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伦凯勒 说课稿

更新时间:2024-01-01 00:3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海伦·凯勒》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海伦·凯勒》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篇课文,本册教材大体上围绕一个主题组织单元,第三单元为“有志竟成”。

本文以感人的笔触向我们介绍了一位与命运抗争的英雄——海伦·凯勒。课文里行间充满了爱的温馨。爸爸、妈妈、沙利文老师以及周围的人们对海伦的关爱,唤起了海伦对生活的热爱;从不幸中站起来的海伦又把自己全部的爱倾注在其他残疾人身上。这是一篇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的好教材。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语言环境,了解课文中引号的用法。

3、能通过朗读体会课文语言,体会海伦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

本人是一篇人物传记,为了更进一步感悟海伦与命运抗争,因此,让学生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海伦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是本文的教学重点。

(四)设计理念

1、语文教学应以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充分发挥师生在教学中的主动积极性。

2、让朗读成为学习的重要方式,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由地读,自由地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理解课文,走进人物。 二、说教法

语文课的教学,应重在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在朗读中训练学生的语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本节课中,我运用朗读,让学生品味语句,领会文章的意境,能更好地走近人物,走进人物。

三、说学法

在教学本课时,我以学生为主体,注意主体参与。为了发展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教学生运用“默读—批注”法进行学习,在自主学习的前提下,再进行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在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中,学到了知识。

四、说教学过程

一、整体回顾,感知人物

1.请同学们伸出手,和老师一起工工整整地写一个名字(板书课题:海伦〃凯勒),一起读一读这个感动世界的名字——(海伦〃凯勒)

2.打开课本,速读课文,让我们重温一下课文带给我们的感人故事吧!

3.每读一遍课文,相信大家都会有新的收获。你想用一个什么词语来形容你心目中的海伦·凯勒?(板书:不屈不挠)

4.课文的最后也用上了这个词语来概括海伦·凯勒的奋斗精神,这个词本身也值得我们好好品味。(齐读:不屈不挠)你知道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吗?

【设计意图:以写字、朗读基本的语文方式导入新课,整体回顾文本,在尊重学生对文本独特感受的基础上提炼出“不屈不挠”这个中心词,然后以不屈不挠的精神贯穿整节课的教学,引导学生深入人物内心去感受。】

二、体会不幸,铺垫情感

1.那么,海伦面对的是怎样不幸的命运?(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交流,板书:双目失明 双耳失聪

3.你能想象“双目失明、双耳失聪”给一个人所带来的巨大痛苦吗? (1)请大家闭紧眼睛,捂紧耳朵,共同体验海伦那无声无色的世界。 (2)能告诉我你心里的感受吗?你能猜一猜海伦当时的心里怎么想? 4.短暂的体验就让你们有了如此深刻的感受。你能体会着海伦的处境和心情,读读这段话吗?

[出示:从此,小海伦与有声有色的世界隔绝了。她面对的是无边无际的黑暗和死一般的沉寂。她不能喊一声“妈妈”,也不能倾诉心中的希望和要求。她变得暴躁起来,脾气越来越坏。]

指名2生读,师评。

5.海伦在她的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写道:[出示资料:每次手语无法让别人了解我的意思时,我都要大发脾气。烈火在胸中燃烧,却又无法表达出来,只好疯狂地踢打、哭闹,在地上翻滚、吼叫,直到精疲力竭。]

6.让我们体会着海伦悲愤欲绝的心情,一齐来读好这段话。

【设计意图:以感受海伦命运的不幸为全文的情感铺垫,是体会海伦不屈不挠精神的基础,学生没有可供借鉴的生活经验和情感储备的话,不容易产生共鸣。让学生闭紧眼睛,捂紧耳朵,体验海伦无声无色的世界,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海伦不幸命运的深切同情,为后面理解她不屈不挠的精神作铺垫。】

三、精读感悟,深入内心

过渡:如此巨大的不幸非常人所能承受,但海伦最终没有被不幸的命运打垮,她不屈不挠地拼搏着,奋斗着??

(一)学习“摸盲文、拼单词”

1.默读课文2-5自然段,你从哪些语句读出了海伦的“不屈不挠”,用笔画出来。

【设计意图:给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的时间,引导学生用心去体会海伦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

交流:[出示:她不分昼夜,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她拼命摸读盲文,不停地书写单词和句子。她是这样地如饥似渴,以至小小的手指头都摸出了血。]

2.细细品味文中的词句,会使你眼前的人物形象渐渐鲜活起来。请大家齐读这段话。

3.从哪些词语能看出海伦的不屈不挠?

(1)指名交流:抓住“不分昼夜”“拼命”“不停”“如饥似渴”“摸出了血”等(请说说你的感受)

(2)哪个词语最让你感受到她的不屈不挠?(“如饥似渴”) ① 理解“如饥似渴”

就像非常饥饿的人,看到了( );极度干渴的人,见到了( )。 ② 感悟“如饥似渴”

她是这样地如饥似渴:夏日的午后, 。 她是这样地如饥似渴:冬日的夜晚, 。

(3)是哪一件事激起了曾经脾气暴躁,对生活失去信心的海伦对知识如此的渴望,使她这样地如饥似渴?(联系第3自然段,自由交流)

[出示:她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喜悦,感到生命有了新的开始。] 你能体会海伦此刻的心情吗?(激动、喜悦、兴奋……分别指名读。) (4)海伦在她的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这样写道:[出示: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井房的经历使我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啊!原来世间万物都各有名称,而每个名称都能启发人的思想,这些词使

整个世界变得就如花团锦簇,美不胜收。啊!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心中充满了无限喜悦,盼望新的一天到来。]所以——(引读:她不分昼夜,……)

【设计意图:从海伦〃凯勒的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摘取与课文主题密切相关的精华语言,既能帮助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地了解主人公,丰富对人物形象的认识,又有机渗透了人文教育,给予学生很深的思想启迪。】

(5)手指流血了,她停下了吗?(创设情境,师生对话)

① 沙利文老师见了,轻轻地在海伦手上拼写着:“歇一歇吧,孩子。”“手都流血了,疼吗?”

可海伦重重地在沙利文老师的手上写下几个字: 。 ② 沙利文老师强忍泪水,边给海伦包扎手指边悄悄将她的盲文书推到旁边。 手指包扎完后,海伦摸不到自己的盲文书了,万分焦急,急忙拉住沙利文老师的手,快速写道: 。

这,就是不怕困难,不向困难低头的——不屈不挠。带着你的感动和敬佩再读这段话。(板书:用手指“说话”)

4.就这样,海伦学会了阅读、书写和算术,学会了用手指“说话”。这里的“说话”为什么要加引号呢?(不是真正意义的说话,而是用手指拼写。表示特殊含义)

在这背后,海伦付出的努力却是正常人的几十、几百甚至几千倍啊! 5.知识打开了海伦的眼界,增强了海伦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她有时——在林中漫步,有时——和朋友们在湖上泛舟。她在想象中感受着这个世界。引读:[出示第五节海伦的语言]

(1)她用这样动人的笔调描绘着她心中“看”到的世界。(指名读) (2)[出示最后一句,用红色突出“看”]海伦现在能看能听了吗?(不能)所以课文中的“看”也加了引号,它不是真正的用眼睛观察,而是用心灵感悟。那么,是什么令海伦的想象如此美好?(知识打开了海伦的眼界,增强了海伦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3)让我们一起读出海伦的勇气和信心。(学生齐读)

【设计意图: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迫使她如饥似渴地去获取知识,这也正是她能克服万难的动力所在。而知识又改变着她的生活态度,改变着她的人生。她面对的还是无声无色的世界,但是她的想象却是那么的美好,抓住矛盾处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对她的这种改变有更深的体会。】

(二)学习“学说话”

过渡:用手指“说话”已属不易,但海伦凭着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学会了真正意义上的说话。下面,请大家运用刚才的学习方法自学课文6、7自然段。

[出示学法:抓住关键语句,品味重点词语,体会海伦〃凯勒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在此基础上练习有感情朗读。]

1.学生汇报交流:

[出示:为使我的伙伴——即使是最亲密的伙伴——能听懂我的话,我夜以继日地努力,反复高声朗读某些词语或句子,有时甚至要读几个小时,直到自己觉得读对了为止。我每天坚持着练习,练习,练习……]

(1)品味词语:“夜以继日”“反复高声朗读”“几个小时”“每天”??(带着你的理解,读一读)

(2)她这样夜以继日地努力,是在干什么?(靠触觉学习说话)这是一种多么艰难的学习方法。

(3)师读(慢),学生边听边想象:萨勒发音时,要海伦把手放在她的脸上,用感觉来判断萨勒舌头和嘴唇颤动的情况,以此体会怎样发音。

学生交流:你想说些什么?

(4)师生接读:面对如此艰难的学习方法,海伦凭着不屈不挠的精神,她夜以继日地努力,反复高声朗读着,一遍,两遍,三遍,尽管练得口干舌燥,她仍然——练习,练习,练习……;喉咙沙哑了,疼痛难忍,她仍然——练习,练习,练习??;一小时,两小时,三小时,读了几个小时,头昏脑涨,她仍然——练习,练习,练习……

(5)这里的三个“练习”中间用的是什么标点符号?说明什么?后面的省略号呢?

(6)这种完全靠触觉学习说话的方法,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但海伦却说——(引读:为使我的伙伴——)(板书:靠触觉学会说话)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fi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