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的五化

更新时间:2023-07-26 20:34: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数学教学中的五化

摘要: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能恰当地运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因地制宜地进行教学,使枯燥、乏味的数学内容变成生动、有趣的事例

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以致用,确实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内容“情趣化”;课堂教学“参与化”;思维训练“创新化”;技能训练“生活化”。

关键词:情趣化 参与化 创新化 生活化 数学化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新课标强调:学习数学要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在实际教学当中,我们很多教师却在教学活动中无意识地拉开数学与生活的距离,只为学生创设特定的问题,只讲授特定的解决方法,进行的只是“算法”的学习。结果,使我们的学生越来越感到数学是枯燥的,是冷冰冰的,学习数学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应付数学考试。

如何改变这一状况,如何在教学活动中拉近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我认为,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生活经历和实践操作经验,倡导学生探究和发现认知规律,实现个体的丰富多彩的智慧的提高,是教学中的重中之重。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总结,采用“五化”来进行数学教学,确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教学内容“情趣化”

目前,我们使用的小学数学教材充分体现了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要求,在教材构思与编写上也有所创新,设计了各式各样的情境,使原先枯燥乏味的数学内容变成生动、有趣的事例。教师应运用好教材情境,因地制宜地改变一些教学内容,努力创设更好的教学情境,使课堂永远对学生都有一种吸引力。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

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时,教师先出示中国大学生领取金牌的画面,然后富有激情的说:“中国2001年在北京举

行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获得金牌第一。这是我们全体中国人的骄傲。请看获得金牌数前三名的国家:

看到这样的数字,你想说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新颖别致的课件,富有激情的话语,创设出一种浓郁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了不起”。

一个好的“情境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参与动机,能使学生主动思考问题,从愉悦的氛围中掌握知识,理解知识。但是,我们不能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有偏差,有能编造虚假情境。如我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则案例:

在教学北师在二年级下册《认识路线》时,教师对学生宣布了一条好消息:下星期学校将要组织学生去超山春游。顿时,教室里爆发出一阵欢呼声。师:那我们怎么去超山呢?然后展开讨论。整堂课,学生们都表现非常好,教学进展地很顺利。下课后,学生们 都围着 老师,七嘴八舌地问:“老师,我们真去超山春游吗”?“老师,我们下周几去春游?”可当时那位教师只是随便应付说:“等以后再说吧!”刹时,学生“啊?!”脸上流露出因感到上当受骗而不满的神情。

我觉得,虽然此情境设计确实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向了高潮,较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探索的欲望;虽然这堂课受到了 许多 老师的好评,但是,美丽的谎言终究要被揭穿,也终究要破灭的;虽然教师创设这一情境的本意是为了让教学活动更加生动、活泼,但是我们的学生是否真的能接受这种“欺骗式”的虚假情境?从学生们脸上的神情看出,他们对教师的“欺骗”产生了一种被愚弄的感觉。可以想象,他们以后面对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能有多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我们设计的教学情境要有一定的真实性和现实意义,而不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二.课堂教学“参与化”

主体教学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应起一个主导的作用。既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那么教师的教应落在学生的学上,教学所要追求的目标和结果应通过学生的学表现出来。也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才能使教学发挥更有效的作用。那么怎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呢?我认为关键是增强学生参与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要提高教育质量,教师必须采用现代教育的方法,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水平,围绕着启动学生的主观积极因素的发挥,促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之中。学生也只有积极主动地参与,才能在教学活动中不断认识自我,发

展自我,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要牢固地树立起这种意识,即每位学生都有权利获得充分发展的机会。

1.让每位学生参与实践操作

小学生的思维发展的特点是从直观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的过程。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 陶行知 先生早就提出“教学做合一”的观点,在美国也流行“木匠教学法”,让学生通过摆摆、数数、画画、量量 使学生的学习从感觉表象到达思维,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还能激发学习兴趣。在实践活动中思考,在实践活动中学会知识。

如:一年级教20以内退位减法,11-2,教师让学生拿出11根小棒,让学生取走2根,可以怎么取?如图 有的学生从一捆中直接抽取2根,算式10-2+1=9;有的学生先拿走1根,再从一捆中抽取1根,算式11-1-1=9等等,这时教师就问:“为什么不能直接取?”“先要干什么?”拆开的一捆有几根?这个教学活动的设计,使每位学生都能动手活动,自觉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使抽象的计算,通过“物化”的动手操作和“内化”的语言表达,最后让学生理解退一作十的道理。

再如,在教学“时分秒的认识”之前,我让学生先自制一个钟面模型,学生在制作钟面的过程中,通过认真思考或请教家长,已经认真地自学了一次,课堂效果自然是非常好的。如:有一张宽30厘米,长50厘米的长方形纸,在它的四个角上各剪去一个边长5厘米的小正方形后,围成的长方体的体积、表面积各是多少?学生很难直接回答,如果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体验长方形纸是怎样围成长方体纸盒的,相信大部分学生都能轻松解决问题了。

2.让每位学生参与合作交流

我认为,合作交流的过程就是带动较差学生学习的过程。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能够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学生处于积极、自由、活跃的状态,能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也能使原本不明白的学生,在别人的争论交流过程中也能有所启发,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三.思维训练“创新化”

思维训练创新化,是指在课堂教学中的数学内容要面对生活实践,为学生营造一种既宽松平等而又充满智力活动的氛围,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创新性思维训练。

以教学“年、月、日”这一课来说,教师可设计这样的题目:小芳今年13岁了,只过了4次生日,可她的弟弟才7岁却过了6次生日。这是为什么?这个问题,既包含所学闰年知识,又是对学生思维创造性的心智技能的训练。学生们

可通过平时的生活经验来学习数学知识。这样,教师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目的,达到能力的创新。

例如在学习“分数化成小数”时,首先让学生把分数一个个地去除,得出1/4、1/5、17/40、9/20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如果像教材上一样再将各分数的分母分解质因数,看分母里是不是只含有质因数2或5,最后得出判断分数化成有限小数的方法,这样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学生只能象机器一样跟着教师转,如此没有兴趣的学习,效果怎能好呢?我想:可以先让学生猜想:这些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是什么原因?可能与什么有关?学生好像无从下手,几分钟后有学生回答:“可能与分子有关,因为1/4、1/5的分子都是1,都能化成有限小数”。马上有学生反驳:“1/9、1/7的分子同样是1,但是不能化成有限小数。”又有一个学生说:“如果用4或5作分母,分子无论是什么数,都能化成有限小数,所以我猜想可能与分母有关。”另一个学生又抢着说:“我认为应该看分母。从分数的意义看,3/5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5份,有这样的3份,能化成有限小数,而3/7也有3份,却不能化成有限小数。”老师紧接着问:“这些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的分母又有何特征呢?”学生们思考并展开讨论:

“只要分母是2或5的倍数的分数,都能化成有限小数。”

“我不同意,如7/30的分母也是2和5的倍数,但它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因为分母30还含有约数3,所以我猜想一个分数的分母有约数3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如果分母只含有约数2或5,它就一定能化成有限小数。”

可见,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充分地表达、争辩,能更好地锻炼创新思维能力。

四.技能训练“生活化”

课堂教学中的训练是巩固知识、形成和发展运算技能与解题技能的基本途径。在课堂的练习中,应该做到目的明确、针对性强、层次清楚、循序渐进等方面外,还应使技能训练生活化。教学中,如何使技能训练生活化,要求训练着眼于学以致用,激发学生计算的兴趣,训练材料应尽可能来自学生生活实际。如教学一年级下册《今天我当家》(100以内的加减法);这一内容,可要求学生将此情境编成一个小故事,并说一说,接着鼓励学生根据图意提出问题并尝试解答;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摆出一个小商店,让学生自己当家买东西。如有100元钱可以买些什么?还剩多少钱?这样综合复习了100以内两位数的加减法、连加连减以及加减混合运算,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且激起了学生计算的兴趣。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既可积累数学知识,更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最佳途经。如学了“年、月、日”这一内容后,让每个学生说一说,自已的出生年份是闰年还是平年,是大月还是小月等等,如此切身的问题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所在,这便于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爱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五.日常生活“数学化”

日常生活数学化,是指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步具备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运用数学的本领,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离不开数学,平时要养成时时、事事、处处吸收运用数学知识的习惯。调动学生主动地学习数学,创造性地运用数学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重量单位中,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你有多重?用什么单位?比一比你和同桌谁重?这些都是小学生经常遇到的问题,而要准确地说出结果,就需要我们去称一称、算一算,这些都离不开数学。

再如,简便运算138-97,可让学生采用买东西的生活经验来理解:妈妈有一张一百元的大钞和三十八元零钱,买一条裙子需要97元钱,她应怎样付钱?营业员怎样找钱?最后妈妈还有多少钱?学生应该都能回答:妈妈拿出一百元大钞给营业员,营业员找给妈妈3元,妈妈最后还有3+38=41元钱。引导学生真正理解“多减了要加上“的规律。

生活中的日常购物、乘车买票、外出旅游、计算在校时间等等都离不开数学。

在教学中,从生活实际引入,抽象得出数学知识,再回到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使学生真正切实地感受到生活中有数学,生活中处处需要数学,让学生用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不仅激发了学习兴趣,而且还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既生活,数学教学与生活相结合,让学生从生活中找数学的素材,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师在传授数学知识和训练学生数学能力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亲自探索、发现、解决实际问题,为自已的生活服务。让学生在感知、认知的气氛中想学、乐学、会学,激发出强烈的求知欲,将会使学生感受到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数学的世界,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总之,数学新教材带来了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巨大改变,给全体师生的发展提供了创新的空间。新课程是一片蔚蓝色的天空,在这片天空下,不论教师还是学生,鲜花还是小草都需要享受阳光的温暖;新课程是一块肥沃的土地,在这块土地上,教师和学生都需要成长。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d1m.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