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

更新时间:2024-05-28 17:5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小石潭记》译文:

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水声,好像身上带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清脆声音,(我)心里感到高兴。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下面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向上弯曲,露出水面。成为了坻、.屿.、堪.、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 鱼儿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的样子,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一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溪岸的形状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在哪里。

我坐在潭边,四面竹林和树林环绕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入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停留,就题字离去了。

一起去游玩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跟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叫做恕己,一个叫做奉壹。

《小石潭记》基础练习

课文背诵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 ,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全石以为底,近岸, ,为 ,为 ,为 嵁,为岩。青树翠蔓, , 。

潭中鱼可百许头, 。 ,影布石上, ; 俶 ,往来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 ,凄神 ,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原文填空:

1小石潭是如何发现的? , , , , , .

2、点名小石潭方位的句子是 。 3、点名小石潭水的特征的词语是 。

4、描写小石潭的全貌的句子是 , , 。 5、文中写游鱼静态的句子是 。动态的句子是 , 。

翻译句子

1、蒙落摇缀,参差披拂。 2、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3、皆若空游无所依。 4、斗折蛇行,明灭可现。 5、全石以为底。

6、近岸,卷石底已出。 7、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8、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译字:

从小丘西( )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 )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 )石底以( )出,为坻( ),为屿,为堪( ),为岩。青树翠蔓( ),蒙( )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 )百许( )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 )不动,俶尔( )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 )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 )骨,悄怆( )幽邃。以( )其境过清( ),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

《小石潭记》测试

1. 给加点的字注音

篁( )竹 卷( )石底以出 为坻( ) 佁( ) 然不动 寂寥( )无人 翕( )忽 幽邃( ) 犬牙差( )互 2. 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的文体 作者 字 他是 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又是“ ”之一,本文选自 是 中的一篇。 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心乐( )之 清冽( ) 卷( )石 蒙( )络( )可( ) 许( ) 佁然( ) 俶尔( )

翕忽 ( ) 斗( )折 犬牙( ) 悄怆 ( ) 4、翻译下列句子

a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b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C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d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5、用课文原句回答问题

a写小石潭的全貌的语句: 。

b文中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语句: , 。

C.描写小石潭岸上优美景色的句子是 , . D.《与朱元思书》一文以“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写江水的澄澈,柳宗元的

《小石潭记》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 .

E.文中高度概括小石潭的氛围,同时抒发作者政治上受挫遭贬后忧伤心情的语句是 , .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相关练习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金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 ,为 ,为 ,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然不动, 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连。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在文中的横线上填写所缺的语句。

2. 下列带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 )

A 潭中鱼可百许头 (大约) B 斗折蛇行 (像蛇一样) C 不可久居 (居住) D 影布石上 ( 映 ) 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各标一处)

①潭 中 鱼 可 百 许 头 ②其 岸 势 犬 牙 差 互 4.翻译下列句子

①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②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5.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6. 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作者游览小石潭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第二段写了潭水的什么特点?用的什么写法?

8.作者开头说“心乐之”,为什么在第四段又写“悄怆幽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找出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列是对本文的分析,其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头采用未见其形,先闻其声的手段展示小石潭环境的清幽。 B、 文中采用了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笔墨经济,语言优美。 C、 文章抓住小石潭的景物,从各个方面烘托出“水尤清洌”的特征和小石潭的幽深之美,手法高超,形象生动。

D、 本文所写景物,透出作者与同游人的高兴愉悦的心情。 11、作者坐潭上感到“凄神寒骨”的原因是( )

A、深秋时节出游,天气凉了 B、游的时间长了,接近黄昏,下了寒气

C、小石潭四周没有多少游人,潭水很凉 D、自己的心境凄苦孤寂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qī)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元结《右溪记》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以其境过清 ( ) ② 不可名状 ( ) 2.翻译下列句子。

①斗折蛇行,明灭可见。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佳木异竹,垂阴相荫。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乙两文各从什么角度写出了水怎样的特点? 甲文: 乙文: 13.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试举一例说明。

答:

《小石潭记》对比阅读练习

阅读甲、乙两选文,回答l2~l5题。(l2分)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坏,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乙]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玦①、如带、如规、如钩;色如鉴、如琅玕②、如绿沉瓜,窈然深碧、潆回③城下者,皆浣花溪委④也。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

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隔岸阴森,尽溪,平望如荠⑤。水木清华,神肤洞达.自宫以西,流汇而桥者三,相距各不半里。舁夫⑥云通灌县,或所云“江从灌口来”是也。(选自《浣花溪记》)

[注]①玦(jué):环形有缺口的佩玉。②琅玕(láng gān ):像珠子的美石。③潆回:水流回旋。④委:聚集。⑤荠(jì):荠菜。⑥舁(yú)夫:轿夫。 12.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4分)

(1)水尤清洌 洌 (2)佁然不动 佁 (3)西折纤秀长曲 西 (4)尽溪,平坦如荠 尽 13.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2)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

l4.甲、乙两文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相同点?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点?(2分)

l5.乙文第一段“少陵浣花居在焉耳”中的“少陵”指谁?请你写出他的连续的两句诗。(2分)

(甲)《小石潭记》)

(乙)子城①西北隅,雉堞圮毁②,榛莽③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④通。远吞山光,平挹江濑⑤,幽阒辽⑥,不可具状⑦。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和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⑧

然;宜投壶⑨,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⑩之暇,被鹤氅,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节选自王禹偁《黄冈竹楼记》)(12分) 【注】①子城:城门之外的套城,也叫瓮城、月城。②雉堞(zhìdié):城墙上矮而短的墙。圮(pǐ):毁坏。③榛:丛生的杂树。莽:深密的荒草。④月波楼:在湖北省黄冈县城上。⑤平挹(yì)江濑(lài):意思是平视沙滩清流似乎伸手可汲。挹:汲取。濑:沙滩上的流水。⑥阒(qù):静。(xiònɡ ):远。⑦状:描述。⑧丁丁(zhēnɡ zhēnɡ ):棋子敲击声。⑨投壶:古代宴饮时举行的一种娱乐游戏,用箭往壶里投,以投中次数决定胜负。⑩公退:办公归来。被:同“披”。华阳巾:道士戴的头巾。第:只。 8.解释句中加点的词。(2分)

(1)水尤清冽( ) (2)不可具状( )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乃记之而去 公退之暇 B. 其岸势犬牙差互 待其酒力醒 C. 潭西南而望 野芳发而幽香 D. 以其境过清 以中有足乐者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边句子。(2分) 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 译文: 11.文段理解。(6分)

(1)甲文第二段共有三句,其中侧面描写潭水清澈透明的是第 句;乙文第一段中由远及近写景的对偶句是“ ”;乙文中暗示了作者在政治上的遭遇的一个词是“ ”。(3分)

(2)甲乙两文都表现了作者遭贬后为排解内心愤懑而寄情山水的心境,请根据两文内容,结合作者的心境,补写下面的对联。(3分)

见永州石潭,乐山水树竹,感受凄寒之景;登黄冈竹楼,宜琴棋诗壶, 。

阅读文言文,完成11—14题,(12分)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两岸悉皆怪石,敧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映。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注] ①道州:今湖南省道县。唐时偏僻荒凉,元结曾在此为官。合营溪:汇入营溪。③敧:倾斜。④嵌:张开。⑤逸民退士:遁世隐居的人。⑥置州:设置州郡。

11、[甲]文第一段描写的内容是 ;[乙]文中描写溪水的语句是

12、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 ②以其境过清 清: ③南流数十步 南: ④不可名状 名: 1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①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②佳木异竹,垂阴相映。

14、面对美景,[乙]文作者为什么会产生“怅然”的情绪?(2分)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9-12题。(共13分)

【甲】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倏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①元丰二年,中秋后一日,余自吴兴来杭,东还会稽。龙井有辨才

大师,以书邀余入山。比出郭,日已夕,航湖至普宁,遇道人参寥,问龙井

所遣篮舆②,则曰:“以不时至,去矣。”

②是夕,天宇开霁③,林间月明,可数毫发。遂弃舟,从参寥策杖并湖而行。出雷峰,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涧,入灵石坞,得支径上风篁岭,憩于龙井亭,酌④泉据石而饮之。自普宁凡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声,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之境。行二鼓,始至寿圣院,谒辨才于朝音堂,明日乃还。

(秦观《龙井题名记》)

【注】①辨才:法号元静,和下文提到的参寥,都是苏轼的朋友。②所遣篮舆:供雇佣的竹轿。③霁:雨过天晴。④酌:舀取。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心乐之 (2)其岸势犬牙差互 (3)比出郭 (4)是夕 1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4分)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林间月明,可数毫发。

11.读【乙】文第②段,根据作者的行踪在横线上填空。(3分) 从雷峰塔出发……在 洗脚……在 休息……终点是 12.【甲】【乙】两文在描写景物方面有很多共同特点。请结合画线语句,任选一个角度简要说明。(2分)

9.(1)以……为乐 (或:感到快乐)(2)像狗的牙齿那样 (3)及,等到 (4)这

10.(1)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2)树林间月光明亮,(甚至连)头发都能数清。

11.惠因涧 龙井亭 朝音堂

12.示例一:都抓住景物的特点来写景。如【甲】文抓住潭水清澈来写,【乙】文抓住月夜寂静来写。

示例二:都运用衬托或侧面描写的手法。如【甲】文通过写日光、鱼影来烘托水清,【乙】文通过水声来烘托月夜寂静。

示例三:都运用动静结合的写法。如【甲】文中“影布石上”是静,“往来翕忽”是动;【乙】文中“草木深郁”是静,“流水激激”是动。

答案:

、11、(潭)水和(游)鱼 清流触石,洄悬激注 12、①大约,大概 ②凄清,冷清清 ③向南 ④说出13、①那石岸的形状象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②秀美的树木奇异的

答案:(共40分)

8.(1)格外(或:特别、尤其) (2)详细(或:全部、一一)(2分) 9.D(2分)

10.江流山峦之外(或:江流山峦的远处),只看到风中的白帆,沙滩上的水鸟,轻烟淡云,翠竹绿树而已(或:翠竹绿树罢了)。(2分。错一处扣1分,扣完2分为止。) 11.(1)第一空:一(或:1) 第二空:远吞山光,平挹江濑 第三空:谪(或:谪居)(3分。每空1分。)

(2)示例:“消遣世虑之情”、“排解谪居之忧”等。(3分。酌情评分。)

【答案】

12. (1)寒冷(2)愣住(3)向西(4)走到??尽头(每词1分,共4分) 13. (1)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或:太阳光直射水底,(鱼的)影子散布在潭底的石头上。)(2分) (2)走了三四里路,就是青羊宫,溪水有时远有时近,竹子和柏树苍翠碧绿。(2分) 14.相同点:都使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方法。(1分)不同点:甲文写景动静结合;乙文以静景为主。(1分) 15.杜甫。(1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等。(1分) (锦州市2010年初中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

10.答案:① 因为 ② 说出 评分:每小题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11.答案:① 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② 美好的树木与奇异的山竹投下的阴影,互相遮映。评分:每小题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12.答案:甲文:侧面(间接)描写清澈透明 乙文:

正面(直接)描写 水流湍急评分:每小题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13.答案:借景抒情 例如甲文借描写小石潭的幽美、凄寒,表达了作者孤寂悲凉的心境。评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一)4.?sù ?yí ?cī (3分。每小题1分) 5、?太阳与月亮 ?即使 ?轻快敏捷的样子(3分。每小题1分) 6.?在春、冬两个季节,雪白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影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共4分。每小题2分) 7.《早发白帝城》用猿声衬托行船的快和作者的心情,《三峡》用原声带哀转久绝表现峡谷幽长的特点,渲染了秋天三峡的萧瑟气氛。(共2分。每点1分) 8.[甲]文中句子写出三峡水流湍急、水势险恶的特点。[乙]文中突出了小石潭的清澈。间接描写(或侧面描写)(共3分每要点1分) 9. ?从字里行间流露出轻松喜悦之情。?流露出作者内心孤寂、凄凉、压抑、忧伤的思想感情。(共4分 每要点2分)

6.作者浏览小石潭之初的心情是欢快的,但一经凄清环境触发,忧伤、悲凉随之而来。

7.清、澄。侧面描写,通过写游鱼、阳光、影子描写潭水。无一字写水,但无处不在写水。

8.因为作者参与改革失败后被贬,心中愤懑不平,因而凄苦是感情主调。寄情山水是为了摆脱这种心情,但欢乐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10、D

17、这八个字,不仅高度概括了潭中的氛围,环境清幽的特点,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忧伤、悲凉的心境,是全文的点睛之笔。

6、用“/”划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青 树 翠 蔓,蒙 络摇 缀,参 差 披 拂。 潭 中 鱼 可 百 许 头,皆 若 空 游 无 所 依, 潭 西 南而 望,斗 折蛇 行,明 灭 可 见。 其 岸 势犬 牙 差 互,不 可 知 其 源。 坐 潭 上,四 面 竹 树 环 合,寂 寥 无 人, 凄 神 寒 骨,悄 怆 幽 邃。

以 其 境 过 清,不 可 久 居,乃记 之 而 去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h3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