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通作者之意_开览者之心_金圣叹评点_水浒_美学思想初探

更新时间:2023-05-20 00:55: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 1卷第2期 02 0 10年 6月

广东培正学院学报J O U R N A L O F G U A N G D O N G P E IZ H E N G C O L L E G E

V o l.1 0 N O . 2

Ju n . O IO Z

通作者之意,开览者之心金圣叹评点水浒美学思想初探

肖启斌(广东培正学院党委办公室,广东广州 5 ( 1 )830摘要:金圣叹作为中国古代小说点评大家,在小说批评和理论创造上作出了巨大贡献本文探

讨了圣叹品评金

水浒

所阐发的美学思想,其具有新意和闪光点的美学观点是:因缘生法典型

三境之说

以及人物性格的典型之说,阐述了他的美学贡献关键词:金圣叹;因缘生法;三境;

中图分类号: 10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粤内登字O一 7 1026

(2 1 ) (一 3一 ) ( 0 ) 005 2

金圣叹 (1 0一 1 6 )是中国 1世纪杰出的文 6 8 6 1 7

无法而不坏

今施耐庵此篇之意则又双用,其意

学批评家,他所评点的七十回本

水浒传

自崇祯版

若曰:文如画工师,亦如大火聚,随手而造成,亦复随手坏如文心亦尔,见文当观心见文不见心,莫读我此传 I] l ([ 2佛家有云即幻,

十四年 (1 4 )贯华堂刊行以来,成为 61

水浒传

本系统中一个很重要的文本,在有清一代及民国时期,其刊刻之繁,流行之广,是任何一部其他小说作品或经典作品所不能望其项背的它几乎垄断

一切有为法,如如镜中象,无体

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可得,惟心虚妄,以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

了自 1世纪中叶至 2世纪中叶近三百年的水浒 7 0传读者金圣叹以其具有创新精神的批评家开阔水浒传所做的创造性的的视野和超前的理念对

法灭故变化心

即朋这种情形正类似于小说创作的过程,亦正如金圣叹所言金圣叹点化水浒

因为文学的构思也同样如工画师随手而造并主宰其如文心亦尔,见文当观也是从才子文心捏造

工作,丰富和深化了中国古代小说评点批评的理论

范式本文借金圣叹美学思想中富有代表性的因缘生法三境之说和典型之说,以窥金氏美学思想的精髓所在一因缘生法因缘生法是金圣叹匠心独运,颇带神秘

而出,愚夫则必谓其真有其事 !]金氏由此点 8 l出因缘生法因缘生法一词出于释典释典解释现象界之显现,谓离不开观者自身之心源前者为法诸法何在?,后者为因缘正所谓因缘不生,一切法,离所作因缘不生以因

色彩的点评之说

对此,金圣叹在第五回的一则夹施耐庵说一座瓦官寺,读心如工画师,圣叹为

缘故诸法生金圣叹有曰:

释家直以因缘生

法,为其文总持世尊说因缘法,为破我而说也大

批中作了形象的阐释:便是无了瓦官寺

者亦便是一座瓦官寺;耐庵说烧了瓦官寺,读者亦大雄先生之言曰:造种种五阴,一切世间中,无法而不造之续日:

千一切,皆因缘生法生子,乃纵横所成十也因半说是缘

然因缘所生法,非如父母所众生执我成病,世尊以因半说是根尘合

缘二字为药,即将所执之我,分作两半句六根,因也;六尘,缘也

心如大火聚,坏种种五阴一切过去者,

收稿日期: 20 0一一 1 4 2 0 0

作者简介:肖启斌 ( 1982一 ),男,湖南衡阳人,广东培正学院党委办公室科员,硕士,研究方向:文艺理论与文化传播53

肖启斌:

通作者之意,开览者之心

金圣叹评点

水浒

美学思想初探而

而识生焉,三法和合,是固有我,其实本无有我 l] 3佛家不承认纯粹的主观,也不承认纯粹的客观,因

至,则是其纸上无字,无句,无局,无思者也

独能令千万世下之读吾文者,其心头眼底乃窗窗有

缘和合斯有诸法属性支配的万象然而然的起灭过程大要义:一是说法

因此,诸法就是流动,被其内在一旦因缘起法象生,它就有其自由此可见,诸法因缘生法因缘生法有二诸水的缘起根据;二是说

思,乃摇摇有句,乃铿铿有句,而烨烨有字,则是其提笔临纸之时,才以绕其前,才以绕其后,而非徒卒然之事也界:言;圣境神境 2 5 9 1 4他所提出的三境之说概括了文学创作的三种构思状态以及所达到的艺术境

起后的生灭过程,此之为

,即作家按预先的构思去表达,两者,即作家在构思时没有想到的东西,

第五十回写

时迁偷甲

施耐庵写之极逼真自古淫妇无

完全吻合,就艺术效果而言,则是虽辞达却意尽于由于顺着人物性格写,随着故事情节发展写,结果

生动,金圣叹于是感慨施耐庵缘何如此出色,金圣叹说:文字法也经曰:因缘和合,无法不有因缘生法,一切具足印板偷汉法,偷儿无印板做贼法,才子亦无印板做是故龙树著书,而耐庵作水浒以破因缘品其篇,盖深恶因缘

在传达时写了出来,出现了本无意得之,不期然而然的神妙境界;就艺术效果而言,则是言有尽而意无穷化境,是在一种难以理喻,冲动迷

一传,直以因缘生法,为其文字总持,是深达因缘也夫深达因缘之人,则岂准非淫妇也,非偷儿也,

狂的非理性的创作心态的支配下,沿着性格逻辑与情节发展,任其文思泉涌,信

笔写来,有如造化神工] 6 l,就其艺术效果而言,则往往含而不露无字,无句,意在言外,且能激发读者联想,于

亦复非奸雄也,非豪杰也时

何也?写豪杰,奸雄之] 4 l

其文亦随因缘而起,则是耐庵固无与也

一言以概之,则是直以因缘生法,为其文字总持宇宙万物的生灭,都是内外因彼此作用的结果,离开了一定的内因外缘,事物便失去了存在的依据世间的人和事都体现了因缘生法,文学

无局,无思处领会其丰富的内涵圣境是理性状态,化境是非理性状态,神境介于理性与非理性之间

其三境之中,金氏当然心仪于化境点中格外留意,如在第二十二回日:先学为马,然后命笔

,故而在评传闻赵松雪

创作中人和事也应符合主体以己之心体会人事的

因缘生法因缘

的道理创作,从而使人物情

好画马,晚更人妙 .每欲构思,便于密室解衣踞地,

一日管夫人来,见赵宛然马

节符合自身的逻辑关联,从而传神地展现出一个本质虚幻却给人以真实效果的艺术世界金圣叹用因缘生法分析了宋江杀惜的情节: ! ! 6 4宋江之杀,从作者真已深指一系列婆惜叫中来;婆惜之叫,从莺刀中来达十二因缘法也发生发展

也今耐庵为此文,想亦复解衣踞地,作一扑,一掀,一剪势耶?东坡画雁诗云:野雁见人时,未起意先改君从何处看,得此无人态?我真不知耐庵何处有此一副虎食人方法在胸中也中,独以才子许此一人,岂虚誉哉 !之说是金圣叹审美理想的集中体现能否进人三境特别是化境圣叹于三千年哪7 2三境他认为,创作,取决于作

十二因缘

因果关系形成的逻辑环节,金批借此分析小说情节结果之间的关联:宋江起初本不想杀

阎婆惜,是婆惜的喊叫让他产生杀人的念头,而婆惜喊叫又是因为看到宋江的莺刀小说文本随着事

家的学养与才华,而学养和才华是在运用形象思维辛勤笔耕的历练中磨砺出来的平生引以快意的才子之说乃绕乎构思以后者,才子也 ! 9] 7;金圣叹由此而推出序一就有云今

件的内在规律,一环紧扣一环地铺陈开来,形成了一个连续运动关联紧密的情节序列这一分析点出了小说文本中故事情节发展的深层规律和自身逻辑,将小说文本作为一个自足圆成的对象来观照,从一个侧面折射出金氏美学思想的独到之处二三境之说心之所

天下之人,徒知有才者始能构思,不知古人用才者,依世人之所谓

才,则是文成于易者,才子也;依古人之所谓才,则必文成于难为了更形象的论证其才子之说,凌云蔽日之姿,其初本于破核分又才之为言裁他还拈出两个同音词来解才:一为材;一为裁

金圣叹在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序一云:气合之所至,手亦至焉者,文章之圣境也

才之为言材也

荚之时,具有凌云蔽日之势;于凌云蔽日之时,不出破核分荚之势,此所谓材之说也

不至,手亦至焉者,文章之神境也:心之所不至手亦不至焉者,文章之化境也54

夫文章至于心手皆不

有全锦在手,无全锦在目;无全衣在目,有全

第 1卷第 2期 0

广东培正学院学报

20 10年第 2期

衣在心;见其领,知其袖;见其襟知其披也然各异,而宛然共成者,此所谓裁之说也

夫领1] 5 7[ 0

此外金圣叹是小说史上第一个使用

典型

则非袖,而襟则非披,然左右相就,前后相合,离三刻画人物浒性格叹选取

一概念评论小说人物的批评家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一回写武松在瑞龙镇送别宋江时说:我送哥哥一程了,却回来夹批曰:真正哥哥既死,且把认义哥哥远送,所谓虽无老成

典型之说水浒的形象塑造对于小说如何性格,提出了具有恒久生命力的审美

金圣叹联系

人,尚有典型也本指常规

引文出于诗大雅荡典范之义

,如

命题金圣叹说

别一部书,看一遍即休,独有水

旧法,后世引申为楷模

只是看不厌,无非为他把一百八个人性格都一词古已有之,本指人的性情品格性格金圣

谢肇制五杂姐称晋之世说

唐之酉阳,] 8[,

写出来,写一百八个人性格,真是一百八样 1] 6 4 s一词概括小说文学人物形象的个性

卓然为诸家之冠,其叙事文采,足见一代典型

最早将典型引人小说批评,称世说新语阳杂姐用典型径的叙事文采为同类著作之典范这一概念虽然也取楷模

金圣叹使

特征,标志着小说的审美潜质获得了更深人的发掘金圣叹把人物性格放到小说审美特征的中心地位,这比黑格尔的性格说早两百年不仅如此,他还对

典范之义,但

以此评论小说人物,指出了小说塑造典型性格的路

金圣叹出于对典型性格的关注,对如何塑造典品评金圣叹为第五才子衬染等手

如何塑造人物性格进行了深人的探讨金圣叹粼第

型性格作了深人的探讨

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序三云:状,人有其声口评称:鲁达格林冲

水浒传所叙,

书施耐庵水浒传物之间的相互对照

所写的读法及评

语,尤为注意人映衬以及景物烘托

叙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 l3[]他又在第二十五回回前总 7 l杨志各自有其胸襟,各自有 l 16[0胸襟性装声口气质

法对塑造典型性格的作用这里仅举数例可见一斑要衬宋江奸诈,不觉写作李透真率;要衬石秀尖利,不觉写作杨雄糊涂 (读第五才子书法 )写鲁达踏匾了酒器偷了去后,接连便写李周二人分赃数语,其大其小,虽妇人小儿,皆洞然见之 (第四回回前总评 )处处将戴宗反衬宋江,逐令宋江愈慷慨愈出丑,皆属作者匠心之笔夹批 )

其心地,各自有其形状,各自有其装束就是由每个人物的形状束所表现出来的性情 J地,合

这也就是古代画论所说的以形写神

金圣叹继容与堂刊本与袁无涯刊本评者将中国古代画论的这一术语用于剖析人物形象的塑造之后,就

(第三十七回回前总评 )(第六十回

作品中的具体人物以大量笔墨加以具体分析,进一步丰富了论的文字情以形写神理论的内涵为了区别与画神理一词来声心以形写神,金圣叹点化出

勤勤描写众人,皆染叶衬花之法

写雪天擒索超,略写索超而勤写雪天者,写得雪天精神,便令索超精神此画家所谓衬染之法,不可不一用也 (第六十三回回前总评 )格物之法,以忠恕为门的命金圣叹提出的

诊释人物个性包括

第五十七回回前总评称描写鲁达的装束性情形状气质声口在内的胸襟

不惟声情鲁达也,盖其神理悉鲁达也

各种表现人物

题,使其对塑造典型性格的探究上升到哲学的高度

地的音容笑貌譬如第六十回吴用智赚玉麒麟,

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序三云:天下之文章,无有出水浒耐庵先生右者

吴用给卢俊义算卦,说他有百日血光之灾除非去东南方一千里之外,可以免此大难燕青说他学得些个棒法,愿随同前往

,

只于是

右者;天下之格物君子,无有出施学者诚能澄怀格物,发皇文章,岂

卢俊义让燕青留守家园,让李固随他到泰安州躲避李固与

不一代文物之林,然但能善读人绰绰有余也

水浒

而已,为其

施耐庵以一心所运,而一百八人格物亦有法,汝何谓忠?天下因

卢俊义娘子有染,以近日有些脚气得症状推脱,卢俊义大怒,李固吓得只看娘子,娘子便漾漾地对这三句话,金圣叹批日:进去,燕青更不再说

各自人妙者,无他,十年格物而一朝物格,斯以一笔而写百千万人,固不以为难也应知之格物之法,以忠恕为门

如画,如画,三句写三个人,便活画

出三个人神

缘生法,固忠不必学而至于忠,天下自然无法不忠

理来,妙笔,妙笔

I],,,6

吾既忠,则人亦忠,盗贼亦忠,犬鼠亦忠

盗贼犬

肖启斌:鼠无不忠者,所谓恕也是先不如因缘生法

通作者之意,开览者之心夫然后格物,夫然后能尽不

金圣叹评点

水浒

美学思想初探忠恕为斗解,

l,0],在小说创作中,只要以 2以因缘生法为刀尺

人之性,而可以赞化育,参天地今之世人,吾知之,不知因缘生法,则不知忠

,就能刻画出逼真的人

物形象

这就是金圣叹点评

水浒

写一百八个

知忠,何知恕哉?川7小说家以一心所运,能一 9]笔而写百千万人,使笔下人物个个逼真,各不相同,只因十年格物长期探究现实世界的因缘,

人性格,真是一百八样文生事

的秘密,亦即是在全面认

知观照对象的基础上,创作主体从逻辑真实出发因,就能塑造出栩栩如生的典型性格,更是灵心妙舍,开后金圣叹点评水浒的美学思想的阐释不仅通作者之意,开览者之心人无限眼界,无限文心, 1 2他对小说艺术审美 6 3

从而达到物的性格

一朝物格,尽人之性如何格物

把握各种人格物

?金圣叹的回答是

之法,以忠恕为门仁语学而:

忠恕一词,始见于论语里 99 1 3何谓忠?] 9[忠论语卫灵公 l] 9[ 6亦即论论就是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价值的深人挖掘和精辟阐释,昭示着小说理论在传统文艺思想的背景下实现了自己的话语体系建构用叶朗先生的话说,美学史上划时代的贡献参考文献:] l[金圣叹 .贯华堂第五才子书水浒传 M]社, 1985 .

为人谋而不忠乎?

替人谋划要尽力竭力何谓恕?其恕乎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金圣叹使用前总评日:忠恕

中国古典小说美学,只有到这是金圣叹在中国 11 2 6 3

了金圣叹,才算真正建立起来

语雍也所谓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1 6 95

这一概念,与其说是对儒学传六经注我第四十二回回

统的继承,不如说是

盖忠之为言中心之谓也

喜怒哀乐之

.南京:江苏古籍出版

未发,谓之中;发而为喜怒哀乐之中节,谓之心;率我之喜怒哀乐自然诚于中,形于外,谓之忠

] 2[丁福保 .金刚经笺注[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 .] M 43[]黄霖 .中国古代小说论著选 (下编 ) M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 124.

知家国,天下之人率其喜怒哀乐无不自然诚于中,形于外,谓之恕性

[叩巧就文学创作而言,

是人的内在性情的自然表露,是

人物性格的具体个性化的呈现,恰如眼及所见的火光,耳及

] 4[陈洪 .中国小说理论史 M .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 19 2: 35 .] 9 8] 5[金圣叹 .读第五才子书法 I .金圣叹全集 M] A]出版社, 1 8 . 9 5

.南京:江苏古籍

所闻的钟声,都是具体的性

恕则为忠的延伸,,说到底,就是从

由己推人,反映的是文学作品主体的特殊性和差异格物之法,以忠恕为门因缘生法人手,去认识万事万物的独特个性

] 6[刘欣中 .金圣叹的小说理论 M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 86]:18 5

] 7[金圣叹 .水浒传会评本 (上卷 )[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 .] M 1[ 8]谢肇制 .五杂姐[].北京:中华书局, 1952: 5 15 M l 9[杨伯峻 .论语译注[M .北京:中华书局, 198 .] 4 l1[ 0施耐庵 .容与堂本水浒传[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 8 .] M 9 l[ 11叶朗 .中国美学大纲 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 8 .] 9 5

当然,这也就是把握典型性格的路径和方法为此,

他在

序三

中进一步说:

忠恕,量万物之以斗施耐庵左手握

解也;因缘生法,裁世界之刀尺也性情气质形状

如是斗解,右手持如是刀尺,而仅乃叙一百八人之声口者,是犹小试其端也

(责任编辑:郑春元,责任校对:高文翔

彭海河 )

G r a sP in g th e M e a n in g o f th e W r ite几 O P e n in g th e M in d o f R e a d e r sP ro b e in to J i S h en g ta n 5 A e sth etie s in C rit cism o f th e H ero es o f th e M a rsh es i

X IA O Q i bi一n

( ar P t y

C om m it ee O f ee, G uangdong P ei eng C ol ege, G uangzh ou,G uangdong, 5 10830) t i zh l: A s a g rea t eriti o f C h i e se an e ien t n o v e ls, Jin g S h e n g ta n m ad e sig n if ca n t eo n trib u ti n to n o v e l c n i o5 ae sth e ti th o u g h ts w h en e ri e iz i g th e H ee ti n

A b s tr C a t S

e r tie ism an d th e o叮 erea tio n . T h is a r i le e x p l re s Jin g S h e n g ta n i t e o

roes o f t e M arshes. H i inn ovati e aest eti view s are:yah Prati a sam ut adah, T hree一 eal C o neeP t an d the h s v h e y t P R mrep re sen a io n o f e h a a t rs i t r c e p erso n alitie s, w h i h ex p la i h i ae st e tie eo n tr b u ti n . e n s h i o

窿州 o rd s:Jing S hen gtang; Y h p ratitya Sam ut ad ah: T hree R ealm; R Presen ati n a P e i o5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aq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