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江两岸联动与芜马同城化

更新时间:2024-01-28 00:07: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皖江两岸联动与芜马同城化 黄国雄 顾延元 刘阳生 洪绍明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方针,即:“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这是十七大的一大亮点,我市经济界应该认真深入地学习领会,进一步研究安徽和马鞍山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战略谋划,使十七大这一亮点成为我省我市可操作的具体举措。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改30周年。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号角,据此国家制定了20年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实现经济总量翻两番,人民达到小康生活水平。在中央重大决策的鼓舞下,各地方掀起了改革开放和研究发展战略的热潮。安徽省也紧跟时代大潮。

1978年4月,在省委书记万里的领导下,成立了省社科联和省经济学会。时任主席、会长的欧远方根据中央三中全会精神,积极领导我们经济人投身安徽经济发展战略和重点的研究。

那时,对安徽经济发展战略有两种观点比较占上风:一是以粮为纲,认为农业大省理应以农业为主,农业又以粮食特别是水稻为主,这个主产区就在本省南部,要重点抓好南部农产区。二是以煤炭为纲,认为安徽是煤炭大省,要全力发挥煤炭的效应,煤的主产区在本省的北部,要重点抓好北部的两淮,构建安徽的“鲁尔”(注:德国的“鲁尔”是煤铁之城)。提出此建议的主要代表人是时任副省长的杨纪柯教授。

1981年11月,在省经济学会的年会上,黄国雄、徐国诚、贾中元认为“南下抓粮”、“北上抓煤”的战略虽有道理,但并不理想,他们提出“东引西出,发展一江一线”战略。一江一线指长江黄金水道,和贯穿南北的淮南铁路线的沿江、沿线城市和产业。并提出全省经济总量20年规划翻两番半的建议(当时确定两番,1986年改为两番半)。这篇文章受到与会者的好评。省委党校副校长古克武,将其摘要发表在该校的刊物1982年第1期上。1986年,此文被收入《安徽发展战略汇编》一书。

此后,研究我省发展战略的观点、口号也时有见闻,例如“哑铃战略”(利用武汉、南京两大中心城市,我们在中间突起)、“两水战略”(水产、水果)、“五大板块战略”(沿江、皖北、皖南、大别山、皖中五大区)、“皖江开发开放战略”、“两点一线战略”(合肥+黄山+皖江)、“马芜铜经济圈”、“县级板块经济战略”、“861行动计划”、“东向发展战略”、“合肥经济圈战略”、“南京——合肥双核战略”、合肥某区作为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打造为“安徽的浦东”、“丰字 城市带战略”(东西三横:皖江、合肥、沿淮;南北一纵“以省会为中心的南北走向的城市带)、“一群三区战略”(江淮1+10城市群+皖北+皖南+大别山主体功能区)等。

上述发展战略的表述和内涵,多是不够准确或是撒糊椒面似的。时至今日,经过长期的研讨、思考、实践,我们认为,开发开放皖江打造皖江城市带应是全省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或主战略,已成为人们共识。

1990年4月,中央决定开放浦东,全国振奋。省委、省政府作出“抓住机遇、开放皖江、强化自身、呼应浦东、迎接辐射、带动全省”的重大战略决策;并成立加快沿江地区开放开放领导小组,由省长担任组长,这一做法一直沿用至今;1992年8月进一步作出开发开放皖江的决定,并先后在芜湖、和县、马鞍山召开过周年性的工作会议;2006年8月,省里出台《沿江城市群“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确定沿江城市群的范围为马鞍山、芜湖、铜陵、池州、安庆、巢湖、滁州、宣城8市及其所辖29县(市)。明确定位皖江城市带为安徽

对外开放的门户,要求“主动迎接长三角辐射,推进基础设施、产业体系、市场体系、管理体制的全面对接,成为率先接轨长三角、接轨国际的开放型区域”。接着省发改委提出《关于加快芜马铜地区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明确提出“芜马铜沿江产业带”的概念。

2007年皖江城市带9市实现的GDP、财政收入约占全省的一半。其中芜、马、铜三市实现的经济总量就占全省的19.2%,财政收入约占全省的1/4。芜湖、马鞍山两市的地区生产总值,2007年达到1120亿元(芜湖580亿元,马鞍山540亿元),2012年将达2500亿元(芜湖1400亿元,马鞍山1100亿元)。根据省里的皖江《规划纲要》,皖江城市群8市到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要达到4800亿元,财政收入达到2600亿元。 2006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中发10号文件)中,将皖江城市带作为中部地区两个重点发展的城市群之一。其中武汉经济圈、长株潭城市群、中原(郑汴)城市群不断升温,势头强劲,屡见报端。武汉、长株潭去年已被国家批准为“两型”综合改革试验区。相比之下我们自己倒认识不足,皖江城市带是相形见拙了。皖江开发开放17年了,虽然马芜铜宜本身有较大发展,但从整个皖江看并不理想,基本上是单岸几座城市发展,对岸基本上还是老样子,急盼芜马铜城市辐射带动,跨江联动开发。正如我们到和县调研时听到的顺口溜“要想富过轮渡,要翻番到马鞍山;和县要想快,就要马鞍山带”。和县人民欢迎跨江联动发展的心情,就好像主人把房子打扫干净了,桌上的茶水准备好了,酒菜也准备好了,就等贵客到来。 皖江开发开放17年的实践,引发我们要明确一个问题:皖江城市带有8个市,重点在哪?龙头在哪?没有,就没有政策,就没有龙头,就不会又好又快的发展。老牛拉大车、小牛拉大车的市都不能成为重点和龙头,只能是芜湖、马鞍山,因其交通地理区位最优、经济实力量强、与沪宁杭、长三角最近,产业关联度最大。

党的十七大东风,就使“芜马同城化”风生水起。

去年七月,市经济学会在学习胡锦涛总书记的“6.25讲话”时,就感到要加快整个皖江的发展,就必须使芜湖、马鞍山紧密联合起来,成为800里皖江的核心。去年9月7日,省社科院专家吕连生等四人,带着时任省长王金山的指示,到马鞍山召开皖江城市带协调发展座谈会。市经济学会代表在会上建议打造“芜马同城化”,争取无为、和县划入,做大做强皖江的龙头,东向战略的桥头堡,成为安徽经济大市、强市,皖江大城市。此建议受到与会者关注。随后,在11月30日的《全市社科界学习贯彻宣传十七大精神座谈会》,12月19日的“十七大与马鞍山经济发展论坛”上,市经济学会都提出打造“芜马同城化”的构想。11月30日,市委书记丁海中在市经济学会的请示报告中作了批示:“赞成将芜马同城化作为重点课题加以研究”。

打造“芜马同城化”,其必要性、可行性是:

1、皖江地区急需龙头:省委、省政府决策的皖江开发开放是我省正确的发展战略,但17年过去了,成绩仍不理想,800里皖江上只是马芜铜等城市在单岸发展,大部份皖江两岸变化不是很大,其重要原因之一是缺乏领头的大工商业城市。“芜马同城化”就可以成为公认的皖江龙头、全省东向发展战略强大的桥头堡,对安徽中部崛起有重要意义。

2、地理区位相近:芜、马两市相距40公里,山水相接,人文同宗,1956年10月前属于芜湖一家。两市、县、区、乡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经相连,两市的长江大桥相距约30公里,两市之间有铁路、高速公路、205国道、长江、芜申运河(今年动工)相通。宁、马、芜城际铁路已达成协议,今年将开工。

3、芜、马两市可优势互补:芜、马两市在钢铁、汽车、火电、机械制造、水泥、新材料、商贸物流、港口、旅游、食品等产业方面可互补和对接,避免同构无序竞争。其他在城市功能、基础设施、开发区建设、生态环保、文体事业、民生 (下转43页)(上接24页)工程等方面都可以联手和统筹发展。

关于芜马同城化的功能定位,我们初步设想是:立足皖江,沟通东中部,服务全省,面向长三角,发挥连通多区域(长三角、南京、皖江、皖南、合肥)的重要通道、开放合作交流的平台作用,建成安徽重要的先进制造基地、商贸物流基地、港口产业基地、休闲旅游基地(安徽旅游金三角之一)、绿色食品基地,成为800里皖江公认的龙头,成为安徽跨江的工、商、旅强大的中心城市、新的经济增长极。

芜、马两市的区位优势、经济实力、科技力量均在全省前列,如能强强联合,打造“芜马同城化”,组合成皖江核心大城市,其经济总量、辐射带动力将具全省城市首位度,对于整个皖江城市带开发开放、推进安徽东向发展战略、加速融入长三角经济圈,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完全符合十七大精神。

令人欣慰的是省长王三运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讲到:“以沿江联动、跨江发展为取向,大力推进皖江城市带建设”,“支持芜湖与马鞍山同城化发展”。最近,省委书记王金山要求我们大家讲一步解放思想。我们学习王金山书记的指示时,联系到欧盟20多个国家都搞经济一体化,实现交通同一、市场同体、货币同种、关税同规、风险同担的机制,我们的皖江、芜马是同一国家同一省,携手走向经济一体化指日可待。

十七大后的安徽、皖江、马鞍山的经济发展,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紧紧把握十七大关于区域经济发展所提供的重大契机。我们建议,省委、省政府进一步加强对皖江联动开发的领导,成立权威的领导协调机构,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将无为、和县分别划入芜湖、马鞍山,出台鼓励政策,抓住这个千载难得的机遇,加速推进“芜马同城化”,推进皖江城市带又好又快地发展,使之“建成在全国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化城市群”,为安徽在中部崛起作出重要贡献。

(作者单位:马鞍山市经济学会)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in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