

B.作为新时期的人民警察,面对越来越隐蔽的犯罪分子,我们必须注意研究各种刑事

犯罪的特点,以便稳、准、狠地识别和打击犯罪分子。

C.中日双方如果能以温家宝总理的“融冰之旅”为开端恢复高层互访,那么不仅能推

动未来中日关系的发展,而且将有利于扭转近年来中日关系的下滑趋势。

D.“开心辞典”之所以能吸引广大观众的眼球,除了主持人反应机智、语言得体外,

许多观众认为把娱乐性和知识性结合起来是它突出的优点。

14.下面是有关大津巴布韦建筑群的一段文字,请将关于圆锥塔的建筑特点的文字进行压缩

概括。(不超过30个字)(4分)

大津巴布韦是一片聚在一起的石头建筑,没有屋顶,用灰色花岗岩石块以精巧的技术建成。在整个大津巴布韦的建筑群中,最神秘莫测也最令人费解的是椭圆形大围墙内的圆锥塔。这是一座下粗上细的的实心花岗岩建筑,高约20米,没有任何文字标记。它主要是用雕凿成砖块的平整花岗石堆砌而成,按一定的图案线条规则地砌起。石砖之间没有使用灰浆或其他种类黏合剂结合的任何痕迹,然而石砖之间的连接极为严密,其缝隙竟连薄刃也难以插进去。圆锥塔的外观神秘神奇,精致美观,而且坚固异常,不知经历了多少岁月风雨的磨砺。

▲ 15.在下列语段的横线处补写出一个句子,要求句式和画线句相同。(4分)

犹如寒冬之于腊梅,疾风之于劲草,对手能让我们的意气更加昂扬 ; ▲ 。把对手当作竞争伙伴的人,就能在“抗衡”中不断磨砺和完善自我。拒绝一切对手的人,自己也往往毫无作为。 四、论述类文本阅读(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教养指数和文明的疾病

朱大可

中国人的礼貌,似乎已成民族自我整容的重大议题。据媒体报道,最近一项在1500名欧洲酒店经理中进行的调查显示,日本人当选世界最佳游客,中国人则在世界最差游客中名列第三。与此同时,外交部也公开发布《中国领事保护和协助指南(2007年版)》,其间列举了19种寻求领事保护的常见问题,提醒本国公民出国时要在公共场合表现平静,不要大声说话,避免突出自己;不要在公共场所参与他人的争吵,如此等等。

关于中国人教养的海外指责,正在演变为一种喜剧式的笑声。在阿姆斯特丹最大的钻石专卖店盥洗室里,贴有唯一的中文告示是:“请不要站在马桶上!”这与其说是对中国游客的讽刺,不如说是对整个民族的劝谕。尽管法国人在上述排名中被列为世界最差游客,但只是因为他们拒绝说英语而已,法国人和英国人的教养,依然是全球公民的榜样。这是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伟大成果。欧洲耗费了三百年的时间,完成了关于国民教养的塑造。后发民族俄罗斯,耗费一百多年向法国学习礼仪和音乐,日本人则先后向中国和欧洲学习技术、制度和教养,于是,这两个民族最终都“脱胎换骨”,摇身成为“先进文化”的代表。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一个号称“礼仪之邦”的文明古国,却逐渐丧失文明优势,成为教养指数低下的负面样板。问题的要害在于,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人把粗鄙当豪情,把无知当朴素,把暴力当革命,把失礼当率真,把低俗当可爱,把仇恨当爱国,又把无耻当成了反叛?

作为种族文明的个人表达,教养是礼貌、风度、修养、德行和健康心理的混合体。教养要求我们展开内省,明辨自身的社会角色,在捍卫主体自由的同时,尊重他人(其他生物)的权利和感受。教养是所有财富中最昂贵的一种。做一个有教养的中国人,比做一个有钱的中国人远为重要。教养应当与独立、自由、民主、正义、诚信和个人尊严一起,成为国民的核心价值。

毫无疑问,教养不是西方民族的文化专利,而是人类文明的普世标准。教养和国家发达程度呈正比关系。它是文明的旗帜,并据此展示民族的精神高度。只有教养指数高涨的民族,才具备区域和全球领导力,并承担维系国际秩序的使命。而对于无教养的国度,任何华丽的“盛世叙事”,都只能是自我陶醉的幻梦而已。

作为一种优美的意识形态,教养不是政治规训和德育美育课程的结果。早在80年代,就已出现了“五讲四美”的口号,此后,以政治方式展开“精神文明”教育,耗费大量人力和物力资源,结果却收效甚微,相反,由于互联网的无名氏效应,粗鄙化正在变本加厉。近年以来,第三代儒家崇尚恢复礼教,民俗学家号召保卫民俗,企图用磕头之类的礼仪来改造国民,提升国民的文明礼貌程度。政治灌输方式,易于引发民众的逆反心理,而恢复磕头礼节,则只能滋养新的奴性。此外,举止谈吐固然是灵魂的显现,但终究是教养的表皮,犹如那些华丽的衣物,可以脱卸和伪饰。只有教养本身才能直达灵魂,从内部解决文明的危机。 在GDP指数保持高位、奢侈品被大肆哄抬的今天,全民教养指数却在继续跌落,并有归零的危险,而我们竟然对此毫无警觉。应当感谢西方人,他们发现并警告了我们的疾病。但没有任何一种现成药方,能够挽救这濒死的教养。西方人费了三百年才养成的事物,我们要耗费更多的年份去重构。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事实。

(节选自《杂文选刊》2007年第11期) 16.下列对“教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教养是礼貌、风度、修养、德行和健康心理的混合体,能体现个人的文明程度和民

族的精神高度。

B.教养是人类的普世标准,应当与独立、民主、正义和个人尊严等一起,成为国民的核心价值。

C.只要是教养指数高涨的民族,就能具备区域和全球领导力,承担起维系国际秩序的使命。

D.教养要求我们展开内省,明辨自身的社会角色,尊重他人包括其他生物的权利和感

受。

17.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当前,我国的GDP指数一直保持高位,可经济的高速发展并没有带动全民教养指

数的同步上升。

B.为了拯救民族教养,我们也曾采取过切实的行动,如开展“五讲四美”教育活动,

恢复礼教,保卫民俗等,取得了不小的成效。

C.民族教养的低下是文明的危机,严重影响了我国在世界的文明形象,必须努力挽救

我们“濒死的教养”。

D.养成良好的教养,重构中华民族“礼仪之邦”的形象,没有现成的药方,也非朝夕

之功,需要我们长期不懈地努力。

18.文章开头第一句说“中国人的礼貌,似乎已成民族自我整容的重大议题”,这里的“自

我整容”是什么含义?作者是如何来强调这一“重大议题”的重要性的?(4分)

▲ 19.“教养是所有财富中最昂贵的一种”,“教养”的“昂贵”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

合文本内容加以说明。(6分)

▲ 五、作文(70分)

20.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非洲的戈壁滩上,有一种叫依米的小花,花呈四瓣,每瓣自成一色:红、白、黄、蓝。通常,它要花费五年的时间来完成根茎的穿插工作,然后,一点点地积蓄养分,在第六年春,才在地面吐绿绽翠,开出一朵小小的四色鲜花。可是,让人惋惜的是,这种很难长成的依米小花,花期并不长,仅仅两天工夫,它便随母株一起香消玉殒。依米花以独特的生命方式向世人昭告:生命一次,美丽一次。

请以“美丽一次”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不少于800字。

高一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2008.1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

1.(4分)①东坡只是一片贫瘠荒凉的土地。②在黄州的五年是苏东坡人生旅程中最凄

凉、最痛苦,也是最寂寞的一段时期。(每点2分) 2.(4分)构成对比,突出了苏轼的乐观豁达、心胸开阔。

3.(6分)“思想者”指苏轼对无端的中伤、恶意的诽谤、曾经的羞辱能坦然面对,从困难的生活中找到精神寄托,心胸豁达。“艺术家”指苏轼完成了开辟宋代文学新纪元乃至中国文学新纪元的伟大创举。(每点3分)

4.(6分)①点明文章的主旨,告诫人们每个人都要找到自己的精神寄托。②运用比喻,

语言生动形象。(每点3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21分)

5.(3分)C(应是“询问”的意思。) 6.(3分)A(①所述内容与题干无关,②④两句是景物描写,把含有这三项的排除即可。) 7.(3分)C(原文是说“野老不至,鱼鸟共乐”,因而文中并没有表现作者与民同乐的情怀。) 8.(12分)①形体已经得到了休息,那么心灵也得到了净化;看到的、听到的没有邪恶,

那么人生的道理就明白了。(3分,“形骸”“适”“道以明”三个要点各1分。) ②古代有才有德之士,因失意而忧闷致死的很多,这是因为没有悟出主宰自己、超越自我的方法。(3分, “至于”“所以” “自胜”三个要点各1分。)

③螃蟹有六条腿,两只蟹钳,然而没有蛇鳝的洞穴就无处藏身,是因为它用心浮躁的缘故。(3分,“跪”“非”“寄托” 三个要点各1分。) ④攀援着树爬上山顶,席地而坐,观赏风景,几乎几个州的土地都聚集在我的左右(席下)。(3分, “箕踞”“遨” “衽席之下”三个要点各1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我因为获罪而遭贬,没有什么地方可去。乘船南游,在吴地旅行。起初局促在屋子里。时值盛夏,非常炎热,土房子都很狭小,不能呼气,想得到高爽空旷僻静的地方,来舒展心胸,不能办到。

一天路过学宫,向东看,草、树郁郁葱葱,高高的码头宽阔的水面,不像城里。循着水边杂花修竹掩映的小径,向东走数百步,有一块荒地,方圆约六十寻,三面临水。小桥的南面更加开阔,旁边没有民房,四周林木环绕遮蔽,询问年老的人,说:“是吴越国王的贵戚孙承佑的废园。”从高高低低的地势上还约略可以看出当年的胜况。我很喜爱,来回地走,于是用钱四万购得,在北面构筑亭子,叫“沧浪”。前面是竹后面是水,水的北面又是竹林,没有穷尽,澄澈的小河翠绿的竹子,阳光、影子会合于轩户之间,尤其同风月最为协调。我常常乘着小船,穿着轻便的衣服到亭上游玩,到了亭上就洒脱忘记回去,或把酒赋诗,或仰天长啸,人迹罕至,只与鱼、鸟同乐。形体已经得到了休息,那么心灵也得到了净化;看到的、听到的没有邪恶,那么人生的道理就明白了。回过头来反思以前的名利场,每天与细小的利害得失相计较,同这样的情趣相比较,不是太见识短浅了吗! 唉!人本来是动物。情感充塞在内心而性情压抑,一定要借外物来排遣。停留时间久了就沉溺,认为当然;不超越这而换一种心境,那么悲愁就化解不开。只有仕宦之途、名利之场最容易使人陷入其中。古代有才有德之士,因失意而忧闷致死的很多,这是因为没

有悟出主宰自己、超越自我的方法。我虽已经被贬却获得这样的胜境,安于冲淡旷远,不与众人一道钻营,因此又能够使我的内心和形体找到根本,心有所得,笑悯万古。尚且没有忘记内心的主宰,自认为已经超脱了。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

9.(8分)(1)为了衬托庭院池荷雨景之美(2分)。借梦中西湖美景,满湖荷花满湖

荷香,满湖烟水舟自乐,来衬托庭院池荷之美:它虽然不及西湖大,不及西湖荷多,但同样有西湖荷花、荷香之美,之乐。(2分)

(2)虚实结合。(2分)作者先通过虚写,写梦中雨打篷声,惊醒后才知是急雨打院中池中的荷叶的声音,突出雨之急之大;然后实写,通过比喻写雨珠的形、色——像真珠那样圆,那样白,它们随着荷叶的颤动而忽聚忽散,最后聚在叶心,就像一窝泻清波的水银,突出了荷上雨的美。(2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8分)

10.(8分)(1)假舟楫者 君子生非异也 (2)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孰能无惑

(3)挟飞仙以遨游 知不可乎骤得 (4)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 (每空1分,错一字该空不得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17分)

11.(3分)C(A项,肴yáo;B项,犄jī ;D项,圮pǐ)

12.(3分)D(A项,“望其项背”只能用在否定句中,用在句中不符语法,应改为“难

以望其项背”或“不能望其项背”。B项,“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用在句中不合语境。C项,“珠圆玉润”形容歌声或文辞优美流畅,用在句中望文生义。)

13.(3分)A(B项,“稳、准、狠”与“识别”搭配不当; C项,语序不当,应为“不

仅将有利于扭转近年来中日关系的下滑趋势,而且能推动未来中日关系的发展”;D项,句式杂糅。)

14.(4分)下粗上细,由花岗石砖规则地砌起,没有使用黏合剂,精美坚固。(每个要点各1分) 15.(4分)(示例)犹如黑暗之于光明,苦难之于成功,对手能让我们的人生更加绚丽。

(内容合理,2分;句式相同,2分。) 四、论述类文本阅读(16分)

16.(3分)C(把必要条件说成是充分条件了。)

17.(3分)B(根据作者的观点,“教养不是政治规训和德育美育课程的结果”,因此,

这些其实不能称作“切实的行动”。)

18.(4分)“整容”是打比方,形象地强调了“中国人的礼貌”形象需要改观,“自我

整容”则是告诉人们:挽救“中国人的礼貌”必须自己动手进行,别人无法代替(2分)。作者以事实说话,采用举例论证的方法,通过一外一中两则材料告诉读者,中国人的礼貌问题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了,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果断措施(2分)。 19.(6分)“教养”的“昂贵”体现在三个方面。①教养是礼貌、风度、修养、德行和

健康心理的混合体。它的组成就说明了它的“昂贵”、难得;同时“教养”要求个体在捍卫主体自由的同时,尊重他人(其他生物)的权利和感受,这样的要求与一般的财富比起来显得尤为昂贵(2分)。②教养与独立、自由、民主、正义、诚信和个人尊严一起,是国民核心价值的体现(2分)。③“教养指数”的提高需要长时间的内修外炼,不像一般财富可以暴敛(2分)。 五、作文(70分)

20.(70分)参照江苏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评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kg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