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24-04-13 00:2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两精五步”教案设计表 课题: 学习 目标: 16、草原 计划课时:2课时(第1课时) 1.学会本课9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勾勒、骏马、无限、鞭子、疾驰、马蹄、奶茶、礼貌、拘束、举杯、摔跤。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认识草原特点。 3.按作者进入草原以后所经历事情的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按作者进入草原以后所经历事情的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认识草原特点。 导入: 独学: 1.谈话:同学们,你到过草原吗?在电视、电影中见过草原吗?谁愿意把你的亲身经历向我们大家介绍一下?(我国北部的内蒙古自治区有宽广无边的草原,景色优美,牛羊成群。) 1.学习生字新词,注意生字的音形义。 2.读生字组词,并读读生字在文中的句子,注意正音。组词: 骏( ) 俊( ) 竣( ) 限( ) 驰( ) 峻( ) 唆( ) 梭( ) 垠( ) 弛( ) 蹄( ) 茶( ) 貌( ) 杯( ) 跤( ) 缔( ) 荼( ) 藐( ) 怀( ) 胶( ) 2.理解词语。羞涩:心里害羞而举动拘束不自然。 迂回:回旋;环绕。 勾勒:是指用线条勾画出轮廓。翠色欲流:是指青草鲜嫩,颜色青翠,似在流动,富有生机。一碧千里:,碧,青绿色。一眼望去全部都是绿色的意思。 洒脱:举止自然不拘束。 3、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把你喜欢的段落好好地读一读,想一想,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段?说说主要内容? 这篇课文记叙了作者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 互学: 展示 交流: 分层 练习 1.自由读课文,思考:作者初到草原和快到目的地时,看到草原景象是怎样的? 2.默读思考:本文是按作者进入草原以后的经历事情的顺序来叙述的。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写了几个意思? (1)草原美景(2)欢迎远客(3)亲切相见(4)热情款待(5)联欢话别 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和词语。 2.熟读课文。 这篇课文记叙了作者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 回顾 总结 板书 设计 景色美 热情好客 课后 反思 教务处签名: “两精五步”教案设计表 课题: 学习 目标: 16、草原 计划课时:2课时(第2课时) 1、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草原的自然风光。 2、在草原自然美与人情美的感染下,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大团结的教育。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 教学重点: 1、让学说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述的生动情景。 2、体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3、具体体会课文中静态、动态描写 教学难点: 1.体会第一段草原景色文字的意境美。 2.体会第2—5段文字中所蕴含的深刻的思想感情。 导入: 独学: 一、(课前听《天堂》《美丽的草原》歌曲)师:刚才,我们欣赏了一首动听的歌曲,歌中所唱的“蓝蓝的天空,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是指什么地方?这是西部歌王腾格尔用歌声唱出了草原的美,下面再让我们跟随作者老舍先生一块儿领略一下内蒙古草原的美丽风光。(板书课题) 一、学习第一段 1.自由读、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课文第1段写作者初入草原看到草原的景象。课文分两层写。先写看到草原的景象,后写产生的感想。) 2.再读,思考:作者初入草原,看到的景色怎样?作者是抓住哪些景色来写的?(读后讨论。作者初入草原,看到草原的奇丽景色,他抓住天空、空气、小丘、平地、羊群这些景物来写的。) 3.细读、思考: A、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这些景物的?(从天空到地面,按从上到下的顺序写。) B、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茫茫”是空旷的意思,即天空下的草原一碧千里却并不显得空旷。 4.默读、思考、朗读:在这种境界里,作者产生了什么样的感情?(既......又......既......又......)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受?(表达了作者热爱草原的思想感情) 5、找一找,牛羊动态和静态描写的句子,画一画,读一读。 互学: 一、学习第二段。 引导学生感悟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 1、阅读、思考:写作者访问陈巴尔虎旗牧业公社途中,这段课文可分为几层? 2、讲读第1层课文。作者乘汽车进入草原,最初有什么感觉?从课文哪些语句看出草原十分辽阔? 展示 交流: 分层 练习 (可分为两层:①初入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②快到公社,主人到几十里外迎接客人。) (草原十分辽阔。) (“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 二、讲读3、4、5自然段。 A、让三名学生各朗读一段课文,要求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 (1)这三个自然段各写了什么内容? 亲切相见 热情款待 联欢话别 (2)主人热情好客表现在哪些地方?画出表现蒙族人民热情好客的词句。 B、读后讨论交流。 (1)主客是怎样见面的?作者运用哪几个动词来表现激情洋溢的气氛?手是怎么握的?怎么笑的?怎么说的?这些表现什么?你体会到主客见面时大家的心情怎么样?用欢乐、热情的感情朗读这一节课文。 (2)好客的主人是怎样招待客人的?从这节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蒙汉两族人民情谊很深?为什么“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3)客人告别时的情景怎样?“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诗句中的“何忍别”是什么意思?第1句怎么讲?(蒙汉两族人民的情谊如此深厚,怎么舍得分别呢?)第2句中的“话”是什么意思?这句话怎么讲?(“话”是互相攀谈,送别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在遥远的一望无际的草原上,直到夕阳西下,人们还在互相攀谈,依依不舍地告别。)用这诗句结尾的作用是什么?(这两句诗表达了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和依依惜别的感情。) (4)哪些地方体现了蒙族人民的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习惯表现了什么?(①穿着各色的民族服装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②用手抓羊肉和奶酒招待客人,席间姑娘们还要唱民歌;③饭后表演套马、摔跤和民族舞蹈。以上这三方面表现了蒙古人民的风俗习惯。) 回顾 总结 同学们,学到这儿,你领略到草原的大和美了吗?你体会出了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了吗?本文通过写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今天的草原又是什么样的呢?你能想一想,说一说吗? 布置作业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 3、写一篇读后感,谈谈学习体会 板书 设计 16、草原 天:可爱、明朗 景色(美丽) 地:一碧千里 远迎 会见 情谊(深厚) 款待 话别 课后 反思 教务处签名: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d0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