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学7-21章练习题

更新时间:2024-07-04 15:3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练习题(7-12章)

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在该题后的括号内)

1.犯罪行为的最基本特征是( )

A.刑事违法性 B.一定的社会危害性 C.应受惩罚性 D.行为人具有可惩罚性

2.我国刑法第13条“但书”,即“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可以理解为( )

A.是犯罪不以犯罪论处 B.是犯罪不以犯罪处罚 C.不构成犯罪 D.是缩小刑罚打击面的策略。 3.犯罪的一般客体是指( )

A.刑法所保护的整个社会主义的社会关系 B.一切犯罪所共同侵犯的客体 C.某些犯罪所共同侵犯的客体 D.社会主义社会全部社会关系 4.犯罪的直接客体是指( )

A.某一种犯罪所直接侵犯的具体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关系 B.某一种犯罪所直接侵犯的对象 C.某一种犯罪所直接侵犯的具体人或物 D.某一种犯罪所直接侵犯的社会的某一部分

5.下列各罪中,哪一个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 D )

A.故意杀人罪 B.盗窃罪

C.玩忽职守罪 D.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6.我国刑法分则将犯罪划分为10类,其划分的根据是( )

A.同类客体 B.犯罪对象 C.直接客体 D.一般客体

7、某甲患有梦游症,一天夜晚在梦游时将同宿舍的室友某乙杀死,某甲早

1

上醒来后见状大惊,随即报案,本案中,某甲的行为( )

A.构成故意杀人罪 B. 构成故意致人死亡罪 C.是受到精神强制下的行为,不负刑事责任 D.是睡梦中的无意识行为,不负刑事责任

8.甲带邻居家5岁小孩乙去河里游泳,因没有看管好小孩,最后乙在河里溺水死亡。甲应负不作为犯罪的刑事责任,甲不作为的义务来源是( )

A. 法律的直接规定 B. 职务上或业务上的要求 C. 法律行为引起的义务 D. 先行行为引起的义务

9.犯罪客观方面是( )

A.仅指危害行为 B.仅指危害结果 C.仅指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D.指危害行为、危害结果、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犯

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等

10、保卫科长干部李某与张某开玩笑,拿起桌上的自己事先卸过子弹的手枪向张某开了一枪,不料枪中尚有一颗子弹,当场将张某打死。李某的行为是( )

A.间接故意 B.疏忽大意的过失 C.过于自信的过失 D.意外事故

11、王某住在一高层楼房的第10层,一日在收拾房间时王某随手将一空酒瓶扔出窗外,不想正砸在楼下一行人的头部,造成该行人重伤抢救无效死亡。王某的行为构成( )

A.故意伤害罪 B.故意杀人罪 C.过失致人死亡罪 D.过失致人重伤 12.正当防卫成立的合法条件之一是( )

A.必须有违法行为发生

B.防卫行为必须是为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免受不法侵害而实施 C.防卫行为一般是针对不法分子本人实施 D.防卫行为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13.紧急避险成立的合法性条件之一是( )

A.必须是合法利益受到危险的威胁 B.危险即将来临 C.避险行为必须经过慎重的考虑而后实施 D.只要避免危险不惜造成任何损害

2

14.李某与王某发生口角后,王某声称要把李某杀死,并去商店买了一把 匕首,李怕王杀死自己,就在王从商店回来的路上,用猎枪打死了王,李某的行为属于( )

A.正当防卫 B.防卫过当 C.故意犯罪 D.假想防卫

15.甲想杀乙,就故意向乙挑衅,乙被激怒,上前殴打甲时,甲掏出准备好的匕首将乙刺死,甲的行为是( )

A.防卫过当 B.正当防卫 C.故意犯罪 D.假想防卫

16.甲乙二人发生争执,互相殴打,甲因身强力壮,几次将乙打倒,乙迫不得已,掏出匕首将甲刺成重伤,乙的行为是( )

A.正当防卫 B.防卫过当 C.故意犯罪 D.紧急避险

17、某日,黄某牵着狗在山坡上闲逛,恰遇平日与己不和的刘某,黄某即唆使其带的狗扑咬刘某。刘某警告黄某,黄某继续唆使狗扑刘某。刘某边抵挡便冲到黄某面前,拿石块将其头部砸伤,黄某见头部流血,慌忙逃走。从刑法理论上看刘某的行为属于哪种情况?( )

A.正当防卫 B.防卫过当 C.对象错误 D.紧急避险

18、某甲与某乙有仇,遂寻机报复。一天某甲得知某乙一人在家,便身带匕首向乙家走去,途中突然腹痛,便返回家中。某甲的行为属于( )

A.犯罪中止 B.犯罪预备 C.不构成犯罪 D.犯罪未遂 19.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是( )

A.行为犯 B.危险犯 C.结果犯 D.结果加重犯

20.甲盗窃同宿舍乙的金戒指后,受到良心谴责,在乙发觉前把钱放回原处,甲的行为是( )

A.犯罪中止 B.犯罪未遂 C.犯罪既遂 D.不负刑事责任

3

21.甲在树丛中向仇人乙射击,连开了两枪未击中乙,乙因害怕而求饶,甲在能继续开枪的情况下不再开枪。甲的行为属于( )

A.犯罪既遂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D.数罪

22.甲与乙有仇,某日,趁乙家无人时,放火点燃乙家房屋,火烧起来后,甲又后悔,奋力扑救,但因火势过猛,乙家房屋被烧毁。甲的行为是( )

A.犯罪中止 B.犯罪既遂 C.犯罪未遂 D.不负刑事责任 23.犯罪的预备、未遂和中止存在于( )

A.直接故意犯罪 B.故意犯罪

C.过失犯罪 D.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

24.甲欲杀乙,故意将装好子弹的枪支交给丙,并骗丙说是空枪,叫丙向乙瞄准恐吓乙,结果乙中弹身亡。甲与丙()

A.构成共同犯罪 B.不属于共同犯罪 C.以共同过失犯罪论处 D.甲单独构成犯罪 25.聚众犯罪( )

A.属于共同犯罪 B.不属于共同犯罪 C.有的属于共同犯罪

D.不是法律概念,不应在共同犯罪中适用 26.共同犯罪中的实行犯( )

A.都是主犯 B.都是从犯 C.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起次要作用的是从犯 D.有的可能是胁从犯

27.共同犯罪中的教唆犯( )

A.都是主犯 B.都是从犯 C.一般是主犯,有的是从犯 D.可以分别是主犯、从犯、胁从犯 28.对于从犯,应当( )

A.从轻、减轻处罚 B.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C.减轻或免除处罚 D.从轻处罚

29.甲为杀死乙,向乙家投炸弹,造成乙死亡,房屋炸毁,甲的行为属于( )

A.想象竞合犯 B.实质数罪 C.牵连犯 D.吸收犯

4

30.甲为擅自设立金融机构而伪造公文、印章,甲的行为属于( )

A.想象竞合犯 B.实质数罪 C.牵连犯 D.吸收犯

31.甲盗窃得一钱包,内有一张活期存折,甲冒充存折上的储户去银行取款,甲的行为属于( )

A.想象竞合犯 B.数罪 C.牵连犯 D.结合犯

32.某单位工作人员甲乘被借调收款之机,在一周内三次窃取现金数千元,甲的行为属于( )

A.继续犯 B.吸收犯 C.牵连犯 D.连续犯

33.出于一个故意或过失,实施一个犯罪行为,触犯数个罪名,这在刑法上称为

( )

A.吸收犯 B.牵连犯 C.想象竞合犯 D.结合犯

34.刑罚由( )决定适用

A.法院 B.检察院 C.公安机关 D.监狱

35.一般预防的对象主要是( )

A.犯罪分子 B.有可能实施犯罪的行为的人 C.一切人 D.违法分子 36.我国刑罚的目的是( )

A.改造罪犯 B.惩罚罪犯 C.教育罪犯 D.预防犯罪 37.特殊预防是指( )

A.预防犯罪分子再次犯罪

B.预防犯罪分子再次犯过去所犯的那种罪 C.特殊形式的一般预防

D.预防犯罪分子向其他人传授犯罪方法

5

38.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1日折抵刑期2日的刑种是( )

A.剥夺政治权利 B.拘役 C.管制 D.有期徒刑 39.管制的执行机关是( )

A.监狱 B.检察机关 C.基层单位 D.公安机关

40.主刑中最轻的一种刑罚是( )

A.罚金 B.管制 C.拘役 D.有期徒刑 41.我国刑法所规定的刑罚方法共有( )

A.9种 B.8种 C.5种 D.3种

42.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符合下列某一种情况,2年期满后,经合法程序批准后减为无期徒刑( )

A.有悔罪表现 B.没有故意犯罪 C.有悔改并有立功表现 D.有立功表现 43.我国刑法规定的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的情节之一是( )

A.未遂犯 B.防卫过当 C.犯有较轻之罪而自首的 D.预备犯 44.自首成立的条件之一是( )

A.犯罪未被发觉 B.积极退赃 C.自动投案 D.立功

45.在数罪并罚的情况下,管制最高不能超过( )

A.3年 B.2年 C.4年 D.1年

46.对数罪中判处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的,采取( )

6

A.并科原则 B.限制加重原则 C.吸收原则 D.并罚原则 47.判决宣告以后又犯新罪的并罚属于( )

A.先减后并 B.限制加重 C.先并后减 D.绝对相加

48、林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执行10年后,又犯新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对其数罪并罚,林某实际执行的最高刑为( )

A.15 年 B.20年 C.25年 D.26年

49.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罪分子如果没有刑法第77条规定情形的,则( )

A.原判刑罚不再执行 B.视为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 C.视为前罪刑罚的消失 D.原判决无效

50.被告人张某在缓刑考验期内犯罪,但在缓刑考验期满后才被发现,且未过追诉时效,对张某的处理应该是( ) A.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B.撤销缓刑,将前罪与后罪按数罪并罚的原则处理 C.对后罪处以刑罚,原判刑罚不再执行 D.重新审判

51.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 )

A.可以免除 B.仍须执行 C.应当免除 D.酌情免除

52.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同时被判处附另剥夺政治权利的,该附加刑( )

A.可以免除 B.应当免除

C.仍须执行 D.缓刑期满后再决定是否执行 53.不适用缓刑的是( )

A.累犯 B.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 C.暴力犯罪 D.再犯

7

54.甲犯某罪,应处3年有期徒刑,法定最高刑为7年,对甲的追诉时效是( )

A.5年 B.10年 C.15年 D.终身

55.对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20年后,如认为必须追诉的,须经( )核准

A.最高人民法院 B.最高人民检察院 C.公安部 D.全国人大常委会

56.王某1980年犯A罪,法定最高刑为7年,1989年犯B罪,法定最高刑为5年,则至( )年,可对A进行追诉

A.1990 B.1999 C.2000 D.1987

57.李某犯某罪,应判处有期徒刑7年,该罪的法定最高刑是10年,对李某的追诉时效是( )

A.7年 B.10年 C.15年 D.20年

二、案例分析

1、2001年8月,甲因妻子乙与人通奸而争吵,甲说乙的行为让自己真没脸活下去。乙闻言就拿来绳子、板凳,对甲说:“你没脸活下去就去死,绳子、板凳都给你准备好了,你有胆吗?给你十个胆你也不敢,像你这样的人活在世上真没意思。”甲被激得拿起绳子悬梁自缢。乙站在一旁没有制止,也未解救。不一会儿,乙见甲停止挣扎,才喊人解救,但为时已晚,甲已死亡。

对乙的行为应如何定性,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不够成犯罪,另一种意见认为构成故意杀人罪(间接故意)请谈谈呢的看法?

2、案情:屠某,女,38岁,农民。1982年2月,有夫之妇屠某与本村单身汉钱某勾搭成奸。屠某为达到与钱某结婚的目的,起意谋杀丈夫赵某。同年9月的一个晚上,屠某趁其夫赵某外出串门之机,在屋内点燃几根敬神用的香,跪在地上诅咒后,将一张画有人形和写有赵某名字的纸符烧毁,然后取香灰和纸灰少许,拌入白砂糖中,冲水搅拌后让串门回家的赵某喝下。

8

问题:屠某的行为是否构成故意杀人罪?

3、张某,男,34岁,工人。张某患有“梦游症”。1998年8月的一个晚上,张某持刀将其妻砍死。第二天清早醒后,发现其妻死亡,却不知是自己所为,因而向公安机关报案。经调查,确认张某是杀妻之凶手。据张某回忆说,夜里梦见自己在烈日下赶路,口渴难忍,后来到一片西瓜地,遂用刀割下了一个。

问题:张某的行为是否构成故意杀人罪?

4、林某,男,21周岁,某大学三年级学生。林某与被害人阮某是高中时期的好朋友,俩人在上高中时经常在一起大闹取乐。1998年2月7日,阮某到林某家玩,俩人由于在各地上大学,已时隔3年未见面,因此见面格外亲热,俩人象高中时期一样大闹一番,在此过程中林某一拳打在阮某腹部,阮某即手捂腹部,脸色惨白。林某一见,当即租车送阮某到医院,但尚未到达医院,阮某就已经死亡。经尸体解剖证明,阮某患有先天性脾脏过大,这种脾脏在遭外力打击时极容易破裂。阮某的死亡正是由于林某拳击而致脾脏破裂所致。

问题:阮某的死亡与林某的拳打行为是否有因果关系?林某对阮某的死亡是否要承担刑事责任。

5、张某(男,48岁),某村委会主任。一天下午农民王力(50岁)与其亲侄女王芬发生争吵,王力破口大骂,张某出面劝解王力,王不但不听,反而连张一起骂。这时张打了王力两个嘴巴,鼻子流了血,并把王推倒在地,经周围群众劝解,张走开了。王力被人劝回家中,躺在床上唉声叹气、闷闷不语。深夜,王趁其妻熟睡之后,跑到一颗大树下,上吊而死。王的家属控告张某逼死王力,要求法院处理。

问题:张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6、被告人郭某,男,63岁,退休工人。被告人郭某原在某国营工厂当钳工,工作一贯积极,认真负责,多次受到领导表扬。1983年6月退休后郭仍留在原厂看仓库,住在仓库旁边一间小房里,在看管仓库期间,他曾几次发现仓库被盗,损失了大约千余元的财物,但均未破获,1984年5月25日晚9时左右,忽听房后的草堆里有响声,他认为可能又有人来偷东西,而且可能藏在草堆里,就顺手抄起一根铁棍观察动静,当晚,夜色漆黑,忽然,郭隐稳约约看到草堆动了并逐渐向上拱起,露出一个人头,他想:“可发现坏人了,决不能叫他跑掉!”于是举

9

起铁棍朝那人头部打去,只听“哎哟”一声,接着从旁边又钻出几个小孩,高喊“打伤人啦!”这时郭才发现被打的是一个小孩(张小庆,男,8岁)。原来是几个孩子在草堆里玩捉迷藏。郭赶紧把孩子送往医院,并向厂领导交待了事实,小孩虽经医院抢救脱险,但造成严重脑震荡,终身残废。

问:郭某的行为应如何定性

7、李某(女)在回家途中遇到一男子张乙企图对其施行强奸,李某在反抗过程中将该男子打昏。由于受到惊吓,加上天已黄昏,李某便跑到附近一农户家请求过夜。该农户家中当时只有一老太太张甲和女儿张丙在家,张甲安排李某和其女儿同睡。深夜,张甲的儿子回来(此人即企图强奸李某之人)。张甲讲起白天之事,儿子从其母口中得知李某就睡在家中,遂产生杀人灭口的恶念。张甲告知其子李某和其女儿各自睡的位置,并要其子进去时不要点灯,以免将李某惊醒,这样就可以趁其熟睡之际将其杀害。谁知李某因白天受惊吓而不能马上入睡,对两人的谈话内容听得十分清楚。鉴于当时已无其他方法逃脱,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他便与同寝室的已经熟睡的张丙换了个位置。张乙摸黑进来后,用菜刀朝原来位置的人身上连砍数刀,结果将其妹砍死。李某则趁混乱之际逃了出去。问:

被告人李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紧急避险?

8、李某是某村村长。1996年秋,他将已初中毕业在家务农的女青年乔某安排到本村小学做代课老师。李某多次到学校找乔某,在威逼利诱之下,乔某与其发生了性关系。其后,李某又多次纠缠乔某,二人保持不正当关系达两年之久。乔某慑于李某的淫威,又怕丢面子,给家人抹黑,一直将此时隐瞒。1999年春,乔某辞职,回家务农。乔某回家后,李某又不断去乔某家,乔某忍无可忍将此事告诉家人。1999年6月5日,李某又来乔某家,欲与乔某发生性关系,乔某坚决不肯,李某欲强奸乔某,二人撕打起来。住在西间的乔父听见有声音,便知是李某欲强暴其女,便手持木棍,来到李某背后将李某打昏在地,乔某想到这几年受到的侮辱,越发痛恨李某,顺手拿起床边的剪刀向李某的阴部、腹部连轧数下,至李某重伤。

问:乔父及乔某的行为是否属于正当防卫?

9、1997年9月26日晚,被告人王伟利因不满其女友陈某的单位同事梅某经常拉陈外出跳舞而打了梅脸部一拳。9月28日傍晚,陈打电话约梅某次日上

1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hl.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