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1、4、7、10)

更新时间:2023-06-09 23:31: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1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含1月、4月、7月、10月全年自考真题及答案)

2011年1月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黑格尔、费尔巴哈是( A )0-5

A.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 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

C.英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 D.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

2.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 B )1-34

A.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 B.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C.科学的世界观 D.无产阶级的世界观

3.承认世界的统一性的哲学都属于( A )1-36

A.一元论 B.二元论

C.唯物论 D.唯心论

4.下列观点中表述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是( C )1-51

A.矛盾是事物发展动力的观点 B.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的观点

C.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 D.本质决定现象的观点

5.下列各项包含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辩证法思想的是( D )1-57

A.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C.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D.物极必反,相反相成

6.揭示事物发展动力和源泉的规律是( A )1-55

A.对立统一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

C.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规律 D.否定之否定规律

7.“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办不到,就怕想不到;只要想得到,啥也能办到。”这是一种( C )1-86

A.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表现 B.机械唯物主义思想的表现

C.主观唯心主义思想的表现 D.客观唯心主义思想的表现

8.下列观点中,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区别于其他一切认识论的最基本观点的是( A )2-93

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B.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C.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D.认识是辩证发展的过程

9.当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科研成果层出不穷。从根本上说,这是由( B )2-95

A.科学家的聪明才智决定的 B.生产实践的需要决定的

C.正确的科技政策决定的 D.环境和资源的状况决定的

10.有人认为,只有写到书本上的理论才是真实可靠的,因而不顾实际情况,死搬书本上的教条。这在认识论上犯了( D )2-107

A.类似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 B.类似直观被动反映论的错误

C.类似经验论的错误 D.类似唯理论的错误

11.“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从认识论上看,就是( C )3-177

A.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的过程

B.认识——实践——认识的过程

C.实践——认识——实践的过程

D.理性认识——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的过程

12.在现代生产力系统中,自然科学属于( C )3-138

A.实体性因素 B.运筹性因素

C.渗透性因素 D.准备性因素

13.马克思把人类社会历史划分为依次更替的五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它的第一阶段)。五种社会形态划分的依据是( D )3-147

A.人的发展状况 B.地理环境的状况

C.生产力的水平 D.生产关系的性质

14.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C )3-153

A.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

2011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含1月、4月、7月、10月全年自考真题及答案)

B.先进与落后、创新与守旧之间的矛盾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D.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的矛盾

15.社会改革的实质是( D )3-161

A.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改变 B.社会政治制度的根本改变

C.人的思想观念的改变与更新 D.社会体制的改善与革新

16.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是( D )4-182

A.社会分工的出现和发展 B.商品交换场所的建立

C.劳动力成为商品 D.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17.“物以稀为贵”,这种现象在商品经济关系中主要是指( C )4-192

A.商品稀少价值就大 B.使用价值决定价值

C.供求关系对价格有重要影响 D.消费者的心理决定价值

18.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货币的所有者在流通中购买到( B )4-198

A.劳动工具 B.劳动力

C.劳动场所 D.劳动对象

19.资本主义国家主要的政体形式是( A )4-210

A.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

B.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和专制独裁制

C.两党制和多党制

D.一党制、两党制和多党制

20.预付资本的总周转是指( D )5-230

A.预付不变资本的平均周转 B.预付可变资本的平均周转

C.全部固定资本的平均周转 D.预付资本各组成部分的平均周转

21.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D )5-232

A.社会总产品的构成问题 B.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问题

C.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比例关系问题 D.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22.同股票价格成反比的是( A )5-255

A.银行利息率 B.股息

C.股票票面额 D.股票控制额

23.资本主义商业资本执行的是产业资本的( B )5-246

A.货币资本职能 B.商品资本职能

C.生产资本职能 D.流通资本职能

24.自由竞争和生产集中的关系是( A )6-272

A.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 B.生产集中引起自由竞争

C.自由竞争阻碍生产集中 D.生产集中消除自由竞争

25.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 C )6-270

A.工业资本 B.银行资本

C.金融资本 D.商业资本

2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管理和调控经济的主要机制是( D )6-280

A.自由市场经济调节 B.制定经济政策与法令

C.国民经济计划化 D.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

27.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更高级的生产方式创造的物质条件是( C )6-301

A.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 B.产业工人队伍的壮大

C.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D.高新科技成果的创造

28.社会主义革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理论立足于( B )7-308

A.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的科学预言 B.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

C.巴黎公社的原则 D.生产力决定论

29.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是( D )7-335

2011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含1月、4月、7月、10月全年自考真题及答案)

A.集体领导制 B.个人负责制

C.群众监督制 D.民主集中制

30.实现共产主义的根本条件和基础是( A )8-341

A.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B.人与人关系的高度和谐

C.人的思想觉悟的极大提高 D.自然生态环境的极大改善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3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包括( BCD )0-13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32.下列各项属于实践基本形式的有( ABD )1-46

A.农民收割水稻 B.法官审理案件

C.演员演唱歌曲 D.科学家做化学实验

33.理性认识的基本形式有( BCD )2-106

A.感觉 B.概念 C.判断 D.推理

34.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除生产方式外还有( AC )3-131

A.人口因素 B.民族构成 C.地理环境 D.国家政权

35.资本积累的客观必然性根源于( AC )4-205

A.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无限追求 B.市场供求关系的内在要求

C.竞争的压力 D.垄断的需要

36.决定平均利润率高低的因素有( CD )5-242

A.各部门资本总量的多少 B.各部门劳动生产率的高低

C.各部门的利润率的水平 D.各部门的资本在社会总资本中所占的比重

37.下列各项正确表述级差地租含义的有( ABC )5-258

A.级差地租是与土地的不同等级相联系的地租

B.级差地租是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C.级差地租是租种优等地和中等地应缴纳的地租

D.级差地租是租种任何土地都需要缴纳的地租

38.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控手段包括( ABC )6-279

A.经济手段 B.法律手段 C.必要的行政手段 D.计划手段

39.下列各项属于实现社会主义自我发展与完善的成功经验的有( ABC )7-330

A.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B.选择正确的改革方式与步骤

C.妥善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D.完全按照发达国家模式发展

40.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是需要一定社会条件的,它( ABCD )8-349

A.只有在社会集体中才能实现 B.要以社会物质文明的全面发展为支撑

C.要以社会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为支撑 D.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实现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和根本方法。0-26

答: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

(3)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

42.简述真理和真理的相对性的含义。2-113/116

答:正确地反映客体的认识就是真理。

真理的相对性称作“相对真理”,有两个含义:

(1)真理性的认识在广度上是有限的,是受条件制约的。

2011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含1月、4月、7月、10月全年自考真题及答案)

(2)真理的认识在深度上是有限的,是受一定条件制约的。

43.简述上层建筑的两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3-144

答:政治上层建筑亦称实体性上层建筑,指政治法律制度以及军队、警察、法院、监狱、政府机关等设施,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一套组织。

观念上层建筑又称思想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艺术、道德、宗教、哲学等各种服务于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 政治上层建筑与观念上层建筑之间既相互区别,又互相依赖、互相渗透、互相作用、互相转化。

(1)首先,观念上层建筑决定政治上层建筑。

(2)其次,政治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又会成为一种强大的、既成的物质力量,反过来影响观念上层建筑。

44.如何理解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4-184

答:劳动的二重性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1)生产商品的劳动从一方面来看是具体劳动。

各种商品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是由各种性质的形式不同的具体劳动所生产出来的。生产一定使用价值具有特定性质、目的和形式的劳动,就是具体劳动。

(2)生产商品的劳动,从另一方面来看又是抽象劳动。生产各种商品的劳动尽管其具体形式千差万别,但都是人们的体力和脑力的消耗,即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支出。这种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

45.资本主义垄断阶段的竞争与自由竞争阶段的竞争有什么不同?6-272

答:垄断阶段同自由竞争阶段竞争的不同点主要有:

第一,竞争的目的不同,垄断时期竞争的目的是为了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第二,竞争的手段有了新的变化。

第三,竞争的激烈程度和后果不同,大大超过了自由竞争阶段。

第四,竞争的范围不同,垄断阶段的竞争不仅存在于国内,而且扩展到了国外,除了经济领域的竞争外,还在政治、军事、文化等领域展开激烈的竞争。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试述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并说明这一原理对科学研究的指导意义。1-72/74

答:必然性和偶然性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

(1)首先,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的,它们是事物联系和发展中两种不同的趋势,二者产生的原因不同,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不同。

(2)其次,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辩证统一的,表现在:(1)必然性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由此为自己开辟道路,没有脱离偶然性的纯粹必然性。(2)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必要补充,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并受其支配,没有脱离必然性的纯粹偶然性。(3)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掌握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1)首先,因为偶然性是受必然性支配的,必然性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和前途,所以我们必须通过科学研究发现必然性,按必然规律办事,不要被偶然现象所迷惑。

(2)其次,因为必然性是通过大量偶然性表现出来的,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所以我们应当抓住偶然性提供的机遇,揭示偶然现象背后隐藏的必然性。

47.试述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基本特征。7-323

答: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有:

第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第二,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第三,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按劳分配。按劳分配的具体形式在社会主义的不同发展阶段可以有所不同,但这一分配关系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之一。

第四,社会主义事业要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共产党的领导,建立起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

第五,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

2011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含1月、4月、7月、10月全年自考真题及答案)

201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 A )0-19

A.理论品质 B.理论基础 C.理论核心 D.理论内涵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B )1-35

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 D.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

3.下列观点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 D )1-37

A.天地万物皆在吾心中 B.存在就是被感知 C.物是感觉的集合 D.万物是“绝对精神”的体现

4.“世界不是既成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是一种( A )1-53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B.形而上学的观点 C.相对主义的观点 D.唯心主义的观点

5.在唯物辩证法看来,粮食同稻谷、小麦、大豆、高梁等之间的关系属于( C )1-61

A.全体和部分的关系 B.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C.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D.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6.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D )1-66

A.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 B.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

C.事物的性质是否发生了变化 D.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7.规律具有两个特点,一个是普遍性,另一个是( A )1-78

A.客观性 B.变动性 C.社会性 D.能动性

8.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 B )2-101

A.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 B.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

C.需要与满足需要的价值关系 D.创造与被创造的主从关系

9.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包括两次飞跃,其中第二次飞跃是( B )2-108

A.从概念到判断的过程 B.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C.从判断到推理的过程 D.从感觉到概念的过程

10.一个正确的认识需要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认识是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这说明人类的认识是(D)2-110

A.感性和理性的统一 B.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C.正确和错误的统一 D.有限和无限的统一

11.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C )2-127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12.下列概念中,反映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的是( B )3-139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生产方式 D.生产资料

13.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是一种( A )3-149

A.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B.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

C.机械决定论的观点 D.历史宿命论的观点

14.除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另一对社会基本矛盾是( D )3-153

A.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矛盾 B.人口因素与资源环境的矛盾

C.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矛盾 D.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15.“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这一论断表明社会改革与社会革命( C )3-164

A.都以夺取国家政权为目的 B.都不改变社会制度的根本性质

C.都是要解决社会基本矛盾 D.都不需要采取暴力冲突的形式

16.从本质上看,货币是( D )4-189

A.特殊的资本 B.普通的商品 C.一般等价物 D.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17.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是指( A )4-207

A.劳动力供给超过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而出现的过剩人口

B.人口增长超过生活资料的增长而出现的过剩人口

C.人口增长超过生产资料的增长而出现的过剩人口

D.人口增长超过资本增长而出现的过剩人口

18.用于发放工资的货币执行的是货币的( C )4-190

2011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含1月、4月、7月、10月全年自考真题及答案)

A.价值尺度职能 B.流通手段职能 C.支付手段职能 D.贮藏手段职能

19.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机构是( C )4-214

A.法院 B.检察机构 C.议会或国会 D.政府

20.公式W P 表示的是产业资本循环的( B )5-225

A.购买阶段 B.生产阶段 C.销售阶段 D.流通阶段

21.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四个阶段的顺序一般为( C )5-236

A.萧条—危机—复苏—高涨 B.复苏—高涨—危机—萧条

C.危机—萧条—复苏—高涨 D.高涨—萧条—危机—复苏

22.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的关系是( B )5-239

A.剩余价值率等于利润率 B.剩余价值率大于利润率

C.剩余价值率小于利润率 D.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成反比

23.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由( C )5-257

A.优等地的生产条件决定 B.中等地的生产条件决定

C.劣等地的生产条件决定 D.各类土地的平均生产条件决定

24.处于垄断地位的大银行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地位表现在( B )6-270

A.它已掌控了所有银行业务 B.它已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万能垄断者

C.它已控制了整个国民经济 D.它已掌握了国民经济的命脉

25.从作用上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国民经济的调节和管理( C )6-282

A.维护了全社会的利益 B.维护了全体资本家的利益

C.维护了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 D.维护了全体私有者的利益

26.从性质上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援助”是( B )6-288

A.帮助发展中国家克服经济困难的一种方式 B.新殖民主义的一种方式

C.扼杀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手段 D.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独立的工具

27.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关系方面的一系列新变化表明( D )6-297

A.其社会性质已经根本改变 B.其基本矛盾已经彻底解决

C.其阶级对立已经消失 D.其社会性质发生了部分质变

28.无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归根结底是由( A )7-307

A.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 B.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的

C.被统治阶级的意愿决定的 D.统治阶级的倒行逆施决定的

29.马克思主义政党产生的条件是( D )7-331

A.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诞生 B.工人运动的发展

C.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 D.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30.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都存在的经济关系是( A )8-351

A.生产资料的社会公有制 B.按劳分配 C.按需分配 D.市场经济体制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31.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有( BCD )0-13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32.下列各项体现矛盾双方相互依存或相互转化的有( ABC )1-57

A.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B.安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乱

C.乐极生悲,苦尽甘来 D.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33.感性认识的基本形式有( ABD )2-106

A.感觉 B.知觉 C.概念 D.表象

34.下列各项属于观念上层建筑的有( BC )3-144

A.军队和法庭 B.哲学和宗教 C.艺术和道德 D.逻辑学和语言学

35.下列各项正确表述可变资本含义的有( BC )4-201

A.可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 B.可变资本是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

C.可变资本是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价值增殖的那部分资本

D.可变资本是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价值转移的那部分资本

2011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含1月、4月、7月、10月全年自考真题及答案)

36.产业资本循环的职能形式有( ACD )5-226

A.货币资本 B.流通资本 C.生产资本 D.商品资本

37.商业资本的作用有( ABCD )5-247

A.促进产业资本家提高经济效益 B.帮助产业资本家节省流通费用

C.加速产业资本的周转 D.缩短流通时间

38.发达市场经济国家调控货币量的主要手段有( ABC )6-281

A.公开市场业务 B.最低准备金率政策 C.再贴现利率政策 D.利率政策

39.从人员构成上看,马克思主义政党( ACD )7-333

A.由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组成 B.由工人阶级的全体成员组成

C.有其他阶级的先进分子加入 D.有其他阶层的先进分子加入

40.共产主义社会经济上的特征主要有( ABCD )8-341-344

A.生产资料的单一社会公有制 B.对社会经济的计划管理与调节

C.个人消费品实行按需分配 D.生产力极大提高、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意识的本质。1-82

答:(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2)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3)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42.如何理解人民群众范畴?简述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3-174

答:人民群众是指推动历史发展的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总和。

我国现阶段人民群众的内容是:

(1)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和广大农民,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

(2)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集团及拥护社会主义和赞成祖国统一的爱国者,也都属于群众的范围。

(3)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人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因而都属于人民群众的范畴。

作用:(1)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2)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3)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4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是什么?5-235

答:(1)经济危机的根本特点是商品生产过剩,但并非与劳动者的实际需要相比的生产绝对过剩,而是与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即与劳动者的货币购买力相比的相对过剩。因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实质上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2)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当这个矛盾达到十分尖锐化的程度,就会引起经济危机的爆发。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

44.简述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6-265

答:(1)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2)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统治;

(3)资本输出在经济生活中占重要地位;

(4)国际垄断同盟在经济上瓜分世界;

(5)垄断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

2011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含1月、4月、7月、10月全年自考真题及答案)

45.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8-359

答:

(1)依据共产主义社会发展两阶段原理,人类社会的发展,只能从资本主义社会首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而不能超越社会主义这个历史阶段。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是走向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的必由之路。

(2)共产主义社会不会自行到来,必须通过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大力进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创造出一系列主观和客观条件的基础上,才能最终实现社会主义的全部发展过程,也就是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逐步创造条件的过程。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试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原理,并说明中国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意义。2-113-117-118 答: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因为:真理是主体对客体及其本质的正确反映,检验真理就是要判断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是否相一致。第二,实践是人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它能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对照,从而使认识得到检验。一般来说,人们按照一定的认识去行动,如果取得了成功,就证明这种认识是正确的,如果遭到失败,就证明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2)我国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实质是要不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问题。只有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才能冲破教条主义的束缚,坚持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东西,放弃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东西,真正做到实事求是。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不可能做到实事求是,就会亡党亡国。

47.试述商品的价值量是如何决定的。4-186

答:

(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

商品价值既然是人类一般劳动的凝结,因而商品价值量的大小取决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的多少。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则是由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平均的劳动强度所决定的。

(2)商品价值量同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关系

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复杂程度不同的劳动所生产的各种商品,其价值量的确定,是通过把一定量的复杂劳动换算为多倍的简单劳动来实现的。

(3)商品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的生产效率或能力,通常由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或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表示。劳动生产率越高,一定时间内所生产的产品数量就越多,但所形成的价值总量却不变,从而平均到单位商品内的价值量就越少;反之,劳动生产率越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大。所以,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而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这是商品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基本关系。

2011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含1月、4月、7月、10月全年自考真题及答案)

2011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 C )0-27

A.与时俱进 B.综合创新 C.理论联系实际 D.发展马克思主义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C )1-35

A.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3.“存在就是被感知”这种观点属于( C )1-37

A.朴素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主观唯心主义 D.客观唯心主义

4.“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这个谚语表明时间具有( C )1-42

A.持续性 B.绝对性 C.一维性 D.伸张性

5.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就是( D )1-61

A.坚持实践的观点 B.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C.坚持辩证的否定 D.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6.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 A )1-56

A.事物的内部矛盾 B.事物的外部矛盾 C.事物的主要矛盾 D.矛盾的主要方面

7.“揠苗助长”这个寓言说明( D )1-86

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B.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C.意识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

D.如果违背规律,越是发挥主观能动性,遭受的挫折和失败就越严重

8.意识的起源和认识的起源是( A )2-90

A.一致的 B.不一致的 C.同时的 D.不同时的

9.“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的提出者是( C )2-89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毛泽东

10.从现象到本质,从不甚深刻的本质到更深刻的本质,说的是认识的( A )2-108

A.辩证运动 B.绝对运动 C.相对运动 D.辩证否定

11.只要再多走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谬误,这句话说的是( D )2-114

A.真理和谬误相互依存 B.真理和谬误相互包含

C.真理和谬误相互排斥 D.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12.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生活过程中结成的( B )3-139

A.社会关系 B.经济关系 C.交往关系 D.竞争关系

13.“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的提出者是( B )3-163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14.社会革命的基本形式是( B )3-160

A.和平发展 B.暴力革命 C.渐进改革 D.文化宣传

15.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在于( D )3-134

A.具有自我意识 B.具有宗教信仰 C.具有语言文字 D.制造使用工具

16.在商品赊购赊销中,到期偿还货款时货币所执行的职能是( C )4-190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贮藏手段

17.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 D )4-198

A.商品按价值量的大小进行等价交换 B.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C.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D.劳动力成为商品

18.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是( C )4-203

A.价值规律 B.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C.剩余价值规律 D.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规律

19.资产阶级民主制的核心和主要标志是( A )4-217

A.议会制 B.三权分立制 C.普选制 D.多党制

20.合称为流通资本的两种资本是( C )5-229

2011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含1月、4月、7月、10月全年自考真题及答案)

A.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B.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

C.货币资本与商品资本 D.产业资本与商业资本

21.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B )5-234

A.Ⅰ(v+m )=Ⅱc B.Ⅰ(v+△v+m/x )=Ⅱ(c+△c)

C.Ⅰ(c+v+m)=Ⅰ(c+△c)+Ⅱ(c+△c) D.Ⅱ(c+v+m)=Ⅰ(v+△v+m/x)+Ⅱ(v+△v+m/x)

22.平均利润形成之后,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表现为市场价格围绕( D )5-245

A.生产成本上下波动 B.平均利润上下波动 C.价值上下波动 D.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23.资本主义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 A )5-257

A.土地肥沃程度、地理位置等生产条件的差别 B.对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C.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 D.农业中的土地私有权垄断

24.垄断的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融合生长构成( B )6-270

A.国家垄断资本 B.金融资本 C.私人垄断资本 D.借贷资本

25.20世纪后半叶兴起的垄断组织形式主要是( C )6-268

A.卡特尔 B.辛迪加 C.混合联合企业 D.康采恩

26.经济全球化本质上( B )6-291

A.生产要素市场化 B.资源配置国际化 C.国际分工普遍化 D.市场经济一体化

27.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领导核心是( B )7-318

A.工人阶级及其群众组织 B.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共产党 C.工农联盟 D.无产阶级专政机关

28.社会主义国家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就必须坚持( A )7-323

A.公有制为主体、全民所有制为主导 B.不断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C.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D.实行市场经济体制

29.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 A )7-324

A.按劳分配 B.按需分配 C.按生产要素分配 D.按资分配

30.共产主义社会的两个阶段是指( A )8-351

A.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 B.过渡阶段和社会主义社会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 D.共产主义社会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31.实践的基本特点包括( ABD )1-45

A.客观性 B.自觉能动性 C.辩证否定性 D.社会历史性

32.规律具有( BC )1-78

A.永恒性 B.普遍性 C.客观性 D.实践性

33.主体和客体的关系表现为( AC )2-101

A.实践关系 B.制约关系 C.认识关系 D.对立关系

3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表现为( ACD )2-107

A.感性认识依赖于理性认识 B.感性认识决定理性认识

C.感性认识有待发展到理性认识 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35.文化的根本特性有( ACD )3-165

A.创造性 B.无政府性 C.自由性 D.兼容性

36.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所需要的基本经济条件有( AC )4-183

A.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存在 B.劳动者有人身自由

C.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D.劳动者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

37.在棉纱的生产过程中,棉纱的生产成本包括( ABC )5-237

A.耗费的棉花价值 B.磨损的机器设备价值 C.工人劳动力价值 D.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38.商业资本对产业资本的重要作用体现为( ABCD )5-247

A.有利于产业资本家提高经济效益 B.有利于节省流通资本

C.可以加速产业资本的周转 D.可以缩短流通时间

39.促进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原因主要有( ACD )6-291

2011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含1月、4月、7月、10月全年自考真题及答案)

A.科技进步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B.贸易保护主义加强

C.国际贸易自由度提高 D.国际资本流动大幅增加

40.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ABC )7-328

A.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B.要从具体国情出发

C.要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 D.要按发达国家模式发展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如何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48

答: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生活的本质。

(1)劳动实践是人类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

(2)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

(3)实践活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42.为什么说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意义更加重大?2-109

答:认识的这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具有更加重大的意义。这是因为:

(1)只有经过这次飞跃,才能把理论用于指导实践,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2)只有经过这一次飞跃,使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中去,才能使之得到检验,得到丰富和发展。

43.简述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3-154

答:(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贯穿于每一个社会形态的始终;

(2)这两对矛盾制约和决定着其他各种社会矛盾,决定着整个社会的面貌,决定着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和客观趋势,决定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的演进。

44.简述资本积累的实质。4-206

答:资本积累的实质就是,资本家用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进行资本积累来增大资本的规模,以便继续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从而占有不断增大的资本来扩大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45.平均利润率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什么因素?5-242

答:平均利润率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

(1)各个生产部门利润率水平的高低。各个生产部门的利润率水平较高,平均利润率水平也就比较高;反之,各个生产部门的利润率水平较低,平均利润率水平也就比较低。

(2)社会总资本在各生产部门之间分配的比例,即投入各生产部门的资本在社会总资本中所占的比重。社会总资本中投入利润率较高生产部门的资本所占比重越大,平均利润率水平就越高。反之,社会总资本中投入利润率较低生产部门的资本所占比重越小,平均利润率水平就越低。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论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及其现实意义。2-118

答:提出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真理论的特点,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真理问题上的革命变革,它彻底推翻了主观真理论者在真理标准问题上的错误观点。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因为:真理是主体对客体及其本质的正确反映,检验真理就是要判断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是否相一致。第二,实践是人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它能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对照,从而使认识得到检验。一般来说,人们按照一定的认识去行动,如果取得了成功,就证明这种认识是正确的,如果遭到失败,就证明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2)我国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实质是要不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问题。只有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才能冲破教条主义的束缚,坚持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东西,放弃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东西,真正做到实事求是。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不可能做到实事求是,就会亡党亡国。

2011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含1月、4月、7月、10月全年自考真题及答案)

47.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为什么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7-325

答:

一、这些国家已具备了一定程度的社会化生产力,这是发生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基础。 以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最根本的物质根源,在于生产的社会化要求改变束缚其发展的生产资料私有制。这些国家虽然比当时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落后,但其国内的资本主义经济已有所发展,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社会化生产力。这些经济文化落后、生产社会化程度还不高的国家,一般都受到国内存在的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剥削和统治,严重地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这些国家发生无产阶级革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要求。

二、这些国家发生社会主义革命时的客观形势和条件,使得它们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能够获得革命的成功。

1、无论俄国革命还是中国革命,其社会历史背景是:社会矛盾极其尖锐,靠在旧社会内部进行渐进式的改良,根本不可能解决当时的社会基本矛盾,靠这些国家发展不充分的资本主义也很难达到强国富民的目标,尤其是在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未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的落后国家要想走上同发达国家同样的道路,用资本主义方式赶上乃至超过发达国家,是根本不可能的。

2、在革命前,这些国家劳动人民遭受到多重的苦难和剥削、压迫,他们迫切要求进行彻底的社会变革,推翻压在头上的内外剥削阶级的反动统治。同时,这些国家的革命都是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引和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的。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带领工人农民起来进行革命,通过武装斗争,推翻剥削阶级的统治,建立起红色革命政权,从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客观现实,有其深刻的内外原因,并没有违反历史发展的规律,不是什么“反常现象”和不该出生的“早产儿”。

2011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含1月、4月、7月、10月全年自考真题及答案)

201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之一,其代表人物是( C ) 0-5

A.培根、洛克 B.圣西门、欧文 C.黑格尔、费尔巴哈 D.斯密、李嘉图

2.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是( D ) 1-35

A.辩证法观点 B.形而上学观点 C.唯物主义观点 D.唯心主义观点

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 C )1-41

A.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B.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C.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D.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4.唯物辩证法有两个总特征,一个是永恒发展的观点,另一个是( A ) 1-51

A.普遍联系的观点 B.对立统一的观点 C.质量互变的观点 D.辩证否定的观点

5.“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句话强调的是( D ) 1-61

A.要承认事物运动的客观性 B.要承认事物运动的规律性

C.要注重分析矛盾的普遍性 D.要注重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6.面对消极腐败的东西,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做到见微知著,防微杜渐。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 B ) 1-66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B.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

C.多种原因引起一个结果 D.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7.意识的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是( D ) 1-85

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B.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C.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有影响 D.意识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

8.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D ) 2-93

A.唯物主义的观点 B.辩证法的观点 C.可知论的观点 D.实践的观点

9.感觉、知觉、表象是( A ) 2-106

A.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B.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C.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 D.思想体系的三种形式

10.有人认为只有写到书本上的理论才是真实可靠的,从而不顾实际情况,死搬书本上的教条。这在认识论上犯了类似于( C ) 2-107

A.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 B.直观被动反映论的错误

C.唯理论的错误 D.经验论的错误

1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主要是因为( B ) 2-118

A.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B.实践可以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 D.实践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

12.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 A ) 3-137

A.劳动工具的状况 B.劳动对象的广度

C.劳动者的素质 D.劳动产品的质量

13.下列选项中属于上层建筑两大组成部分的是( D ) 3-144

A.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 B.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C.政治法律思想和道德观念 D.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

14.下列各项属于社会基本矛盾的是( A ) 3-153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

C.人口增长和资源匮乏的矛盾 D.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矛盾

15.社会改革的实质是( C ) 3-161

A.社会政治制度的根本改变 B.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改变

C.社会体制的改善与革新 D.社会风气的改善与进步

16.划分阶级所依据的根本标准是各社会集团的( B ) 3-157

A.政治立场 B.经济地位

C.思想观点 D.文化水平

17.商品交换中价值与价格的关系表现为( D ) 4-192

2011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含1月、4月、7月、10月全年自考真题及答案)

A.价格总是高于价值 B.价格总是低于价值

C.价格总是等于价值 D.价格总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18.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B ) 4-190

A.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矛盾 B.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C.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 D.个体劳动与联合劳动的矛盾

19.反映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剩余价值率,可表示为( A ) 4-201

A.m:v B.v:m C.m:(c+V) D.(c+v):m

20.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 B ) 4-186

A.市场供求关系 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个别劳动时间 D.企业的劳动生产率

21.社会总产品的两大部类是指( A ) 5-232

A.生产资料部类和消费资料部类 B.劳动资料部类和劳动对象部类

C.可变资本部类和不变资本部类 D.固定资本部类和流动资本部类

22.下列不属于生产时间的是( A ) 5-228

A.生产资料采购时间 B.原材料储备时间

C.停工时间 D.自然力作用于产品的时间

23.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后,商品价值表现为( C ) 5-238

A.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之和 B.不变资本与剩余价值之和

C.生产成本与利润之和 D.生产成本与平均利润之和

24.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银行资本家所获得的利润率水平( B ) 5-253

A.大体与借贷资本家获得的利息率水平相同

B.大体与职能资本家获得的平均利润率水平相同

C.大大高于职能资本家获得的平均利润率水平

D.大大低于职能资本家获得的平均利润率水平

25.绝对地租的形成原因是( B ) 5-260

A.土地的经营垄断 B.土地的私有权垄断

C.土地具有不同等级 D.资本主义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

26.政治经济学中的金融资本是指( D ) 6-270

A.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资本的总和

B.资本市场上流通的所有货币资本

C.垄断的银行资本

D.垄断的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融合生长的资本形式

27.为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垄断组织在采购原材料时大多采取( B ) 6-273

A.垄断高价 B.垄断低价

C.浮动价格 D.固定价格

28.列宁称之为“社会主义的最充分的物质准备”、“社会主义的前阶”的是( C ) 6-298

A.自由竞争资本主义 B.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D.国际垄断资本主义

29.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是( C ) 7-337

A.工人阶级 B.工人阶级和全体劳动人民

C.马克思主义政党 D.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

30.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消灭和国家消亡是在( D ) 8-345

A.社会主义革命中实现的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的

C.社会主义高级阶段实现的 D.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31.下列各项属于马克思主义主要组成部分的有( ACD ) 0-5

A.科学社会主义 B.空想社会主义

2011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含1月、4月、7月、10月全年自考真题及答案)

C.马克思主义哲学 D.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32.下列各项正确揭示了意识本质的有( BCD ) 1-82

A.意识是纯粹主观自生的 B.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C.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D.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33.下列选项属于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内容的有( ACD ) 2-125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C.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D.实事求是

34.下列选项属于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有( AB ) 3-140\144

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B.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C.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规律

D.社会革命推动社会发展的规律

35.资本主义三权分立中的“三权”是指( BCD ) 4-214

A.财政权 B.行政权

C.司法权 D.立法权

36.资本主义农业中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主要包括( AB ) 5-256

A.级差地租 B.绝对地租

C.平均利润 D.借贷利息

37.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 ABC ) 6-299

A.是由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决定的

B.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客观要求

C.是由资本主义的历史局限性决定的

D.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38.在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坚强领导主要体现在( ABC ) 7-336

A.思想领导方面 B.政治领导方面

C.组织领导方面 D.经济领导方面

39.社会主义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之间的重大差别有( ABCD ) 8-351

A.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 B.公有制形式不同

C.分配原则不同 D.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不同

40.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将消灭( ABD ) 8-347

A.工农差别 B.城乡差别

C.行业差别 D.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差别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和理论品质。 0-14-19

答:根据恩格斯的描述,对马克思主义的内涵作以下几点说明:

(1)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

(2)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了它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而且包括它的继承人的理论,特别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人的理论。

(3)列入马克思主义范畴的理论,必须是在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基本方法、价值取向等方面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理论前后相继、一脉相承,在本质上相一致的。

(4)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是孤立的、互不联系的,而是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处于核心地位的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42.简述本质和现象的辩证关系。 1-77

答:本质和现象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

(1)本质和现象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表现在:首先,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可以为人的感官

2011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含1月、4月、7月、10月全年自考真题及答案)

直接感知;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内在联系,不能直接感知,只有通过理性思维把握。其次,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多种多样的;本质则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再次,现象是多变的、易逝的;本质则是相对稳定、相对平静的。

(2)本质和现象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一方面,本质不能脱离现象,本质通过现象表现出来,不表现为现象的纯粹本质不存在。另一方面,现象不能脱离本质,任何现象都从一定的方面表现着本质。真相直接表现本质,假象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不表现本质的纯粹现象也不存在。

43.简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含义。 2-115-116

答:真理具有绝对性,通常把真理的绝对性称作“绝对真理”。真理的绝对性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1)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总是包含着不依赖主体和人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2)人的每一个真理性认识,都是向着这个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真理是绝对的,同时又是相对的,具有相对性,通常把真理的相对性称作“相对真理”。真理的相对性有两个含义:1)真理性的认识在广度上是有限的,是受条件制约的。2)真理的认识在深度上是有限的,是受一定条件制约的。

44.相对剩余价值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4-202

答:(1)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相对剩余价值。

(2)生产相对剩余价值,必须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要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就需要降低劳动力价值。而劳动力价值是由工人及其家庭必要的生活资料价值所构成,因而就需要降低这些生活资料的价值。可见,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以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为条件的。

45.简述借贷资本的形成和本质。5-250

答:在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职能资本家手中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成为借贷资本的主要来源,这些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主要有:

(1)暂时闲置的固定资本折旧费; (2)暂时闲置的流动资本; (3)暂时闲置的用于资本积累的剩余价值。 借贷资本的本质是为了取得利息而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借贷资本一方面体现着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另一方面又体现着资本家之间共同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试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党的群众路线的一致性以及坚持群众路线的重要意义。2-128

答:我们党的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从群众中来”就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到群众中去”就是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也就是实践——认识——实践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这表明群众路线同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是完全一致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

人心向背决定一切,我们要永远不脱离人民群众,和人民群众在一起。在新的历史时期,仍然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仍然要坚持从为人民群众谋利益这个根本前提出发,相信和依靠群众,实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完成振兴中华的伟大历史任务。

47.试述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输出资本的必要性、可能性及其对经济落后的资本输入国的影响。6-284 答:垄断阶段资本输出的必要性,在于大量所谓“过剩资本”的出现,这是资本输出的财力基础。

资本输出的可能性:(1)垄断资本主义形成时期,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经济也在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输出和经济侵略,使这些国家原有的自然经济逐步趋于瓦解,商品经济开始发展起来,并被卷入了世界市场。(2)这些国家的劳动者出现了分化,劳动力市场出现,有充足而且价格很低的劳动力供给。(3)这些国家基础设施的发展,铁路、公路、港口等发展近现代工商业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已有所建设,为输入资本提供了一定条件。

对于那些处于较低发展阶段上的、经济比较落后的资本输入国来说,大量国外资本的输入,有两重作用。

(1)一方面,外来资本和生产方式的进入,促进了这些国家自然经济的瓦解、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生长和发展,建设了一些近现代的工商企业和发展经济所必需的基础设施,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这些国家民族经济的发展和整个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2)另一方面,国外资本主义势力的侵入,也给这些国家带来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et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