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功能

更新时间:2023-12-20 12:1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prothrombin time, PT 参考范围:

以血浆凝固时间计:1 3~1 5秒

以凝固时间比值(PR)计:0.9 0~1.1 0

以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计:0.9 8~1.1 8(Quick一期法) 临床评价:

1.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是一种筛选试验,是用来证实先天性或获得性纤维蛋白原、凝 血酶原和凝血因子V、Ⅶ、x的缺陷或相应抑制物的存在。也用于监测口服抗凝治疗时引起的凝血酶原和因子Ⅶ、x水平的下降。PT试验实质上是对检测样本(血浆)中存在凝血激酶时的再钙化反应,这种过程包括了因子Ⅶa、组织因子、磷脂、钙离子对凝血酶原的活化,凝血酶裂解纤维蛋白原和纤维蛋白单体的聚集交联。但对其他凝血因子是不敏感的;对上述因子的缺乏或相应抑制物存在必须借助其他特殊试验方能区别。

2.PT试验所选用的方法很多,目前Quick一期法最常用,PT试验的结果可用三种不同的形式来表达:

(1)凝固时间表示主要用于一般凝血因子缺陷的筛选,以超过正常对照3秒以上为PT延长;

(2)由于正常对照血浆的重要性,为了比较各实验室间的检测结果,可选用受检者PT值与正常人平均PT值之比(PR)作为表示方式,以超过1.1 0为PT延长;

(3)PT试验的试剂比方法更多,导致试验敏感度相差很多,不但不同标本不同试剂无法比较;就是同一标本不同试剂的比较也很不放心。因而国际上首先完成的止血血栓实验中的标准化试剂是PT试剂,并提出了INR的取向标准,即INR=PRISI。其中ISI为PT试剂出厂时经检测后得出的敏感指数(均应与WHO制定的标准品对照)。PT延长(或PR升高或INR升高)主要反映出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因子、『、Ⅶ、x的缺陷或抑制物的存在,这中间包括先天性和因为维生素K缺乏、肝脏疾病、DIC等引起上述因子活性下降3 3%以上。肾病综合征、某些抗生素、化疗、溶栓治疗时PT亦可延长,口服抗凝治疗和肝素使用时PT延长则是PT试验用于实验监护的基础。PT缩短不太常见,目前认为没有什么特别的临床意义。

3.PT作为临床抗凝治疗的监护,已广泛应用,且主要以INR来表示。一般认为INR 维持在2.5~3.5可能对任何相关治疗都是有效的。如果用时间来表示,则维持在相当正常值的2.5倍到3倍。但要注意试剂的敏感性,敏感度低的ISI值较高,当ISI值超过2.2后,对INR的矫正也含有一定影响,因此,不主张选用高于2.0的ISI值的PT试剂作临床使用。另外,作为筛选试验,PT单独使用的意义是不大的,如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时检测,不但可扩大筛选因子活性范围更可提高对肝素类物质检测的敏感性;而与凝血酶时间的协作,可以了解纤维蛋白原质量问题,也有助于确定是否存在病理性抗凝物质。

4.PT试验用得很广,但有些误区要注意。不是INR的采用就能解决所有PT值的比较问题,INR还是有限的,尤其对于ISI值偏高的试剂,并且对抗凝治疗出现出血到作用时,监护功能是迟钝的,口服抗凝治疗的第一周,INR即使维持2.5~3.5也不能保证对因子V a、X a的足够抑制作用,还需要介入F1+2等检测。而正常情况下,PT的延长也是多见的,特别是血浆标本抗凝比例不当,患者存在超过0.55的高红细胞比容以及采血时适逢患者正在进行静脉输液而导致的血浆稀释。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 参考范围:

3 1~4 3秒 临床评价:

1.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可用来筛选是否能在先天性或获得性因子Ⅶ、Ⅸ、Ⅺ的缺陷或是否存在它们相应的抑制物。APTT也可以用于了解因子Ⅻ、凝肽释放酶原(PK)和高分子量激肽原是否缺乏,虽然后三者的缺乏并不引起临床的出血。如果有严重的因子V、X和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的缺乏,也可在APTT的延长中得到提示;筛选狼疮样抗凝物质 和检测肝素临床使用也是APTT的重要价值。上述判断均建立在检测血浆标本的凝固时间超过正常对照标本1 0秒以上。

2.与PT结果缩短相比,APTT值缩短的机率要高出许多,但除了少数因为凝血因子ⅷ或Ⅻ的活性特别高,存在DIC等高凝状态,其余都是技术上的原因。如分离血浆时血小板去除的不彻底,标本采集不当加之检测延误等所致。

3.由于APTT对肝素的高敏感性,目前已广泛地用在普通肝素抗凝治疗监护中,一般维持在相当正常APTT值的1.5~2.5倍认为是安全有效的。但对于使用日益增多的堡分子量肝素(LMWH),APTT不敏感,可加做抗因子X a和Heptest检测,后者在120秒以内是恰当的。APTT在抗栓酶治疗时,可与PT和TT同时作为辅助监测指标,而将值控制在相当正常值的2.0倍左右。 ,

4.APTT和PT的同时检测是目前二期止血缺陷的主要筛选试验组合。在有临床出血症状的前提下,APTT正常、PT延长则提示因子Ⅶ的缺陷;APTT延长、PT正常则提示因子Ⅷ、Ⅸ、Ⅺ缺陷;APTT、PT均正常则要怀疑因子Ⅻ缺陷的可能;APTT、PT均延长,除因子Ⅱ、V、 I、X缺陷外,主要就是异常抗凝物质的增多。在分析APTT结果时,不要忘了对因子Ⅷ、Ⅸ、Ⅺ而言,其敏感度,最多不超过上述因子活性正常人20%~45%。 血浆复钙时间

recalcification tim,,RTe 参考范围:

2.2~3.8分钟 临床评价:

1.血浆复钙时间测定(RT) 最早是作为内源凝血系统相关凝血因子缺陷的筛选检 查。但由于这个试验敏感性不如APTT,又容易受血小板数量和功能的影响’目前已改 作他用,即筛选是否存在病理性抗凝物质增多。

2.从一管检测增加到使用5个试管,将受检血浆与正常血浆按不同比例混合,然后 再测复钙时间称为复钙交叉试验。如延长的标本能被1/l o量的正常血浆纠正'可认为是 凝血因子的缺乏;如延长的标本不能被少量的正常血浆(一般为等量混合)纠正,则可视 为存在过多的病理性抗凝物质。当然,这试验中必须保证血浆是富含血小板的。 血浆纤维蛋白原

plasma fibrinogen,Fg 参考范围:

2~4g/L(Clauss法) 临床评价:

1.纤维蛋白即凝血因子I,是止血血栓领域中最先了解的一个凝血蛋白,也是凝血过程中的主要蛋白,其血浆浓度为2~4g/L,是肝脏合成的一个带有双重三条多肽链的对称的二聚体结构的蛋白质,其分子量因合成的多肽组成不同可有340000(占7 0%),305000到320000多种形式,这种分子量和结构的不同对正常人的不同年龄阶段的病变时的Fg合成分

析都有一定价值。纤维蛋白原基因长度为5 0kb,定位于4号染色体(4q2831)。Fg除了在凝血过程中作为凝血酶主要作用底物起重要作用外,还在抗凝系统中因受纤溶酶作用分解出多

种具生理活性小片段,不仅如此,在血小板聚集中可与血小板表面GPⅡb/Ⅲa结合而介导血小板聚集;在形成的动脉粥样硬化中可找到Fg;在肿瘤快速生长和血纤转移时,Fg水平也是极高的。纤维蛋白原作为粘附蛋白属是多功能性的。

2.纤维蛋白原增高除了生理情况下的应激反应和妊娠晚期外,主要出现在急性感染、灼伤、动脉粥样硬化、急性心肌梗死、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发性骨髓瘤、糖尿病、妊高症、败血症及某些恶性肿瘤和急性肾炎、尿毒症等。纤维蛋白原减少则见于DIC、原发性纤溶亢进症、重症肝炎肝硬化和溶栓治疗时。

3.除了怀疑止凝血功能方面的异常要考虑Fg检测外,Fg升高的危险性还在于对于心血管疾病的人发生急性血栓栓塞的机会要远远高于Fg正常的人;Fg升高还要诱发动脉粥样硬化,因此在体检,尤其是中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体检时应考虑加做Fg检测。Fg降低是纤溶和DIC时的一个很好的指标,但对先兆子痫和妊高症合并DIC时要注薏:Fg水平的下降不一定在2g/L以下,因为妊娠后期本身Fg水平是高的;同样的理由,还须注意手术后的病人观察。Fg水平下降是溶栓治疗有效的一个指标,但要注意控制在一定范围,一般在1.5g/L左右,因为链激酶等溶栓剂还须有一定量的Fg才能发挥作用。另外也是防止出血的一个措施。肿瘤病人化疗和放疗时有用Fg作为随访,一般来说,Fg水平由高而低,可作为肿瘤受到抑制的一个信号,而突然的升高,往往预示着有远处转移的可能。

4.由于自动化仪器的广泛使用,以及美国的影响,在世界范围内目前检测Fg用的最多的方法是Clauss法。虽然这种方法敏感且快速,便于操作,但对凝血酶试剂的要求要高(不能长时间保存于玻璃器皿中)、高红细胞比容时抗凝剂会相对不足,使用肝素时血浆浓度不能大于1 0U/ml。另外,血中存在副蛋白和纤维降解产物(FDP)都可以影响检测值,尤其是当Fg小于1.5g/L时,应与血清FDP检测同时做。由于Clauss法敏感性的限制,当Fg小于0.75g/L时,误差是很大的,应与APTT、PT、TT等结果一同分析。

Clauss方法检测的Fg需要结构正常,并有一定含量,因此,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和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时,因考虑改用ELISA和RIA等免疫检测手段。 血浆凝血因子Ⅶ、Ⅸ、Ⅺ和Ⅻ促凝血活性测定

plasma factorⅦ、Ⅸ、ⅪandⅫcoagulant activity assays 参考范围:

FⅧ: C 54.29%~168.51% F IX:C 50.09%~222.05% F XI:C 81%~118%

FⅫ: C 61%~148% (均为一期法) 临床评价:

1.血浆凝血因子Ⅷ曾称为抗血友病因子(antihemophilic factor,AHF)或抗血友病球蛋白(antihemophilic globulin,AHG),正常人血浆浓度很不稳定,一般为0.1 mg/L,分子量为330000,肝脏可能是主要的合成场所,其基因定位于X性染色体(Xq28),长度为186kb。凝血因子Ⅸ也称为凝血活酶成分(plasma thromboplasin component,或叫christmas因子,分子量为56000,正常血浆浓度为3~4mg/I。,为肝脏合成的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其基因定位于X染色体(Xq27·’),长度为34kb。凝血因子Ⅺ,又称血浆凝血活酶前质(plasma thromboplastin antecedent,PTA),是一种较为稳定的凝血蛋白,血浆正常浓度为4~6mg/L,分子量为1 60000,由肝脏合成,基因定位于4号染色体(4q 35),长‘度为23kb。因子Ⅻ,也称Hageman因子,正常血浆浓度为2.9mg/I。,分子量为80000,主要由肝脏合成,基因定位于第5号染色体(5 4q33_ter),长度为11.9kb。传统上将因子Ⅶ、Ⅸ、Ⅺ、Ⅻ归纳为内源凝血因子,其中因子Ⅷ主要起辅因子作用,促进Ⅸa活化因子X,而因子Ⅶ血浓度极低,又与VW因子形成复合物,因此临床上有许多病理改变可能影响因子Ⅷ活性,从而表现出

止血血栓疾病中最多见的一种类似血友病中的出血表现与凝血因子Ⅱ、Ⅶ、x一样,因子Ⅸ亦属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蛋白,酶原形式存在的FⅨ主要在Ca2+的存在下,通过Gla区在磷脂膜表面被组织因子一FⅦa复合物激活,也可由FⅪa和较弱的FXa激活。因子Ⅺa(Ⅸ)均能与活化的血小板结合,但不能与静息的血小板作用,抗凝血酶一Ⅲ是灭活因子Ⅸa的主要生理物质。维生物K缺乏不能形成全部1 2个Gla区域,突变、缺乏、插入异常片段等均可引起因子Ⅸ合成障碍,而表现出类似血友病乙的表现。血小板膜内和血浆中均可发现因子Ⅺ,但可能空间结构不同。酶原形成存在于血浆的FⅪ在体内主要由凝血酶和激活了的Xl a自身活化,其主要作用是裂解FⅨ的A2区的一个片段,使FⅨa转变成Ⅸa这种作用的减弱或因子FⅪ的缺乏可引起较轻的出血表现,可称为因子Ⅺ缺乏症。曾被认为是内源启动因子的FⅫ,与激肽系统有广泛的联系,虽然体外APT'I、等实验可以发现因子Ⅻ的缺乏可使凝固时间延长,.但并无证据表明FⅫ与体内凝血激活存在直接的关系。相反,缺乏F XH已被发现可能存在血栓形成。据瑞金医院研究发现,脑腔隙性梗死的病例血中F XH活性降低,证实可能更多的与纤溶激活有关。F XH a可被多种蛋白抑制剂抑制,如C1抑制物、抗凝血酶Ⅲ、Q2巨球蛋白等。

2.血浆中因子Ⅷ、Ⅸ、Ⅺ和Ⅻ促凝活性增高,主要见于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在肾病综合征、口服避孕药、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恶性肿瘤时亦可增高。而单纯的肝病有时可表现出FⅧ:C的升高。血浆因子Ⅷ:C减低,主要表现为血友病甲患者。一般来说小于等于2%为重型患者;大于2%,小于5 9/6为中型;轻型大于5%而小于2 5 9/5;亚临床型大于2 5%,小于4 5%。另外,血管性血友病中的I型和Ⅲ型也常伴有Ⅷ:C减低,某些DIC病后期也有明显的Ⅷ:C减低,因子Ⅷ:C抑制物同样可以引起类似血友病甲的表现。因子Ⅸ:C减低见于血友病乙(如作临床分型,则与血友病甲时对Ⅷ:C的划分范围类似),肝脏病变、维生素K缺乏症、DIC和口服抗凝剂都可能出现Ⅸ:C的减低。因子Ⅺ:C的减低主要在肝病、DIC和因子Ⅺ缺乏症时表现。因子Ⅻ:C的减低虽有报道与DIC和肝病有关,但目前更需重视脑血栓形成的病例。

3.因子Ⅷ:C、Ⅸ:C、Ⅺ:C测定,目前以一期法为主,其检查顺序已不再安排在一般筛选检查、纠正试验、凝血活酶生成试验等之后。而是一旦出现APT'I、的延长或临床因出血而怀疑内源凝血途径的因子缺陷或考虑DIC,但一般相关实验室检查无有力证据时,都可直接检测因子Ⅷ:C、Ⅸ:C和Ⅺ:C。这些因子促凝活性的测定完全可以替代先前的简易凝血活酶生成试验(STGT)纠正试验和Bigg's生成试验,且更加准确。只是Ⅷ:C、Ⅸ:C和Ⅺ:C的降低必须考虑相关抑制物的存在,对Ⅷ:C的下降最好与vWF抗原含量测定同时做,或配合出血时间测定和瑞斯托霉素辅因子活性测定。因子Ⅸ:C的减低,有条件时可做相应的抗原测量测定,或与因子Ⅱ、Ⅶ、x促凝活性同时检测已确定有无维生素K缺乏。对Ⅷ:C、Ⅸ:C和Ⅺ:C均减低的要怀疑血抗凝异常,可用复钙交叉试验(或复钙时间)来确定有无异常抗凝物质的存在。单纯因子Ⅻ的缺陷是少见的,并且因子Ⅻ:C的减低也不会有临床出血表现。此时更应注意观察纤溶活性的变化和血栓形成的可能。

4.因子Ⅷ、Ⅸ、Ⅺ和Ⅻ的促凝活性检测与1I:C、V:C、Ⅶ:C、X:C等一样,都是以相当正常人的百分活性来表示的,因此工作参考值很重要,志愿者以1 00例为好,且年龄段分布要有代表性,制成的混合血浆在-30℃下也只能保持3个月。每次检测都必须制作标准曲线。

血浆凝血因子Ⅱ、V、Ⅶ和X促凝血活性测定

plasma factor II,V,Ⅶand X coagulant activity assays 参考范围:

F ll:C:81%~114.7% F V:C:71.5%~133.3%

F VlI:C:85.7%~120.3%

F X: C:84%~122% (均为一期法) 临床评价:

1.凝血因子Ⅱ即凝血酶原(prothrombin),正常人血浆浓度为150~200mg/L,分子量为72000,由肝脏合成,基因定位于11号染色体(1 lp11~q12),长度为2 1 kb。凝血因子V即前加速因子(proaccelerin),也称易变因子(1abile factor),正常人血浆浓度为5~10mg/L,分子量为330000,主要在肝脏合成,基因定位于1号染色体(1q21-25),基因长度为80kb。凝血因子Ⅶ即稳定因子(stable factor),或称血清凝血酶原转化加速因子(serum prothrombin conversion accelerator,SPCA),正常人血浆浓度为0.5~2.0mg/L(但血清中浓度要高得多),分子量为50000,由肝脏合成,基因定位于1 3号染色体(1 3q34),长度为12.8kb。凝血因子X即Stuart-Prower因子,正常人血浆浓度为6~8mg/L,分子59000,由肝脏合成,基因定位于1 3号染色体(1 3q34-ter),长度为2 2kb。

在所述的四个凝血因子中,因子Ⅱ、Ⅶ、X属于维生素K依赖的因子,其特征是分子中均含有特殊的氨基酸残基-γ羟基谷氨酸(Gla),这种氨基酸残基可以和钙离子结合而发生因子结构上的改变,其目的在于与磷脂膜的结合,进而参与凝血过程。目前已经很肯定的有因子Ⅱ可借助这种残基与F V a、F X a结合;因Ⅶ可借助残基与组织因子结合;因子X则借助Gla在磷脂表面与F V a形成复合。这种凝血功能必须有维生素K的参与,但蛋白合成或糖基化并不一定需维生素K,因此对凝血因子抗原性的测定,不能替代促凝活性的测定。

2..血浆中因子Ⅱ:C、V:C、VlI:C和X:C的水平增高.主要见于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尤其是静脉血栓形成中的深静脉血栓、肺栓塞、肾病综合征和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口服避孕药、恶性肿瘤等。血浆水平下降主要见于获得性的肝病或维生素K缺乏症,DIC和口服抗凝剂治疗时。先天性因子Ⅱ、V、Ⅶ、X的缺陷是极少见的。

3.凝血因子活性测定目前已考虑作为第一线止血血栓实验室检查的内容,而不一定依据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凝血酶原消耗试验及纠正试验等外源、内源凝血途径一般检查的顺序来做。应该说,在因子抗原含量测定尚未普通进行的情况下,单独、分别测定某个因子促凝活性是可靠的,但不能反映肝脏合成功能。因子活性的下降与肝脏功能不平行,各因子下降的水平也是不平行的。一般来说,肝脏病和DIC时,最先影响的是因子Ⅶ和因子Ⅱ,而因子V往往不受影响。相应的凝血因子抑制物虽然是少见的,但因子Ⅱ、V、Ⅶ、X促凝活性下降时,必须排除因子抑制物存在的可能。促凝活性的增高虽然是高凝状态的一个指标,但往往受影响的因素很多,不能以单独的因子促凝活性增高来确定高凝状态或血栓前状态,应该与生理抗凝蛋白和某些分子标志物测定同时进行。

4.由于因子促凝活性是以正常人的百分比为基准的,因此,工作参考范围十分重要,混合血浆制备最好要100名志愿者,且各年龄段都有,男女各半。因为性别与年龄组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而其中肝功能测定、口服避孕药和抗凝剂的使用情况是必须了解的。 血浆凝血因子XⅢ筛选试验 plasma factor XⅢ screening test 参考范围:

2 4小时内纤维蛋白凝块不溶解 临床评价: -

1.凝血因子XⅢ曾称为纤维蛋白稳定因子(fibrin stabilizing factor),是一种存在于血小板、血浆、单核细胞中的一种糖蛋白。因子XⅢ由两个α亚基和两个β亚基组成的四聚体,其血浆浓度为25mg/L,分子量为320000,来源于骨髓中的多种细胞和肝脏,其中α亚基基因定位于6号染色体(6P24~25),β亚基则在1号染色体(1 q31-32.1),因子XⅢ也是酶原形成存在于血浆中的,当大量凝血酶产生后,可切割下α亚基上的一个小肽,并在Ca2+的作用

可认为存在过多的肝素和类肝素物质。

4.凝血酶时间的缩短是极罕见的,这并不代表高凝状态或DIC前期,往往是技术原因,如操作失误、组织液混入血标本、标本在4℃环境中放置过久等。异常纤维蛋白血症和巨球蛋白血症时,也有造成凝血酶时间缩短的可能,凝血酶时间测定也可作为溶栓和抗凝治疗的一个监测指标,尤其在肝素治疗时。 优球蛋白溶解时间

euglobulin lysis time,ELT 参考范围:

加钙法或加酶法90分钟~240分钟 临床评价:

1.优球蛋白是包括纤维蛋白原、纤溶酶原、纤溶酶原激活物等在内的一组蛋白。正常情况下,一定量的样本血浆内他们的含量是稳定的。在样本中加钙离子溶液或一定浓度的凝血酶后,优球蛋白样本会凝结;随着纤溶酶原的激活,如果其活性和量是适当的话,凝结的纤维蛋白可在9 0分钟至1 2 O分钟内溶解。

2.溶解时间缩短多见于纤维蛋白溶解活性亢进,如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症和继发性纤溶亢进(DIC),以及某些溶栓治疗时,个别缩短非常明显的可见于血液学恶性病变,肝硬化和其他转移性恶性肿瘤;溶解时间延长主要发生在怀孕后期,手术后,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新近发生静脉血栓的人以及某些肥胖者。

3.ELT可以反映体内各种因素造成的纤溶活性改变,但在诊断上只有配合其他试验才能确定纤溶改变的原因。如与血清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测定和血浆D二聚体测定联合检测,可用于确定I)IC的诊断,ELT与血浆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和血浆纤溶酶原联合检测,可用于诊断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症;ELT和APT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P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联合检测可用于监护溶栓,抗凝治疗以及抗纤溶治疗的监控。

4.虽然提取优球蛋白的过程中尽量去除了其他抑制、干扰物质但其测定的Fg,tPA,纤溶酶原还是以其含量为主,并不直接反映各自的活性,因此ELT不甚敏感,如果已在进行纤溶治疗或补充纤维蛋白原或过量消耗了纤溶酶原都可以造成误差(前者缩短;后两者延长);优球蛋白的提取,pH值和温度,乃至于离心速度的控制都十分重要,pH值偏低,检测时温度偏低,而离心时温度偏高,离心速度不够都可能使ELT延长;早晨抽取的血标本,ELT最长,中午较短,下午和夜间更短,在具体准备时和结果分析时应加以考虑。 血浆纤溶酶原

plasma plasminogen,PLG 参考范围:

PLG抗原含量:1 80~250mg/L(ELISA) PLG活性:8 1%~1 05%(发色底物) 临床评价:

1.纤溶酶原(PLG)主要在肝脏合成,其血浆浓度为200mg/L,分子量为92000,基因长度52.6kb,定位于6号染色体(6q26-27)。除肝脏细胞外,肾脏细胞和某些肿瘤细胞亦能合成纤溶酶原,并可在内皮细胞和乳腺癌细胞表面表达。纤溶酶原的主要功能是在各种纤溶酶原激活剂的作用下,在精氨酸、缬氨酸处裂解形成纤溶酶(PL)。纤溶酶与其前体纤溶酶原均可与纤维蛋白原结合在一起,并对纤维蛋白(原)进行裂解,这种作用还可延伸到对凝血因子II、V、VII、Ⅷ、X、XI和Xll片段,以及对某些补体、纤粘蛋白等大分子粘附蛋白的降解作用。另外,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后对排卵、肿瘤细胞生长和炎症反应都有影响。

2.纤溶酶原含量减低表明其激活物活性增强,大量纤溶酶原变成纤溶酶,见于原发性纤溶症、DIC、前置胎盘、肿瘤播散、大手术后等;也表现在肝硬化、重症肝炎、门脉高压、

肝叶切除术后等获得性纤溶酶原缺乏时或先天性(遗传性)纤溶酶原缺乏症,后者以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为主,但较获得性缺乏要少得多,且同时测定纤溶酶活性可发现降低更明显,可作为列人易栓症的一个指标。

3.纤溶酶原测定的方式可用来替代早先的优球蛋白溶解时间测定和染色法进行的纤溶酶活性测定,其中纤溶酶原活性测定尤为可靠,但需注意各种厂家提供的发色底物试剂相差甚远,必须选择特定的方法进行,不可套用。另外,在链激酶的溶栓治疗时,纤溶酶原测定十分重要。由于链激酶的溶栓作用需要一定量的纤溶酶原与之结合后,方可再行激活游离的纤溶酶原,因此要保证溶栓效果,必须保证有足够量的纤溶酶原。而治疗开始时纤溶酶原活性或含量的下降,并不说明纤溶活性已增加,需与血清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同时测定,方可了解正在进行的溶栓治疗的全貌。 血浆硫酸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

plasma protamine paracoagulation test,(3P) 参考范围: 阴性 临床评价:

1.血浆硫酸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3P)主要是为测定血浆中是否存在纤维蛋白单体(FM)

而设立。硫酸鱼精蛋白能分离纤维蛋白单体与FDP中的X(X)片所形成的复合物,从而使游离出来的FM自行聚集成肉眼可见的沉淀物或絮状物,即为3P试验阳性。这其中的关键是纤维蛋白原被凝血酶切割后有纤维蛋白单体的存在,而同时纤溶系统的激活又正好处在既有较大片段的FDP存在(X片段),又未将纤维蛋白单体分解完,只有这时,才能做到3P试验的阳性。

2.3P试验阳性主要说明体内凝血酶的形成,并正激活了纤溶系统,因此,在DIC时阳性是明显的。同样的原理,在创伤、手术后、咯血、呕血的患者体内也可出现类似改变,3P试验阳性是可能的。在原发性纤溶症和DIC的晚期以及正常人则3P试验阳性。

3.3P试验是早年诊断DIC较特异的指标,但DIC阶段不同,或实验技术误差,3P试验的假阴性和假阳性是非常多的。如纤维蛋白原含量过低,实验水温低于37℃均可造成假阴性;抽血不顺利、抗凝不均匀、导管内抽血、标本反复冻融或久置、水浴中放置时间超过2 0分钟、贫血等又都可造成假阳性。因此,目前建议用血浆D一二聚体检测来替代3P试验,如果一定要了解纤维蛋白单体情况,可直接检测血浆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含量。 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

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 参考范围:

1.5~10.5ug/L(ELISA) 临床评价:

1.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以前也称为血管纤溶酶原激活物(u—PA),这种纤溶活性物质由血管内皮细胞合成,广泛存在于机体的各种组织中,尤以子宫、肺、前列腺、卵巢、甲状腺和淋巴结中的含量为最高,而肝脏中无t-PA,却是t-PA灭活的主要场所。血浆t-PA浓度为2~5ug/L,含子量为70000,基因长度36.6kb,定位于8号染色体(8p12-q11)。正常人体中存在单链和双链两种类型的t-PA,一般认为双链t—PA的激活纤溶酶作用要强些。它们都以与纤维蛋白结合的形式来提高纤溶活性,将酪氨酸纤溶酶原精氨酸、缬氨酸处的肽链裂解,从而形成纤溶酶。此外,t-PA还可以与纤粘蛋白(Fn)结合出现在肿瘤细胞中,特别是食管癌、结肠癌、肺癌更为明显,其病理意义尚不清楚。

纤溶酶原激活物除t-PA外,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也是十分重要的,也可分为单链和双链u-PA两种类型。泌尿生殖系上皮细胞是u-PA的主要产生部位,肺泡上皮和乳

腺管上皮细胞也能产生u-PA,在适当的条件下,血管内皮细胞受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和白介素-6刺激也产生u-PA。由于u-PA不与纤维蛋白结合,因此纤溶的作用方式是全身性,不如t-PA对局部血凝块和纤维蛋白的作用那么强。由于可产生的u—PA细胞涉及面广,又易受机体活性物质的影响,因此在肿瘤病理学等其他方面应用较多。

2.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的增高随年龄增加,随剧烈运动、应激反应而增加;肝脏病变和肝移植急性期由于对t-PA灭活能力的下降,而使。t-PA水平明显升高;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由于涉及高纤溶和DIC,因此t-PA水平也明显升高。其他在冠心病、口服避孕药、高脂血症时也会增加。

3.与t-PA检测水平增高相反,抗原含量的降低往往是不太明显的。这其中很大的原因在于免疫检测的方法,目前使用的抗体质量不高,而检测内容却包含了游离型t-PA和Fg(Fb)-t-PA—PLG复合物。另外,血液中的嗜异性抗体和类风湿因子都可以影响检测结果。一般主张用t-PA.活性测定解决上述问题,如用发色底物法的话,参考值为300~500IU/L。在急性损伤和手术后,由于作为急性相反应蛋白的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水平升高,可导致t—PA活性减低;妊娠时和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时,由于分泌的PAI水平升高,也是t-PA活性下降的原因。

4.虽然t-PA活性测定较免疫法测含量为准,但都可受多种因素的干扰,如溶血和高脂饮食、抽血是否顺利等。另外,t-PA检测在日益广泛的溶栓治疗监护中十分重要,一般要求静脉注射t-PA l 0到2 O分钟后,血浆t—PA活性或含量达到t-PA正常血浆值的2~3倍时溶栓作用最好。

1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 参考范围:

5~2 0 ug/L(ELISA) 临床评价:

1.1型纤溶酶原活化物抑制物(PAI-1) 主要由血管内皮细胞产生,但平滑肌细胞、真核细胞也能生成PAI-1,因此正常血浆浓度波动很大,0~12ug/L都可谓正常,如果要测定PAI-1的活性,则往往用协定单位(Au)来表示,即室温下,孵育10分钟后可抑制一个国际单位t-PA.所需的PAI-1量。PAI-1分子量为52000,基因长度12.2kb,定位于7号染色体(7q21.3-22)。PAI-1是体内调节t—PA乃至于潜在纤溶活性和抗纤溶系统最重要的物质,它能够以1:1的方式与t—PA(包括单链和双链的)双链u-PA(teu—PA)结合而使其灭活。血液中的多种因素,如激素(地塞米松、胰岛素),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3、肿瘤坏死因子、上皮生长因子、白介素-1)等,都可促进PAI-1的生长,以致使PAI-1在血浆中的抗原含量提高5~6倍。在体外培养中,则发现肝素可使PAI-1活性下降。而更为有趣的是,PAI-1一旦进入血液,即可与一种粘附蛋白(玻璃连接蛋白,vitronectin,VN)结合,虽然,这种结合不影响PAI-1.的活性,但不一定能被PAI-1抗原测定检测出来。

此外,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中还有PAI-2和PAI-3,也是极具生理活性的。其中PAI-2主要来源于胎盘,少量来自单核吞噬细胞,血浆浓度一般低于5u/L,妊娠期尤其是后期可高达100~300ug/L。分子量视是否糖基化而有所不同(46000或70000),基因长度为16.5kb,定位于1 8号染色体(1 8q21-23),其主要作用物是双链u-PA(tcu-PA)。PAI-3的实质是活化蛋白C抑制物(APCI),除抑制u-PA外,主要功能在于调节APC活性,但属于丝氨酸蛋白酶的特性,其更具抑制凝血酶、因子X a、激肽释放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等多种功能。PAI-3的分子量为7 0000(糖基化后),血浆浓度为5ug/L,其浓度高于PAI-1和PAI-2几百倍,因此,在抑制外源性纤溶酶原激活物时起着主要作用。PAI-1、PAI-2、PAI-3有着4 0%左右的同源性,在与其他抗凝和纤溶物质的结构上同源性亦是较高的,因此,PAI检测中必须考虑

相互干扰的问题。而PAI-1属急性相蛋白,也是结果分析时需注意的。

2.理论PAI的缺乏可引起出血表现,但目前仅发现极个别的报道存在PAI-1缺陷时的出血症状。同样PAI-1水平的升高,虽然与胰岛素治疗、细胞因子水平升高有关,但还是发现PAI-1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和静脉栓塞存在相关性;与高甘油三酯和胰岛素抵抗也有一定的联系,但要肯定PAI-1水平升高,必定会造成血栓,还有待更多的证据。

3.目前的PAI-1检测主要是为获取PAI-1与tPA间的平衡信息,并了解机体的潜在纤溶活性。因此PAI_~1.与tPA应同时检测。另外,由于PAI-I.在体内的波动很大,PAI的其他类型又存在较多的结构同源性,因此,泛泛地了解PAI总体情况不利于纤溶水平的分析,一定要将PAI-1与PAI-2、PAI-3分别检测。再者,血液PAI-1中存在三类不同情形,占60%左右的是游离的有活性的PAI-1;20%左右是游离的无活性的PAI-1;另有20%是与tPA结合的复合物形式。所以,都使目前认为发色底物测定PAI-1活性不甚可靠(因为受血中其他PAI的影响),可还是要考虑PAI-1抗原含量与PAI-1.活性同时检测,综合分析,以避免PAI-1不高,却存在促血栓形成因素或PAI-1水平较低却没有出血等症状出现的所谓矛盾现象。

4.PAI-1或其他PAI物质的检测在理论上是很普通的,但技术上要求较高。首先要注意一天中早上的含量较高,活性也较高;下午则是最低。标本采集必须严格定时。为防止体外PAI-1与tPA的结合,应将抗凝剂(一般用枸橼酸盐)的pH值调整到4.0~4.5。同样重要的还有离心温度需在4℃环境中,并且要保证离心力为30000g/min以上,以达到血浆中无血小板,不然血小板中高浓度的PAI-1将导致PAI-1检测结果的严重误差(同样道理,血清中的PAI-1水平就远远高于血浆中的水平)。必要时,采血试管中可放置血小板释放抑制剂。 血浆D-二聚体 plasma D—Dimer 参考范围:

胶乳凝集法<0.5mg/L ELISA法<0.2mg/L 临床评价:

1.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在纤溶酶降解下产生的FDP中的一个成份,是目前认为DIC实验诊断中一个特异性较强的指标。一般而言,血FDP升高和D-二聚体的增多,是继发性纤溶的二个很有价值的指标。此外,在急性白血病、恶性肿瘤、冠心病、心肌梗死、肺梗塞、手术后等各种高凝状态下都可以出现FDP和D-二聚体的升高;重症肝炎、肝硬化和慢性活动性肝炎时,也有类似表现,且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相关。

2.D-二聚体测定中胶乳凝集法因为快速、简单而被广泛使用,但此法不够准确,又因为其抗体制备中混有X片段,因此与纤维蛋白原可引起交叉反应,往往出现假阳性。此时如不以ELISA法确定容易造成误诊。总的来看,FDP和D-二聚体测定已开始逐步替代早先的3P试验和优球蛋白溶解时间测定,并可保证减少实验操作中的失误。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

fibrin(ogen)degradation products,FDP 参考范围:

血清FDP 26~38mg/L

尿FDP 12~44ug/L(ELISA) 临床评价:

1.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是一来自于纤溶酶降解纤维蛋白原或纤维蛋白的片段,纤溶酶作用的底物不同,产生FDP也略有不同。FDP的量不仅反映了体内纤溶酶活性,也可通过FDP其中成份测定了解其源自纤维蛋白原还是纤维蛋白,进而分析是否存在大量的凝血酶生成。血液中的FDP,当量达到一定水平时可竞争性地与凝血酶结合(尤其是其中的

X、Y、E片段),造成凝血酶时间明显延长。并且高水平的血FDP也可从肾脏排出,使尿FDP水平随之上升。来源于交联纤维蛋白的FDP略有不同,除了在X、Y、E片段中更失去了FPA外,还可形成包括D-二聚体在内的多种复合物,在FDP检测中血清FDP<100mg/L,尿FDP为0。

2.目前FDP的测定被看作是最敏感的纤溶活性增高的指标。一般以胶乳颗粒凝集试验(Fi test)作为筛选试验,因为其迅速、成本较低,对可疑病例再行EI。ISA方法检测。可以认为血FDP增高在DIC、原发性纤溶症、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白血病、恶性肿瘤等是非常明显的。如与尿FDP配合,还可对某些肾脏病变作出判断,如血FDP上升、尿FDP亦上升,尿FDP却有不同程度增高,则提示肾小球肾炎、泌尿系统感染和肾移植后排斥反应等。

3.较敏感的ELISA方法测定FDP还可用于某些生理情况下较慢的FDP升高时,如剧烈运动后、妊娠中后期。也可以发现肝脏病变和先兆子痫低水平DIC表现时的FDP轻度上升。当然,如能辅以血浆D-二聚体检测则更好。 血浆α纤溶酶原抑制物

plasma α2-plasmin inhibiton,α2-PI 参考范围:

α2PI活性88%~110%(发色底物) 临床评价:

1.α2-纤溶酶抑制物(α2-PI) 又称α2抗纤溶酶(α2-antiplasmin,α2-AP),这是一种有肝脏合成的糖蛋白,其血浆浓度为7 0mg/L,分子量为70000,基因长度166kb,定位于1 8号染色体。α2PI是体内特异的抑制活性的丝氨酸蛋白酶,可与纤溶酶以1:1的形式结合并使其灭活。一般来说,只有与纤溶酶原和纤维蛋白原结合的α2PI才具抗纤溶作用,而30%左右的游离型α2PI无抑制功能。

2.简单地说,α2PI增高见于动脉和静脉血栓形成、产后、恶性肿瘤以及原发性高血压;α2PI减低则见于肝病、术后、DIC或原发性纤溶症、先天性(遗传性)a2PI缺乏症。现已明确,先天性或遗传性α2PI缺至可造成严重的出血症;继发性纤溶比原发性纤溶有更多的纤溶酶产生,此时纤溶酶与抗纤溶酶很快可形成复合物,而血浆中有α2PI水平含量明显下降;当以t-PA、u-PA等纤溶酶原激活物大量注射进行溶栓治疗时,血浆α2PI存在游离型和与纤维蛋白(原)、纤溶酶原的结合型a2PI,因此,用ELISA.方法检测α2PI功能测定方法,即发色底物法来测定α2PI活性,但需注意检测温度要严格控制在37℃,以链激酶作为激活剂较好。为准确判断体内纤溶活性及α2PI消耗情况,有条件的可直接测定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PAP)。

血栓形成中的某些标志物

determination of some markers in thrombosis 参考范围:

FPA(不吸烟者) 2~4ug/L (ELISA) TAT 1.0~4.1ug/L (ELISA) F1+2 0.44~1.11ug/L (ELISA) PAP(PIC) <0.8mg/L (ELISA) Bpl 5~4 2 0.4~2.8nmol/L (HPLC) SFMC 32.9~64.1mg/L (ELISA) 临床评价:

1.止血血栓理论和实验室检查的快速发展为血栓形成中的很多难题做出了接近准确结果的答案。这其中主要涉及疑难DIC诊断和DIC早期的确定;高凝状态和血栓前期的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aw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