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学与犯罪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更新时间:2024-06-21 14:36:0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犯罪学与犯罪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犯罪学与犯罪心理学》课程说明

(一)课程代码:02130021

(二)课程英文名称:Science of Criminal and Criminal Psychology (三)开课对象:法学院本科生 (四)课程性质:

犯罪学与犯罪心理学是研究犯罪现象以及影响和支配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心理结构形成发展和变化规律以及犯罪对策的心理依据的一门学科,是一门介于犯罪学和犯罪心理学之间的交叉学科,既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又有很强的实践性。它从心理学角度研究犯罪人形成犯罪心理和发生犯罪行为的原因过程和规律,为公安司法机关揭露和惩戒犯罪以及预防犯罪矫治犯罪提供心理科学依据和方法。

本课程是法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选修课。 (五)教学目的:

使学生通过学习,一方面能够对犯罪的主要类型与犯罪心理的形成和发展变化的原因及其规律有所了解,有效地预防、控制和减少犯罪;另一方面,了解犯罪人在不同情境中的心理状态和不同类型犯罪人的心理,提供惩治和矫治罪犯等犯罪心理对策的心理学依据和方法,增强在犯罪对策方面的业务能力。

(六)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犯罪的主要类型、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历史与现状,有关犯罪原因的主要理论流派,犯罪心理的形成与外在因素的影响,犯罪心理的主观差异、年龄差异和性别差异以及犯罪心理的矫正等。

(七)学时数、学分数及学时数具体分配 学时数:32 学时 学分数: 2学分 学时数具体分配: 教 学 内 容 第一章 犯罪学的概念 第二章 犯罪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第三章 犯罪概念 第四章 犯罪发生的理论学说 第五章 个体犯罪行为发生的机制 第六章 群体犯罪现象发生的一般原理 第七章 犯罪现象存在的形态 第八章 犯罪现象的基本类型 第九章 犯罪的刑事惩罚政策 第十章 犯罪的社会预防政策 第十一章 犯罪的综合治理 第十二章 不同类型犯罪人的心理 2 2 2 4 4 2 2 2 2 2 2 2 讲 授 实 践 合 计 2 4 6 10 14 16 18 20 22 24 26 28 第十三章 几种故意犯罪心理 第十四章 过失犯罪心理 合 计 (八)教学方式

2 2 32 30 32 32 主要以讲授为主,并穿插课堂讨论、相关题材影视、辩论赛等形式。 (九)考核方式和成绩记载说明

考核方式为考试。严格考核学生出勤情况,达到学籍管理规定的旷课量者将被取消考试资格。综合成绩根据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40% ,期末成绩占60% 。

二 、讲授大纲与各章的基本要求

第一章 犯罪学的概念 教学要点:

通过教学和学习,使学生了解作为一门学科,定义犯罪学的概念本身存在着困难,掌握确定犯罪学研究对象的意义、方法和根据,明确犯罪学的学科任务、特点、性质、地位和理论体系等问题。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作为一门科学的犯罪学的复杂性 一、定义犯罪学概念的困难

二、关于犯罪学概念的各种不同观点

第二节 确定犯罪学研究对象的意义、方法和根据 一、犯罪学对象本身是个需要确定的问题 二、确定犯罪学对象的意义 三、犯罪学必须有自己的犯罪概念

四、学科任务是确定犯罪学研究对象的根据 第三节 犯罪学的学科任务、定义和学科特点 一、犯罪学的学科任务及犯罪学概念的定义 二、犯罪学的学科特点

第四节 犯罪学的学科性质、地位和理论体系 一、犯罪学的学科性质 二、犯罪学的学科地位 三、新犯罪学的理论体系

第二章 犯罪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教学要点:

通过学习,明确犯罪学与刑法学、刑事政策学、心理学、社会学的界限,进一步掌握犯罪学的概念。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犯罪学与刑法学的关系 一、犯罪学与刑法学的联系 二、犯罪学与刑法学的区别 第二节 犯罪学与刑事政策学的关系 一、刑事政策学是个独立的学科 二、犯罪学与刑事政策学的联系与区别 第三节 犯罪学与社会学的关系 一、社会学概述

二、犯罪学与社会学的联系 三、犯罪学与社会学的区别 第四节 犯罪学与心理学的关系 一、心理学概述

二、犯罪学与心理学的联系 三、犯罪学与心理学的区别

第三章 犯罪概念

教学要点:

了解犯罪是个多学科的概念,不存在一般概念,正确认识法律上的犯罪概念及其缺陷,掌握犯罪学犯罪概念的内涵、外延及其确定标准、方法论意义等问题。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犯罪概念概述

一、犯罪是个多学科的概念 二、犯罪不存在一般概念 三、犯罪概念中的双因素 第二节 犯罪学犯罪概念的内涵 一、犯罪学犯罪概念内涵的功能性 二、如何认识法律上的犯罪概念 第三节 犯罪学犯罪概念的外延 一、确定犯罪概念外延的方法论意义 二、确定犯罪概念外延的标准 三、犯罪概念的外延属于社会现象

第四章 犯罪发生的理论学说

教学要点:

了解和掌握解释犯罪发生的人类学理论、现代生物学理论、犯罪心理学理论、犯罪社会学理论和批判犯罪学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内容,明确其对犯罪学发展的贡献以及局限。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犯罪人类学理论 一、概述

二、龙勃罗索的理论 三、其他人的人类学理论 第二节 犯罪生物学理论 一、概述

二、遗传生物学研究 三、体质生物学研究 第三节 犯罪心理学理论 一、概述

二、精神分析学理论 三、精神病学理论 四、正常个性心理学理论 五、社会心理学理论

第四节 犯罪社会学理论 一、概述

二、社会结构理论 三、社会过程理论 第五节 批判犯罪学理论 一、概述 二、冲突理论 三、批判犯罪学理论

四、激进理论或者马克思主义理论 第六节 对犯罪原因理论的简要评价 一、犯罪原因理论研究的贡献 二、犯罪原因理论研究的局限性

第五章 个体犯罪行为发生的机制

教学要点:

通过本章学习,(1)掌握个体犯罪行为机制的概念和基本内容。(2)掌握影响个体犯罪行为发生的基本因素。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个体犯罪发生概述 一、犯罪行为发生研究概述 二、犯罪行为机制的主要内容 三、犯罪行为产生的动力机制 四、犯罪行为产生的纵向过程 五、犯罪行为产生的横向模式 第二节 犯罪发生的个体因素 一、心理学因素 二、生理学因素

第三节 犯罪发生的社会环境因素 一、概述 二、不良家庭

三、有缺陷的学校教育

四、不良交往与犯罪亚文化 五、大众传播媒介的消极影响 六、经济不平等的影响 七、犯罪状况与执法水平的影响 八、犯因性物质的影响 第四节 犯罪发生的情境因素 一、犯罪情境概述 二、犯罪情境构成要素 三、犯罪情境的功能

四、犯罪情境与犯罪动机转化

第六章 群体犯罪现象发生的一般原理

教学要点: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群体犯罪现象发生的一般原理,正确理解犯罪根源的概念、特征。掌握解释犯罪现象产生的系统结构犯罪原因论,明确犯罪原因论中“犯罪”和“原因”中的基本范畴。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群体犯罪现象发生概述 一、群体犯罪现象的概念 二、群体犯罪现象的基本特征 三、研究群体犯罪现象发生的意义 第二节 犯罪现象根源 一、犯罪现象根源的概念 二、犯罪根源的特征 三、研究犯罪根源的意义 四、犯罪根源理论的局限性 第三节 犯罪原因论的系统结构 一、犯罪原因论的概念 二、系统结构犯罪原因论

第四节 犯罪原因论中的基本范畴 一、在“犯罪”方面的基本范畴

二、在“原因”方面的基本范畴

第七章 犯罪现象存在的形态

教学要点: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犯罪测量的概念,犯罪测量的指标、犯罪数据资源及收集的方法。明确犯罪量、犯罪率、犯罪黑数、犯罪指数等概念,掌握测量和评价犯罪的危害程度的方法,了解我国犯罪现象的变迁过程和规律。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犯罪测量概述 一、犯罪测量的概念 二、犯罪测量的意义 三、犯罪测量的方法 第二节 犯罪现象的量 一、犯罪总量与犯罪黑数 二、犯罪相对数 三、犯罪指数

第三节 犯罪现象的结构与分布 一、犯罪现象结构 二、犯罪分布

第四节 犯罪人与犯罪被害人 一、犯罪人的特征 二、犯罪被害人的特征

第五节 犯罪现象的质:犯罪危害量 一、概述 二、犯罪代价 三、公众的社会安全感 四、对犯罪行为的刑法评价

五、犯罪现象危害程度的跨文化比较研究 第六节 犯罪动态与犯罪史 一、世界范围内的犯罪动态

二、中国犯罪史:中国犯罪现象的变迁及规律

第八章 犯罪现象的基本类型

教学要点: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犯罪分类的概念、意义和标准,了解政治犯罪、财产犯罪、暴力犯罪、性犯罪、法人犯罪、未成年人犯罪、女性犯罪、经济犯罪、智能型犯罪、无被害人犯罪等具体犯罪类型的概念、原因以及基本预防措施。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犯罪分类概述 一、犯罪分类的概念和意义 二、犯罪现象的分类 三、犯罪行为的分类 四、犯罪人的分类

五、关于犯罪的分类标准问题 第二节 一些犯罪类型 一、政治犯罪 二、财产犯罪 三、暴力犯罪 四、性犯罪 五、法人犯罪 六、未成年人犯罪 七、女性犯罪 八、经济犯罪 九、智能型犯罪 十、无被害人犯罪

第九章 犯罪的刑事惩罚政策

教学要点: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刑事惩罚政策的概念和主要内容,了解刑罚的局限性,了解刑罚的目的学说以及刑罚目的实现的基本途径。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犯罪的刑事惩罚政策概述 一、刑事立法政策 二、刑事司法政策 三、刑事执行政策

第二节 刑罚的概念和意义 一、刑罚的概念 二、刑罚的种类 三、刑罚的意义 四、刑罚的局限性 第三节 刑罚目的的实现 一、刑罚目的学说 二、刑罚目的的实现

第十章 犯罪的社会预防政策

教学要点:

通过本章学习,需要掌握:(1)社会本体建设、公共政策(社会政策)的制定与运用、道德、法制和政府行政等三种社会控制力量的运用在预防犯罪中的作用。(2)环境设计、群众及社区参与对犯罪预防的意义。(3)教育与教化,即人的社会化与个性发展对犯罪预防的意义。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犯罪的一般社会预防

一、社会改革——社会本体的建设与完善 二、公共政策/社会政策——社会问题的控制阀

三、道德、法制和政府行政——社会控制的三种主要力量 第二节 犯罪的专门社会预防 一、环境设计与防卫空间

二、群体和个人对犯罪预防的参与

第三节 犯罪的个别社会预防:教育与教化

一、犯罪个别社会预防的概念及原理 二、犯罪个别社会预防的基本途径

第十一章 犯罪的综合治理

教学要点: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提出和发展过程,掌握综合治理方针的基本内涵,明确少年立法和少年司法的基本精神,掌握我国对待违法犯罪少年坚持的方针。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综合治理概述 一、综合治理的内涵及其提出 二、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和实践原则 三、综合治理的领导体制与工作机制 第二节 少年犯罪的预防和惩罚 一、少年犯罪的社会预防

二、少年犯罪的处置:少年立法与少年司法

第十二章 不同类型犯罪人的心理

教学要点:

犯罪人有不同的类型,而不同类型犯罪人的心理既有共性,又有其独特的特点。本章将着重讲授不同年龄、性别以及不同犯罪经历的犯罪人的心理。学生要能对不同性别、年龄和经历犯罪人的心理进行分析。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不同年龄犯罪人的心理

一、未成年人的犯罪心理 二、成年人犯罪心理

三、老年人犯罪心理 第二节 不同性别犯罪人的心理

一、女性犯罪的现状与趋势 二、女性犯罪心理的发展演变 三、女性犯罪的一般心理特点 四、女性犯罪心理的预防 第三节 不同经历犯罪人的心理

一、初犯的心理 二、惯犯的心理

第十三章 几种故意犯罪心理

教学要点:

本章主要讲授几种故意犯罪人的心理,要求掌握盗窃犯罪心理、抢劫犯罪心理、诈骗犯罪心理、杀人犯罪心理、强奸犯罪心理。掌握盗窃犯罪心理、抢劫犯罪心理、诈骗犯罪心理、杀人犯罪心理、强奸犯罪心理。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盗窃犯罪心理

一、盗窃的类型

二、盗窃犯对于犯罪实施地点的选择 三、盗窃犯的心理特征 第二节 抢劫犯罪心理

一、抢劫犯罪的形成 二、抢劫犯的心理特征 第三节 诈骗犯罪心理

一、诈骗犯的心理历程 二、诈骗犯的心理特征 第四节 杀人犯罪心理

一、故意杀人犯罪的特点 二、故意杀人犯罪心理的成因

三、杀人犯的心理特征 第五节 强奸犯罪心理

一、强奸犯罪的一般特征 二、强奸犯罪心理的成因 三、强奸犯的心理特征 第六节 贪污受贿犯罪心理

一、贪污受贿犯罪心理的成因 二、贪污受贿犯的心理特征

第十四章 过失犯罪心理

教学要点:

过失犯罪心理是指犯罪人在不具有犯罪的动机和目的的情况下,由于心理活动的重大失误而导致犯罪结果发生的一种现象。本章主要讲授过失犯罪心理的形成及特征。学生能正确理解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的区别以及过失犯罪心理的形成及特征。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过失犯罪心理概述

一、过失犯罪心理的界定

二、过失犯罪心理与故意犯罪心理的异同 第二节 过失犯罪心理的形成

一、过失犯罪的心理机制 二、关于过失犯罪形成原因的理论 三、过失犯罪心理形成的具体原因 第三节 过失犯罪人的心理特征

一、过失犯罪人的生理因素 二、过失犯罪人的认识特征 二、过失犯罪人的情绪情感特征 三、过失犯罪人的意志特征 四、过失犯罪人的个性倾向性 五、过失犯罪人的性格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di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