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城理论在北京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和发展

更新时间:2023-08-27 10:0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卫星城理论在北京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和发展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atellite Town Theory in Beijing's Urban Construction

1

闫晨 学号:3106495 年级专业:10级城市规划与设计 班级:硕-城规10

Yanchen1

摘要/本文介绍了卫星城和新城理论的发展过程;并根据北京的实际建设情况阐述了卫星城和新城建设理论在北京的应用;通过对北京卫星城建设中产生问题的分析,并结合国内外实例和经验,提出了详细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卫星城 新城 城市化 北京城市建设 田园城市

ABSTRACT/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Satellite Town and New Town theory; an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ctual construction in Beijing, described the application of Satellite Town and New Town theory in Beijing; by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in Beijing satellite town constructing, combined with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examples and experiences, put forward detailed responses. KEY WORDS/ Satellite Town, New Town, Urbanization, Beijing Urban Construction, Garden City 中图分类号:TU394 文献标识码:A

进入20世纪以后,工业革命浪潮的不断涌进,加剧了西方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工业化所带来的影响促进了城市规模的扩大和现代化。国家的经济活动日益集中,进一步招致了人口的集聚。各国在发展城市化的同时,也面临着由此产生的各种困境。

1 我国的城市化发展

大规模的城市人口和产业集中以及对自然资源和空间环境的利用,逐渐给自然和社会的负载力带来了挑战。为推动城市化的继续发展,城市的空间结构和经济产业结构就必须发生相应的变化:一是通过大城市中心区不断提高其影响的辐射作用和控制能力,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二是小城镇规模的扩大和功能的提升,是比较传统的提高城市化的方式。但是,小城镇城市化的推进过程是以成功的大城市发展为范本的,因此大型中心城市的合理规划,以及对城市发展中出现问题的合理解决是推动城市化发展的重中之重。

我国有些大城市向外扩散、环状的交通网络,使城市的规模无限制地膨胀,几乎到了无以复加的状态。例如,北京城市建设,从二环、三环,到现在的五环、六环,呈圈层式不断扩张。因为城市人口和主要功能的聚集,这一结果有其客观规律性,但是我们不禁要问:如此扩大的规模到底有没有一个上限值?身处在北京的我深深感受到城市化进程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人口拥挤、就业困难、交通堵塞、环境污染、地价昂贵、城市管理和治安难度增大等等,如果我们放任不管,这些问题就会日益严重。面对这

作者单位:1.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北京,100083)

收稿日期:2011-01-11

种情况,我们不能再盲目扩张以单中心为主的城市结构布局,而应回顾历史的经验,尤其是借鉴国外卫星城和新城的发展实践,研究自己的发展道路。

2 卫星城概念的提出

卫星城和新城的概念源于19世纪城市规划的鼻祖霍华德(Ebenezer Howard)所提出的“田园城市(Garden City)”理论。田园城市的核心是建设一种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实质上是城市和乡村的结合体。而后,正式提出并使用“卫星城(Satellite Town)”这一概念的是美国人泰勒(Graham Romeyn Taylor),他在1915年提出应在大城市郊区建立卫星城,把市区的工厂迁入郊区,以分散大城市的高密度人口以及其所带来的种种弊端。卫星城,顾名思义,类似宇宙间卫星与行星的关系,比喻子城与母城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随后,在1924年阿姆斯特丹召开的国际城市会议上,各国通过了《为防止超级城市出现,应当建立卫星城市》的决议。英国率先建立了卫星城。卫星城与城市中心区有一定距离,最初的卫星城距市区一般约40-50km;卫星城规划人口为6-8万人;卫星城突出了在生产生活等方面与城市中心区即母城的依赖关系,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分担中心区的某一功能。继英国之后,法国、日本、意大利、苏联、美国、比利时、荷兰、菲律宾等国家,都纷纷建立起卫星城。我国在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在上海、北京、广州、天津、南京、沈阳、武汉等城市,进行郊区规划,建设了数量不等的卫星城。

[2]

2)

1)

[1]

3 从卫星城到新城的演进过程

如今,在很多国家,卫星城与新城的概念是通用的;在美国,卫星城也被简单地称之为郊区,指独立于中心城市的城镇。但是实际上,从“卫星城”发展到“新城”概念的提出经历了不同的客观发展阶段。

卧城——最初,卫星城依附于大城市的居住群,功能单一,仅供居住之用,居民工作和娱乐等活动依旧需要到城市中心区,故称之为“卧城”。1912年到1920年间,巴黎制定的郊区居住建筑规划,意图在距巴黎中心16km的范围内建立28座卧城,有效地缓解了城市中心区的居住人口集中和用地紧张等问题,但是由于居民就业和娱乐生活仍依靠母城,所以母城和子城之间的交通荷载随之增加,中心区产业集中等问题也未能解决。(图1)

半独立卫星城——1938年,芬兰建筑师沙里宁(Eliel Saarinen)受人委托,在大赫尔辛基

(Greater Helsinki)方案中,引借了自己于1918年提出的“有机疏散(Organic Decentralization) 3)

”理论,主张在赫尔辛基附近建立一些半独立的卫星城,有机分散中心城市的功能;一方面建设有一定的工业建筑和服务性公共设施,另一方面,通过地铁等轨道交通加强与母城的联系;而且各个卫星城之间,卫星城与城市中心区之间以公园等绿地形式相隔。在半独立卫星城内,有从中心城市迁入的或新建的大批工厂,并建有相应配套的居民住宅与生活服务设施。

相对独立的卫星城——二战以后,针对卧城和半独立卫星城对分担中心城市功能及人口压力方面无明显效果的问题,出现了具有相对完善功能,并在一定程度上自给自足的卫星城。1928年编制的大伦敦规划方案中,体现了卫星城规划思想与区域环境联系的特征,提出大城市的人口疏散应该从工业及人口分布的规划着手,计划将伦敦中心区人口减少60%。这些卫星城中居住区与工业区按照一定比例建设,有成套的文化福利设施,在工作和生活上基本可以满足卫星城居民的需要,独立性较强。(图2)

2 大伦敦卫星城分布

卫星城

新城——为了减少早期卫星城对中心城市的依赖,强调其独立性,在后期的卫星城建设中进行了改进和规划。包括上述第三阶段的独立卫星城模式,这类按规划设计的新建城市统称为“新城(New Town)”。随即英国政府在1946年颁布了《新城法》,规范了有关新城开发的政策。就规划概念而言,新城较卫星城更强调功能的相对独立性,基本发展为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中心城镇,可以为其本身及周围的地区服务,并与中心城市相互作用,成为城

镇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对中心城市的人口及外来人口有疏解和截流的作用[3]

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期,城市发展和新城建设都出现了新

的变化。首先,新型技术工业和第三产业异军突起,逐渐取代传统制造工业成为城市的主要动力产业,并伴随着更多商务中心、产业研发机构,以及像迪斯尼乐园等主题公园的大量城市功能空间的出现;其次,经历多次实践,新城建设开始注重内涵的提高,特别是自然环境和人文生活质量的提高,并增建文娱设施和绿色空间;再次,在经济全球化的局面下,新城建设更多地引进外资,拓宽了资金合作渠道;此外,新城建设的理论逐渐成熟,开始鼓励新城与中心城以及新城之间的合作与联系,按照城市发展的整体性原则管理。

由此,田园城市、卫星城和新城的理论经历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时间,终于从纸上谈兵的阶段发展到被人们普遍认同和接受,并且被视为大都市区发展的长久之计,为各国以后的城市化进程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4 北京从卫星城到新城规划建设的历史进程 4.1 卫星城的规划沿革

20世纪50年代,我国从苏联引进了整套的规划理论和方法,重视功能分区,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由政府控制和实施。1953年,北京市委提出《改建与扩建北京市规划草案的要点》。1957年,又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完成了《北京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初步方案(草案)》,提出了在城市布局上采取“子母城”的形式,在发展中心城区的同时,规划了昌平、(昌平)南口、顺义、门头沟、通县等40多个卫星镇。1958年,北京市委对草案进行修改,正式

提出“分散集团式”的城市布局原则。为了与这种布局相适应,当时的冶金、机械、化工、纺织等60个工业项目的选址与卫星城结合考虑。这些由国家统一安排迁居的,多为大型企业的职工及其家属服务的卫星城,虽有明确的政策目标指导,但产业种类单一,规模亦小且过于分散,更重要的是难以吸引居民自主搬迁,所以在疏解城市人口和产业等方面效用有限。

1982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提出重点建设燕化、通县、黄村、昌平4个卫星城。1984年,《北京市加快卫星城建设的几项暂行规定》出台。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改革开放的背景下,我国经济结构发生转变,城市结构也在人口压力下不断膨胀,对建设郊区卫星城的概念有了新的认识。1993年经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2010)》中提出了“城市建设重点要逐步从市区向远郊区转移,市区建设要从外延扩张向调整改造转移”的总体思路,并明确了要建设14个卫星城,包括10个区县政府所在地城镇:通州、大兴黄村、顺义、房山良乡、门头沟门城、昌平、怀柔、平谷、密云、延庆,以及房山区的老城区所在地房山,北京经济科技开发区所在地亦庄,另外2个为昌平沙河和丰台长辛店。《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中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进一步地提出了新的建议和方向(图3)。

4.2 卫星城的建设进展

4.2.1 规划基本完成,城市规模不断增大

20世纪90年代初,14个卫星城建设用地规模为157km,常住人口108万人。1998年,建设用地规模达到202km,常住人口130多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占80%以上。2000年底,除了房山(含燕山石化地区)外,其他13个卫星城都在区县域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完成了规划的编制和修订,延庆、怀柔、通州、良乡、长辛店、沙河、密云7个卫星城的规划已经市政府批准。14个卫星城的给排水、治污、邮电、通讯等基础设施正在建设或已建成。(表1)

表1 北京各卫星城1997-2005年常住人口情况

[6]

用日益明显

亦庄卫星城已经发展成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北京市重要的高科技产业基地,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务工人员迁居于此;地处京东、京南平原区的通州和黄村随着京通快速路、京开高速路和地铁八通线的开通,吸引力明显增强;同样地处在平原地区的顺义,既是传统工业基地的前身,又有天竺空港开发区,同时由于临近首都国际机场而具有交通影响力;昌平是科教新基地,既有不少大学新区,又有属于中关村科技园区的昌平园区;作为传统名镇的良乡,也是房山区新的区政府所在地,京石高速公路穿城而过,使吸引力不断增强;怀柔地域面积大,人口密度小,生态环境良好,正逐渐成为北京市的会议中心和旅游休闲地,撤县设区也给卫星城发展带来了机遇;门头沟区政府所在地——门城卫星城,因其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区域内人口的聚集中心,对区外的吸引力也在逐渐增大;平谷、密云、延庆、房山作为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都正在形成各具特色的卫星城功能。

4.2.3 产业支撑力逐步增强

北京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市区工业“退二(第二产业)进三(第三产业)”、“退三(三环路)进四(四环路沿线)”,以及加快区县工业开发区建设、小城镇试点建设等一系列政策;1998年,进一步提出了推进农村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加快实现北京郊区农业及农村现代化的目标。这些政策和目标使城市的产业结构

[4]

[5]

2

重新布局和调整,为卫星城的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大部分卫星城都实现了“二、三、一”的产业格局;昌平、通州、黄村、密云等还形成了“三、二、一”的产业格局,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到GDP的50%左右。房山(含燕山石化地区)、长辛店、沙河、亦庄都因新旧产业的集聚,正在形成或已经形成以工业为主的产业基地。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所在地的亦庄卫星城,与中关村科技园区一起已经形成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和成果转化基地,前景大好。市、县级开发区和工业区的建设,也正在成为卫星城强有力的产业支撑。卫星城作为城乡之间进行联系和交流的中间环节,不仅为大城市提供从农村聚集而来的原材料、农副产品、各种劳务,而且还为大城市向农村转移产品、资金、技术、人才开辟广阔的市场。

4.2.4 对郊区城市化发展的辐射力和带动力不断扩大

卫星城不仅是各自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教、卫生的中心,对周边地区的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也在不断增强。例如,位于亦庄卫星城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改善北京投资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高新技术产业的飞速发展带动了周围亦庄、鹿圈、马驹桥等乡镇的经济增长,同时还解决了一部分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就业,促进了整个地区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水平的提高。怀柔卫星城和周边6个小城镇的放射性公路到

1999年底已全部建成,大大加强了卫星城和周边地区的联系。怀柔、平谷在撤县设区后,城镇化的步伐将会加快,辐射力和带动力也在进一步扩大。

4.2.5 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水平提高

事实证明,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设施水平的差别是卫

[5]

2

[5]

4.2.2 对城市中心区功能吸引与分散的作

3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城市空间结构规划图

星城和中心城区的主要差距。因此,提高这些方面的水平是增强卫星城居住吸引力的主要途径。为此,卫星城纷纷与名学校、名医院等联手,迅速地、经济地提升了卫星城的文化品位。例如,黄村兴涛社区与北京四中联合办学,迅速加大了社区的入住吸引力;包括北京理工大学等多所著名院校将分校址选在良乡卫星城的所在区域,大学城已经初见雏形,势必会促进城镇化的发展。 4.3 从北京卫星城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措施

20世纪末期,北京卫星城有了长足的发展,具有更大的城市规模和综合功能,独立自足的能力也更加明显,但总体上来说,还处于起步期,存在诸多问题。政府和规划部门必须总结原因,吸取经验教训,并力图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4.3.1 相关指导政策的缺乏或不合理

一方面,目前卫星城的发展速度较慢,基础不好,甚至不如某些发展较快的小城镇。主要原因是卫星城的规划、建设只有大框架,没有具体的政策和协调。在规划上,有些卫星城的边界和范围甚至至今尚未划定;有些规划严重超前,欠缺可行性;有些卫星城的发展规划甚至雷同。在资料储备上,没有卫星城单独的统计口径和完整的统计资料,给管理、研究等工作带来诸多不便。

另一方面,土地政策和户籍政策过于严格死板,阻碍了土地的合理使用和人口的流入。1997年中央11号文件冻结非农建设占用耕地以来,北京市仍未有一套关于土地置换、土地整理的政策性文件。在户籍制度方面也没有松动,本市农民进入小城镇“必须购买二居室以上的商品房”,而高昂的成本使外地人进入卫星城的愿望更是难以实现。

对策:强化政府在卫星城建设中的作用

在这方面,应借鉴英国新城建设时的经验。由于缺乏政府足够的重视和有关部门的积极配合,“田园城市”中涵盖的新城建设思想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基本处于谈论的阶段。伦敦和英国其他大城市的规划问题,住房紧缺,人口和工业集中等城市病均未得到解决。而当国家首相丘吉尔指派派人负责处理战后大城市的规划和重建问题,并成立专门机构——城镇和国家规划部之后,新城建设工程便进展顺利。加之《新城法》的颁布,新城运动得以大规模的展开。根据最新的人口和环境统计,英国城市化水平已经接过90%,是目前世界上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

对于我国,首先,政府要尽快制定卫星城建设法,罗列细则,引进一些先进的规划思想和方法;卫星城的建设规划,首先必须是中心城市总体规划的一部分,做到统一规划、征地、建设和管理;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规划具体落实。其次,实现既定的目标,要配合贯彻卫星城开发政策,同时进行对绿地的建设规划、工业布局的控制及老城镇的扩建政策。再次,在城址的选择上、与开发公司的沟通协调上以及投资和引资上,政府必须发挥其职能,进行一定的政策干预和帮助。 4.3.2 各卫星城功能分工和发展方向不明确

一些卫星城在经济发展上没有明确的方向,在城市形象上没有发挥各自的特色和优势。存在低水平的重复建设现象,忽视保护城镇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特色,甚至按照同一模式复制,出现一样的马路,雷同的高层建筑和中心广场等,难以吸引人口迁移。

对策:发掘卫星城特色,明确发展方向

各个卫星城分别提出其相对于母城的主要功能,建设主题鲜明的、能够自我完善和自我循环,并参与区域中心城市大循环的主题产业城区。

此外,北京中心城是全国政治和人才的高地,其人文历史积淀十分厚重,是国内其他城市不能比拟的。因此,卫星城的建设必须通过自然风光和现代建筑的营造来体现自身特色,产生吸引力。我们应该吸取香港卫星城的经验教训。香港卫星城的建筑密度很高,而主城港岛中环一带的建筑密度比卫星城还高,却依旧吸引着更多的国际投资者和居住者。在很大程度上因为卫星城建筑和景观的多样性较差,楼盘外观大同小异,经常使人迷路;而中环一带的景观是上百年历史不断积淀的结果,融合了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7]

。所以,在卫星城的建设思路上要加大与多家地产开发商的合作,杜绝一个企业单一风格的现象,使现代生活条件与田园风光完美结合,创造出卫星城自身的发展特色。 4.3.3 交通系统薄弱

卫星城与主城区之间的安全、快速、廉价、大容量的公共交通网路尚未形成。部分居住在卫星城的居民由于仍然要到市区就业、就学,每天在往返途中花费大量时间,这不仅增加了交通负荷,还对人力资源造成极大浪费,并降低了居民工作和生活的效率。目前,虽有郊区公交车运行,但运行时间长,车况路况差,不能满足市区与郊区之间的通勤需要。同时,中心区的压力也未得到缓解。

对策:优化城际交通

新城在实现居住和就业平衡之后,还必须考虑新城与主城交通的便捷性。卫星城与主城要有多条快捷通道连接,才能更直接的对城市中心区产生更大吸引力。人口规模在50万以上的新城与中心城之间必须要有二、三条快速交通通道。轨道交通尤其重要,可选择的首先是地铁,其次是低速的磁悬浮公共交通。最方便的路面交通工具是快速巴士系统。 4.3.4 管理体制有待协调

由于小城镇和卫星城被人为地分割为二元化4)

的农村和城市,且将两种不同的经济社会形态应用不同的管理体制和手段。正是由于这种二元思想的阻滞,农委将卫星城看做“城”,建委说卫星城在“郊”,卫星城的管理实际上处于不落实的悬空状态[8]

。普遍存在占地面积大、污染扰民、能耗高、附加值低、经营粗放等缺乏管理的问题。卫星城的发展受到了制约,不能充分发挥分担中心城市功能的作用。此外,由于管理制度的不完善,管理水平的有限,以及责任的不明确,有的卫星城同时跨几个管辖区域,域内有中央和市属大企业,需要较高层次的协调,而这种协调机制目前尚未建立。

对策:明确管制责任,管制非建设空间

目前,有人认为,14个卫星城各有其主,所在区、县政府可以自行管理。但是作为统一规划的卫星城,就必须纳入整体城镇体系中,需要接受更高层次的协调和管理,体现全局性的发展目标。因此,颁布相关法令,明确管理责任是当务之急。

城市无限制的蔓延,最终会使卫星城演变成中心城市的组成部分,北京也存在这个问题。北京主城区、四环路之间原来有许多居住组团,本来有绿带隔离,但由于这些公园建设滞后、管制不严,结果导致建成区蔓延成片。因此,加强对非建设空间的管制,可以间接地防止卫星城无序发展。管制非建设空间,实际上就是利用绿线、蓝线和紫线等规划标志线的法定强制力对空间资源进行保护性管制。城市和郊区的生态空间,包括公园、绿地、基本农田、风景资源都归属绿线管制;城市规划区内所有的水面和湿地归属蓝线管制。通过绿线和蓝线的管制来阻止无限制的开发,并形成天然的隔离屏障,弱化污染和噪音,也为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预留空间。 4.3.5 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忽视

在北京市卫星城的发展过程中,可持续发展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人均建设用地大,土地利用不集约,北京卫星城的人均建设用地150m2

,国际上一般最高为每人100-120m

2[8]

;投资方向

与本地资源特征不相符,例如,北京地区普遍缺水,而有些卫星城引进的企业耗水量较大;市政配套落后,教育和卫生设施水平亟待提高;环境质量低,居住环境有待改善等。这一系列问题已经导致部分迁往卫星城的居民回迁到市区。

对策:节约资源,加快卫星城公共设施的建设

建设资源节约型的卫星城应注意以下几项:一要实现可步行的城市;二要突出公交优先,减少私家车;三要强调混合用地;四要全面推行中水和雨水的充分利用,实现水资源的循环使用;五要倡导绿色建筑,努力实现建筑与人类健康、生态环保及能源节约的和谐。

基础设施是卫星城的硬件,直接决定卫星城的档次和水平。高标准卫星城应该是基础设施完善、产业结构合理、服务业发达、环境优良的多功能的现代化城市。首先,要重视医疗、文化教育、休闲娱乐、商业、邮电通讯等社区服务设施的建设。其次,要重视生态环境的建设,着力建设具有自然魅力又突出现代气息的绿色生态居住小区。如有的卫星城居住小区构建了天然绿色屏障,阻隔城市的喧闹和尘埃,开辟了绿氧休闲区、候鸟栖息林、健康步道、雕塑、喷泉等,吸引更多的人到卫星城居住、工作和休闲度假。 4.4 新城规划

2005年,北京市委对《北京市总体规划》进行了新一轮的修编,这次修编的重点在于新城的规划。目的是突出新城规划建设,从而缓解北京老城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困境,整体优化首都的空间功能。

新城是北京“两轴——两带——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中两个发展带上的重要节点,是在原有卫星城基础上,承担疏解中心城人口的功能,集聚新的产业,带动区域发展的规模化城市地区。规划建设的11个新城按照发展目标,将充分依托现有卫星城和重大基础设施,包括通州、密云、大兴、房山、昌平、怀柔、延庆、门头沟、顺义、亦庄和平谷。它们将继续分担北京市的人口和产业压力,以成为相对独立、功能完善、环境优美、交通便捷、公共服务设施发达的健康新城为目标(图4)。

4 北京新城吸引范围分布

5 结语

北京城市建设的事实证明,在城市高速发展阶段,围绕一个单中心的圈层式蔓延不是长久之计。卫星城和新城理论帮助我们跳出既有的城市空间结构,谋求更有利的发展,在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取得更好的效果,不失为解决我国大城市问题的有效途径。■

注释:

1)1964年,阿伯克龙比(Patrick Abercrombie)教授受英国政府委托,制定了大伦敦规划。

2)20世纪20年代,霍华德的追随者恩温(Raymond Unwin)在制定伦敦规划时,提出卫星城可分为工业卫星城、科技卫星城、卧城等不同类型。 3)“有机疏散”是沙里宁为缓解由于城市过分集中所产生的弊病而提出的关于城市发展及其布局结构的理论,是指把扩大的城市范围划分为不同的集中点所使用的区域,这种区域又可分为不同活动所需要的地段。

4)城乡结构的二元化体现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形成城乡分治格局,主要是由于户籍制度和管理体制的不同,基础设施的分别建设和管理,教育和服务的待遇不平等导致的。

参考文献:

[1]吉彦波. 西方城市规划思潮及其在中国的投影[N]. 中国建设报,2006(5).

[2]冯长春. 城市郊区化与卫星城发展. 中国城市化[J],2003(9). [3]谢守红. 大都市的空间组织.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52. [4]周文斌. 北京卫星城与郊区城市化关系研究. 中国农村经济,2002(11).

[5]张捷 赵民. 新城规划的理论与实践——田园城市思想的世纪演绎.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206-208.

[6]徐颖 曾谛. 卫星城协调布局机制与实证研究. 中国人口科学,2007(1).

[7]仇保兴. 卫星城规划建设若干要点——以北京卫星城市规划为例[J].城市规划,2006(3):10.

[8]孔祥智 陈炎 辛毅 顾洪明. 北京卫星城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对策建议.北京社会科学,2005(3).

图片来源:

图1、图2:张桂花 于文远 张玮. 西安卫星城城市问题及其发展构思[J].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7(12). 图3:百度图片网

图4:徐颖 曾谛. 卫星城协调布局机制与实证研究. 中国人口科学,2007(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cji.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