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学前儿童入学准备

更新时间:2023-03-08 04:45:08 阅读量: 幼儿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如何做好学前儿童入学准备

贵阳市白云区第三幼儿园 张 燕

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近几年,我国学前教育发展不仅得到政府政策和资金的大力支持,而且也获得了教育研究人员更多的关注。其中,儿童入学准备也成为研究的焦点。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学前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地位长期得不到认可。我国学前教育又受到传统儿童观、教育观和人才观的影响,在以分数为评价一个孩子是否优秀,以学生成绩为评价一个老师是否优秀的今天。许多家长认为,孩子们应提前学习英语、拼音、写字,算数等等小学课程,以帮助幼儿尽快适应小学一年级的学习,让他们平稳过渡到小学生活。因此,许多“小学化”了的私立幼儿园越来越受到广大家长的青睐。虽然我国已明令禁止幼儿园严禁“小学化”倾向,可仍有很多私立幼儿园为迎合家长,“小学化”倾向十分严重。更有部分择校的家长们,为让孩子能进入教育资源优质的小学,并能顺利通过小学的入学考试,他们愿意让自己的孩子牺牲幼儿园大班的学习生活,进入学前班进行“强化”训练。主要表现为:

1、分学科学习小学内容,开设写字、拼音、算术、英语等课程,教授奥数、珠心算、诵经等幼儿难以理解的,甚至提出“认读1000个汉字,背诵60首古诗,熟练进行100以内加减运算”等教学目标。

2、没有符合幼儿园标准的园舍场地,按小学生班额甚至超班额人数编班,有的一个班的人数多达六七十人;按一般小学教室的方式

编排座位,前后座椅拥挤不堪,幼儿完全没有活动空间。

3、统一使用教材和教辅材料,满篇文字,很少图画,毫无趣味,完全背离了幼儿认知规律。

4、以举办双语班、兴趣班、特长班、实验班、蒙特梭利班等为名进行小学化教学,提前学习文化知识和开展超越儿童发展阶段的强化训练活动。

5、无户外幼儿活动场地或场地严重不足,不能满足幼儿探究、游戏、运动的需要。

6、采用“粉笔+黑板”的小学教学模式,老师讲,幼儿听;老师问,幼儿答;老师演示,幼儿看,进行填鸭式知识灌输。

7、玩具、游戏材料、操作材料缺乏,无法开展幼儿游戏活动。 8、不遵守幼儿园一日活动流程,执行小学作息时间,按小学课表上课,上午3-4节课,下午2-3节课,按每节课40分钟上课。

9、给幼儿布置写、读、算、背等家庭作业,进行文化知识考试。 这些不遵循5-6岁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对孩子们身心健康产生了巨大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违背幼儿的天赋天性。把幼儿当作小学孩子教,过早开发幼儿智力,会损害幼儿的学习兴趣。

2、影响幼儿的身体健康。把幼儿封闭在教室里,束缚在座位上,限制了幼儿活动自由,使幼儿缺乏肌肉和骨骼运动,心肺功能缺少应有的锻炼,身体发育受到伤害。

3、过早地介入理性教育,会好心办坏事,给幼儿精神压力,让

孩子形成苦闷的心理背景,失去本应该有的童真童趣和快乐,不利于开朗、积极、乐观、自强、自信、自尊等健全人格的形成。

4、抹杀幼儿创造可能。相对于幼儿来说,艰深的内容和死板苛严的教育方式,使幼儿生命发展过早定型、个体生命发展的自由被极大缩减。

5、剥夺了幼儿幸福生活。不但剥夺了孩子当下的幸福感受,而且会影响今后人生对幸福的感受。

同时,“小学化”现象也严重危害着教师、家长和幼儿园。首先,它影响着教师的发展。学前教育“小学化”使幼儿教师习惯于简单管理和灌输,缺乏对幼儿教育规律的探究和保教业务的钻研,影响其专业化成长;其次,它使得幼儿园开办者偏离了办园宗旨。幼儿园以各种名目举办特长班、兴趣班,乱买滥购教材和教辅资料,向幼儿家长违规收费。最后,它误导家庭教育。如果幼儿园大搞“小学化”教学,会让家长误认为,幼儿教育就该教知识,就该和小学一样。

因此,针对这一现象,我们该如何应对呢?首先,我们应该充分了解 5-6岁幼儿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其次,依照5-6岁幼儿的年龄特点,遵循5-6岁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开展符合他们的教育教学活动,为幼儿小学一年级入学做好各方面的准备。最后,我们应从各方面不断努力,坚决杜绝“小学化”现象的发生。

一、 5-6岁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

(一)5-6岁是幼儿入学前准备阶段,这时期的幼儿心理活动概括性和有意性的表现更为明显,初步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二)好奇心强,已不再满足于了解事物的表面现象,而要追根问底。

(三)身体的各部分比例逐渐向接近成人比例的方向发展。骨骼继续骨化,大肌肉已比较发达,能灵活、协调地掌握基本动作,小肌肉发展迅速。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及合作意识。

(四)幼儿的脑发育显著加速,随着幼儿脑结构的形成,脑的机能也发展起来,幼儿的抑制过程加强,可以逐渐控制自己的行为,减少冲动性,促进了幼儿精确地认识事物能力的发展。幼儿的思维仍然是具体的,但明显地出现了抽象逻辑思维萌芽。在认知方面能根据概念分类;按类别记忆;掌握了部分和整体的包含关系;能够掌握“左右”等比较抽象的概念;对因果关系也有所理解。

(五)能比较有条理清楚地独立讲述所看到或听到事情和故事。随着言语的发展,在幼儿的思维中,形象和语词的相互关系也逐渐发生变化,语词的作用加强,能够发清楚全部的语音,语言的连贯性有所加强,逐渐摆脱表象,形象的束缚,开始成为思维的工具。 (六)对事物已经开始有了比较稳定的态度,个性开始形成,与幼儿认识活动抽象概括性的发展以及各种心理活动有意性发展相联系,能较好的建立起社会规则与自己行为的联系,自身行为与他人反映的关系。能用积极友好的方式与人交往,并重视成人同伴对自己的评价,也希望同伴的接纳。

二、遵循5-6岁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为幼儿小学一

年级入学做好准备。

众所周知,幼儿园的活动和小学的活动有着诸多的不同。幼儿园教育是为孩子一生打好基础,也要为了入小学做好准备。因此入学准备是大班必进行的活动。为帮助孩子从幼儿园平稳过渡进入小学的目标,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开展入学准备活动:

一、培养入学兴趣,做好入学心理准备。

1、在大班下学期,我们请家长为孩子准备了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学习用品。如:书包、文具盒、铅笔、橡皮擦、作业本、拼音本、图书……开展“漂亮的小书包”活动,让幼儿了解这些用品的名称、作用,激发孩子们对小学生活的向往。

2、开展各种与小学有关的活动。小学在孩子的心中是陌生的,因此,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兴趣和向往十分重要,这样也能帮助孩子克服入小学的紧张感。我们可以通过学儿歌、听故事、带幼儿到附近的小学参观等活动帮助孩子对小学生活有一些的感性认识,进一步激发幼儿渴望上小学的愿望。

二、储备知识,为入学做好知识准备。

1、会认识和书写自己的名字,会认读、书写一些简单的汉字,方便孩子今后的阅读理解题目。同时,也可以培养幼儿正确的握笔姿势和书写姿势。

2、会认读、书写20以内数字,初步了解数的概念。 三、提高幼儿的各方面能力,为入学做好能力准备。 (一)培养独立性和生活自理能力。

入小学后,许多事情不能由父母代办,而且要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力所能及的学习、劳动等任务。给幼儿锻炼的机会,让他们独立完成家长布置的力所能及的事情。例如:让他们自己叠衣服,自己吃饭、穿衣,帮家长整理生活用品,收拾自己的教具、学具,整理书包等等。 (二)培养幼儿大胆与人交往的能力。

孩子入学后,进入新的大家庭,需要重新建立新的人际关系,接受新老师,结交新朋友。而能否很快融入新集体与老师同学和睦相处,则有赖于一定的与人交往的能力。因而我们特别注重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例如:叫孩子学会谦虚、有礼貌,不与小朋友抢玩具,不大声喧哗,不与小伙伴抢玩具等等。这些事情看起来很小,但却有利于创造出友好合作的氛围,让孩子成为一个乐于交往和善于交往的人。 (三)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离开幼儿园,走进小学,孩子更多面对的是复杂的社会大环境,会遇到很多不安全因素。我们教孩子如何很好地保护自己,例如告诉孩子,不随便与陌生人说话,遇到困难如何求助等等。另外,还教育他们懂得和遵守交通规则,注意自身安全。 (四)加强幼儿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为了消除幼儿入学后对环境的陌生感,带领幼儿参观小学,引导和激发幼儿对学校生活的向往和兴趣。对教学做相应的调整,适当减少孩子活动、游戏的时间,让孩子与小学生交流,观察他们做作业的情况,从而激发孩子爱上小学的强烈愿望。这样,从思想、习惯和认识技能上逐步过渡,孩子入学后,就比较容易适应学校环境。

(五)语言表达能力

四、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任务意识和规则意识,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有一定的责任感。

幼儿园的活动以游戏为主,玩中学、学中玩。小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有很强的任务性和规则性。因此建立入学必要的意识和观念是:时间观念、任务意识和规则意识。

1、时间观念。作为小学生要严格遵守时间,需在一定时间内完成老师规定的任务。培养孩子们的时间观念,可以从认识时间、感知时间的长短、遵守规定时间、学习安排时间几方面进行。

2、任务意识。让幼儿认识任务的含义,意识到成人信任你,才给你布置任务,培养幼儿乐意接受任务的意识,并且帮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并掌握完成任务的本领。

3、规则意识。通过日常生活活动,培养幼儿理解每个活动的规则,帮助幼儿掌握执行规则的能力,鼓励幼儿在活动中发现规则,及没有规则带来的后果。

为确保学前儿童做好入学准备,坚决杜绝“小学化”现象的发生,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 完善扶持政策,降低民办幼儿园办园成本。

幼儿教育并不是单纯的幼儿园教育,需要社会各方面给予广泛的关注、理解与支持,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幼教事业的监督管理,切实发挥监管与扶持的职能,政府一方面要继续加大监管力度,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为改善办园条件和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提供必要的基础

性支持;另一方面要给改制幼儿园提供政策性援助,使幼儿教育在进行成本核算后能够顺利进入市场化运作阶段,这是杜绝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的根本。

二、提高教育者特别是家长的科学育儿水平。

作为孩子学校教育者的教师,她的专业素质水平直接关系到幼儿园的教学质量,因此通过各种方式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至关重要。幼儿园应开展各种培训,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念:一、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主要任务是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幼儿健康的人格、培养幼儿非智力因素等;二、幼儿是用“行动”来思考,靠“感官”来学习的。教师要让幼儿在活动中亲身体验和尝试。要使教师能够真正关注幼儿的实际发展状况和主体性的发展,将教学目标与多方面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教育行为上避免“小学化”现象。

作为家庭教育者的家长来说,加强家长的教育,摆正家长幼教观念也十分重要。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在很大程度上受家长的教育观念和需求的牵制,可以利用幼教专家讲座、大众传播媒体、家园合作等形式广泛宣传幼儿教育的科学理念,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幼教态度,从而使家长淡化对幼教的功利心态。

当前,随着党的十八大提出“办好学前教育”的新要求,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己进入提升质量的关键时期,坚决杜绝幼儿园“小学化”现象,必将有力提升我国学前教育的整体质量,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

学前儿童的全而发展。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e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