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批评史》(宋以下部分)教学大纲
更新时间:2023-11-12 08:1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 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推荐度:
- 相关推荐
311.004.2
《中国文学批评史》(宋以下部分)教学大纲
中文系 羊列荣
绪论
宋元明清的文学批评
教学时间:6课时,第1-3周 主要内容:
一.文化演变:意识形态下的文学批评
宋以后中国文化发生了一个重要的变化:意识形态的体系化。
新儒学即理学(或道学)的形成。历史上影响最大的理学大体上有两派。程朱理学:“格物”是从日常生活中不断获得本性的积累。所以洒扫应对,莫非天理。陆王心学:以为人心自足,无所亏欠。
程朱理学作为官方意识形态,结束于清末。它的终结标志着古典文化的结束。
二.唐宋之争与宋以后诗学的主脉:
诗的传统,即所谓“风诗正宗论”(朱自清),用比兴手法来表现情感。这个传统以唐诗为典范,在唐以后形成了一种唐诗本位观念,其后的文学批评,就是建立在这种观念上的。
宋诗走向一条不同于传统的道路。它表现出了不同于唐诗的特征。认同还是排斥这种新的诗歌范型,成为宋代及以后的诗歌批评的主题。这个主题就是唐宋之争。
三.两种新的批评类型:诗话(笔记型批评)与点评(鉴赏型批评)
宋代以后,产生了两种主要的批评类型,那就是诗话和点评。 1.诗话:
“诗话”概念的界定问题。
宋诗话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以欧阳修的《诗话》为代表,大抵篇幅小,以论“事”为主,理论性不强。第二阶段在南北宋之际,内容从“记事”向“论辞”的方向推进,主题是江西与反江西之争。在体制上,有摘抄性质的,有分类抄辑性质的,有纪事体的。第三阶段在南宋中晚期,为成熟的总结期,在理论水平上达到高峰。
2.点评
点评包括圈点和批评。
点评在宋代已经颇具规模,以刘辰翁为代表。批评后来成为古代小说批评最重要的方法,并形成独特的体例。
点评法的基本特征:直接介入阅读,细读。缺点:其一,有时过于注重字法句章法,着眼点在有迹可寻处。其二,介入过深,阅读的自主性反而被削弱。其三,点评法在实质上是一种经验性的批评形式,在理论上缺乏内容的抽象性和表
1
述的系统性。
3.从传统批评类型看古代文论体系
诗话和点评都体现了传统批评思维的鲜明的经验性,也就是说,传统的批评是文本本位的,而文本本位实际上又是审美经验本位的。
现代寻求中国文论“体系”的动机,以及建构中国文论“体现”所存在的问题。指出:需要摆脱“本体论-认识论”的哲学模式。
中国文论的特征:一是陈述的当下性和非系统性。二是以作品为本位。
第二章 北宋诗文革新理论(以欧阳修、苏轼为中心)
教学时间:6课时,第4-6周。 主要内容:
一.宋初诗文风气:
1.西昆诗风
“西昆”之诗带有很强的游戏特征。好用典,词采华瞻。 2.太学文风
石介倡导儒学,抨击西昆。形成古拙奇奥的“太学体”。
二.欧阳修:
1.文体革新与儒学复古的关系
诗文革新通常是是在思想史背景中展开的。思想的表达和传播以思想性的写作为手段。唯美写作的主流化,往往对思想性写作构成直接的威胁。所以思想变革一般也需对文体变革提出要求。
思想变革与文体变革之关系的历史回顾。韩愈的儒学复兴运动和古文运动对北宋诗文革新产生直接影响。
2.“道胜文至”
欧阳修对以西昆为代表的唯美写作的批评。他强调“道胜”,是针对西昆体的。他的文学革新主张,与韩愈的古文运动,有着相同的性质。其所谓“道胜”,强调写作的现实性和道义性,并把这种现实性和道义性融入到对西昆体的批评中。但他对“道”的理解很平实,并不抽象,所以他的“道胜”能够与“文至”相贯通。
3.对“太学体”的批评
欧阳修坚决抵制太学体。他要建立的是一种自然流畅、简而有法的文风。 4.“诗穷而后工”
欧阳修的“诗穷而后工”,其精神通于“道胜而文至”。其内涵:受挫而有所郁积,产生创作冲动;对于人生作深度体验;悲情体验是古人的一种最基本的审
2
美方式。
中国正统文学缺少喜剧精神,悲剧精神也有所不足。分析其原因。以此来理解和评价欧阳修的“穷而后工”之说的得失。
三.苏轼:
1.“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
对“太学体”的批评提升到更高的理论层面。
其“行止”之说渊源于以前文论家对“涣”之道的体悟。苏洵从“涣”之道中推衍出其“自然主义”观念,对苏轼产生直接影响。
苏轼“行止”说包含了对“笔”“意”关系的界定。从逻辑起点上看,“笔在意先”。从过程上看,是“意在笔中”。从效果上看,是“笔”“意”合一。“笔意合一”即“辞达”。苏轼以庄子的“道进乎技”思想来诠释孔子的“辞达”观念。此陈义甚高,具有天才论倾向,意义超出了对太学体的批评。
2.“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
解读《送参寥师》诗。
苏轼对传统诗学中主“动”的创作论提出异议,倾向于主“静”说。“动”与“静”有各自的效果,但二者实非对立关系。
苏轼在诗中还提出“中”“边”之辨。
苏轼的以佛论诗,极大地影响了宋代诗论的风气。
第三章 江西与反江西以及唐宋之争
教学时间:6课时,第7-9周。 主要内容:
一.江西诗学:
1.“夺胎换骨”与“点铁成金”
黄庭坚好示人以学诗之门径,由此形成江西诗风。他注重作诗的字法句法章法,但对诗歌创作实有其极高的追求。苏轼诗学有似于南禅,而黄庭坚诗学有似于北禅。
2.“参悟”和“活法”
江西末流弊于摹拟,所以吕本中提出“参悟”、“活法”以救之。 吕本中建构“江西”谱系。元代方回将此谱系作进一步完善。
二.反江西派诗学:
1.叶梦得《石林诗话》
叶梦得论诗以“浑然”为最高境界。
3
2.张戒《岁寒堂诗话》
张戒论诗则以“言志”为本而注重“意味”。
3.陆游的“工夫在诗外”说和杨万里的“风味”说 陆游和杨万里都由江西入,最后则有出于江西。
陆游“工夫在诗外”实切中江西诗风之弊。杨万里“风味”说强调诗歌的内韵,也是对江西诗风的扬弃。
三.严羽《沧浪诗话》:
1.《沧浪诗话·诗辨》解读
“夫诗有别才”至“谓之单刀直入也”。 2.“兴趣”说的美学内涵 思想史背景分析:道家哲学的形而上取向,对感性和言语的超越,“有”“无”之辨,“言”“意”之辨。
传统趣味理论的历史勾勒。缘起:画论中的“气韵生动”说,以及“南禅”派的艺术取向。钟嵘的“滋味”说、司空图的“韵外之致”说、宋代意味说的兴起。
“意”“象”之辨下的“兴趣”说批判。 3.“兴趣”说的诗史内涵
严羽诗学的目的:恢复唐音,反对宋调。一是对治在宋代极具影响力的苏黄诗风,反对从“文字”、“才学”中谋求材料,反对以“议论”之“理”来代替诗歌的趣味。二是要恢复盛唐之音的美学风范,建立“风诗正宗论”诗学体系。
4.严羽的影响:
明清时代诗学深受严羽诗学的影响。
继承者:明代的复古思潮:前后七子倡导唐音,从“格调”方面继承严羽诗学。何、李之争的实质。
清代的主唐派诗论:王士祯的“神韵”说与沈德潜的“格调”说。
冯班对严羽的批判。清代的主宋派诗学:翁方纲的“肌理”说,以及道咸后宋诗派的主张。
5.概述:现代“唐宋之争”与“一代有一代文学”之关系 现代诗史研究中的唐诗本位观念。
“一代有一代文学”观念的提出与唐宋诗歌的各自命运。
第四章 理学与文学批评
教学时间:5课时,第10-12周。 主要内容:
4
一.从周敦颐的“文以载道”说到程颐的“作文害道”说:
1.周敦颐的“文以载道”说
“文以载道”之说以“文”为手段,倡导思想性写作,反对唯美写作。但他对艺术修饰的作用评价过低,有重“道”轻“文”的倾向。周敦颐奠定了以道德经纶为大、以文章才艺为小的理学文论思想的基调。
2.程颐的“作文害道”:
周敦颐的重道轻文的倾向,到了程颐进一步演变为“作文害道”之说。他否定审美价值,将文辞之工美与精神之提升对立起来。
美与善的关系第一次恶化。
二.朱熹的理学诗学
1.“文从道中流出”
有两个层面的意义:首先,“文是文,道是道”,作为本体之“道”与作为现象之“文”,具有“本”“末”之别。其次,“道”与“文”是“体”“用”的关系。即“体”即“用”,“文便道也”。这样,朱熹在本体论的高度上完成了理学对文学的包容。既已在理学上包容了文学,朱熹也就比其他理学家更经常地出入于文学。
2.朱熹的诗经学
朱熹诗经学的主题是“奔淫”说。他反对《小序》。具体内容:其一,提出《风》出民间之说,反对“变风”为贤人所作的观点。其二,提出“变风多是淫乱之诗”的观点,反对《序》的“变风”为“止乎礼义”之说。其四,用惩戒说取代怨刺说。
三.王学的兴起与文学批评:
1.王学的兴起与明代中叶的社会状况
王阳明理学对程朱理学的批评。它的出现,表明了程朱理学的危机,以及市民文化的兴起。王学左派的产生,进一步走向反知识主义、反精英主义倾向。
作为这种倾向的体现,受王学左派思想影响的一些民间文人对民歌、市民文学高度重视,包含着颠覆正统文学的动机。
2.李贽的“童心”说
李贽思想具有异端特征。他是程朱理学的批评者,但不是儒学的批评者。 “童心”说具有反复古的个性主义精神反知识主义倾向。
3.袁宏道的“性灵”说
前后七子的批判者。标举个性,试图在写作中摆脱传统的束缚,却抹去了传统的深度。
清代袁枚对“性灵”说的发扬。
5
第五章 非主流文学批评(词学、小说学概述)
教学时间:6课时,第12-15周。 主要内容:
一.词学:
1.李清照《论词》
苏轼的以诗为词,冲击传统观念。“本色论”词学由此得到强化。李清照进一步将这种思想加以理论化。“词别是一家”是李清照词论的核心命题,其最重要的内涵是词的创作当以音律为本。
2.传统词学概述
南宋词学的两大内容:南宋的苏辛派与本色派之争;雅化词学的兴起。 清代词学的繁荣。浙西派词学与常州派词学。
二.小说批评:
1.传统小说批评概述:
“小说”的意义。文人小说与市民小说的本质区别。 宋代市民文化范畴之“小说批评”在宋末的兴起。 小说批评四大家:金圣叹(《水浒》)、张竹坡(《金瓶梅》)、毛宗岗(《三国》)、脂砚斋(《红楼》)。
2.金圣叹小说批评: 金圣叹生平介绍。
腰斩《水浒》的意义。对叙事艺术特性的初步认识。小说人物论的初步建构。
第六章 中国文论的近代化之路
教学时间:7课时,第15-18周。 主要内容:
一.王国维:
1.王国维生平、学术和思想
王国维之死的文化意义。王国维的学术境界与精神。他对康德与叔本华哲学的理解。
2.《红楼梦评论》
王国维的悲剧理论。现代范型的文学批评的建立。
3.“境界”说
6
“境界”说的基本内涵。传统诗学与西方思想相结合的典范。
二.梁启超:
1.另一种现代学者典范
梁启超与王国维相比,是另一种类型的学者典范。他的学术追求广度。他积极倡导文学与学术的观念变革,是现代学术的开创者。梁启超与胡适的相似性比较。
2.“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
试图通过文学“革命”来实现文化、政治的变革。为“新文化运动”开先声。 梁启超文学观具有“唯美”与“写实”的双重性,成为现代文学思潮的一个起点。
考试:第19周。
7
正在阅读:
《中国文学批评史》(宋以下部分)教学大纲11-12
那条路作文800字07-15
数学中考复习第一章数与式第一节实数及其运算随堂演练04-10
我爱阅读作文300字07-06
党建1+6心得02-25
南方的冬天作文400字02-05
难忘的比赛作文500字07-01
员工HSE履职能力评估试题库10-09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文学批评
- 教学大纲
- 中国
- 以下
- 部分
- 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