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必备中国共产党重要会议总结

更新时间:2023-05-21 21:01: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国共产党历史部分重要会议选编37

1.1921年7月的中共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它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变。2.1922年7月的中共二大:中共二大的中心议题是讨论和制定党在现阶段的革命纲领。会议

根据列宁提出的《民族和殖民地问题提纲》对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当前

阶段的革命性质是资产阶级民族革命的性质进行了分析,并制定了当时党的最低和最高纲领。

“最高纲领”――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

度,渐次的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社会。“最低纲领”――即在民族革命阶段的最低纲领,①消除

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②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打倒中华民族的完全统一;③统一

中国本部(包括东三省在内)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中共二大的历史意义是巨大的――它正确的

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明确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步走;

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预示着中国革命的新高

潮必将来临。

3.1923年6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这是党的历史上比较重要的

一次代表大会,此次大会讨论并接受了共产国际关于国共合作以及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

民党的决议案,为随后到来的第一次国共合作打下了政治基础。中共三大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

的策略思想,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正确地确定了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促进了国共合作

的形成。但是,大会对于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农民问题和军队问题还没有给以应有的重视。

4.中共四大――1925年1月在上海召开。大会的中心议题是:如何加强党对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

的领导,以及在宣传工作、组织工作和群众工作方面如何准备迎接大革命的高潮。中共四大的

主要中心议题是:讨论工人阶级如何参加民族革命运动以及党如何领导即将到来的功能运动高

涨的问题。大会指出了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工农联盟的重要性。中共四大的历史功绩是:正确分

析了中国社会各个阶段的革命态度问题,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大会还

指出了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提出了无产阶级与农民建立巩固工农联盟的重要思想;大

会还制定了有计划地开展工农运动的方针。中共四大的不足是:虽然提出了领导权的问题,但

对于如何争取领导权,缺乏具体明确的方针,只讲对群众运动的领导权,而完全忽视了对政权

和武装力量的领导权。提出了农民是革命同盟军的问题,但没有提出土地革命这一解决农民问

题的根本思想。

5.中共五大――1927年4月27日到5月9日,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汉召开。这次代

表大会是在大革命的紧急关头召开的。大会的主要任务是接受共产国际执委会第七次扩大会议

关于中国问题的决议案,纠正陈独秀的机会主义错误,并决定党的重大方针政策。毛泽东批判

了陈独秀在对待农民问题上的错误,主张把农民组织起来,武装起来,迅速加强农民的斗争。

中共五大总体上来说是失败的。因为,中共五大虽然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但对争夺革命

领导权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如改造武汉国民党、改造武汉国民政府、组织和扩大党对

革命武装的领导等问题,均未作出切合实际的回答。大会对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实质和危害

也缺乏深刻的认识。陈独秀虽然作了检查,但没有真正改正错误。因此,五大实际上并未解决

挽救时局的问题。

6.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会议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

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就国共两党关系、土地革命、武装斗争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会

议坚决纠正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投降主义,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

总方针,并把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作为当前党的主要任务。会上,毛泽东明确提出了“须知

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的著名论断。1928年4月,朱德、陈毅等率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

部分队伍和湘南起义中组织的农军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部队会合,创建了中国

第一支工农红军,并进一步扩大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此后,中国共产党相继开辟了湘

鄂西、鄂豫皖、陕甘、海陆丰、左右江等革命根据地,建立了工农红军第一、第二、第

四方面军和其他红军部队。

7.三湾改编――1927年9月29日,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来到这里,进行了具有伟大

历史意义的"三湾改编".这是中国工农红军政治工作的开端,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为从

组织上,政治上和思想上建设一支全新型的人民军队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8.中共六大――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

大会在莫斯科召开。中共六大主要讨论了:中国社会的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现阶

段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目前的政治形势正处于两个革命高潮之间;党的总任

务不是进攻,而是争取群众、准备暴动。会议还制定了中国革命现阶段的十大政纲;规定了党

的建设、工人运动、农民运动、红军和根据地建设的各项政策;批判了“左”右倾机会主义错

误,特别是盲动主义的错误。六大也存在着不足:中共六大制定的路线基本是正确的,对后来

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但这次会议也存在着缺点,即对中间阶级的作用、反动势力

内部的矛盾缺乏正确的估计和政策,特别是对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意义

认识不足,仍旧把城市工作放在全党工作的中心,这对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消极的影响。

9.古田会议――1929年12月下旬,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在福建上杭县古田

镇召开。会议通过了毛泽东主持起草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古田

会议的中心思想是:用无产阶级思想进行军队和和党的建设。会议规定: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决定着军队的性质和面貌,这是红军建设的根本原则;规定红军除了要进行打仗消灭敌人的军

事活动之外,还要担负起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以至于建立

共产党的组织等项重大任务。在党建方面,强调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古田会议决议是中国共

产党和红军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10.遵义会议――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集中全力解决当时

最紧迫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揭露和批判了“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和严重危害,对第五次

反“围剿”战争的失败进行了总结,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的决

议》,肯定了毛泽东等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否定了以博古、李德等人在军事问题上的一系

列错误主张。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

核心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从而在极端危急的关头,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

命。遵义会议是中共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为重要

的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1.瓦窑堡会议――1935年12月,中国共产党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瓦窑堡会议的

目的是为了实现党在新形势下政治路线和革命策略的转变,迎接抗日新高潮的来临。25日,会

议通过了《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会后,

毛泽东于27日在党的活动分子会上又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系统地阐明

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决议和报告指出了在新的形势下,不仅工人、农民、城

市小资产阶级和广大知识分子是坚决抗日的基本力量,而且充分说明了民族资产阶级也有与之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可能性。即使是地主买办营垒,也可能发生分化。党的基本策略是“组

织千千万万的民众,调动浩浩荡荡的革命军”,建立起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因此,必须反

对“左”倾关门主义,同时要坚持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

任务决议》还提出了以“人民共和国”的口号代替“工农共和国”的口号,同时也指出了在新

的革命时期预防右倾机会主义复活的必要性,坚持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瓦窑堡会

议从理论和政策上解决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问题,从而解决了遵义会议以来没有解决的

重要的党的政治路线问题。这次会议是从土地革命战争到抗日战争的伟大转折时期召开的一次

极其重要的会议,它表明中国共产党在总结革命中的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已经成

熟起来,能够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创造性地进行工作。(注:国民党在第五次全国代表大

会后,逐渐改变了对日政策。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的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

成为时局转变的枢纽,有力地推动了国内革命战争向" 抗日战争的过渡。1937年2月,中

国共产党提出国共两党重新合作的主张。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实际上接受了国共两党

合作抗日的政策,标志着内战的初步结束。)

12.洛川会议――1937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北洛川县召开扩大会议。会议通过了《关于

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毛泽东代表中央政治局作军事问题和国

共两党关系问题的报告。会议正确地分析了全国抗战开始以后的形势,制定了全面抗日的路线,

阐明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独立自主原则问题。会议认为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在抗战中的领导权;

在敌人后方,放手发动独立自主的游击战,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在国民党统治区放手发动抗

日的群众运动;在有利于动员全国人民抗战的前提下,争取全国人民所应有的政治、经济利益;

以减租减息作为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解决农民问题的基本政策。洛川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在抗

日战争全面爆发的历史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它正确地指导了党和军队实行由国内战争到

民族战争、由正规战到游击战的战略转变,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政治思想基础。中共

六届六中全会—1938年10月,毛泽东提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科学命题。

13.中共六届七中全会--1945年4月20日,历时长达11个月的中共中央六届七中全会胜利闭幕了。

这个会议可能是我党历史上最长的会议。当然,这次会议的重要性在于通过了一项在党的历史

上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重要决议--《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这个决议之所以重要,是

因为它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对若干重大历史问题作出结论,特别是对土地

革命战争时期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错误进行了批判;高度评价毛泽东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

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套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杰出贡献,肯定了遵义会议的历史作用。《决

议》指出了在全党确立毛泽东领导地位的重大意义。正式宣布:"党在奋斗的过程中产生了自己

的领袖毛泽东,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体系-毛泽东思想。"《决议》明确指出

应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不能否定一切。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通

过,标志着延安整风运动的胜利结束,这个决议也为即将召开的党的七大作了极为重要的准备。

14.中共七大--1945年4月至6月,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召

开,历时50天。 大会的主要议程是: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刘少奇作《关于

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朱德作《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周恩来作《论统一战线》的报告;

任弼时作关于党的历史问题的报告;通过新的党章,选举新的中央委员会。6月1 1日,大会闭

幕,毛泽东致题为《愚公移山》的闭幕词。 中共七大中刘少奇作的《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

告》报告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的第一次概括。在报告中刘少奇对毛泽东思想在中国革命

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了详细的全面的阐述。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15.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从1949年3月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着重地讨

论了在现在形势下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城市的问题。 会议主要讨论了: (1)提出了

人民解放军永远是一支战斗队,同时又是一支工作队。 (2)说明了在全国胜利的局面下,党

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到城市,必须把恢复和发展生产作为党的中心任务。 (3)阐述了全

国胜利后的基本矛盾和党在全国胜利后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所采用的基本政策。特别重点

分析了当时中国的五种经济成分的发展状况和党必须采取的正确政策。 (4)指出中国由农业

国转变为工业国,有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和主要途径。 (5)毛泽东

估计了新形势,提出了警告"糖衣炮弹"的袭击,提出了两个"务必"的思想:务必继续保持艰苦

朴素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这次会议的重大意义是:确

立了革命胜利后建设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蓝图,并为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指

明了道路,在政治、思想、理论上作了准备。

16.中共七届三中全会--1950年6月,中共七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是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召

开的第一次中央全会。此次会议主要讨论了国家的经济问题,并确定了党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的主要任务以及所应采取的战略和策略方针。 毛泽东在会议上作了《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

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报告。但更为著名的是他的另一个发言--"不要四面出击"。针对新

中国刚刚建立,立足未稳的情况,毛泽东指出,"四面出击,全国紧张,很不好。我们绝不可树

敌太多,必须在一个方面有所让步,有所缓和,集中力量向另一个方向进攻。"在同资产阶级的

关系方面,毛泽东提出了"有所不同,一视同仁"的方针。国营经济要占主导地位,但公私要一

样看待。现在要把民族资产阶级团结在我们身边,不要把他们推开。对于民主党派,毛泽东指

出,共产党和其他党派也应当实行"有所不同,一视同仁"的方针。在知识分子方面,毛泽东说,

改造知识分子不能太急,用粗暴的方法进行思想改造是错误的。另外,毛泽东还就民族关系、

整风问题、土地改革问题等阐述了党的一系列策略方针。 毛泽东在《不要四面出击》的讲

话中,提出了党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中心任务是争取国家财政状况的基本好转。实现这个任

务有三个条件:一是土地改革的完成;二是现有工商业的合力调整;三是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的

大量节俭。

17.中共八大--(第一次会议)1956年9月15日~27日在北京举行。毛泽东致开幕词,刘少奇作

政治报告,邓小平作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周恩来作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

的建议的报告,朱德、董必武等作了重要发言。大会讨论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关于政治

报告的决议》、《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1958~1962年)的建议》。 会议主要确

定了以下几方面内容:(1)提出了国内主要矛盾的新结论,作出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须转移

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重大战略决策;(2)坚持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

经济方针;(3)强调加强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性;(4)着重提出了执政党的建设问题,重申了党

反对个人突出、反对对个人歌功颂德的方针。 这次会议对于考试来说可以归结为:中共八

大前后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思想。提出了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经济文化迅

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1957年10月,在反右斗争

扩大化的影响下,毛泽东在党的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

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仍然是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从根本上改变了八大的方针。

1959年8月的庐山会议上,他把对彭德怀的批判,说成是“一场阶级斗争”。1962年党的八届十

中全会上,他进一步指出,在整个社会主义社会,始终存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

争,存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路线的斗争。阶级斗争和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必须年年

讲、月月讲。1963年2月的中央工作会议上,他在总结湖南、河北等地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经验

时,提出“阶级斗争,一抓就灵”。他还号召全党“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自1957年之后,

全党全国的各项工作从根本指导思想上说均以“阶级斗争为纲”,并成为后来“无产阶级专政下

继续革命”理论的核心内容。这些对阶级斗争夸大化、绝对化的提法,一度成为流行口号。直

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被断然否决。“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提法,最早见于1964年9月中央为开

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所制定的《关于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一些具体政策的规定(草案)》(即

“后十条”)中。草案对当时形势的估计十分严重,提出敌人拉拢腐蚀干部,“建立反革命的两

面政权”,是“敌人反对我们的主要形式”;认为“这次运动,是一次比土地改革运动更为广泛、

更为复杂、更为深刻的大规模的群众运动”;指出有些地区还要“认真地进行民主革命的补课工

作”,为此,提出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一口号的提出,是毛泽

东继1959年庐山会议和1962年党的八届十中全会关于对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状况、主要矛盾错

误的估计的进一步发展和升级,并随着“左”的错误的发展被不断强化。“以阶级斗争为纲”的

提法既不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也从没有起过积极的作用。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1956年,我

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经被消灭,阶级斗

争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但已不是主要矛盾。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

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的矛盾。这一矛盾决定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是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中

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创造更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的需要。“以阶级斗争为纲”

脱离了我国的实际情况,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站不住脚的。从实践情况看,它背离了我国社会

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方向,混淆了社会主义条件下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影响了党和国家重

大战略和策略的制定和贯彻执行,破坏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正常的社会秩序,严重打击和

挫伤了广大干部、知识分子和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主义革命

和建设的进程。以“以阶级斗争为纲”和“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为依据的“文

化大革命”,使我们党和国家遭受了一场“十年浩劫”的灾难,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党的十一届

三中全会在全面总结我们党和国家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果断地停止了使

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并及时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

它符合我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愿望,具有伟大的历史转折性意义。

18.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1969年4月1~24日在北京举行。

19.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1973年8月24~28日在北京举行。

20.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77年8月12~18日在北京举行。

(注:从历年的试题来看,九大、十大、十一大拿来出题的可能性较小。)

21.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18--22日在北京举行。全会中心议题是讨论把全党

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全会作出了从1979年起,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在经济建设问题上,从纠正急于求成的错误倾向和全党要

注意解决好国民经济重大比例严重失调等问题出发,必须采取一系列新的重大措施,对陷于失

调的国民经济比例关系进行调整,对过分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着手认真的改革。全会重新确定

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的思想路线,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充分肯定了必须完整、准确

地掌握和运用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

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全会重新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的政治

路线,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全会重新确立了

中国共产党的正确的组织路线,决定在组织上健全党规党纪,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反对接受

和制造个人崇拜,加强集体领导。 全会还审查和解决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一批重大冤假

错案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全会认为,过去那种脱离党和群众的监督,设立专案机

构审查干部的方式,弊病极大,必须永远废止。全会提出了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

法制的任务。 这些具有重大意义的转变,标志着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

路线和组织路线,开始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22.中国共产党十一届六中全会: 1981年6月27--29日在北京举行。全会一致通过《关于建国以

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决议》肯定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实事求是地评

价了建国32年来的功过是非,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

(注意:《毛泽东思想概论》中关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即是根据《决议》及十二大通过的

《党章》界定的。)对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三年的实践作了总结,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

任务完成。

23.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1982年9月1~11日在北京举行。

邓小平主持大会开幕式,并致开幕词。胡耀邦代表党中央作了题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的新局面》的报告。邓小平在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

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

得出的基本结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的报告明确规定了党在新时期的

总任务,制定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步骤,提出建设以共产主义思想为

核心的高度精神文明,制定了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的根本方针,强调要把党建设成为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坚强领导核心。根据新党章规定,党中央不再设主席,只设总书记。

24.中国共产党十二届三中全会:1984年10月在北京召开,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

定》,比较系统地提出和阐明了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它是一部全面进

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献。《决议》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确

认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在《决定》精神的指导下,以城市

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从1985年起全面展开。

25.中国共产党十二届六中全会: 1986年9月28日在北京举行。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社会

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决议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阐明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根本任务和基本指导方针,是新时期加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

文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26.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1987年10月25日~11月1日在北京举行。会议主题是加快和深化改

革。邓小平主持大会开幕式。《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报告阐述了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制定了

到下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并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

27.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1992年10月12~18日在北京举

行。江泽民作了题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更

大胜利》的报告。报告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14年的实践经验,决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1992年春,邓小平先后在中国南方的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等地视察,

并就一系列重大问题发表的重要谈话。谈话的主要内容是: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

生产力,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

富裕;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要长期坚持下去,不能动摇;改革开放胆子

要大一些,建设的步伐要更快一点;判断姓“社”还是姓“资”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

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

生活水平;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在社会主义建设

中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的影响,右和“左”都可以葬送社会主义;抓住有利时机,

加速发展,力争中国经济建设隔几年上一个新台阶;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坚

持四项基本原则;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两手都要硬;注意培养接班人,

保证中国长治久安,关键是中国共产党内部要搞好;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暂时

曲折,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发展总趋势。)

28.中国共产党十四届四中全会: 1994年9月25~28日在北京举行。全会由中共中央政治局主持,

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江泽民作了重要讲话。全会集中讨论了党的建设问题,并作出了《中共中央

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把党建设成为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

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创的、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正在领导全党继续进行的新的伟大的工程。

29.中国共产党十四届五中全会:1995年9月25~28日在北京举行。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

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建议》提出,实现“九五”

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

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30.中国共产党十四届六中全会: 1996年10月7~10日在北京举行。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会议根据全面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要求,分析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的形势,总结了经

验和教训。本次会议把主要讨论方向放在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方面。

31.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1997年9月12~18日在北京举行。

江泽民向大会作了题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

21世纪》的报告。报告着重阐述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指出,在当代中国,只

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

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

的新阶段。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不动摇,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不动摇。报告

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强调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领导人

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报告还指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非公有制经济是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大

会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并载入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

动指南。

32. 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2002年11月8日至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

召开。本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

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

业新局面而奋斗。江泽民代表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这次大会是我们党新世纪乘胜前进,规划制新世纪中

国发展重大战略的会议,也是与时俱进,为指导思想增添理论新成果的代表大会。在大会通过

的党章中,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并实现了我们党承前启后,完成

整体性新老交替的任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33.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2003年10月11日至14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在广泛征

求意见基础上进一步修改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稿和

《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

34.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2004年9月16日至19日在北京举行。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

胡锦涛总书记作重要讲话。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35.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2005年10月8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

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锦涛作了重要讲话。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

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温家宝

就《建议(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全会按照十六大对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

总体部署,提出了“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

耗的基础上,实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国

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

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比较完善,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国际收

支基本平衡;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城镇就业岗位持续增加,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贫

困人口继续减少;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普遍提高,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居住、交通、

教育、文化、卫生和环境等方面的条件有较大改善;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

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新进步。

36.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2006年10月8—11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受中央

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

决定》。“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

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

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

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六项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

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

的根本保证。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

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

37. 中共十七大:2007年10月15日—21日在北京举行。中共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

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胡锦涛代表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中央委员会作了《高举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

程(修正案)》,选举产生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大会主题是:高举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

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

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注

意:以前的提法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科

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二零

二零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1、思想建党:《井冈山的斗争》

2、密切联系党的政治路线进行党的建设:《共产党人发刊词》

3、党风科学概念:《整顿党的作风》

4、三大作风:《论联合政府》

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六届六中

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思想原则“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 发刊词》

7、思想路线:《反对本本主义》

8、最完整系统阐述实事求是:《改造我们的学习》

9、毛形成标志:农村包围城市

10、毛成熟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完整形成

11、完整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12、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吨泄缁岣鹘准兜姆治觥?/P>

13、人民民主专政:《将革命进行到底》

14、系统阐述毛泽东思想:七大刘少奇《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

15、党工作重心的转移乡村到城市:在中共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做的报告

16、伟大工程:《共产党人发刊词》

17、系统总结三大作风:《共产党人发刊词》

18、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思想:《论十大关系》

19、执政党建设:七届二中

20、毛泽东思想:王稼祥《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

21、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gm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