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现代文学论述题汇总(带答案整理版)

更新时间:2023-12-07 15:0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现代文学

(一)1917—1949年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

1.文学革命的内容和意义? 其内容主要有三项:

1.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主张打破种种旧形式的束缚,追求文体的解放。 2.批判“文以载道”、“代圣贤立言”等封建的文学观念;批判桐城派、《文选》派、江西派等封建文学的代表性流派。

3.提倡国民文学、平民文学、社会文学,要求表现社会的真实现状,描写普通人的生活。

其意义主要有四条: 文学意义:文学革命宣告了中国古典文学的终结和现代文学的诞生,是中国文学的一个伟大的转折点,一个新的文学世纪的开端。

思想意义:文学革命既是思想解放的成果之一,又是思想解放的一种表现形式,对促进中国社会和人们观点的变革做出了贡献。

政治意义:文学革命为五四爱国反帝运动做了理论准备,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干部和人才。 世界意义:文学革命是十月革命后世界范围内出现的革命文学潮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对二十世纪世界革命文学潮流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2.五四文学风貌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 1.理性精神的张扬。作用在于启蒙国民,以促进国民性的改造。就如鲁迅所说的,用文学去“揭示社会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2.感伤的精神标记。普遍带有苦闷、彷徨、感伤的精神特征。

3.个性的追求。五四新文学正适合表现个性,深刻地反映出五四新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个人表现最突出的时期。

4.创作方法多样化的探索。现实主义、自然主义、现代主义、象征主义等百花齐放的局面构成了一种创作方法的多元化的局面。

5.女性作家群的出现。如女师大作家群。苏雪林、冯沅君、黄庐隐、石评梅、许广平等。除了女师大作家之外,冰心、凌叔华、林徽因、谢冰莹等的创作更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关注。

6.短小的体制,浅豁的主题。除了鲁迅等少数比较早熟的作家之外。 3.周作人的散文小品在“学者式散文”方面具有的鲜明特色 周作人极力推崇明代作家“信腕信口,皆成律度”,“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文学主张,强调小品散文“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从而形成了学者式散文的鲜明特色。

第一,他的小品散文取材极为广泛,从社会批评、文明批评到日常情景,生活琐事,古今中外无所不谈,可以说是社会生活的万花筒。取材上的突破打破了文章“载道”的旧律,适应了小品散文自身发展的需要。

第二,周作人的小品散文常记生活中的一事、一情、一种景,清新随意,意趣盎然,使小品散文这一形式更为圆熟,精粹。他常在旁征博引之中自然而然地传授出丰富有趣的知识,或是抓住生活中一鳞半爪的现象,结合自己所见所闻,旁敲侧击,左右逢源,以“散谈”式的写法写出了浓郁的生活韵味。《苦雨》一文就是在漫不经心的散谈中写出了一场苦雨的甜味,以一种轻松、风趣而又超然的心绪告慰远方的友人。

第三,周作人的小品散文常在冲淡的情感中深含着诗意。如他的名篇《乌篷船》在描述家乡优美的山光水色的同时,也自然地烘托出作者轻松、愉悦的心情,在乌篷船上玩赏水乡盛景,一种悠远的故乡之恋更会油然而生。这种“涩味和简单味”融合而成的独特韵味,使人读来眷恋不已。

第四,短小精悍、简洁老练是周作人小品散文的一般特征。他的小品散文字数都在千字左右,遣词造句恰到好处,体现了一种朴实、古雅、含蓄、凝重的文风。

4.为什么说1917—1920年文学思潮现实主义占主潮地位? 第一,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彷徨》在这期间出版,小说以直面人生的现实主义精神和写实为主的创作方法,以深刻的思想和成熟的艺术,奠定了新文学的基础。第二,现代最早、成员最广的新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其文学思想基本倾向是现实主义。第三,语丝社、莽原社、未名杜等,基本倾向也是现实主义。第四,欧美现实主义作家及其代表作品,在这时期得到大量翻译、介绍。

5.左翼文学运动的功与过? 30年代的左翼文学运动,是“五四”以来的新文学运动的延续和发展。“五四”人的文学、“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本时期继续得到发扬;但最主要的是左翼文学运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在此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它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先驱者和传播者,它既开创了革命现实主义文学的战斗传统,又使得在处理文学与阶级、政治的关系上更多地受到那个时代特定环境的影响。为此,认真总结其经验和教训,是文学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左翼文学运动的战斗功绩最突出之表现:其一,它以确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其文学运动的主旨,指导各项文学的工作。左联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翻译、介绍和研究工作。左翼文学运动有以鲁迅为代表的一大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传播者,较为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艺思想,推动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宣传和学习。这些努力也自觉地加强了中国左翼文学运动与世界进步的革命文学运动的联系。同时,左翼文学自觉地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积极进行文学批评和评论的实践,探讨文艺大众化的问题。其中表现突出的是,鲁迅、瞿秋白等作品评论的序跋及讨论大众文学价值意义、形式的论文,茅盾、胡风等人的长篇作家论,周扬、冯雪峰等关于革命现实主义理论的探讨。他们代表了左翼文学运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建设的实绩。其二,它注重文学创作实绩,积极培养文学新人,扩大革命文艺队伍,坚持革命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左翼文学有殷夫等一批革命家的文学创作力量,表现出新文学在创作题材和主题方面的巨大开拓。还不断地培育了沙汀、艾芜、萧红等一批文学家的革命青年。这些“新人”的创作完善了左翼文学创作的整体机制,对其倡导的革命现实主义创作方法而带来的浓重政治意味予以调节,在文学创作的表现方式上更有新的探索,使得左翼文学有了真正坚实的创作内容。

左翼文学运动是在现代特殊社会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它留下那个时代政治的幼稚病和文学自身思考的欠缺。其一,左翼文学运动受到当时共产党党内“左”的思想影响。存在着较为突出的错误倾向,即政治上突出阶级意识,强调革命激进主义;理论上照搬外国的教条主义;组织上关门主义宗派主义的情绪,排斥与己相左的作家。其二,左翼文学运动在探讨无产阶级文学性质、功能、形式中,将自由主义文学观置于对立面,过分地批判了新月派、京派等作家群体,大大削弱了文学本体的深入和创作的多样化的发展。

6.左联的成就? 第一,左联的成立,推动了左翼文艺运动的迅猛发展。左联成为党领导下的革命作家的统一组织,先后成立了剧联、中国诗歌会等组织。左翼文艺运动成为声势浩大的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文艺运动。左联对国民党文化“围剿”进行了艰苦卓绝、卓有成效的斗争。第二,左联十分重视理论批评,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作为主要工作方针之一,进一步开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传播、学习和运用。左联先后开展三次规模较大的文艺大众化讨论,左联还同新月派、民族主义文学、“第三种人”、“自由人”等进行论争。第三,左联重视培养青年文学作者,吸收革命的文学青年参加左联,组成小组。新文学第二代作家的大部分,是在左翼文学运动的影响、培育下产生的,为新文学增加了一批新生力量。

7.简述孤岛文学创作? “八一三”事变后,留在上海的文艺工作者利用租界的有利条件,在“孤岛”继续进行文艺创作和抗敌活动。这时最为活跃的是戏剧创作。一批戏剧工作者充分利用上海沦陷时清闲下来的舞台空间,创作了大量的现实题材与历史题材的话剧,翻译和改写了不少外国戏剧,宣传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颂扬抗击外敌侵略的民族英雄,对坚守上海的几百万人的心理防线起到了很大的稳定作用。戏剧方面的代表有于伶的《夜上海》,阿英的《明末遗恨》、《海国英雄》、《洪宣娇》等。杂文创作方面唐弢、孔另境的《边鼓集》、《横眉集》影响颇大。梅益编的报告文学集《上海一日》也是孤岛文学的重要收获。

8、解放区与国统区、沦陷区小说的异同 1.异:解放区的新型小说由左翼小说发展而来,40年代与农民结合,将革命现实主义小说民间化了。但这些与苏联文学、西方现实主义文学及浪漫主义文学有着联系,与现代主义的世界文学潮流却有着某种隔绝。 2.同:解放区除了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先锋小说外,国统区有讽刺暴露小说,解放区也有丁玲的干预生活、揭露矛盾的《在医院中》;国统区、沦陷区有体验型小说,解放区则有孙犁的抒情小说;国统区、沦陷区有通俗小说,解放区则有以赵树理为代表的通俗型小说

9.解放区文学创作成就和特点? 1942年以后,解放区文学取得了巨大成就:①涌现出了一批成就较大,具有影响的作品,小说、诗歌、歌剧创作丰收;②不少作家创作风格上有了较大进展。欧阳山、柳青、草明、康濯等作家都创作出了较成熟的作品;③文学创作中主题和题材有了新开拓,出现了一批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④对旧形式、民间形式的借鉴、改造也取得了突出成就,尤其是以《白毛女》为代表的新歌剧的出现,吸引了广大群众,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10.解放区文学的特征、时代意义、积极作用? ①作为一种文学现象,解放区文艺最突出的特征就是民族的斗争、阶级的斗争与战天斗地的生产劳动成为作品中压倒一切的题材,工农群众在作品中取得真正主人公地位。②解放区文艺并不是一种开放的具有多种选择可能性的文艺态势,实际上它肩负着抗敌救亡的繁重任务,承载着诸如认识、教育、审美、娱乐等社会功能,解放区文艺具有广泛的群众性。③1937-1949年间,解放区文艺得到很大发展。1942年以后,新的主题、新的人物涌进了文艺的领域,解放区文艺在“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中起了积极作用。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a7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