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特征重史法 基础能力双落实 - 2013年浙江省高考历史试题特点

更新时间:2024-05-27 20:3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区域特征重史法 基础能力双落实

——2013年浙江省高考历史试题特点及2014年高考备考策略

浙江省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 孙双武

2013年浙江省高考历史试题(以下简称“浙江历史题”)在坚持“稳定推进,稳中求变,变中求新”总体命题改革思路的前提下,稳步推进命题改革,试题图文并茂,在考查历史学科基础知识的同时,突出对历史学科能力的考查,重视史学方法的渗透,较2009—2012年高考浙江历史题又有了一些新的变化。这些变化,对于2014年高考复习备考具有明确的导向作用。

一、2013年浙江省高考历史试题特点 1.“浙派”命题风格日趋个性化。

浙江省高考文综自主命题始于2009年,从这一年开始,浙江历史题命题就在追求个性化上作足了文章,不断彰显自己的“个性化”特征。如:浙江历史题不是单纯模仿全国历史卷,坚持以人民版为唯一命题依据,继续使用组合型选择题、逆向型选择题(否定式选择题)、排序型选择题,继续使用两道分值均为26分的材料解析题,自选模块中仍然是两道以材料解析为主的试题。“浙派”历史题特色日趋鲜明,个性化特点不断加强。

2.试题考查重点内容突出区域化。

今年浙江历史题,进一步加强了浙江地方史的考查力度。如:第38题(明清“江南长三角经济变化”题)就直接考查了明清时期嘉兴府、湖州府的丝织业生产区域化的特点,市镇大量涌现的历史趋势,以及近代“长三角”地区丝织业村镇经济的重大变动。回顾2009年至2012年的浙江历史题,不难发现,试题在考查地方史方面是逐步渗透加强的——2009年没有出现地方史试题,2010年第18题考查“海禁”政策(侧击“宁波外贸”)和第38题考查“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衰”(侧击浙江民族工业和民营企业的特色),2011年高考第13题考查“龙泉窑”、第15题考查“苏杭商贸”、第16题考查“徐志摩(浙江海宁人)与新文化运动”,2012年高考第17题考查“上海外国杂货广告”(折射近代浙沪物质生活变迁)。浙江历史题考查地方史的区域化特色得到继续发扬光大。

3.重视历史阶段特征趋向综合化。

浙江历史题命题“综合化”是渐趋加强的。今年浙江历史题第39题,考查用“五位一体”的思路概括1750~1850年一百年间西方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将必修一、二、三以及选修四高度综合起来考查,不仅跨专题,而且跨模块,命题“综合化”达到了最高水平,为浙江省五年高考来所仅见。请看下表:

表1 2009~2013年浙江省高考历史试题跨专题、跨模块综合试题数量及分值统计表 题型 选择题 材料解析题 数量 总分值 比率 题量 分值 题量 分值 年份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题 4题 3题 3题 4题 8分 16分 12分 12分 16分 0 1题 5题 6题 6题 0 9分 25分 52分 52分 8分 25分 37分 64分 68分 8% 25% 37% 64% 68% 由上可见,浙江历史题命题“综合化”趋势是持续逐步加强的。

4.渗透历史研究方法凸显学科化。

浙江历史题一贯比较重视史学方法的运用和考查。如:2009年第23题“如何看待纸质历史文

- 1 –

献数字化趋势”题,2010年第22题“人类社会史前史的研究”题,2011年第14题“宋代开封用煤”题,2012年第15题“以诗证史”题、第20题“通才式的大师”题。今年浙江历史题第13题“《史记》和甲骨文互证”题,第22题“历史概括与争论多少”题,第39题第(3)小题“中西方差距拉大的原因”题,都涉及到历史研究方法,与史学方法相关的试题和分值大幅度增加,这既是历史学科所特有的考查学科能力的上佳方式,也表明命题测试学科能力的命题技术在不断提升。

5.考查历史学科能力手法多样化。

今年浙江历史题命题手法情境化仍然呈现出多样化的大趋势。其中,使用文言材料赋18分,使用现代材料赋66分,使用3张图片赋12分,使用1个表格赋7分,总分值达到103分,保持了新课程高考命题改革以来情境化试题点绝对主导的一贯特色。请看表2,即可得到佐证。

表2 2009~2013年高考浙江历史试题材料种类统计(含重叠部分)

项目 年份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文言材料 题量 2题 3题 6题 4题 3题 分值 30分 12分 33分 27分 18分 现代材料 题量 3题 5题 6题 12题 11题 分值 34分 64分 51分 65分 66分 图片材料 题量 1题 3题 2题 2题 3题 分值 4分 17分 8分 8分 12分 表格材料 题量 1题 1题 2题 1题 1题 分值 4分 4分 18分 7分 7分 虚拟场景 题量 1题 1题 1题 1题 0 分值 4分 4分 4分 4分 0 总分值 78分 101分 114分 111分 103分 6.答案不拘一格命题逐渐开放化。

从2009年至2012年,浙江历史题尚未出现开放型试题。而全国卷自1999年就以“评价洋务运动”为背景,进行过有益的探索和尝试。2011年和2012年,高考全国新课程卷均有一道赋12分的开放型试题,培养学生开放型思维,突出体现出历史学科 “学以致用”、“评价多元”、“以史为鉴”、“资政教化”等社会功能。今年浙江历史第39题第(3)题“关于中西方差距拉大的原因,您赞成材料三的哪种观点?简要说明。”本题没有限定评论的具体方向,考生可以在开放的评论空间自主选择评论的具体内容。在围绕材料中的一种、两种或三种观点展开评论时,必须紧扣评论对象,清楚地表达自己的主要观点。由于材料介绍的每一种观点都包含多种内容,因此考生的评论不能只涉及一点,应该对评论对象的主要内容都有所分析和评论。根据题目要求,考生提出明确观点后,要合理引用事实,论证自己的观点,做到史论结合。首次把学生的论证思维导向开放,这是浙江历史题的创新。

7.命题考点多次考查呈现反复化。

浙江历史题一反全国卷或其他地方卷的命题禁忌,对同一知识点、考点的考查,呈现出隔年考查或接连考查的“反复化”特点。如:浙江省高考历史自主命题五年来考过2次的知识点是古代宗法制和分封制、 “墨家”学说、宋明“心学”主张、“小农经济”、古代牛耕、“重农抑商”和“禁海”政策、康有为、辛亥革命、近代中国民族工业、近代社会习俗的变迁、亚里士多德的主张、英国“光荣革命”、美国《1787年宪法》与三权分立体制、197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二战后美国经济,等等;考过3次的知识点是:孔子的学说、老子和“道家”的主张、康熙帝的行为、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学说,等等。

二、2014年浙江省高考历史学科备考策略

针对浙江历史题以上命题趋势和主要特点,笔者以为,2014年高考备考必须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狠抓基础,提高知识回馈的准确性。

从近年来浙江历史题看,许多试题考查的再认再现历史知识能力,这些能力实际上准确记忆和再现历史主干知识。提高知识回馈的准确性,可以通过朗读、背诵、默写、编写口诀记忆等方式实现,这需要学生加大对历史课的投入,加强反复的频率,达到准确记忆的目的。如:记忆《古希腊

- 2 –

文化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的生平和成就,可以编写以下口诀:“出身马其顿,师从柏拉图;爱师不迷信,热心求真知;哲学近唯物,生物动植分;物理《物理学》,逻辑三段论;伦理求“中庸”,曾为国王师;办学吕克昂,教法任‘遥逍’。”又如:记忆中国古代制瓷业的发展,可以编写以下口诀:“东汉末年出青瓷,唐代独立青白分(指制瓷业成为独立的手工业,出现南青瓷北白瓷的格局);宋元名窑遍天下(指邢、汝、定窑,以及景德镇、耀州窑和龙泉窑等),康熙粉彩雍造极(指康熙帝时出现粉彩瓷,到雍正帝时期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也可以通过分析、理解、比较等方式加强。如:比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表3)

项目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雅尔塔体系 ①都是世界大战破坏了原有的体系,出现了国际关系新格局和新秩序。②都是大国之间军事和经济实力对比和相互妥协的产物。③都是各主要国家重新瓜分世界和势力范围而建立的新的国相同点 际关系,都是大国意志的体现。④都是通过召开国际会议和签订一系列国际条约而形成。⑤都对战败国进行了处置。⑥战后都建立了一个维护世界安全和和平的国际机构,即一战后的国际联盟和二战后的联合国。⑦都随着各国力量的消长而瓦解、崩溃 影响深度和广度不同 扮演的主角有变化 不同点 形成过程不同 体系的性质不同 是法西斯扩张侵略导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果不同 而直接摧垮的,是体系中各国的矛盾激化摧垮的 本质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争夺 是英法在欧洲唱主角,美日在远东太平洋地区唱主角,体现了英、法、美等大国意志 是在一战结束后形成的 是美苏在全球各地的争夺,体现了美苏两大国的意志 是二战接近尾声时到二战结束后,经历了较长时间,经过近十年的酝酿而逐步形成的 由于二战的反法西斯性质和社会主义国家的介入而具有反法西斯、实行民主政治及大国称霸的多种性质 是因社会主义国家内部发生剧变而结束的 影响不及雅尔塔体系 影响远远大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最后要通过做题,反复推敲语言、精确组织答案、有针对性地校对答题错误等方式提高。这些属于老生常谈的问题,此处不再赘述。

2.重视史法,完善历史思维的严密性。

从近年来浙江历史题看,史学方法题考查的内容,大多超出学生对教材的认知范围。应对这种类型的试题,除要求学生在平时要重视历史思维训练的细致性和严密性,多运用排除法、多注意题目选项或答项语的逻辑关系,善于发现命题者设置的“陷阱”,去伪存真,存优汰劣外,还要加强历史文化素养的积累,多读历史课外研究方面的书籍,从而提高答题准确性和得分率。如:

2013年浙江历史第13题,A项“考古资料比文献材料更真实”表述过于绝对,考古资料不一定比文献材料更真实,由此排除。 B项“历史记载不存在纯粹客观性”的表述也是错误的,譬如历史时间、事件和历史人物,都是客观的。C项“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 同样犯了绝对性表述的错误,历史记载,如时间、人物、事件,有的不必经过考古发现证实。D项“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既和事实相符合,也与题中材料的本意相一致。由此分析、推理,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3.通史复习,提升复习视角的全面性。

新课程教材的模块专题框架,将同时期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内容,人为割裂成若干部分,破坏了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关系,打乱了历史的整体性,造成了时序上的混乱,不利于形成立体完整的历史知识,也不利于揭示历史发展的整体性和规律性。这就要求学生学会构建阶段通史知识体系,正确把握历史阶段特征,从宏观上把握历史的整体性,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 3 –

如:横向和纵向复习14~19世纪的中外通史,可以通过列表(表4),总体把握这些知识 时间、分期 主要内容 1.手工业:16世纪,景德镇成全国瓷都,明清发明五彩瓷,瓷器大量外销;苏杭丝织业鼎盛;明朝中后期,经济 江南出现稀疏的资本主义萌芽,清朝时缓慢发展 2.商业:出现著名商帮(徽商、晋商);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海禁政策 中国1.明朝:废丞相(明太祖);设内阁(明成祖) 3.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双重影响 1.思想:王阳明心学系统化;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提出反封建民主思想 文化 2.文艺:明清小说繁荣;元杂剧、京剧的产生与发展;元明清文人画成就突出 14-16世纪的欧洲 17-19世纪初的欧洲 历史 政治 2.清朝:雍正时设军机处,实行密折制 1.荷、英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 1.14、15世纪,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在殖民扩张和海外经济 2.1500年前后,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的雏形贸易的推动下,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 开始出现 3.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 世界历史 政治 欧洲封建制度走向衰落和腐朽 1.《权利法案》的制定、责任制内阁的形成、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2.代议制扩展,美国和法国建立共和制;德、俄、日三国建立君主立宪制 1.文艺复兴运动兴起和发展 1.启蒙运动思想家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的主要2.马丁〃路德提出宗教改革,人文主义盛行 观点,启蒙运动的主要影响 文化 3.科技:伽利略为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2.科技:牛顿创立经典力学体系,进化论、物理学、化学、了基础 生物学的发展 改1.美国国父华盛顿;一代雄狮拿破仑;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 选修 革、2.近代科学之父——牛顿 人物 3,中国杰出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 4.创设情境,加强材料解读的多变性。

在高考历史考试中,选择题和材料解析题绝大多数都运用史料文献、图表等资源材料创设新颖的历史情境,以此为依托,设计多角度、多层次的问题,考查考生的“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学科能力,体现了新课程三维教学目标的功能,具有创新性、情境性、综合性、开放性、时代性的特点。是体现《考试大纲》要求,提高选拔性考试区分度的一种重要手段,即“命题以实现对历史学科主干知识、学科能力和思想素养相统一的目标考核,更注重在科学史观指导下运用历史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查”。近年来,无论是全国高考历史题还是地方高考历史题,都重视对学生解读历史材料能力,也就是在新的历史情境下,运用所学知识,考查分析、理解、比较、辨别、推理,并进行文字表达等方面的历史学科能力。

在高三复习备考中,无论材料解析题的材料不管是来自课内还是课外,都必须是与课文重点内容相关的材料,即抓住教学重点进行教学和训练;材料提供的信息必须充分,否则会影响学生答题;材料必须精炼,不要拖泥带水。在设问时,要做到设问要小、巧、活、新,所提的问题不要太大,设问角度要多样、巧妙、新颖、灵活;设问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同时更要考查学生的比较、分析、理解、综合运用等方面的学科能力;设问要对材料充分挖掘,从多角度进行提出问题;设问要注意设计的问题不能和材料脱节,不能把材料解析题出成了问答题;设问的语言要精炼、准确。长期这样训练,学生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一定会大大提高。

5.纵横交错,重视历史发展的阶段性。

- 4 –

针对浙江历史题日益重视考查历史阶段特征的主导趋势,在复习过程中,就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纵向和横向的角度,清晰而准确地提示不同历史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如:

概括隋唐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可以从总特征揭示:政治上,封建社会的繁荣:国家统一,政局相对稳定;实行完善的中央集权制度;经济上,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显现繁荣景象;民族关系上,各民族联系加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对外关系上,实行对外开放,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文化上,隋唐科技文化世界领先,全面辉煌,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中华文化圈。

具体而言:政治上,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互相牵制,分工明确,既提高了办事效率,又加强了皇权,中央集权制度完善;地方实行道、州、县三级制,安史之乱后出现藩镇割据局面,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中央集权遭削弱;采用科举制的封建选官制度。

经济上,农业方面,南方水田精耕细作技术成熟,江东地区出现适应水田和各种土壤精耕细作的曲辕犁,发明灌溉工具筒车;推行均田制、租庸调制;兴修水利和开通大运河;南方进一步开发,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手工业方面,制瓷业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出现“唐三彩”,手工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并远销欧洲。丝织业技术精湛,海上丝路进一步延伸;匠户制度设立,官营手工业规模大、私营手工业兴起。商业:商业繁荣:城市——唐代长安、洛阳, 扬州、益州商业繁荣;市——以长安两市为最,城市兴起并有专门的交易场所“市”;后期商业经营的地域限制逐渐被打破;农村集市贸易草市作用显著,夜市繁荣;金融方面,出现柜坊和飞钱;外贸方面,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设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商船规模大、利润可观,海上丝绸之路发达。

文化上,儒学发展更为辉煌,提出“三教合归儒”主张,儒学复兴运动出现;隋唐时期的雕版印刷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火药发明并开始应用于军事;唐诗进入黄金时期,李白、杜甫和白居易的诗是唐诗发展繁荣的丰碑;通俗文学体裁——“传奇”出现;书法楷书步入盛世,名家名作迭出,欧体、颜体、柳体争奇斗艳,注重规范法度;草书大家张旭、怀素,潇洒奔放,尽显时代气息。绘画方面,吸取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杰出画家展子虔、阎立本、吴道子影响深远;莫高窟壁画盛极一时,山水画展现盛唐景象;促进了亚洲文明的发展和西方文明的时步。教育方面,科举制度推行,科举教育成为主要形式。艺术方面:民间音乐进入宫廷,称燕乐,反映民族融合;宫廷舞规模宏大,吸收各族风格。

高考历史复习是一个系统性工程,还有许多好的备考方法,限于篇幅不能一一详解。但首先师生必须吃透浙江高考命题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然后要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加强复习备考的系统性和高效性,走轻负高效、精讲多练之路,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应考能力,在高考中无往不胜。

通信地址:浙江省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 孙双武 邮政编码:325036

联系电话:13967776196 18757083797 0577—86724021(宅) 0577—86724677(办公室) 电子信箱:ssw8888@163.com ssw8888@126.com ssw8888@yeah.net QQ号码:32788939

- 5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d7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