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安徽教师考编试题

更新时间:2023-11-07 07:4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每日一练(中公五月)

1.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同时从事着几种不同活动,这是( )。 A.注意的分配 B.注意的涣散 C.注意的转移 D.注意的动摇 2.下列哪些行为侵害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

①教师迫使学习成绩差的学生退学或转学 ②教师禁止成绩差的学生参加考试 ③教师罚站学生 ④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客观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3.艾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时期(12-18岁)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 A.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 B.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C.获得勤奋感,避免自卑感 D.形成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 4.依据学习内容的不同,可以将学习分为( )。 A.知识学习 B.发现学习 C.机械学习 D.技能学习 E.社会规范学习

5.根据学生评价在教学活动中的不同作用可以分为( )。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总结性评 D.学业评价 E.品德评价

6.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有( )。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主观能动性 E.训练

7.设置地方课程的目的在于尽可能满足学校和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判断题) 8.人的心理发展过程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发展是可逆的。(判断题) 9.马卡连柯的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判断题) 10.似动是一种错觉。(判断题)

1.【答案】A。2.【答案】A。3.【答案】D。4.【答案】ADE。5.【答案】ABC。6.【答案】ABCD。7.【答案】×。中公专家解析:地方课程编订的宗旨是为了补充、丰富国家课程的内容,满足全国范围的地区差异。能够满足学校间和学生间差异的是校本课程。

8.【答案】×。中公专家解析:心理的发展总是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尽管发展的速度可以有个别差异,会加速或延缓,但发展是不可逆的,阶段与阶段之间也是不可逾越的。

9.【答案】×。中公专家解析: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体现了他的全面和谐教育思想,被称为“活的教育学”。

10.【答案】√。中公专家解析:似动是一种视觉错觉。 1.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主张的教育家是(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卢梭 D.裴斯泰洛奇 2.幼儿期的言语学习主要是( )。 A.阅读训练 B.书面言语的学习 C.口语的学习 D.识字学习

3.学前儿童先会走、跑,后会灵活地使用剪刀,这说明儿童动作发展具有( )。 A.整体局部规律 B.首尾规律 C.大小规律 D.近远规律

4.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从低级到高级的正确排序是( )。 A.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B.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C.生理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自我实现的需要 D.生理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安全的需要、自自我实现的需要 5.感受性提高的感觉适应现象是( )。 A.触觉适应B.嗅觉适应C.暗适应D.明适应 6.新课程的主要理论基础有( )。 A.动机理论 B.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C.迁移理论 D.多元智能理论

7.下列( )和策略是奥苏贝尔提出的。 A.逐渐分化原则 B.整合协调原则 C.先行组织者原则 D.小步子原则

8.新课程的核心是为了人的发展,为此,要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判断题)

9.孔子私学以《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典籍教授弟子,这就是“六艺”教育。(判断题)

10.有规则的游戏主要包括:智力游戏、体育游戏、角色游戏。(判断题) 1.【答案】D。

2.【答案】C。中公专家解析:进入幼儿期,言语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口语的发展,因此幼儿期的言语学习主要是指口语的学习。

3.【答案】C。中公专家解析:动作发展的规律包括(1)整体到局部规律:从整体动作发展到局部动作,儿童最初的动作是全身性的、笼统性的、弥漫性的,以后动作逐渐分化、局部化、准确化和专门化。(2)首尾规律:儿童动作的发展,先从上部动作开始,然后到下部动作。(3)近远规律:儿童的动作发展先从靠近中央部分(头和躯干,即脊椎)动作先发展,然后才发展边缘部分(臂、收、腿)的动作。(4)大小规律:儿童动作的发展,先从粗大动作开始,如走、跑、跳、踢、走平衡等,而后学会比较精细的动作,如吃、穿、画画、剪纸、玩积木、翻书、穿珠子等。(5)无有规律:儿童的动作最初是从无意动作向有意动作发展。故选C。 4.【答案】B。中公专家解析: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5个层次,由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5.【答案】D。中公专家解析:在暗适应时是出现感受性提高,而明适应是感受性降低。 6.【答案】BD。

7.【答案】ABC。中公专家解析:奥苏贝尔提出了:组织学习的原则与策略、逐渐分化原则、整合协调原则、先行组织者策略。逐渐分化原则:即首先应传授最一般的、包容性最广的观念,然后根据具体细节对它们逐渐加以分化,这样可以为每个知识单元的教学都提供理想的固定点,即对新知识起固定作用的先前知识。整合协调原则:是指如何对学生人中结构中现有要素重新加以组合。先行组织者,是指先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学习任务本身有较高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起来。 8.【答案】√。

9.【答案】×。中公专家解析:“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是西周时期教育的主要内容。孔子继承了西周“六艺”教育的传统,又根据现实需要发展了“六艺”教育,创设了新的学科,充实了教学的内容,把所收集的历史文化材料,精心加以整理,编著成“六

经”,即《诗》、《书》、《礼》、《易》、《乐》、《春秋》,作为教学用书,后被奉为儒家经典。

10.【答案】×。中公专家解析:有规则的游戏主要包括:智力游戏、体育游戏、音乐游戏。 1.从一个人行为的一个方面可看出他的个性,这是个性( )的表现。 A.独特性 B.整体性 C.稳定性 D.社会性

2.孩子从刚出生开始,就显出个人特点的差异,这主要是( )的差异。 A.言语特征 B.记忆过程 C.思维特征 D.气质类型 3.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因素是( )。 A.气质 B.性格 C.能力 D.兴趣

4.在蒙台梭利学校任教教师的教学任务有三个,分别为( )。 A.观察指导 B.准备教具 C.示范 D.制定教育目标

5.下列哪些做法有利于教育发挥促进儿童发展的主导作用?( )。 A.教育在成熟的基础上引导发展

B.教育始终在整体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个性发展 C.教育始终要顺应儿童的成熟,反映儿童已有的发展 D.教育过程中始终要尊重和发挥儿童的主体性 6.课程内容组织方式主要有( )。

A.分科课程 B.综合课程 C.活动课程 D.游戏课程

7.教育调查法是教育研究中最基本的研究方法之一,它可以借助的手段有( )。 A.座谈会 B.谈话 C.查阅文献 D.问卷

8.幼儿园教育的任务是教育幼儿和服务家长。(判断题)

9.健康领域的活动应充分尊重幼儿心理发展的规律,严禁以任何名义进行有损幼儿健康的比赛、表演或训练等。(判断题)。

10.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巴甫洛夫。(判断题)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B。中公专家解析:一个方面可以看出另一个方面,这说明个性的整体性。 2.【答案】D。中公专家解析:气质类型是先天的,是刚出生时就表现出来的差异。 3.【答案】C。中公专家解析:能力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

4.【答案】ABC。中公专家解析:这三个任务是蒙台梭利认为教师必须要掌握的。 5.【答案】ABD。中公专家解析:教育不仅要顺应儿童已有的发展,还有适应最近发展区,走在发展的前面。 6.【答案】AB。

7.【答案】ABCD。中公专家解析:中公专家解析:调查法是借助谈话、问卷、座谈会、查阅有关文献资料等手段,间接研究幼儿教育现象的方法。 8.【答案】√。中公专家解析:这是幼儿园的双重任务。 9.【答案】×。中公专家解析:应充分尊重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 10.【答案】×。中公专家解析: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加涅 1.( )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A.教育方法 B.教育内容 C.教育对象 D.教育目的

2.当学生改正错误行为时,教师不再限制课间自由活动属于(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正惩罚 D.负惩罚

3.以美国教育家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派倡导的“三中心”是( )。 A.儿童、教材、活动 B.教师、活动、经验 C.儿童、活动、经验 D.教师、经验、教材 4.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表现包括( )。 A.自觉性 B.独立性 C.可塑性 D.创造性 5.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扮演的角色有( )。 A.法人 B.教育者 C.组织者 D.领导者 6.班主任了解学生的方法有( )。 A.谈话 B.问卷 C.座谈 D.观察法

7.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效率越高。(判断题)

8.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都可以是有意义的学习。(判断题) 9.课堂测验难度越大,越能准确考察学生学习成效。(判断题) 10.遗传不会影响人的发展。(判断题)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D。中公专家解析: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2.【答案】B。中公专家解析:负强化是撤销一个厌恶刺激以增加行为发生的频率。课间自由活动受限制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厌恶刺激,不再限制就属于撤销一个厌恶刺激,故本题选B。 3.【答案】C。 4.【答案】ABD。

5.【答案】BCD。中公专家解析: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工作的教师,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

6.【答案】ABCD。中公专家解析:班主任了解学生的方法还包括分析书面材料。 7.【答案】×。 8.【答案】√。 9.【答案】×。

10.【答案】×。中公专家解析: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为个体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1.狭义的教育是指( )。

A.课堂授课 B.文化传授 C.人才培养 D.学校教育 2.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不包括( )。 A.教育者 B.学校 C.受教育者 D.教育措施 3.奴隶社会学校教育内容的“六艺”是指( )。 A.礼、乐、射、御、书、数

B.诗、书、礼、乐、易、春秋 C.语、数、外、生、地、史

D.《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师说》、《论衡》 4.在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关系问题上,应坚持的是( )。 A.坚持人文教育为主 B.坚持科学教育为主

C.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携手并进 D.要看情况而定

5.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是( )。

A.教育国际化 B.教育全民化 C.教育民主化 D.教育终身化 6.属于我国古代教育内容的是( )。 A.四书 B.六艺 C.七艺 D.五经 7.教育的社会功能主要有( )。

A.政治功能 B.经济功能 C.文化功能 D.发展个性功能 8.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于近代。(判断题) 9.教育的本质即教育的归属问题。(判断题)

10.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是人类特有的活动。(判断题)

1.【答案】D。2.【答案】B。3.【答案】A。4.【答案】C。5.【答案】ABCD。 6.【答案】ABD。7.【答案】ABC。8.【答案】√。9.【答案】×。10.【答案】×。 1.当一位胆小的学生敢于主动向教师提问时,教师耐心解答并给予表扬和鼓励。教师的这种做法属于行为改变方法中的( )。

A.强化法 B.示范法 C.消退法 D.行为塑造法

2.教师将关注的焦点从“如何备好课”上转向“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因材施教”,这表明教师转向了( )。

A.关注生存阶段 B.关注情景阶段

C.关注学生阶段 D.关注发展阶段

3.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针对所学内容画出网络关系图,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 A.元认识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资源管理策略 D.认知策略

4.影响人际喜欢与吸引的因素中的个人特质因素包括( )。 A.才华和能力 B.个性品质 C.外表和容貌 D.相似与互补 5.皮亚杰认为影响个体发展的基本因素有( )。 A.成熟 B.物理环境 C.社会环境 D.平衡过程 6.以下属于内部感觉的是( )。 A.心痛 B.眼晕 C.寒冷 D.忧伤

7.教育学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并随其发展而发展的。(判断题)

8.气质是人格中稳定的心理特征,因此,气质可以掩蔽和改造性格,指导性格的发展,使它服从于生活实践的要求。(判断题) 9.健康就是没有疾病。(判断题)

10.儿童期的主要人际关系是平行型人际关系。(判断题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A。中公专家解析:结合题意可知,“当一位胆小的学生敢于主动向教师提问时,教师耐心解答并给与表扬和鼓励”是想增强学生提问的行为,故排除C。示范法是观察、模仿教师呈示的范例或榜样,是学生社会行为学习的重要方式。行为塑造指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教师的表扬和鼓励对学生的主动提问来说一种有效的强化物,有助于增加其主动提问的行为,属于强化法的运用,故选A。

2.【答案】C。中公专家解析:“如何备好课”体现的是关注情境阶段,“因材施教”体现的是关注学生阶段。

3.【答案】D。中公专家解析:画出网络关系图是组织策略,是认知策略的一种。 4.【答案】ABC。中公专家解析:影响人际喜欢与吸引的主要因素有情境因素、个人特质因素(才华和能力、外表和容貌、个性品质)、相似与互补因素。 5.【答案】ABCD。

6.【答案】AB。中公专家解析:心痛属于内脏感觉,眼晕属于视觉神经与平衡觉器官产生的联觉,也是内部感觉。寒冷属于皮肤觉是外部感觉,忧伤的感觉并不属于心理学上的感觉,而是情绪过程。

7.【答案】×。中公专家解析:教育学作为一门科学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不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而教育是随着人类社会产生而产生的,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而发展的。

8.【答案】×。中公专家解析:气质影响性格的形成和发展,性格可以掩蔽和改造气质,指导气质的发展。

9.【答案】×。中公专家解析: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心理健康是指个人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以及妥善地处理和适应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心理健康至少包括无心理疾病和具有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

10.【答案】×。中公专家解析:儿童的人际关系以垂直关系为主。学前期关系最密切的是父母,进入小学后对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信任超过了父母。 1.班级授课制的实施始于( )。

A.16世纪 B.18世纪 C.19世纪末 D.20世纪初

2.对我国建国后乃至现在的教育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的是( ),他的著作( )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A.凯洛夫 《教育学》 B.赫尔巴特 《普通教育学》 C.马可连柯 《教育诗》 D.杨贤江 《新教育大纲》 3.个体获得了客体的永恒性是在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的(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4.教育影响是指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从内容上来说,其包括( )。 A.教育内容 B.教科书 C.教育方法 D.教育组织形式 5.属于教育学萌芽阶段的教育著作的是( )。 A.韩愈的《师说》 B.朱熹的《语录》

C.颜元的《存学篇》 D.昆体良的《论演说家教育》

6.下列叙述体现身心发展互补性的是( )。 A.英国女子获知癌症后举家旅行,返回后不治而愈 B.武汉少年舟舟具有高超的音乐指挥才能

C.霍金在不幸患上了卢伽雷氏症后仍对物理学做出了重大贡献 D.失明者听觉、触觉、嗅觉等方面的超常发展

7.教育目的是国家教育工作的基本政策和指导思想,是国家根据政治经济的要求,为实现教育目的所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判断题)

8.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生产力发展水平与教育发展水平基本呈现一致性,这表明教育水平决定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判断题)

9.教育通过再生产劳动力来实现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但这种促进作用在古代社会很微弱。(判断题)

10.《学记》是我国古代教育文献中最早的、体系比较完整的教育著作,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它是先秦儒家教育经验和思想的总结,论述了包括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等教学原则。(判断题)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A。中公专家解析:欧洲班级授课制兴起最在开始于16世纪;中国班级授课制兴起始于20世纪初,清朝末期。

2.【答案】A。中公专家解析:凯洛夫的《教育学》,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对我国建国后乃至现在的教育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3.【答案】A。中公专家解析:感知运动阶段(0-2岁)特点:(1)通过索感知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2)低级的行为图式;(3)获得了客体的永恒性(9-12个月)。

4.【答案】AB。中公专家解析:从内容上来说,包括了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从形式上来说,包括了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 5.【答案】ABCD。

6.【答案】ABCD。中公专家解析:互补性反映出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一方面是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另一方面,互补性也存在于心理机能和生理机能之间。

7.【答案】×。中公专家解析:教育方针是国家教育工作的基本政策和指导思想,是国家根据政治经济的要求,为实现教育目的所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

4.【答案】ABCD。解析:聘任教师的形式包括招聘、续聘、改聘、低聘、解聘、拒聘、辞聘、兼聘和返聘。 5.【答案】BC。 6.【答案】ABCD。

7.【答案】ABCD。解析: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发展的顺序性、发展的阶段性、发展的不平衡性、发展的互补性、发展的差异性。

8.【答案】×。解析:教科书的编写应遵循的原则之一是强调内容的基础性。

9.【答案】√。解析:进到一个黑屋子,眼睛感觉一片漆黑描述的是感觉现象。感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这里是视觉器官对明亮度的反映。 10.【答案】×。解析: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匮乏性的需要和成长性的需要,其中成长性的需要主要包括认识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1.教育心理学成熟时期比较注重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 )思潮掀起了一场教育改革运动。

A.人本主义 B.行为主义 C.认知心理学 D.信息论

2.( )是心理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它对心理活动具有选择功能、维持功能、调节功能。 A.注意 B.记忆 C.表象 D.想象

3.当个体专注某一对象时,视听感觉器官会产生周期性地加强和减弱的变化,这种现象心理学称之为( )。

A.注意的分配 B.注意的起伏 C.注意的稳定 D.注意的转移 4.以下属于条件反射的有() A.吃食物流口水 B.谈虎色变

C.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D.望梅止渴 5.幼儿园主要采用的幼儿教育教学法是( )。 A.讲授法 B.自学学习法 C.游戏法 D.操作练习法 6.幼儿园与小学教育实践的差异体现在( )。

A.生活环境 B.教育目标 C.教育内容 D.教育途径 7.对事物的知觉是( )。

A.受人以往知识经验影响 B.感觉的相加

C.不同的人不同的知觉 D.人脑对直接作用感官的事物的整体反映

8.新课程改革实施的前提是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观念,教育的立足点是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判断题)

9.学习立体几何时,认为平面几何中“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相互平行”的定理,也同样适用于立体几何,属于水平迁移。(判断题)

10.评价/反思过程虽是一个独立的成分,但它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包括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以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反思。(判断题)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A。中公专家解析:在成熟时期,人本主义掀起了一场教育改革运动。 2.【答案】A。中公专家解析: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是心理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它对心理活动具有选择、维持和调节功能。

3.【答案】B。中公专家解析:人的感受性不能长时间地保持固定的状态,而是间歇地加强和减弱,叫注意起伏。

4.【答案】BCD。中公专家解析:A选项属于本能,不是条件反射。

5.【答案】CD。中公专家解析:幼儿年龄特征决定了幼儿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是游戏法、操作练习法。

6.【答案】ABCD。中公专家解析:幼儿园与小学教育实践在生活环境、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途径等方面均有很大差异。

7.【答案】ACD。中公专家解析:知觉是人脑对于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知觉具有理解性、选择性、整体性和恒常性。A与C体现了知觉的理解性。知觉并不是感觉的相加,B选项的说法是错误的。 8.【答案】√。

9.【答案】×。中公专家解析:学习立体几何时,搬用平面几何中“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相互平行”的定理,会对立体几何有关内容的学习产生干扰,属于负迁移。 10.【答案】√。中公专家解析:评价/反思过程的概念。

1.下列属于一级课程的是( )。

A.国家课程 B.地方课程 C.学校课程 D.基础型课程 2.下面哪种情况发生了学习?( ) A.小李从亮出走进暗室,视力显著提高 B.小明喝酒后脾气暴躁

C.小张服用兴奋剂后百米赛跑夺冠 D.大猩猩模仿游人吃饼干

3.下列哪种学习的复杂程度比概念学习高?( ) A.规则学习 B.信号学习 C.辨别学习 D.连锁学习

4.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是指心理过程的( )等方面特点在行为上的表现。 A.两极性 B.速度 C.稳定性 D.指向性 5.影响人际吸引和排斥的主要因素有( )。 A.距离的远近 B.交往的频率 C.态度的相似性 D.个性的互补性 E.外形特征

6.在蒙台梭利学校任教教师的教学任务有三个,分别为( )。 A.观察指导 B.准备教具 C.制定教育目标 D.示范

7.教师在创设幼儿园环境中的重要作用是( )。 A.指导者、引导者 B.控制环境 C.准备环境 D.调整环境

8.幼儿园应当建立卫生保健制度,防止发生食物中毒和传染病的流行。(判断题) 9.人体的各个系统是孤立的、独自行动的。(判断题)

10.我国设置自然科学教育课程的开端是京师大学堂中开设的格致一科。(判断题)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A。2.【答案】D。3.【答案】A。中公专家解析:学习水平从低到高排列依次为:辨别—具体概念—定义概念—规则—高级规则。4.【答案】BCD。

5.【答案】ABCDE。中公专家解析:这五个方面都是影响人际吸引与排斥的主要因素。 6.【答案】ABD。中公专家解析:蒙台梭利认为教师应该是观察者,准备者,示范者的角色。 7.【答案】BCD。中公专家解析:准备环境、控制环境、调整环境是教师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重要作用。

8.【答案】√。中公专家解析:《幼儿园管理条例》第18条明确规定,幼儿园应当建立卫生保健制度,防止发生食物中毒和传染病的流行。

9.【答案】×。中公专家解析:人体的各个系统是相互协调的。

10.【答案】×。中公专家解析:我国设置自然科学教育课程的开端是京师同文馆中开设的格致一科。

7.【答案】ABCD。中公专家解析:行动研究的情境性主要指通过现场研究来诊断和解决具体情境下的问题;合作性是指行动研究中通常由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共同协作完成一个课题;参与性是指各个成员都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到研究的实施中,而不只是“被试”;自我评价是指随着实际活动情境的发展而不断地、自然而然地对各种干预措施进行评价和反思。 8.【答案】√。9.【答案】×。中公专家解析:冯特所著的《生理心理学原理》一书被心理学界认为是“心理学的独立宣言”。

10.【答案】×。中公专家解析:课程是指为实现学校教育目的而选择的教育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它包括各门学科和课外活动。

1.没有( ),一切复杂的心理现象都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A.感知觉 B.记忆 C.想象 D.思维 2.华生是( )学派的代表人物。 A.精神分析理论 B.行为主义 C.人本主义 D.认知主义

3.我国正式颁布《义务教育法》的时间是( )。 A.1957年 B.1982年 C.1986年 D.1990年 4.下列属于遗传决定论观点的是( )。 A.将门无犬子 B.狗嘴吐不出象牙

C.血统论 D.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

5.下列说法或做法中,符合现行《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中的 “教书育人”规定和要求的是( )。

A.学习教育的新理念 B.积极开展教学改革

C.严格执行教学方案,照搬教材以及教案 D.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初进学生全面发展

6.按照《义务教育法》的规定,下列哪些不得被学校聘用为工作人员( )。 A.张某曾因强奸罪被法院判有期徒刑三年,并剥夺政治权利一年

B.李某曾因交通肇事罪被法院有期徒刑两年 C.王某曾因偷开他人电动车人而被公安机关拘留十日 D.赵某患有间歇性精神病,而且尚未痊愈

7.下列选项中,哪些俗语或成语不是典型的正迁移现象( )。 A.聪明过人 B.举一反三 C.物以类聚 D.思维敏捷 8.教育的目的和内容最终取决于社会政治制度。(判断题) 9.“为人师表”决定了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典范。(判断题)

10.教师义务是指法律对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一定行为的约束。(判断题)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A。中公专家解析:感知觉是感觉器官对外界刺激最直接的反应,是信息输入有机体的过程,是记忆、思维、想象的基础。

2.【答案】B。中公专家解析:华生是行为主义代表人物。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人本主义的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认知主义的代表人物是苛勒。

3.【答案】C。中公专家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86年4月12日由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1986年7月1日起施行。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由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于2006年6月29日修订通过,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

4.【答案】ABCD。中公专家解析:遗传决定论认为认知发展由先天的遗传基因所决定,人的发展过程只不过是这些内在的遗传因素的自我展开的过程,环境的作用仅在于引发、促进或延缓这种过程的实现。

5.【答案】ABD。中公专家解析:《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中的“教书育人”有如下具体要求: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严格执行教学方案,照搬教材以及教案”不符合素质教育的理念。

6.【答案】ABD。中公专家解析:按照《义务教育法》规定,学校不得聘用曾经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或者判处有期徒刑的人,或者有精神病史的人担任工作人员。 7.【答案】ACD。中公专家解析:正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的积极影响。“聪明过人、物以类聚、思维敏捷”不是迁移现象,故本题选ACD。

8.【答案】√。中公专家解析:社会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教育内容是教育目标的具体体现,因此,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内容的选择,特别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选择。

9.【答案】√。中公专家解析: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典范是指教师职业道德不仅是对教师自身行为的规范要求,而且也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手段。为人师表决定了教师职业道德的典范性。

10.【答案】√。中公专家解析:教师的义务,是指依照法律规定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必须履行的责任。

1.智力可以分解多种因素,( )是智力的核心因素。 A.观察力 B.想象力 C.思维力 D.判断力 2.行为目标的三要素是( )。

A.具体目标、产生条件、行为标准 B.确定目标、产生条件、行为准则 C.具体目标、行为标准、确定目标 D.具体目标、产生条件、实现目标 3.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这三个特征是( )。 A.课程目标的基本特征 B.教学计划的基本特征 C.课程标准的基本特征 D.教学目标的基本特征 4.能引起无意注意的因素有( )。 A.刺激物的强度 B.刺激物的新异性 C.刺激物的对比关系 D.间接兴趣

5.注意分配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中必须有一种是( )。 A.动作 B.自动化 C.熟练的 D.新奇的

6.泰勒提出了关于课程编制的“泰勒原理”,包括( )。 A.确定目标 B.选择经验 C.组织经验 D.评价结果 7.关于埃里克森的社会化发展理论描述正确的是( )。 A.埃里克森注重文化和社会因素对人的发展的作用 B.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特殊的目标、任务和冲突

C.各个阶段相互依存,后一阶段发展任务的完成依赖于早期冲突的解决 D.早期阶段中的问题不良解决所造成的损失可能会在后期的阶段中得到修正

8.在面临突发状况时,小明能够机智灵活地考虑问题,应付变化,这表明小明思维的敏捷性好。(判断题)

9.根据情绪发生的强度、持续性和紧张度可以把情绪状态划分为:心境、激情、应激和热情。(判断题)

10.当同学们获悉本班取得学校合唱第一名的成绩时欣喜若狂,他们的情绪状态属于热情。(判断题)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C。2.【答案】A。

3.【答案】B。中公专家解析:我国义务教育的课程计划(教学计划)应当具备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的特征。

4.【答案】ABC。中公专家解析:引起无意注意的因素主要包括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客观条件即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包括刺激的强度、新异性、对比关系和运动变化等。主观条件即人本身的状态。

5.【答案】BC。中公专家解析:构成注意分配的条件:(1)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至少有一种应是高度熟练的、自动化的;(2)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必须有内在联系。 6.【答案】ABCD。

7.【答案】ABCD。中公专家解析:埃里克森的社会化发展理论把人的心理发展分成八个阶段,每个阶段个体都要解决一个冲突,克服了每一阶段的危机冲突个体才能得以良好的发展。 8.【答案】×。中公专家解析:在面临突发状况时,小明能够机智灵活地考虑问题,应付变化,这表明小明思维的灵活性好,而不是敏捷性。思维的灵活性突出反映思维的随机应变能力,思维的敏捷性反映的是思维的速度。

9.【答案】√。10.【答案】×。中公专家解析:题干描述的情绪状态属于激情。 1.在学校教育中,教师最主要、最基本的职责是( )。 A.培养能力 B.传授知识 C.依法执教 D.教书育人

2.通过儿童的日记、作文、绘画、各种作业等的分析以了解儿童的研究方法是( )。

A.作品分析 B.文献分析 C.行为分析 D.调查分析

3.将教学目标分成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大领域的教育学家是( )。 A.布鲁姆 B.奥苏贝尔 C.杜威 D.布鲁纳 4.聘任教师的形式包括( )。 A.招聘 B.续聘 C.拒聘 D.辞聘 5.下列属于体罚学生的情形有( )。 A.让三年级小学生抄写课文三遍

B.刘某的英语课文背诵作业没完成,老师令其在烈日下背诵课文9遍 C.王某上课说话,老师令其放学后独自打扫教室卫生 D.张某体育课动作不规范,老师令其反复练习三次 6.构成德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 )。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德育内容 D.德育方法 7.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包括(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8.教科书的编写应遵循的原则之一是强调内容的社会性。(判断题) 9.进到一个黑屋子中,眼睛感觉一片漆黑属于心理学感觉的范畴。(判断题) 10.自我实现需要是一种最高级的需要,包括认知和审美需要。(判断题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D。

2.【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研究方法。作品分析法又叫产品分析法,是对调查对象的各种作品,如笔记、作业、日记、文章等进行分析研究,了解情况,发现问题,把握特点和规律的方法。

3.【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根据布鲁姆等人的主张,教育目标包括三个主要领域: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并按照由低到高、由简到繁的顺序把每个目标领域再细分为多个层次和水平。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f7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