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考数学二模试卷(含解析)苏科版 精品

更新时间:2024-06-07 04:4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8年江苏省徐州市第36中学中考数学二模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题,每题3分,满分24分) 1.(3分)(2018?松江区模拟)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22325369222 A. 2x﹣x=2 B. (x)=x C. x?x=x D. (x+y)=x+y 考点: 完全平方公式;合并同类项;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根据合并同类项对A进行判断;根据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对B进行判断;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对C进行判断;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对D进行判断. 222解答: 解:A、2x﹣x=x,所以A选项错误; 326B、(x)=x,所以B选项错误; 369C、x?x=x,所以C选项正确; 222D、(x+y)=x+2xy+y,所以D选项错误. 故选C. 222点评: 本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a±b)=a±2ab+b.也考查了合并同类项、同底数幂的乘法以及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2.(3分)(2018?松江区模拟)六个数6、2、3、3、5、10的中位数为( ) A. 3 B. 4 C. 5 D. 6 考点: 中位数. 分析: 根据中位数的意义,将这组数据从小到大重新排列后,求出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即可. 解答: 解:把6、2、3、3、5、10从小到大排列为:2、3、3、5、6、10, 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是:(3+5)÷2=4, 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4, 故选:B. 点评: 此题考查了中位数,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3.(3分)(2018?包头)在Rt△ABC中,∠C=90°,若AB=2AC,则sinA的值是( ) A. B. C. D. 考点: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在RT△ABC中,根据AB=2AC,可得出∠B=30°,∠A=60°,从而可得出sinA的值. 解答: 解: ∵∠C=90°,AB=2AC, ∴∠B=30°,∠A=60°, 故可得sinA=. 故选C. 点评: 此题考查了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及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直角边等于斜边一半,属于基础题,这是需要我们熟练记忆的内容.

4.(3分)已知⊙O的直径为8,直线l上有一点M,满足OM=4,则直线l与⊙O的位置关系是( ) A. 相交 B. 相离或相交 C. 相离或相切 D. 相交或相切 考点: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分析: 根据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来判定.判断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①直线l和⊙O相交?d<r;②直线l和⊙O相切?d=r;③直线l和⊙O相离?d>r.分OM垂直于直线l,OM不垂直直线l两种情况讨论. 解答: 解:∵⊙O的直径为8, ∴半径为4, ∵OM=4, 当OM垂直于直线l时,即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d=4=r,⊙O与l相切; 当OM不垂直于直线l时,即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d<4=r,⊙O与直线l相交. 故直线l与⊙O的位置关系是相切或相交.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解决此类问题可通过比较圆心到直线距离d与圆半径大小关系完成判定. 5.(3分)(2005?扬州)在数学活动课上,老师和同学们判断一个四边形门框是否为矩形,下面是某合作学习小组的4位同学拟定的方案,其中正确的是( ) A. 测量对角线是否相互平分 B. 测量两组对边是否分别相等 C. 测量一组对角是否都为直角 D. 测量其中四边形的三个角都为直角 考点: 矩形的判定. 专题: 方案型. 分析: 根据矩形的判定定理有:(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2)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3)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解答: 解:A、对角线是否相互平分,能判定平行四边形; B、两组对边是否分别相等,能判定平行四边形; C、一组对角是否都为直角,不能判定形状; D、其中四边形中三个角都为直角,能判定矩形.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矩形的判定定理,难度简单. 6.(3分)(2018?松江区模拟)不等式组

的解集是( )

D. x>6 A. x>3 B. x<6 C. 3<x<6 考点: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先求出第一个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其公共解. 解答: 解:, 由①得,x<6, 所以,不等式组的解集是3<x<6. 故选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集的求法,其简便求法就是用口诀求解.求不等式组解集的口诀: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无解). 7.(3分)如图,⊙O1、⊙O2内切于点A,其半径分别是6和3,将⊙O2沿直线O1O2平移至两圆外切时,则点O2移动的长度是( )

A. 3 B. 6 C. 12 D. 6或12 考点: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平移的性质. 分析: 由题意可知点O2可能向右移,此时移动的距离为⊙O2的直径长;如果向左移,则此时移动的距离为⊙O1的直径长. 解答: 解:∵⊙O1、⊙O2相内切于点A,其半径分别是6和3, 如果向右移:则点O2移动的长度是3×2=6, 如果向左移:则点O2移动的长度是6×2=12. ∴点O2移动的长度6或12. 故选:D. 点评: 此题考查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注意此题需要分类讨论,小心不要漏解. 8.(3分)如图,△ABC顶点坐标分别为A(1,0)、B(4,0)、C(1,4),将△ABC沿x轴向右平移,当点C落在直线y=2x﹣6上时,线段BC扫过的面积为( )

A. 4 B. 8 C. D. 16 考点: 一次函数综合题.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根据题意画出相应的图形,由平移的性质得到△ABC向右平移到△DEF位置时,四边形BCFE为平行四边形,C点与F点重合,此时C在直线y=2x﹣6上,根据C坐标得出CA的长,即为FD的长,将C纵坐标代入直线y=2x﹣6中求出x的值,确定出OD的长,由OD﹣OA求出AD,即为CF的长,平行四边形BCFE的面积由底CF,高FD,利用面积公式求出即可. 解答: 解:如图所示,当△ABC向右平移到△DEF位置时,四边形BCFE为平行四边形,C点与F点重合,此时C在直线y=2x﹣6上, ∵C(1,4), ∴FD=CA=4, 将y=4代入y=2x﹣6中得:x=5,即OD=5, ∵A(1,0),即OA=1, ∴AD=CF=OD﹣OA=5﹣1=4, 则线段BC扫过的面积S=S平行四边形BCFE=CF?FD=16. 故选D.

点评: 此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综合题,涉及的知识有:坐标与图形性质,平移的性质,以及平行四边形面积求法,做出相应的图形是解本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题,每题3分,满分30分) 9.(3分)计算:|

|+

=

+

考点: 二次根式的加减法. 分析: 首先进行绝对值的化简,然后合并即可. 解答: 解:原式=+. 故答案为:+. 点评: 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加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绝对值的化简,比较简单. 3

10.(3分)(2018?铁岭)因式分解:a﹣4a= a(a+2)(a﹣2) . 考点: 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 分析: 先提取公因式a,再对余下的多项式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二次分解因式. 3解答: 解:a﹣4a, 2=a(a﹣4), =a(a+2)(a﹣2).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和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分解因式要彻底,直到不能再分解为止. 22

11.(3分)(2018?徐州)若a+2a=1,则2a+4a﹣1= 1 . 考点: 因式分解的应用;代数式求值. 22分析: 先计算2(a+2a)的值,再计算2a+4a+1. 2解答: 解:∵a+2a=1, 22∴2a+4a+1=2(a+2a)﹣1=1. 点评: 主要考查了分解因式的实际运用,利用整体代入求解是解题的关键. 2

12.(3分)(2018?北京)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x﹣k=0没有实数根,则k的取值范围是 k<﹣1 . 考点: 根的判别式. 22分析: 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x﹣k=0没有实数根,则△=b﹣4ac<0,列出关于k的不等式,求得k的取值范围即可. 2解答: 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x﹣k=0没有实数根, 2∴△=b﹣4ac<0, 2即2﹣4×1×(﹣k)<0, 解这个不等式得:k<﹣1. 点评: 总结: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与判别式△的关系:

(1)△>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3)△<0?方程没有实数根. 13.(3分)(2018?沛县一模)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m,3)和(﹣3,2),则m的值为 ﹣2 . 考点: 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点的特征,横坐标与纵坐标的积等于k的值,列式计算即可得解. 解答: 解:∵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m,3)和(﹣3,2), ∴k=3m=(﹣3)×2, 解得m=﹣2. 故答案为:﹣2. 点评: 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点的坐标特征,根据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变形,k=xy确定出横坐标与纵坐标的积等于k的值是解题的关键. 2

14.(3分)(2018?松江区模拟)已知二次函数y=3x的图象不动,把x轴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那么在新

2

的坐标系下此抛物线的解析式是 y=3x﹣2 . 考点: 二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 分析: 此题相当于坐标系不动,将图象向下平移两个单位,进而得出答案. 22解答: 解:将y=3x的图象向下平移2个单位得:y=3x﹣2. 2故答案为:y=3x﹣2. 点评: 此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与坐标变化,可将坐标移动转化为图象向相反的方向运动来解答. 2

15.(3分)(2018?邗江区一模)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3cm,侧面积为15πcm,则这个圆锥的高为 4 cm. 考点: 圆锥的计算.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先求出圆锥的底面圆的周长=2π?3=6π,则展开后扇形的弧长为6π,根据扇形的面积公式得到?6π?AB=15π,求出AB=5,然后在Rt△OAB中利用勾股定理即可计算出AO的长. 解答: 解:如图, ∵OB=3cm, ∴圆锥的底面圆的周长=2π?3=6π, 2∵圆锥的侧面积为15πcm, ∴?6π?AB=15π, ∴AB=5, 在Rt△OAB中,OA=故答案为4. ==4(cm). 点评: 本题考查了圆锥的计算:圆锥的侧面展开图为扇形,圆锥的母线长等于扇形的半径,圆锥的底面圆的周长等于扇形的弧长.也考查了弧长公式、扇形的面积公式以及勾股定理. 16.(3分)(2018?苏州)某初中学校的男生、女生以及教师人数的扇形统计图如图所示,若该校男生、女生以及教师的总人数为1200人,则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校教师共有 118 人.

考点: 扇形统计图. 分析: 首先求得教师所占百分比,乘以总人数即可求解. 解答: 解:教师所占的百分比是:1﹣46%﹣45%=9%, 则教师的人数是:1200×9%=118. 故答案是:118.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扇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 17.(3分)(2018?松江区模拟)在等腰Rt△ABC中,∠C=90°,AC=BC,点D在AC边上,DE⊥AB,垂足为E,AD=2DC,则S△ADE:S四边形DCBE的值为

考点: 等腰直角三角形.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由题意画出图形,根据三角形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DE垂直于AB,得到一对直角相等,再由一对公共角相等,得到三角形AED与三角形ACB相似,设AD=2,得到CD=1,AC=3,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B,AD:AB为相似比,三角形AED与三角形ACB面积之比为相似比的平方,求出面积比,变形即可求出三角形ADE与四边形DCBE的比值. 解答: 解: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如图所示, ∵△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DE⊥AB, ∴∠C=∠AED=90°,AC=BC, 由AD=2DC,设AD=2,DC=1,则AC=3, 根据勾股定理得:AB=3, ∵∠A=∠A, ∴△AED∽△ACB, ∴=, ∴S△ADE:S△ABC=4:18=2:9, 则S△ADE:S四边形DCBE的值为. 故答案为: 点评: 此题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 18.(3分)(2018?德州)长为1,宽为a的矩形纸片(

),如图那样折一下,剪下一个边长等于矩

形宽度的正方形(称为第一次操作);再把剩下的矩形如图那样折一下,剪下一个边长等于此时矩形宽度的正方形(称为第二次操作);如此反复操作下去.若在第n此操作后,剩下的矩形为正方形,则操作终止.当n=3时,a的值为

或 .

考点: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专题: 压轴题;操作型. 分析: 根据操作步骤,可知每一次操作时所得正方形的边长都等于原矩形的宽.所以首先需要判断矩形相邻的两边中,哪一条边是矩形的宽.当<a<1时,矩形的长为1,宽为a,所以第一次操作时所得正方形的边长为a,剩下的矩形相邻的两边分别为1﹣a,a.由1﹣a<a可知,第二次操作时所得正方形的边长为1﹣a,剩下的矩形相邻的两边分别为1﹣a,a﹣(1﹣a)=2a﹣1.由于(1﹣a)﹣(2a﹣1)=2﹣3a,所以(1﹣a)与(2a﹣1)的大小关系不能确定,需要分情况进行讨论.又因为可以进行三次操作,故分两种情况:①1﹣a>2a﹣1;②1﹣a<2a﹣1.对于每一种情况,分别求出操作后剩下的矩形的两边,根据剩下的矩形为正方形,列出方程,求出a的值. 解答: 解:由题意,可知当<a<1时,第一次操作后剩下的矩形的长为a,宽为1﹣a,所以第二次操作时正方形的边长为1﹣a,第二次操作以后剩下的矩形的两边分别为1﹣a,2a﹣1.此时,分两种情况: ①如果1﹣a>2a﹣1,即a<,那么第三次操作时正方形的边长为2a﹣1. ∵经过第三次操作后所得的矩形是正方形, ∴矩形的宽等于1﹣a, 即2a﹣1=(1﹣a)﹣(2a﹣1),解得a=; ②如果1﹣a<2a﹣1,即a>,那么第三次操作时正方形的边长为1﹣a. 则1﹣a=(2a﹣1)﹣(1﹣a),解得a=. 故答案为或.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分两种情况:①1﹣a>2a﹣1;②1﹣a<2a﹣1.分别求出操作后剩下的矩形的两边.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题,满分20分) 19.(10分)计算: (1) (2)

考点: 分式的混合运算;实数的运算;零指数幂. 分析: (1)分别根据0指数幂及绝对值的性质计算出各数,再根据实数混合运算的法则进行计算即可; (2)根据分式混合运算的法则进行计算即可. 解答: 解:(1)原式=1+3﹣2 =2;(2)原式=(x+1)÷=(x+1)×=.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分式的混合运算,熟知分式混合运算的法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0.(10分)(1)解方程:(2)解方程组:

考点: 解分式方程;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1)分式方程变形后,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求出整式方程的解得到x的值,经检验即可得到分式方程的解; (2)方程组两方程变形后相加消去y求出x的值,进而求出y的值,即可得到方程组的解. 解答: 解:(1)去分母得:1=x﹣1﹣3x+6, 解得:x=2, 经检验x=2是增根,原分式方程无解; (2), ①×2+②×3得:11x=22,即x=2, 将x=2代入①得:2+3y=﹣1,即y=﹣1, 则方程组的解为. 点评: 此题考查了解分式方程,以及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是“转化思想”,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求解.解分式方程一定注意要验根. 21.(2018?无锡一模)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D=90°,BE⊥AC,E为垂足,AC=BC. (1)求证:CD=BE;

(2)若AD=3,DC=4,求AE.

考点: 梯形;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专题: 计算题;证明题. 分析: (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以得到∠DAC=∠BCE,再根据已知就可以证明△BCE≌△CAD,然后根据其对应边相等就可以得到; (2)首先根据勾股定理的AC的长,再根据(1)的结论就可以求出AE. 解答: (1)证明:∵AD∥BC, ∴∠DAC=∠BCE,而BE⊥AC, ∴∠D=∠BEC=90°,AC=BC, ∴△BCE≌△CAD. ∴CD=BE.(2)解:在Rt△ADC中,根据勾股定理得AC==5, ∵△BCE≌△CAD, ∴CE=AD=3. ∴AE=AC﹣CE=2. 点评: 此题把全等三角形放在梯形中,利用梯形的性质证明三角形全等,然后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解题. 22.(2018?宿迁)省射击队为从甲、乙两名运动员中选拔一人参加全国比赛,对他们进行了六次测试,测试成绩如下表(单位:环):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第六次

甲 10 8 9 8 10 9 乙 10 7 10 10 9 8 (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计算出甲的平均成绩是 9 环,乙的平均成绩是 9 环; (2)分别计算甲、乙六次测试成绩的方差; (3)根据(1)、(2)计算的结果,你认为推荐谁参加全国比赛更合适,请说明理由. (计算方差的公式:s=[

2

])

考点: 方差;算术平均数. 分析: (1)根据图表得出甲、乙每次数据得出数据综合,再求出平均数即可; (2)根据平均数,以及方差公式求出甲乙的方差即可; (3)根据实际从稳定性分析得出即可. 解答: 解:(1)甲:(10+8+9+8+10+9)÷6=9, 2乙:(10+7+10+10+9+8)÷6=9;(2)s甲==s乙==2 =; =;(3)推荐甲参加全国比赛更合适,理由如下:两人的平均成绩相等,说明实力相当;但甲的六次测试成绩的方差比乙小,说明甲发挥较为稳定,故推荐甲参加比赛更合适.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平均数的求法以及方差的求法,正确的记忆方差公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3.(2018?无锡)在1,2,3,4,5这五个数中,先任意选出一个数a,然后在余下的数中任意取出一个数b,组成一个点(a,b),求组成的点

(a,b)恰好横坐标为偶数且纵坐标为奇数的概率.(请用“画树状图”或“列表”等方法写出分析过程) 考点: 列表法与树状图法. 分析: 首先根据题意列出表格,然后根据表格求得所有等可能的情况与组成的点(a,b)恰好横坐标为偶数且纵坐标为奇数的情况,然后利用概率公式求解即可求得答案. 解答: 解:列表得: 1 2 3 4 5 1 ﹣ (1,2) (1,3) (1,4) (1,5) 2 (2,1) ﹣ (2,3) (2,4) (2,5) 3 (3,1) (3,2) ﹣ (3,4) (3,5) 4 (4,1) (4,2) (4,3) ﹣ (4,5) 5 (5,1) (5,2) (5,3) (5,4) ﹣ ∵组成的点(a,b)共有20个,其中横坐标为偶数、纵坐标为奇数的点有6个,…6分 ∴组成的点横坐标为偶数、纵坐标为奇数的概率为.…8分 点评: 此题考查的是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求概率.列表法或树状图法可以不重复不遗漏的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列表法适合于两步完成的事件;树状图法适合两步或两步以上完成的事件;解题时要注意此题是放回实验还是不放回实验. 24.一种拉杆式旅行箱的示意图如图所示,箱体长AB=50cm,拉杆最大伸长距离BC=30cm,点A到地面的距离AD=8cm,旅行箱与水平面AE成60°角,求拉杆把手处C到地面的距离(精确到1cm).(参考数据:

考点: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 分析: 作CD⊥AE于点D,在直角△ACD中利用三角函数即可求得CD的长,再加上AD的长度即可求解. 解答: 解:作CD⊥AE于点D. 在直角△ACD中,AC=AB+BC=50+30=80cm. sin∠CAD=, =40≈69.2(cm). ∴CD=AC?sin∠CAD=80×则拉杆把手处C到地面的距离是:69.2+8=77.2≈77cm. 点评: 此题考查了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主要是正弦概念及运算,关键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加以计算. 25.(2018?达州)如图,直线y=kx+b与反比例函数y=

(x<0)的图象相交于点A、点B,与x轴交于

点C,其中点A的坐标为(﹣2,4),点B的横坐标为﹣4. (1)试确定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 (2)求△AOC的面积.

考点: 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 专题: 压轴题;数形结合;待定系数法. 分析: 根据A的坐标为(﹣2,4),先求出k′=﹣8,再根据反比例函数求出B点坐标,从而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6,求出直线与x轴的交点坐标后,即可求出S△AOC=CO?yA=×6×4=12. 解答: 解:(1)∵点A(﹣2,4)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 ∴4= ∴k′=﹣8,(1分) ∴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 ;(2分)(2)∵B点的横坐标为﹣4,

∴y=﹣, ∴y=2, ∴B(﹣4,2)(3分) ∵点A(﹣2,4)、点B(﹣4,2)在直线y=kx+b上 ∴4=﹣2k+b 2=﹣4k+b 解得k=1 b=6 ∴直线AB为y=x+6(4分) 与x轴的交点坐标C(﹣6,0) ∴S△AOC=CO?yA=×6×4=12.(6分) 点评: 主要考查了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和反比例函数中k的几何意义,这里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做此类题一定要正确理解k的几何意义.图象上的点与原点所连的线段、坐标轴、向坐标轴作垂线所围成的直角三角形面积S的关系即S=|k|. 26.(2018?松江区模拟)某公司销售一种商品,这种商品一天的销量y(件)与售价x(元/件)之间存在着如图所示的一次函数关系,且40≤x≤70. (1)根据图象,求y与x之间的函数解析式;

(2)设该销售公司一天销售这种商品的收入为w元. ①试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w;

②如果该商品的成本价为每件30元,试问当售价定为每件多少元时,该销售公司一天销售该商品的盈利为1万元?(收入=销量×售价)

考点: 二次函数的应用;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一次函数的应用.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1)找出图象上两点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函数解析式; (2)①根据收入=销量×售价即可列出代数式; ②根据盈利=收入﹣成本列出函数解析式求最大值即可. 解答: 解:(1)设函数解析式为y=kx+b(k≠0), ∵函数图象过点(50,350),(60,300), ∴解得, , 2∴y=﹣5x+600;(2)①由题意得:w=(﹣5x+600)?x=﹣5x+600x; 2②由题意得:盈利=收入﹣成本=(﹣5x+600x)﹣(﹣5x+600)?30=10000, 2化简得:x﹣150x+5600=0, 解得:x1=70,x2=80(舍去). 答:当售价定为每件70元时,该销售公司一天销售该商品的盈利为1万元.

点评: 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用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并根据题意列出函数关系式,难度一般. 27.(2018?哈尔滨)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是坐标原点,四边形ABCO是菱形,点A的坐标为(﹣3,4),点C在x轴的正半轴上,直线AC交y轴于点M,AB边交y轴于点H. (1)求直线AC的解析式;

(2)连接BM,如图2,动点P从点A出发,沿折线ABC方向以2个单位/秒的速度向终点C匀速运动,设△PMB的面积为S(S≠0),点P的运动时间为t秒,求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要求写出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

(3)在(2)的条件下,当t为何值时,∠MPB与∠BCO互为余角,并求此时直线OP与直线AC所夹锐角的正切值.

考点: 一次函数综合题. 专题: 压轴题. 分析: (1)已知A点的坐标,就可以求出OA的长,根据OA=OC,就可以得到C点的坐标,根据待定系数法就可以求出函数解析式. (2)点P的位置应分P在AB和BC上,两种情况进行讨论.当P在AB上时,△PMB的底边PB可以用时间t表示出来,高是MH的长,因而面积就可以表示出来. (3)本题可以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当P点在AB边上运动时:设OP与AC相交于点Q连接OB交AC于点K,证明△AQP∽△CQO,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的比相等,以及勾股定理可以求出AQ,QC的长,在直角△OHB中,根据勾股定理,可以得到tan∠OQC. 当P点在BC边上运动时,可证△BHM∽△PBM和△PQC∽△OQA,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的比相等,就可以求出OK,KQ就可以求出. 解答: 解:(1)过点A作AE⊥x轴垂足为E,如图(1) ∵A(﹣3,4), ∴AE=4 OE=3, ∴OA==5, ∵四边形ABCO为菱形, ∴OC=CB=BA=0A=5, ∴C(5,0)(1分) 设直线AC的解析式为:y=kx+b, ∵, ∴, ∴直线AC的解析式为y=﹣x+.(1分)(2)由(1)得M点坐标为(0,), ∴OM=, 如图(1),当P点在AB边上运动时

由题意得OH=4, ∴HM=OH﹣OM=4﹣=, ∴s=BP?MH=(5﹣2t)?, ∴s=﹣t+(0≤t<),2分 当P点在BC边上运动时,记为P1, ∵∠OCM=∠BCM,CO=CB,CM=CM, ∴△OMC≌△BMC, ∴OM=BM=,∠MOC=∠MBC=90°, ∴S=P1B?BM=(2t﹣5), ∴S=t﹣(<t≤5),2分(3)设OP与AC相交于点Q连接OB交AC于点K, ∵∠AOC=∠ABC, ∴∠AOM=∠ABM, ∵∠MPB+∠BCO=90°,∠BAO=∠BCO,∠BAO+∠AOH=90°, ∴∠MPB=∠AOH, ∴∠MPB=∠MBH. 当P点在AB边上运动时,如图(2) ∵∠MPB=∠MBH, ∴PM=BM, ∵MH⊥PB, ∴PH=HB=2, ∴PA=AH﹣PH=1, ∴t=,(1分) ∵AB∥OC, ∴∠PAQ=∠OCQ, ∵∠AQP=∠CQO, ∴△AQP∽△CQO, ∴==, =, ==2, =4, 在Rt△AEC中,AC=∴AQ=,QC=在Rt△OHB中,OB=∵AC⊥OB,OK=KB,AK=CK, ∴OK=,AK=KC=2, ∴QK=AK﹣AQ=∴tan∠OQC=, =,(1分) 当P点在BC边上运动时,如图(3), ∵∠BHM=∠PBM=90°,∠MPB=∠MBH, ∴tan∠MPB=tan∠MBH, ∴=,即, =, ∴BP=

∴t=,(1分) . ∴PC=BC﹣BP=5﹣由PC∥OA,同理可证△PQC∽△OQA, ∴∴=, =, , , .(1分) CQ=AC=∴QK=KC﹣CQ=∵OK=, ∴tan∠OQK=综上所述,当t=时,∠MPB与∠BCO互为余角,直线OP与直线AC所夹锐角的正切值为. 当t=时,∠MPB与∠BCO互为余角,直线OP与直线AC所夹锐角的正切值为1.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的解析式,求三角函数值的问题可以转化为求直角三角形的边的比的问题.

28.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ax+bx+c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A(5,0),与y轴交于点B,过点B作BC⊥y轴,

2

BC与函数y=ax+bx+c的图象交于点C(2,4).

2

(1)设函数y=ax+bx+c的图象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D,求△BDA的面积.

(2)若P为y轴上的一个动点,连接PA、PC,分别过A、C作PC、PA的平行线交于点Q,连接PQ.试探究:

222

①是否存在点P,使得PQ=PA+PC?请说明理由.

②是否存在点P,使得PQ取得最小值?若存在,请求出这个最小值,并求出此时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

考点: 二次函数综合题. 专题: 压轴题. 分析: (1)求出点B的坐标,再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解答,然后令y=0,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求出点D的坐标,再求出AD的长,然后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列式计算即可得解; (2)①先判断出四边形AQCP是平行四边形,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可得PC=AQ,然后根据勾股定理逆定理判断出∠PAQ=90°,再求出∠APC=90°,然后求出△AOP和△PBC相似,设OP=x,表示出BP,然后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列式整理,再利用根的判别式解答; ②连接AC,与PQ相交于点E,先求出点E的坐标,再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可得PE=EQ,再根据垂线段最短可知PQ⊥y轴时PQ的值最小,然后写出点P的坐标即可. 解答: 解:(1)∵BC⊥y轴,点C(2,4), ∴点B的坐标为(0,4), 又∵抛物线还经过点A(5,0),C(2,4), ∴,

解得, 所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令y=0,则﹣2x+2x+4, x+2x+4=0, 整理得,x﹣2x﹣15=0, 解得x1=﹣3,x2=5, 所以,点D的坐标为(﹣3,0), ∴AD=5﹣(﹣3)=5+3=8, △BDA的面积=AD?OB=×8×4=16;(2)①∵PC∥AQ,CQ∥PA, ∴四边形AQCP是平行四边形, ∴PC=AQ, 222∵PQ=PA+PC, 222∴PQ=PA+AQ, ∴∠PAQ=90°, ∴∠APC=180°﹣∠PAQ=180°﹣90°=90°,

又∵∠PBC=∠AOP=90°, ∴∠APO+∠PAO=90°,∠APO+∠BPC=90°, ∴∠PAO=∠BPC, ∴△AOP∽△PBC, ∴=, 设OP=x,表示出BP=4﹣x, ∴=, 2整理得,x﹣4x+10=0, 22∵△=b﹣4ac=(﹣4)﹣4×1×10=﹣24<0, ∴该方程没有实数根, 222∴不否存在点P,使得PQ=PA+PC;②如图,连接AC,与PQ相交于点E, ∵A(5,0),C(2,4), ∴点E的坐标为(,2), ∵四边形AQCP是平行四边形, ∴PE=EQ, 由垂线段最短可知PQ⊥y轴时PE最小, ∴PQ的值最小, 此时,点P的纵坐标与点E的纵坐标相同,为2, ∴点P的坐标为(0,2), 故存在点P(0,2),使得PQ取得最小值. 点评: 本题是二次函数综合题型,主要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根的判别式的利用,垂线段最短,(2)②确定出PQ与y轴垂直时取值最小是解题的关键. 精品推荐 强力推荐 值得拥有

又∵∠PBC=∠AOP=90°, ∴∠APO+∠PAO=90°,∠APO+∠BPC=90°, ∴∠PAO=∠BPC, ∴△AOP∽△PBC, ∴=, 设OP=x,表示出BP=4﹣x, ∴=, 2整理得,x﹣4x+10=0, 22∵△=b﹣4ac=(﹣4)﹣4×1×10=﹣24<0, ∴该方程没有实数根, 222∴不否存在点P,使得PQ=PA+PC;②如图,连接AC,与PQ相交于点E, ∵A(5,0),C(2,4), ∴点E的坐标为(,2), ∵四边形AQCP是平行四边形, ∴PE=EQ, 由垂线段最短可知PQ⊥y轴时PE最小, ∴PQ的值最小, 此时,点P的纵坐标与点E的纵坐标相同,为2, ∴点P的坐标为(0,2), 故存在点P(0,2),使得PQ取得最小值. 点评: 本题是二次函数综合题型,主要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根的判别式的利用,垂线段最短,(2)②确定出PQ与y轴垂直时取值最小是解题的关键. 精品推荐 强力推荐 值得拥有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h2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