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

更新时间:2024-04-15 19:3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1、教育心理学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能发挥什么作用?

⑴ 科学理论上的指导作用。

①为教育现象提供不同于传统常识的新观点。 ②为课堂教学提供理论性指导。教育心理学为实际教学提供了一般性的原则或技术。教师可结合自己的教学材料,将这些原则转变为一定的教学程序或活动。 ③帮助教师分析、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 ⑵ 研究方法上的指导作用。

①帮助教师应用研究的方法来了解问题。 ②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创造性的、持续的研究。教育心理学为教育提供的是一般性的理论指导,教师在应用一般的原理和方法的同时还需进行创造性的持续的研究,去验证这些原理并解决自己的特定问题。

2、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

(1)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2)发展时期(20到50年代末) (3)成熟时期(60到70年代末) (4)完善时期(80年代以后)。

3、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呈现出什么新趋势?

⑴ 新时代教育心理学所面临的挑战:

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教育心理学为其提供新的学习和教学理论基础。为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教育心理学必须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为改革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②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传统的学教理论产生了巨大冲击。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媒体系统正在发生变革,多媒体网络环境将成为21世纪学习的主要环境,这一新的教学传媒环境给学习和教学提供了许多传统媒体所不具有的潜在优越性和广阔的前景,使得传统学习和教学理论所隐含的某些假设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⑵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新趋势:

①研究学习者的主体性 ②研究学习者的能动性

③研究学习的内在过程和机制 ④研究社会性环境的影响

⑤ 研究情景性环境的影响 ⑥ 研究文化背景的影响

⑦ 研究学习环境设计和有效教学模式 ⑧ 研究信息技术的利用。

4、20世纪80年代以后,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哪些方面? 布鲁纳:(1) 主动性研究 (2) 反思性研究 (3) 合作性研究

(4) 社会文化研究 (5) 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研究。

5、试述学与教过程的基本因素?

(1) 学与教过程的基本因素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

1

(2)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任何教学都必须通过学生起作用。学生这一要素主要通过群体差异和个体差异两个方面影响学与教的过程

(3)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处于指导地位。学校教育需要按照特定的教学目标来最有效地组织教学,教师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教师主要通过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教学风格等基本的心理特性影响学与教的过程。

(4) 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

(5) 教学媒体。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它不仅影响着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容量的大小,而且对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教学组织形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法等都有影响。

(6) 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它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教师的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而且影响着学生的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等心理特性的发展。

6、试述学与教的过程及相互影响?

(1)学与教的过程包含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及评价/反思过程。

(2)学习过程是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3)教学过程是指教师设计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理解、思考、探索和发现的过程;使其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4)评价/反思过程虽是一个独立的成分,但它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包括在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以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和反思。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以自身先前知识和学习发展水平为基础的,是在教学过程的背景下进行的,学习的进展随教学的质量而变化。反过来,教学过程要以学习过程为基础而进行。评价/反思过程随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的进行而侧重于不同方面,反过来又促进学习和教学过程。

7、1903年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1913~1914年的《教育心理学大纲》,从“人是一个生物的存在”这个角度建立起自己的教育心理学体系。其内容为人类的本性;学习心理;个别差异及其原因。这一著作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第二章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1、如何理解心理发展的含义?

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具有以下特征:连续性和阶段性;定向性和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2、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有什么特点?对教育有何意义?

2

⑴ 认知:①中学生认知结构的体系基本形成②中学生认知活动的自觉性明显增强③认知与情意、个性得到协调发展。

⑵ 观察力:观察力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感知的能力。①目的更明确②持久性明显发展 ③精确性提高 ④概括性更强。

⑶ 记忆:①有意记忆占主导地位 ②理解记忆成为主要的识记方法

③抽象记忆占优势。

⑷ 情感:①初中生的特点: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产生了与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相关的情感;自相矛盾的情感;少年的热情与冲动;选择性友谊的建立;情感的社会性更加明朗。②高中生的特点:个性化的情感;浪漫主义的热情。⑸社会性:中学生社会性的发展水平是在动荡中、矛盾中不断提高,是在问题的不断产生又不断解决,再产生再解决的过程中向前发展的。这个年龄阶段的心理面貌很不稳定,可塑性大,是心理成熟前动荡不稳的时期。

3、皮亚杰在儿童认知发展及影响因素方面提出了什么观点?

对教育有何启示?

皮亚杰创立了“发生认识论”。

⑴ 内容: ① 建构主义的发展观:皮亚杰认为,发展是一种建构过程,是个体在与环境的不断地相互作用中实现的。所有有机体都有适应和建构的倾向,同时适应和建构也是认知发展的两种机能。适应包括同化和顺应两种作用和过程。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叫做同化;内部图式的改变,以适应现实,叫做顺应。个体的心理发展就是通过同化和顺应日益复杂的环境而达到平衡的。个体是在平衡与不平衡的交替中不断建构和完善其认知结构,实现认知的发展。

② 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其认知结构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重构,从而表现出按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感觉与动作的分化)、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守恒概念)和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思维形式是命题)。

③ 影响发展的因素:成熟:成熟主要在于揭开新的可能性,它是某些行为模式出现的必要条件,要使可能性成为现实性,这有赖于个体的经验和练习;练习和经验(物理经验和逻辑数理经验两种);社会性经验:社会环境因素可以加速或推迟个体的发展;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自我调节是认知活动的最一般的机制,它使认知结构由低级水平向高级水平发展。

⑵ 教育价值:①充分认识儿童不是“小大人”是教育获得成功的基本前提。儿童在思维和语言上,都与成人有质的差异,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不同时期,也有质的差异,因此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形成儿童智力的与道德的推动能力。我们要充分认识儿童与成人所具有的质的差异,使教育符合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

②遵循儿童的思维发展规律是教育取得成效的根本保证。教育必须遵循儿童思维的这一规律。同时,我们不能消极等待儿童智力达到一定水平再进行教育,而总要先行一步,以加快儿童智力的发展。

3

4、维果斯基的发展理论有哪些基本观点?这些观点对当前基础教

育课程改革有何启发作用?

苏联维果斯基提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主张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受社会规律的制约,十分强调人类社会文化对人的心理发展的重要作用以及社会交互作用对认知发展的重要性。它主要探讨了发展心理和教育心理,全面论述了思维与语言、儿童的学习、教学与发展的关系问题。

⑴ 内容 ①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维果斯基区分了低级和高级两种心理机能。在个体心理发展中,这两种机能是融合在一起的。高级心理机能的实质是以心理工具为中介的,受社会历史规律的制约。人的思维与智力是在活动中发展起来,是各种活动、社会性相互作用不断内化的结果。与其他人以及语言等符号系统的这种社会性相互作用,对发展起形成性的作用。人的高级心理活动起源于社会的交往。

② 心理发展观:心理发展是个体从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机能转化的过程。发展表现:随意机能的不断发展;抽象-概括机能的提高;各种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变化、重组、形成间接的、以符号为中介的心理结构;心理活动的个性化。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心理机能的发展起源于社会历史文化的发展,受社会规律的制约;从个体发展来看,儿童在与成人交往过程中通过掌握高级心理机能的工具-语言符号系统,从而在低级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形成了各种新质的心理机能;高级心理机能是外部活动不断内化的结果。

③ 内化学说:他强调教学的作用,认为儿童通过教学才掌握了全人类的经验,并内化于自身的认知结构中。其内化学说的基础是他的理论工具。他认为,符号系统的运用促使心理活动得到根本改造,这种改造也在个体的发展中进行着。儿童早期心理活动是“直接的和不随意的,低级的、自然的”只有掌握了语言这个工具,才能转化为“间接的和随意的、高级的、社会历史的”心理机能。新的高级的、社会历史的心理活动形式,首先是作为外部形式的活动而形成的,以后才“内化”转为内部活动,才能最终默默地在头脑中进行。

④ 教育和发展的关系-最近发展区:教学必须要考虑人易达到的水平,并要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必须考虑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和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解决问题的水平。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把潜在的发展水平转化成现实的发展,并创造出新的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的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发展的可能性,教与学的相互作用刺激了发展,社会和教育对发展起主导作用。维果斯基认为教学“创造着”学生的发展。教学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可以决定着儿童发展的内容、水平、速度等,另一方面也创造着最近发展区。 ⑵ 影响:维果斯基的思想体系是当今建构主义发展的重要基石,启发着建构主义者对学习和教育进行了大量理论建设和实际探索。其理论对于合作学习、情景学习等模式也有一定的指导性。维果斯基的思想也强烈地影响到建构主义

4

者对教学和学习的看法。教学不只局限于对教学结果和外部因素的强调,开始注意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各种内在因素,如一些背景性和过程性因素。

5、简述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涵义及其对教育的意义?

其理论认为,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过程,它必须经历一系列顺序不变的阶段,每一阶段都有一个由生物学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为继,每一个危机都涉及到一个积极的选择与一个潜在的消极选择之间的冲突。如果个体能够成功而又合理地解决每个阶段的危机或冲突,结汇形成积极的人格特征,有助于健全人格的发展;反之,危机得不到解决或解决得不合理,个体就会形成消极的人格特征,导致人格向不健全的方向发展。个体解决危机的成功程度一般都处在从积极到消极的连续体的某一点上。埃里克森认为人格发展贯穿于个体的一生分为八个阶段:学习信任的阶段(出生到18个月);成为自主者的阶段(2-3岁);发展主动性的阶段(4-5岁);变得勤奋的阶段(6-11岁);建立个人同一性的阶段(12-18岁);承担社会义务的阶段(19-24岁);显示充沛感的阶段(25-65岁);达到完善的阶段(65岁以后)人格发展的上述各阶段是相互依存的,后一阶段发展任务的完成依赖于早期冲突的解决程度,而后起阶段仍有可能产生先前已解决的冲突。

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的教育价值: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指出了人生每个阶段的发展任务及所需要的支持帮助,这有助于教育工作者了解中小学生在不同发展阶段所面临的各种冲突,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因势利导,对症下药。

6、个体差异是指个体之间在稳定的心理特点上的差异,包括性格、能力或兴趣等方面差异。在学校环境中,学生的个别差异主要表现为学生家庭文化背景的差异、志向水平的差异、智力的差异、学习风格的差异等。智力的含义:智力指处理抽象概念、处理新情景和进行学习以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在我国,智力是指人事方面的各种能力,即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的综合,其核心成分是抽象思维能力。世界上第一个标准化智力测验量表是1905年编制的比内-西孟量表。世界上著名的心理测验量表是《斯坦福-比内量表》,其采用的是比率智商,即用智商年龄和实际年龄的比值来反映智商:IQ=(智力年龄/实际年龄)×100。1936年,美国的韦克斯勒采用了“离差智商”。由于智力是个体先天禀赋与后天环境教育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无论是个体还是群体在智力测验上都存在差异。学习风格是学习者在探究、解决其学习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典型的、一贯的、独具个人特色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我国认为对学习风格的划分为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学习风格的认知要素实质上是一个人的认知风格在学习中的体现。认知风格指学生在加工信息时所习惯采用的不同方式。其主要特征表现在:持久性、一致性。

7、简述性格差异的教育意义?

(1)性格虽然不会决定学习是否发生,但它却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 (2)性格也作为动力因素而影响学习的速度和质量

5

(3)性格的性别差异又会影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选择,而且还会影响学生的社会性学习和个体社会化

(4)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教育应更重视情感因素的作用,使教育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更好地适应学生的性格差异。

8、联系实际,谈谈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

(1)中学时期又称学龄中期,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2)整个少年期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的矛盾(3)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但在一定程度仍要以具体形象作支柱(4)心理活动的随意性显著增长,能随意调节自己的行动(5)成人感产生,独立性强烈(6)开始关心自己和别人的内心世界,同龄人间的交往和认同大大增强,社会高级情感迅速发展(7)道德行为更加自觉,能通过具体的事实概括出一般伦理原则,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动,但因自我控制力不强,常出现前后自相矛盾的行为。

9、联系实际,谈谈认知差异理论在教育上的意义?

(1)认知方式没有优劣好坏之分,只是表现为学生对信息加工方式的某种偏爱,主要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智力是影响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智力并不影响学习能否发生,它主要影响学习的速度、数量、巩同程度和学习的迁移。我们必须根据学生认知差异的特点与作用,不断改革教学,努力因材施教。

(2)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组织方面的改革包括分校、分班、班内分组及跳、留级等。

(3)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掌握学习、个别指导教学法以及个人化教学系统都是众多适应学生智力差异的教学方式中较有代表性的。

(4)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学生认知方式的差异形式: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反思型与冲动型、整体型和系列型。

第三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

学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中最基本、最核心的问题之一。

1、什么是学习?学生的学习有什么特点?

广义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狭义指人类的学习,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其内容有:知识、技能、和学习策略的掌握;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的发展;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培养。学生学习的特点:学生的学习以间接经验的掌握为主线;学生的学习具有较强的计划性、目的性和组织性;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

2.简述人类学习与动物学习的本质区别?

6

(1)学习的内容不同。人的学习除了要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外,还要掌握人类世世代代积累起来的社会历史经验和科学文化知识。

(2)学习形式与心理机制不同,人的学习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生活实践中,在与其他人的交往过程中,通过语言的中介作用而进行的。

(3)学习的目的、动力不同。人的学习是一种有目的、自觉、积极主动的过程。

3、加涅按照学习结果的不同把学习分成了哪些类型?

言语信息的学习;智慧技能的学习认知策略的学习;态度的学习;运动技能的学习。

4、我国心理学家主张把学生的学习分为

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行为规范的学习。

5、简述桑代克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对教育的意义。

桑代克是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开创者,是第一个系统论述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被称为“现代教育心理学之父”。

桑代克用曲线图来表示学习的过程,随着尝试次数的增加,做出动作所用的时间逐渐减少,这叫做学习曲线。

⑴ 学习的联结说,桑代克通过猫开笼取食实验,提出学习不是建立观念之间的联接,而是建立刺激-反映(S-R)联结,这种刺激-反应联结主要是通过尝试错误、不断修正行为而形成的,是随着错误反应的逐渐减少和正确反应的逐渐增加而形成的。学习就是通过渐进的尝试错误形成刺激-反应联结的过程,他的联结解说也称为试误说。对各种刺激情境及其要素做出反应的倾向的总和就构成了一个人的理智、性格和技能。

⑵ 学习规律 ①准备律学习者在进入某种情景时所具有的预备性反应倾向会影响到某种反应的学习。准备律实际上体现了学习的动机原则

②练习律即重复应用一种受到奖励的正确反映可以增强这个联结的力量,经常不用,则导致这一联结的减弱或遗忘

③效果律 是最重要的学习规律。指一个联结的后果会对这个联结有加强或削弱作用。

6、什么是操作性条件反射?他与经典性条件反射有什么不同?操作性条件反射是如何建立起来的?

⑴ 操作性条件反射:通过对环境相互作用的人或其他有机体的积极行为,进行奖励或惩罚而发生的一种学习。

⑵ 区别:应答性行为是由特定刺激所引起的,是不随意的反射性反应,是经典条件作用的研究对象。而操作性行为则不与任何特定刺激相联系,是有机体自发作出的随意反应,是操作性条件作用的研究对象。其主要受强化规律的制约。 ⑶ 建立过程:操作性条件反射认为学习实际上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而强化是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如果一个操作出现以后,又强化刺激未遂,则该操作的概率就增加,已经通过条件作用强化了的操作,如果出现后不再有强化刺激尾随,则该操作的概率就减弱,甚至消失。

7

⑷ 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 ① 强化:强化也是一种操作,强化的作用在于改变同类反映在将来发生的概率。强化有正强化(实施奖励)和负强化(撤消惩罚)。有机体自发作出某种反应,从而得到正强化物,那么此类反应发生的概率便增加。这一现象表明了正强化在在塑造行为中的作用。

② 强化的程式 强化的程式是指强化的时间和频率安排,在什么时候、以何种频度对一种反应施加强化。连续强化在教学习者新的反应时最有效,但这种强化下的行为容易消退。定比率式强化对稳定的反应率比较合适,而变比率式强化则对维持反应的稳定性和频率最为有效。教学中应注意:教新任务时,要进行即时强化,不要进行延缓强化。后果紧跟着行为出现比延缓出现要有效得多。在人物的早期阶段应对每一个正确的反应都进行强化,随着学习的进行,应逐渐地转化到间隔式强化,不必事事都表扬。不要一开始就要求做到十全十美,要朝正确方向逐步去引导和增强学生的行为。

③ 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 当厌恶刺激出现时,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了厌恶的刺激,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景中发生的概率便增加,这类条件作用称为逃避条件作用,它揭示了有机体是如何学会摆脱痛苦的。 当预示厌恶刺激即将出现的刺激信号呈现时,有机体也可以自发地作出某种反应,从而避免了厌恶刺激的出现,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景中发生的概率便增加,这类条件作用成为回避条件作用。

④ 消退:有机体作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称为消退。消退是减少不良行为、消除坏习惯的有效办法。

⑤ 惩罚 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称作惩罚。惩罚并不能使行为发生永久性的改变,它只能暂时抑制行为,而不能根除行为。因此,惩罚的运用必须慎重,惩罚一种行为与强化一种良好行为结合起来,方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总之,根据操作性条件学说,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多用正强化的手段来塑造学生的良性行为,用不予强化的方法来消除消极行为,而应慎重地对待惩罚。

7、假设某学生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请根据所学理论说明应该如何培养他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

斯金纳认为,人的操作性行为主要受强化规律的制约。强化有正强化和负强化。强化的作用在于改变同类反映在将来发生的概率。有机体自发作出某种反应,从而得到正强化物,那么此类反应发生的概率便增加。有机体自发作出某种反应,从而得到负强化物,那么此类反应发生的概率便减小。据此,我们可以对某学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的情况实行正强化,在他完成规定的作业时,给予某种奖励,如鼓励、表扬或物质奖励等,以塑造他良好的行为。用不予强化的方法来消除他的这种不良行为。我们也可以采取惩罚的方法,消除他这种不良行为,并告诉他人正确的做法,培养他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

8

8、简述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对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启示?

布鲁纳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因此,他的理论常被称为“认知——结构论”或“认知发现说”。

⑴ 学习观 ①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认知结构概括地说就是人关于现实世界的内在的编码系统,使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非具体性的类目,它是人用以感知外界分类模式,是新信息借以加工的依据,也是人的推理活动的参照框架。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获得知识,并通过把新获得的知识和已有的认知结构利息联系起来,积极地建构其知识体系。

②学习包括知识的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总之,布鲁纳认为学习任何一门学科的最终目的在于构建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

⑵ 教学观 ①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其好处是:可以使得学科内容更容易理解;有助于学科知识的记忆;从结构中获得的基本概念原理将有助于以后在类似的情境中广泛地迁移应用;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对学科基本理论的理解可以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

②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 启示:根据结构主义教学观及其教学原则,为了促进中小学生良好认知结构的发展,教师应当注意以下几点:教师必须全面深入地分析教材,明确学科本身所包含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引导学生加深对教材结构的理解;应根据中小学生的经验水平、年龄特征和材料性质,选取灵活的教学程序和结构方式来组织实际的教学活动;要注意提供有助于学生矫正和提高的反馈信息,并教育学生进行自我反馈,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能动性

9、简述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对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意义?

⑴ 有意义学习 学校中学生的学习主要是学习言语符号所代表的系统知识,它是有意义学习。①有意义学习的含义: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这既是有意义学习的定义,也是划分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的标准。②有意义学习的条件:有意义学习的产生既受学习材料性质的影响,也受学习者自身因素的影响,它受以下条件的制约: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有意义学习的心象;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总之,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将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其认知结构中有关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从而使旧知识得到改造,使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即心理意义。

⑵ 意义的同化 奥苏贝尔用“同化”的概念来解释意义获得和保持的机制。他认为,学生能否习得新知识,主要取决于他们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观念,有意义学习是通过新信息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观念的相互作用才得以发

9

生的,这种相互作用的结果导致了新旧知识的意义的同化。他提出了三种同化模式:下位学习;上位学习;组合学习。

⑶ 组织学习的原则和策略。以有意义学习和认知同化的观点为基础提出 ①逐渐分化原则;②整合协调原则;③先行组织者策略

⑷ 接受学习 奥苏贝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接受学习,学习应该是通过接受而发生,而不是通过发现。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的材料是经过仔细考虑的、有组织的、有序列的、完整的形式,因此,学生接受的是最有用的材料,他把这种强调接受学习的教学方法叫做“讲解教学”。

10、试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1)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

(2)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需要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 (3)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

(4)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种建构不可能由他人代替。

(5)教学要把儿童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6)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教师不是简单的知识呈现者,而是需要与学生共同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索,并在此过程中相互交流和质疑,了解彼此的想法,作出某些调整。

(7)学生之间的差异是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教学就是要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使学生看到那些不同的观点,从而促进学习的进行。

(8)建构主义是当代学习理论的一场革命,从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等方面都带来了全新的变化,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依据。

11、举例说明奥苏贝尔提出的同化的三种模式。

下位学习(派生类属、相关类属),如:知道了“长方形的四个顶角都是直角”那么很容易理解“正方形的四个顶角都是直角”;上位学习,如:儿童在熟悉了“胡萝卜、豌豆、菠菜”这类下位概念之后,再学习“蔬菜”这一上位概念;组合学习,如:质量与能量,需求与价格。

12、什么是先行组织者?举例说明什么时间需要提供先行组织者以及如何提供?

是指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学习任务本身有较高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

10

务关联起来。设计“组织者”的目的,是为新的学习任务提供观念上的固定点,增加新旧知识之间可辨别性,以促进下位学习。

13、评述加涅的学习的信息加工论观点?

1974年,加涅基于信息加工理论的研究,提出了学习过程的基本模式,具体说明了学习过程的信息流程。这一模式,来自环境中的刺激作用与学习者的各种感受器,并通过感觉登记器进入神经系统。信息首先在感觉登记器中进行编码,经过注意和初步加工,信息进入短时记忆,经过对他的精细加工从而与原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信息可以被转移到长时中进行储存。从短时记忆或长时记忆中检索出来的信息作用于反映发生器,反应发生器可以转换信息,发出某种动作命令,尔后,由这一结构发出的神经传导信息使效应器活动起来,产生一个指向环境的操作行为。在这个信息加工过程中,一组很重要的结构就是上方的“执行控制”和“期望”这两个部分。“执行控制”即已有的经验对现在学习过程的影响,期望即动机系统对学习过程的影响,整个学习过程都是在它们的影响下进行的。以以上模式为基础,具体到学习活动中,加涅又把学习按照从不知到知的过程分成八个阶段:动机阶段,了解阶段,获得阶段,保持阶段,回忆阶段,概括阶段,操作阶段,反馈阶段。

14、简述程序教学要遵循的主要原则?

(1)教材分为小步子; (2)学生对所学内容反应积极;

(3)反应后有即刻反馈; (4)尽量低的错误率; (5)教学允许学生自定步调。

15、试述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

(1)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

(2)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3)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4)重视学生的主动性和已有经验的作用,重视学习的内在动机和发展学生的思维

(5)强调认知结构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 (6)提倡发现学习。

16、评述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

(1)意义学习的实质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2)意义学习的产生既受学习材料本身性质的影响,也受学习者自身因素的影响; (3)从客观条件来看,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在学习者的心理上是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学习能力范围之内的;

(4)从主观条件来看,首先,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其次,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地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最后。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有关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使认知结构或旧知识得到改善,使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即心理意义;

11

(5)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是一种解释学生的知识学习,对教师课堂讲授教学有重要指导意义的学习理论。但是,奥苏贝尔的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适合于解释学生的知识学习,而且是陈述性知识的学习过程.不全适用于解释程序性知识的学习过程;建立在该理论基础之上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也适用于课堂知识教学。而在能力培养和技能训练等方面的教学上却显不足。此为该理论的局限性之一。

17、巴浦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获得与消退;刺激泛化与分化:人与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借助于刺激泛化,我们可以把已有的学习经验扩展到新的学习情景,从而扩大学习范围。刺激分化,指的是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合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作出不同的反应。二者是互补的过程,泛化是对事物的相似性的反应,分化则是对事物的差异的反应。

第四章 知识的建构

知识是人的素质结构中的基础性要素,是技能、品德赖以形成的基础之一,同时知识的获得也是最基本的教育目标之一。

1、知识的含义与作用

⑴ 含义:从本质上来说,知识是人对事物属性与联系的能动反映,它是通过人与客观事物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知识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明确性。

⑵ 分类: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 安德森根据知识的状态和表现方式划分。陈述性知识说明事物、情况是怎样的;程序性知识则是关于怎样完成某项活动的知识。

⑶ 作用:知识是人对行为进行定向和调解的基础,是个体适应环境的重要机制。 知识具有辨别功能、预期功能、调节功能。

2、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有何联系与区别?对教学有何启示?

陈述性知识说明事物、情况是怎样的,是对事实、定义、规则、原理等的描述;程序性知识则是关于怎样完成某项活动的知识,比如怎样进行推理、决策或者解决某些问题等。

陈述性知识容易被人意识到,可以明确说出来,而程序性知识体现在实际活动中,而且,到底有没有程序性知识也只能通过个体的活动才能判断。 程序性知识的表现不是被个体回忆起来,而是对所接收的信息进行加工变换,所以,程序性知识是与一定的问题相联系,在一定的问题情境面前,它会被激活,而后被执行,这一过程几乎是自动进行的,不需要太多的意识。在实际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的活动中,这二者是相互联系的。在实际活动中,陈述性知识常常可以为执行某个实际操作程序提供必要的信息资料;在学习中,陈述性知识常常是学习程序性知识的基础。反过来,程序性知识的掌握也会促进陈述性知识的深化。

12

3、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分别是以什么形式表征、存储的?对教学有何启示?

⑴ 陈述性知识的表征形式:命题网络

⑵ 程序性知识的表征形式:产生式系统;

⑶ 成块知识的组织:图式。总之,不管是命题网络、产生式系统,还是图式,他们都强调知识间的联系,强调组织的结构。人的知识形成一定的认知结构,就是学生头脑里的知识结构。认知结构具有一定的层次性。

4、试用同化和顺应来解释知识建构的基本机制?

⑴ 知识的获得是一个建构过程。学习者知识建构活动是通过新信息与原有知识经验之间双向、反复的相互作用而完成的。在知识建构过程中,学习者需要以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来同化新知识;与此同时,随着新知识的同化,原有知识经验会因为新知识的纳入而发生一定的调整或改组。同化意味着学习者联系、利用原有知识来获取新观念,它体现了知识发展的连续性和积累性。顺应则意味着新、旧知识之间的磨合、协调,它体现了知识发展的对立性和改造性。知识的构建是通过新、旧知识之间充分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在获得新知识时,学习者需要充分调动有关的知识经验,分析组织当前的新信息,生成对信息的理解、解释。同时,学习者要反省新知识和旧知识的一致性,鉴别、评判它们的合理性。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不是在记忆别人的知识,而是在作为一个积极的思考者建构自己的知识。

⑵ 知识学习的分类 按照知识获得的不同方式,分为接受学习、发现学习、支架性学习;根据获得的知识的不同形式,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

5、理解的生成过程是怎样的?

据维特罗克分析,理解的生成过程大致经历了如下环节:

⑴ 长时记忆中存在一些知识经验,学习者首先把这些内容提取出来,进入短时记忆;

⑵ 这些内容和倾向实际上构成了学习者的动机,使他主动地对感觉经验进行选择性注意和知觉,在这过程中,学习者要作出有意识的控制和努力;

⑶ 经过选择性知觉得到的信息,要达到对其意义的理解,还需要和长时记忆中存在的有关信息建立某种联系,从而理解新信息的意义,这是意义建构的关键;

⑷ 在最后完成意义建构之前,学习者要先试探性地建立这种联系,进行实验性的意义建构;

⑸ 在与长时记忆进行试探性联系、展开实验性建构的过程中,为了检验所形成的理解,学习者可能要与感觉经验相对照,也可能与长时记忆中已有的经验作比较;经检验,如果意义建构不成功,应该回到感觉信息,检查感觉信息与长时记忆的实验性联系的策略;如果意义建构成功,就实现了意义的理解。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理解过程不只是信息从感觉登记到短时记忆再到长时记忆的单向

13

的信息流程,而是新信息与长时记忆内容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记忆是知识获得中的一种重要的活动,但理解是更为核心的认知线索。 6、影响理解的因素:

⑴ 客观因素:学习材料的内容(学习材料的意义性、学习材料内容的具体程度);学习材料的形式。

⑵ 主观因素:①原有知识经验背景的影响:知识经验背景的广泛含义 学习者对新信息的理解会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它既包括学习新知识所需要的直接的基础性知识,也包括相关领域的知识以及更一般的经验背景;不仅包括学习者在学校学习的正规知识,也包括他们的日常直接经验;不仅包括具体领域的知识,而且还涉及到学习者的基本信念(本体论信念、认识论信念);既包括直接以现实的表征方式存在于长时记忆中的知识经验,也包括一些潜在的观念。综述,学习者的原有知识背景会影响到新知识的理解,而这种知识背景有着丰富而广阔的含义,它包括来源不同的、以不同的表征方式存在的知识经验,是一个动态的、整合的认知过程。认知结构的特征对理解与记忆的影响 认知结构中有没有适当的、可以与新知识挂起钩来的观念;原有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稳定性和清晰性;新学习的材料与原有观念之间的可辨别性。

② 主动理解的意识与方法:主动理解的意识倾向;主动理解的策略和方法。为了促使学生把当前内容的不同部分联系起来,教学中可以采取如下策略:(加题目、列小标题、提问题、说明目的、总结或摘要、画关系图或列表)。为了帮助学生把当前的学习内容与原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教师可以采取以下策略(举例、类比与比喻、证明、复述、解释、应用)

7、概念的理解与教学

⑴ 概念的含义:就是用某种符号所代表的一类具有某些共同关键特征的事物。概念一般都涉及以下要素:名称、内涵、外延。

⑵ 概念学习的方式: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

⑶ 概念教学的几点建议:概念分析(定义、特征、上位概念、下位概念、同位概念);突出有关特征,控制无关特征;正例与反例的辨别;变式(指概念的正例在无关特征方面的具体变化,也就是通过保持概念的关键特征,变化那些非关键特征,从而构成的表现形式不同的例证);比较。

8、什么是学习迁移?它有哪些不同的类别?

⑴ 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⑵ 迁移的种类:①正迁移与负迁移:据迁移的性质划分。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负迁移指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

② 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据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与概括水平划分。水平迁移也称横向迁移是指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垂直迁移又称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14

③ 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迁移内容的不同而进行的划分。一般迁移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具体迁移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具体的、特殊的经验直接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或经过某种要素的重新组合,以迁移到新情境中去。

④ 同化性迁移、顺应迁移与重组性迁移: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的内在心理机制的不同而进行的划分。同化性迁移是指不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直接将原来的认知经验应用到本质特征相同的一类事物中去。顺应性迁移是指将原有认知经验应用于新情境中时,须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外界的变化。重组性迁移指重新组合原有认知系统中某些构成要素或成分,调整各成分间的关系或建立新的关系,从而应用于新情境。

9、简述迁移的作用?

(1)迁移对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2)迁移是原有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是能力与品德形成的关键环节;

(3)迁移规律对于学习者、教育工作者以及有关的培训人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10、简述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

(l)相似性;

(2)原有的认知结构(学习者是否拥有相应的背景知识,这是迁移产生的基本前提条件;原有的认知结构的概括水平对迁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学习者是否具有相应的认知技能或策略以及对认知活动进行调节、控制的原认知策略,也影响迁移的产生)

(3)学习者的心向与定势(定势对迁移的影响表现为两种促进和阻碍,陆钦斯的量杯试验)

(4)年龄、智力、学习者的态度、教学指导、外界的提示与帮助等。

11、简述原有认知结构对迁移的影响?

(1)学习者是否拥有相应的背景知识,这是迁移产生的基本前提条件; (2)原有的认知结构的概括水平对迁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学习者是否具有相应的认知技能或策略以及对认知活动进行调节、控制的元认知策略,也影响着迁移的产生。

12、联系教学实际,谈谈如何为促进迁移而教?

(1)精选教材。选择那些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科学成果作为教材的基本内容。 (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精选的教材只有通过合理的编排才能充分发挥其迁

移 的效能,否则迁移效果小,甚至会阻碍迁移的产生。合理编排的标准就是使教材达到结构化、一体化、网络化。

(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合理编排的教学内容是通过合理的教学程序得以体现、实施的。教学程序是使有效的教材发挥功效的最直接的环节。在宏观上,教学中

15

应将基本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作为教学的主干结构,并依此进行教学。在微观上,应注重学习目标与学习过程的相似性,或有意识地沟通具有相似性的学习。 (4)注意教学的启发性,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5)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仅教给学生组织良好的信息还是不够的,还必须结合实际学科的教学来教授有关的学习策略和元认知策略,这样不仅可以促进教学内容的掌握,而且可改善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提高迁移的意识性,从根本上促进迁移的产生。

13、为什么说通过应用知识解决有关问题可以促进知识的深化?

知识的应用并不是知识的套用,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者常常需要针对当前的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建构出解决当前问题的方案。因此,知识的应用过程同样是一个建构过程,原有知识在应用过程中被充实、深化、整合和发展。通过解决有关问题来促进知识的巩固与熟练化;通过解决有关问题来深化理解,促进知识经验的整合(变式性问题、综合性问题、实际问题);通过解决某种问题来建构起相关的新知识。

14、假如让学生通过阅读学习关于“水的蒸发”的内容,为了促进他们把当前学习内容的不同部分联系起来,我们可以提出哪些任务要求?

为了把当前学习内容与原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我们又可以采用哪些任务要求?在让学生通过阅读学习关于“水的蒸发”的内容时,为了促使学生把当前内容的不同部分联系起来,教学中可以采取如下策略:加题目、列小标题、提问题、说明目的、总结或摘要、画关系图或列表。为了帮助学生把当前的学习内容与原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教师可以采取以下策略:举例、类比与比喻、证明、复述、解释、应用

第五章 技能的形成

1、什么是技能?为什么说技能学习是学生的一项重要任务?

⑴ 含义: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⑵ 分类:操作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特点:客观性、外显性、展开性);心智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阅读技能、运算技能、记忆技能等都是常见的心智技能。(特点:对象具有观念性、执行具有内潜性、结构具有减缩性)

⑶ 作用:技能能够对活动进行调节与控制,它可以控制动作的执行顺序和执行方式,从而可以使个体的活动表现出稳定性、灵活性,能够适应各种变化的情景;技能还是获得经验、解决问题,变革现实的前提条件。

2、操作技能(动作技能、运动技能)形成的基本阶段和特点有哪

些?

基本阶段:(1)操作定向:即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像的过程。(2)操作的模仿:即实际再现出特定的动作方式或行为模式。(3)操作的整合:即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

16

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4)操作的熟练:是指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

操作模仿阶段的动作特点:(1)动作品质:稳定性、准确性、灵活性较差。(2)动作结构:各个动作要素之间的协调性较差,互相干扰,常有多余动作产生。(3)动作控制:主要靠视觉控制,动觉控制水平较低,不能主动发现错误与纠正错误。(4)动作效能:完成一个动作往往比标准速度要慢,个体经常感到疲劳、紧张。

操作整合阶段的动作特点:(1)动作品质: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精确性和灵活性,但当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动作的这些特点都有所降低。(2)动作结构:各个成分趋于分化、精确,整体动作趋于协调、连贯,各动作成分间的相互干扰减少,多余动作也有所减少。(3)动作控制:视觉控制不起主导作用,逐渐让位于动觉控制。肌肉运动感觉变得较清晰、准确,并成为动作执行的主要调节器。(4)动作效能:疲劳感、紧张感降低,心理能量的不必要的消耗减少,但没有完全消除。

操作熟练阶段的动作特点:(1)动作品质:具有高度的灵活性、稳定性和准确性,在各种变化的条件下都能顺利完成动作。(2)动作结构:各个动作之间的干扰消失,衔接连贯、流畅,高度协调,多余动作消失。(3)动作控制:动作控制增强,不需要视觉的专门控制和有意识的活动,视觉注意范围扩大,能准确地觉察到外界环境的变化并调整动作方式。(4)动作效能:心理消耗和体力消耗降至最低。表现在紧张感、疲劳感减少,动作具有轻快感。

3、简述操作技能形成中练习曲线的共同趋势?

(1)开始进步快 (2)中间有一个明显的、暂时的停顿期,即高原区 (3)后期进步较慢 (4)总趋势是进步的,但有时出现暂时的退步。

4、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

⑴ 准确地示范与讲解 ⑵ 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⑶ 充分而有效的反馈 ⑷ 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5、心智技能形成的基本阶段和特点有哪些?

⑴ 加里培林的心智动作按阶段形成理论:心智技能是由一系列的心智动作构成的,它来源于实践动作,其本身是外部的实践动作的反应,是通过实践动作的“内化”而实现的。可分为五个阶段:活动的定向阶段;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出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内部言语阶段。

⑵ 安德森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即:认知阶段、联结阶段、自动化阶段。⑶ 我国教育系心理学家分为:原形定向、原形操作、原形内化。

6、试述我国心理学界关于心智技能形成的理论?

(1)原型定向:即了解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了解“外化”或“物质化”了的心智活动方式或操作活动程序,了解原型的活动结构(动作构成要素、动作执行次序和动作的执行要求),从而使主体知道该做哪些动作和怎样去完成这些动作,明确活动的方向。本阶段就是使主体掌握操作性知识的阶段

17

(2)原型操作:即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把主体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

(3)原型内化:即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形式的过程。

7、联系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对中学生进行操作技能训练?

(1)明确练习的目的和要求增强学习动机。 (2)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和知识。

(3)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先简后繁。对于复杂的技能应划分为若干部分或阶段,掌握局部技能后,再过渡到完整、复杂的技能。 (4)正确掌握练习速度,保证练习质量。 (5)适当安排练习次数和时间。 (6)练习方式要多样化。 (7)让学生每次知道练习结果,及时改进。

8、联系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对中学生进行心智技能的培养?

(1)分阶段进行。因为心智技能是按一定的阶段逐步形成的。

(2)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任何学习任务的完成均依赖于主体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3)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所谓完备性,是指对活动结构(动作的构成要素、执行顺序和字形要求)要有清楚的了解,不能模糊或缺漏。所谓独立性,是指应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独立地来确定或理解活动的结构及其操作方式,而不能是教师给予学生现成的模式。所谓概括性,是指要不断变更操作对象,提高活动原型的概括程度,使之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扩大其迁移价值。有关研究表明,定向映像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不同,则活动的定向基础就有差异,就会影响到心智技能最终形成的水平。

(4)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言语。言语在心智技能形成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言语在原型定向与原型操作阶段,其作用在于标志动作,并对活动的进行起组织作用。言语在原型内化阶段,其作用在于巩固形成中的动作表象,并使动作表象得以进一步概括,从而向概念性动作映像转化。 (5)教师在集体教学中还应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

第六章 态度与品德的养成

一个人要成为社会的人,最重要的是要达到社会化,养成社会所要求的道德品质

1、如何理解态度与品德?它们各自有什么样的结构?

态度与品德的含义: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态度不同于能力,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不是天生的。态度是由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成分构成。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为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方面。

18

2、皮亚杰把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

皮亚杰对儿童道德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儿童道德情感与儿童道德判断两个方面。他写成《儿童的道德判断》一书。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是一个由他律逐步向自律、由客观责任感逐步向主观责任感的转化过程,依据儿童公正观念的发展水平,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

⑴前道德阶段(1-2岁)这一阶段的儿童处于感觉运动时期,行为多与生理本能的满足有关,无任何规则意识,因而谈不上任何道德观念发展:

⑵他律道德阶段(2-8岁)表现为以服从成人为主要特征的他律道德,又称为服从的阶段(自我中心阶段、权威阶段);

⑶自律或合作道德阶段(8-11、2岁)儿童思维已达到具有可逆性的具体运算,其道德判断有了自律的萌芽,公正感不再是以服从为特征,而是以平等的观念为主要特征,逐渐代替了前一阶段服从成人权威的支配地位;

⑷公正道德阶段(11、2岁以后)儿童的思维广度、深度、及灵活性都有了质的飞跃,其道德自律意识进一步增强。

3、皮亚杰在儿童道德发展规律的研究方面的杰出贡献?

⑴在认知发展与道德发展的关系方面,肯定了认知发展是道德发展的必要条件;

⑵关于儿童的道德发展的规律问题及道德发展过程中量和质的问题,皮亚杰提出了儿童道德发展的阶段论;

⑶关于教育在儿童道德发展中的作用,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是道德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可以通过教育的手段加以促进。理论的局限性:否定了榜样的作用;忽视了行的因素;绝对否定成人约束对儿童道德发展可能具有的积极作用。 4、科尔伯格改进实验:扩大研究范围;改进研究方法,把皮亚杰的对偶故事法改进为两难故事法。

5、柯尔伯格把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

第一,前习俗水平:道德价值不决定于人及准则,而是由外在的要求而定。第一阶段:服从与惩罚的定向。以自我为中心,服从强权与权威,力避自己的苦恼。相信客观的责任。第二阶段,朴素的利己主义的定向。正确的行为能作为手段满足自己和偶然满足他人的需要。能意识到准则是与每个人的需要和希望有关的;

第二,习俗水平:道德的价值在于做好事或尽义务,在与别人的期待和传统秩序的保持。第三阶段:使他人愉快和帮助他人的定向。遵从大多数人的定型意见,遵从惯常的脚色行为,并能按人的意向进行判断。第四阶段,尽义务、重权威和维持现有秩序定向,尊重别人和社会的期望;

第三,后习俗水平:自觉地遵守公共规则,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被认为具有道德价值。第五阶段:墨守成规和契约定向:为了求得一致,承认准则或期望

19

的要求。通常总是避免背离别人的福利和意志。责任是以契约的形式加以规定的。第六阶段,良心或原则的定向。不仅遵循规定的社会法则,而且遵循自己凭逻辑的连贯性和普遍性所选择的原则。伴随相互信赖与尊重的道德心是起主导作用的动因。

6、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⑴ 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形成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自我意识增强、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品德结构更加完善。 ⑵品德发展由动荡趋向成熟:初中阶段品德具有动荡性、高中品德发展趋向成熟。

7、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

一般认为,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同、内化三个阶段。依从包括从众和服从两种。依从阶段的行为具有盲目性、被动性、不稳定、随情景的变化而变化。认同实质上对榜样的模仿,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认同行为具有一定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在内化阶段,个体的行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具有坚定性,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8、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态度和品德?

教师可以综合应用说服、榜样示范、群体约定、价值辨析、奖励与惩罚等一些方法来帮助学生形成或改变态度和品德。

⑴ 有效的说服:说服中,教师要向学生提供某些证据或信息,以支持或改变学生的态度。教师的说服不仅要以理服人,还要以情动人;

⑵ 树立良好的榜样:给学生呈现榜样时,应考虑到榜样的年龄、性别、兴趣爱好、社会背景等特点,尽量与学生相似,这样使学生会产生可接近感,避免产生高不可攀或望尘莫及之感。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和利用恰当的示范方式;

⑶ 利用群体约定:经集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的规则、协定,对其成员有一定的约束力,易使成员承担执行的责任;

⑷ 价值辨析:在价值辨析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理性思维和情绪体验来检查自己的形为模式,鼓励他们努力去发现自身的价值观,并根据自己的价值选择来行事。一种观念要真正成为个人的道德价值观,须经历三个阶段七个子过程。选择阶段:自由选择、从各种可选范围内选择、充分考虑各种选择的后果后再行选择。赞赏阶段:喜爱自己的选择并感到满意、愿意公开承认自己的选择。行动:按自己的选择行事、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加以重复。

⑸ 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给予奖励时,要选择、确定可以得到奖励的道德行为;应选择、给予恰当的奖励物;应强调内部奖励。惩罚有助于良好的态度与品德的形成,惩罚可以给予某种厌恶刺激,取消个体喜爱的刺激或剥夺某种特权。其他有效方法有角色扮演、小组道德讨论等。

9、简述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外部条件?

20

(1)家庭教养方式。家庭教养方式是民主、信任、容忍,则有助于儿童的优良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家长对待子女过分严格或放任,则孩子更容易产生不良的、敌对的行为。

(2)社会风气。社会风气由社会舆论、大众媒介传播的信息、各种榜样的作用等构成。社会上的良好与不良的风气都有可能影响其道德信念与道德价值观的形成,这也使德育工作难度加大。 (3)学校及学校教育。

(4)同伴群体。个体的态度与道德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他们所归属的同伴群体的行为准则和风气影响。

10、简述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内部条件?

(1)认知失调。认知失调是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

(2)态度定势。态度定势常常支配着人对事物的预料与评价,进而影响着是否接受有关的信息和接受的量。

(3)道德认知。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改变取决于个体头脑中已有的道德准则和规范的理解水平和掌握程度,取决于已有的道德判断水平。

(4)个体的智力水平、受教育程度、年龄等因素也对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改变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11、试述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1)道德观念的原则性、概括性不断增强,但还带有一定程度的具体经验特点 (2)道德情感表现丰富、强烈,但又好冲动 (3)道德行为有一定的目的性,渴望独立自主行动,但愿望与行动经常有距离(4)既是人生观开始形成的时期,又是容易发生品德的两极分化的时期。

12、联系实际,谈谈在态度与品德的培养中,如何才能进行有效的说服?

(1)有效地利用正反论据。对于年龄小、没有怀疑观点的学生或在解决当务之急的问题时,宜呈现正面观点,不宜提出反面观点。相反则应该提供正反两方面的论据。

(2)以情动人。一般而言,说服开始时,富于情感色彩的说服内容容易引起兴趣,然后再用充分的材料进行说理论证,比较容易产生稳定的、长期的说服效果。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情感因素作用更大些。

(3)考虑学生原有的态度。以学生原有的态度为基础,逐步提高要求。若原有的态度与教师所希望达到的态度之间的差距较大,教师不要急于求成,不要提出过高的不切实际的要求,否则将难以改变态度,而且还容易产生对立情绪。

13、试述利用群体约定培养学生的态度与品德的操作程序?

(1)清晰而客观地介绍问题的性质 (2)唤起班集体对问题的认识,使他们明白只有改变态度才能更令人满意 (3)清楚而客观地说明要形成的新态

度 (4)引导集体讨论改变态度的具体方法 (5)使全体学生一致同意把计划付诸实施,每位学生都要承担执行计划的任务 (6)学生在执

21

行计划的过程中改变态度(7)引导大家对改变的态度进行评价,使态度进一步概括化和稳定化

(8)如果态度改变未获成功,则应从第四阶段开始,重新制定方法,直至态度改变。

16、举例说明价值辨析的基本程序?

价值辨析的实现必须经历三个阶段七个子过程。(1)选择阶段:包括自由选择、从多种可选范围内选择和充分考虑各种选择的后果之后再行选择几个过程。(2)赞赏阶段:包括喜爱自己的选择并感到满意和愿意公开承认自己的选择两个过程。(3)行动阶段:包括按自己的选择行事和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加以重复两个过程。个体只有从头至尾地完成这一过程,才能说他真正具有了某个稳定的价值观念,也才能较持久地指导行动。

第七章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思维

1、什么是问题解决?它一般包括哪些要素?

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景。分类:有结构的问题(界定清晰的问题)与无结构的问题(界定含糊的问题)。问题解决是指一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其基本特点是:目的性、认知性、序列性。

2、举例说明结构良好与结构不良问题的差异?

问题解决过程有明显的差别,无结构问题的解决过程主要是一种“设计”过程,而不是在一定的逻辑结构中进行的系统的“解法搜寻”。

3、简要描述结构良好问题的解决过程?

结构良好问题的解决过程大致包括两个环节:理解问题和搜寻解法。建立问题表征、搜寻解法(问题类比、手段—目的分析、问题解决、想法—检验)、解法的执行与评价。

4、结构不良问题的解决过程包括哪些主要环节?

理解问题及其情景限制;澄清、明确各种可能的角度、立场和利害关系;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法;评价各种方法的有效性;对问题表征和解决的反思监控;实施、监察解决方案;调整解决方案。

5、试论知识的深化对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意义?

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已有知识经验的质与量影响着问题解决。与问题解决有关的知识经验越多,解决该问题的可能性也就越大。知识的深化可以增加知识经验的质与量,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能够促进知识的概括,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使储存在头脑中的知识经验具有条理性、顺序性、合理性,以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快速地提取,并加以应用;知识的深化可以使人拥有丰富的、组织合理的陈述性知识和解决问题所必需的、有效的心智技能和认知技能。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6、影响问题解决得主要因素?

22

(1)问题的特征; (2)已有的知识经验; (3)定势与功能固着;

(4)原型启发与联想; (5)情绪与动机状态;

(6)个性因素(个体的智力水平、性格特征、情绪状态、认知风格、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性也制约着问题解决的方向和效果)。

7、谈谈如何结合具体的学科教学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

①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 ②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知识的概括③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

(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① 结合具体学科,教授思维方法

② 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 (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

(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①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

②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 ③鼓励自我评价与反思。

8、如何教会学生解决问题?

帮助学生真正理解题意,分析问题;在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全面思考分析;在问题解决后,要反思交流。

9、简述培养学生思考问题习惯的策略?

(1)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 (2)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 (3)鼓励自我评价与反思。

10、什么是创造性思维?它有哪些特点?

创造性思维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 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有: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

11、举例说明什么是类比思维?

类比思维就是把源领域中的观念框架映射到靶领域中,从而形成对该领域的新理解。如:卢瑟福用太阳系来类比原子结构中,电子绕着原子核转,就像行星绕着太阳转一样。

12、对比聚合思维与发散思维的差别?

聚合思维是将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答案或最好的解决方案的思维形式;发散思维是也叫求异思维,是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探索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其特征代替创造性,有: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

13、简述智力与创造性的关系?

(1)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2)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3)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⑷低创造性地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

14、哪些个性因素会影响到创造性思维的水平?

23

一般而言,创造性与个性二者之间具有互为因果的关系。具有幽默感、有抱负和强烈的动机、能够容忍模糊与错误、喜欢幻想、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具有独立性。

15、影响创造性的因素? 环境、智力、个性。

16、联系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

(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保护好奇心;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

(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发散思维训练;推测与假设训练;自我设计训练;头脑风暴训练。

17、运用头脑风暴法训练学生的创造思维应遵循哪些原则?

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迸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具体做法应遵循以下原则:(1)让参与者畅所欲言,对所提出的方案暂不作评价或判断(2)鼓励标新立异、与众不同的观点 (3)以获得方案的数量而非质量为目的,即鼓励多种想法,多多益善 (4)鼓励提出改进意见或补充意见。

第八章 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

1、谈谈学习动机与学习需要和诱因之间的关系?

学习动机是由学习需要和诱因两个方面构成的。学习需要是学习动机产生的基础,是激发学生进行各种学习活动的内部激活动力。诱因吸引学生进行定向的学习活动,以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从而使需要得到满足。学生的学习行为往往取决于需要与诱因的相互作用。

2、学习动机的概念?

⑴ 含义:学习动机是引发和维持个体学习活动,并将学习活动引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动力机制,这种动力机制表现为推力、拉力和压力三种动力因素逐渐的相互作用。在有意义的学习中,拉力因素和压力因素必须通过推力因素而起作用。

⑵ 作用:激活功能、定向功能、强化功能、调节功能。

3、耶克斯—多德逊定律?

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会随学习活动的难易程度而有所变化,一般说来从事比较容易的学习活动,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点会高些,从事比较困难的学习活动,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点会低些。

4、学习动机的分类?

⑴ 内部学习动机与外部学习动机,内部学习动机与外部学习动机决定着学生们是否去持续掌握他们所学的知识。

⑵ 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与附属内驱力。

24

⑶ 远景性动机与近景性动机(间接和直接近景性动机)

5、结合学习活动,谈谈动机具有哪些功能?

激活功能、定向功能、强化功能、调节功能。

6、学习动机的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1)它们之间往往以学生行为为中介,存在着既一致又不一致的关系

(2)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类型中,有两种类型的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是一致的,另两种类型的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关系则不一致

(3)一致的情况是:学习动机强.学习积极性高,学习行为也好,则学习效果好(正向一致);相反,学习动机弱,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行为也不好,则学习效果差(负向一致)

(4)不一致的情况是:学习动机强,学习积极性高,如果学习行为不好,其学习效果也不会好(负向不一致);相反学习动机不强,如果学习行为好,其学习效果也可能好(正向不一致)

(5)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却不是决定学习活动的唯一条件。

7、如何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来培养学生的学习需要?

马斯洛认为,任何人的行为动机都是在需要发生的基础上被激发起来的,而人具有七种基本需要,这些需要从低级到高级派成一个层级,较低级的需要至少达到部分满足之后才能出现对较高级需要的追求。

七个层次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认识和理解的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在马斯洛看来,要使学生具有创造性,首先要使学生感到教师是公正的,是热爱和尊重自己的,不会因为自己的出错而被嘲笑和惩罚。在某种程度上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可能是由于某种低级需要没有得到充分满足,而正是这些因素会成为学生学习和自我实现的主要障碍。所以,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也应该关心学生的生活,以排除影响学习的一切干扰因素。

8、如何利用学习结果来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

⑴ 学习结果的反馈要及时。只有这样,才能利用学生刚刚留下的鲜明的记忆表象,满足进一步提高学习的愿望,增强学习信心 ⑵ 学习结果的反馈要具体。使其从结果反馈最终能获得必要的信息。结果反馈要具有针对性、启发性和教育性,使学生从中受到鼓舞和激励。

9、如何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

根据成就动机理论,学生最有可能选择的是成功率约为50%的任务,因为这种任务最富有现实的挑战性。这就要求教师适当地掌握评分标准,使学生感到,要得到好成绩是可能的,但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0、当学生考试失败后,如何指导他们进行正确归因? 当学生考试失败后,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客观归因,尽量地将学习上的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和努力,而将学习上的失败归因于内部的不稳定因素,即努力

25

不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更高的学习动机,树立对下此学习成功的期望,不放弃自己的努力,争取在以后的学习中获得成功。此外,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也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形成良好的归因模式的一个重要因素。

11、为了有效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首先必须了解学习行为是如何受学习动机影响的。

人们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大致归为三类:第一类强调诱因的直接作用,如斯金纳的强化论,属于行为主义观点;第二类强调需要的直接作用,如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属于人本主义观点;第三类强调需要和诱因并不产生直接作用,而是通过学生对需要、诱因以及与学习活动本身相关的因素的意识和思考做中介而起作用,如自我效能感理论、成就动机理论、动机归因理论等,属于认知观点。

12、动机归因理论?

⑴ 归因理论的指导原则和基本假设是:寻求理解是行为的基本动因。韦纳认为,学生在对自己的成功和失败进行归因时通常会归于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这四种主要原因,并且,学生的归因过程主要是按照控制源、稳定性、可控性三个纬度来进行。根据控制源纬度,可将原因分成内部的和外部的;根据稳定性纬度,可将原因分成稳定和不稳定的;根据可控性纬度,又可将原因分成可控的和不可控的。韦纳认为,每一纬度对动机都有重要的影响。控制源纬度与个体成败的情绪有关,如果将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会产生自豪感,归因于外部因素,则会产生侥幸心理,如果将失败归因于内部因素,会产生羞愧的感觉,归因于外部因素,则会生气。稳定性纬度与个体对未来成败的期望有关,如果将成败归因于稳定因素,只可期待下一次的成功,如果归因于不稳定的因素,则根据这一因素是否可控,而可望改变成败格局。可控性纬度既与情绪体验有关又与对未来的成败的预期有关,如果将成功归因于可控因素,则感到满意,如果归因于不可控因素,则感到庆幸,但无法预期下一次成败,因而不能产生学习的动力,如果将失败归因于可控因素,则感到内疚,如果归因于不可控因素,则感到绝望,自甘下一次失败。一个忠实失败并将失败归于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的学生会形成一种习得无助的自我感觉。习得无助是当个体感到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会自己的重要生活事件产生影响时所体验到的一种抑郁状态。

⑵ 教育启示:动机归因理论可以为我们解释学生成败的原因,而且以此理论的归因训练,还可以改变学生与动机有关的个性特征。根据归因理论,学生将成败归因于努力比归因于能力会产生更强烈的情绪体验。努力而成功,体验到愉快;不努力而失败,体验到羞愧;努力而失败,也应受到鼓励。因此,教师给与奖励时,不仅要考虑学习的结果,而且要联系其学习的进步与努力程度,强调内部、稳定和可控的因素。在学生付出同样努力时,对能力低的学生应给予更多的奖励,对能力低而努力的人给以最高评价,对能力高而不努力的人则给以最低评价,以此引导学生进行正确归因。能力虽然是相对稳定的,但并非完全不可控的,能力的增强在很大程度上是学习和受教育的结果。

26

13、自我效能感理论?

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推测和判断,是由班杜拉提出的。班杜拉认为,行为主义的当前行为的结果强化了未来的行为并不十分确切,未来行为的出现是由于人认识到了行为与强化之间的依赖关系后产生了对下一步强化的期望。这种期望是对结果的期望,是人对自己某种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的推测。自我效能感对行为活动具有五方面作用:决定人对活动的选择;影响对活动的坚持性;影响人在困难面前的态度;影响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影响活动时的情绪。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主要有四个: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替代经验;言语暗示;情绪欢欣。

14、成就动机理论?

成就动机通常被认为是一种通过练习和使用某种力量克服障碍,完成某种任务的愿望或倾向。成就动机不仅影响个体对任务难度的选择,而且影响个体的自我调节和坚持性。个体的成就动机可以分成两部分:趋向成功的倾向和避免失败的倾向。趋向成功的倾向指力求克服障碍,施展才能,从而尽快更好地解决某一难题的心理倾向;避免失败的倾向避免因失败而在他人心中形象受损时带来的不良情绪。根据成就动机理论,学生最有可能选择的是成功率约为50%的任务,因为这种任务最富有现实的挑战性。

15、学习需要的形成因素?

⑴ 家庭、学校和社会:①家庭的要求、态度和志向:孩子们的学习动机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父母的态度和信仰;②学校教育:学校的知识教育、教师本身的模范作用、学校及班集体的学习风气、教师的教育技巧以及教师对学生的良好态度等,都极大地影响学生学习需要的形成;③社会风气和思想意识形态:社会风气和社会意识形态对学生往往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⑵ 学生的个性特点:在一般情况下,学生的品德决定着学习需要的性质;学生的志向水平对学习需要的形成也有一定影响。

16、学习需要的培养?

学习需要是学习动机的一种重要的内在激活因素,是学生积极性的源泉,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学生的学习需要是在长期的学习活动中,在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和培养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⑴ 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启发学生的学习需要:引导学生认识学习的社会意义;帮助学生设置具体的学习目标;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志向。

⑵ 注意教学的新颖性和启发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利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加强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积极性。

⑶ 加强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培养学生浓厚的兴趣:利用教师期望效应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已有的动机和兴趣形成新的学习兴趣;加强课外活动指导,发展学习兴趣。

27

⑷ 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7、联系实际,谈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⑴ 适当地开展竞赛:竞赛要慎用少用;竞赛要注意方式。

⑵ 正确运用奖励和惩罚:正确运用奖励与惩罚是激励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手段之一。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奖惩观;奖励与惩罚一定要公平、适当;奖励应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个性特点和性别差异。

⑶ 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学习结果反馈具有激励作用。学习结果的反馈要及时,要具体;结果反馈要具有针对性、启发性和教育性,使学生从中受到鼓舞和激励。

⑷ 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要想创设问题情境.首先要求教师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的结构,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此外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状态,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水平构成一个适当的跨度。问题情境创设的方式多种多样。并应该贯穿在教学过程的始终。 ⑸ 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要引导学生找出成功或失败的真正原因,要归因于主观努力的方面。

18、简述阿特金森成就动机理论的教育指导意义?

(1)在教育实践中对力求成功者,应通过给予新颖且有一定难度的任务、安排竞争的情境、严格评定分数等方式来激起其学习动机;

(2)对于避免失败者,要安排少竞争或竞争性不强的情境,取得成功及时表扬给予强化,评定分数时要求稍稍放宽些,并尽量避免在公众场合下指责其错误。

19、简述成败归因理论的理论价值与实际意义?

(1)有助于了解心理活动发生的因果关系

(2)有助于根据学习行为及其结果来推断个体的心理特征

(3)有助于从特定的学习行为及其结果来预测个体在某种情况下可能产生的学习行为。

第九章 学习策略

1、学习策略的含义?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

特征:使学习者为里完成学习目标而积极主动地使用的;是有效学习所必需的;是有关学习过程的;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由规则和技能构成。

2、学习策略由那些策略构成?

学习策略是由认知策略(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元认知策略(计划策略、监视策略、调节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时间管理策略、学习环境策略、努力管理策略、社会资源利用策略)构成。 3、联系实际,谈谈如何使用复述策略?

28

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之上。在学习中,复述是一种主要的记忆手段,许多新信息只有经过多次复述后才能记得住。⑴识记过程中的复述策略:利用随意记忆和有意记忆、排除相互干扰、整体记忆和分段记忆、多种感官参与、反复阅读与尝试背诵相结合、过度学习。⑵保持过程中的复述策略:及时复习、分散复习和集中复习、复习形式多样化、划线。

4、先前所学的信息对后面所学的信息的干扰叫做前摄抑制;后面所学的信息对前面所学信息的干扰叫做倒摄抑制。(首位效应、警卫效应)

5、过度学习:指在学习过程中,实际学习次数要适当超过刚好能够回忆起来的次数。一般说来,过度学习越多,保持效果越好,而且保持时间越长,学习熟练程度达到150%左右时,记忆效果最好。

6、联系实际,谈谈如何使用精细加工策略?

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它是一种理解性记忆策略。⑴记忆术:位置记忆法、缩简和编歌诀、些银两宪法、关键词法、视觉想象、语义联想、⑵做笔记⑶提问⑷生成性学习⑷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

7、联系实际,谈谈如何使用组织策略?

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策略: ⑴列提干; ⑵利用图示:系统结构图、流程图、模式或模型图、网络关系图; ⑶利用表格:一览表、双向图。

8、简述元认知策略的含义与结构?

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是个体关于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它具有两个独立但又相互联系的成分:对认知过程的知识、观念与对认知行为的调节、控制。元认知知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对个人作为学习者的认识;对任务的认识;对学习策略及其使用方面的认识。元认知控制过程包括制定认知计划、监视计划的执行以及对认知过程的调整和修改。

9、资源管理策略: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环境和资源的策略,构成为:学习时间管理策略(统筹安排学习时间、高效利用最佳时间、灵活利用零碎时间);学习环境管理策略;学习努力和心境管理策略、社会资源利用策略。

10、学习策略的培训要遵循哪些原则?

主体性原则、内化性原则、特定性原则、生成性原则、 自我监控原则、个人自我效能感原则。

11、学习策略的培训可采用哪些方法?

指导教学模式(由激发、讲演、练习、反馈和迁移等环节构成);

程序化训练模式(将活动的基本技能,分成若干有条理的小步骤,在其适宜的范围内,作为固定程序,要求活动主体按此进行活动,并经过反复练习使之达到自动化程度);

29

完形训练模式;交互式教学模式(主要是用来帮助成绩差的学生阅读理解,它是由教师和一小组学生一起进行的:总结、提问、析疑、预测);

合作学习模式。

12、结合实例,说明如何利用指导教学方法培训某一学习策略?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管采用什么方法进行学习策略的教学,都要结合学科知识。专门领域的基础知识是有效利用策略的前提条件,脱离知识内容的单纯训练容易导致形式化倾向,难以保证学生提高学习策略水平。教师要善于不断探索优化自己的教学步骤,为学生提供可以仿效的活动程序;同时要根据学生原有的学习方式和基础来启发学生的思路,让他们有意识地内化有效的学习策略。

13、如何高效利用最佳时间?

(1)根据自己的生物钟安排学习活动。

(2)根据一周内学习效率的变化安排学习活动。 (3)根据一天内学习效率的变化来安排学习活动。 (4)根据自己的工作曲线安排学习活动。

14、简述程序化训练模式的基本步骤?

(1)将某一活动技能,按有关原理,分解成可执行、易操作的小步骤,而且使用简练的词语来标示每个步骤的含义。

(2)通过活动实例示范各个步骤,并要求学生按步骤活动。

(3)要求学生记忆各步骤,并坚持练习,直至使其达到自动化程度。

15、简述元认知知识的主要内容?

(1)对个人作为学习者的认识。在完成某一任务时,学习者首先要对自己或他人作为学习着或思维着的认知加工者的一切特征的认识。

(2)对任务的认识。对学习材料的性质、长度、熟悉性、结构特点、材料的呈现方式、逻辑性等因素以及学习目标和任务的认识。

(3)对有关学习策略及其使用方面的认识。对学习各种策略及其优点和不足、应用条件和情境以及效力的认识。

16、人在识记一篇文章时,一般开头部分和结尾部分识记效果好,而中间部分的以记效果较差。说明其原因?

(1)由于存在着干扰现象。

(2)开头识记效果好是因为没有前摄抑制,结尾识记效果好是因为没有倒摄抑制;而中间部分既有前摄抑制,又有倒摄抑制。

第十章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如何理解心理健康及其标准?

心理健康是指个人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以及妥善地处理和适应

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两层含义:无心理疾病;具有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 心理健康的标准:对现实的有效知觉;具有良好的自我认识能力,能做到自知、自尊和自我接纳;具有良好的自我调控和适应能力;具有与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的能力;具有健全的人格。

30

2、联系实际谈谈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影响心理健康及造成心理问题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总的看来,不外乎生物、心理、社会三个方面的因素:⑴生物因素:生物遗传因素;病菌、病毒感染;脑外伤或化学物质中毒;此外某些严重的躯体疾病或生理功能障碍的影响也可以称为心理障碍与精神失常的原因。⑵社会环境因素:早期教育与家庭环境;生活事件与环境变迁。⑶个体心理因素:心理冲突;特殊的人格特征。

3、简述确保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意义?

中学生身体、心理发展的需要;中学生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中学生心理健康的高层次的标准,其实质就是健全人格标准);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的需要。

4、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哪些?

焦虑症(考试焦虑)、抑郁症(以持久性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病)、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恐怖症(系统脱敏法是常用的解决方法)、人格障碍与人格缺陷、性偏差、进食障碍、睡眠障碍。

5、行为改变和行为演练的方法有哪些?联系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具

体实例,谈谈如何具体使用这些方法?

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强化法、代币奖励法、行为塑造法、示范法、惩罚法、自我控制法。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全身松弛训练、系统脱敏法、肯定性训练(请求、咀嚼、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情感)。(具体使用略) 6、做好心理辅导工作,遵循的基本原则? 面向全体学生、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尊重与理解学生、学生主体性、个别化对待、整体性发展原则。

7、简述学生焦虑症产生的原因?

(1)学校的统考和升学的持久的、过度的压力;(2)家长过高的期望;(3)个人过分地争强好胜;(4)学业上多次失败的体验;(5)某些人具有容易诱发焦虑反应的人格基础。

8、简述抑郁症的表现?

(1)情绪消极、悲伤、颓废、淡漠,失去满足感和生活的乐趣。

(2)消极的认识倾向,低自尊、无能感,从消极方面看事物.好责难自己,对未来不抱多大希望。

(3)动机缺失、被动,缺少热情。

(4)躯体上疲劳、失眠、食欲不振等。

9、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 (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 (6)小组辅导。

10、举例说明如何利用系统脱敏方法矫正学生的心理障碍?

31

(1)系统脱敏法是利用条件反射法与肌肉放松技术相结合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2)具体步骤为:治疗者与求诊者共同设计出一个能引起恐惧感的由轻到重的恐惧事物分级表,然后要求诊者在放松的状态下逐级训练,想象恐惧事物同时放松,等恐惧感接近消失时,再升级想象更恐惧的内容。按恐惧事物分级表想象完成后,再过渡到真实事物的逐级训练。(3)采用系统脱敏法治疗时,要点:帮助求诊者建市对治疗的信心,要求求诊者积极配合,坚持治疗;在引起焦虑的刺激参照时.要求求诊者不发生任何回避行为或意向。因为回避能强化恐惧的心理生理反应;每一次治疗后,要与求诊者进行讨论,对其成功加以赞扬,以强化求诊者适应性行为。

11、试述代币疗法的优点。

(1)可以及时进行强化。预期行为发生后,往往很难给予立即的实物强化,代币可以弥补这一时间上的延搁。(2)任何时间都可以用代币来对预期行为进行强化。(3)使用代币可以无需间断地进行强化,从而弥补了有时候弥补行为需要持续一段时间,并按顺序进行.而又不可能将实物强化物分割成很多部分来给予的缺陷。(4)使用代币所需要的条件相对较少,从而有利于其他强化作用的发挥。(5)获得实物奖励,可能使获奖者产生饱足感,从而降低强化的作用,而代币可避免饱足感的产生。(6)代币可满足获奖者对实物强化的不同偏好。(7)弗斯特等人发现,将多种强化实物结合,其作用可以累加。因此.采用可换取多种实物的代币.较之单一的实物强化,其激励作用更大。

12、举例说明如何实施代币疗法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

(1)确定所要矫治的目标行为;(2)确定实质性强化措施的性质.如代币的用途等;(3)让求诊者相信代币的作用;(4)规定完成各项特定行为州给予代币的量、实际强化物的价值以及如发生不良行为是否要扣回代币等。

第十一章 教师心理

1、联系实际回答学生喜欢的教师有哪些特征?为什么这些特征受到学生的重视?

教师要充当知识传授者、团体的领导者、模范公民、纪律的维护者、家长的代理人、亲密朋友、心理辅导者等角色。作为家长的代理人具有仁慈、体谅、耐心、温和、亲切、已接近等特征;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具有精通教学业务、兴趣广泛、知识渊博、语言明了等特征;作为团体的领导者和纪律维护人具有公正、民主、合作、处事灵活等特征;作为模范公民,则要求言行一致、幽默、开朗、直爽、守纪律等;作为朋友、心理辅导者要表现出同情、理解、真诚、关心、值得信赖等特征。总之,要成为一名受学生欢迎和爱戴的好学生,教师本人不仅需要具有一般公民的良好品质,而且需要具备教师职业所需要的特殊品质。(2略)

2、教师的特征与职业成就有什么关系?

⑴ 教师的认知特征与职业成就之间的关系:在智力与知识达到一定水平之后,教师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诊断学生学习困难的能力以及他们思维的条理

32

性、合理性与教学效果有较高的关系。学生知识的学习同教师表达的清晰度有显著的相关。教师专业需要某些特殊能力,其中最重要的可能是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以及口头表达能力和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

⑵ 教师的人格特征与职业成就之间的关系。在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有两个重要特征对教学效果有显著影响:教师的热心和同情心;教师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有激励作用、生动活泼、富于想象并热心于自己学科的教师,他们的教学工作较为成功。在教师的激励下,学生的行为更具有建设性。教师对学生思想的人可与学生成绩有正相关的趋势,教师的批评或不赞成,与学生的成绩之间却存在着负相关。这些研究比较深入地揭示了导致教师职业成功的特殊能力和人格特征,为教师的造就和培养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3、简述罗森塔尔效应的涵义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教师的期望被传送给学生,学生会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罗森塔尔借用古希腊神话中的典故,把教师期望的语言效应称作皮格马利翁效应,也有人将之称之为罗森塔尔效应。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学提出适当的期望,并鼓励学生,塑造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成绩和素质。

4、简述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课时计划差异的表现?

概括说来,与新教师相比,专家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并具有预见性。(1)专家教师的课时计划只是突出课的主要步骤和教学内容。而新教师却把大量时间用在课时计划的一些细节上。

(2)专家教师的课时计划修改与演练所需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正式计划的时间之外,自然地在某个时候发生;而新教师要在临上课之前针对课时计划作一下演练。

(3)专家型教师的教学的细节方面是由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行为所决定的;而新教师的课时计划往往依赖于课程的目标,不能把课堂教学计划与课堂情境中的学生行为联系起来。

(4)专家教师在制定课时计划时,能根据学生的先前知识来安排教学进度;而新教师仅仅按照课时计划去做,并想办法去完成它,不会随着课堂情境的变化来修正他们的计划。

(5)在备课时,专家教师表现出一定的预见性;而新教师则认为自己不能预测计划执行时的情况。

5、联系实际,谈谈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差异?

(1)课堂规则的制定与执行:专家教师制定的课堂规则明确,并能坚持执行,而新教师的课堂规则较为含糊,不能坚持执行下去。

(2)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专家教师有一套完善的维持学生注意的方法,新教师则相对缺乏这些方法。

33

(3)教材的呈现:专家教师在教学时注重回顾先前知识.并能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而新教师往往一上课就开始讲一些较难的和使人迷惑的教学内容,而不注意此时学生还未进入课堂学习状态。

(4)课堂练习:专家教师将课堂练习看作检查学生学习的手段,新教师仅仅把它当作必经的步骤。

(5)家庭作业的检查:专家教师具有一套检查学生家庭作业的规范化、自动化的常规程序。

(6)教学策略的运用:专家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策略,并能灵活应用。新教师或者缺乏或者不会运用教学策略。

(7)在对学生发出的非言语线索上.专家教师常利用这种线索来判断和调整教学,而新教师往往只注意课堂中的细节,也难以解释他们看到的事情问的联系。

6、课后评价的差异?

在课后评价时,专家教师和新教师关注的焦点不同。新教师更多地关注课堂中发生细节,对克的评价,有的分析课的特点,有的对课的成功作了大致的评估,还有的关注自己授课的有效性;专家教师多谈及学生对新材料的理解情况和他认为课堂中值得注意的活动,专家教师都关心那些日阿盟认为对完成目标有影响的活动。

7、简述教师成长的三个阶段。

(福乐和布朗)(1)关注生存阶段(2)关注情境阶段(3)关注学生阶段。

9、教师成长与发展途径是怎样的?

基本途径有:一方面是通过师范教育培养新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补充;另一方面是通过实践训练提高在职教师的素质。

⑴ 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课堂观摩可分为组织化观摩和非组织化观摩。通过观摩分析,学习优秀教师在驾驭专业知识、进行教学管理、调动学生积极性等方面的教育机智和教学能力。

⑵ 微格教学:指以少数的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5-20分钟),常是小型的课堂教学,可把这种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课后再进行分析。这是训练新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其效果在四个月后仍很明显。

⑶ 进行专门训练。

⑷ 对教学经验的反思,对教学经验的反思,又称“反思性实践”或“反思性教育学”。这是一种思考教育问题的方式,要求教师具有做出理性选择并对这些选择承担责任的能力。波斯纳的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科顿于1993年提出了“教师反思框架”。布鲁巴奇的方式方法:反思日记、详细描述、交流讨论、行动研究。

10、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进行哪些角色创新?

由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新教师转到“激趣、启思、导疑”新教师。即教师要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球衣创新;由

34

命令主导型变为指导帮助型教师;由被动阐释、执行型教师转向主动研究、决策型教师;由单一学科型教师转向综合专家型教师。

11、简述教师正确学生观的内容?

(1)正确认识学生的向师性和独立性; (2)正确认识学生的能动性和可塑性;

(3)正确认识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发展潜力。

12、简述教师应具备的知识结构?

(1)精深的专业知识; (2)广博的知识结构; (3)丰富的教育科学理论; (4)丰富的个体实践知识。

13、简述教师教学能力的组成?

(1)敏锐的观察力; (2)较强的言语表达能力; (3)灵活的组织教学能力; (4)把握时机进行教育的能力; (5)一定的知识创新能力。

14、教师为什么要参加教育科研?

(1)可以更好地认识教育规律,了解教育发展的内在原因与相互联系,提高按教育规律办事的自觉性;(2)可以更新或改变教师头脑中的一些陈旧观念。形成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有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新的教育观念;(3)可以帮助教师了解教育科学发展的新趋向、新动态,学习有助=F改进自己教育教学工作的新方法、新思路.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4)可充分满足教师的求知欲、成就欲,激发教师取得创造性成果的内在动力。

15、联系实际,谈谈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

(1)正确的教育观念。主要包括正确的教师观和学生观。

(2)良好的个性品质。主要包括对教育事业浓厚的兴趣、先进的价值观、良好的性格。

(3)高尚的职业道德。包括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对学生的热爱和同事之间的友好协作。

(4)深厚的知识基础。包括高深的专业知识、合理的知识结构、扎实的教育科学知识和丰富的个体实践知识。

(5)具有较高的教学能力。主要包括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言语表达能力、灵活的组织教学能力、把握教育时机进行教育的能力、一定的知识创新能力。 (6)具有适宜的教育行为。包括民主的管理风格、合理地运用规则与奖惩、充分发挥教育机智的作用。

16、联系实际,谈谈如何提高教师的素质?

(1) 大力培育优良的校风。校风的好坏对教师心态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教师素质的提高。良好的校风可使学校成员在思想上、情绪七、行为上得到统一,对个人行为产生强大的激励作用和推动作用。并能防御外来不良因素的侵袭干扰。所以,大力培育良好的校风是提高教师素质的一条重要的心理学途径。

35

(2) 注重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培养。培养监控能力的实质在于培养教师对教学活动的自觉意识,充分发挥教师的反省思维或思维的批判性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教学监控能力的培养,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具有积极意义.因而是提高教师素质的一个值得关注的心理学途径。

(3) 将自我教育作为提高教师素质的重点。自我教育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内在动力,因而应当作为提高教师素质的重点加以对待。

(4) 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育科研。积极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是提高教师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

36

(2) 注重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培养。培养监控能力的实质在于培养教师对教学活动的自觉意识,充分发挥教师的反省思维或思维的批判性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教学监控能力的培养,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具有积极意义.因而是提高教师素质的一个值得关注的心理学途径。

(3) 将自我教育作为提高教师素质的重点。自我教育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内在动力,因而应当作为提高教师素质的重点加以对待。

(4) 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育科研。积极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是提高教师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

3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ae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