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亭”意象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所承载的功能
更新时间:2023-11-19 19:53:02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 中国古代诗歌中的月亮意象推荐度:
- 相关推荐
文化地理与古代文学·浅析“亭”意象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所承载的功能
浅析“亭”意象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所承载的功能
【摘要】:亭是中国古代园林中最美的小品建筑。魏晋南北朝时期,亭的实用价值减弱,观赏价值增强,开始成为文人墨客题咏的对象。文因亭发,亭因文名,两者相得益彰,亭之美便不仅是建筑美,而更是闪耀着文学之泽了。本文将结合具体的诗歌分析“亭”意象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所承载的功能。
“意象”是诗歌艺术的基本特征,有无“意象”是诗与非诗的根本区别,审美意象乃是诗歌的本体。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一些常见的感染力很强的典型意象一旦被某位诗人发现、使用,后来的诗人便会就踵而效之,反复沿袭,并将类似的情感体验投射于审美意象中,从而稳定了该意象的含义,使之能为更多的诗人所接受。内容积淀为形式,形式一经形成就能唤起读者类似的联想,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亭”意象便是如此。
一、离别诗的典型意象之一
重团聚、怨别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心理。而古时交通不便,音讯难求,人世莫测,一旦分离不免会成为死别,千百年来,故国乡土之思、骨肉亲人之念、挚友离别之感牵动了很多人的心弦,“别离”自然成为我国古典诗歌中重要的抒情主题。
在离别诗中,诗人笔下经常出现依依杨柳,凄凄芳草等离别意象群。“柳”与“留”谐音,因此折柳送别有挽留、惜别、不舍之意。“亭”与“停”谐音,而古人有出远门,其亲朋好友到郊外的长亭为其设宴饯别的习俗,这些都暗示了亭与离情别绪之间存在某种关系。在车马所行的古道旁, 早在秦汉时期便开始置亭,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送别饯行之用。如北周文学家庾信《哀江南赋》:“十里五里,长亭短亭。谓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亭”成为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总是带着离别之人感伤的离恨别绪,在古代送别诗词中不断出现,只要看到“长亭”“短亭”的意象, 就很容易联想到在古道长亭、衰柳斜阳的背景下古人设宴饯行的情景,并油然而生“ 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的惜别之情。
“亭”这一意象的使用频率虽然没有“杨柳”高,但还是被众多作家用来抒
第 1 页 共 4 页
文化地理与古代文学·浅析“亭”意象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所承载的功能
情达意。如唐代李白诗云:“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同时代的杜甫也感叹:“不用凭栏苦回首,故乡七十五长亭。”经过长时间的传承发展,到了宋代在词人的精心提炼和巧妙构思下,“亭”意象使宋词的别离主题得到了新的升华,呈现出极其绚丽多姿的景观, 使伤别在词人笔下被表现得更加深刻与透彻。柳永《雨霖铃》开头便道:“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林逋的《点绛唇》曰:“又是离愁,阙长亭暮,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以上诗词中的“长亭”“短亭”虽无特定的亭名,却与离愁别恨联系在一起,动人心弦。而有的送别诗更是直接把亭写作“离亭”,更直白地表达了离别情怀。如晏殊的《采桑子》一词的上阕写道:“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总之,在长期的文学实践中,亭与杨柳残月、秋风凄草等艺术形象成为了离别这一抒情主题的象征。
二、主体情绪的表白与寄寓
亭建筑的妙处在于“虚”“空”,内外空间相互渗透,造成一种视觉扩张和心理空间美感。明朝计成于《园治》中说:“轩楹高爽,窗户虚临,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形象地描绘了亭的空灵意境。
出现在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亭”意象则可以给整首诗歌营造出一种广远与空旷的空间感,这种空间感更适应诗人精神的徜徉与情绪的激荡,从而引出一个更广远的心理空间,构成一种创作情境。正因为有“亭”意象给诗歌构筑起了一个显在而真实的抒情场景,诗人才能更好更真实更自然地抒发“怀人”“怀土”“怀古”等主体情绪,开掘自己的精神领域,最终构成一种虚实相生的审美效果。
如宋代词人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上阕:“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词人站在赏心亭中,看到了楚天千里,辽远空阔,大江奔流不息,群山层峦叠嶂,秋色无边无际,这是词人在赏心亭提供的物理空间中看到的壮丽阔达之景。而当夕阳西沉,孤雁的声声哀鸣不时传到赏心亭来时,词人感觉自己就像离群的孤雁、弃置的宝刀一样难抑胸中郁闷,感情也随之由平淡而渐趋强烈,心理空间便很自然地在推进中深化、升华了。又如清代赵云的《翠微亭》:“抱膝望湘江,江云自舒卷。愿将云作衣,湘君为予剪。”诗人静坐于亭中,看江云一色,想象水神湘君翩跹而至,为他挹云作衣。那悠然舒展的云朵实是诗人心境的写照,又或诗人就是那闲适的江云,生命自由地飞扬,漫游天际。在韵味无穷的想象空间中,何者为人,何者为物,已经分辨不清,这一切都浓缩为诗人高
第 2 页 共 4 页
文化地理与古代文学·浅析“亭”意象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所承载的功能
度简化的情绪记忆。
三、对中国古代山水诗审美意象的贡献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山水诗审美意象的发端时期,从公宴聚会的华丽, 到香草意象的寄托、寺庙山水的义理, 到真正山水的清新描写, 昭示着山水诗意象从美颂比兴到自然审美的发展。到了唐代,寺庙道观成为山水诗的审美所在, 透露了唐代诗人浓重的佛道文化情结。当中国的山水诗发展到了宋代时则出现“无处不为亭,无处不写亭, 无处不有风景”的局面了。
虽然唐人也有山水诗于亭中创作, 但是较宋人要少,且多以宴、题、酬和为名, 难免有显才附庸风雅之意。比较而言, 宋人亭意象更趋向于大众化的山水, 由贵族别业发展到寻常, 宋人审美更趋世俗,而且随意一处亭榭似乎都能为之命名, 为之讴歌, 是真趣的自然流露,是宋人对唐人山水诗的发展。宋代用于山水之赏的亭非常之多, 由诗题即见, 如赏心亭、澄江亭、谢公亭、列岫亭、五柳亭、昭亭、沧浪亭等历史沿袭的, 新造的也多, 象欧阳修诗《竹间亭》《会峰亭》《丛翠亭》等等, 苏轼诗有《绿筠亭》《四望亭》《东阳水乐亭》等等,从这些亭子的诗名, 我们就可以看出, 诗人是以山水之景来命题的。这些亭子的名称很多是诗人信手拈来, 山水之娱成为必然, 这明了宋人对山水的诗意享受。
总的来说,在中国传统美学话语中意象是核心范畴之一,而亭意象是意象群落中蕴含最为丰富、表现形态最为多样的一个。 亭意象从发端、演化到最终成形的过程源自于亭作为建筑实体的变迁历史,然而亭意象作为审美和文化符号在历史的发展中逐渐取得了自身独立的存在意义,这种存在表现于亭意象自身丰富的意义体系和表意结构以及亭意象所附着的纵向历史感,文人借助亭意象在历史传承中固定下来的或隐或显的思想和文化蕴含来传情达意,使亭意象自身带上了浓厚的隐喻色彩。 亭意象丰富的思想蕴含反映了古代文人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认知方式、情感表现、道德倾向到对生活的态度和人生理想与价值的追求,都可以从文人对亭意象建构与表现中窥得大概。由于亭意象是在文学传统中形成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性,亭意象的思想蕴含与亭作为建筑实体的历史存在结合起来,使得亭意象成为了华夏文化的一个重要表征。 当今我们面临着现代文化与民族传统文化的整合问题,如果能够对包括亭意象在内的传统文化因子给以足够的重视,并使其纳入新的话语体系的建构中去,那么不论是对文学艺术还是民族的文化精神生活都是一种正确的导向,对于我们民族物质与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也是功莫大焉。
第 3 页 共 4 页
文化地理与古代文学·浅析“亭”意象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所承载的功能
【参考文献】:
[1]杨海明. 唐宋词与人生[M]. 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2. [2]吴熊和. 唐宋词通论[M]. 浙江:古籍出版社, 1985.
[3]陈植锷. 诗歌意象论[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2. [4]杨海明. 唐宋词史[M]. 天津:古籍出版社, 1998. [5]夏承焘. 词源注[M].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6]王立. 心灵的图景———文学意象的主题史研究[M],北京: 学林出版社, 1999.
[7] 陶文鹏. 宋代山水诗的绘画意趣[ J] . 中国社会科学, 1994 . [8]王立.心灵的图景——文学意象的主题史研究[M].学林出版社,1999. [9]黄拔荆.中国调史函].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 [10]叶嘉莹.叶嘉莹说词[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11]沈松勤.唐宋词社会文化学研究[砌.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 [12]缪钺.诗词散论.论宋诗国[M].上海吉籍出版社,1982. [13]潘百齐.全宋词精华分类鉴赏集成[G].河海大学出版社,1991。 [14]童庆炳.中国古代心理诗学与美学[M].中华书局,1992. [15]词源.卷上词话丛编[G].1986.
[16]杨海明.鹰宋词论稿[M].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
[17]何新.艺术现象的符号——文化学阐释[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第 4 页 共 4 页
正在阅读:
小升初学习方法之提高数学记忆力范文03-30
知识产权体系贯标:产品设计开发程序05-09
在全市领导干部大会上的讲话01-05
2014年德州市九年级学业水平模拟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07-22
湖北综合医院精神卫生服务现状及焦虑抑郁障碍诊治情况调查05-28
进日本名校,有必要读语言学校吗?03-20
致谢范文(15篇)精华版03-15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意象
- 浅析
- 中国
- 承载
- 诗歌
- 古代
- 功能
- 2018年福建省中考英语(B卷)试题及参考答案(精校Word文本版)
- 海南省海南中学2010-201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
- 外贸单证答案
- 《课程与教学论》试题7
- 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复习题及答案
- 大冶市部分事业单位公开招聘23名工作人员简章
- 湖南新晃工业园及贵州玉屏县区域地质构造
- 道路工程技术模拟测试3
- 季学期电力系统暂态分析第三次作业
- 无砟轨道技术
- 留守儿童现状及应对策略
- 吊车安全操作规程
- 普车理论试题
- 博弈论课程心得体会
- (第1讲)《伏击涨停十八法》之一:接力小双阳 乌鸦变凤凰
- VMT常见的渲染参数 - 图文
- 施工进度计划编制说明
- 破产重整计划强制批准之出资人权益调整问题研究
- 晨午检及全日健康观察记录表
- 方正为人,勤慎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