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更新时间:2024-05-07 17:3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目录

第一章 总 论 ..................................................................................................... 4 1.1 项目概况 ................................................................................................ 4

1.2 项目研究范围目的及编制依据 ........................................................... 5 1.3 结论和建议 ........................................................................................... 6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 7

2.1项目建设背景 ........................................................................................ 7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 7 2.3 项目建设可行性 ................................................................................... 9 第三章 需求分析及建设规模 ........................................................................... 11

3.1 需求分析 ............................................................................................. 11 3.2建设规模 .............................................................................................. 11 第四章 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 13

4.1 项目选址 ............................................................................................. 13 4.2 项目建设条件 ..................................................................................... 14 4.3 结论 ..................................................................................................... 16 第五章项目建设方案 ......................................................................................... 17

5.1规划设计原则 ...................................................................................... 17 5.2建筑单体设计 ...................................................................................... 17 5.3 结构设计 ............................................................................................. 23 5.4 给排水设计 ......................................................................................... 25

1

5.5电气设计 .............................................................................................. 27 5.6 消防设计 ............................................................................................. 30 第六章 节能设计 ............................................................................................... 31

6.1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 31 6.2能耗状况分析 ...................................................................................... 32 6.3项目的节能措施 .................................................................................. 33 第七章 环境评价 ............................................................................................. 40

7.1 分析依据及执行标准 ....................................................................... 40 7.2 工期环境影响分析及对策 ............................................................... 40 7.3 运营期环境影响及分析对策 ........................................................... 44 7.4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 46 第八章 项目组织管理 ....................................................................................... 47

8.1 项目组织机构 ..................................................................................... 47 8.2 项目建设管理 ..................................................................................... 49 第九章 项目实施进度 ....................................................................................... 52

9.1编制原则及实施方案 .......................................................................... 52 9.2实施进度安排 ...................................................................................... 52 9.3 项目实施横道图 ................................................................................. 53 第十章 劳动安全与卫生、消防 ..................................................................... 55

10.1劳动安全卫生 .................................................................................... 55 10.2消防 .................................................................................................... 59 第十一章 项目招标方案 ................................................................................... 62

2

11.1建设招标依据 .................................................................................... 62 11.2 招标范围............................................................................................ 62 11.3招标组织形式 .................................................................................... 62 11.4招标方式............................................................................................. 62 11.5 招标备案............................................................................................ 63 第十二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 64

12.1投资估算依据 .................................................................................... 64 12.2 投资估算范围 ................................................................................... 65 12.3 投资估算内容 ................................................................................... 65 12.4资金筹措及使用计划 ........................................................................ 66 第十三章社会评价 ............................................................................................. 69

13.1社会影响分析 .................................................................................... 69 13.2社会评价结论 .................................................................................... 70 第十四章 项目风险分析 ................................................................................. 71

14.1风险因素分析 .................................................................................... 71 14.2风险评估 ............................................................................................ 72 14.3风险对策 ............................................................................................ 73 第十五章 可行性研究结论及建议 ................................................................... 74

15.1 结论 ................................................................................................... 74 15.2 建议 ................................................................................................... 75

3

第一章 总 论

1.1 项目概况

1.1.1 项目名称

某县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项目

1.1.2 项目业主单位

1.1.3 项目性质

新建

1.1.4 项目建设地点

1.1.5 项目承建单位概况

1.1.6 项目建设规模

本项目规划占地面积为900平方米,本次拟建某县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大楼一栋,共计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下:

表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总面积 综合服务中心 建筑密度 建筑结构 1.1.7 项目实施进度

2000m2 2000 m2 55.56% 建筑基底面积 500m2 容积率 层数 4F 2.22 二级 框架结构 防火等级 项目的具体实施预计从2013年6月至2014年7月,总工期13

4

个月。

1.1.8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本项目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工程建设投资估算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基本预备费。资金来源:申请XX投资500万元。

投资构成如下表所示:

表1-2 投资构成明细表

序号 1 2 3 4 费用名称 工程费用 其他费用 基本预备费 项目总投资 投资额(万元) 415 60 25 500 投资比例(%) 83% 12% 5% 100.00% 1.2 项目研究范围目的及编制依据

1.2.1 项目研究范围

XX受XX的委托,对某县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并提交可研报告,其主要研究范围包括:项目建设的背景与必要性、建设目标及规模、建设标准、公用工程及节能减排、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社会效益分析、结论与建议等。

1.2.2 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2、《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3、《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 2006年;

4、《某县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5、《某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5

6、《某县城市总体规划》

7、《地方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标准》 8、建设业主提供的其它基础数据和资料;

1.3 结论和建议

通过对项目所在地工程地质建设条件分析、建设方案评价、节能减排措施、环境影响评价、项目实施进度计划、招投标方案、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项目建设组织与管理、风险分析、社会评价等综合分析得出结论,项目在技术上具有可操作性,经济上具有合理性。项目的实施是公益事业的具体体现,是发展某县残疾人事业的当务之急。

建议建设单位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加快前期工作进度,争取项目的顺利实施。

6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某县位于XX西南边缘。全县辖X个片区工委,X镇X个乡,X个行政村,X个村民小组。全县总人口X人,其中农村人口X人,是一个地广人稀,居住相对分散的藏族聚居县。但是,由于地域、历史、文化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地处山区的某县基础薄弱,起步较晚,经济发展速度缓慢,地方财政极其困难。尤其是残疾人综合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尚未起步,发展投入资金严重不足,没有专门的服务机构和场所,极不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形势与长远发展的要求。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为了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发展残疾人事业,保障残疾人平等地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根据宪法而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于2008年4月24日修订通过,自2008年7月1日起施行。

《保障法》第五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残疾人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领导,综合协调,并将残疾人事业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

第十五条规定国家保障残疾人享有康复服务的权利。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为残疾人康复创造条件,建立和完善

7

残疾人服务体系,并分阶段实施重点康复项目,帮助残疾人恢复或者补偿功能,增强其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2.2.2项目建设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

残疾人是一个数量众多、特性突出、特别需要帮助的社会群体。某县有各类残疾人2015人,其中:听力语言障碍残疾人有869人;智力障碍残疾人315人;(自闭儿童15人,智碍儿童27人、脑瘫儿童8人),视力障碍残疾人有308人;肢体残疾人有475人;精神残疾人16人;多重残疾人32人。占全县总人口的4.1%,其中99%的残疾人生活在农村。持有二代残疾人证737人。县委、县政府历来十分关心残疾人,高度重视发展残疾人事业,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推动全县残疾人事业不断发展壮大,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和环境和条件明显改善,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但是,由于地方财政困难,基础差等原因,某县残疾人事业发展还仅仅处于初始阶段,残疾人总体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存在的差距非常大。 因此,切实加强残疾人服务基设施建设,大力促进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改关善残疾人现状,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项目建设,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

2.2.3项目建设是实现全县残疾人综合服务机构零突破,切实解决残疾人现实困难的迫切需要。

某县因经济贫穷、落后,残疾人服务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对残疾人的康复训练与服务、康复技术人才培养、社区康复服务指导、康复

8

信息咨询服务、康复知识宣传普及、康复研究和残疾预防处于空白布点。

残疾人康复训练与服务基本没有开展。残疾人康复训练滞后,导致残疾人因病致残后,无条件康复训练,时间长了形成残疾明显升级,得不到较好的康复训练,严重影响正常生产、生活。由于没有特殊教育学校,大部分残疾少年儿童都是随班就读,由于普通学校没有专用的教学设备,难以推行个性化教育教学,使随班就读的残疾少年儿童的教育质量难以保证。

拟建的某县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是公益性事业单位,是为全县残疾人提供康复指导、教育、职业、社会等康复服务的综合性服务机构和技术资源中心,承担着康复运动指导与服务、康复技术人才培养、康复服务指导、康复信息咨询服务、康复知识宣传普及、康复研究和残疾预防等工作。项目建成后,将为全县广大残疾人创造一个专门的综合服务机构,是切实解决残疾人现实困难的迫切需要。

2.3 项目建设可行性

2.3.1国家政策和地方党政高度重视与支持

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2011年人口发展领域投资计划草案编报工作的函,中、省、市残联明确要求,下发了《关于将残疾人基础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地方投资的紧急通知》,县政府把项目建设列为全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重点项目,某县残联把项目建设作为某县残疾人事业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重大项目予以规划和扶持,对项目的规划实施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扶持措

9

施,县发改、城建、国土、环保等相关部门,在规划、设计、征地、融资等方面积极支持,前期准备工作扎实有效。各级行政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高度重视项目的规划与建设。因此,项目规划建设具有上级部门高度重视,相关部门积极支持,建设单位全力以赴的有利条件。

2.3.2资金有保障

某县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项目资金来源:申请XX投资500万元。

根据项目的建设进度及建设内容和业主的资金安排,本项目建设资金逐步投入。

综上所述,某县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项目是可行的。

10

第三章 需求分析及建设规模

3.1 需求分析

某县有各类残疾人2015人,其中:听力语言障碍残疾人有869人;智力障碍残疾人315人;(自闭儿童15人,智碍儿童27人、脑瘫儿童8人),视力障碍残疾人有308人;肢体残疾人有475人;精神残疾人16人;多重残疾人32人。占全县总人口的4.1%,其中99%的残疾人生活在农村。持有二代残疾人证737人。但由于地域、历史、文化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地处山区的某县基础薄弱,起步较晚,经济发展速度缓慢,地方财政极其困难。尤其是残疾人综合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尚未起步,发展投入资金严重不足,没有专门的服务机构和场所。

3.2建设规模

(1)确定建设规模的原则

①符合客观实际原则。

②正确处理需要与可能、现状与发展的关系原则。 ③符合XX资源配置原则。 ④不使用现存在安全隐患的危房。

⑤满足某县残疾人服务人口数量对设备用房的基本要求。 (2)建设规模的确定

《地方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标准》第十三条指出:地方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房屋建筑应包括就业服务、职业培训、康复指导、文体活动、辅具供应、法律服务、信访工作等业务用房,以及管理、设

11

备机房等辅助用房。

根据《地方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标准》及业主单位选定的建筑功能,确定某县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总建筑面积达2000平方米。其中:第一层设置职业培训用房、信访工作用房、文体活动用房、管理员办公室、盲人按摩室、男女残卫;第二层设置职业培训用房、残疾人住房、就业服务功能用房、肢体残疾康复指导用房、办公室、男女残卫;第三层设置职业培训用房、残疾人住房、辅具供应功能用房、视力残疾康复用房、办公室、男女残卫;第四层设置职业培训用房、听力语言康复指导用房、智力残疾康复用房、办公室、孤独症儿童康复用房、男女残卫。

项目建成后基本能解决全县2015名各类残疾人服务基础设施不足的问题。

12

第四章 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4.1 项目选址

4.1.1 选址原则

⑴ 符合某县城市总体规划的原则。

⑵ 满足项目区域对给、排水、供电的要求。给水可就近接入,满足水量、水质要求,具备供水可靠性,排放可满足当地环保机构的要求,便于将生活污水就近排入市政排污管网。供电有可靠的保障,且能达到项目的负荷要求。

⑶ 安全的原则,防洪、防震、防地质灾害。

⑷ 注意环境保护,以人为本,减少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尽量 不砍伐树木。

⑸ 充分考虑需要和可能,近期和长远,局部和总体的关系。 ⑹ 重视进入综合服务中心的残疾人和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对方便的需要。

⑺ 以地质资料为依据,尽量使用天然地基,减少工程造价。

4.1.2 选址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某县城市总体规划》

4.1.3 选址结果

本着节约利用土地,坚持以人为本,防地质灾害的原则,结合某县总体发展规划,经过对当地工程地质、交通、供水、供电、原材料供应等诸多因素的综合考虑,项目建设地点为XX地。

13

4.1.4 项目所在区域周边情况

某县位于XX西南边缘,地处横断山脉中段、云贵高原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属金沙江东岸高山峡谷区。东与稻城为邻,西与巴塘、得荣为界,北与理塘相连,南与云南省中甸县接壤,东西宽68.6公里,南北长120.7公里。

4.2 项目建设条件

项目拟选址位于某县X地内,项目选址符合政策法规,满足某县城市总体规划,综合考虑项目自身建设以及建成运营特点,对项目所在区域的建设条件分析如下:

4.2.1项目建设自然条件

1、项目所在区域地理位置及概况

某县地理坐标为东经99°24′—100°04′,北纬28°33′—29°39′,其X地,海拔2856米,距州府康定488公里,距省会成都860公里,距云南迪庆州州府所在地香格里拉222公里,距云南昆明930公里。全县辖3个片区工委,1镇11个乡,89个行政村,182个村民小组。全县总人口29191人,其中农村人口24832人,占总人口的85.1%,藏族人口28505人,占总人口的97.6%,是一个地广人稀,居住相对分散的藏族聚居县。 2、项目所在区域气候条件

某县属大陆季风高原型气候,垂直变化显著,昼夜温差大,雨量少而集中,干温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0.7℃,1月平均气温1.9℃,最低温度-14.4℃,7月平均气温17.7℃,最高温度34.4℃。年降水量472

14

毫米,集中于6-9月,年均无霜期161天,光热资源丰富,年日照为2030小时。

3、项目所在区域水文条件

境内依山势走向的硕曲、定曲、玛依三条河流由北向南并列纵贯全境,把全县地貌切割为三谷、四山、六面坡。定曲河以西及其上游和玛依河上游、硕曲河以东广大地区为山原地表,约占总面积68%,中部和南部主要为高山峡谷地带,占29%,平坝分布零散,仅占3%,由于所处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温和、资源丰富,故有康巴江南之美誉。

4、 项目所在区域交通状况

某县X地,海拔2856米,距州府康定488公里,距省会成都860公里,距云南迪庆州州府所在地香格里拉222公里,距云南昆明930公里。没有铁路和水运,更没有机场,唯一的只有公路运输。因此,项目建设的材料运输成本是较高的。

4.2.2项目建设其他条件

1、给水与排水条件

目前,某县城已建有自来水厂和与之相配套的输水管网。本项目污水经处理后排入市政排水管道。 2、供电条件

某县境内的硕曲、定曲、玛依三条河流在县境内总流长300公里,总流量23.92亿立方米,一级支流21条,有72条支沟和众多冲沟,大小海44个,水能蕴藏丰富,理论蕴藏83.94万千瓦,可开发量为48.91万千瓦。全县共有电站15座,总装机3413千瓦,年发电量1030千瓦

15

时。可以满足项目用电的需要。 3、通讯条件

某县城已接通光缆通信,无论是移动电话、座机电话和其他通信都十分方便,与外界联络也很便捷。

某县广播电视局早已接通了县城的闭路电视网络,可以通过卫星接收站收视全国各地近20套电视节目,全县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93.8和90.3%。

4、取暖条件

利用电能作照明和生活用能,能满足建运营期冬天取暖燃料需求。 5、用地现状

该项目在规模和土地利用形状方面充分利用了现有的地址,而且该项目用地是综合服务建设类用地,建设既满足社会需要,也满足国家政策的需要,具有双赢的结果。从土地利用的角度来说,利用划拨方式取得土地用地,能够较为快速地进行项目的建设,使其能够更快的运营,实现社会效益。

4.3 结论

通过对项目的建设条件进行分析,项目所在区域建设条件满足项目建设的基本需要。

16

第五章 项目建设方案

5.1规划设计原则

项目从总体上统筹考虑建筑、道路、绿化之间的和谐,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节约用地。并注重遵循以下原则:

1、安全规范原则:严格执行工程建设标准,将各建筑的安全放在首位,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2、功能合理原则:结合当前需求和长远发展的需要,做好规划布局,实现建设目标。

3、防震减灾原则:项目综合采取抗震、防火、防风雪和防雷击等防灾措施,确保中心治疗人和职工安全。

4、创建节约型综合服务中心原则:遵循节约用地、节约能源、节约用水、节约原材料和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严格控制投资,在满足安全、适用、经济的前提下,确定适宜的建设规模和装修标准,避免奢侈和高标准建设建筑;采用适合地方特色的绿色环保技术、方法和材料,创建绿色服务中心。

5、因地制宜原则:根据地区气候和地理差异、经济技术的发展水平、当地群众生活习惯及传统等因素等进行设计,创建出尊重自然、注重地域环境和体形地貌的多样性综合服务中心。

5.2建筑单体设计

5.2.1设计依据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17

2、《建筑采光设计规范》(GB/T 50033—2001);

3、《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8、《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9、《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9); 10、《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98---2010); 11、《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51---2010); 12、其他相关技术规范、规定。

5.2.2 建筑单体

总平面布置原则

(1)合理布局、规范设计的原则。项目在建设布局、建筑设计、设备配置等方面,必须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和指标规定。项目的设计以统一的规划为依据,满足综合服务中心功能与环境的要求,建筑风格与中心整体格局相吻合,做到功能完善、布局合理、流程科学、规模适宜,建设用地必须达到节约化和集约化。

(2)个性设计与功能相结合的原则。根据国家有关标准、规范要求,以满足服务功能和方便残疾人为根本,结合某县周边建筑风格,在城市规划要求的基础上,突出个性化设计。

(3)以为人本,方便残疾人,无障碍化设计的原则。整体设计体现

18

以人为本的理念,设计流程科学,无障碍设计要全面。科学方便。为残疾人康复医疗、教育、职业、社会等综合服务创造有利条件,创造良好的生活康复环境。

(4)坚持科学性、实用性和前瞻性相结合的原则,在功能建设上要科学实用,在满足功能设计要求的同时要注意未来的发展。 (5)坚持节能环保、安全、卫生、经济的原则,建筑设计要落实国家建筑节能规定,注意环保,注重节约用地、节约能源、节约用水和节约材料的基本国策。 2、建设方案的描述 (1)建筑艺术与风格

单体建筑的外形适应内部空间的要求,符合当地条件,并与周围环境相结合,具有时代特色及地域特点。建筑立面层次错落有致,立面设计中与周边建筑相呼应,与自然中营造建筑本身的独特创意。整体造型采用多层次的体块穿插,寓意为多。该建筑的建成符合现代人的文化价值取向和欣赏品味。

(2)建筑特征与结构

拟建项目的单体建筑属于三级民用建筑、二级耐火等级的居住建筑。

综合服务中心大楼平面为“一”型,一栋四层,楼长30.9m,宽15.9m,建筑总面积2000㎡。其功能分布如下表:

19

建筑面积(单位层数 m2) 功能分布 职业培训用房、信访工作用房、文体活动用房、管理1 500 员办公室、盲人按摩室、男女残卫 职业培训用房、残疾人住房、就业服务功能用房、肢2 500 体残疾康复指导用房、办公室、男女残卫 职业培训用房、残疾人住房、辅具供应功能用房、视3 500 力残疾康复用房、办公室、男女残卫 职业培训用房、听力语言康复指导用房、智力残疾康4 500 复用房、办公室、孤独症儿童康复用房、男女残卫 合计 2000.00 注:建筑主入口设在大楼首层中央,有2处消防楼梯和1座电梯;建筑为内廊式布局,走廊宽2.1m。

5.2.3立面设计

该建筑的建筑造型以简洁实用为目的,外立面应给人宁静、清新、典雅、朴素的感觉。综合服务中心作为残疾人做康复活动的地方,外墙饰面主要采用落地窗玻璃及部分乳白色扣板、淡灰色扣板,外墙面以素色为主,

20

体现综合服务中心的清洁宁静。建筑装修,应体现人文关怀和清洁宁静的特色,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并有明显标识;内部装修应符合卫生、环保、亲切、温馨的要求。 5.2.4剖面设计

综合服务中心 楼层数:4层 层 高:3.3m 总 高:14.65m 5.2.5 屋面、墙体及门窗设计

1、屋面

本建筑屋面设计为平屋面形式,为Ⅱ级防水屋面,采用SBC120复合防水卷材防水。排水方式为有组织排水。设落水管。

2、墙体

采用加气砼砌块。 3、门窗

窗框采用塑钢材料,门和门框都采用木质。厕所和淋浴隔间的门扇都向外开启,门锁装置应内外均可开启。门窗满足自然通风、采光要求,门洞宽度不小于1100mm,门扇应设观察窗。 5.2.6 无障碍设计

主要建筑的坡道、出入口、走道应满足残疾人使用标准,为了满足保证残疾人和病人正常的活动,本项目无障碍设计按照《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的要求进行无障碍设计,并设置盲道。 5.2.7 建筑装饰

21

1、屋面:其他用房防水等级为II级屋面,做聚苯乙烯挤塑泡沫板保温隔热层,内隔断采用轻质隔墙,减轻建筑自重,节约结构用料。在建筑屋顶局部铺设光电版和光热板,将光能转化为电能或热能。

2、顶棚:卫生间为水泥砂浆外层防水乳胶漆天棚,其余均为混合砂浆刷普通乳胶漆天棚。

3、楼地面:乡镇综合服务中心大楼房屋首层室内外地面高差,不宜小于450mm。地面除有专门要求外,其面层应有不起尘、易清洁、防滑的材料地砖楼地面。检验用房的地面材料还应耐腐蚀,便于清洁、消毒;部分康复用房应按其设备要求防尘、防静电。

4、外墙:外墙采用中空玻化微珠保温砂浆,面层为外墙涂料。装修材料应能防止雨水渗透。

5、窗:外窗为纱窗,厕所的窗户用有视线遮挡措施,其他外窗为塑钢节能型窗。

6、玻璃:除特殊功能用房的窗玻璃应反光,单块面积大于1.5㎡的玻璃应为安全玻璃。

7、采光:各类康复用房和标准间住房等,应充分利用自然光,不宜阳光直接照射的用房应有遮阳设施。主要用房的采光窗洞口面积与该用房地面面积之比,不宜小于下表的规定。

主要用房采光表

名 称 诊疗室、检查室、预防保健用房、病房、医护候诊室、配餐室 更衣室、浴室、卫生间

22

比 值 1/6 1/7 1/12

8、照明:使用光线均匀、减少眩光的白炽灯或荧光灯,照明灯具的数量、功率、布置方式和悬挂高度必须满足照明均匀度的要求,达到规定的照度标准。照明电源要能够控制。

9、通风换气:除特殊用房设机械排风装置,其他各功能用房应有良好的自然通风,必须保持室内有良好的空气质量。

10、采暖: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在采暖地区宜采用热水供暖。最热月平均室外气温高于或等于25℃地区的地方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宜设置空调设备,并有通风换气装置。

5.3 结构设计

5.3.1设计依据

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5、《建筑防火设计规范》(GB50016-2006); 6、《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 7、《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2008); 8、《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068-2001);

5.3.2抗震设防烈度、抗震等级

根据国家《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某县为第三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取值为0.10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取值为0.45s,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23

本项目应按乙类建筑重点类设防。

本工程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5.3.3 采用设计荷载

1、风荷载:

基本风压值W0=0.30kN/m、基本雪压值W0=0.30kN/m 2、楼面(屋面)使用活荷载标准值: 肢体残疾康复指导用房 2.0KN/ m2 听力语言康复指导用房 2.0KN/ m2 阳台 2.5KN/ m2 走廊、楼梯间 3.5KN/ m2 上人屋面 2.0KN/ m2 不上人屋面 0.5KN/ m2

5.3.4 结构形式

2

2

建筑设计为多层,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承重结构。

5.3.5基础形式

由于缺乏工程地质勘查资料,参照附近项目地勘资料,本工程拟采用柱下独立基础。地基应根据地基土类型采取相应的地基处理办法。

5.3.6 材料及结构

1、混凝土强度等级

基础垫层 C15 基 础 C30 梁、板、构造柱(砌体结构) C30 混合砂浆 M7.5~M10 墙体采用加气砼砌块。

24

2、钢筋

柱梁受力纵筋HRB400,梁柱箍筋为HRB335,楼板钢筋HRB400。

5.4 给排水设计

5.4.1设计依据

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版); 2、《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50013-2006); 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 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5.4.2设计范围

本工程给排水设计包括生活给水、污水排放、雨水排放、消防供水等。

5. 4.3生活给水

1、水源 (1)给水系统

①水源:本项目用水直接由城市管网接入。

②管网:该项目给水管网是由水平或垂直干管、立管、横直管和建筑物引入管组成,在项目用地内形成环装给水管。

③室内消防给水设备:该项目建筑物内消防给水设备应设有消火栓、水泵接合器。 (2)主要给水部分

本工程由给水管网接入一根DN100给水管,在院区内形成管径

25

DN100的生活给水环网,给水管网成环状布置。供水主要用于综合服务中心大楼用水。本项目建议建筑物内水管采用pp-R管,室外给水管采用给水铸铁管。管道浅埋升度不得高于冰冻线,安装自来水自动回水防冻装置,出水口采用防冻自来水龙头。

2、用水定额

根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版)初步测算,本项目日最高日用水量11.55t/d,最大时用水量为1.92t/d。用水量测算详见表5-1:

表5-1 用水定额表

序号 1 2 3 用水名称 综合服务中心 不可预见用水 合计 用水定额 最高日用使用时间 水量(t/d) 10.5 1.05 11.55 平均时小时变用水量化系数(t/h) (K) 2.0 最大时用水量t/d 1.75 0.17 1.92 备注 210L/d·人 t/d 12.00 0.875 50人 按照1项合计10% 5.4.4排水

本工程的排水对象主要是室内生活污水、雨水等。设计上采用雨污分流的排水系统,分别对生活污水和雨水进行组织并排至室外。

采用污废水合流制,污水排水系统均设置伸顶通气管,以保证排水系统的通畅、透气,保护水封,不让臭气外溢。生活污水排至室外后,由设置于室外的化粪池进行处理,处理后方能排入城市污水管网。

排水量扣除绿化、道路浇洒用水后,按照最高日用水量80%计算, 初步估算为9.24t/d。

雨水管道采用钢筋混凝土承插管DN400,承插接口。污水支管采

26

用硬聚氯乙烯(HDPE)双壁波纹塑料排水管DN400,橡胶圈连接,直埋于室外地坪下。

5.5电气设计

5.5.1设计依据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 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3、《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4、《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 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 6、《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5.5.2设计范围及内容

低压配电、电力系统;照明、控制系统;防雷、接地系统;弱电系统。

5.5.3强电

1、供电电源

本工程由市电引来一路10KV高压电源,经电缆线路直埋地引至本工程高压电缆分支箱,再经过高压电缆分支箱放射式至各箱式变压器。低压系统采用单母线不分段的主接线方式,为确保用电负荷和消防用电供电的可靠性,从箱式变压器引来电源以满足供电要求。

2、负荷等级

本项目应急照明、消防照明负荷等级为二级,其余均为三级。

27

3、用电指标

按照20w/m2计算,不可预见用电按照10%考虑,用电估算如下:

表5-2 用电量估算表

序号 用电项目 用电标准建筑规模需要容量(W/m2) (m2) (KW) 备注 1 2 综合服务中心 不可预计用电 合计 20 2000 40 4 44 包括动力、照明等 按1项的10% 根据用电量的估算,本项目将设置一台250KVA箱式变压器。 4、配电系统

变配电所低压侧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低压配电采用放射式与树干式相结合的方式。

5.5.4照明

1、主要场所照度标准:

各类功能用房 300Lx 卫生间 100 Lx

2、光源:本项目选用高效节能光源,门厅选用花灯,卫生间、设备用房等潮湿场所选用防水密闭灯,所选荧光灯要求带电子整流器,功率因数不小于0.9

3、应急照明:走道、楼梯、门厅等场所设置应急照明,在楼梯、走道、安全出口等处设疏散指示标志灯。应急照明均采用灯具自带蓄电池供电。

28

5.5.5 防雷接地

1、本工程属三类防雷建筑物,屋顶设置不大于20mX20m或24mX16m的避雷网格,利用结构柱内钢筋作防雷引下线。防雷接地、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弱电接地等采用基础钢筋作接地极的联合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

2、设总等电位联结,卫生间等设局部等电位联结。所有进出建筑物的所有埋地金属管道、电缆金属外皮及进线配电箱PE母排均通过-40x4镀锌扁钢同MEB可靠连接。

3、本工程接地型式采用TN-S。

4、所有插座回路设动作电流不大于30mA的漏电保护器。照明配电箱总开关设防火漏电断路器,以防电气火灾。

5.5.6 弱电工程

1、电缆电视系统:

电视信号由城市有线电视网引入,经弱电机房分配后分别至各弱电电视器件分箱。要求引入电平不低于75dB,用户接收点电平按64±4dB设计,系统采用邻频传输.传输频率为860MHZ。

2、电话电缆系统:

(1)由市话网引来根HYA型400/900对通信电缆各一根分别至室外电缆交接箱,经交接箱交接后分别引至各栋建筑单元电话分线盒。

(2)标准间住房部分电话系统每户按照一对电话进线设计. 3、网络布线系统:

(1)数据信号由城市数据通讯光缆干网采用单模光缆引至本工程弱电机房, 经总交换机和光纤总配线架后,由多芯单模光缆引至各网络

29

分箱,经配线后引至各单元网络箱。

(2)功能用房部分每间设一个数据点.

5.6 消防设计

5.6.1总平面图消防设计

设计尽量利用拟建地域周边的城市道路的消防路网,使其到达每一个建筑单元,所有消防通道均满足4×4米的消防要求,道路坡度小于5%。

5.6.2单体建筑消防设计

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建筑防火标准的规定,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二级。

防火分区:建筑的防火分区应结合建筑布局和功能分区划分。

5.6.3 消防给水

本工程为多层建筑,根据规范,各栋设置室内消火栓系统。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室内消火栓用水量为30L/S,室外消火栓用水量为20L/S,以同时火灾次数1次,灭火时间2小时计算,消防最大用水量为360 m3,建筑设高位水箱,满足10分钟消防用水要求。

本工程的消火栓室内消防系统设置成环状,环网上接消防水箱,室内消防系统给水从市政环网上接入,接入管上设置倒流防止器。

室内消火栓按每一着火点均能保证火灾时有两支水枪充实水柱同时到达室内任何部位进行布置。

30

第六章 节能设计

6.1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1、依据的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 《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2010年第6号);

X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X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实施暂行办法》的通知(川发改环资[2011]82号);

2、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2006);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2589-2008);

《节电措施经济效益计算与评价》GB/T13471-1992;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X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51/5027-2008); 3、项目方案采用用能标准及规范的全面性和适宜性 (1)全面性分析

31

a、节能是国家发展经济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该项目方案遵循《节约能源法》以及国务院、国家发展改革委、省政府、省发展改革委等颁布的一系列节约能源的法律、法规。

b、依据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综合能耗计算通则、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等用能标准以及本项目的实际情况,相应采用合理的节能技术措施,全面考虑合理用电、用热,以达到节能降耗之目的。

(2)适宜性分析

本项目,主要消耗电力、自来水等能源,单位产品消耗量不大,因而采用综合能耗测算评价比较适合要求。

6.2能耗状况分析

项目所在地的能源供应情况与供给情况

该项目选址在某县X地内。本项目主要消耗电力、自来水该两种能源在项目拟建地区目前的供应情况如下:

1、电力供应:本工程配电电源直接由变电站提供。 2、自来水供应:将总水源接入本项目市政给水管网,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3、能耗指标分析

本工程的能耗为电、水耗能。 (1)耗电量

根据用电负荷的计算,本项目用电需求容量为44KW,年服务天数按照365天,每天服务时间按照12个小时计算,项目年

32

消耗电量:

年用电量约:44 kW×365天×12小时=192720kWh。折算年耗标煤23.69吨(折标煤系数为0.1229 kgce/kwh)。

(2)耗水量

根据对本项目用水量的预测,本项目最高用水量为11.55m3/日。年服务天数按照365天计算,项目年耗水量:

年耗水量约:11.55 m3/日×365天=4215.75 m3,折算年耗标煤0.36吨(折标煤系数为0.0857 kgce/t)。

表6-1 综合能耗用量计算表

序号 1 2 3 实物能耗品种 电力(kwh) 水(t) 合计 年实物能耗量 192720 KWh 4215.75 t 折标煤系数 0.1229kgce/kwh 0.0857 kgce/t 折耗年标煤量(t) 23.69 0.36 24.05 6.3项目的节能措施

6.3.1建筑节能措施

建筑物自身的节能主要是从建筑设计规划、维护结构、遮阳设施等方面考虑。

1、节能建筑规划设计

根据建筑功能要求和当地的气候参数,在总体规划和单体设计中,科学合理地确定建筑朝向、平面形状、空间布局、外观体型、间距、层高、选用节能型建筑材料、保证建筑外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等热工特性及对建筑周围环境进行绿化设计,设计要有利于施工和维护,全面应用节能技术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建筑物

33

能耗量,获得理想的节能效果。

2、建筑朝向和平面形状

同样形状的建筑物,南北朝向比东西朝向的冷负荷小,因此建筑物应尽量采用南北向。如对一个长宽比为4∶1的建筑物, 经测试表明:东西向比南北向的冷负荷约增加70%。在建筑物内布置空调房间时,尽量避免布置在东西朝向的房间及东西墙上有窗户的房间以及平屋顶的顶层房间。因此,选择合理的建筑物朝向是一项重要的节能措施。空调建筑的平面形状,应在体积一定的情况下,采用外维护结构表面积小的建筑。因为外表面积越小,冷负荷越小,能耗越小。

3、合理规划空间布局及控制体型系数

如果是依靠自然通风降温的建筑,空间布局应比较开敞,开较大的窗口以利用自然通风。而设有空调系统的建筑,其空间布局应十分紧凑,尽量减少建筑物外表面积和窗洞面积,这样可以减少空调负荷。

4、绿化对节能建筑的影响

绿化对气候条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能调节改善气温,调节碳氧平衡,减弱温室效应,减轻城市的大气污染,减低噪声,遮阳隔热,是改善居住区微小气候,改善建筑室内环境,节约建筑能耗的有效措施。

5、增强建筑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

改善建筑的保温隔热性能可以直接有效地减少建筑物的冷

34

热负荷。据有关资料介绍,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每增大1W/㎡?K。在其他工况不变条件下,空调系统设计计算负荷增加近30%。所以改善建筑外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是建筑设计上的首要节能措施,我国《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42)对空调建筑外维护的传热系数作了规定,对舒适性空调的最大传热系数规定为0.9~1.3,可采用玻璃棉、加气混凝土等保温材料,也可采用双玻璃、顶层架空隔热层等空气间层起隔热作用。

6、外墙的节能措施

(1)使用环保、节能型建筑材料

使用环保、节能型建筑材料,可有效减少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从而减少各主要设备的容量,达到显著的节能效果。采用新型墙体材料与复合墙体围护结构。在进行经济性、可行性分析的前提下,在墙体内外侧敷设保温隔热的新材料。

本项目外围护墙体为200厚页岩实心砖墙体,水泥砂浆砌筑,使用30厚中空玻化微珠保温浆料。本项目外墙平均传热系数为Km必须满足《X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规范》(DB51/5027-2008)中表4.2.1-1严寒地区的外墙传热系数≤0.5 W/(m2.K)的规定。

(2)门窗的节能技术措施

尽量减少门窗的面积:门窗是建筑能耗散失的最薄弱部位,面积约占建筑外维护结构面积的30%,其能耗约占建筑总能耗的2/3,其中传热损失为1/3。所以门窗是外维护结构节能的重点。所以在保证日照、采光、通风、观景条件下,尽量减少外门窗洞

35

口的面积。

提高门窗的气密性:房间换气次数由0.8h—1降到 0.5h—1。建筑物的耗冷可降低 8%左右,因此设计中应采用密闭性良好的门窗。通过改进门窗产品结构(如加装密封条),提高门窗气密性。防止空气对流传热。加设密闭条是提高门窗气密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尽量使用新型保温节能门窗:采用热阻大、能耗低的节能材料制造的新型保温节能门窗可大大提高热工性能。同时还要特别注意玻璃的选材。玻璃窗的主要用途是采光,但由于玻璃窗的耗冷量占制冷机最大负荷的20%~30%,冬季单层玻璃窗的耗热量占锅炉负荷的10%~20%,因而控制窗墙比在30%~50%范围内时,窗玻璃尽量选特性玻璃,如吸热玻璃,反射玻璃,隔热遮光薄膜。

合理控制窗墙比:窗墙比是窗洞口与墙的面积比值,增大这两个比值不利于空调建筑节能,应尽量减少空调房间两侧温差大的外墙面积及窗的面积。控制窗墙比、对外墙及屋顶的导热系数等提出具体要求。通过外窗的耗热量占建筑物总耗热量的35%~45%。故在进行前期建筑设计时,在保证室内采光通风的前提下合理控制窗墙比是很重要的,一般北向不大于25%;南向不大于35%;东西向不大于30%。

根据主要房间的外窗面积,选定主要房间外窗<2.5 m2,外窗为四腔中空塑钢窗(PS-CLR5+12A+CLR5);外窗>4.0 m2,

36

外窗为四腔中空塑钢窗(PS-CLR6+12A+Low-E6);两种外窗传热系数值Km必选要满足《X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规范》(DB51/5027-2008)中表4.2.2的外窗的传热系数的规定。

7、屋面的节能措施

本项目屋面为保温非上人屋面,屋面采用的保温材料为50厚挤塑聚苯乙烯泡沫板,找坡层位憎水性散料树脂珍珠岩找坡(平均厚度60),屋面平均传热系数Km满足《X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规范》(DB51/5027-2008)中表4.2.1-1的屋面的传热系数≤0.40的规定。

6.3.2电气节能措施

1、照明

(1)采用高效照明产品。选择高效照明灯具与节能光源合理配合使用。

(2)应用天然采光。充分利用天然采光,节约照明用电。 (3)采用照明节能控制系统。合理布置照明开关,用先进的照明控制器具和开关对照明系统进行控制。

2、变压器及线路

(1)选用低损耗电力变压器。

(2)合理选择变压器台数,使变压器经济运行。

(3)变配电房位置应尽量深入负荷中心,减少线路长度及损耗。

(4)采用铜芯缆线,对大电流长时间运行线路,按经济电

37

流密度选择线芯截面。

3、 配电设备

选用低损耗配电设备,如断路器、熔断器、继电器、互感器、信号灯等。

4、电气控制

宜采用智能控制系统,对空调、风机、水泵、电梯、照明等自动控制,达到节能目的。

6.3.3节水措施

建筑节水是一个系统工程,除应制订有关节水的法律法规、加强日常管理和宣传教育、利用价格杠杆促进节水工作外,还应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以保证建筑节水工作全面深入的开展。

1、给水系统设计时、以最短距离将水输送到用水点,减少输送过程中的压力损失。

2、各用水单元装设计量水表,以鼓励节水。

3、卫生洁具及阀门、水龙头均采用节能、节水型产品,并采用感应式的冲水系统。

4、冷热水管均采用节能的化学管材。

5、采用高效率、节约电能的给排水机电设备。

6、水池、水箱溢流水位均设报警装置,防止进水管阀门故障时,水池、水箱长时间溢流排水。

7、给水系统采用竖向分区方式以控制最不利处用水器具的流出水头,不仅可以节约用水而且增加使用舒适感。

38

8、消火栓箱选配衬塑胶质水带以减少水头损失。

综上所述,在满足各专业节能措施后,节能效果必将符合节能的要求。

综上分析,该项目方案遵循了国家和地方有关节约能源的法律、法规,合理用能标准,以及节能设计规范,是比较全面和适宜的。

39

第七章 环境评价

7.1 分析依据及执行标准

l、《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3、《开发建设活动环境管理人员行为规范》; 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253号; 5、《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 6、《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 7、《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1级标准 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域标准 9、《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

7.2 工期环境影响分析及对策

7.2.1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1、施工扬尘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产生的地面扬尘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来自土方的挖掘扬尘及现场堆放扬尘;二是来自建筑材料包括白灰、水泥、沙子等搬运和搅拌扬尘;三是来自来往运输车辆引起的二次扬尘。

2、施工噪声环境影响分析

建筑施工期的噪声源主要为施工机械和车辆,其特点是问歇性或阵发性,并具有流动性、噪声值较高的特征。因此,在考

4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ax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