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登封市东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更新时间:2023-04-13 06:03: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

河南省登封市东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6年

08月01日

2

● 项目名称: 河南省登封市东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 项目委托单位:河南省登封市人民政府

河南省登封市规划管理局

● 规划编制单位: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规划设计甲级证书编号:[建]城规编第021029) 院 长: 周 俭 教授 常务副院长: 夏南凯 教授

● 项目负责人:

周 俭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国家注册规划师,教授,院长 周玉斌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国家注册规划师,副院长 张 力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国家注册规划师,讲师,在职博士 ● 项目主要参编人员:

张 力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国家注册规划师,讲师,在职博士 黄宏智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博士生 李 兵 郭生智 杨 然 张嵩崴 丁 宁 陈方明 黄开开

陈江涛等

3

八、竖向工程规划

1、现状情况

2、竖向规划原则

3、竖向规划 九、市政公用设施规划

1、规划原则

2、给水工程规划

3、排水工程规划

4、电力工程规划

5、通信工程规划

6、燃气工程规划

7、供热工程规划

8、环卫设施规划

第三部分 规划控制

一、规划控制目的 二、强制性规划内容 三、地块控制指标

1、规定性指标

2、指导性指标

第四部分 规划实施

一、开发模式建议 二、建设时序与近期建设

1、东城区建设时序建议

2、近期(2010年)主要建设内容

3、东城区近期建设(2010年)投资估算 三、动迁安置

1、居民动迁与分期安置

2、公共服务设施动迁安置 四、规划实施政策建议

第五部分 城市设计引导

一、重点地段城市形态控制

1、龙腾大道中心区

2、典型普通居住及商住社区

3、典型生态居住社区 二、道路设计准则

1、主干道路设计准则

2、街道环境设计准则 三、滨河绿带设计准则

1、自然生态型

2、游憩园林型

第一部分 背景研究

一、城市概况

1、区域位置

2、自然资源

3、历史文化资源

4、社会经济发展

5、城市建设状况

二、登封东城区建设的SWOT 分析

1、SWOT 的概念及应用的意义

2、登封市东城区建设的SWOT 分析

3、登封市东城区建设的政策建议

第二部分 登封市东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一、项目概况

1、位置与现状

2、规划编制依据 二、规划理念与规划目标

1、规划理念

2、规划目标 三、功能定位与人口容量

1、功能定位

2、人口容量 四、土地使用规划

1、总体布局原则

2、可建设用地分析

3、多方案比较

4、规划结构

5、规划布局 五、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1、对外交通

2、道路网结构

3、道路等级

4、道路横断面及转弯半径

5、交通设施 六、绿地景观系统规划

1、绿地系统

2、水体系统

3、景观系统 七、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1、环境功能区划分

2、各功能区环境目标

3、环境保护措施

4、环境保护政策

河南省登封市东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 目 录

4

第一部分 背景研究

一、城市概况

1、区域位置

登封市处于豫西山地向豫东平原过渡地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12°45′至113°15′,北纬34°30′至34°20′。中岳嵩山横贯市境北部,嵩山属秦岭东段的伏牛山脉,入河南省境后分为三个支脉,即嵩山支脉,箕山支脉和熊耳山脉,嵩山支脉东西长120公里,南北宽40公里,主体在登封境内,由太室山和少室山组成(由大禹的两位夫人命名),太室山屹立于市北,环山36峰,最高峰峻极峰海拔1492米,少室山屏立于市西,环山也有36峰,最高峰连天峰海拔1512米,颍河为境内主要河流,自西向东流至安徽注入淮河,在登封境内全长57公里。

登封市位于中原腹地,位于河南省的中西部,省会郑州市区的西南方,属郑州市辖“五市一县”之一。登封东邻新密,南邻禹州和汝州,西接伊川,北靠巩义和偃师,处在郑州、洛阳、平顶山、许昌四地区的交界处。交通便捷,四通八达,东距省会郑州76公里,西距洛阳98公里。是连接郑州、洛阳、许昌三市的交通枢纽。登封东部距京广铁路和陇海铁路56公里,西部距焦枝铁路27公里,横贯登封全境的宋大铁路与陇海线和焦枝线相连,与陇海、焦枝线接轨的登封准轨矿区铁路即将铺通。207国道、省道豫03、豫31三干线公路贯穿全境,距新郑国际机场约30公里,距洛阳民航机场60公里。郑少高速于2003年12月建成通车,洛少高速也已于2005年8月建成通车,少许高速正在建设之中,巩少高速也开工建设。这几条高速公路建成使用后,将进一步缩短登封与区域的通行时间。

2、自然资源

登封市处于豫西山地向豫东平原的过渡地区,境内土地面积为1220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面积占总面积的68.8%,平原面积占总面积的31.2%,形成南部矿产资源和北部风景名胜资源相对集中分布的基本格局。

登封市水资源相对匮乏,水资源每年平均量为58000万立方米,地表径流量为17812.9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总量约40127万立方米。全市有大型水库1座,中型水库3座,小型水库51座,总库容约1亿立方米,兴利库容0.5亿立方米。

登封市矿产资源丰富,域内有开采价值的矿产资源约30余种,其中最主要的矿产资源是煤炭和铝钒土,煤炭储量约30亿吨,铝钒土储量约2.4亿吨,分布在市域南部。

登封市区地处闻名于世的中岳嵩山脚下,旅游资源丰富,文物古迹众多。三面环抱城

市的嵩山风景区总面积151.38平方公里,是全国首批公布的44个国家级风景区之一;城

市及周围地区文保单位众多,现存重点文物142处,其中国家级保护单位13处,省级8

处,市级13处,素有“抬脚踢到夏文化,伸手摸到汉砖瓦”和“文物之名”、“名胜甲天

下”之说。

3、历史文化资源:六大文化特色

(1)少林文化

我国禅宗的发源地,称为“禅宗祖庭”。同时也是少林派武术的发源地,号称“天下

第一名刹”。少林寺历代僧人创造了以言传身教为传承方式的少林功夫,在1500年的历

史中,少林功夫逐步形成了完整、系统的禅武文化体系,不仅是中华武术的重要组成分,

而且也是我国宝贵的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的代表性的民间文化艺术遗产。少林武术

集南北派别之大成,融内外拳家之精华,历经千锤百炼,功法繁多,博大精深。武术搭

台,经贸唱戏,成为振兴登封的新举措。

(2)古塔文化

嵩山古塔共有数百座,仅少林寺塔林就保存有唐、宋、元、明、清各代僧塔二百余座,

共有各朝代的砖石塔2000多座,为我国现存最大的塔林,被称为中国“古塔博物馆”。

此外还有著名的嵩岳寺塔、法王寺塔、会善寺净藏禅师塔、永泰寺塔等。

(3)汉阙文化

嵩山一带原有五座石阙,即太室阕、少室阕、启母阕、灵星阕和许由庙阕。今太室阕、

少室阕、启母阕仅存。汉三阙是汉代建筑的重要遗产,距今己有1870

多年的历史,它反映了汉代文化,建筑艺术,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5 (4)三教文化

嵩山由于地处中原,自古以来即为名山。自南北朝以后,经历代帝王倡导,广大民众的苦心

经营,于是便逐渐成为国内著名的儒、佛、道三教荟萃之区。中岳嵩山、儒、佛、道三教融融角

逐,在竞分中求和平生存,在吸收中求发展,把儒家之礼道,道家之气,佛教之性融为一体,且

一直保持着三教鼎立的格局,实属凤毛麟角。

(5)天文文化

登封告成观星台,自周公为国都东迁而在登封告成修筑测景台,一直是天文观测中心点,是

中国传统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古老象征,又是“中华”、“中州”、“中国”、“中原”等名词里“中”

字的由来和发源地。周公测景台是我国最早的天文台建筑,也是世界最古老的天文台遗迹之一。

告成观星台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也是世界上沿用最久,且保存得相当完整的古天文台。

(6)地质文化

嵩山以其岩龄古老,构造复杂,地层发育完整,出露良好,虽经过多次构造运动的影响,仍

保留着形态各异的构造形迹而闻名海内外。嵩山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记载了地壳发展的历史,最

古老的“嵩阳运动”及以后的“中岳运动”、“少林运动”即是用嵩山地区的地名来命名的。是神

州大地沧桑巨变的历史见证,是理想的天然地质博物馆,是中外地质学憧憬和瞩目的地质考察的

实验场。

4、社会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登封市人民奋发图强,经济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目前登封已成功实现由农

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型,工业产值已占GDP 的2/3,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70%多。年销售过亿元的企业已达16家。登封的知名度正化作吸引力,项目带动卓有成效。2004年,总投资98.2亿元的华润2×30万千瓦电厂、发祥铝业等28个重大工业项目相继建成投产,16家工业企业销售收入超过亿元,其中,登电集团的销售收入近20亿元。登封经济同时具备爆发力和耐久力两个特点。具有共性和互补性的产业和企业向同一区域集中,一批资产超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崭露头角,工业结构调整步入坦途,初步走出了一条“煤变电、电变铝、铝变制品、废渣变水泥”的循环经济发展之路。

2003年,登封市的综合经济实力一举由全省县(市)的第十位跨入第四位,国内生产总值67.4亿元,同比增长17%,财政收入3.19亿元,同比增长43.4%,增幅居郑州市六县(市)第一位。2004年财政收入,位居全省第二位。全市生产总值完成85.2亿元,同比增长15.8%;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500美元;财政收入完成5.1亿元,同比增长57.4%,稳居全省县(市)第二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733元,同比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340元,同比增长15.7%,老百姓生活水平明显提高。2005年1-5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2.4亿元,同比增长43.8%,财政收入完成2.6亿元,同比增长37.7%。

以上数据表明,经过20余年的艰苦努力,目前登封市的人均收入已基本摆脱贫困,达到小康水平,按照世界银行标准计算,则已接近于下中等国家的门槛。同时,登封的产业结构也已基本上完成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即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已步入工业化时期。因此,按照经济发展的阶段理论,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必将是登封市未来20年内经济发展的主导趋势和主要目标。

5、城市建设状况

(1)建成区规模

将1999年的建设用地现状和2004年底城市建设用地进行比较,在6年的时间里,登封城市建设主要集中在市区的嵩阳办事处、少林办事处和中岳办事处内,现有城市建设用地约13.5平方公里。

(2)城市空间特征

根据2001年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用地自然条件评价的结果,结合城市现有形态及布局结构特征综合考虑,城市重点发展方向是跨过中岳庙景区向东发展,结合郑少高速公路和太室山东麓风景区建设,规划城市东部的发展组团。城市发展模式为东、中、西三个组团的分散组团式结构,共同组成一个有机的城市整体。三个城市组团分别为:中部“老城组团”面积12平方公里,主要功能是旅游服务核心区、城市公共设施中心及生活居住用地,也是市域的政治文化中心。西部“少室组团”面积3-4平方公里,主要功能是少林武术城、武术健身科研中心和休闲健身生活基地。东部“中岳组团”,面积9平方

公里,主要功能是现代旅游服务业基地和旅游度假村的综合区,也是发展风景区边缘经济的东城区。

根据城市的现实状况,东部新城将是登封未来重点发展的新城区,不仅要成为登封未来旅游配套的重点区域,还将是登封未来的重要居住生活基地,并配备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东城区的建设,对于登封未来的城市发展与城市形象至关重要。

6

二、登封东城区建设的SWOT 分析

1、SWOT 的概念及应用的意义

SWOT 分析法是竞争情报分析常用的方法之一。所谓SWOT (态势)分析,就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因素(Strengths )、弱点因素(Weaknesses )、机会因素(Opportunities )和威胁因素(Theats ),通过调查罗列出来,并依照矩阵形式排列,然后运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如对策等)。这种研究方法最早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于80年代初提出来的。运用这个方法,有利于对研究对象所处情景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研究,有助于制定发展战略和计划,以及与之相应的发展计划或对策。对于登封东城区的建设而言,由于直接关系到整个登封经济的发展及城市形象的改变,牵涉到面很广,涉及的因素很多,因此有必要将SWOT 的分析方法引入到东城区建设的定位上来,以便得到科学的结论。

登封东城区建设的SWOT 分析包括了两个方面的主要影响因素:一是外部环境因素,包括了机会因素和威胁因素,它们是外部环境对主体的发展直接有影响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属于客观因素,一般归属为经济的、政治的、社会的、人口的、产品和服务的、技术的、市场的、竞争的等不同范畴。二是内部环境因素,包括优势因素和弱点因素,它们是发展主体在其发展中自身存在的积极和消极因素,属主动因素,一般归类为管理的、组织的经营的、财务的、销售的、人力资源的等不同范畴。同时在分析这些因素的同时应充分考虑东城区发展的历史及现在,同时大胆的设计未来。

2、登封市东城区建设的SWOT 分析

(1)优势篇(Strengths ) ● 特点鲜明的产业结构 从登封市近几年来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很快,逐步形成了以

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旅游为特色的经济发展格局。

煤炭工业、电力工业在登封市的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已成为登封市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登封市境内有着丰富的森林资源和矿产资源,这给发展登封市的采矿、建材、耐火材料、原料加工工业及木材加工工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物质条件。从1999到2004年登封市的

轻重工业比重变动图可以看出,重工业的增幅则相对较为稳定,而且一直保持持续增长的势头。总的来看,轻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有逐年下降的趋势,而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则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以上情况表明,登封市重工业的主导优势在登封市的经济发展中越来越明显,工业结构正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而逐步提升。 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虽然相对较为稳定,但第三产业内部的新兴产业发展较慢。近年来,登封市第三产业增幅显著,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达227661万元,占GDP 总量的26.67%,

按当年价计算,是1999年的1.83倍。从2004年登封市第三产业各行业的比重构成图中可以看出,登封市第三产业仍然以传统产业为主。其中,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所占比重最大,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32%;其次是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占25%。

从登封第三产业在城市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及第三产业内部的构成来看,城市声誉优势未得到很好的体现,城市服务业的潜能未得到深层次的挖掘,需要在城市未来的空间发展中重点考虑服务业拓展的需要。

● 优越的自然历史资源

从东城区基地现状来看,东城区基地多为农田,现状建设较少,地质条件良好,土地资源丰富。基地中的焦河与寺里河水质较好,基地朝南面山枕水,地理环境优越。

登封是河南省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东城区西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岳庙,东城区周边还有卢崖寺、九龙圣母庙等一大批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登封更是以嵩山和少林寺名扬四海。

● 便捷的对外交通联系

登封东城区紧邻洛少高速公路出入口,东侧还有规划中少许-巩登高速公路,对外联系便捷。同时有少林大道、颍河东路以及环山路,为东城区与西侧的老城区和北部的景区联系提供了方便。

7

● 潜力巨大的房地产市场

登封城区由于一直以旧城改造为主,建设的力度不大,居民改善现有居住条件的愿望强烈。分析现有的几个房地产开发项目,如发祥小区等,成片开发的房地产的项目较少。从房屋的价格来看:商业门面的价格以2500-4500元/平米为主,多层住宅价格以400-800元/平米为主,小高住宅价格以800-1000元/平米为主,与郑州市区的房地产相比,价格优势明显,房地产市场潜力巨大。

(2)劣势篇(Weaknesses )

● 登封经济结构较为单一,企业规模较小

与河南省的其它几个发展较快的县级市相比,登封市无论从首位度,城市化进程,人均GDP 水平,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速度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不论是制造业内部的行业结构,还是各行业生产的产品档次,登封市的工业水平仍然很低。大多数企业的技术装备和生产工艺落后,技术创新的主体还没有形成,实用性和管理型的高层次人才严重缺乏。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工业产业以三至四个相当的类别构成较为合理,易于适应外部形势的变化,因此登封应在现有基础上发掘和扩展新的优势产业。

登封市整体的经济发展直接关系到东城区建设的成败,东城区的建设必须纳入到整个城市的发展中,以东城区建设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以城市经济的发展促使东城区建设的深入及城市整体形象的提升。

● 原有城市房地产业的开发水平普遍较低

从现阶段的情况来看,目前登封的房地产开发主要针对本地居民,建设标准普遍不高,尚未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建成居住区的环境质量不高,未能真正促进城市形象的提升,房地产行业急需开发与整合。

(3)机遇篇(Opportunities )

● 中原城市群的构筑

目前河南省提出了发展以省会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的战略。该区域处在我国陇兰经济带的中间部位, 人口密度达665人/平方公里。是我国中西部人口密度最大的区域之一,是我国中部地区城镇最为密集的地区,也是河南省城镇化发展最快的地区。该区域城镇密度为7.2个/千平方公里,是河南省平均水平的1.4倍。区域内工业化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劳动力素质相对较高,消费市场广阔,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各城市发展势头强劲。

中原城市群是全国现代陆路交通的重要枢纽和通信枢纽之一,基本形成了以郑州为中心、1个半小时通达的交通网络,交通通讯网络完备,通信能力居全国前列,公路密度52.2公里/百平方公里,郑州航空港地理优势明显,铁路交通区位优势突出。随着连霍、京珠、阿深等高速公路的贯通和国家规划建设的陇海、京广高速铁路客运枢纽在郑州的形成,区位优势更加突出。除已有的管道运输条件外,西气东输工程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成后,将极大地改善本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条件。中原城市群将建设成为河南省对外开放、东引西进的主要平台,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和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和文化中心,促进中部崛起的重要增长极和中西部综合竞争力较强的开放型经济区。

随着郑州中心城市的快速发展,郑州市域范围内的产业布局调整成为必然,同时也需要更大面积的与之配套的经济腹地,这些都为登封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 经济全球化与产业多元化的趋势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其影响也越来越深入到河南省的腹地,随着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及交通条件的改善,将有更多的外资企业落户登封,外来资金、技术的注入将有力的推动登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扩大,从而促进东城区的建设。同时,随着我国企业科技水平的提高,一些新兴的产业门类也将形成,如原有矿产资源的深加工、特种种植业、中医药制药业都可能成为登封经济新的增长点。社会化保障机制的建设将促进一些企业化的休疗养设施成为开发的重点,对登封东城区而言,良好的城市基础、优美的环境将成为其吸引此类项目入驻的优势所在。登封市域旅游资源的开发也将带动东城区的旅游服务业的发展。

(4)挑战篇(Threats )

东城区建设需要与之相配套的开发机制,怎样吸引更多的投资,是东城区建设者面临的首要任务。

东城区建设的成功需要在前期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这套机制如何与现有的地方法规协调,将决定东城区的开发成败。 东城区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程,如何面对无法预料的状况,是对开发者的考验。

东城区的建设中必然面对周边城市的竞争,如何凸显优势,需要开发者、设计者集思广益。

8

3、登封市东城区建设的政策建议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认为,登封东城区的建设应抓住以下几个卖点:

(1)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名城

登封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东城区的开发建设应挖掘城市历史与人文特色并加以发扬光大,通过在东城区建设具有浓烈历史人文意味的项目,将为东城区的建设增添更多的亮点,凸显人文城市的品质。

(2)对外交通联系—区域商贸中心

东城区应抓住位于高速公路出入口周边的区域优势,同时利用登封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县,农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开展农产品深加工与集散基地建设、旅游产品生产与集散基地建设。

(3)自然环境优势—旅游产业

登封拥有优越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资源,应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吸引八方来客、聚集人气。同时,旅游产业的发展不仅是景区的建设,旅游配套服务设施的完善也是重点,要使旅游者能在登封停留、食宿、消费,这就给东城区的建设提出了要求。另外,应突出自然环境优势,引进部分休疗养项目,为东城区建设增添亮点。

(4)营造人居环境—生态城市

与郑州周边的其他郊县城市相比,登封东城区的建设必须突出人居环境的营造,突出生态城市的主题,以其优美的环境、完善的基础设施、便捷的交通以及价格优势,吸引八方来客,成为郑州市的后花园,这也是东城区开发建设成败的关键。

(5)现代化东城区—古城新貌

东城区的建设不光要注重塑造现代化的城市形象,展现登封古城的全新面貌,还应提高东城区的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以全新的规划标准来建设东城区。因此,东城区的建设必须确立一套高标准的建设指标,如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人均医疗配套设施面积、生活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率等等,并依据此指标体系对东城区的建设严格控制,使东城区的城市环境和生活质量得到提升。

9 第二部分 登封市东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一、项目概况

为加快登封市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步伐,登封市市委市府决定建设登封市东城区(以下简称东城区)。根据市政府的决定和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用地布局,东城区将建成为一个全新的、现代化的新城区,并期望通过东城区的建设,聚集人气,从而带动整个城市的发展。登封市东城区的建设,将有利于改善城市的居住环境与城市的功能配置,并提升城市形象,促进登封经济的发展。

1、位置与现状

登封市东城区位于老城区东侧,东起焦河以西,西至中岳庙以西地段,北起环山路,南至洛少高速公路,规划总用地约1297.58公顷,扣除中岳庙风景区用地184.37公顷后,东城区总规划建设用地1113.21公顷。

(1)现状地形地貌

规划区用地范围内北部环山路以北为嵩山山麓,南部洛少高速以南有部分缓丘,其余地区地势平坦,焦河、寺里河、未名河从基地中部穿过。

根据GIS 生成的TIN 地形模拟模型,基地内大部分地区绝对高程小于380米。坡度小于5%以及坡度5-10%的地区在基地内的面积占到90%以上,适宜进行建设。坡度10-25%的用地主要分布在山麓周边,适于适当进行地形改造后建设居住等设施,坡度大于25%的用地不建议进行建设。

(2)现状水、风、噪声环境

现状基地内的三条河流都属季节性河流,流向为自北向南,水源主要为嵩山雨水汇集。河流水位普遍较浅,由于沿河地区工业分布较少,水质较好。

受周边山地形态影响,基地常年主导风向为东风,由于城市西北方向的嵩山山形垭口,冬季的西北风分布频率也较高。 区域内的噪声影响主要来自两个方面:沿主要交通干线的交通噪声以及现存生产生活设施的噪声污染。区域内已建成的洛少高速及规划中的少许-巩登高速是交通噪声的主要来源。区域内工业较少,生产噪声污染不明显。

(3)现状用地分布

规划区内沿少林大道一线,道路两侧用地已基本被占用,现状较为密集。

现状工业用地沿少林大道分三片分布:中岳庙村以西、发祥小区以南(包括兆峰陶瓷、机械管道公司、合成耐火原料厂等)、韩村、于村周边(包括少林塑钢、春光空调、东方宇亿科技等)。工业用地以一类工业用地为主,有少量三类工业用地,同时关停厂区较多。

现状行政办公用地包括登封市林业局、中岳街道办事处、行政服务中心、中岳派出所等,主要分布在少林大道中部沿线。 现状居住用地中成片的居住用地主要是中部兴建中的发祥小区,其他主要为少林大道沿线的中岳庙村、韩村、于村、新店;沿河分布的南新庄、北新庄、大雁村、康村、小康村等。

同时沿少林大道沿线还分布有集美中学、武僧文物学校、嵩基武校、英豪武校、少林武术研习院、嵩山武术院、中岳办事处中心小学、中岳办事处第一初级中学、于村小学等众多教育设施。

除以上现状密集区外,规划区内其余均为农田和荒地。

(4)现状建筑状况

建筑层数:现状建筑以一、二层建筑为主,局部有部分三层以上建筑。沿少林大道新建居住小区有部分六层建筑,新建的行政服务中心为三层。三层以上的建筑主要沿少林大道分布。

建筑形式:现状建筑以平屋顶建筑为主,局部有部分坡屋顶建筑。多为近年来新建建筑,沿少林大道分布。

建筑色彩:地区现状建筑色彩较为丰富,暖色系是地区主色系。红色清水砖墙、,红色面砖墙面、红色涂料墙面占有较大比例。同时在村民住宅中灰色抹灰墙面占有较大比例,白色面砖墙面在新建建筑中也占有较大比例。

建筑质量:地区内现状建筑质量普遍较好,但部分村民住宅因年代较老,或因属搭建建筑,质量较差。

(5)现状道路及市政管线

现状已建成城市道路主要为少林大道和基地南侧边界的洛少高速公路。其余道路为通向卢崖瀑布及各个村庄的乡村连接道,道路等级普遍较低。

现状市政管线主要包括供水、电力、电信线路,主要沿少林大道分布。另外,基地北部沿嵩山山麓有一条从纸坊水库到城市二水厂的DN500给水管道。

从规划区的现状条件来看,东城区所在位置背靠嵩山,地势较为平缓,开发条件良好;规划区周边环境优美,自然条件

10 极佳;规划区郑少、洛少高速公路和少林大道,与周边城市、特别是郑州市联系便捷。因此,东城区无论在现状条件、自然条件或交通条件上,都有着无可比拟的开发优势。

2、规划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年)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4月1日建设部第146号令发布)

(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建设部建规(1995)333号文发布)

(4)《城市规划用地分类与城市用地标准》(GBJ137-90)

(5)《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6)《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7)《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

(8)《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83-99)

(9)《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建设部2002年218号)

(10)《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建设部2002年第112号)

(11)《城市蓝线管理办法》(建设部2006年)

(12)《城市紫线管理办法》(建设部2003年)

(1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城乡规划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0]25号)》

(14)《登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

(15)《嵩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3-2020)》

(16)《登封市卢店镇总体规划(2004-2020年)》

(17)《登封市城市发展战略规划》(2006年)

(18)《登封市东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任务书》

(19)登封市地形图(1:1000 电子文件)及航拍图

(20)《关于登封市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和详细规划方案的意见》

(21)国家及河南省相关的技术标准、规范和规定

二、规划理念与规划目标

1、规划理念

(1)坚持统一性理念。以城市总体规划、风景区规划和城市战略规划为依据,在上一层次规划的指导下,适应登封经济发展战略,完善城市的功能布局,强化“生态、文化、现代”的全新的城市发展方向,疏解旧城人口,带动东城区城市建设的发展,推进东城区的城市化进程。

(2)坚持整体性理念。东城区的用地功能、道路系统、景观环境均应与登封市、特别是老城区和风景区相互衔接、协调,形成整体。东城区的用地功能布局应从整体性角度出发,有利于土地出让和分期建设,做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3)坚持尊重历史与自然、崇尚生态的理念。继承与发扬登封市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城市的历史、文化与环境优势,发掘利用与有机组织自然、历史和人文要素,创造生态型绿色新城区的外部环境和独具特色的城市形象,塑造一个环境优美、功能齐全、设施先进、营运高效的、具有登封特色的东城区。

(4)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从人的活动考虑东城区城市环境与城市空间的布局,布置亲切宜人的市民驻留活动场所和步行系统,充分考虑东城区生活配套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建设,营造优美的人居环境,为市民创造一个理想的、“宜居”的工作与生活场所。

(5)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高水平、高标准、高起点的进行东城区的规划设计与开发建设,有效合理、循序渐进的进行土地开发。以现代化的生态绿色新城区为规划和建设的目标,突出“绿色生态”的主题,营造21世纪的新城市风貌。

(6)坚持可操作性的理念。以经营城市的理念进行规划与建设,在注重规划超前性的同时兼顾开发与建设实际,宏观控制和微观引导相结合,根据市场需求滚动开发和分期建设,并充分考虑城市建设的不确定因素,使规划兼具弹性、应变性与可操作性。 2、规划目标

总体目标:打造一张代表登封的城市名片。登封需要一张体现城市实力、城市精神,展现时代风采、时代特征的城市名片!登封东城区的建设,是城市发展的有机延伸,是城市建设与开发、城市居住产业发展的典范,是登封城市经济新的发动机。在实现总体目标的基础上,规划目标确定为:

11 (1)多元新城区--多元的功能复合

东城区是登封全新的城市发展区域,是城市新的行政办公、生活居住、金融贸易中心,同时具有旅游休闲的功能。因此,东城区强化多元的各功能之间的互动,增强城市的活力,使东城区人气旺盛、商业繁荣、文化气息浓郁。

(2)生态与绿色新城区--高品质的城市环境

规划以人为本,以营造高品质的城市环境为目标,精心塑造东城区生动和谐的城市建筑群体与绿地开放空间,并与风景区形成整体,构筑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安排亲切宜人的市民活动场所,建设生态与绿色的新城区。

(3)现代高效新城区--高效安全的交通系统

建立东城区合理的道路系统与交通组织,保障东城区的交通可达性,使道路交通系统便捷、安全。充分考虑东城区步行系统、公共交通系统、静态交通系统以及旅游休闲交通系统的组织。

(4)人文与文化新城区--全新的城市面貌与独具特色的城市形象

根据登封市山水城市的地形地貌特征,充分发挥东城区环境资源优势,反映地方特色,承接历史文脉,强化城市的文化氛围,塑造具有时代特征并独具地方风貌特色的东城区城市形象,并将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特色进一步发扬光大。

(5)建设管理新城区--以经营城市的理念开创城市开发新模式

规划以经营城市的理念,考虑动迁安置、土地出让等实际问题,保证东城区建设的自我造血机制,达到建设资金平衡。在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并重的前提下,建立完善的指标与控制体系,作为相关管理部门未来建设与管理的依据。

三、功能定位与人口容量

1、功能定位

从登封整个城市的发展格局考虑,东城区的发展必须与周边城区相互衔接、协调,形成整体。根据《登封市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未来登封城区的发展将从“少林时代”走向“嵩山时代”。登封城区的城市功能发展结构将在空间上呈现以中岳庙景区为中心的“一心两片”的组合城市空间形态;在功能上呈现以环嵩山经济发展金腰带以及东西两翼“少林轴”、“太室轴”两翼其飞的“一带两翼”的功能结构形态。

《登封市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中对东城区的功能定位为:“东部新城作为登封未来重点发展的新城区,主要包括东城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区、新兴物流园区、普通及安置居住社区、生态型城市居住社区、教育科研基地等多个组团,各个组团功能互补,相互支撑。东部新城不仅要成为登封未来重点发展的新城区,是促进登封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的起飞点,同时也将成为登封生态型居住社区的示范区”。其中,构成东城区的五大功能区包括:

(1)东城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区:位于东城区龙腾大道、少林大道两侧,其主要职能是建成登封副中心级的城市综合服务基地。整个功能区沿龙腾大道呈带状展开,在少林大道南侧形成生态型公共设施岛,在靠近环山路的位置设置核心节点,并由此节点延伸出垂直少林大道的生态绿带,成为展现未来城市建设形象的主要场所。

整个综合服务功能区沿龙腾大道、少林大道呈十字带形布置,南北向与东西向公共服务区职能有所分工:南北向公共服务区由北向南分别设置办公综合区、行政办公区和商业商务中心区,东西向公共服务区则以行政办公区为主体,并向东北延伸,建设东城区最大的居住区配套公建,为周边的居住社区服务,同时也是解决区内居民就业的主要区域。

(2)新兴物流园区:新兴物流园区位于洛少高速公路和少林大道之间、颍河东路东段的两侧,其主要职能是利用良好的区域交通环境,建设客运站、宾馆、物流、市场、仓储功能相结合的现代化物流园区。

(3)生态型城市居住社区:在东城居住区的建设中,与老城区的居住区相比,东城区的居住社区在居住模式、居住形态、社区配套和社区规模等方面都应得到一定的提升。东城区将成为展示登封生态型居住社区的示范区域,并以其完善的配套设施、优美的人居环境,成为郑州市乃至河南省理想的“宜居城区”。

(4)普通及安置居住社区:东城区作为老城区居住功能的补充,同时也承担着为基地内现有村民、老城区旧城改造居民的动迁安置提供居住基地的重要作用,动迁村民和老城区居民的迁入,不仅有利于东城区尽快聚集人气,也可舒减老城区人口,为将来老城区的旧城改造创造条件。

(5)教育科研基地:教育科研基地位于东城区的东北部,靠近嵩山风景区,其主要职能是利用良好的自然与景观环境,吸引中等、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在此落户,成为东城区发展的又一经济增长点。

以上五大功能分区在规划范围内自成体系又相互联系,都是东城区合理有序发展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东城区也必将成为登封经济与城市发展新的核心区域。

2、人口容量

根据东城区的土地使用划分,本区居住用地总用地面积约293.25公顷,居住建筑总面积约321.77万平方米,扣除中小学教育设施后,居住建筑净面积约308.06万平方米。

12 随着“国六条”的颁布,根据国家最新的居住政策,东城区居住区的套型需要满足70%在90平方米以下的规定,因此考虑东城区一类居住用地套型取130-150平方米/户,二类居住用地套型基本取90平方米/户,其中小高层居住区取90-110平方米/户,按照这样的居住标准,则东城区的人口容量约9.55万人,人口毛密度为0.86万人/平方公里。

四、土地使用规划

1、总体布局原则

(1)用地功能布局分区明确,充分考虑与周边区域和与现状的协调与衔接。

(2)交通顺畅便捷,道路网紧凑简洁,与周边区域路网紧密衔接。

(3)注重滨水、环山自然生态环境的营造与城市绿化开放空间的设置。

(4)考虑用地的分期开发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按本地单位与企业对土地使用的实际需要进行用地规划,注重规划的弹性、可操作性和经济性。

2、可建设用地分析

本规划中利用GIS 技术对规划范围内用地的适建性进行了评价,评价因子主要包括:

(1) 高程:以绝对标高380米为界,标高380米以上的用地不适宜建设。

(2) 坡度:分为四级:低于5%,5-10%,10-25%,大于25%。

(3) 景观条件:根据距现状主要河流的距离分小于100米,100-300米,大于300米三级。

(4) 设施配套水平:根据现状中小学的分布以中学700-1000米,小学300-500米的服务半径分为覆盖范围和未覆盖范围两级。

(5) 遗产保护要求,根据距文物的距离分为文物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环境协调区和一般地区三级。

(6) 已有建设情况评价,分为必须保留、建议保留、适宜拆除重建、必须拆除重建四级,地区内的新建二类居住用地、行政办公用地、文物保护单位、医疗设施等属必须保留用地,现有中小学幼托、商业、公共绿地建议保留,现有武校、村庄适宜拆除重建,现状工业、仓储必须拆除重建。

(7) 噪声环境评价:根据距主要噪声源的距离分三级:小于100米,100-300米,大于300米。

根据以上评价因子进行打分及逻辑叠加计算,可以得到整个基地的适宜建设程度评价,基地内最适宜建设的用地基本上由东城区的三条河流分割呈南北向带状分布。

3、多方案比较

(1)方案一

● 总体构思

向心方案(一潭聚金,一环嵌碧,三川汇流)

一潭聚金:在少林大道东入城口位置以环行支路围合出一圆形开放式公共绿地,成为登封东入城口的主景观。圆形绿地内利用三条河流交汇的有利条件,形成一与河南省版图近似的开阔水面,取“碧潭聚金”之意,隐喻东城区是登封未来城市空间拓展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地区。

一环嵌碧:以圆形绿地公园为核心形成圈层状公共设施用地布

局,内圈为集中式商业设施,布置市场等面状商业,中圈为商贸办公

建筑带,外圈为商住带。商贸办公建筑带与商住带之间设环形绿带,

绿带中散布各种文化娱乐几配套服务设施,形成一环(绿带)嵌碧(点

状服务设施)的空间形态,形成整个公共中心内部的主要开放空间。

三川汇流:结合基地内现状三条河流,形成三条南北向绿带,绿

带汇集到公共中心的环形绿带上,形成强烈的向心感。以绿带为分割

形成四片南北向展开、大小不等的居住片区,各片区内部形成各自的

服务中心,根据用地形态,片区的服务中心多采用南北向条状布局形

式强化整个布局的向心感。

● 路网结构

东城区的道路网结构系统,采取环形加放射的布局形式,在东部

入口处结合景观和用地布置以圈层式环行路网为主,向外以放射形路

网与老城区及各居住片区连接。

在各居住片区内部采用方格网形式进

行布局。区域内的少林大道、环山路、颍河东路是基地对外联系的主

要通道,在洛少高速公路以北设置辅道连接老城区。

13 ● 整体空间意向

以广场、绿地形成基地内的主要外部开放空间,同时外部开放空间与商业服务地块内的步行广场、居住地块内的组团绿地等半私密的开放空间有机结合,形成网络化的绿地开放空间系统,成为塑造整个地区空间景观意向的基础。

地区的高层建筑主要分布在三个区域:重要的景观节点,主要在少林大道入城口处以北、颍河东路入城口南;商办建筑带;环形绿带及滨河绿带两侧。高层建筑形式以点式为主,与绿地开放空间形成对比。

地区内的住宅主要采用5层多层建筑形式,形成匀质化肌理,与点状的高层建筑形成鲜明的对比。

(2)方案二

● 总体构思:轴带方案(嵩麓栖凤)

从高速公路出入口至北部卢崖瀑布入口形成一个斜插入基地内

部的250米宽的绿廊,作为登封城市山城一体格局的直接体现,以该

绿廊为脊柱,向东北、西南各伸展出一条由商业、办公、文化娱乐设

施组成的公共服务设施带形成两翼腾展的形态。绿廊、公共服务设施

带形成一飞向嵩山的凤凰造型,以位于卢崖瀑布入口处的点状服务设

施群形成凤头。整体立意“嵩麓栖凤”体现东城区依托嵩山进行发展

的整体发展思路。

在功能定位上,方案二明确了地区所具有的三大功能:旅游服务

配套功能、城市新兴产业功能、生态居住示范功能。东城区的旅游服

务配套功能主要针对登封市域范围内的新兴旅游景点,构筑新的旅游

环线;城市新兴产业功能主要结合东城区紧邻高速公路出入口的地理

优势发展其商贸、物资集散物流等产业,构筑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同时东城区也要为区域内的新兴产业及高速公路以东的产业园区提

供生活配套;生态居住示范功能充分利用东城区背山枕水的优良自然

环境,以高标准进行房地产项目的开发,为整个登封城市的人居环境

建设提供生态城市社区的示范作用。

在现有生态环境利用上,方案二强调人造景观外部化,自然景观

内部化的思路。即现有的河流、山体视线通廊通过空间组织成为城市

内部的有机组成部分,使其景观得到充分利用;而通过城市开发营造出的新的景观,如绿廊则尽量与外部的自然生态背景有机联系使其成为自然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以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 路网结构

方案二的道路网结构系统,采取组团自由路网的布局形式。在整的路网系统上以中部绿廊为界分为东北、西南两个组团。东北组团功能为生态居住,交通联系较少主要依托环山路作为主要的交通联系通道;西南组团包含众多的产业功能,交通需求较大,以环山路、少林大道、颍河东路、南环路作为主要的联系通道。同时提高焦河以西连接环山路和少林大道的南北向道路等级以强化中部公共设施带的形态,同时加强两个组团间的道路联系。

两个组团内部采用方格网形式进行布局,同时与外部道路有机衔接。

● 整体空间意向

方案二的绿地开放空间系统形成一主两次三条生态绿轴。中部的生态绿廊是基地内的主要生态绿轴,结合现状河流两侧绿地形成的组团内部的南北向绿带是基地内的两条次要生态绿轴。绿轴在卢崖瀑布入口处形成交汇,放大成为一圆形节点广场,形成整个绿地系统在嵩山脚下的景观收头。

地区的高层建筑主要分布在中部的公共服务设施带内。沿公共服务设施带外部边界主要以板式高层为主,在公共服务设施带内部以点式高层为主,塑造内部变化丰富的景观。在绿廊两侧的高层建筑为地区高层建筑的最高点以强化绿廊作为地区的景观主轴的作用。

地区内的住宅主要采用4层多层建筑形式,形成匀质化肌理,与中部的公共服务设施带形成鲜明的对比。

以上两个方案在广泛听取登封有关部门意见的基础上,充分结合现状地形及登封开发建设实际,以方案二为主、结合方案一的优点,形成最终的汇总方案。

14

4、规划结构

本次东城区的规划结构可概括为“七轴七区多点布局,协调发展”:

(1)七轴

规划范围内形成城市级、片区级两个层面的以双“十”字型布局的四条主要轴线,同时设置三条片区发展次轴线。“十”字型片区主轴相对“十”字型城市主轴向东、向北偏移,显示东城区依托中岳庙与少林大道,向东、向北环嵩山发展的态势。 ● 城市景观主轴线 A 、中岳庙-太室阙城市景观主轴——位于登封城市空间结构的中心位置,是城市最重要的南北向主轴线,北起黄盖峰、经中岳庙至太室阙,并最终延伸到南部的山体与生态公园,中岳庙风景区的主入口节点设置于轴线与颍河东路交叉点。

B 、少林大道城市景观主轴——50M 的少林大道(两侧各30M 绿化带,总宽度110M )是登封城最主要的东西向景观大道,大道两侧自东向西安排物流园区、商业商务区、行政办公区、中岳庙景区配套服务区、中岳庙景区等不同的建筑景观区域,并在龙腾大道交叉口、凤舞路交叉口和中岳庙广场处设置三个城市景观节点。

● 片区景观主轴线

A 、龙腾大道景观主轴——龙腾大道景观轴线北起旅游环山路南的行政中心,向南经企业办公区、行政办公区、少林大道、商业商务区,至颍河东路南的商业广场为止,总长度约2.6公里。龙腾大道是东城区未来重点打造的标志性地段,是展示东城区建设形象的窗口。

龙腾大道轴线北段的西侧是宽60-120米寺里河滨河绿带,是东城区的最重要绿化开放空间和城市重要的生态公园。绿带到少林大道北侧位置分为两股,将以商业服务和商务办公为主要功能的“生态公建岛”包围在绿带之中。轴线以颍河东路南的商业广场作为收头,并向南延伸跨越高速公路,将高速公路南侧的山体纳入轴线的视线体系。

B 、玉带路景观主轴——玉带路景观轴西起中岳庙景区,向东经行政办公区、商业商住综合服务区,接焦河城市绿带并贯穿整个东城区。玉带路不仅是东城区未来发展的主要推进路线,也是东城区最主要的生活性大道和各个片区的联系道路,同时还是各个居住片区的主要分界线。

● 片区景观次轴线

另外,在基地东北部沿鹤翔大道、康南路、金峰路三条城市干道形成三条以嵩山山体为圆心、放射状布置的片区景观次轴线,沿道路两侧分别设置30米的绿带,不仅作为东城区连通嵩山风景区的绿色景观廊道,也是东城区各个功能片区的有机分隔。

(2)七区

东城区分为七大功能区:中岳庙景区、十字形公共服务区、物流园区、教育科研基地、环山生态居住社区、动迁安置居住区和普通居住社区。其中十字形城市级公共服务区沿龙腾大道和玉带路布局,沿龙腾大道为行政中心区、企业办公区、行政办公区和商业商务区,沿玉带路为行政办公区、商业商住综合服务区和焦河滨河公建带。

(3)多点布局

在东城区的各个功能区内,规划以点状的片区中心发展带动功能区的整体协调发展,形成城市级、片区级和居住小区级三个级别、共计十三个公共节点。城市级节点共计五处——中岳庙广场、少林大道-龙腾大道交叉口、少林大道-凤舞路交叉口城市门户节点、旅游环山路行政中心节点、龙腾大道-颍河东路交叉口节点。片区级节点主要设置居住区级的公共设施,共计四处——动迁安置居住区、鹤翔大道商业商住综合服务区和东北部两个居住区的核心位置。居住小区级节点主要位于环山生态居住社区内,共计四处。

5、规划布局

(1)中岳庙景区

《登封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中确定了中岳庙景区是整个登封城市空间结构的中心,中岳庙景区的建设是整个登封城市发展的关键要素,同时也影响到东城区的发展。中岳庙景区以历史、文化与环境为主要特色,以休闲、旅游、中原文化与道教文化的展示为主要功能,并对景区周边的用地功能、道路系统进行重新整合如下:

● 规划首先将中岳庙与太室阙之间穿越的少林大道在中岳庙前改为道路下穿,地面作为中岳庙的庙前广场,使中岳庙与太

室阙连接为有机的整体;同时还将中岳庙与黄盖峰之间的规划旅游环山路下穿,地面作为中岳庙与黄盖峰步行通道的起点,使中岳庙与黄盖峰山庙一体。

● 在中岳庙-太室阙中轴线线上严格控制建设,中岳庙-太室阙以大面积开敞绿地衬托出历史建筑独特的建筑风格。在中岳

庙前结合少林大道下沉形成的地面硬质广场,成为开展庙会等活动的主要场所。

15 ● 在少林大道以北、福佑路以西设置休闲运动中心和旅游商业中心。休闲运动中心的设置靠近东部的居民区,便于居民就

近开展休闲健身运动,旅游商业中心重点为从少林大道方向到中岳庙景点的游客服务。

● 在少林大道以南、颍河东路以北、福佑路以西集中布置道教文化博物馆、会议休闲中心等文化设施,成为集中展示登封

地方文化特色的基地,同时也成为中岳庙景区中一个重要的景点和亮点。

● 中岳庙-太室阙轴线的南段,在颍河东路北侧设置整个中岳庙景区的入口,颍河东路南侧为生态公园,并以密植树林为

主,作为中岳庙绿色的对景。

● 颍河东路以南、福佑路以西设置一个包括旅游商品销售、地方特色餐饮消费等功能的旅游商业中心,同时也为福佑路以东动迁安置区内的居民提供一定的就业岗位。

(2)公共设施用地布局

● 行政办公用地

东城区行政办公用地分为两片,分别设置于少林大道以北和龙腾大道北段。

少林大道以北结合现有行政服务中心和中岳办事处,在福佑路以东、未名河以西的地域内安排行政办公用地,作为登封市部分东迁的行政单位和各委、办、局办公综合楼的用地。同时,在银石路以北的龙腾大道北段,预留部分行政办公用地,特别是正对龙腾大道的扇形用地,可作为预留的行政中心用地。

为保证中岳庙景区的完整性以及风貌协调的要求,建议在福佑路以西的景区范围内不设置任何与景区配套服务无关的用地。登封市的行政办公综合楼原来选址位于兆峰陶瓷的位置,现建议将其选址安排在福佑路以东,避免对中岳庙景区造成影响;同时,现位于中岳庙景区范围内的林业局等行政办公设施规划在近期可保留,远期通过功能置换的方式调整到福佑路以东的行政办公区。

● 企业办公用地

东城区企业办公用地主要沿龙腾大道布局,可作为登封地方著名企业的办公场所和总部基地,同时有利于龙腾大道的城市景观形象。

● 商务办公用地

东城区商务办公用地主要位于龙腾大道南段的“生态公建岛”内,主要设置商务、贸易、金融、宾馆、商业、邮政、电信等功能,沿线可建设部分高层建筑,有利于提升东城区形象,成为展现东城区建设成就的窗口。

● 商业服务设施用地

东城区的商业服务设施分两级八片布置。

A 、城市级商业服务设施三片。一是中岳庙景区东部、福佑路西侧的景区配套服务区,功能包括旅游商业中心、特色餐饮、旅游品市场、运动休闲中心等,主要服务对象为中岳庙景区的游客。二是少林大道以南、龙腾大道两侧的“生态公建岛”,功能主要为宾馆、银行、综合商业等。三是颍河东路东端的物流中心,还向北延伸到少林大道北侧,包括汽车客运中心、宾馆、专业市场、大型商场以及配套的物流仓储用地等。四是鹤翔大道两侧的,

B 、片区级商业服务设施五片,主要安排为居住区配套的商业服务中心、农贸市场、商场、超市和商业步行街等功能,分别为:鹤翔大道两侧的商业商住综合服务区、北部的金峰路两侧的两个社区中心、生态住宅区的带状社区中心、以及焦河东岸的带状公建设施,共计五处。

● 文化娱乐用地

根据《登封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为整个登封服务的博物馆、图书馆、会议休闲中心、青少年宫、影剧院、文化馆等各类大型文化娱乐设施将设置于中岳庙景区周边地区,因此东城区的文化娱乐用地主要安排于中岳庙东的文化设施带内,设置会议休闲中心、博物馆和休闲运动中心;除此之外,在各居住区内分散布局社区文化中心、影剧院等小型文化娱乐设施。 ● 体育用地

东城区规划在康南路南、焦河西岸设置大型的城市体育中心,为整个东城区甚至是登封市服务,并成为郑少高速公路的重要建筑对景。同时,中岳庙东部、福佑路以西靠近环山路的位置安排两个休闲运动中心,结合休疗养功能安排高级的体育运动与休闲设施。另外,在北部居住区沿河地段设置小型的体育设施,安排为社区居民服务的体育运动场地。

● 医疗卫生用地

东城区设置两处医院,分别是步行街以北的东城区大型医院以及金峰路以北的地段医院。同时,在旅游环山路与康南路交叉口的东北角,结合地形设置一个大型休疗养基地,为登封及周边城市提供休疗养服务。

● 教育科研用地

东城区东北部、焦河以西、金峰路以北地段设置教育科研基地,其主要职能是利用良好的自然与景观环境优势,吸引中等、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在此落户,成为东城区开发建设的又一亮点。

16 (3)居住区规划

东城区居住用地面积共计约293.25公顷,居住建筑面积321.77万平方米,居住人口容量约9.55万人。按照各自的社区规模与居住类型可分为3个大的居住区,8个居住小区,同时居住片区按照各自的居住特色可分为三种主要的居住类型。 ● 环山生态居住社区

沿嵩山山麓自然环境优美的地段,安排环山生态型居住社区,开发低层低密度、高绿地率的高级住宅,并配备完善的服务设施,建筑高度以4层为主,局部5层。

● 动迁安置住宅区

在靠近中岳庙景区的少林大道以南、颍河东路两侧区域,安排四片新区建设村民安置房社区,作为东城区开发的主要动迁安置基地,主要安置少林大道两侧中岳庙村、新店、韩村等村庄的居民。另外,在凤舞路西北侧也设置四片村民安置房社区,主要安置东城区北侧大小康村、南北新庄等村庄的居民。

● 普通居住社区及商住社区

东城区东北部、焦河东岸是东城区的主要居住基地,规划适当增加土地开发强度,形成普通居住社区,这里也是东城区商品房开发的主要区段。同时在靠近东城区中部十字形城市级公共服务区的区域,考虑土地的住宅与商业复合使用,设置部分商住社区。

另外,原位于新店村以北的发祥小区目前已经建成部分6-7层的住宅,其规划方案显示还将建设部分小高层住宅。由于本小区西侧靠近中岳庙景区,北侧与嵩山临近,本规划认为在其所在区段不适合建设小高层住宅,因此建议发祥小区修改规划方案,住宅建筑高度控制在6层以下。

● 中小学及幼托

根据地区人口规模和分布,东城区规划范围内设置中学3所,小学7所,幼托18所。

A 、中学:共计3所,每所占地面积3.0-3.1公顷,服务半径1000-1200米。一所布置在少林大道以南、颍河东路以北的动迁安置基地内,为原中岳办第一初中改建而成;一所布置在鹤翔大道西南,环山生态居住社区内;一所布置在金峰路以北,普通居住社区内。

B 、小学:共计7所,每所占地面积1.4-1.6公顷,服务半径500-700米。在动迁安置区内设置两所,分别为原中岳办中心小学和韩村小学改建;在普通住宅区设置两所,一所新建,一所为原康村小学改建;生态住宅区内设置三所,两所新建,一所为原南新庄小学改建。

C 、幼托:共计18所,属于居住小区内部配建,每处占地0.4-0.6公顷,服务半径250-300米。幼托主要根据居住小区及居住组团分布,分别布置于各个居住小区中心及居住组团服务半径的中心位置。

● 其他居住区配套公共服务设施

居住社区的建设,不仅仅区分各居住区的居住特色和社区规模,还要考虑各社区的公建配置。规划在各居住片区中部均设置一个居住小区级中心,配备完善的商业服务、文化娱乐和医疗设施,部分地区还延伸出商业街,分别为其周边的居住社区服务。各居住区的公共服务设施也与城市级的公共服务设施有机协调,设施共享,并形成良好的城市景观。居住小区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参见《登封市东城区居住区配套公共服务设施一览表》。

17 登封市东城区用地汇总表

登封市东城区建筑容量统计表

注:以上表格中现状保留的建筑面积未计入。

18

五、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1、对外交通

东城区对外交通极为便捷。东城区西侧紧靠中岳庙景区,通过少林大道、颍河东路、旅游环山路可与老城区便捷的联系。东城区东侧紧邻郑少-洛少高速出入口,并与建设中的许少高速公路连接顺畅便捷。

东城区现状少林大道部分承担了过境道路的功能,规划近期颍河东路建成后,由颍河东路承担过境道路的功能,少林大道作为新老城区联系的主干道。远期高速公路以南的南环路建成后,颍河东路成为城市主干道,不再承担过境道路的功能。

2、道路网结构

东城区道路网结构及道路选线以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干道走向为依据,不仅密切结合地形地势及现状,顺畅衔接老城区及周边城市道路,还从城市设计角度考虑东城区道路空间构图与空间序列的形成。路网结构基本以方格网为主,宽直畅通。

(1)旅游环山路:基地北部的旅游环山公路是登封城市重要的旅游交通主干道,也是连接三个城区的重要通道,同时还是严格区分风景区不可建设用地和城市可建设用地的界线。另外,规划建议将中岳庙与黄盖峰之间的旅游环山路下穿,留出地面作为中岳庙与黄盖峰步行连接点,以保证中岳庙与黄盖峰“山庙一体”的格局。

(2)城市主干道:主干道间距按800-1000的间距布置,规划范围内城市主干道形成六横六纵的骨架,六横包括少林大道、颍河东路、玉带路、银石路、康南路、金峰路等,六纵包括福佑路、龙腾大道、鹤翔大道、凤舞路、雁栖路、焦河路等。规划范围内主干道总长度36.11公里,道路网密度为2.783公里/ 平方公里。详见下表。

登封市东城区主干道一览表

东城区各条主干道的选线经过了反复斟酌,既考虑了道路线型的顺畅、交通的便捷、沿线的现状情况等等,还从城市景观的角度考虑道路的对景和沿路建筑界面的变化。

少林大道、颍河东路和凤舞路不但是东城区重要的景观大道,还是登封城市最主要的东西向交通干道,连接城市的三个

城区;少林大道道路红线宽50米,两侧为30米的绿化带;颍河东路和凤舞路道路红线宽50米,两侧为15米的绿化带。

19 另外,规划建议将中岳庙与太室阙之间穿越的少林大道在中岳庙前改为道路下穿,地面作为中岳庙的庙前广场,使中岳庙与太室阙连接为有机的整体。

● 龙腾大道是东城区的南北向主轴线,规划道路红线宽度60米,两侧为30米的绿化带,在少林大道以北路段,结合道路

西侧的寺里河滨河绿带适当放大绿带宽度,形成道路界面的变化。

● 鹤翔大道、康南路和金峰路均是连通东城区与嵩山风景区的景观大道,指向东城区北部的嵩山山体,是展示登封环山发

展格局的重要绿色通廊,规划道路红线宽度40米,两侧为30米的绿化带。

● 焦河路和雁栖路均是东城区东北部的交通性主干道。焦河路是根据现状道路拓宽改建而成,还下穿高速公路向南延伸,

在焦河口与少林大道相交。规划道路红线宽度40米,两侧为15米的绿化带。另外,在规划远景考虑将焦河路南段改线,垂直于高速公路和凤舞路,并向南穿越高速公路,连接城市发展备用组团。

● 银石路为临近东城区北部行政中心的环行道路,为形成中心发散的感觉,规划将原总规确定的方格状路网进行了适当调

整,以半环形道路强化向心感,同时也便于与鹤翔大道、康南路等道路的连接。银石路规划道路红线宽度35米,道路南侧设15米的绿化带,北侧为开放式公园。

● 玉带路西起中岳庙景区,向东、向北贯穿整个东城区,分为玉带南路、玉带中路和玉带北路三段。玉带路不仅是东城区

未来发展的主要推进路线,也是东城区最主要的生活性大道和片区内部的联系道路。玉带路规划道路红线宽度35米,道路两侧设15米的绿化带。

● 福佑路处于中岳庙风景区东侧,是划分东城区与中岳庙景区的边界,规划道路红线宽度35米,道路东侧设15米绿化带。

(3)城市次干道及支路

考虑到总体规划所确定的东城区主干道网密度较高,本次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增加重点地区的城市次干道及支路网密度。次干道间距按450-650米的间距布置,支路按250-350米间距布置,构成完整紧凑的道路系统网络。次干道和支路总长度29.67公里,道路网密度为2.286公里/ 平方公里。

(4)城市道路交叉口

根据东城区的城市规划和相交道路的等级、分向流向、公共交通站点设置、交叉口周围用地的性质等确定交叉口形式和用地。城市建设中应注意城市重要路口的建筑退红线管理,以保证路口建设按规划实施并为城市交通机动化、快速化的发展预留改造余地。为确保路口交通能力与路段相协调,规划东城区城市道路与郑少高速公路交叉均为分离式立交或互通式立交,主干路与主干路交叉为路口拓宽渠化信控路口或环岛,次干路以上路口交叉路口为信控路口,重要支路交叉为信控路口,其它路口为一般平交路口。

另外,在少林大道与凤舞路交叉口设置直径90米的环岛(红线直径150米),在环岛内可设置城市雕塑,作为登封城市东部入城口的门户节点。

3、道路等级

东城区道路系统分以下五个等级:

● 旅游环路:即旅游环山公路,道路红线40米。

● 景观大道:包括少林大道、龙腾大道、颍河东路、凤舞路、鹤翔大道、康南路和金峰路等,道路红线40-60米,两侧绿

化带15-30米。

● 主干道:包括玉带路、福佑路、银石路、雁栖路、焦河路等,道路红线35-40米,两侧绿化带15米。

● 次干道:道路红线25-30米。

● 支 路:道路红线16~20米。

4、道路横断面及转弯半径

根据登封市总体规划所确定的道路断面,结合城市道路的等级结构、道路类别、机非交通量和人流量,并考虑道路两侧用地的用地性质、绿化、工程管线及交通组织等的要求,合理确定道路红线及断面,保障车辆和行人安全通畅,构建景观优美、各具特色的城市景观通道。

● 规划城市外围主干公路及绕城公路须与相关公路等级相协调,并预留一定发展余地,道路红线50m 以上,机动车道六车

道,原则上采用三块板道路断面。

● 城市景观性主干道的断面原则上采用机非分行的三块板或四块板断面,两侧设置绿带不少于30米。

● 一般性主干道采用机非分行的三块板断面,部分道路可根据两侧用地及拆迁难度、道路坡度、非机动车数量等采用二块

板或一块板形式,两侧设置绿带不少于15米。

● 城市次干路可采用一块板或二块板形式。

● 城市支路采用一块板道路断面。

20 同时应作好建筑退后道路红线及道路景观、防护绿带的控制和建设工作。各级道路断面参看道路系统图,各级道路缘石转弯半径参见下表:

登封市城市东城区道路缘石转弯半径表(单位:米)

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出发,在道路断面的设计中,规划考虑了道路分期建设的问题。考虑到近期东城区尚未成型,道路可分期建设,道路不一定一次性达到规划的宽度,而是先按规划宽度进行控制,目前缩小宽度,两侧控制为绿化带,等将来交通流量增大以后再进行拓宽。这样不但可以节约资金,还有利于增添东城区道路空间的亲和力。

5、交通设施

(1)汽车客运站

在少林大道与颍河东路的东段、紧邻高速公路出入口处设置一座汽车客运站,占地面积3.23公顷,满足东城区及城市对外交通联系的需要。同时,客运站内还可设置公交终点站,分别开设通向中城区和嵩山景区的公交线路。

(2)公共停车场

根据总体规划要求,东城区内公共停车场面积按城市人口每人0.9平方米计算,机动车停车与非机动车停车用地为8:2。东城区停车场设置考虑靠近服务对象,如体育场、物流中心、商业中心、公园等,在东城区内均衡布置22处,形成点面结合、布局合理、服务半径在200-300m 的停车服务网络。东城区各地块还规定了地块内需配建的停车场(库)的标准,并严格控制新建建筑配建停车场的建设与管理。详见下表。

登封市东城区配建停车场(库)标准表

注:1、自行车按0.8-1.2平方米/辆(地上)或1.5-1.8平方米/辆(地下)控制。

2、机动车以小汽车计算,标准按25-30平方米/辆(室外)和35-40平方米/辆(室内)控制。

(3)公交站场

东城区在康南路南侧、焦河路西侧、靠近高速公路的地段设置一个公交综合保养车场,占地面积2.09公顷,作为东城区公交车停放、保养的场所。同时,在东城区开辟6路公交线路,除了在东城区外围设置区域环线外,还分别通向中城区、卢店和旅游环山路上的各景点。公交系统的建设,不但使新老城区紧密联系,老城区居民可以便捷的到达东城区的核心区,也为东城区居民的出行提供了便利。

21 (4)公交站点规划

东城区内的公交停靠站均应不占用车行道,应全部采用港湾式布置(如附图),具体设置规定如下:

● 在交叉口附近,公交停靠站应设置在离交叉口50米以外处。港湾式停靠站长度应至少有两个停车位,对无法设置港湾

式停靠站的城市主干道,可以考虑结合附近大型交通集散点将公交站点设置在相交道路上。

● 公交停靠站设置在交叉口下游时,离开(对向进口道)停车线距离按如下原则确定:无信号灯控制的交叉口,停靠站必

须在视距三角形外(包括车站内同时停放的最大车辆数);下游右侧拓宽增加车道时,应设在右侧车道分岔点向前至少15-20m 处。

● 公交停靠站设置在交叉口上游时,离开停车线距离按如下原则确定:边侧为拓宽增加的车道时,停靠站应设在该车道分

岔点之后至少15-20m ,并将拓宽车道加上公交站台长度后做一体化设计。边侧无拓宽增加车道时,停靠站位置应在外侧车道最大排队长度的基础上再加15-20m 处,停靠站长度另外确定。

● 对多条公交线路并行的路段,如果行车密度小,上下乘客不多而换乘较多时,可合并设站,此时应根据公交车到站频率

和站台类型、长度来确定并站的最大线路数,一般不宜超过5条,特殊情况下不应超过7条,如果线路数较多,行车密度比较大且上下乘客较多,应分开设站。

● 在线路重复段较长的情况下,除将几个乘客换车较多的站点合在一起外,对其余换车较少的站点,将其拉开,前后交错

间隔布置。一般应将上下乘客少、车辆

密度小的线路设在前方,将上下乘客

多、发车密度大的线路站点设在后方。

● 公共电、汽车不应共用同一停靠站,而

应将电车站布置在汽车站的前方。站牌

间距应满足下游停靠站台长度加上

25.0m 长,以保证不影响上游公交车停

靠站的运转。

● 上、下行对称的站点宜在道路平面上错

开,即交叉设站,其错开距离应不小于

30m ;同时,为方便乘客过街换乘,错

开距离也不宜过大。

● 公交停靠站候车站台的一般规定:公交停靠站候车站台的长度宜取15~20m ;站台的宽度应取2.0m ,改建及综合治理交

叉口,当条件受限制时,最小宽度不应小于1.25m (见图)。

● 为区分公交停靠站的停车范围,在公交停靠站车道与相邻通车道间按国际设置专用标线:一辆公交车停车长度以15~20m

为准,多辆公交车停靠的站台长度可按下式确定:公交停靠站站台长度=公交停靠站同时停靠的公交车辆数(公交车辆长度+2.5)。(见图)

● 公交停靠站车道宽度为3.0m ,受条件限制时,公交停靠站车道宽度最窄不得小于2.75m ;相邻通行车道宽度不应小于

3.25m 。人行道宽度确有多余时,可压缩人行道设置公交停靠站:人行道的剩余宽度应保证大于行人交通正常通行所需的宽度,最小宽度不宜小于2.50m ,行人少的场合也确保不小于1.50m 。必要时可在停靠站局部范围内拓宽道路红线。

(5)人行立体交通

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东城区在少林大道、颍河东路、龙腾大道等沿线设置了多个人行立体交通,采用人行天桥或地下通道穿越城市干道,不但保证了步行者的安全,还使少林大道等城市干道的机动车流不受干扰。人行天桥还可作为城市景观中的活跃因素,对美化城市环境、强调门户空间等起到重要作用。另外,考虑中岳庙前广场人流活动较多,将少林大道和旅游环山路局部下穿,保证视线通畅和人流活动的安全。

六、绿地景观系统规划

1、绿地系统

从建设生态型城区和高品质人居环境的规划目标出发,东城区绿地系统的建设及其重要。东城区的绿地系统主要由市级公园、广场、居住区绿地、居住小区绿地、居住组团绿地、街头小游园等公共绿地,结合组团分隔生态绿带、滨河绿带、防护绿地、生产绿地、附属绿地和城市外围生态绿化环等绿地构成,“点、线、面”相结合,城市与嵩山风景区相结合,自然条件与城市发展要求相结合。除了186.11公顷的中岳庙风景区不计入城市建设用地外,东城区的公共绿地总用地面积约314.11公顷,占总用地的28.26%,人均公共绿地指标达到

32.89平方米/人。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i3l.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