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间性”视阈中的编辑主体及其关系

更新时间:2023-12-26 15:1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主体间性”视阈中的编辑主体及其关系

作者:黑晓佛

来源:《编辑之友》2011年第09期

长期以来,在编辑活动中往往只是注重编辑主体的作用和编辑主体性的发挥,有意无意淡化甚至忽视作者和读者在编辑活动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在这一过程中,作者和读者只是作为和著作物同等的“直接作用的对象”客体而存在,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作者和读者主体性地位的消解。编辑主体地位的确立并不意味着以排斥作者为前提,也不以否认读者的作用为目的。编辑的主体作用不是孤立的,而是与作者和读者的作用紧密相连的。 一 主体间性与编辑主体

“主体间性”,是西方哲学消解主客二元对立和主体中心主义提出的一个哲学范畴,最早由胡塞尔提出,后经海德格尔、迦达默尔等人的不断丰富和发展,到了哈贝马斯,这一理念才真正被引入社会生活当中并被人们接受。主体间性,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主体的关系。它超出了主体与客体关系的单一模式,进入主体与主体关系的模式。在主体间性理念观照之下,近代哲学逐渐由建立在主客二元对立基础上的主体性原则转向了关注主体间平等对话和交往的交互主体性原则。与此相应,主体之间也由以往的“我”与“他”之间的主客体(二元对立)关系,逐渐转向“我”与“你”之间的平等、共生、理解、对话、交流关系。主体间性体现的是一种主体间的和谐共在,这是在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交流的关系中体现出的一种内在属性。它是使不同主体之间相互理解成为可能的前提性的东西,是对不同主体而言的共同有效性和共同存在。就单纯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而言,主体所面对的是客体;而在多主体的关系中,他们所面对的既有主体之间的关系,也有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在此,主体与主体的关系不再是孤立存在的二人世界或多人世界,而是以他们共有的客观世界为前提的。主体间性并不是反主体性,反个性,而是对主体性的重新确认和超越,是个性的普遍化和应然的存在方式对主体间性的肯定和彰显并不是对主体性的否定,而是主体性在主体间的拓展和延伸。 从主体间性理论出发,我们可以尝试从一个新的视角去理解和把握作者与编辑、作者与读者、编辑与读者的关系。主体间性主张的是一种亦此亦彼、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和谐共在的关系,编辑只有在与其他主体(作者、读者)的相互承认和尊重中,才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编辑活动。“真正的主体只有在主体间的交往关系中,即在主体与主体相互承认和尊重对方的主体身份时才可能存在”。作为编辑活动的主体——作者、编辑、读者,在编辑活动中必然要超越自身的个体性,以交互原则取代主从原则,通过交往对话、互相理解、平等沟通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在主体间的关系中会合、相遇、对话、交流,共同完成编辑工作。编辑在整个编辑过程中(从组织、策划、选题、设计到编辑加工等)发挥重要作用,参与文稿意义的解构和重构,其主体地位自然毋庸置疑。但主体的权利既可能消极地表现为凌驾性,也可能积极地表现为“酌情善断”。主体间性理论观照下编辑主体性的发挥,正是编辑与其他主体(作者、读者)会话交流、“酌情”的过程。这就需要编辑理性的确认,利用其自身主体身份,同时承认作者及读者的主体身份,主动与其自身、作者和读者等不同主体进行交流、对话。在主体之间的交流中相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互理解、分享经验,从而达成各个主体问视野的融合,形成主体之间相互理解和交流的信息平台。在这样一种新型的关系中,一种多元、平等、互动、共在的主体间的对话关系得以确立,编辑活动主体间的交往、理解以及和谐共在由此成为可能。 二 主体间性视阈中的编辑主体及其关系

编辑活动是编辑主体与作者主体、读者主体以及他们所属的客观世界、主观世界、生活世界之间的一种交往行为。编辑不是编辑活动的唯一主体,其所发挥的作用也不是孤立的,而是与作者、读者的主体作用密切联系在一起。编辑活动中主体间性的提出正是基于编辑过程中,对作者、编辑、读者多重主体因素的综合考虑。编辑活动既涉及文字、文本层面,又涉及文化、思想层面,即涉及与编辑活动全过程所有相关的因素。在这些因素中,除了编辑这一主体之外,还有作者和读者这两个主体。由于涉及编辑活动各个层面的差异的客观存在,协调好编辑活动中主体间的关系,使共在的自我在编辑活动中充分发挥和谐的创造作用,就必须提倡人与人的“交往理性”,即形成主体与主体之间的话语交往关系,从而达到主体间的“视界融合”。 (一) 主体间性视阈中的编辑和作者

美国学者麦卡锡(Panl Mc-canhy)认为,编辑和作者是一种共生关系,“早在编辑在书稿上画下第一个修改符号之前,作者和编辑就已经展开了创造性的合作过程”。编辑在文稿酝酿阶段的“提前介入”使传统的作者撰稿、编辑编稿的关系被彻底打破,编辑不仅是在创作之后从微观的角度提出修改意见,还在创作之前,从宏观的角度,对作品的主题、框架结构、层次等根本性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编辑作为一个策划组织者,他所付出的创造性劳动早已超出了对文稿进行加工、润色、修改的“再创造”范畴。作者和编辑是编辑活动中最为重要的一对主体:作者作为编辑活动的前提主体,是文化产品的最初创造者,离开这个前提编辑活动就失去了存在的可能性与必要性。而编辑作为编辑活动的构成主体,从作者创作之初就开始了策划、选题、加工、设计等一系列工作,最终促成作品的出版。从主体角度来看,编辑活动在一定意义上讲也就是作者、编辑和读者相互理解的过程。编辑活动是以对原稿和作者的理解为出发点的。任何一位编辑一一作品的最初读者都是带着一种合法的偏见,即“前理解”而进入意识的理解过程的。因此,尽管编辑在文稿的审读、理解、加工等过程中努力忘却自身,尽量以客观的姿态进入原文,力求把握作者的原初意旨,但在现实中却总是不可避免地受到编辑自身文化知识、学科背景、专业局限及编辑职业特点、判断标准、价值观点等的客观存在,加之在编辑过程中还必须面对现实的目标读者,考虑现实读者的需求和接受水平,所以编辑个人主观的参与在所难免,这就使出版作品在语言、内容、结构甚至思想、立意、格调、旨趣诸方面都与原文产生某种偏差。从而使编辑与作者之间的交往、原稿与最终出版作品之间的对话、沟通都以一种不对等甚至不平等的方式展开。由此也使交往过程中的平等、对话、理解等遭到了有意无意地破坏、亵渎甚至抛弃。依据哈贝马斯的观点,编辑可以在反思自身前理解的基础上,去影响和改变由于前理解所导致的主体间对话、沟通的不对等甚至不平等的状况。在编辑活动中,无论是在对原稿的把握、审读、理解等方面,还是在编辑加工、提炼升华及设计、优化等诸方面,都做到“尽可能少一些主观加工,而更多一些原貌的客观呈现”,这样,作为出版物的作品和原稿才能在一种基本上消除了平等交往障碍的理想的情境中实现一种和谐的共在。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hz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