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中国历史下册课程纲要

更新时间:2024-05-15 19:4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八年级中国历史下册》课程纲要

◆学校名称:郑州市第六十六中学 ◆科目名称: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开发教师:杨灵芝 杨建民 ◆课程类型:必修课程

◆教学材料: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版《中国历史》 ◆授课时间:31——36课时

◆授课教师:郑州市第六十六中学 杨灵芝 杨建民 ◆授课对象:郑州市第六十六中学八年级1——6班

课程目标:

1、坚持认真学习、贯彻“道德课堂”要求,全面推进新课改理念,.以“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为主线,.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2、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原则,在学堂中贯彻民主平等原则、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3、通过学习,了解中国现代史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能够阅读基本的历史文献资料、学会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历史问题,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能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中体会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性,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学生、教材及其他资源背景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处在初中承上启下的阶段,经过一年的学习对掌握历史知识具有了一定的基础。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有了初步的理解。

中国现代史主要体现“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个主题。因此,中国现代史七个单元的教学应紧扣主题、逐步展开、层层递进。而且,这部分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距离越来越近:平时耳濡目染,对教材中的人物、事件等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缺乏正确的较为深入的理解和分析。 课程内容:

根据《普通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课程内容进行教学。教材共有七个单元的内容,其具体内容包括:

第一单元

通过开国大典,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通过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了解巩固新政权的措施。 第二单元

一五计划的实施,初步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通过三大改造的完成,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通过“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以及‘文化大革命”了解我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出现重大失误和挫折。使学生加深对“探索”的理解。 第三单元,

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 知道农村、城市改革的内容;

知道开放的过程及有关的地理位置; 了解社会主义与法制建设的重大成就; 认识邓小平理论的地位 第四单元

学习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方面的内容 第五单元

我国国防建设和外交领域的辉煌成就 第六单元

新中国在科技、教育、体育方面的巨大成就

第七单元

学习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 课程实施建议:

(一)教学方式:坚持道德课堂模式下的教学方式。具体如下:

1、备好、上好每一节课,向课堂要质量。

2、使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如电子白板教学,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3、做好学案指导、单元测试及讲评工作。

4、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符合时代精神的价值观。

5、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审题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学习安排:

一、学习主体

郑州市第六十六中学八年级302名学生。 二、学习时间

2012年2月8日——2012年7月7日;

第一阶段:1-7课 2012年2月8日——2011年3月2日 第二阶段:8-10课 2012年3月12日——2011年3月23日 第三阶段:11-13课 2012年3月26日——2012年4月6日 第四阶段:14-16课 2012年4月16日——2014年4月27日 第五阶段: 17-21课 2012年5月7日——2012年5月21日 第六阶段:期末复习 2012年5月8日——2012年7月7日 (三)课时安排: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2.8——2.10 分享课程纲要 2.13——2.17 1、2课 2.20——2.24 3.4课 2.27——3.2 3.5——3.9 5.6课 7课和月考 3.12——3.16 8.9课 3.19——3.23 10课复习 3.26——3.30 11.12课 4.2——4.6 4.9——4.12 13课复习第四单元 测试 4.16——4.20 14.15课 4.23——4.27 16课复习第五单元 5.7——5.11 17.18课 5.14——5.18 19.20课 5.21——5.25 21课复习第六七单元 5.28——6.1 6.4——6.15 期末复习 期末复习 6.18——6.22 期末复习 6.25——6.29 期末复习 (四)课外拓展性练习:

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如:教材、影视作品、歌曲、网络资源等,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让学生收集照片、票证和物件等,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让他们通过拟订访谈 提纲、访问长辈、实地考察、整理记录、收集 资料等一系列活动,培养实事求是精神和体验 探究式学习方法

举行故事会,让学生讲述科学家的生平和主要成就。 课堂组织形式

导入新课——制定学标——指导自学——合作探究——展示成果——教师评价释疑——当堂测试——学习评价——学习反思。 课程评价:

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1.对学生课堂上的表现(课堂纪律、课堂互动参与情况等)进行及时的 评价和记载,并作为平时成绩的一个依据。 2.参与探究活动的表现。 3.考后的反思和分析。

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评价

1,练习的完成:掌握每课的基本概念:

选择题的准确率在80%左右;材料阅读题,要求能认真阅读材料并能运用其中的信息有层次地进行问题的解答。问答题,要求认真领会题目的含义,准确把握问题的角度进行回答。

2,回答课堂提问的情况:要求的领会、语言的表述等。

3,课堂笔记的情况:条理的清晰、重点的突出、字迹的端正、内容的完整等,最重要的是:自主性的体现——是否会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及时地作一些札记。

4,每个单元综合练习的评价。 5,期中、期末考试成绩的评价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bs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