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清代古籍考述

更新时间:2024-01-14 08:2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玉之在山 山之在谷

昭通清代古籍考述

聂冬晴

(玉溪师范学院文学院 10级汉语言文学3班 )

【摘要】文化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产物,研究清代昭通历史文化名人及其著作,能使我们对这一时期昭通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都有所了解,对推动、繁荣昭通文化事业有一定催化作用。清代以前,昭通数百年间为封闭落后的土司制度,只有极少部分土司掌握一点粗浅的文化知识,诗文著作极少。昭通诗文的大量出现始于雍正五年(1727)“改土归流”后。这是昭通一次新的历史变革,文人众多,以“改土归流”、战争、风景为题材的诗文创作不断涌现出来。其中以外籍诗人倪蜕和本籍诗人谢文翘为榜首。

【关键词】昭通;明清;古籍;倪蜕;谢文翘

序言

昭通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区位优势明显,风景名胜怡人,民族风情瑰丽多姿的发展中的城市。昭通在清代改变了文化贫乏的现状,出现了大量的诗文著作,然而流传下来的作品却很少。现代人整理和收集昭通清代文学的著作很多,但由于原作的遗失,搜集的诗文显得比较分散和不全面。为了弥补这种分散的状态,我特此整理出清代昭通部分文人的著作。

清代昭通诗人可分外籍诗人和本籍诗人。外籍诗人多为在昭通为官者,主要诗人有倪蜕、严遂成、吕心哲、游方震。本籍诗人都是土生土长的昭通人,主要有魏定一、辛联玮、谢文翘等。

1

玉之在山 山之在谷

一、外籍诗人

(一)倪蜕及其著作

1、生平简介

倪蜕(1669——1748?),本名羽,字振九,晚慕唐人刘蜕之为人而易名蜕,自号蜕翁。原籍松江(自署新安),康熙五十四年随云南巡抚甘国壁入滇,至老,定居于昆明西石鼻村,遂占籍昆明。 2、创作情况

倪蜕著述甚丰,有《滇云历年传》、《滇小记》、《蜕翁草堂全集》、《梅柳词》、《蜕翁词》等。 (1)《蜕翁草堂全集》

此书《文集》2卷、《蜕翁诗集》6卷。或题为10卷,误。《文集》所收各体文180余篇。《诗集》内分6卷,一曰《怀古编》、二曰《行游编》、三曰《酬赠编》、四曰《题赏编》、五曰《闲适编》、六曰《方外编》。各卷中古体诗置前,近体诗殿后,并按所作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共收诗200余首。 龚锡瑞谓其“游踪几遍天下,每于无意中得极妙之句,殆有神助。至乐府歌行诸体,亦超凡人圣”。又云:“古今体有书有笔,气象万千。”

周朝云著《乌蒙烟云》,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年4月版,第284页。 冯良方著《云南古代汉文学文献》,巴蜀书社,2008年12月版,第145页。 冯良方著《云南古代汉文学文献》,巴蜀书社,2008年12月版,第145页。 冯良方著《云南古代汉文学文献》,巴蜀书社,2008年12月版,第145页。 冯良方著《云南古代汉文学文献》,巴蜀书社,2008年12月版,第145页。

2

玉之在山 山之在谷

此书为倪蜕亲手编订,然未能付梓行世,为昆明华世尧所得,又转归河阳解秉和带往四川,后解秉和将其转赠四川盐运使赵藩,《云南丛书》收人初编集部之二十四。

(2)《滇小记》

倪蜕留心滇中掌故,纂录《滇小记》二卷,有传抄本,赵藩得其下卷,收入《云南丛书》,民国戊午(七年)刻本,其上卷不知尚有传本否?书末有己亥(康熙五十八年)十月蜕翁自识,赵藩序日:“轶事遗文虽杂采方志,亦有得自耳目之近者。”按:是书杂录掌故,多出自旧文,亦有新知,而不注明出处,亦不加区别,令人疑惑,其中如《武安王庙》、《福宁儿》、《单身巡抚》、《太保山》、《乡音》、《漆齿》、《益州》、《汤鹦鹉》、《法》、《大理》、《王三原》、《俭德》诸条,即出张志淳之《南园漫录》,而是书并无一语道及,而《大官小官》、《红庙》、《科举》、《废学》诸条,称引张南园说,惟未见于《漫录》,当出张氏之《续录》。又如《飞石条》,亦见檀萃《滇海虞衡志》,《粮堆》、《永昌郡》、《料丝》诸条,亦见曹树翘《滇南杂志》,并日出《南园漫录》,疑亦续录之文,而蜕未言出处,由此可见,蜕取自《续录》者当尚夥,惜未见《续录》,无从校对也。又蜕此书所载,为曹树翘《滇南杂志》转录者甚多,如《木煤》、《温泉》、《次上帽》、《三农》、《山柘榴》、《芦笙》、《马樱花》、《货郎龙》、《杨四庙》、《鹊不停》、《坞稣波》、《木皮褥》、《滇南胜境》、《鲁魁山》、《云南风尚》诸条,树翘亦无一语称引之。想蜕上卷为树翘转录者当尚夥,亦无从校对也。前人著书,辗转抄录,未言出处,蒙蔽后学,往往如是。

倪蜕杂抄前人之书,未曾考究,故有失检处。如既于《杨向春》条谓不知为何许人,又于《著述》条记杨向春之事迹;既有《麦宗》条,又于《方外诗文集》复记麦宗事,此即因所据之书不同,未考为一入一事也。蜕书记缅程、

冯良方著《云南古代汉文学文献》,巴蜀书社,2008年12.月版,第145页。

方国瑜主编《云南史料丛刊 第十一卷》,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版,第111—112页。

3

玉之在山 山之在谷

藏程甚详,书末跋文亦以此为言,惟转录自数人所记,未加整理,故言道路多凌乱。如阿敦子,既作阿敦,又作阿登子,复作阿得酋,令人迷惑。蜕仅事钞录,而未曾悉心考究也。①

是书赵藩所藏抄本,今已归云南省图书馆,有窜改原文之处,已说于《白古通浅述》条。方国瑜识。②

(二)严遂成与《海珊诗钞》

1、生平

严遂成(1694一?),字崧瞻,一作松占,又字海珊,浙江鸟程(今吴兴)人。雍正二年甲辰(1724年)进士,官嵩明州知州,乾隆元年丙辰(1736年)举荐博学鸿词。能诗,后人将他与厉鹗、钱戟、王又曾、袁枚、吴锡麒并称为“浙西六家”。有《海珊诗钞》。吴应和谓:“海珊与樊榭同年,相友善,而诗思豪迈,迥不相类。所作《明史杂咏》,时称诗史,又有《梅花诗》传诵京师,遂得膺词科之荐,丁母忧不赴试。成进士后次二十余年,始补县令。蹇伤迟暮,乃益发奋于诗。历游豫、楚、滇、黔,登临吊古之作,率皆悲壮激烈,奇气横溢,铁崖(杨维祯)乐府、渊颍(昊莱)歌行,殆兼师其意,而不袭其貌。少陵所云‘语不惊人死不休’,海珊有焉。” ③

2、创作情况

严遂成创作很丰富,有《白水岩瀑布》、《秋夜投止山家》、《咏王越》、《乌江项王庙》、《曲峪镇远眺》、《三垂冈》、《题临城公廨壁》、《海珊诗钞》等。 (1)《乌江项王庙》

《乌江项王庙》沉痛、悲凉、哀婉,短短二十八字,足敌一大篇史论,表现出诗人工于咏史(诗人自负咏古为第一)的特点。全诗融诗才、史识于一炉,

方国瑜主编《云南史料丛刊 第十一卷》,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第111—112页 同上,第112页。

郑春山主编《千古绝唱 中国古典文学赏析 卷六》,中国言实出版社,1999年月版,第4482页。

4

玉之在山 山之在谷

再现了秦末汉初之际那一幅幅雄伟的历史画卷,是一篇浓缩了的《项羽本纪》。①其诗云:“云旗庙貌拜行人,功罪千秋问鬼神。剑舞鸿门能赦汉,船沉巨鹿竟亡秦。范增一去无谋主,韩信原来是逐臣。江上楚歌最哀怨,招魂不独为灵均。”

(2)《曲峪镇远眺》

《曲峪镇远眺》是一首边塞诗。写此诗时作者正出任山西临县知县。曲峪镇,在临县西,黄河东岸。关于此诗写作背景,作者在诗题下自注云:“时严遂成西陲方用兵。”西陲用兵,指雍正二年甲辰(1724)年羹尧代贝子胤禵为抚远大将军平青海罗卜藏丹津叛清事。诗写作者在曲峪镇所见边塞(1329)那种壮阔、肃杀的景象。②即“地近边秋杀气生,朔风猎猎马悲鸣。雕盘大漠寒无影,冰裂长河夜有声。白草衰如征发短,黄沙积与阵云平。洗兵一雨红灯湿,羊角鱿鱼堠火明”的那种壮阔而又凄凉的景象。 (3)《三垂冈》

“三垂冈”,也称三垂山,在今山西省潞城西。此诗是作者过三垂冈时有

感于李克用之事而写的一首怀古诗。其诗云:“英雄立马起沙陀,奈此朱梁跋扈何!只手难扶唐社稷,连城且拥晋山河。风云帐下奇儿在,鼓角灯前老泪多。萧瑟三垂冈畔路,至今人唱《百年歌》。”③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李克用当年的英雄事迹,作者对李克用的崇敬和同情,以及作者对自己壮志难酬的叹惜。

(4)《题临城公廨壁》

“车马所不到,山墙带女萝。逼城河力大,吊古鬼雄多。史向衙前散,官于枕上过。爽亭碑尚在,剔藓一摩挲。”这是一首题壁诗,题于临城县衙壁。“公廨”,即官署,衙门。临城,在今河北省西南部,城临泯河。作者自注云:“陈余战殁于此。”陈余,秦末人,陈涉起义时,他与张耳从武臣北定赵

周啸天主编《元明清诗歌鉴赏辞典》,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11年6版,第1327页。 周啸天主编《元明清诗歌鉴赏辞典》,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11年6版,第1329页。 周啸天主编《元明清诗歌鉴赏辞典》,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11年6版,第1131页。

5

玉之在山 山之在谷

饶起孝,字性初,昭通人,清光绪己卯科(1879)年举人,著有《竹山馆诗集》。① 2、创作情况

饶起孝作为晚清昭通的著名诗人,创作丰富,著有《竹山馆诗集》。他的创作主要有《积雨初晴与友城南踏月而归》、《清光(官)亭宴乐寄石甫》、《题清官亭对联》、《圆宝山》等。 (1)《题清官亭对联》

饶起孝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实际上,他存世的诗作,后人知道的并不多,但其为昭通清官亭所撰的一副对联,成为了万人成诵的千古绝唱。联云:“者点水无多,一官已留清白去;此间尘不染,何人更踏软红来?”

《清官亭联》以昭通人民纪念王禹甸而得名,以昭通人民希望清官而得名。驻足亭前、品味全联,给人以怀古抚今,浑然一体,感情炽烈,笔墨酣畅;精思凝炼,逻辑缜密之感。虽有一字,即“官”字的平仄对仗还存在缺憾,但也不影响对作者深湛的功力所倾倒,高昂的激情所感动。③

昭通人民在八大景之后又增加了“清官亭”。饶起孝有诗《清官亭》,云:“西风吹柳绿,送我步城荫。古寺寻钟人,清潭一水深。云山乡国思,冰壶故人心。花外隐新酒,清尊礼赏音。”④这不是静止的写景,而是把景写在游动中,写在赏乐中,使清官亭的景物变得有生气,令人赏心悦目。

(2)《积雨初晴与友城南踏月而归》

饶起孝创作的诗文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有写景诗,有咏怀诗,也有写友情的诗作。《积雨初晴与友城南踏月而归》描写作者与友人城南观赏,一路踏月

万栋才主编《昭通诗词 卷2》,昭通地区诗词学会,1995年6月,第10页。 万栋才主编《昭通诗词 卷2》,昭通地区诗词学会,1995年6月,第11页。 高正文主编《昭通诗词 卷7》,昭通市诗词学会编,2003年11月,第405页。 周朝云著《乌蒙烟云》,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年4月,第291页。

16

玉之在山 山之在谷

而回的情景,诗歌笼罩着作者对当夜月色优美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人生离别的看法,渴望友情常在的遐想。其诗云:

啼鸟声乐天晚晴,纤云无翳华月生。吟客好跨山公背,鞭丝遥指城南行。 城南月色清且美,半照行人半照水。照人照水色俱清,人行影在水光里。 水光月色两交辉,水中人影月添肥。人行亦行人止止,翩然辞水送人归。 送人归去人不知,沿堤花影步迟迟。入门又见光如水,始知月影未人离。 月不离人情自多,人与人离可奈何。愿将一样团圉意,年年分影照关河。①

(六)张贯与《炯堂诗草》 1、简介

张贯 ,字一楼,号炯堂,昭通人,咸丰辛亥岁贡生。品学优长,教读数十年,其门人多显荣者。工书法,大字尤遒劲。著有炯堂诗草。② 2、创作情况

张贯的创作成果主要是《炯堂诗草》。在今天的流传的诗作中,他的诗歌并不多,主要是《重九登高》四首等作品。

重九登高③ 一

诸君呼我齐登山,我亦同君览黛颜。行近林深云起处,霓裳好咏共追攀。

苍阴蔼蔼影重重,缺处犹然露几峰。更喜飞鸿勤补缀,霜毛肯下涧中松。

万栋才主编《昭通诗词 卷2》,昭通地区诗词学会,1995年6月,第10页。 万栋才主编《昭通诗词 卷2》,昭通地区诗词学会,1995年6月,第2页。 万栋才主编《昭通诗词 卷2》,昭通地区诗词学会,1995年6月,第3页。

17

玉之在山 山之在谷

停杯高唱白云边,响彻蓬莱路几千。此日乘槎拂袖去,何人不慕蔚蓝天。

数韵俱成日已曛,锦囊有句灿晴纹。伊谁送酒来酣饮,醉伴高松卧白云

(录自《民国昭通县志》)

(七)吴锒与《课幼草放月斋诗集》

1、简介

吴锒,字钟楼,昭通人,同治十一年岁贡生。博学能文,性极孝。见义勇

为,不避权势。有课幼草放月斋诗集。① 2、创作情况

今天,吴锒所创作的诗文大部分已经遗失,我们可见的作品主要有《步云墀夫子游清官亭原韵》两首等。

《步云墀夫子游清官亭原韵》②

珠宫贝阙锁城隈,一叩禅关向晚开。宝刹钟随清籁发,兰亭客带夕阳来。 身临阁畔胸中阔,兴逐波心眼底催。鼓浪浮游欣见鲤,羡登龙尔不凡材。

水阁玲珑映曲隈,凭栏远眺暮云开。萧疏影里抱琴至,荡漾光中洗眼来。

万栋才主编《昭通诗词 卷2》,昭通地区诗词学会,1995年6月,第4页。 万栋才主编《昭通诗词 卷2》,昭通地区诗词学会,1995年6月,第4页。

18

玉之在山 山之在谷

画意千端轻浪卷,诗情一片夕阳催。苍苍古木横桥畔,俯仰相期作栋材。

(录自《民国昭通县志》)

(八)吕从姬与《镇雄八景诗》

1、简介

吕从姬 镇雄人,清代镇雄州附贡,工诗文。①

“一山苍翠镇遥边,掩映雄州半壁天。嶂扫雨余光接日,峰撑云际气凌烟。梧桐韵古万家仰,杨柳阴浓佛寺传。东望龙头怀凤翅,人文毓秀焕南滇。”②正是乌峰山以其凝重与伟岸,哺育了世世代代的镇雄人民,积淀出镇雄深厚的文化底蕴。 2、创作情况

吕从姬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最著名的便是描绘与歌颂镇雄风光的“八景诗”。《乌峰耸翠》是对巍然独特,高入云端的乌峰山的无尽感慨;《白人仙影》是对森林密布,山势幽迥,泉水清清,随巉岩飘落,夕阳西下,映水影于山岩的“白人沟”的描写;《平坝春耕》是镇雄农业生产的缩影;《桂矶秋钓》对人们在秋季垂钓进行了有声有色的描写;《梅坳流云》是对梅子坳素雅清新、神奇莫测的惊叹;《月窟禅光》是对“仙人洞”的精心美化;《一星拱斗》是对白鸟一带商山高耸,宛若人形的概述;《二水怀珠 》是白鸟河与青场河汇聚二龙关的美妙场景。

此外,吕从姬还创作了一系列的对联。如《乡贤祠张锟颂联》:“卫圣殉身白井陨伤诸父老;列贤崇祀黉宫配享永春秋。”③《赠毛君正同年》:“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倍深沉。”《贺毛君正之祖母王老安人八十寿辰联》:“母寿介八旬,膝下问安儿六十;皇恩来万里,庭前庆祝客三千。”④

万栋才主编《昭通诗词 卷2》,昭通地区诗词学会,1995年6月,第7页。

邹长铭编《新编昭通风物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第42~43页。 王荣义主编《中国对联集成·云南卷·镇雄分卷·镇雄对联集成》,2001年版。 同上。

19

玉之在山 山之在谷

神奇的乌峰山苍莽叠翠,而赤水源头承载着无数英雄艰辛的梦想。吕从姬从小受镇雄州胜景的影响,可谓是天时地利。他的创作展示了“赤水之源,大雄古邦”的文化底蕴,在镇雄史册上留下了重要的一笔。

(九)熊焯勋及其著作

1、简介

熊焯勋 镇雄城内人,清恩贡生。① 2、创作情况

熊焯勋创作了大量的诗文,主要有:写景诗《凤岭樵歌》,对联《乡贤祠张银颂联》,反映战争的《颂李州主延忠》、《颂岑宫保平苗功德》两篇。 (1)《凤岭樵歌》

熊焯勋,土生土长的镇雄人,创作多于镇雄风物有关。《凤岭樵歌》云:“山名凤岭叠青浓,樵采曾穿翠几重? 四面讴歌声不断,回头都是玉芙蓉。歌声酿出太平风,山色空蒙夕照中。信口成腔多雅调,阳春一曲和难工。”② (2)《乡贤祠张银颂联》

冀圣宫,崇圣学,不惜骂贼捐枢,维兹世教; 隆乡望,里乡贤,允堪升祠修祀,报以馨香。

居官就广文,严胶庠,饬伦纪,学拟韩昌黎八代扶衰,望隆山斗; 舍生明大义,沥肝胆,报国家,节同嵇侍中孤身殒血,道炳日星。 熊焯勋的创作在《镇雄州志》中留下了光辉的一笔,为后代镇雄人创作诗文搭建了一个有利的平台,是后人创作的模范。

(十)肖瑞麟及其著作

王荣义主编《中国对联集成·云南卷·镇雄分卷·镇雄对联集成》,2001年版。

云南省镇雄县史志办公室,云南省镇雄诗词楹联学会编印《鸡鸣诗苑选集》,2007年7月版。

2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g1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