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工会发展的历史考察

更新时间:2024-06-04 11:3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德国工会发展的历史考察 [摘 要]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工会组织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考察德国工会的组织变迁过程,探究工会组织的演变原因,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工会组织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德国工会的演变过程大致分为五个时期:萌芽时期、初步发展时期、调整时期、重构时期和创新时期,工会组织的历史演变与德国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具有高度一致性。

[关键词]德国工会;组织变迁;制度变革

随着中国企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工会组织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考察德国工会组织的变迁过程,探究工会组织的演变原因,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工会组织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萌芽时期(1848—1892)

工会组织是工业社会发展的产物, 1848年德国印刷业工人建立了德国第一个工人组织。早期的工人组织建立在雇工组织传统和行会制度基础上,其组织成员主要是手工业工人。在长期而艰苦的斗争实践中,工人们发现集体行动能够更好地维护自身利益,从而纷纷结成各种利益团体。1863年费迪南德·拉萨勒(Ferdi-nand Lassalle)建立了全德工人联合会(Allge-meiner Deutcher Arberterverein,简称ADAV),并发展为具有社会民主性质的政党组织;荷西·杜克工人联合会(Hirsch- Dunkersche Gew-erkvereine)组建了自由发展党(Liberal ProgressParty);基督教工人联合会(Christian Trade U-nion)组建了教会中心党(Catholic Center Par-ty)。

随着工人组织的大量出现,德国社会逐渐形成了工会组织发展的两大方向: ADAV的拉萨勒及其继承者认为,工人组织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政治运动确立工人的社会主导地位;社会民主工人党(Soziale Demokratiche Arbeiter’sPartei,简称SDAP)奥古斯特·贝北(AugustBebel)和威赫姆·里贝克(Wilhelm Liebknecht)则认为,工人组织是社会民主制度的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推动社会变革以实现工人活动的自我管理。两种发展观念不断融合,推动着各种工人组织逐渐集中。1875年

在哥塔(Gotha)举行了工人组织联席会议,以SDAP的基本纲领作为所有工会组织的共同原则,主张“工人组织的活动远离政治”。

1871年德意志帝国建立之后,经济危机频频爆发,工人运动空前高涨。1873年帝国政府颁布法案,迫使工人组织的社会民主运动转入地下。但工人组织在斗争中结成更紧密的组织, 1889年的罢工运动失败之后,许多工人组织呼吁建立全国性的跨行业工人组织,这成为现代工会运动的基础。1890年11月,在柏林举行的工人组织联席会议上,多数工会组织同意组成德国工人组织的统一联盟(荷西·杜克工人联合会和基督教工人联合会除外),其基本职责是: (1)维护工人的基本权利; (2)广泛开展宣传活动; (3)组织罢工; (4)召集统一联盟的成员组织; (5)制订统一联盟的组织计划。以此为基础,统一联盟使成员组织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也标志着德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具有严格章程和行动规则的工会联盟。

二、初步发展时期(1892—1919)

1892年3月,德国工人组织统一联盟在半城(Halberstadt)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讨论工人运动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建立全国性的核心联合组织(Zentralverbande),从而进行更好的资金管理和组织协作,推动社会保障计划。随后,各种工人组织迅速结成了紧密的“卡特尔”组织,核心联合组织计划也扩展到各个领域,几乎所有的工会成员组织都建立了罢工基金、旅游基金、疾病和死亡受益计划、辞退补偿计划、地方性劳动服务基金。

随着核心联合组织计划的推广,工会组织的机构运作效率和社会影响显著提高。以工会力量为基础的社会民主党(SozialdemokratishePartei Deutschland,简称SPD)广泛参与了对外政策、阶级斗争等政治问题的讨论,在“集体合同”和“工业化步骤”方面维护了工人群体的利益。特别是1916年通过的“预备服务法

案”(Auxiliary Service Law),强调了工会权利:(1)雇员人数在50以上的企业必须建立工人委员会; (2)设置调解委员会; (3)赋予工会在战争时期代表所有工人进行谈判的权力。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形势的发展,德国工会的权利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核心联合组织也减少了大规模的集体罢工计划,以免激化社会矛盾和动摇政权。工会成员也逐渐分化为两大派别:社会民主主义者是工会中的多数派,他们接受了政治停战协议,希望通过“国民社会”(national community)的民主机制,推动德国社

会的体制改革;共产主义者则积极推动工人组织的阶级斗争,组织了许多大规模的工人运动。

三、调整时期(1919—1945)

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德国建立了魏玛共和国,实行民主政治机制。1919年,德国工会组织齐聚纽伦堡,建立了全德工人联盟(All-gemeiner Deutscher

Gewerkschaftsbund,简称ADGB),其政治代言人是社会民主党。ADGB宣称自己的职责不是“仅仅代表工会会员的职业利益”,而是希望“成为无产阶级的中心力量,领导社会主义斗争走向胜利”①。

在魏玛共和国初期, ADGB坚持集会自由和8小时工作制。但到1923年, ADGB被迫调整策略,工人的每周工作时间增加到50·4小时;州政府也有权参与劳动仲裁。1924年之后,德国的政治经济形势逐渐稳定, ADGB积极参与德国社会政治活动,特别是推动了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将法定失业保险引入社会保障体系。

1930年前后,欧洲陷入前所未有的经济大萧条。1930年德国失业者高达440万人,以社会民主党为主的联合政府试图提高失业保险贡献率,但遭到了右翼德国人民党(DeutscheVolkspartei)的强烈反对,结果导致了米勒政府的垮台。随后的卡宾(Cabinet)政府采取强干预措施,抛弃了自由的集体合同谈判,政府直接规定工资标准和工作条款。

①“the narrow representation of members’occupational interest”,“become the focus of the proletariat’s class endavors, so as to help leadthe struggle for socialisn to victory”,转引自Horst K sters:“Social Partnership: Basic Aspects of Labor Relations in Germany”〔M〕, Friedrich-Ebert-Stiftung, Germany, 2002, P30·

随着德国社会矛盾日益尖锐,魏玛共和国的社会力量逐渐分化,以工会团体为主的左翼力量支持希特勒领导的纳粹党,使之赢得了1930年国会选举胜利。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被选举为总理; 1933年3月23日,国会投票通过了“能够法案”(Enabling Act),为希特勒政府建立独裁统治创造了政治条件。1933年4月,

ADGB试图脱离社会民主党而组建非政治性组织,但遭到了希特勒政府的无情镇压, 1933年5月2日ADGB总部大楼被占领,部分工会成员被杀,其余被关押或流放。在反思第三帝国统治影响的基础上,许多工会成员重新考虑德国工会的组织建设问题,提出建立具有政治独立性和中立性的工会组织,将德国工会的组织基础扩大到所有的社会民主人士、基督教成员、共产主义者。

四、重构时期(1945—1989)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 1946年原东德地区建立了自由德国工会联盟(Freier DeutcherGewerkschaftsbund,简称FDGB); 1948年初原西德地区恢复了工会组织的社会地位。冷战形势使两大组织的发展方向逐渐背离:原东德地区的FDGB逐渐成为德国社会团结党(Sozialis-tische Einbeitspartei Deutchland)的政治工具;原西德地区的工会组织则建立了统一联盟,即现代德国工会(Deutcher Gewerkschaftsbund,简称DGB)。

在汉斯·布克勒(Hans B ckler)的倡导下,DGB确立了德国工会的基本纲领: (1)共同决定社会经济事务; (2)将重要工业企业转变为公众所有制; (3)集中决策的国家经济计划;(4)社会公正。这些基本设想实际上成为“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的思想基础,逐渐形成民主性质的社会基础。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基督教民主联盟(Christdemokratishe Union,简称CDU)提出了“杜塞尔多夫原则”(Düsseldorfbasic principles);路德维希·艾尔哈德(LudwinErhardt)将之发展为“社会市场经济”(socialmarket economy)理念。

从1950年开始, DGB广泛参与德国社会的政治经济事务:

1·针对1952年通过的“工作机构法”(Betriebsverfassungsgesetz), DGB迅速作出反应:(1)建立“工会代表委员会”,特别是利用德国政府对煤炭和钢铁行业的依赖性,维护DGB在重要工业企业中的地位。(2)积极参与1953年国会选举,提出“为了更好的国会”①口号,试图通过支持SPD来抵制CDU/CSU。由于竞选活动失败, DGB内部产生了意见分歧:部分工会成员坚持工会的政治中立性,要求修改“木里希(Munish)基本方案”,以扩大工会的社会基础;部分信奉基督教的工会成员甚至

在1955年建立了基督教工人联盟(ChristilicherGewerkschaftsbund)。尽管如此, DGB仍然是德国工人运动的最重要力量。

2·针对工人福利问题, 1955年DGB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 (1)周五工作制和每天8小时工作制; (2)男女薪酬平等; (3)保留工人疾病期间的工资; (4)提供残疾、事故、疾病、失业方面的社会保障; (5)工会、公司、政府管理机构之间进行平等对话,共同决定社会经济事务; (6)改善工作环境; (7)为新工人提供职业培训。

3·针对保守党政府在1958年提出的“危机处理法案”(emergency legislation), DGB提出了尖锐的反对意见,迫使该法案条款进行了诸多修改。1959年DGB提出“神圣山方案”(GodesbergProgramme),促进了社会市场经济秩序的扩展。

①“For a better Bundestag”,转引自Horst Küsters:“Social Partnership: Basic Aspects of Labor Relations in Germany”〔M〕, Friedrich-Ebert-Stifiung, Germany, 2002, p33.

4·1989年德国统一进程开始之后, DGB强调德国社会经济体系的统一性: (1) DGB接纳了原东德地区的FDGB,组织网络覆盖整个德国地区。(2)原东德地区和原西德地区应该尽快建立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的统一制度,妥善处理地区之间的人口流动,将“社会市场经济模式”扩展到整个德国地区。

五、创新时期(1990至今)

1·德国社会面临的现实挑战

(1)政治方面。20世纪90年代以来,德国的政治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一, 1989年柏林墙倒塌之后,德国社会面临着“统一进程”的重大命题。具体内容包括:“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的拓展、社会保障制度的延伸、经济发展水平和就业状况的协调等。其二,东欧“后社会主义”政权的影响。东欧社会主义阵营崩溃之后,西方世界也受到极大冲击,大量东欧移民涌入欧美发达国家。其三,右翼极端势力和种族矛盾。近年来部分地区出现了右翼极端势力和种族主义者,他们宣扬民族至上主义和排外情绪,使德国社会的民主政治发展蒙上阴影。

(2)经济方面。德国的经济形势变化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其一,经济全球化改变了原材料市场、产品市场和企业发展模式,德国必须调整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和企业经营模式,保证德国企业和国际竞争力。其二,失业剧增。近年来,德国经济持续低迷,失业人口剧增,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特别是加剧了德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收支不平衡矛盾。

(3)社会方面。现代社会意识对德国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三方面:其一,价值观念。由于欧美的新自由主义思想影响,德国的新生代更注重自我发展和个人成功,崇尚独立而疏远集体行动;传统的社会保障体系也面临着市场竞争观念的冲击。其二,家庭结构。德国的传统家庭结构具有“男主外、女主内”的特征;现代德国社会则出现了许多单亲家庭、“丁克”家庭、女性就业者,改变了德国工资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的社会基础。其三,性别差异。女性在德国社会地位逐渐提升,公司管理部门和政府行政机关的性别比例正在悄然变化。

2·工会组织的社会角色转变

DGB的传统观点认为:工会代表着所有工人的社会、经济、文化利益,它积极参与政治活动,影响社会经济事务的决策。在现代德国社会中, DGB的社会角色正在发生转变,它扮演着双重社会角色: (1)法律监护者。积极参与法律框架和社会体系的构建,维护德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维护德国劳动市场的集体谈判模式,切实保护工人的实际利益。(2)法律弊端的反对者。努力完善法律体系和改善社会制度,将现行制度对工人利益的损害减少到最低程度。

正是由于这种双重角色, DGB的社会影响日益增强: (1)推动工会、雇主协会、政府之间的交流,促进德国社会的民主进程。(2)坚持德国的文化传统和宗教观念,抵制英美模式的自由主义思想,警惕市场激进主义和企业产权改革所导致的社会分化。尤其是在社会民主基础受到威胁时, DGB作为工人群体代表的对抗性力量显得相当重要。

3·德国工会的基本任务

在德国社会经济的新形势下, DGB重新确立了工会组织的基本任务。

(1)集体合同谈判。德国工会的主要传统任务是通过集体合同谈判来保障工人利益,但在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条件下,越来越多的人崇尚个人成功和自我实现,集体行动模式受到极大挑战。DGB必须提醒人们摆脱个人主义的限制,努力通过集体行动提高工人的谈判能力,以集体合同保障工人的根本利益。

(2)社会保障制度。市场竞争机制必然形成优胜劣汰的结果,成功者是少数人;其他的社会成员(如社会边缘人员、长期失业者等)依赖于社会保障体系维持基本生活水平。DGB必须维护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康运行,防止严重的社会分化,保护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权利。

(3)共同决策机制。DGB应当积极参与企业决策,扩大工会对企业发展策略、集体合同政策、社会改革计划的影响力。特别是在目前德国经济萧条和失业者剧增的条件下, DGB应当与企业、政府积极合作,探讨解决失业问题的现实方案,努力改善德国的社会经济环境。

(4)组织文化。现代德国经济发展要求DGB改变传统的工会运作方式,营造更适合现代经济发展的组织文化,具体表现在三方面:其一,增强决策过程的透明程度,广泛听取专业人士的意见,改善DGB的运作效率。其二,调整工会组织的工作方式。关注小公司就业者、服务部门职员、自由职业者等新兴劳动者群体的社会需求,积极拓展工会组织的发展空间。其三,保证工会成员的稳定性。通过地区分支组织的工作改进来防止现有工会成员流失;通过设置新项目来吸引新会员;为新就业者提供更多的就业培训。

(5)国际合作。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DGB应当更加注重工会组织的国际合作,强调工会组织行动的全球协调性,降低劳动者在不同地区流动的负面影响。值得提出的是, DGB的“国际经济政策”工作团队提出了“全球化工会模式”,加强世界各国工会组织的合作交流,参与组织有:自由工会国际联盟(the In-ternational Confederation of Free Trade Union)、全球联盟(the Global Union)、欧洲商业秘书会(the European Trade Secretariats)、欧洲工会联盟(the European Trade Union Confederation)等。通过考察德国工会的组织变迁过程,我们发现,德国工会始终保

持着组织制度弹性,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工会组织的行动策略。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国工会组织建设命题,工会的组织者和建设者应当以更为务实的态度,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和企业制度改革的现实状况不断调整工会组织安排,构建出能够更好地代表工人利益的中国工会组织。

〔参考文献〕

〔1〕Ernst Hillebrand:Towards a Europeanisation ofIndustrial Rela-tions〔J〕, Forth British-German Trade Union Forum, Friedrich-Ebert-Stiftung, Berlin, July 2005.

〔2〕Horst Küsters:Social Partnership: Basic Aspects ofLabor Rela-tions in Germany〔M〕, Friedrich-Ebert-Stiftung, Berlin, 2002.

〔3〕Uürgen Noack:InterregionalTrade Union Councils in the Run-up to Eastern Enlargement of the EU〔J〕, European Trade UnionYearbook, 200·

〔4〕Laszlo Güerke:Norm-based Trade Union Membership: Evi-dencefor Germany〔J〕, Markus Pannenberg, December 2003·

〔5〕Roger Plant:Forces Labor Outcomes ofIrregular Migration andHuman Trafficking in Europe〔J〕, Report of the Trade Union Consul-tation meeting, Germany, January 2003·

本文原载于《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7年6月第三期

德国工会理论综述

德国工会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光荣的传统,在德国社会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作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典范的德国,长期以“德国模式”而著称于世界,其融洽的劳资的关系,和谐的社会环境,都为德国赢得了巨大的声誉,也带来了高额的经济回报。作为“德国模式”最重要支

柱之一的工会,为德国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德国前总理施密特就曾高度评价德国工会:没有工会富有责任感的、以全体人民福利为目标的态度,我们国家今天就不可能这么好地屹立在世界上。没有工会的富有批评的、向前看的合作,我们大家就不可能生活在社会经济、特别是政治方面普遍的联邦德国之中。(胡连生,杨玲,2000,第205页)

一、 德国工会的发展

1848年6月,德国12000名印刷和排字工人的代表们,在美因茨代表大会上,成立了全德印刷工人协会,标志着德国第一个全国性工会组织的成立。同年,德国排字工人斯特凡×波尔恩凭借柏林《工人中央委员会》的名义,呼吁在1848年8月底9月初在柏林召开了一次全德国工人代表大会,在这次大会上,成立了“工人兄弟会”。1848年9月25至29日,柏林召开了第一次卷烟工人代表大会,建立了德国卷烟工人协会。这几个工人协会成立,标志着德国第一批工会组织的成立。(米夏埃尔×施奈德, 1992, 第12-14页)

19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底初,由于良好的经济形式,德国各种联合会如雨后春笋般成立,出现了“组织创立热”,裁缝、面包师、造房木工等各种职业联合会应运而生,1868年9月26日,全德工人联合会在柏林成立。德国工会发展第一次达到了一个新的时期。然而好景不长,随后的普法战争、经济萧条和俾斯麦政府《反对社会民主党危害社会治安企图的法令》的出台,工人运动陷入了艰难的境地。但是,在大规模和长时间的劳资斗争,加强了工人们需要拥有一种全国性的和跨各种职业界限的团结一致来保护自己的意识,这种反复多次的经历,成为一种工会上层高级联盟的基础。1890年11月,由卡尔×列金领导的德国工会总委员会成立。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经过长期的斗争和实践,“德国工会组织基本上按迄今仍为人们所公认的形式最终定型”(米夏埃尔×施奈德, 1992, 第96页)。当时德国成立了最具影响力的三大工会组织:自由工会、希尔施-敦克尔工会和基督教工会。

一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在魏玛共和国期间,德国工会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如:平等选举权和议会民主,承认结社自由及社会经济政策方面的协商权利,8小时工作日和工厂委员会法等。但在纳粹统治期间,德国工会基本被德国劳动阵线所取代,工会领导人遭到迫害,德国工人运动陷入了低潮。二战结束以后,德国工会开始了艰难的重建,苏联占领的东德在1946

年2月建立了自由德国工会联盟,而西德则直到1949年10月12日至14日,才在慕尼黑举行了德国工会联合会成立代表大会,由16个产业工会联合组成一个上层高级联盟。

在战后的“经济奇迹”年代(1950年至1965年)德国的工会人数呈现出缓慢增长的趋势,从1950年的540万增加到了1965年的657万人。然而同一时期就业人员从1450万增加到了2160万人,实际上工会的组织度从1951年的38.6%下降到了1965年的32.6%。从70年代开始,至1981年后加入德国工会联合会各工会的会员人数增长到了790万,1981年后会员人数持续下降,1984年德国工会联合会工会会员人数只有760万,1985年后稳定下来,1986年至1988年达到770万人(米夏埃尔×施奈德, 1992, 第326页)。1989年后,随着东西德的统一,德国工会也进行了工会间的合并和接收,在这一年,使全德国的工会数从17个下降到8个。目前,德国工会主要有四个主要的工会组织:基督教工会、德国职员工会、德国公务员工会和德国工会联合会。(沈琴琴,1998,第121-122页)

二、 德国工会的结构及功能

1、德国工会的组织形式

德国的工会组织,最早以一种手工业协会的形式出现,在长期的劳资斗争中,使工人们意识到需要一种全国性和跨各种职业界限的工会联盟,才能更好的维护自己的权益。目前德国工会联合会是德国最大的工会组织,也代表了德国工会的组织形式。德工联分为三级组织,最高层是德国工会联合会,中间层的是产业工会组织和地区工会,德工联目前有16个产业工会组织,最基层的是企业工会组织,这些不同的企业工会组织又分别属于不同的产业工会。另外,德国的工会组织只是为雇员谋求经济利益的群众性团体,它在政治上应保持中立,独立于党派和教派。(沈琴琴,1998,第125页)

2、德国工会的职能

德国工会最重要的职能,就是代表工人利益进行集体谈判。德国的集体谈判方式主要由两大部分谈判方式互补而成。第一部分全国层次的多雇主谈判。全国性或者行业性的集体谈判所形成的集体协议一般是多雇主协议,它覆盖在某一特定行业或分支行业中具有某一既定特征的所有雇员。第二部分是组织层次上的单一雇主谈判。它是指在某一特定组织中的某一特定

1、工会对就业增长的影响

系列劳资(雇佣)关系研究揭示了在工会和就业增长之间存在一个比较确定的关系,一般称之为“工会主义”的缺点,其中一个发现就是:工会对就业增长存在着消极的影响。Wooden and Hawke (2000)采用WIRS模型调查了澳大利亚1989/90年和1995年工会对就业率增长的影响,发现工会每年会减缓2.5%的就业率增长。另外,研究认为工会的长期存在,影响了工厂的劳动生产率,而工厂废除工会,则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财务表现。(John T. Addison and Clive R. Belfield,April 2002。) 2、工会对公司管理层的影响

通过大量的数据研究发现工会的存在,降低了公司管理者的收入。首先,工会组织越大,工会会员和非工会会员工资差别越大,则管理者工资越低。工会成员增加10%,管理者工资降低0.7%至0.9%,工会会员和非工会会员之间15%的工资差别,会导致管理者工资降低0.6%;其次,有工会公司的管理者的工资要低5%到7%;第三,工会对CEO的影响更大,增加10%的工会成员,将导致其工资下降2.5%或更多。(John DiNardo,Kevin F. Hallock and J鰎n-Steffen Pischke,May 2000。) 3、工会、解雇成本和失业三者之间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工会为了保护在职工人的权益,会设法增加工人的工资,提高工人的福利,从而提高企业解雇员工的成本。但解雇成本升高对就业的存在几个方面的影响。解雇成本升高降低了年轻人的就业和失业;延长了失业的时间,降低了被解雇工人的就业期望;另外,解雇成本升高也增加老年工人的失业率,降低了失业年轻人就业的可能性,而且,工资设定会影响到解雇成本,从而影响失业。(Leonor Modesto,May 2004)

4、德国工会、工人委员会和工厂倒闭三者之间的关系

工会的集体谈判合同和工厂的倒闭的关系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也没有迹象表明集体合同导致工厂关门。但是,却存在大量的雇主退出雇主联合会,从而脱离集体合同的情况。工人委员会的存在和工厂的倒闭存在着强烈的正相关,大部分倒闭工厂都存在工人委员会。工人委员会和工厂倒闭之间强烈的正相关表明最近德国制定的促进工人委员会并加强其共同决策权

的立法缺乏基础。事实上,加强工人委员会的措施,只会加速工厂的破产。(John T. Addison、Lutz Bellmann and Arnd K鰈ling, April 2002) 六、 德国工会应对措施

德国工会的今日的衰落既有外在因素,也有内在因素。既有劳动力成分的改变,也有工会自己的结构和政策原因。特别是会员人数的不断下降,是德国工会目前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如何应对当前的困境,早日走出低谷,重现“德国模式”的往日风采,对今日的德国工会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1、强化政治影响

德国工会认为,在新自由主义占统治地位的条件下工会势单力薄,要想维护以劳动为中心的价值观,固守已有的劳动政策和社会福利水平,必须寻求政治合作,联合社会力量进行反击。他们主动加强与社会有关组织的联系沟通,寻求双方在政治立场和政策主张上采取联合行动的共同点。从而提高工会的政治影响力,加强对新自由主义的反击。

2、调整行动策略

近20多年来,德国经济始终陷入低迷状态,许多企业经营不景气。为了适应趋势、顺应民意,面对现实,近年来,德国工会也在不断地对工作思路和方式策略做出调整。主要表现在:一是确定了集体谈判要“权衡利弊、兼顾双方”的原则。即谈判的着眼点要兼顾劳资双方的利益,从企业的实际出发寻求相互妥协,找到两个利益的平衡点,力争实现双赢。二是把工资集体谈判和签订集体合同的重点从产业一级向企业一级转移。德国工会确定了在巩固产业一级集体谈判和签订集体协议的同时,把谈判和签约的重点向企业一级转移的工作思路。但这种转移的目标难度相当大,需要一个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同时,重点转移致企业层面必然逐步丧失工会在国家宏观社会政策层面的作用优势和影响力。三是继续加强对新自由主义经济社会政策的反击,加大对宏观经济社会政策的影响和参与。

3、加强对青年职工的影响

目前,在德国的年轻一代职工中,占绝大多数对工会的概念比较模糊,对本国和国际工运历史知之甚少,与资本的抗争意识和会员意识十分淡漠。德国工会一些领导者认为,这也是造

成职工入会率不高和会员大量流失的根本因素之一。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工会一方面利用各种形式和手段扩大工会知识的宣传和活动的吸引,另一方面联合有关高等院校成立了即“工作与生活协会”,实际上是专门从事对青年职工和青年学生进行工运知识和社会政治培训的专门机构。其主旨是为青年职工和大学生提供工人运动、民主、社会平等、机会平等和团结联合的系统课程教育。(李子星,2005年9月)

七、 德国工会展望

目前,德国模式虽然遭到了来自新自由主义的穷追猛打,似乎已经走到尽头,但是,以戴维·柯茨为代表的中左派人士却认为,德国模式仍拥有很强的潜力与韧性。英国学者加文·凯利作出预言:资本主义的模式最终胜者将是德国资本主义模式。德国模式之所以仍然具有如此魅力,就在于它在实施市场经济确保经济效率的同时,利用诸如工会组织的力量共同参与经济决策,实施经济民主从而降低市场经济的无序性、残酷性,尽可能朝社会公正、和谐的目标迈进。

许多学者认为,德国工会对德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巨大的积极推动作用,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工会的这种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如果抽掉德国工会这一角色,整个德国模式就会只剩下一个空壳。以哈顿、克罗切、索思卡恩、斯泰克为代表的 “工会的存在是一种有着更为积极的作用,作为一个追求劳资关系权利和福利措施的机构,能够刺激起劳动力市场长期的弹性和总体的生产率效果。”事实上,中左派人士的分析是比较符合客观实际的,德国工会是稳定德国社会的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它为工人谋福利,改善了生活质量和劳动条件,提高了社会地位,缓和了社会矛盾,营造了一个相对稳定和谐的社会大环境。从客观上讲,这种大环境保证了德国资本主义持续、高效的发展态势,从微观上讲,这是一种双赢机制,表面上看,德国雇主的利润回报可能赶不上外国同行那么丰厚,但长远看来,稳定而和谐的劳资关系所带来的利润并不比外国同行少。综上所述,德国工会的困境具有时代性特征,因而是暂时的,从长远看,德国工会还将继续在德国社会发挥重要作用。(王友明, 2004年6)

八、评价

德国工会经历100多年的发展,从早期艰苦的斗争中逐步成长为“德国模式”的重要支柱,从早期的工业革命时期的手工业者协会发展到今天的工会联合会。在漫长的过程中,德国工会

始终代表了工人利益,缓和了劳资矛盾,为德国创造了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为德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德国的工会的发展之路,反映了整个德国工业化之路,德国工会随着德国工业化进程,不断发展壮大,并在80年代末达到了顶峰。随着新自由主义的侵蚀和劳动力市场结构的改变,私营部门、小企业和大量灵活就业人员的出现,对德国工会传统的组织、行为策略均提出了重大挑战。今天,只有制造业和公共部门仍然维持稳定的工会密度、高集体合同覆盖率。在其他部门,特别是私有服务部门,工会不仅没能有效吸纳新的会员,还面临着现有工会会员的流失。而工会会员人数的不断下降,必然导致了工会的政治影响力的下降,从而使工会的地位更加雪上加霜,难以应对新自由主义的挑战。因此,德国工会最基本、最迫切的还是在于留住会员,吸引新会员。

今天的德国工会,面对国内经济低迷的现状,面对集体谈判合同难以获得突破进展的情况下,必须采取更加灵活的策略来吸引会员,而吸引新的会员,在坚持以往社会公正、平等价值观的同时,更需要考虑经济利益对会员的驱动。从德国工会的财务支出也可以看出,德国工会在会员的福利支出上很少。因此,今天的德国工会,是否在难以为会员争取更高工资待遇的时候,考虑以福利来留住老会员,吸引新会员。

[1]胡连生,杨玲,《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与社会主义的新课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米夏埃尔×施奈德,《德国工会简史》,中国工人出版社,1992 [3] 沈琴琴,《德国劳动力市场》,西北大学出版社,1998

[4] John T. Addison、Claus Schnabel and Joachim Wagner,《The (Parlous) State of German Unions》,IZA Discussion Paper,No. 2000,March 2006

[5] 黄汝接,“德国工会的经费来源、使用和监督”,《中国工会财务》,2001年第9期 [6] 王友明,“德国工会的困境”,《工会的理论与实践》,2004年6月,第3期,第18卷。

[7] 黄汝接摘译,“德国工会和政治抉择”,《国外理论动态》, 2005年第5期

[8] 李子星,“关于德国工会及劳动关系现状的考察与思考”,《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9月,第3期,第13卷。

[9] John T. Addison and Clive R. Belfield,《Unions and Employment Growth: The One Constant?》,IZA Discussion Paper, No. 479,April 2002。

[10] John DiNardo,Kevin F. Hallock and J鰎n-Steffen Pischke,《Unions and the Labor Market for Managers》,IZA Discussion Paper, No. 150,May 2000。

[11] Leonor Modesto,《Unions, Firing Costs and Unemployment》,IZA Discussion Paper, No. 1157,May 2004。

[12] John T. Addison、Lutz Bellmann and Arnd K鰈ling,《Unions, Works Councils and Plant Closings in Germany》,IZA Discussion Paper, No. 474,April 2002。

[13] [挪] 阿斯布约恩·沃尔著 郭懋安摘译,“欧洲工会运动振兴的道路”,《国外理论动态》,2004 年第12 期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im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