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解复习

更新时间:2024-06-22 14:5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局部解剖学复习思考题

第一部分 头颈部及脊柱区

一、 名词解释

1、颈A鞘——颈筋膜向两侧扩展,包绕颈总A,颈内A,颈内V及迷走N所形成的筋膜鞘。

2、腱膜下间隙——腱膜下间隙又称腱膜下疏松CT,是帽状腱膜与颅骨外膜之间一层疏松CT,头皮借此层与颅骨外膜疏松结合,头皮撕脱伤多自此层分离。

3、神经点——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处,颈丛皮支浅出颈筋膜的集中点,是临床颈部皮N阻滞麻醉的部位。

4、腮腺床——腮腺深面的茎突诸肌,颈内A、V和后4对脑N,共同形成“腮腺床”。

5、枕下三角——位于枕下,项区上部深层,由头后大直肌、头上斜肌,头下斜肌围成的三角,内有枕下N和椎A通过。

6、椎十字韧带—寰椎横韧带中部向上、向下各发出一纵行纤维束,分别附着于枕骨大孔的前缘和枢椎体后面,纵横纤维共同构成寰椎十字韧带,有限制突齿后移的作用。

7、钩椎关节——又称Luschka关节,3~7颈椎体上面外侧缘的椎体钩与下面外侧缘的唇缘所构成的关节,称钩椎关节。

8、甲状腺悬韧带——甲状腺假被膜增厚,连于甲状腺侧叶内侧面和峡部后面称甲状腺悬韧带,对甲状腺有固定作用。

9、椎A三角——是指颈长肌、前斜角肌、锁骨下A第一段及第6颈椎前结节围成的锥形区,称椎A三角,内有椎A、V,甲状腺下A,颈交感干及颈胸N节等。

10、头皮—头部软组织由浅入深依次为肤、浅筋膜,帽状腱膜与枕额肌,腱膜下疏松CT和颅骨外膜。其中浅部三层结合紧密,不易分离,人们常将此3层合称“头皮”。

11.颈A三角---位于胸锁乳突肌、二腹肌后腹和肩胛舌骨肌上

腹之间的三角区域,内有舌骨大角,颈总A及分支。

12.颈袢--由上根和下根在环状软骨平面合成。C1前支先和舌下N联合,再于二腹肌后腹下方离开舌下N下行,即为颈袢上根。颈袢下根源自C2、C3的前支,他们离开颈丛后于颈内V浅面联合下行,在颈A鞘的前外侧面与上根汇合而成颈袢。颈袢发出的分支支配大部分舌骨下肌。

13斜角肌间隙:指前、中斜角肌与第1肋之间的间隙,有锁骨下A和臂丛通过。

14锁骨上间隙:位于颈前中部、胸骨柄上方,由颈浅筋膜两侧构成,内有颈V弓。

15气管前间隙:介于气管前筋膜和气管之间,下通上纵膈,内有脂肪结缔组织和甲状腺下V。

16腱膜下间隙:腱膜下间隙又称腱膜下疏松CT,是帽状腱膜与颅骨外膜之间一层疏松CT,头皮借此层与颅骨外膜疏松结合,头皮撕脱伤多自此层分离。

17神经点: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处,颈丛皮支浅出颈筋膜的集中点,是临床颈部皮N阻滞麻醉的部位。

18腮腺床:腮腺深面的茎突诸肌,颈内A、V和后4对脑N,共同形成“腮腺床”。

19枕下三角:位于枕下,项区上部深层,由头后大直肌、头上斜肌、头下斜肌围成的三角,内有枕下N和椎A通过。 20椎十字韧带:寰椎横韧带中部向上、向下各发出一纵行纤

维束,分别附着于枕骨大孔的前缘和枢椎体后面,纵横纤维共同构成寰椎十字韧带,有限制突齿后移的作用。 21椎A三角:是指颈长肌、前斜角肌、锁骨下A第一段及第6颈椎前结节围成的锥形区,称椎A三角,内有椎A、V,甲状腺下A,颈交感干及颈胸N节等。

22帽状腱膜:前后分别连额枕肌的额腹和枕腹,两侧渐变薄,与颞浅筋膜相移行。颅顶外伤若伤及此,可导致大面积头皮撕裂,缝合时要将此层妥善缝好,以减少张力,并利于止血和愈合。

23危险三角:面V可通过内眦V和眼上V与颅内海绵窦交通,借面深V经翼V丛至海绵窦。同时口角以上的面V无瓣膜,鼻根至两侧口角的三角区域内的感染若处理不当,细菌可随血液经上述途径逆流至海绵窦,导致颅内感染,故临床上称此三角为“危险三角”。

24听诊三角:又称肩胛旁三角,其上界为斜方肌外下缘,外侧界为肩胛骨脊椎缘,下界为背阔肌上缘,因缺少一层肌肉,故为背部听诊呼吸音最清晰的部位。

25腰上三∕四角(列氏四角):位于背阔肌深面,三角的内侧界为腹内斜肌后缘,外上界为第12肋。除此以外,下后锯肌构成四角的上界。底为腹横肌腱膜,其深面自上而下有肋下N、髂腹下N和髂股沟N。此处为腹膜外手肾术的入路,是腰部的薄弱区之一,可形成腰疝,腹膜后脓肿也可由此穿破。

26腰下三角:下界为髂嵴,外上界为腹外斜肌后缘,内上界为背阔肌前下缘,底为腹内斜肌。该三角为腰部的另一个薄弱区,腹膜后脓肿也可由此穿破。

27胸腰筋膜:包裹竖脊肌和腰方肌的深筋膜在腰部明显增厚,分为浅、中、深三层,这三层筋膜在腰方肌外侧缘汇合而成胸腰筋膜,并作为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起始部。在剧烈运动中易扭伤,是腰部劳损的原因之一。

28锁胸筋膜:指胸壁深筋膜深层位于胸小肌上缘、喙突和锁骨下肌之间的部分,有胸外侧N、胸肩峰A穿出,头V和淋巴管穿入。

29腋鞘:指由椎前筋膜延续而成,包裹腋A、V,臂丛进入腋腔而形成的筋膜。

30三边孔:位于大、小圆肌和肱三头肌长头之间的间隙,有旋肩胛A通过。

31四边孔:位于大、小圆肌、肱三头肌长头和肱骨上端的间隙,有腋N和旋肱后A、V通过。

32胸骨角:指胸骨柄与胸骨体连接处微向前突处,可在体表触及,两侧平对第2肋,是计数肋的重要标志;向后平对第4胸椎体下缘。平降主动脉的起始部,气管分叉处,左主支气管与食管交叉处。

33剑肋角:指剑突与肋弓之间的夹角,左剑肋角为心包穿刺常用部位。

34腹股沟镰: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下部呈弓状,跨过精索上方,行向内侧,延为腱膜,形成腹股沟镰或联合腱,止于耻骨梳。在腹壁肌收缩时,弓状下缘向腹股沟韧带靠近,有封闭腹股沟的作用。

35腹股沟三角:又称海氏三角,位于腹前壁下部,由腹壁下A、腹直肌、腹股沟韧带围成,浅层为腹外斜肌腱膜,深层为腹横筋膜和腹股沟镰,缺乏肌层,是腹前壁的薄弱区之一,可发生腹股沟直疝。

36肘窝:位于肘关节前面,指由肱桡肌、旋前圆肌和肱骨内、外上髁连线围成的三角区域,由内向外有正中N、肱A、V(桡A、V和尺A、V)、肱二头肌腱、桡N。

37腕管:由屈肌支持带和腕骨沟围成。内有9条屈肌腱(1条拇长屈肌腱及包绕其表面的桡侧囊、4条指浅屈肌腱、4条指深屈肌腱及包绕其表面的尺侧囊)和一条正中N通过。 38肌腔隙:前界为腹股沟韧带,后界为髂骨,内界为髂耻弓,内有髂腰肌和股N,其与腹后筋膜下腔连通。

39血管腔隙:前界为腹股沟韧带,后界为耻骨梳韧带,外界为髂耻弓,内界为腔隙韧带。内有股鞘(包括股A、V、股管)其与腹膜后间隙连通。

40股鞘:为腹横筋膜与髂筋膜向下包绕股A、V而成,漏斗状,长3~4cm。2条纵向纤维隔将其由外向内分成股A、股V、股管。

41股管:是一个漏斗状间隙,前壁为腹股沟韧带,后壁为耻骨疏韧带、耻骨肌及其筋膜,内侧壁为腔隙韧带、股鞘内侧壁,外侧壁为股V内侧的纤维隔。内有腹股沟深淋巴结,上经股环通腹腔,下为盲管。

42股环:为股管上口,呈卵圆形,前为腹股沟韧带,后为耻骨梳韧带,内侧为腔隙韧带,外侧为股V内侧的纤维隔。形成股疝时易发生绞窄,女性多见。异常的闭孔A从上方穿过。 43收肌管:位于大腿中部前内侧,前壁为收肌腱板,外侧壁为股内侧肌,内侧壁为长收肌和大收肌。管内从前到后有隐N、股A、股N以及淋巴管。上口接股三角,下口为收肌腱裂孔向下通腘窝。

44梨状肌下孔:梨状肌经坐骨大孔时,将其分为上下两部分,分别称为梨状肌上孔和梨状肌下孔。前者自外到内依次为臀上N、臀上A、臀上N,后者自外到内有坐骨N、股后皮N、臀下N、臀下A、臀下V、阴部内V、阴部内A和阴部N穿过。 45踝管:位于内踝下方,由屈肌支持带、内踝和跟骨共同构成。管内从前到后为胫骨后肌腱、趾长屈肌腱、胫后A、V、胫N、拇长屈肌腱。小腿或足底感染时可经踝管相互蔓延,外伤、出血或脓肿挤压胫N引起踝管综合征。

1 腋窝 2 三边孔 3 四边孔

4 腋鞘 5 肌腱袖(肩袖) 6提携角 7锁胸筋膜

二、问答题:

1、面N的颅外部分可分为几段?其中第2段发出的分支彼此交织成丛,最后形成哪几组分支?有何临床意义? 答:面N在颅外部分为三段,第二段为腮腺内段,发出9~12条分支,形成N丛,最后分为颞支,颧支颊支,下颌缘支,颈支5组,正常情况下,面N与腮腺组织易分离,但病变时常粘连,造成手术时分离困难。 2、简述腱膜下间隙的结构特点与意义?

答:(1)此层实为一薄层疏松结缔组织,头皮借此与颅骨外骨膜疏松结合,头皮撕脱伤多由此层分离。

(2)此隙范围广、移动性大,开颅时可径此间隙将皮瓣游离后翻起;若此间隙发生积血或积脓可广泛蔓延至全颅顶。 (3)此间隙内有导V穿过。若发生感染,可经颅骨的板障V与颅内的硬脑V窦相通。可继发骨髓炎或颅腔感染。故临床称此层“危险区”。

3、穿经腮腺的主要结构有哪此?它们位置安排如何? 答:穿经腮腺主要结构有纵横穿行的神经和血管。其中纵列的有颈外A、下颌后V。颞浅A、V,及耳颞N;横行穿过的有:上颌A、V面横A、V,面N分支。上述结构由浅入深依

次是:面N分支、下颌后V、颈外A及耳颞N。 4、腮腺的主要毗邻有哪结构?

答:上缘——外耳道和颞下颌关节后面。

外面——浅筋膜内的耳大N末梢和腮腺淋巴结。 前内面——咬肌、下颌支及翼内肌后部。

后内面——乳突、胸锁乳突肌、二腹肌后腹、茎突及茎突诸肌、颈内A、V及后4对脑N。

5、上颌A起自何处?以何肌为标志分为几段?各段有何主要分支?

答:上颌A平下颌颈高度起自颈外A。以翼外肌为标志分为三段。第一段称下颌段,分支有下牙槽A、脑膜中A,第二段称翼肌段,分支有咀嚼肌A另有颊A,第三段称翼腭窝段,分支有:上牙槽后A,眶下A等。

6、分布至颅部软组织N、血管有哪几组?并写出各组N、血管名称。

答:分布于颅部软组织N、血管可分为前、中、后三组。 前组有:滑车上N和滑车上A、V及眶上A、V和眶上N 中组有:耳前的颞浅A、V及耳颞N 耳后的枕小N及耳后A、V 后组有:枕大N及枕A、V

7、试述二腹肌后腹深面与上缘各有何重要结构通行? 答:深面——颈内V,颈内外A,迷走N,副N,舌下N,

颈交感干。

上缘:耳后A、面N、舌咽N

8、试述颈A三角的围成及主要内容物

答:颈A三角由胸锁乳突肌上份前缘,肩胛舌骨上腹和二腹肌后腹组成。

主要内容物:颈内V及其属支,颈总A及其分支、舌下N及其降支,迷走N及其分支,副N以及部分颈深淋巴结。

9、试述斜角肌间隙的组成,通行结构,何谓斜角肌综合征?

答:斜角肌间隙由前、中斜角肌及第1肋围成,内有臂丛及锁骨下A通过。当前斜角肌痉挛,挛缩或纤维化,而引起臂丛、锁骨下A与锁骨下V受压的上肢症状,称斜角肌综合症。

10、行甲状腺切除术,切口需经哪些层次,根据你学过的知识,手术中应注意哪些问题,为什么?

答:所经层次由浅入深:皮肤、浅筋膜、颈深筋膜浅层,舌骨下肌群及气管前筋膜。

注意的问题:(1)结扎甲状腺上A时,应紧贴甲状腺上极,以免损伤喉上N喉外支而出现声音低钝或呛咳等。

(2)结扎甲状下A时,应远离甲状腺下端以免损伤喉返N而致声音嘶哑。

(3)注意保留甲状旁腺,以免术后钙调节失衡,出现抽

搐。

11、颈筋膜可分哪几层?各层形成的筋膜鞘有哪些? 答:颈筋膜由浅入深可分为三层,即

(1)浅层(又称封套层),此层包绕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形成两的肌的鞘。还包绕下颌下腺和腮腺,形成两腺的鞘。

(2)中层(又称气管前或内脏筋膜),参与形成甲状腺鞘、颈A鞘。

(3)深层(又称椎前筋膜),形成腋鞘

12、甲状腺两侧叶后内侧与后外侧分别与哪些结构相邻?当甲状腺肿大时可压迫哪些器官?出现哪些症状?

答:后内侧与喉、气管、咽与食管及喉返N相邻,后外侧与颈A鞘、颈交感干相邻。

当甲状腺肿大时,向后内侧压迫喉与气管,出现呼吸及吞咽困难或声音嘶哑,如向后外方压迫交感N,可出现Horner综合症:即瞳孔缩小,眼裂变窄,上脸下垂,及眼球内陷等。

13、腰椎穿刺多在何处进行?如何定位?穿刺时由浅入深经过哪些结构到何处?

答:腰椎穿刺多在L3、4或L4、5棘突之间进行。 其定位方法是:两侧髂嵴最高点连线通过第4腰椎棘突来确定。由浅入深依次经过:皮肤→浅筋膜→深筋膜→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硬膜外隙→硬脊膜→硬膜下隙

→蛛网膜→最后到达终池

14、何谓椎体钩,椎体钩与哪些结构毗邻?当椎体钩发生不同方向的骨质增生,可造成哪几种不同类型的颈椎病?

答:第3~7颈椎的椎体上面侧缘有明显向上的嵴样突起,称椎体钩。椎体钩外侧与椎A、V及周围的交感N丛相邻;后方与颈段脊髓相邻;后外侧参与构成颈椎间孔前壁。当椎体钩向不同方向发生骨质增生,可分别压迫椎A、脊髓、脊N根等,引起椎A型、脊髓型,神经根型和混合型等不同类型的颈椎病。

15、脊柱区有哪些重要三角?各有何意义?

答:脊柱区有枕下三角、听诊三角、腰上三角和腰下三角。

枕下三角内椎A通过,当枕下肌痉挛可压迫椎A、引起脑供血不足。听诊三角是背部听诊呼吸音最清楚的部位。腰上、下三角是腹后壁的薄弱区可形成腰疝。

16、背部肌由浅入深分四层,试述各层有哪些肌 答:第一层有:斜方肌、背阔肌、腹外斜肌后部 第二层有:夹肌、肩胛提肌、菱形肌、上后锯肌,下后锯肌,

腹内斜肌后部

第三层有:竖脊肌和腹横肌后部

第四层有:枕下肌、横突棘肌、横突间肌等。

17.上肢有哪些浅V?它们的起始、经过和注入部位如何?有何临床意义?

答:(1)头V:起于手背V网的桡侧,沿前臂桡侧,经肘窝前面,再沿

肱二头肌外侧向上,经三角肌胸大肌间沟,穿缩胸筋膜,注入腋V或锁骨下V。

(2)贵要V:起于手背V网的尺侧,逐渐转至前臂屈侧,经肘窝处

接受肘正中V,沿肱二头肌内侧继续上行,至臂中点稍下方穿深筋膜,延续为肱V或伴随肱V向上注入腋V。

(3)肘正中V:粗而短,变异较多,斜位于肘窝,连接贵要V和头

V。常接受前正中V,后者有事呈分叉状,注入贵要V和头V,分别称贵要正中V和头正中V。

18.上肢有哪些重要的肌间结构?其位置、围成、内容及交通如何?

答:(1)肘窝:位于肘关节前面,由肱桡肌、旋前圆肌和肱骨内外上

髁的连线围成的三角区域,由内向外有正中N、肱A、V(桡A、V和尺A、V)、肱二头肌腱、桡N。向上内方与肱二头肌内侧沟相通,外上方与桡N管得延续部相通,向下与前臂的肌间隙相通。

(2)腕管:由屈肌支持带和腕骨沟围成。内有9条屈肌腱(1条拇

长屈肌腱及包绕其表面的桡侧囊、4条指浅屈肌腱、4条指深屈肌腱及包绕其表面的尺侧囊)和一条正中N通过。

19.简述股三角的位置、围成、内容及交通。 答:(1)位置:股前区上1∕3

(2)围成:上界→腹股沟韧带;外侧界→缝匠肌内侧缘;内侧界

→长收肌内侧缘;

前壁→阔筋膜;后壁→从外到内为髂腰肌、耻骨肌和

长收肌

(3)内容:从外到内为股N、股A、股V、股管 (4)交通:上→肌腔隙和血管腔隙

下→收肌管

(5)应用:股A、V穿刺插管

填空题

1.腋动脉第一段位于( 第一肋外缘 )和( 胸小肌上缘 )之间,主要发出( )和( 胸上 )A.

2.腋A第二段位于( 胸小肌后方 ),该段发出( 胸肩峰动脉 )A, 分布于( 胸外侧动脉 )

3, 腋A第三段位于( 胸小肌下缘 )和( 大圆肌下缘 )之间,主要分支有( 肩胛下动脉 ),( 旋肱前动脉 )

( 旋肱后动脉 )

4.臂丛锁骨下部有三个束构成,其中外侧束发出( 胸外侧神经 )和( 肌皮神经 )( 正中神经外侧根),内侧束发出

(胸内侧神经 )、( 前臂内侧神经 )、( 臂内侧前神经 )、( 尺神经 )、( 正中神经内侧根 )。

后束发出(桡神经)、(腋神经)、(肩胛下神经)和(胸背神经)N。

5 穿胸锁筋膜的有( 头静脉 )、( 胸肩峰血管 )、(胸外侧神经 )。

6 穿四边孔的结构有(腋神经)和(旋肱后血管)。穿三边孔的结构有( 旋肩胛血管)

和( )。

7 腋淋巴结分为五群,它们是( 外侧淋巴结 )、(胸肌淋巴结 )、(肩胛下淋巴结 )、( 中央淋巴结 )

及(尖淋巴结 )。

名词解释

填空题

1. 胸腰筋膜包括浅、中、深三层,分别是背阔肌和下后锯肌、腹内斜肌和腹横机、膈肌的起点。

2. 脊柱区后正中线进行穿刺,经过皮肤、浅筋膜、深筋膜、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硬脊膜、脊髓蛛网膜等层次结构进入蛛网膜下隙。 3. 副神经自胸锁乳突肌后缘的中上1∕3交点穿出,经枕三角行至斜方肌前缘的中下1∕3交点处进入支配该肌。

4. 体表定位:颈丛皮支—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胸膜顶—锁骨内1∕3上方2~3cm,副神经—胸锁乳突肌后缘中上1∕3交点至斜方肌前缘中下1∕3交点,臂丛锁骨上部—锁骨中点上方。

5. 颈外静脉由下颌后V的后支和耳后V在下颌角附近的腮腺内汇合而成,沿胸锁乳突肌表面斜行向下,至该肌后缘穿颈深筋膜注入锁骨下V。颈外侧深淋巴结颈内V排列,其输出管组成颈干。

6. 迷走神经由颈V孔出颅,在颈部位颈A鞘,颈内A或颈总A和颈内V之间的后方下降达颈根部,左迷走N在左颈总A与左头臂V之间下降,越主A弓的前方,右迷走N在右锁骨下A与右头臂V之间下降。膈神经先位于前斜角肌上端外侧,继沿该肌浅面降至内侧锁骨下A、V之间的胸腔。

7. 椎动脉三角由前斜角肌、颈长肌和锁骨下A围成,其浅层有颈胸N节和迷走N及交感干等神经通过,深层为椎A、V、甲状颈干等血管。 8. 骨折易损伤的神经:肱骨外科颈—腋N,肱骨中段—桡N,肱骨内上髁—尺N。

9. 大隐V的五个属支为腹壁浅V、旋髂浅V、阴部外V、股内侧浅V、股外侧浅V。 10.

股外侧皮N来源于C2~3N根,股内侧皮N、隐N来源于股N,腓浅

N来源于坐骨N,腓肠外侧皮N来源于腓N,腓肠内侧皮N来源于胫N。 11.

臀大肌下间隙内有臀上血管和N、臀下血管和N、坐骨N、阴部内A、

阴部N。它的深部经梨状肌下孔、上孔通盆腔,向前下方通髋关节,向下通股后间隙,向内下方经坐骨小孔通坐骨直肠窝。 12.

隐静脉裂孔在股三角部,阔筋膜形成以卵圆窝称隐静脉裂孔,其表

面覆盖一层有多孔的疏松结缔组织膜,称筛筋膜或外筛板。

脊柱区习题

1.非背部重要骨性标志的是( B ) A、枕外隆突 B、第2颈椎棘突 C、第7颈椎棘突 D、肩胛冈 E、肩胛下角

2.以下结构在体表难以摸到( E ) A、C7棘突 B、肩胛冈 C、肩峰 D、髂嵴 E、项韧带

3.背部浅筋膜的特点是( B )

A、疏松 B、厚 C、与皮肤容易分离 D、含脂肪少

E、以上全错

4.背部浅层( A )

A、腰部皮神经来自第1~3腰神经的后支外侧支 B、腰部皮神经来自第1~3腰神经的后支内侧支 C、腰部皮神经无血管伴行 D、浅筋膜脂肪疏松

E、上述全错

5.背阔肌( C ) A、起自全部胸椎的棘突

B、外侧缘、髂嵴后部和臀上皮神经构成腰下三角 C、腱膜与胸腰筋膜浅层紧密愈合

D、大部分被斜方肌覆盖 E、上述全错

6.腰区( C )

A、浅筋膜比较薄 B、腰神经后内侧支从深筋膜穿出

C、腰下三角是腹壁薄弱点 D、髂腹下神经斜跨腰方肌后面

E、第12肋斜跨左肾下份 7.枕下三角( A )

A、枕下神经是第1颈神经后支 B、椎动脉走向外侧

C、椎动脉位于枕下神经表面

D、枕小神经是第2颈神经的后支 E、上述全错

8.椎管容纳( E )

A、脊髓 B、马尾 C、脂肪 D、血管 E、上述全对

9.脊髓的被膜( D )

A、硬脊膜薄而透明 B、蛛网膜布满血管 C、软脊膜与脊骨之间有潜在间隙

D、终池是蛛网膜下腔的扩大部 E、硬膜下腔充满静脉丛

1.背部浅筋膜(A )(B )( C )( )( ) A、厚 B、致密 C、与皮肤紧密相连

D、缺乏脂肪 E、无神经、血管 2.背部浅层( A )( B )( )( )( ) A、枕下神经是第1颈神经的后支 B、枕大神经是第2颈神经的后支 C、枕淋巴结位于斜方肌止点表面 D、皮神经来自脊神经后支内侧支 E、皮神经来自脊神经后支外侧支 3.腰部( A )( B)(C )( )( ) A、皮神经来自第1~3腰神经的后支外侧支 B、腰上三角是腹壁薄弱区 C、腰下三角是腹壁薄弱区

D、髂嵴附近的皮神经是臀下皮神经 E、深筋膜不发达

4.背部斜方肌(A )( B )( E )( )( ) A、起自枕外隆突 B、起自上项线 C、起自颈1至胸12棘突

D、止于锁骨外侧1/2 E、止于肩峰和肩胛冈 5.背阔肌( A )( B )(C )( D )( E ) A、部分被斜方肌覆盖 B、起自第7胸椎以下全部棘突等处

C、起始部是腱膜 D、腱膜与胸腰筋膜紧密愈合 E、部分纤维起自下位肋骨

6.枕部(A )(B )(C )( )( )

A、头、颈夹肌在斜方肌深面 B、枕动脉与枕大神经伴行

C、枕下三角内有枕小神经 D、枕大神经是第1项神经的后支

E、枕下神经是第2颈神经的后支 7.腰部( B )( C)( D )( E )( )

A、浅筋膜与臀部浅筋膜下相连 B、浅筋膜深面是胸腰筋膜

C、腰1~3神经后支外侧支穿出深筋膜! D、在髂嵴表面可以找到臀上皮神经 E、腹膜后脓肿可到达腰上三角和腰下三角 8.椎管(C )(D )( )( )( ) A、后壁有后纵韧带、椎弓板和黄韧带 B、前壁有椎体、椎间盘和前纵韧带 C、两侧有椎弓根

D、椎间孔内有脊神经根和脊神经节 E、胸段椎管容积最小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bd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