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严平:“典型人物通讯的代名词”

更新时间:2023-11-23 03:0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张严平:“典型人物通讯的代名词”

张严平(1955年11月— ),女,新华社高级记者。山东人,198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

文系,同年入新华社国内部,现为新华社中央新闻采访中心、国内部政文采访室高级记者。《新华商》杂志总编辑虞宝竹在《女记者的幸与不幸》一文中称“新华社女记者张严平几乎成为典型人物通讯的代名词。”张严平长期从事政治、社会等领域的新闻报道,尤以人物报道见长。近30年来,她坚持在艰苦环境中从事新闻采访,百步九折,寻访那些让她感动的人们。她多年来从没享受过休假,一些连男记者都憷头的险恶采访地点她从来都是争着前往,多少次,在“文字记者全部撤退”的硬命令前,她是唯一走到最后的文字记者和女记者。“用脚采访”一直是张严平的采访理念。这样的艰辛努力,换回了一批闪烁熠熠光彩的各战线典型人物报道。

她深入生活、深入人物心灵的采访作风,使其文章朴素真挚,充满情感,富有诗性。她曾采写过郭秀明、陆幼青、王顺友、杨业功、白芳礼、张云泉、华益慰、王瑛、吴大观等众多典型人物,在社会上产生广泛而积极的影响。

她的作品多次荣获新华社、中宣部、中国记协等各种奖项,其代表作有:采写陕西惠家沟村原党支部书记郭秀明的《山沟沟里的共产党人》;采写四川木里县马班邮路乡邮员王顺友的《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采写二炮某导弹基地原司令员杨业功的《将军已经出发》;采写江苏省泰州市信访局局长张云泉的《爱因信仰而璀璨》;采写天津靠蹬三轮车资助大学生的93岁老人白芳礼的《一位老人和300名贫困学生》;采写四川南江县纪委书记王瑛的《永远的巴山红叶》;采写抗震救灾中英雄的灾区人民的《明天,太阳照常升起》、《走向希望的春天》、《阳光依旧照耀着每一个心灵》等。

张严平对党和人民的新闻事业具有高度责任感,她常说:“爱与信仰应该是一个记者内心的光芒。”她的新闻作品始终彰显着爱与信仰的力量。她主笔的《将军已经出发》,写出了和平年代军人的英雄形象,感动和鼓舞了千千万万享受着和平的人们。张严平作为记者光荣地参加了杨业功事迹报告团,受到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的亲切接见;她的报告,在首场报告会上受到在场的胡锦涛的表扬。

2003年张严平还被委以重任,撰写了30万字的《穆青传》,真实生动地再现了穆青的光辉一生。2005年完成。范敬宜评价说:“这部传记写了一个人,一个时代,一个崇高的灵魂;没有虚构或‘合理想像’,尽可能地做到了事事有据;对穆青的功过是非作了实事求是的评价,不拔高,也不回避矛盾,使读者看到了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穆青。它对目前传记文学中虚构、造假、拔高之风,以及‘非白即黑’、‘非是即非’、‘非好即坏’的倾向是一种有力的冲击,令人耳目一新,可以说是开创了新风。”

2009年初,张严平与人民日报记者一道采写的《永远的巴山红叶》,充分展示了优秀女纪检干部四川南江县纪委书记王瑛忠于党和人民,与腐败分子做坚决斗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精神,深受读者好评。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贺国强对稿件给予表扬和肯定。

为采访川藏线上的藏族道班工人陈德华,她上到了海拔4000多米的雀儿山,写出了感人至深的通讯《走不出雪山上那双眼睛》;为采访专攻煤矿灭火的西安科技大学教授徐精彩的事迹,她下到了570多米深的玉华矿井,写出了通讯《精彩人生》;为采访乡邮员王顺友的事迹,作为同期唯一一位文字记者,她跟随被采访人走进深山老林,历经悬崖绝壁,高山深谷,风餐露宿,写出了感动无数读者的新闻名作《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抗震救灾报道中,张严平在新华社统一部署下,奔赴抗震救灾第一线,与分社记者一道克服艰难险阻,冒着生命危险走过汶川、北川、绵阳、绵竹、什邡、都江堰等多处重灾区。途中穿越几百公里仍处于垮塌危险的山路和隧道,爬进依然有余震危险的废墟,白天靠矿泉水和压缩饼干充饥,晚上住帐篷汽车,获得大量第一手素材,深切感

受到灾区人民顶天立地的英雄气概,主笔完成近万字的长篇通讯《明天,太阳照常升起》。稿件播发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媒体采用近200家,在抗震救灾的关键时刻,给灾区及全国人民以高昂的信心。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对稿件批示:“读来催人泪下,动人心魄。以事实说话,以细节感人。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就要精心采写像‘太阳照常升起’这样的好文章。”中宣部阅评组亦高度评价这篇稿件。

2009年春,张严平受新华社派遣,再赴四川灾区,与分社记者一道入板房,到工厂,下乡村,进山寨,行程上千公里,主笔完成近万字的长篇通讯《走向希望的春天》。稿件再次引起社会各界热烈反响,众多媒体及读者来信来电,表达读后的感动。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对稿件给予充分表扬,他说:“谢谢新华社,派出了最强的力量,派出了最熟悉灾区情况的记者。”刘云山称稿件“大气磅礴,催人奋进,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反响,堪为精品力作。这是记者深入采访精心写作的结果,也反映了记者们深邃的思想和驾驭重大题材的功力。”

中宣部阅评组亦对这篇稿件给予高度评价。

5·12大地震周年前夕,张严平又奉命赴川,半个月行程2千多公里,主笔完成了近万字的长篇通讯《阳光依旧照耀着每一个心灵》,为近百家报纸采用,再次感动千万读者。

张严平精于业务,具有较高的新闻采写水平,其作品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形成了自己鲜明的风格,以其真挚的情感、诗性的眼光、朴素而富于张力的文字,受到众多读者的喜爱,有许多在校新闻专业的学生对其作品进行专门研究。她采写的一批具有精神光芒的普通人物亦具有广泛影响。

2010年元月,随着《王争艳,冬天里温暖的故事》一稿的播发,新华社推出了由其首届领衔记者、“第十届长江韬奋奖”获得者张严平名字命名的个性化人物专栏《严平走近》。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国家的主人翁。历史因人而鲜活,新闻因人而生动。为深刻反映当今社会涌现的各类代表性人物的思想情操、高尚品德、感人事迹,新华社特推出此专栏。这是新华社业务建设的又一重大创新,旨在通过优秀领衔记者带动示范,进一步提高人物报道质量,增强报道的时代性、贴近性和可读性。

栏目名曰“走近”,因为要了解一个人的事,不难;要了解一个人的心,不容易。对于记者,在人物报道中,最重要也是最难的,就是探寻那一个人的那一颗心。

张严平说,“在新闻采访中,人物报道是比较难的。为什么?一个事件报道只要把事件搞清楚,就可以写出稿子来了,但是人是有思想、有感情,是有各种心理活动的个体,要很深刻了解一个人,确实很不容易,所以我们的报道,才会出现不太能感动人的情况。我觉得这种报道就是没有真正了解这个人的内心,没能把他很多思想情感的东西真正能够把握,没有真正传达出很生动很真实的生命,所以就不容易感动人,要做到感动人确确实实不太容易。”

“有很多稿子,包括有一些记者经常会苦恼这个问题,为什么我的采访会不感动人呢?因为你没走进他的内心,每一个故事都是没有生命的,都是孤立的。他们没有血液,没有呼吸,这个事情活不起来。如果你真正走进这个人内心以后你再写这个事的时候,就完全赋予一种生命和灵魂,这个事就被挂在整体的生命上就活了,读者再读就有不同的感受,所以需要记者把内心灵魂的东西在里面体现出来,这个事情才有生命才能活起来。”

“另外,很多人问你怎么走进人物心灵啊?我想特别诚恳的说一句,以我20多年做记者的经验,无论是事件报道还是人物报道。我认为采访在整个过程中重要性占到70-80%。记者和作家不一样,作家可以天马行空编故事,但是记者不行,每个细节每个情节都要真实,而且对人物的体验,不是你凭空想象的,要不计一切代价去采访,这是一个稿子写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有很多记者问我你有什么诀窍,我说没有什么诀窍,真正诀窍就是采访、采访、再采访,你采访到家了,哪怕文字粗一点儿都没关系,你这个人物都是有灵性有生命感的,如果采访不到家,憋在屋里把文字写的再漂亮你这个稿子是没有生命的。所以,我历来认为,

采访特别是写一个人物,文字不是最重要的,采访最重要,采访到家了很多文字的东西,它就随着你的感情,对人物的理解就自然地出来了。”

“每个记者都有自己的燃烧点,对于我,记者这个职业最让我神往、让我一直停不下脚步的是它让我有机会走进一个又一个优秀的、高尚的、平凡而伟大的心灵之中。正是这样一颗颗心灵,让我领悟生命的意义,感受民族的灵魂。我写出他们,不仅让更多的人因为他们而感动和受到激励,同时,我的生命也在他们的心灵中得到丰厚的滋养。”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gg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