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教育史主观题 浙师大(呕心沥血自己整理的)

更新时间:2024-03-28 13:3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中国古代的伦理道德教育观

所谓伦理道德观是指人们对伦理道德这一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的总看法和基本价值取向。我国古代的伦理道德教育是在儒家理论指导下建立在实践原则基础上的道德教育。自从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将儒家作为中国传统正统思想之后,儒家教育也就成为了中国古代伦理道德教育。

(一)中国古代的伦理道德教育观的基本观点:

“以德主教”的教之本源观。中国传统道德教育重在教化,强调“以身作人”,在道德教化和政令刑法的关系上,坚持以教化为先。

教人“成才”的德育目标观。儒家主张实行德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所谓的“君子”,即具有完善人格的成人。

以仁、爱、孝、悌为基础的德育教育内容观。仁者爱人,儒家将爱人作为正确处理人伦关系的主要准则,而“礼”的核心是“正名”,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关系。孝悌则是“仁爱”的起点和根本,侧重处理家庭内部关系。

注重教化与修身的统一的德育教育方法观,注重内在精神境界的提升。(1)重视自我教育,讲求学思并重,“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讲求反省内求。儒家认为“内省”是日常必用修行方法。孔子主张内省,几事求诸己,“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曾子将孔子的修养方法归结为“吾日三省吾身”,而朱熹则将此方法发展为“省察”,就是要求学生对自己的私欲进行反思。(2)讲求慎言力行。“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讲求克己,自觉自律。所谓克己就是要提倡约束自我言行,使自己的言行合乎君子道德标准,即所谓的自觉、自律。 (一)中国古代伦理道德教育观典型代表人物

(1) 孔子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观和道德教育思想

孔子是中国伦理思想史上第一位具有较完整思想体系的伦理学家,他的伦理道德观念,为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思想奠定了基础。孔子的教育目的是培养从政的君子,而成为君子的主要条件是具有道德品质的修养。所以,在他的教育中,道德居首要地位。那么道教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孔子进而主张道德教育要以“仁”为最高道德准则,以“礼”为道德规范。“仁”被孔子作为最高道德准则。而“仁”最通常的意思就是“爱人”,也就是承认别人的资格,把人当作人来爱。而“礼”被孔子作为道德规范,其最重要的两项便是忠和孝。除了,论述德育的任务、内容,他还总结了道德修养的原则和方法。他强调道德修养不是依靠外在强制,而是靠自觉努力;不是闭门修养,而是参加社会活动。其主要道德原则有:立志;克己;力行;中庸;内省;改过。

(2) 朱熹以“三纲五常”为主要内容的伦理道德观

德育到了宋代之后其政治工具性日益体现出来。道德教育是朱熹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朱熹十分重视道德教育,主张将道德教育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他认为道德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存天理,灭人欲”。他所说的天理是指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伦理道德。“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朱熹关于道德教育德方法可概括为:立志;居敬;存养;省察;力行。 (三)对中国古代伦理道德教育观的评价和现实借鉴意义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德育观远远超出狭隘的功力范围,侧重于对个体内在品质的提升,注重德行的培养,提倡发奋斗志,强调道德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这在我们今天的教育中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二、儒学的教育制度形成发展的整个阶段

(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孔门教育”——私学

孔子兴办私学,培养了第一批儒家弟子,并奋力宣传和实践自己的思想主张。孔子的私学教育形式为儒家培养了一大批的人才,成为了儒学教育培养的主要阵地。战国时期出现了《大学》、《中庸》、《学记》、《乐记》等著作。 (二) 汉代兴太学以养儒士

自从汉武帝实行“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儒家便成为中国传统正统思想,儒家教育也就成为官方的主流教育,为儒学官方化和制度化奠定了基础。汉代儒学的教育制度结构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私学,而另一种是官学。官学分为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中央官学最重要的是以传授儒家经典为主的太学,地方官学主要是郡国学。其中太学的建立,意味着以经学教育为基本内容的中国封建教育制度的正式确立。在汉代,不管是私学还是官学,都将儒学将为其主要教学内容。特别是太学实际上是一所儒学专门学校,所传授的知识是单一的儒家经典。

(三) 隋唐时期的不断变革 经过隋唐时期的发展,学校教育体系形成了等级森严的普遍教育体系,内部不断变革创新。第一,学校教育机构体系主要由私学和官学组成,其中官学出现了很大变革。中央官学方面,隋朝有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唐代,国子监成为中央政府教育行政机构和国家最高学府。隋唐地方官学方面,政府设置州县学,在全国形成官学的学校教育网。第二,学校内部管理制度变革,使入学资格、学校礼仪、专业教育、成绩考核、违规惩罚、休假处理等方面纳入法制轨道,依法制对学校进行管理。此外,出现科举制度,影响着学校教育制度。 (四) 宋代时期儒学教育制度变革

宋朝发动三次兴学运动,促进了儒学教育制度的变革。第一,建立和变革中央和地方的官学体系。中央官学属于国子监管辖的有国子学、太学、辟雍、四学门、广文馆、武学、等,属于中央管辖的有医学、算学、书学、画学等;直属于中央政府的有资善堂、宗学、诸王公学等。地方官学有州学、府学、军学、监学以及县学。第二,书院萌芽于唐,但作为一种教育制度的形成和形成则在宋,以儒学为主要教育内容的书院,在促进儒学传播和培养儒学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 明代儒学教育制度的完善

明代儒学教育制度日趋完善。第一,明朝建立了较完备的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体系。中央设立的主要有国子监,此外还有宗学、武学等。地方设立的组要有府学、州学、县学,以及都司儒学、行都儒学、卫儒学、都转运司儒学、宣慰司儒学,此外还有武学、医学、阴阳学和社学等。第二, 学校内部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①国子监:创立监生历事制度和实行实行积分法②社学制度更趋完善。③形成从地方到中央相衔接的学制体统。

(六)清代儒学教育制度

清朝官学制度基本上沿袭明朝旧制,亦分为中央和地方。中央设有国子监外,此外还有宗学、八旗官学、算学等。地方设立的主要有州学、县学和卫学,统称为儒学。此外,清朝书院不但数量超前代,还涌现出几个有特色的书院。

总而言之,儒学的教育制度发展是一个产生、制度化并不断完善的过程。

三、中国近代教育改革哪些成就,那些不足。

中国近代教育改革主要有洋务运动教育改革、百日维新教育改革、民国初期教育改革。这三次教育改革都有力冲击传统教育思想,促进教育现代化,取得一定成就。同时,由于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改革带有封建痕迹,具有不彻底性。 (一) 洋务运动教育改革

洋务运动的主要措施包括:创办洋务学堂;洋务留学教育 成功之处:

第一,创办洋务学堂。①洋务学堂以西方近代科技文化作为主要课程,在形式上也引入了资本主义因素,初步具备了近代教育的特征。②打破了传统封建伦理教育一统天下的局面,逐渐动摇和瓦解了旧的教育体制,实际启动了近代中国教育改革的进程。

第二,洋务留学教育。①它是中国教育走向世界过程中最名符其实的一步,就引进“西学”而言,不再有比留学更彻底的途径。②归国留学生献其所学,在事业上作出突出成就,取得了一定的社会地位,有力地回击了守旧派“终鲜实效”的预言,也改变着人们的科举正途观念。

总之,洋务教育运动实际上启动了中国传统教育向近代教育过渡的进程,将“师夷技长”的思想付诸实践,冲击了传统封建教育制度,传播了近代资本主义和教育观念。 存在不足:

第一,洋务学堂方面。它植根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土壤,又表现出新旧杂糅的特点。①洋务学堂零星分散,缺乏全国性的整体规划和学制系统。学校与学校之间是相互孤立的。②洋务学堂必然不放弃四书五经的学习。③洋务大臣对洋务学堂的管理免不了粘上封建官僚习气。洋务学堂在西学课程的教学和相关环节的管理上都依赖外人,影响学堂的正常办理。

第二,洋务留学教育方面:①由于社会的落后和封建制度的桎梏,并非人人得以尽展其才②洋务留学教育虽规模小,人数少,而且开展的并不是很顺利,例如留美儿童未按计划完成学业而被悉数撤回。

总之,洋务教育活动受“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指导思想的制约,处在封建传统社会为主体的文化教育环境中,带有封建痕迹,改革不彻底,其成就有效。 (二)“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

其主要内容有:设立京师大学堂;废除八股考试,改革科举制度;实力讲求西学,普遍建立新式学堂。 成功之处:

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措施,反映了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和愿望,对封建传统教育产生了强大冲击。百日维新那种“人人谈时务,家家言西学”,激荡起来一股思想解放潮流,放眼世界,渴求新知风尚,已不可遏止。①设立京师大学堂,使其成为全国最高学府②废八股,改革科举,使人们开始向往富有朝气的新式教育。③讲西学,建新式学堂,冲击传统教育体系,促进西学的传播。 存在不足:

第一,因为时间太短,大多数封建官僚因循守旧,废八股、改祠庙为学堂等又触及一些人利益,这些措施在推行中遭到抵制和拖延,大多未及施行即被守旧派宣布废止。第二,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带有封建痕迹,改革不彻底。 (三)民国初年的教育变革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民初教育方针的确立;壬子癸丑学制形成。 成功之处:

第一,通过民国教育方针,建立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制度体系,完成了资产阶级依法改革封建教育的法定程序。这表明了资产阶级对近代教育的平民化和开放化的深刻理解。

第二,①《壬子癸丑学制》是民国第一个学制,比较全面地反映了资产阶级对教育的要求。它也是民国初期的中心学制,到1922年新的学制出台前,虽有局部调整,但其整体结构框架基本保持未变。②《壬子癸丑学制》以法定形式集中表达可资产阶级改革教育构想。根据民主共和的精神,清除了清代学制中封建专制性因素,缩短了学制,不再限制女子入学,取消经科考试。同时,也继承了清末学制的三级模式,发展义务教育,重视实业教育的合理因素。

不足之处:第一,由于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封建势力根深蒂固以及袁世凯的倒行逆转,民国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经历了巨大反复,导致严重的封建教育回溯现象。 第二,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改革带有封建痕迹,改革不彻底。

四、从东西方文化差异视角看东西方教育哪些相同哪些不同?

“文化”古意为“以文化之”,即用“人文”来“教化”人,可见,文化一词本身含有教育的意思。中国传统文化和以欧洲文化为主导的西方文化历经数千年传承已经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丰厚遗产。由于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发展过程等因素的不同,中西方文化呈现出巨大的差异。第一是在语言文字差异:中国是象形表意,西方则是 符号。第二是思维上的差异:中国传统文化是建立主客观相统一思想的基础上,强调关注主体与客体的统一;而西方文化则建立在认识主体和认识对象的二维分立的基础上上,强调关注认识对象的客观性。不同的文化心理也孕育了中西方不同的教育,具体表现如下:

(一)人性教育观差异

从主流文化和主流教育上讲,中国的教育观点在本质上是建立在人性可变观点基础之上的,一般认为人性具有极大的可塑性,人性是可以改变的,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因此,强调教育要创设良好环境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西方的教育观点在本质上是建立在“善”的人性假设基础之上的。古希腊智者曾把人分为“肉体”和“灵魂”两部分,并赋予“灵魂”以“上帝”形象,西方人认为人性中天生带有一种神性。因此,西方教育者将教育看成用知识去“导出”“引出”人的善性。

(二)教育内容的差异

中国古代教育家在人性可塑造基础上论证教育是必要的,他进一步提出要根据社会政治发展需求去要求如何提升个人道德修养。在古代中国,以“仁、爱、孝、悌”和“三纲五常”为其主的伦理道德教育是中国传统教育的主要内容。一方面,这些教育内容都是出于维护当时政治统治的需要,而另一方面,这些教育内容是实质上是古人们在实践过程中从自身学习等概括出来的,带有很强烈的主观性。因此,中国传统教育内容缺乏对客观规律的追求和总结,中国古代教育家也未构建出一个完整的系统的有逻辑的理论体系。

而西方由于受到机械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等哲学思维的影响,西方教育家将客观规律知识的总结和阐述作为其使命,其教育内容是一个严密的完整的有逻辑的理论体系,特别是注重对客观规律的总结和概括。 (三)教育方法的差异

中国传统的教育侧重于个人自我道德的修养, “克己”、“内省”是其重要的教育方法。所谓克己就是要提倡约束自我言行,使自己的言行合乎君子道德标准,即所谓的自觉、自律。儒家认为“内省”是日常必用修行方法。孔子学生将孔子的修养方法归结为“吾日三省吾身”,而朱熹则将此方法发展为“省察”,就是要求学生对自己的私欲进行反思。 而西方的教育则侧重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因此教育方法也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以便有利于对客观规律的把握,其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由于人类文化和教育活动存在着一些共同方面,因此中西方教育也存在着一些相同之处。例如,在教育目的方面,两者关注教育目的并都认为人是可以通过教育来促进自身的发展的,而教育目的也正是为了人的发展。在教育方法上,两者都关注教育方法的运用,都赞同要结合实际情况采取适合的教育方法进行教育。

东西方教育各有利弊、各有长短,各有特色,各有精彩之处,它们之间有着较强的互补性,应该从各自身上汲取长处,弥补不足。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as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