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现状与《指南》中社会教育目标的显著差异及对策研究

更新时间:2023-11-02 18:0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现状与《指南》中社会教育目标的显著差异及对策研究

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邮编415000

影响幼儿人际交往能力因素的调查与对策研究课题组 赵娟 指导老师:喻秀华

摘要:在对常德市部分城乡幼儿园进行调查分析和个案观察的基础上,对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社会领域的目标与内容,发现了幼儿人际交往能力存在显著差异,提出了改变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现状和提升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幼儿人际交往能力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显著差异

幼儿社会教育是指以发展幼儿的社会性为目标的教育,主要内容是增进幼儿的社会认知、激发幼儿的社会情感和引导幼儿的社会行为。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体验到幼儿园生活的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著名教育家李跃儿曾说过:孩子从出生第二个月起,就是社交高手,他们单纯地通过跟别人的目光对视就能获得愉悦,并且使别人也获得愉悦。人是群居动物,需要为彼此服务而生存。我们的下一代只有具备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需要。

一、 常德市幼儿园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现状 1、 常德市城区幼儿园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现状

本课题组从常德市城区幼儿园中随机抽取15所幼儿园,对100名幼儿教师发放调查问卷,成功回收97份,其中92份有效。对100名幼儿家长发放调查问卷,成功回收93份,其中88份有效。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针对幼儿教师的调查结果显示:幼儿交往情况,能主动与他人交往的幼儿占55.47%,与同伴交往能和谐相处的幼儿为49.48%,常以自我为中心的幼儿为41.52%,经常与家长交流提升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教师为60.37%,重视提升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教师为55.25%。针对幼儿家长的调查结果显示,遇到交往冲突能自行友好解决的幼儿占55.16%,在生活中注重提升幼儿交往能力的家长占55.31%。

以上调查数据表明,常德市城区幼儿园的幼儿人际交往现状不佳,幼儿教师及家长对幼儿人际交往的关注程度一般,并且这种关注很不深入。部分教师和家长有培养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意识,却不知如何培养。有不少幼儿园教师能关注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并利用各种活动来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但与幼儿家长交流共同促进幼儿交往能力的意识淡薄。有些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受委屈、被欺负,不愿给予幼儿更多与他人自由交往的空间和时间。因此对于城区幼儿园的教师及家长来说,如何搞好家园共育和学会放手成为了需要解决的问题。

【1】

2、常德市农村幼儿园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现状分析

本课题组从常德市农村幼儿园中随机抽取13所幼儿园,对90名幼儿教师发放了调查问卷,成功回收88份,其中80份有效。对90名幼儿家长发放调查问卷,成功回收84份,其中70份有效。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针对幼儿教师的调查结果显示,主动与他人交往的幼儿占60.43%,能与其他幼儿和谐相处的幼儿为49.33%,常以自我为中心的幼儿为30.31%,经常与家长交流提升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教师为40.23%。重视提升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教师占45.17%。针对幼儿家长的调查结果显示,遇到交往冲突能自行友好解决的幼儿为45.49%,在生活中注重提升幼儿交往能力的家长占45.17%。

以上数据表明,农村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现状也不令人满意。由于农村幼儿多为留守儿童,祖辈没有培养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意识。农村幼儿园教师对培养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意识较淡薄,虽会开展活动,但并不注重随机教育,这都不利于幼儿的人际交往。农村幼儿相比城区幼儿拥有更多自由的空间,更乐意与人交朋友,但是由于幼儿园教师及家长都不重视培养幼儿人际交往能力,使幼儿在与他人交往时,常常不懂得与他人交往的技巧,从而造成了农村幼儿交往能力比城镇幼儿交往能力弱的现状。

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社会领域教育目标的解读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简称《指南》)中社会领域分“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两个子领域,幼儿社会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实质就在于促进儿童社会化,形成良好的社会性与个性。而社会化是在社会关系系统中通过幼儿人际交往和社会生活的主动适应而进行的。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既可以说是幼儿社会学习与发展的基本途径,也可以说是基本内容

【2】

“主体的自我意识是幼儿个性形成的核心,它不仅统率着他们的个性特征,使之成为一个整体,而且也统率着他们的社会性特征,为其社会性的发展和表现提供源泉。”自我意识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内容,但幼儿自我意识的产生是源于他人或社会对他的评价,换句话说,幼儿的自尊、自信、自主是通过与他人的互动逐步建立起来的。因此,在《指南》社会领域的子领域“人际交往”中将“愿意与人交往”作为第一目标,这突出了幼儿社会性发展过程中与他人交往的重要性。幼儿自我意识的产生主要源于同伴或亲近的成人对他的评价,因此,子领域“人际交往”目标中非常注重引导幼儿与同伴或长辈的互动。

三、幼儿人际交往能力与《指南》中社会教育目标的显著差异

在对常德市部分城乡幼儿园进行调查分析和个案观察的基础上,对照《指南》中社会领域的目标与内容,我们发现了以下显著差异:

1、幼儿的自主性与独立性缺乏

由于当前的大部分幼儿是独生子女,因此家长对幼儿的宠爱远远胜于正常的关爱。对家长而言,随着对幼儿教育的重视以及自身知识面的提升,有培养幼儿自主性与独立性的意识,但常常妥协于孩子的撒娇或哭闹。幼儿身处优越的家庭环境中,集父母长辈的宠爱于一身,面对自己能够独立完成的事也会下意识地求助于成人。幼儿对父母长辈的依赖,不仅造成了自主性和独立性的缺乏,而且阻碍了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

2、幼儿缺乏理解和感知他人情感的能力

每个人生下来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许多个体汇集在一起按照有组织、有规则或者有纪律的相互分工与合作才铸就了“社会”。而作为一名“社会人”,就需要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学会为他人考虑。但对于3-6岁的幼儿来说,其年龄发展特点使幼儿对社会认知较少,常常只为自己考虑,表现出强烈的“自我”意识,不懂得理解和观察他人的情绪变化。因此,这种能力的缺乏也使得幼儿在与他人交往时容易产生矛盾。

3、幼儿的自我言语表达能力较弱

经研究发现“3-4岁的宝宝基本上能够说出完整的句子,而且句子从单词句转变为双词句、多词句;4-5岁的宝宝已经基本掌握了母语的全部语音,不仅如此,他们开始有区别地对语音进行分辨甚至分类;5-6岁的宝宝已经能熟练地使用简单句,他们使用复杂句的比例也不断增高,而且语句趋于完整。”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与外界交流的方式从肢体表达转化为口头言语,幼儿开始渴望与他人进行交往,但又不懂用适当的言语表达自己的想法,作为家长和老师就应该引导孩子用正确的言语表达自己的想法,促进幼儿与他人和谐交往。

4、网络化时代限制了幼儿的集体活动机会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在给人们便利的同时也为人们的社会交往带来了不少隐患。对于以往时代的幼儿来说,在田野中奔跑、在树林中攀爬和同伴们一起玩耍就是他们最大的娱乐。而对于新时代的幼儿而言,他们尽情享受着丰富的物质所带来的快乐,感受着这种“自由”,却在精神层面上被这个新时代所禁锢着。因为幼儿的年龄发展特点,无法让他们思考这个问题,而能思考这些的只有家长与老师。在当今的网络时代里,如何更好地解放孩子的天性和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是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

四、 培养和提升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策略

幼儿从“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是幼儿身心发展的客观过程,需要家长、教师和社会形成合力才能使该过程良性化。本课题组通过调查研究,提出以下几点策略:

1、 家长要重视“随机教育”,给予幼儿参与日常活动的机会

【3】

幼儿的父母及长辈可以带领幼儿多与社会生活中不同职业、不同层次的人交往,同时引导幼儿观察日常生活中人们的交往行为,和幼儿一起点评这些交往言语、行为或者态度,鼓励幼儿模仿积极的言语和行为,真正体现“随机教育”的价值。

2、家长和幼儿教师要相信幼儿,并给予幼儿解决冲突的时间

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在园所可以看到,当幼儿发生矛盾时,第一时间出面解决的都是成人。家长普遍认为 “我的孩子不能受欺负”,而幼儿教师则是“害怕幼儿受伤,家长找麻烦”。正是成人的介入扼杀了幼儿自由成长的空间,使得幼儿依赖于成人的保护,在与陌生人交往的过程中表现出畏惧和不自信。对此,家长和幼儿教师应该充分相信幼儿,遇到冲突时让幼儿自己想办法解决,成人只需在一旁观察,并在适当的时候或冲突无法解决的时候提出建议,帮助幼儿化解冲突,从而培养和提升幼儿的交往能力。

3、家园共育,教给幼儿进行人际交往的技能

幼儿需要交往,也十分渴望交往,但常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产生矛盾,这就需要成人教给幼儿与同伴交往的技能。首先,要告知幼儿友好地与同伴交谈,注意语气语调,学会认真倾听他人的谈话。其次,要引导幼儿多观察他人的长处,多称赞同伴。再次,要引导幼儿理解同伴的兴趣爱好,学会换位思考,理解他人的感受,但不盲目听从他人。最后,要教育幼儿与同伴发生冲突时,可通过协商、交换、轮流、合作等方法去解决。

4、家园合作,多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活动

幼儿除了在幼儿园生活外,更需要与家人及社会上的各类人员进行交往。所谓“走出去,请进来”是指幼儿教师可以利用社会资源,积极获取家长和社区的支持与合作来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家长的职业特点,将“警察”请到幼儿园,帮助幼儿认知“警察”这个职业,在与“警察”的互动中学会更多的交往技巧。教师也可将幼儿带出幼儿园走进社会,如参观消防站、医院等,让幼儿在观察、模仿中培养人际交往能力。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害羞。”这说明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不能操之过急,要根据幼儿的年龄发展特点和水平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认知、语言入手,引导幼儿从同伴的“相识、相知到交往”到与成人的互动交往,多鼓励、多表扬,这样才助于逐步提升幼儿的交往意识和交往能力。 参考文献:

[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1)

【5】

【4】

[2] 李季湄 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J].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3(3) [3] 陈帼眉.幼儿心理学[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8) [4] 黄琼,庞建萍.心理学[M]. 人大报刊复印资料,1996(7) [5] 吴式颖.马卡连柯教育文集[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e5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