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行政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

更新时间:2023-10-28 17:2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加快行政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建设服务型政府,这就必然要求政府要加快行政体制改革。需要我们的政府不断转变观念,转向以人为本,以善治理念促进合作共治以推进制度创新;需要改进政府服务方式以加快转变政府职能;需要推进电子政务以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需要实行政务公开以加强政府工作的公开化和透明化;需要加快法治建设以完善法律监督体系,健全政府问责机制,强化和优化对政府的监督制约作用。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绩效;善治;问责机制

在新形势下,中国正面临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以及以经济力和科技力为主导的综合国力的竞争的国际环境与国内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这一国内环境的双重压力下,迫切需要加快行政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是一个持续变化的过程,它在本质上就是政府对日益变化的国际国内环境的一种适应过程。政府进行行政体制改革的目的就在于使自己能够适应日益变化了的行政管理的外部环境,从而对行政体制的部门、结构、功能等方面进行变革的活动,以此来适应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需要。

一、服务型政府的内涵和特征

“服务型政府是指在民主政治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以为公民服务为宗旨,实现服务职能,承担着服务责任的政府。具体阐述为:由于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基本要求是‘向人民学习,为人民服务,请人民评判,让人民满意’,因而它的治理理念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因而它的发展目标则由全能政府转变为有限政府;由于任何民主型政府都是在法律的框架内和规范下产生并发展,受法律的制约,因而服务型政府的行为准则是依法行政,问责机制是违法必究;由于服务型政府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因而其服务模式是顾客导向。” [1]

服务型政府作为新时期行政改革的一个目标选择,它是一种全新的政府职能模式,它的基本特征如下:

1、服务的为民性和无私性。

服务型政府强调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国家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的利益,同时,我们国家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些都说明了我们要建设服务型政府必然具有为民性。如果一个政府把本政府的利益凌驾于广大人民的利益之上,事事时时考虑的都是自身的利益,甚至通过损害人民的利益来维护自己的利益,那么它谈何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谈何具有为民性?一个具有为民性的服务型政府它必须得具有无私性,无私的政府才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2、职权的有限性和合法性。

在公共行政系统中,政府不是全部公共行政机构,它和其他公共机构一起直接或间接地共同行使社会公共权力,因而,政府的职权是有限的。也就是说它提供公共服务的责任和权力也不是无限的,需要与其他部门一起来共同管理社会。政府是有缺陷的,和市场一样也会出现失灵现象。正是由于政府会出现失灵现象,因而它必须要有一个其他部门与之同时存在以对政府行为进行监督克服其失灵现象。这就决定了政府的职权是有限的,尤其是服务型政府。

其次,谈到职权,必然联系到权力。任何权力的行使必须是合法的,它必须在一定的法律范围内行使,才能为社会做贡献。政府的职权亦是如此。服务型政府强调的是宪政。宪政的基础是宪法,因而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及其各项活动必须是合法的。

3、运作的民主性和管理的绩效性

服务型政府是在民主政治的框架下建立的,因而它必然具有民主性。在我国,民主政治是指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服务型政府的建立是始终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最为行动指南,同时一切的行动都是在法律法规所许可的范围内,这些都说明我们的服务型政府的运作具有民主性。

其次,服务型政府的运作是否顺畅也取决于其管理的绩效是否高效。这时就需要一种绩

效管理。加强绩效管理有利于改善和提高政府的管理水平,有利于减少消耗,同时也有利于重塑政府形象,增强公民对政府的信任 .而判断其绩效高低的一个主要标准是行政效率的高低。行政效率的高低与政府绩效水平的高低成正比的关系。行政效率的计算公式是行政效率等于行政收入比行支出。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出,行政收入越高,行政支出越低,行政效率就越高,因而政府的绩效水平就越高。从政府的支出和为人民提供的利益的角度说,也就是政府一方面要设法为最广大的人民提供更多的公共利益,另一方面又要尽量减少政府的支出。

二、加快行政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要性

加快行政体制改革是建设服务型政府进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它的成功将大大促进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政府进行行政体制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使自己能够适应日益变化了的行政管理的外部环境,从而对行政体制的部门、结构、功能等方面的进行变革的活动。它在本质上政府对日益变化的国际国内环境的一种适应过程。加快行政体改革势在必行。

三、加快行政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之途径

大力加快行政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先决条件和根本保证。实现这一重大历史使命,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不懈的努力:

(一)不断转变观念,以善治理念促进合作共治,推进制度创新

加快行政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是一个创新的过程,这样的创新,首先需要观念的创新。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基本要求是“向人民学习,为人民服务,请人民评判,让人民满意”,因而它强调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治理理念,这就需要我们的观念从过去的以政治为本、经济为本的管理转向以人为本的政府管理。时至今日,人们已经认识到:“无论是政治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或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都是为了更好的实现和维护人们的利益,即公民的合法利益----包括自由、尊严、平等、个人发展和价值的实现。”[2]在当代中国任何改革包括行政体制改革,如果背弃以人为本的理念,偏离服务型政府这一目标,都不是正确的科学地改革。

在公共管理学中,我们将以人为本的治理理念称为善治。何为善治?美国学

[3]

者迈克尔·巴泽雷将其归结为“公民价值体现”。我国学者黄健荣博士在其《公

共管理新论》一书中认为,“善治主要是改革政府的垄断行为,将政府与社会联系起来,建立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合作管理模式以及二者之间的双向互动的网络型运作模式。” [4]善治的基础在公民或民间社会。善治理念注重的是公民在直接参与政府治理中的作用,这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上:一是在政府与公民的关系层面上,善治强调的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一种新颖关系,是两者的最佳状态,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二是在国家与社会的层面上,善治强调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良好合作。善治实际上是国家的权力向社会的回归,善治的过程就是一个还政于民的过程。善治主要强调合法性、法治性、透明性、责任性、回应性、有效性和参与性等。

建设服务型政府仅凭观念的创新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不断推进制度的创新。制度的缺陷或不足使得“政府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获利途径审批化、审批方式复杂化。” [5]因而,制度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行政制度创新的根本目的在于是行政体制通过改革来适应不断变化了的客观实际从而确保以民主、科学、和法治的方式处理政务,为公众提供优质的服务。制度的创新要求我们的政府减少行政垄断和集权,积极处理好同市场,社会的关系,明确规定的自己的权力,适当予以权力下放,同时,明确责任机制。

(二)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由全能集权人治转变为有限分权法治

政府职能的转变是加快行政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一项重大举措。自1988年提出转变政府职能以来,经过20年的改革探索,政府职能转变取得显著成效。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在于将掌舵与划桨分开,即“政府职能必须由过去全能的,高度集权的,人治的和控制性的管理方式转向有限的,分权的,法治的和服务型的管理方式。” [6]

政府职能转变主要在于科学界定自己的职能。因而政府职能转变的根本在于分权,体现为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资分开、政府和市场分开。政府实行分权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府向企业和市场放权。政府要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全面梳理各级政府管理的事务,必须把那些自己不该管、管不好、管不了的事项转移出去,还权于市场,分权于企业,要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而不是从各个方面管死企业和市场。政府要从微观经济领域退出来,更多地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调节经济活动。二是,中央向地方、上级向下级分权。正确处

理中央与地方,上级与下级的关系有利于政府更好地进行职能转变。根据责任与权力相统一、财权与事权相一致原则,依法规范中央与地方、上级与下级经济社会管理的职能和权限,理顺中央(上级)和地方(下级)的职责和分工,形成合理的层级体系。

(三)推进电子政务,实行政务公开

建设服务型政府要求推进电子政务,实行政务公开。电子政务是政府政务工作和现代信息技术充分结合的产物。“电子政务活动主要由三部分组成:政府内部的电子化和网络化办公;政府部门之间通过网络而进行的信息共享、实时通信和协同工作;政府部门之间通过网络进行的双向信息交流。” [7]这三个部分的活动运行不同,但相互协调,从而共同提高机关管理效率。推进电子政务旨在变革政府,使之更加以服务于公众为中心。它的推进,为行政管理导入了全新的理念,将有利于塑造中国政府的网上形象;有利于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有利于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增加公众对政府行为的满意度;有利于行政信息资源共享;有利于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素质和政府的全面建设。推进电子政务是新时代建设服务型社会的新要求。

政务公开也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一大措施。中国各级政府经过近20年的努力探索,逐步形成了符合中国国情和政府实际的政务公开制度,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政务公开主要是指各级政府部门将除涉及国家秘密和依法受到保护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外的所有与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工作内容予以公开化,任何公民都可以通过特定途径,如政务公开栏、政务公开网络等进行查询、监督。政府实行政务公开首先需要提高认识,不断拓展政务公开的内容和范围;其次需要开展理论研究和政策研究,提高政务公开的科学化水平;同时还需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c4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