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看马克思的生态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更新时间:2023-05-19 17:10: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思政探讨

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看马克思的生态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高婵

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300387

摘要:重视文本的重要作用早已在学界形成共识,本文拟从“回到马克思”的文本研究视角出发,分析在手稿中马克关于生态想的基观点和思路,旨在为在当今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寻找合理路径并提供借鉴。

关键词:人与自然生态建设社会变革一、马克思生态观的基本观点(一)马克思视域下的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具有内在统一性,马克思认为人本身就是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应该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写到:“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自然界是工人的劳动得以实现、工人的劳动在其中活动、工人的劳动

从中生产出和借以生产出自己的产品的材料。”①

这说明了自然界对人的生存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与此同时,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把自然作为人化的东西来把握,指出“自然界的人的本质”“、自然的人道主义”。

(二)马克思视域下生态问题的根源

对于资本主义社会中这种人与自然异化的惨烈现实,马克思对产生它的根源作了深刻剖析,他指出,正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造成了严重的生态问题,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将私有制和异化劳动作为最根本的根源。他首先分析了异化劳动,又由异化劳动分析了人与自然的异化,指出私有财产的分离是造成自然异化的直接原因。他说“私有制使:我们变得如此愚蠢而片面,以致一个对象,只有当它为我们所拥有的时候,就是说,当它对我们来说作为资本而存在,或者它被我们直接占有,被我们吃、喝、穿、住等等的时候,简言之,在它

被我们使用的时候,才是我们的。”

(三)马克思视域下生态问题的出路1.变革社会制度,实现共产主义制度

马克思关注生态问题的立足点是社会关系,他认为资本主义的生态问题是社会问题。人和自然的关系是受到社会制约和历史条件制约的,生态危机不仅是一种自然的现实,也是一种社会现实。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未来社会的设想中,马克思就表达了这一思想。他说“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

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③

“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

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

2.摒弃传统理念,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在传统理念中,人和自然的关系是人完全无视自然,只强调征服自然、占据自然,不尊重、不善待自然,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指出,不考虑可持续发展的劳动是有害的“劳动,本身,不仅在目前的条件下,而且就其一般目的仅仅在于增加财富而言,在我看来是有害的、招致灾难的”。因而,他反对离开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来谈论劳动和生产力,强调要通过尊重自然、善待自然来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

一、马克思生态观的当代价值(一)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

新特点提出的新理论。这对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党的执政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马克思的生态观理论,为我们正确、全面地认识和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随之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指明了正确方向。人和自然的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在当代社会人和自然必须建立一种新型的和谐关系,人类社会才能实现和平与发展。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正确解决人类社会发展问题的根本,也是最终实现人类和谐社会的根本。

(二)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建设提供了理论范式马克思生态观思想,既为人和自然的辩证关系做了科学分析,也为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为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今后我们仍然需要重视、深化对马克思生态观的研究。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58.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89.

③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85.

④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87.

参考文献:[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8]方世南.马克思环境意识与当代发展观的转换[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2(3).

[9]魏立恒.析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生态哲学思想[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2(3).

[10]张秀芹.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D].北京大学,2004.

作者简介:高婵(1989—),女,山西吕梁人,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研究专业。

16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cq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