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全县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和转化利用研究

更新时间:2024-01-12 04:4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谈我县文化资源在旅游中的开发利用

“文以地生辉,山以文益秀”。

自古以来,文化和旅游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旅游,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认识文化活动。从某种程度上讲,离开了文化,旅游就失去了灵魂。为充分发挥文化在旅游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提升旅游业核心竞争力,推进我县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笔者针对我县文化资源现状,结合我县旅游产业实际,对如何进一步开发利用好我县宝贵的文化资源谈一下个人的看法,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我县文化资源基本情况

天全地处四川盆地西缘,二郎山东麓,邛崃山脉南段,康巴文化线东端。古为斯榆地,早在新石器时代即为人类聚居之所。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臵徙县,是昔日“三十六番朝贡出入之地”和“汉番茶马互市的重要通道”,素有“康藏门户”、“民族走廊”之称。

1935年,红军北上进入天全,抒写了一首不朽的史诗。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为打通进藏道路,中国人民解放军修筑二郎山公路,一首雄壮激越的《歌唱二郎山》把天全唱遍了大江南北,二郎山精神永载史册。厚重的历史和独特的地理位臵造就了独具特色的、绚丽多姿的以徙族文化、茶马文化、

土司文化、汉藏佛教文化和红军文化为主体的二郎山文化。留下了城西苦蒿山新石器时期遗址,碉门茶马互市、甘溪坡茶马古道、紫石关古关隘、长河坝茶马驿站等茶马古道文化遗址,破磷石头寨、老场乡杨家祠堂等土司文化遗址,红四方面军总部、总政治部、红军大学、红军总医院以及大岗山战役、老船头战役等红色文化遗址,全县现有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2处,非物质文化遗产2个。

二、我县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地方历史文化是特色旅游之魂,为推进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充分发挥文化在旅游产业中的重要作用,促进文化旅游产业的大发展。近几年来,我县充分利用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锁定“文化兴旅”战略,成立专门的领导班子和工作机构,深入实际,挖掘、整理地方历史文化,着力打造历史文化景观,强力推进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 1、打造茶马文化景观

天全是古氐羌地,是历史上汉番茶马互市的重要通道,作为茶马古道的发源地和茶马重镇,境内茶马古道——二郎山茶马古道全长约100余公里。有碉门茶马互市、甘溪坡茶马古道、紫石关古关隘、长河坝茶马驿站等遗址,为把天全打造成茶马文化发祥地。投资130余万元,对紫石关茶马古驿、文笔山茶马古道和甘溪坡茶马古道等茶马文化景点进行

深度开发和包装,推出了破磷石头寨至两路乡长河坝茶马古道文化之旅。

2、打造土司文化景观

天全是土司文化之乡,唐末,江南临江府人高卜锡和太原人杨端先后率部西征进入天全,便开始了高、杨土司统治天全790多年的历史。现有大坪乡破磷村石头寨、老场乡土司等土司文化遗址,为把天全包装成土司文化的故乡。我县对破磷村石头寨土司文化遗址进行了包装、宣传和恢复,启动了石头寨建设的相关前期工作,深入挖掘土司文化,提出了建设方案,设臵了景点指示牌,恢复了破磷至文笔山的茶马古道。同时加强对石头寨的保护,“西湖胜景”石牌坊、白君庙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石头寨土司文化遗址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3、打造红色文化景观

天全是长征路上的红色故里,是红军曾经浴血奋战的红土地,1935年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途经天全,有红军总部、红军总医院、红军大学以及大岗山战役、伏龙桥战役、三谷庄战役和老船头战役等红军战斗遗址,为使红军精神永垂不朽,不断激励着一代代天全人民,我县深入推进红色旅游景点的建设,投资3200万元,新建红军广场、红军纪念馆、仁义乡红军村、爱雪图书馆,扩建红军烈士陵园等红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4、打造城市文化景观

天全是雅安、成都的后花园,为把天全打造成休闲度假的重要驿站,我县坚持“开发新城、改造旧城、还原老城”的思路,着力建设“城景合一、山水相依、功能齐全”的现代城市,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市功能,相继建成文笔山公园、托普生态广场、音乐广场、天漏园等城市文化休闲景观,扩建了慈朗寺,启动滨河公园建设,以河、沟、路、桥为骨架,以街、楼、场、景为重点,山、水、园、林浑然一体的城市休闲旅游区初具规模。 5、打造国道318线历史文化景观

天全是西环线上的重要驿站,国道318线天全段是进入藏区通往西环线的重要通道,为把国道318线天全段打造成西环线上的一道靓丽风景,我县先后投入资金2300余万元,对沿线乡镇民房进行改造,突出川西民居人文特色,着力打造318沿线的历史文化景观,建成张大千咏二郎山、红军桥、仙人桥、老虎嘴隧道、红灵山、安乐宫、象鼻秋岚、龙尾峡、惠我民田、烈羊背等历史文化景观。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大量历史文化景观的相继建成,提升了我县文化品位,推进了特色文化旅游的发展。但是,由于我县历史文化资源点多、面广、规模小,严重制约了我县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归纳起来,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缺乏科学规划

我县历史文化资源的特点是,地域上分布较广、规模不大、布点分散,由于没有制订统一的规划,对历史文化资源的布局和发展没有明确的定位,导致历史文化资源的利用率不高,与传统旅游景点之间缺乏有机联系,共生性差。同时,各文化旅游景观的建设也缺乏统一的规划,修建的一些人文景观与周围环境不协调,严重破坏了山林秀色的自然美与和谐美。

2、缺乏精品景观

我县虽然打造很不少的文化旅游景观,但是,具有一定规模、较高品位和档次的文化旅游景观不多见,部份文化旅游景观在建设过程中,缺乏精品意识,全凭个人经验、能力和水平,盲目性和随意性大,导致无序开发、低层次和重复建设,不仅严重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破坏了当地的文化旅游资源,造成档次较低、品位不高,降低了对游客的吸引力,留下遗憾和败笔。

3、缺乏特色旅游纪念品

旅游纪念品的开发具有巨大的潜力,对带动一方经济发展具有很大的益处。但是,我县在文化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上还没有跟上市场的步伐,根雕产品缺乏文化底蕴和内涵,而且大多笨重不便携带,开发的茶马古道旅游纪念品没有形成规模效应,因而缺乏市场竞争力。

4、缺乏资金投入

目前,资金“瓶颈”仍然制约着我县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初步建成的文笔山公园、甘溪坡茶马古道、石头寨、红军村等文化遗址,由于缺乏资金的注入,导致这些景点的建设着力不多,浅辄即止,同时,由于建设的点多、面广,导致资金分散,大多数景点处于初级和单项开发阶段,缺乏深度开发和综合开发。

四、对策建议

为充分整合文化旅游资源,加快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针对我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1、强化领导

加快历史文化遗产的转化和利用必须坚持地方政府的主导,才能够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此,应成立以县委、政府相关领导为组长,文化、旅游、城建、交通、国土、环保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县历史文化遗产转化利用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的工作职责,落实工作任务,明确工作时间,强力推进历史文化遗产的转化利用。 2、科学规划

要科学、合理、有效开发我县文化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必须充分考虑历史渊源、文化特色、客源市场、发展潜力等因素,坚持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并重,高起点、

高标准制订我县历史文化遗产转化利用的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在建设过程中严格按规划组织实施,以规划引领全县文化旅游产业有序发展。 3、加大投入

为有效推进文化遗产的转化利用,政府每年应拨付一定的建设资金,不断拓宽投融资渠道,积极争取国家各种专项

资金扶持,制定有效的招商引资政策,鼓励优势行业、优势

企业、民间资金和外资参与文化旅游开发。并借助现代资本市场,盘活有形和无形资产,通过依法转让历史文化资源的经营权等方式,多渠道筹集开发建设资金。 4、打造精品

文化资源的转化利用必须坚持精品原则,高起点、大手笔进行历史文化景观的打造。我县历史文化资源主要有红军文化、土司文化、茶马古道文化、佛教文化等历史文化遗址,从特色和规模上来说,茶马古道文化和土司文化最有潜力,也最能够做大。为此,应确立以建设茶马古道和土司文化旅游区为主,以建设红军文化、佛教文化景观为辅,以城市景观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互为补充的发展格局,高起点、大手笔建设茶马古道和土司文化景区,近期内,应集中人力、物力和有限的财力重点打造茶马重镇——碉门茶马互市以及土司文化遗址——破磷石头寨两个景点,同时,要加大茶马古道文化、土司文化等旅游纪念品的开发力度,大力开发便

于携带、具有纪念价值的根雕、石雕产品,力争把天全打造成茶马古道的重镇,土司文化的故乡,建成西部一流的特色文化旅游品牌。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cl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