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复习笔记
更新时间:2024-07-11 19:4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外国文学史期末复习笔记
第一章古代文学
一、古希腊文学
(一)英雄时代(荷马时代) 1.时期(填空)
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是古希腊从氏族公社制向奴隶制社会过渡的时期,史称“英雄时代”,又称“荷马时代”,这时文学的主要成就是神话和史诗。 2.神的名称(必考填空、选择)
雷电神:宙斯天后:赫拉海洋神:波塞东(poseidon)农神:得墨忒耳(demeter) 太阳神:阿波罗(apollo)战神:阿瑞斯(Ares) 火神:赫淮斯托斯(Hephfis)神使:赫尔墨斯(Hermes) 女战神:雅典娜爱神:阿佛洛狄忒(Aphrodite) 月神:阿尔忒弥斯(Artemis)家神:赫斯提亚(Hestia) 3.古希腊神话(名词解释)
1)时间: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是古希腊从氏族公社制向奴隶制社会过渡的时期,史称“英雄时代”
2)含义:是原始氏族社会的精神产物,是古希腊人集体创造的口头创作,是欧洲最早的文学形式。大体可以分为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大部分
3)产生原因:是生产力发展的低级阶段的反映;氏族公社社会基本特征的表现;希腊宗教崇拜的起源。 4)艺术特征(简答) ①想象力极强。 ②故事性极强。 ③哲理性极强。 5)影响:
①古希腊文学艺术的宝库和土壤;荷马史诗《神谱》古希腊戏剧。 ②对古罗马的文化艺术产生了巨大影响。 ③古典时期、文艺复兴时期以神话为基础 4.潘多拉的盒子(名词解释)
1
1)潘多拉,希腊神话中火神赫淮斯托斯或宙斯用粘土做成的地上的第一个女人,作为对普罗米修斯造人和盗火的惩罚送给人类的第一个女人。众神亦加入使她拥有更诱人的魅力。
2)潘多拉打开魔盒,释放出人世间的所有邪恶——贪婪、虚无、诽谤、嫉妒、痛苦等等,但潘多拉却照众神之父的旨意趁希望没有来得及释放时,又盖上了盒盖,把它永远锁在盒内。 (二)大移民时代 代表作家作品(填空)
抒情诗:抒情诗有多种体裁,主要有双管歌、琴歌和讽刺诗,其中琴歌的成就最大。
《伊索寓言》反映的是奴隶制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三)古典时期
二、古罗马文学(古罗马文学为什么是希腊和后世文学的桥梁) 1.古罗马成了古希腊文化的直接继承者。
2.丧失了古希腊文学的生动活泼的精神灵气,显示出了精神和情感世界的贫乏。 3.古罗马崇尚武力,对人的力量的崇拜表现为对政治与军事的追去,由此演化出对集权国家和个体自我牺牲精神的崇拜。古罗马文学比古希腊文学更富有理性意识和责任观念,风格更庄严和崇高。但是,古罗马文学人文观念的主体依然是古希腊式的世俗人本意识,仍属于古希腊式的文化范畴。
4.古希腊文学中的世俗人本意识在古罗马文学中得到了体现,并经由古罗马文学广泛地流传于后世的西方文学。 三、荷马史诗(名词解释)
1.概念:《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是古代希腊的两大史诗,相传是由一个叫荷马的诗人所做,故称荷马史诗。又被称为“英雄史诗” 2.两部史诗:
1)《伊利昂纪》希腊人围攻特洛伊城的故事。
2)《奥德修纪》希腊英雄奥德修斯在特洛伊战争结束后返乡的故事。 3.人物形象:阿基琉斯:在战场上勇敢善战、奋不顾身而又暴烈鲁莽。 赫克托耳:英雄主义富有悲剧色彩。奥德修斯:
2
4.思想内涵:
1)用神话方式表现了特定的社会历史内容
2)塑造了众多的英雄形象,表现了“英雄时代”的英雄主义理想 3)对众神的描写,表现古希腊人古朴的哲学观和人文意识; 4)人与命运的冲突,表现了古希腊文学和文化的悲剧意识
5)在生活的艰辛中看到了生存的意义,在战争的残酷中看到了生命的价值; 5.艺术价值:构思体现了史诗的最高成就。
6.影响:在整个古典时期,荷马史诗成了希腊教育和文化的基础 四、古希腊戏剧
(一)古希腊悲剧特点(什么叫命运悲剧)(简答题) 1.《俄狄浦斯王》
1)《俄狄浦斯王》中“命运”被描写成一种巨大的力量,它像一个魔影,总在主人公行动之前设下陷阱,使其步入罪恶的深渊
2)在诗人索福克勒斯眼中,命运的性质是邪恶的、不可顺从的。命运的力量是巨大的,不可抗拒的,命运的根源是深密的,不可解释的。因该剧主要表现了人的意志和命运的矛盾冲突,所以被称为“命运悲剧”
3)中心人物俄狄浦斯王是个英雄而不是弱者,在邪恶的命运面前总是努力抗争,敢于面对现实。悲剧不是有意弑父娶母的结果,而是毫无犯罪动机,在竭力拜托厄运之中不知不觉犯了罪,在这个意义上讲他是无罪的。
2.《荷马史诗》通过描写人与人命运的冲突,表现了古希腊文学和文化中的悲剧意识。
人生还受到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即命运或“命限”的制约。凡人从出生那一刻开始便受到了命运的制约,带上了死亡的阴影。 阿基琉斯
奥德修斯九死一生回到家乡
(二)古希腊三大悲剧家比较(论述) 1.埃斯库罗斯,
1)《俄瑞斯忒亚》他继承了荷马的悲剧的世界观,通过描述阿特柔斯家族的世仇,深化了古希腊文学中的命运主题。
3
2)即人的生存始终与痛苦相伴,受到灭顶之灾和常属于身不由己的状态之中,生活的险恶或许超过人们想象的程度,
3)人类的骄横是导致走向覆灭的动因。波斯过往骄横跋扈,最终兵败疆场。 4)人类的悲剧在希望美好的生活而不得,不想作恶但是不得不做,恐惧死亡但是最终走向死亡。
5)在承认现实的丑恶、盲目和杂乱的同时,他也看到希望,看到谨慎行为或许可使人消灾避难。雅典娜
他对于命运的观念是反抗命运。雅典娜裁夺
6)悲剧精髓在于,戏剧化的凸显了“对”与“对”的抗争。 2.索福克勒斯,
1)《俄狄浦斯王》诗人索福克勒斯眼中,命运的性质是邪恶的、不可顺从的。命运的力量是巨大的,不可抗拒的,命运的根源是深密的,不可解释的。因该剧主要表现了人的意志和命运的矛盾冲突,所以被称为“命运悲剧”作品描写了人的意志和命运的矛盾冲突,被称为“命运悲剧”。
2)表现了善良刚毅的英雄俄狄浦斯在和邪恶命运的搏斗中遭到不可避免的毁灭,歌颂了具有独立意志的人的勇敢坚强的斗争精神, 3.欧里庇得斯,代表作《美狄亚》。
1)提出了“妇女地位”的社会问题,反映了奴隶主民主制的衰落时期社会道德沦丧、妇女遭受压迫的生活现实。表现了剧作者对妇女命运的关切和同情,歌颂了主人公为夺取平等权利的反抗斗争精神, 2)他对于命运的观念是,肯定反抗。
3)伊阿宋的悲剧来自不恰当的方式追求个人利益,不尊重别人的奉献和自私。
第二章中世纪文学
一、基本类型
中世纪文学按其性质分,主要包括教会文学与世俗文学。 二、教会文学(名词解释)
1.内涵:教会文学由称僧侣文学。教会文学在中世纪欧洲文学史上长期占据统治地位。
2.作者:当时的教士和修士写出的文学作品
4
3.文字:主要是拉丁文和希腊文
4.目的:宣传基督教思想为创作目的,以《圣经》的内容和宗教使徒故事为题材,以教士和信徒为主体所创作的文学。
5.形式:史传类著作、宗教诗歌、宗教戏剧、宗教故事。 二、世俗文学
1.骑士文学(名词解释) 1)时间:中世纪欧洲
2)产生:骑士文学是欧洲骑士制度的产物,体现了世俗封建主义文学的主要成就。
3)内容:描写骑士的冒险经历和骑士的典雅爱情,表现骑士精神。 4)体裁:骑士抒情诗和骑士传奇。 2.骑士传奇(名词解释)
1.时间:欧洲中世纪骑士文学的一种体裁 2.体裁:骑士传奇是一种叙事诗 3.地点:兴旺于法国北方 4.主要内容:写骑士为获得荣誉、保护宗教,或为了赢得贵妇人的爱情而到处冒险,同妖魔鬼怪或异教徒斗争。亚瑟王与圆桌骑士的故事是骑士传奇最常见的题材。
5.系统:依据骑士传奇的题材来源可以分为三个系统:一是不列颠故事系统;二是拜占庭系统,三是古代系统,模仿古希腊、古罗马
6.内涵:很多骑士传奇作品美化了骑士阶层和骑士制度,宣扬骑士精神,掩盖其为封建主效忠的冷酷残暴的本质,宗教色彩浓厚。 3.城市文学/市民文学(名词解释) 1)时间:中世纪
2)产生:城市文学又称市民文学,是12 世纪以后随着工商业中心城市的兴起而产生的反映市民思想情感的世俗文学。是在民间创作的基本上发展起来的。 3)内容:揭露、抨击封建主和僧侣的残暴、贪婪、愚蠢,赞美市民的勇敢、机智、具有反封建、反教会的倾向。
4)艺术手法:讽刺,也采用隐喻和象征等手法。
5
②残酷的现实让哈姆莱特认识到,人并不像人文主义者歌颂的如神一样圣洁,人的情欲在失去理性的约束后会产生无穷的恶,社会也趋于混乱
③在理想幻灭的哈姆莱特眼中,王后的堕落也是由于无法控制自身的情欲 3.对人的认识是偏激和悲观的,但是有其历史的深刻性和艺术的概括性。 1)实际上隐喻了文艺复兴时期在个性解放的口号下人们“为所欲为”带来的社会罪恶
2)正是对人的问题的思考,使得哈姆莱特的言行偏离为父报仇的宗法责任和重整乾坤的社会责任。
3)既然人在本体意义上是恶的,那么他为父报仇,“重整乾坤“的斗争对象不只是一个克劳蒂斯而是包括他自己在内的所有人。
4)而完全消除人身上的恶,也消除了人的存在,那么重整乾坤也是一句空话,人生也是没有结果的虚无,因此想到自杀。
5)哈姆莱特的犹豫不只是找不到复仇方法时产生的矛盾的心理,而且是他感悟到人的渺小、人的不完善、人生的虚无时那迷惘心态的表现,同时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晚期信仰失落时人们进退两难的矛盾心理的表现。 三、《哈姆莱特》的艺术成就(论述)
1.在人物塑造上,《哈姆莱特》着重通过内心矛盾冲突的描写揭示人物的深度。 1)哈姆雷特的内心冲突是随着为父报仇的戏剧情节逐步展开并激化的,而复仇的外在冲突又逐渐让位于内心冲突,从而揭示出犹豫的特性。
2)他满怀理想又对现实的丑恶感到失望;想重整乾坤,又因为人性之恶的沉重而感到无力回天,既显示了主人公心灵和性格世界的复杂性 2.运用内心独白,展示人物心灵和刻画人物性格。
1)哈姆雷特的多次独白,就表达出他对社会与人生、生与死、爱与恨、理想与现实等多方面的哲学探索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2)披露出他内心的矛盾、苦闷、困惑、迷惘和恐惧等多方面的心理内容 “在我看来,这个泥塑的生命算得了什么呢?”
“生存还是毁灭,是默默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还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这两种行为,那一种更高贵”
11
3)有效的刻画了人物性格,也推动了剧情的发展。这样的独白哲理性强,富有艺术感染力,向来为人民反复吟诵。
“谁知道我们将来会变成一些什么下贱的东西”
3.把对比手法用于人物塑造。使人物形象达到丰富性和个性化的有机结合。 1)形象众多,有名有姓的人物多达17个,还有“教士”、“队长”形象众多有利于反映广阔的社会画面, 2)采用对比突出人物个性
霍拉旭、罗森格兰兹均为哈姆莱特的同窗同学,但是霍拉旭冷静理智,忠于友谊,富有正义感,,是哈姆莱特的忠实战友;后者趋炎附势,背叛友情,最终身败名裂
4. 生动和丰富的情节结构上,
1)以哈姆莱特的复仇为主线,还有雷欧提斯的和福丁布拉斯的复仇为副线,交错发展而主次分明。
2)三条线索起到了互成对比、激化矛盾的作用,使戏剧场面不断转换,共同表现戏剧主题
5. 创作方法上,具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重性。
1)现实性:通过具体场景的描绘,挪威军队的兵临城下,勾画出一个险象环生的景象;人物的思想情感、行为方式和理想追求显示出英国社会现实的面目 2)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融合,使剧作的内容和形式更为和谐统一, 通过想象而构成的怪异的场景,充满浪漫诡异的色调。夜半城楼鬼魂,充满浪漫诡异的色调
第四章十七世纪文学
一、古典主义文学 1.古典主义(名词解释)
1)形成:指十七世纪欧洲的主要文艺思潮。由于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上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作为典范,所以又被称为“新古典主义”。它是资产阶级与封建王权相妥协的产物,是一种具有浓厚的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文学。 2)国家:形成额繁荣于法国,随后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
12
3)哲学基础:笛卡尔的唯理主义
4)思想特征:政治上主张国家统一;宣扬理性;尖锐抨击贵族的奢侈腐化(填空)
5)艺术特征:创作和理论上强调模仿古希腊古罗马,戏剧冲突尖锐;遵循三一律;主张语言准确、精炼,带有浓厚的宫廷色彩, 6)代表作家:有悲剧作家高乃依和拉辛,喜剧作家莫里哀 2.三一律(名词解释)
①时间:17世纪古典主义艺术创作法规
②内涵:情节、时间、地点必须保持一致,须围绕单一的剧情进行,排除一切次要的插曲;在一天中进行;在一个地点进行 ③作用:使剧情集中、冲突尖锐 ④局限:束缚
⑤代表作家:高乃依和拉辛
⑥提出:亚里士多德《诗学》中谈到这些规则 3.代表作家作品(填空)
5)高特舍特,是早期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批判诗学试论》 二、巴洛克文学和清教徒文学
三、莫里哀《伪君子》的达尔杜弗形象及社会意义(简答) 1.主要性格特点:伪善。伪善具有典型性
1)身为教士,平日里在教堂中表现得极为虔诚,其实虔诚只是他的外衣,他暗中觊觎着奥尔贡的财产和妻子。
2)假惺惺地表示不能看妇女暴露的装束,其实却是一个好色之徒。 这个形象的成功使“达尔杜弗”成为伪君子的代名词。
2.剧本对不辨真假,一意孤行的行为的也做了有力的批判,批判的对象是奥尔贡还有他的母亲白尔奈太太。除了两人,家中所有的人都看清了达尔杜弗的嘴脸,他过分相信达尔杜弗,失去理智。直达他亲眼目睹了达尔杜弗求欢的丑态后,才恍然大悟。但是这是他面临的是失去财产,被捕入狱的悲剧局面 3.剧本对国王的正面歌颂。
1)国王明察秋毫,赏罚分明,不忘奥尔贡曾经立过功勋。
13
2)剧本结尾的重要意义在于体现了路易十四的国策,即保持资产阶级和贵族阶级的力量平衡。
四、莫里哀《伪君子》艺术特色(简答题)
1.艺术具有独创性,为了塑造伪君子的形象,使用了别出心裁的手法
1)前两幕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是一场又一场的家庭争吵,争论的焦点是如何看待达尔杜弗,以间接描绘的方式来塑造伪君子的形象。
观众大体上了解了他的的伪善,被勾起了进一步了解的好奇心。 2)达尔杜弗一出场显示了伪善的本性:“修行的苦衣和教鞭收好了” ①他怕别人不懂他穿苦衣,便提一下炫耀。 ②给囚犯分钱,说明自己心地善良。 ③掏出手帕
2.用很少的笔墨描写中心人物 3.喜剧与闹剧手法密切结合。
1)奥尔贡藏在桌子底下是富于喜剧的安排,达尔杜弗的表白越是坦率,就越是可笑,因为观众知道他的话都让奥尔贡听到了。
2)艾尔密尔设计让达尔杜弗的伪善暴露在丈夫面前,而丈夫躲在桌子底下,最后,奥尔贡让达尔杜弗吻个正着。喜剧效果达到高潮 3)重复手段:
桃丽娜向奥尔贡报告身体不适,奥尔贡却不关心,反而关心达尔杜弗,说达尔杜弗是“可怜的人”桃丽娜见奥尔贡面对飞来横祸束手无策时,感叹“可怜的人”与前面奥尔贡的话相对应,既是同情,又有讽刺 4)假面具的多次脱下: 向艾尔密尔表白之时。
在第3幕,达尔杜弗把自己贬得一文不值,其实说的是大实话,可笑的是奥尔空不相信
第五章 18世纪文学
第一节概述
一、哲理小说(名词解释)
14
1.产生:十八世纪启蒙主义作家创造的一种新型小说。
2.内容:表现启蒙作家的理性崇拜和渴望参加现实斗争的作品,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议论性。 3.代表作家作品:
1)以一定的哲理论点作为情节结构的中心,讨论哲学、教育等问题,如《爱弥儿》伏尔泰《天真汉》
2)作为作者代言人的主人公发表深刻的见解如《格列佛游记》狄德罗《波斯人信札》
3)塑造哲理深刻的艺术典型,以人物性格的丰富内涵体现哲理《浮士德》 3.影响:影响了其他文体,使整个启蒙文学闪耀着富于理性精神的“阿波罗风范” 二、启蒙文学在各国的发展 (一)英国文学
感伤主义文学(名词解释)
1)背景:18世纪中叶,英国农村自耕农日益破产和城市贫富反差严重 2)形成:产生与英国。斯泰恩代表作《感伤的旅行》写敏感和爱流泪的主人公在法国的旅行,着重抒发主人公不断因微小的事情而产生的感觉和对这些感觉的联想,抒发感伤情怀,感伤主义由此得名
3)特点:突出强调感觉和感情和个人内心感受,渲染中下层人物的痛苦与不幸。 3)代表作家作品:
理查逊是英国感伤主义文学的先驱
哥尔德斯密斯《维克菲尔德的牧师》,长诗《荒村》是感伤主义成就更高的名作 4)诗歌领域:“墓园诗派”是英国感伤主义在诗歌领域里的代表,由格雷的《墓园挽歌》而得名,这一诗派情调更为消沉。 (二)法国文学 1.代表作家
孟德斯鸠和伏尔泰是法国18世纪上半期启蒙文学的代表作家
狄德罗:是法国启蒙运动的中坚,唯物主义哲学家、现实主义美学家和作家,代表作《百科全书》 2.百科全书派(名词解释)
15
正在阅读:
外国文学史复习笔记07-11
《中国合伙人2》观后感12-11
考研备考六月准备复习为时不晚12-28
GCQQQ 7000C气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联用仪操作规程04-04
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6〕第11号06-23
小六壬预测法03-19
汽车涂装技术实训计划12-13
植物化学保护实习报告05-26
第2章内容分析法06-04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文学史
- 复习
- 外国
- 笔记
- 维修电工题库
- CRM技术在证券行业推广的最新报告
- 2014年烟台公务员考试报名资格审查、公务员考试面试资格复审
- 2017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 2016年黑龙江省考《申论》真题(县乡)及参考答案
- 市政道路及排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
- 《中外教育史》复习资料
- 铁路运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 - 图文
- 电子制造业金蝶物料编码规范
- 防突区一届三次职代会材料之一
- 吉林省吉林市2018届九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
- 填方路基
-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六年级下册教案
- 谈判与推销技巧3
- 口译基础理论和技巧
- 大学物理选择填空训练及解答
- 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课内外每课阅读重点训练归纳
- 2017年成本管理办法
- 教育科学出版社 五年级小学上科学教学计划和教案
- 2019年整理--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毕业生的自我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