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概论习题答案

更新时间:2023-07-18 04:16: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对考研的同学能有所帮助!

教育概论习题答案

二、概念题

1. 教育:(1)在教育学界,关于“教育”的定义一般来说,主要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下定义的,一个社会角度,一个是个体的角度。

(2)根据对“教育”概念的分析,尝试给出“教育”的定义: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3)教育的综合定义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动力性以及社会文化性的特点。

教育要素:(1)教育者 (2)学习者 (3)教育影响

教育形态:教育形态按照三个标准划分可以分为:

(1)制度化教育和非制度化教育

(2)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

(3)农业社会教育、工业社会教育以及信息社会教育

4. 教育学:(1)教育学的萌芽

(2)教育学发展的脉络

()教育学流派

(4)当代教育学发展的情况

5. 实用主义教育学:(1) 美国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克伯屈《设计教育学》为代表

(2)主要观点:

A教育是不断改造经验、组织经验的过程

B教育即生活,不是生活的预备

C课程组织以学生经验为中心,师生关系以儿童为中心,提倡“做中学”。

三、简答题

1. 信息社会以及其教育特征。

1学校将发生一系列变革。

(2)教育的功能将进一步得到全面理解。

(3)教育的国际化与教育的本土化趋势都非常明显。

(4)教育的终身化和全民化理念成为指导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

2. 当代教育学发展的趋势。

时代在前进,科学在进步,教育在发展,教育学也不断地出现一些新的面貌,以至于20世纪末的教育学已经远远不同于20世纪初的教育学,出现了许多新的特征:

(1)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不仅仅聚贤庄学校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研究上。

(2)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

(3)教育学发生了细密的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

(4)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

(5)教育学加强了对自身的反思,形成了教育学的元理论。

3.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主要观点。

(1)代表人物和作品。

(2)主要观点:

第一,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

第二,教育起源于社会性生产劳动,劳动方式和性质的变化必然引起教育形式和内容的改变;

第三,现代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使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第四,现代教育与现代大生产劳动的结合不仅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惟一方法; 第五,在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是相互影响的;第六,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二、概念题

1. 教育功能: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一本质决定了教育既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又是一个复杂开放的系统。教育功能在系统内部表现为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在整个社会系统中表现为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所以,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2. 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的社会功能是教育的本体功能在社会结构中的衍生,是教育的派生功能,也称教育的工具功

对考研的同学能有所帮助!

能。教育对社会的作用不是无限的,而要受社会结构、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性质所制约。教育的社会功能表现在教育对其他社会子系统的作用,包括人口、政治、经济、文化等。

(1)教育的人口功能

(2)教育的政治功能

(3)教育的经济功能

(4)教育的文化功能

(5)教育对社会的负向功能

3. 教育的个体功能:(1)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

(2)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

(3)教育的个体谋生功能

(4)教育的享用功能

(5)教育的负向功能

三、简答题

1. 简述教育功能的类型

(1)类型划分的标准

(2)教育功能类型:个体功能、社会功能;正向功能、负向功能;显性功能、隐性功能;综合角度划分的各种功能。

(3)各个教育功能类型的特点。

2. 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1)教育的文化传递、保存功能

(2)教育活化文化的功能

(3)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

(4)教育的文化批判功能

(5)教育的文化交流、融合功能

(6)教育的文化更新与创造功能

3. 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中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个体的社会化是个体学习所在社会的生活方式,将社会所期望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内化,获得社会生活必需的知识、技能,以适应社会需要的过程。

教育在促进个体社会化中的功能主要表现为:

1. 促进个体思想意识的社会化。教育代表一定社会的要求,传播社会中的主流文化和价值观念,受这种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影响,学生就易于形成与主流社会文化要求一致的思想意识。

2. 教育促进个体行为的社会化。人的行为要符合所属群体或社会的要求,这个要求就是社会规范。教育通过社会规范的传递,使人们认识社会规范的意义和内容,认识到应该干什么,不应该干什么,从而规范人的行为,防止个体行为偏离社会的轨道。

3. 教育培养个体的职业意识和角色。职业是社会化的集中体现。人生活在社会中,要以一定的职业为生,这就决定了为就业和生活做准备的教育,必须能够促进个体的职业化。对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而言,培养人的职业角色意识、技能是其核心要求。

二、概念题

1. 教育目的狭义的教育目的特指一定社会(国家或地区)为所属各级各类教育人才培养所确立的总体要求。广义的教育目的:指对教育活动具有指向作用的目的领域,含有不同层次预期实现的目标系列。其结构层次有上下位次之分,依次为: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等。教育目的不仅标示着一定社会(国家或地区)对教育培养人的要求,也标示着教育活动的方向和目标,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2. 培养目标教育者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如一节课、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

3. 教学目标各级各类学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它是由特定的社会领域和特定的社会层次的需要所决定的,也因受教育对象所处的学校级别而变化;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4. 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即培养、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可分为三个层次,即身体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与社会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全面地提高学生的素质。

5. 全面发展教育是对含有各方面素质培养功能的整体教育的一种概括,是对为使受教育者多方面得到发展而实施的多种素质培养的教育活动的总称。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构成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三、简答题

对考研的同学能有所帮助!

1. 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思想。

(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是:人的全面发展具有丰富的内涵:指人的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指人的才能的全面发展;指人自身的全面发展;指人的自由发展。

(2)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思想的基本内容是指:人的发展与社会生产发展相一致。旧式劳动分工造成人的片面发展,大工业机器生产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并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3)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思想为社会主义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为我们科学地认识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新的方法论指导。

2. 正确表述我国新时期的教育目的,并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1)新时期我国教育目的的表述: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社会主义是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使受教育者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进步培养各级各类人才。

二、概念题

1. 教育制度所谓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实施教育的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它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二是教育机构与组织赖以存在和运行的一整套规则,如各种各样的相关的教育法律、规则、条例等。

2. 学制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的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 终身教育指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培养的总和。包括教育体系的各个阶段和各种方式,既有学校教育,又有社会教育;既有正规教育,也有非正规教育。主张在每一个人需要的时刻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三、简答题

1. 现代学制有哪些类型?我国现行学制主要属于哪种类型?

现代学制主要有双轨学制、单轨学制和分支型学制三种。双轨学制是19-20世纪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分别为贵族和资产阶级子女与劳动人民子女设立的筛选严格、差异悬殊、互相分离、互不沟通的两个学校系统。单轨制是20世纪后期所形成的统一的、具有多样职能的、纵横沟通的单一学校系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单轨制逐渐替代双轨制。分支型学制是既具有单轨学制的特点,又具有双轨学制某些因素的苏联型学制。我国现行学制主要属于从单轨学制发展而来的分支型学制。

2. 简述义务教育的基本含义。

义务教育是国家根据法律规定,对所有一定年龄范围内的儿童,免费实施的一定程度的教育。具体含义有:(1)国家有制定法律强迫儿童、少年在学龄期受教育的义务。

(2)国家有开办学校、任用教师、供应教材等便利儿童入学的义务。

(3)儿童及少年在学龄期有入学受教育的机会。

(4)家长有送子女入学受教育的义务。

(5)社会有交纳捐税或集资兴办学校,发展教育的义务。

二、概念题

1.教师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建设者、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从广义上看,教师即教育者。从狭义上看教师专指学校的专职教师。

2.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个体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从专业思想到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心理品质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比较成熟的发展过程,即由一个专业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或教育家型教师的过程。

3.个别差异性由于人的发展的主客观条件不同,同一年龄阶段儿童在不同时期的发展速度和水平有个体差异,而且在相同方面的发展速度和水平也有个体差异。

三、简答题

1. 简述现代社会对教师的专业提出了哪些专业素养要求。

现代社会对“教师”专业素养提出的基本要求:

1) 教师应该具有与时代精神相通的教育理念,以此作为自己专业行为的基本理性支点;

2) 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不再局限于"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的传统模式,而是强调多层复合的结构特征;3) 教师还具备理解他人与他人交往的能力、管理能力和教育研究能力。

4) 教师具有教育智慧,是教师专业素质达到成熟的标志。

2. 简述近代“义务教育制”出现的历史意义。

对考研的同学能有所帮助!

“义务教育制”的推行促进了近代师范教育的出现。“义务教育制”出现于近代社会,它包括国家以法律的形式规定适龄儿童必须接受一定年限的教育,和要求政府、社会、家庭必须为此作出保证两方面的内容。其历史意义:

1) 意味着一定年限的基础教育普及;

2) 意味着教育已是一种社会的事业,是每个社会成员必须承担的义务;

3) 意味着对教师需求数量的激增和业务质量要求的提高。

基于此,师范教育应用而生。

二、概念

1.课程课程(curriculum)一词源于拉丁文,最早出现在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意为“跑道”(Racecourse),最常见的课程定义是“学习的进程”。

课程的几种常见定义:

课程即教学科目。认为课程是指所有学科的总和或特指一门学科。

课程即经验。认为课程包含学生在学校指导下的所有经验。美国教育家杜威是其代表。

课程是教学的进度和计划,是“学习方案”。认为课程应是教学过程所要达到的目标、教学的预期结果或教学的预先计划。

综合以上观点,我们认为,课程是教学科目以及为了完成教学科目所作的教学进程安排和学生通过学习所活得的全部经验的总和。

2.隐性课程隐性课程一词由杰克逊(P.W.JacKson)在1968年出版的《班级生活》一书中首先提出。与显性课程相对,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隐性课程是学生在学习环境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的或非计划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等。

隐性课程的特点:

一是潜在性。由于它是非正式的、非官方的课程,所以具有一定的潜在性。

二是持久性。隐性课程往往潜移默化地发生作用,对学生能产生持久的影响。

三是两面性,即既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也可能产生消极的影响。

3.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各学科的纲领性指导文件,发挥着教学工作的“组织者”作用,可确保不

同的教师有效地、连贯地、目标一致地开展教学工作。编写课程标准是开发课程的重要步骤。

4.教材教材又称课本,它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它不同于一般的书籍,通常按学年或学期分册,划分单元或章节。它主要由目录、课文、习题、实验、图表、注释和附录等部分构成,课文是教材的主体部分。

5.课程评价对课程评价,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最被广泛接受的是:课程评价就是运用专业知识,判断课程实施的过程。既包括学生学业的评价,又包括课程本身的评价。评价者利用学生学业的评价和课程本身的评价获得的结果,可以完善课程和提高教学质量。

三、简答

1.请说明学科课程的优缺点有哪些?

答:又称科目课程,它以有组织的学科内容作为课程组织的基础,是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课程类型,如我国古代的六艺以及古希腊的“七艺”,都是学科课程的类型。

学科课程的优点:

易于使各级学校的相同或相近学科领域的知识连接起来,使它们成为一个连续系列,如初中的物理学、高中的物理学直至大学的物理学,实是一个逐步递进的连续系列。

易于保证所授知识、技能的完整性、体系性和严密性。

给教授带来方便,教师具备学科专业知识和借助课本往往就不难完成教学任务。

学科课程的局限性:

学科课程对于一个未来的该学科专家或专业工作者来说,是必须预备的,但对于其他学生来说也许是多余的,因为它们与日常生活和学生的经验缺乏联系。学科自身的需要与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往往有冲突,学科教师面临这种冲突时,往往容易牺牲学生的利益,迫使学生服从学科的要求。

2.确立课程目标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第一,要明确课程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衔接关系,以便确保这些要求在课程中得到体现。

第二,要在对学生的特点、社会的需求、学科的发展等各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才有可能确定行之有效的课程目标。

第三,课程目标有助于澄清课程编制者的意图,使各门课程不仅注意到学科的逻辑体系,而且还关注教师的教与学生

对考研的同学能有所帮助!

的学以及课程内容与社会需求的关系。

第四,课程目标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来陈述,但一般而言,课程目标应明确、清晰。

3.世界课程改革的趋势是什么?

答: (一)课程政策上

大多数国家的课程政策都强调社会协同、经济振兴和个人发展的目标。

开发确保核心内容的同时,也为选修学科提供更多机会的课程框架。

确认了整体主义的课程取向,强调心智、情感、心理和精神向度的平衡;强调儿童中心、活动本位的教学方式的重要性;鼓励创造性思维、问题解决和自我导向学习。

(二)课程开发、实施等决策制定由中央集权倾向于下移到地方和学校。

(三)课程结构上

从内容本位转向内容于能力本位的多样化结合。

调整课程结构,吸纳新兴学科。

小学和初中阶段学科的连续性增加。

(四)课程实施上

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正在被“相互适应取向”所代替。

为教师提供专业发展机会,帮助教师理解课程和教学的变化。

课程要求弹性日益增大。

增强教师和学校从事“校本评定”的能力。

(五)课程评价上

“目标取向的评价”逐渐被“过程取向评价”和“主体取向评价”所超越。

评价的内容、方式、主体、功能多元化,主张评价即研究。

主张对课程体系本身进行评价,把本国课程推向国际,与其它国家合作或纳入国际组织开展评价。

对学生的发展评价是课程评价的有机组成部分。

4.谈谈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及特点。

答:目前,我们国家的课程改革呈现出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方向;

(2)突破传统单一、平面的课程结构为多维、立体式的课程结构;

(3)课程的基本要素由教师、学生、教材间单一与单向的信息传递,转向注重三者之间多样化和多向互动与交流。

(4)课程评价由原来只重视知识和智育的单一评价模式走向弹性、多元评价模式。

(5)课程管理体制重心下移,学校课程开发在我国开始兴起。

5.课程开发有哪几种模式?

答:课程开发的模式主要有两种,即目标模式和过程模式。

目标模式是课程开发的经典模式。以目标为课程开发的基础和核心,围绕课程目标的确定、实现和评价等环节进行课程开发的模式。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泰勒。主要步骤如下:

过程模式是由英国著名课程论专家斯坦豪斯提出,他认为目标模式一是课程开发过于强调“目标”而忽视了“过程”的重要性。二是误解了知识的本质和课程实践过程的本质。因此主张:

一具有开放的设计思路。教育活动是复杂的,课程编制不可能完全按照预定的目标来进行,必须保持高度的动态性、开放性,强调研究性、探究性。

二是强调教育是一个过程。

三是强调师生合作。

四是强调学生的经验与实际生活的体验。

五是注重形成性评价,而不是结果性评价。

二、概念

1.教学“教学”一词Teaching与“学习”一词Learn是同源派生出来的两个词,包括教授和学习两层含义。

对教学一词,有不同的理解。但其共同点是:第一、都强调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结合或统一。即教师教和学生学是同一活动的两个方面,二者是辩证统一的。第二、都明确了教师教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的主体地位。第三,都指出了教学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功能。

我的理解是:第一,师生之间的内在关系是互为主客体的相互关系;

第二,在学校教育实践活动中师生之间还存在着主导与被主导的关系。

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教师教的活动处于主导地位。

对考研的同学能有所帮助!

2.教学设计我国学者认为教学设计是指“对整个教学系统的规划,是教师教学准备工作的组成部分,是在分析学习者的特点、教学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条件以及教学系统组成部分特点的基础上统筹全局,提出教学具体方案,包括一节课进行过程中的教学结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知识来源、板书设计等。

尽管教学设计概念有不同的界定,但教学设计的过程实际上是为教学活动制定蓝图的过程。

3.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是为了达成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

三、简答

1.简述教学与课程的关系。

答:对此,有不同的观点。

一种认为是大教学小课程。认为教学是上位概念,课程是包含于其中的,只是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已。这里,课程往往是教学内容的代名词,属于教学法的一部分;课程也往往被具体化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三部分。 一种认为是大课程小教学。认为课程的范围要宽于教学,教学只不过是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

另一种认为课程与教学属于目的与手段的关系。即课程是指学校的意图,教学则是达到教育目的的手段。即假使课程是一场球赛方案,教学则是球赛进行的过程。

2.当代教学的新观念有哪些?

答:当代教育正从专才教育向通识教育转变。“教学”观的变革主要呈现六大趋势:

从重视教师向重视学生转变

从重视知识传授向重视能力培养转变

从重视教法向重视学法转变

从重视认知向重视发展转变

从重视结果向重视过程转变

从重视继承向重视创新转变

3.一个规范、明确的行为目标的表述,应当包含哪些要素?

答:行为主体。行为主体指的是学习者,因为行为目标描述的是学生的行为,而不是教师的行为。

行为动词。行为动词用以描述学生所形成的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体行为。

情境或条件。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主要说明学生在何种情境下完成指定的操作,对条件的表述有四种类型:使用手册和辅助手段或者不允许使用。②提供信息和提示。③使用工具和特殊设备或者不用。④完成行为的情境。

表现水平或标准。指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用以评量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

4.制定和选择教学策略的依据是什么?

答:依据教学的具体目标和任务;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依据教师本身的素养;依据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

5.简述现代课堂教学的特性。

答:对于课堂教学特性的认识在不断加深,可理解如下:

(一)多维性

课堂教学中常有多种多样的事情发生,教师既要教学,也要管理、控制、评价、收集资料等。

(二)同时性

课堂教学中许多事情是在同一时间发生的,比如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时,不仅要注意倾听学生发表的各种意见,而且要纠正或帮助学生作出正确的回答,与此同时,他还要以适当的速度在教室里来回走动。(三)即时性

对于教学中发生的事情,教师几乎没有考虑的余地,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对所发生的事情作出及时的反应。(四)不可预期性

教学中发生的许多事情是教师事先预料不到的,他对一件事情的处理或者对一个学生的行为作出的某种反应,可能在学生身上引起诸多的反响,产生的效果是教师无法预期的。

(五)历史性

一般地说,一个班级在相互接触几周或几个月以后,就会在学生中间形成一些共同的规范和认识,这些规范和认识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班级的运行及课堂教学的组织和管理。

二、概念题

1. 学生的失范行为学生的失范行为主要表现为越轨行为与违法行为。学生的越轨行为主要是指违背教育习俗、教育规章的行为,即违规、违纪行为;学生的违法行为主要是指违背教育法律以及国家其他法律、法规的行为,即普通违法

对考研的同学能有所帮助!

行为和犯罪行为。

2. 互动性重要他人是学生在日常交往过程中认同的重要他人。在学校、家庭、同辈生活的三种环境中家长、教师、同伴如果成为学生的重要他人,则他们在学生的心目中就对应成为楷模、导师以及知心朋友,如果没有成为重要他人则对应是监护人、社会权威以及一般的活动伙伴。

3. 偶像性重要他人是指因受到学生特别喜爱、崇拜或尊敬而被学生视为学习榜样的具体人物。

4. 学习压力学习压力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可以解说为:学生在就学过程中所承受的来自环境的各种紧张刺激,以及学生在生理、心理和社会行为上可测定、可评估的异常反映。

学习压力包括三个层面的因素:

1. 一是来自环境紧张刺激(如考试压力、课业压力、作业压力等)。

2. 二是个体的内部紧张状态(如焦虑、紧张、挫折等)。

3. 三是个体的反映(如躯体反映、各种行为反映等)。

三、简单题

1. 简述学生学校生活环境与家庭生活、同辈群体生活、社会文化生活的的差异。

(1)家庭生活与学校生活的差异。学生的家庭生活更多地偏向于“感性与感情”、“自由与轻松”“个体性与特殊性”等方面,而学校生活突出了“理性与理智”、“强制与限制”、“社会性与一致性”等方面。学校生活与家庭生活最大的差异性是强制性

(2)同辈群体生活与学校生活的差异。“民主平等”、“互助合作”、“自由表达”等是同辈群体生活的显著特点,而相对应的学校生活的特点是“权威与不平等”、“相互竞争”、“有限表达”等。

(3)社会文化生活与学校生活的差异。学校的社会文化生活属于间接的生活环境,但是对于社会文化活动的广泛性、灵活性、多元性,以积极其活动形式方面的丰富、感官、煽情等特点,而相对应的学校生活则偏于古板。

2. 简述各种学生失范行为的表现

学生的失范行为尤其表现为几个方面:

(1)校园暴力触目惊心

(2)青少年色情犯罪严重

(3)青少年以侵犯财产为目的的越轨犯罪比例最高

(4)青少年学生违法行为的新倾向。这些新的倾向有吸毒、网络违法等

3. 简述学生学习压力形成的原因(机制)

(1)导致学习压力以及其影响后果的成因十分复杂,但主要可以分为两类:环境因素和个体身心素质因素。撇开个体身心素质因素(事实上,个体的身心因素大多也是受到环境影响的结果。),就其环境而言主要是两个分流教育制度和家庭。

(2)分流教育制度有助于把学生加工成“不同的人力产品”,以适应社会对不同人才的需求。在我国这种分流点主要有“初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学”。但是需要指出的过早对学生进行分流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不利,并会出现“惟分至上”的不良教育现象。

此外,受到分流教育的影响,学生不仅仅害怕考试,更是害怕考试的背景,如:家长的过高期望、亲戚攀比性的看法等。

二、概念题

1.班级组织班级组织是随着班级教学的产生而形成的。班级组织是指一个有一定人数规模的学生集体,是学校行政根据一定的任务、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组织起来的有目标、有计划地执行管理、教育职能的正式小群体。它既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层组织单位,又是学生生活及开展活动的集体单位,也是学校经教育管理工作的基本单位。

2.成文的制度指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规范要求,即实施正常管理。具有基础性、强制性和实际操作性等特点。强调班级制度管理还应避免“控制主义的层级化管理”。

三、简答题

1.什么是班级组织?班级组织的结构包括哪些方面?(1)班级组织是随着班级教学的产生而形成的。班级组织是指一个有一定人数规模的学生集体,是学校行政根据一定的任务、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组织起来的有目标、有计划地执行管理、教育职能的正式小群体。它既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层组织单位,又是学生生活及开展活动的集体单位,也是学校经教育管理工作的基本单位。

(2)班级组织的结构包括:班级的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班级组织的信息沟通结构;班级组织的角色结构;班级组织的规模。

2.班主任建设和集体管理的具体操作要求是什么?班主任建设和集体管理的具体操作是:

对考研的同学能有所帮助!

1) 创造性地设计班集体目标

2) 合理地确定班级角色位置

3) 协调好班内外各种关系

4) 建构“开放、多维、有序”的班级活动体系

5) 营造健康向上、丰富活跃的班级文化环境

二、概念题

1. 学生评价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通过使用一定的技术和方法,以学生为评价对象所进行的价值判断。它是教育评价的基础和重点,也是学校教育评价的核心。

2. 教育评价是指在一定教育价值观的指导下,依据确立的教育目标,通过使用一定的技术和方法,对所实施的各种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科学判定的过程。纵观发展历程,一般大致划分为古代传统考试、近现代的科学测试以及当代的科学评价三个不同时期。教育评价发展到现代涉及到教育领域的方方面面,有以教育的全领域以及宏观决策为对象的宏观教育评价、以学校各方面工作为对象的中观教育评价、以学生为对象的微观教育评价。并且,教育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已成为现代教育改革和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与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教育发展研究共同构成了当代教育科学研究的三大领域。

3 学业评价是学生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指以国家爱的教育教学目标为依据,运用恰当的、有效的工具和途径,系统地收集学生在各门学科教学和自学的影响下认知行为上的变化信息和证据,并对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以下将依据布鲁姆的学习目标分类,将学生的评价分为认知、情感和技能活动三个方面。

4. 品德评价品德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固的特征,它是个性中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核心部分。品德心理结构一般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部分,因此相应的就有如下三个方面的品德评价。

三、简单题

1. 简述学生评价的类型

(1)根据学生评价在教学活动中的不同作用可以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2)根据评价的价值标准不同,学生评价方法一般可以分为相对评价法、绝对评价法和个体内差异评价法。

2. 简述学生评价的功能

1. 诊断功能:主要表现在通过评价能有效地判断学生的发展状况,为教师和学生分析并解决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供依据。

2. 导向功能:学生评价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和所要完成的目标进行的价值判断,这些标准和目标对学生的发展将具有导向作用。

3. 发展功能:学生的评价注重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依据,在评价的过程中学生不断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处于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管理功能:世界各国都利用学生评价的管理功能,作为对学生有效分流的主要依据之一,以此调整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改善教育、教学活动。

3. 简述认知学习评价的种类

(1)依据测验目的进行划分:准备性测验、结果性测验(终结性测验)。

(2)按照测验编制方式进行的划分:标准化测验、教师自编测验。

(3)根据测验试题的应答方式进行的分类:客观性试题测验、主观性试题测验。

4. 简述测验编制的过程

(1)明确测验的目的。

(2)界定测验试题的难度。测验试题难度的大小一般按照通过此试题的人数的多少的统计指标来确定,通过的人数多则难度小,通过的人数少难度则大。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测验的难度合理性界定离不开对认知教学目标的正确认识,现行的认知教学目标包含以下六个逐层递进的方面:知识水平、理解水平、应用水平、分析水平、综合水平、评价水平等。

(3)确定测验的可行性。可行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制定测验的指标时应具有操作性。二是测验的标准的制定要合理恰当,应注意不同对象不同内容的不同选择。

(4)提供测验的评定标准。具体而言,一是提供客观性试题的标准答案,二是提供主观性试题的答案要点,三是说明评定的记分规则。

5. 简述我国中小学学生品德评价的常用方法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学生的品德评价日益受到教育界的广泛重视,并进行了大量研究,改变了传统单一的定性评价方式,逐渐倾向于以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式。这里主要介绍我国中小学学生品德评价常用的方法。

对考研的同学能有所帮助!

整体印象评价法

(1)整体印象评价法:是评价者根据一定的评价内容和标准,通过日常对评价对象的观察和了解,经过综合分析并以此对评价对象的品德状况给予终结性整体评价的方法。如班主任在学期末时给学生的整体操行进行评价,做出优、良、及格、不及格等评语。

操行评定评价法

(2)是评价者根据一定的标准和要求,通过平时对被评价者的观察和了解,用书面语言描述的形式对被评价者品德发展的状况做出评价的方法。其具有整体印象评价法的优点,而且更加具体形象,能比较全面地反映评价者的品德面貌,便于被评价者及时了解自己,但是该评价法还是具有较强的主观性,所用评语也可能出现套话,缺乏有效性。 操行计量评定法

(3)操心计量评定法:是指使用以百分为满分或实行百分制计分法,评价者根据一定的标准和记分规则,依据学生的品行和表现予以加分或减分,以对学生的品德做出评价的方法。

二、概念

1.行动研究是一种由实际工作者在现实情境中自主进行的反思性探索,并以解决工作情境中特定的实际问题为主要目的,强调研究与活动的一体化,使实际工作者从工作过程中学习、思考、尝试和解决问题。

2.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是采用书面问卷的形式了解某一问题的方法,它的过程是根据研究范围和研究主题,设计问卷,组织实施。

3.观察观察是作为研究者的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的自然状态下,根据研究的问题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看、思、记的一种方法。在实际中,教师可以进行直接观察,如随堂听课,边听边看边记录,身临其境,感受真切,不仅能得到具体、生动的印象,而且会形成对研究问题的整体认识,这种认识又常会触动研究者的灵感。此外,研究者通过参加观察对象的活动而达到观察目的,这种观察又叫参与式观察。

4.个案研究个案研究是对单一的研究对象(包括人或事件)的变化过程进行深入剖析的研究方法。

三、简答

1.为什么说“教师即研究者”?

(一)教学实践与专门研究分离

学校教育产生后,教育教学问题及其规律逐步成为研究对象,后来出现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以及以研究教育为专门职业的专业工作者。教师无缘进行教育研究,由于机械的技术劳动,教师体验不到工作的乐趣,教育实践与教育研究成为互不相干的领域,阻碍了教师真正成为教育教学的主人。

(二)“教师作业研究者”意识的萌发

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们开始反思由于研究与教学分离带来的问题。“教师的教育研究”思想开始出现。其真义是:教师的教育教学生活,不仅要被研究,而且要由教师自己研究;教师不仅是被研究者,而且自己也是研究者;教师不再是被视为外在的研究对象,而是自己进行研究,寻求答案,敏锐地观察、探索自己的教学,参与教育教学个性行动。

(三)“教师作为研究者”观念的深入

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了《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明确提出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其要义是:教师工作具有不可替代性,不是人皆可师,人易成师。这种专业必须经过不断成长与发展。

要使教师成为一种专业工作者,必须通过研究,促进学习、思考、探索和创新。

(四)“教师作为研究者”成为共识

20世纪80年代,随着社会发展对教育教学要求提高,“教师即研究者”成为社会普遍认同的理念和努力追求的目标。在我国,政策法规也鼓励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研究,做一个研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的倡导,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特征。

2.谈谈教师教育研究的意义。

答:教师的教育研究有利于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师的教育研究可以使课程、教学和教师真正融为一体。

教师的教育研究是教育科学繁荣的需要。

教师的教育研究可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不断提升教师的自我更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教师职业的乐趣和价值感、尊严感。

教师的教育研究有利于教师不断积累实践知识。

3.谈谈教师教育研究的特点。

答:教师研究的特点,可以从比较专家学者的教育研究和教师的教育研究之间的关系看出区别。

(一)改进教育的研究与描述和解释教育的研究

教师的教育研究主要是一种指向实践、重在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研究,所研究的问题一定是自己学校中的、自己课堂

对考研的同学能有所帮助!

中的,自己学生中的,自己教学中的;理论工作者的教育研究主要是一种以理论探讨为取向,重在描述和解释教育的研究,从而达到理论上的突破和创新。前者指向变化中的教育现实和教育未来;后者指向教育的过去、解释教育的现实。

(二)置身教育之中的教育研究和置身教育之外的教育研究

理论研究者一般以“旁观者”的身份研究教育实际问题,在教育之外研究教育;教师是教育过程的当事人,亲历教育现场,以参与者身份在教育之中研究教育。旁观式研究仅仅是用于描述教育事态现象;而参与式研究却适合揭示教育事件的深层状态。

(三) 为了教育的研究和关于教育的研究

理论工作者直接的研究目的是促进教育知识的增长,他们的研究是关于教育的研究;教师直接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教师的教育研究以直接推动教育教学的实际工作的改进为目的,教师的教育研究是为了教育教学的研究、通过教育教学的研究、在教育教学中的研究,是一种行动研究。

4.教师发现问题有哪几种方式?

答:教师发现问题的方式和途径多样。

通过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和效果,以及整理自己的亲身感受和困惑,来发现问题。

从新的教学观念、思想与自己教学实践对照中发现问题。如对照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主体教育、研究性学习等新的教学思想,查找自己的教学存在什么值得思考和改进的方面,提出问题。

通过自己的做法与别人经验的比较来发现问题。

主动向学生、家长征询意见,也可以发现问题。

5.教师如何表达自己的研究成果?

答:从教师教育研究的特性来看,教师研究结果的表达方式主要有三类:研究报告、经验总结和教育教学案例。 第一,研究报告(主要是调查报告)。它是把教师对某一个问题的调查、尝试实践过程与结果的分析归纳起来,获得理性认识的表达方式。

一个规范的研究报告由这样几部分构成:(1)问题的提出。说明这项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为什么要研究,想解决什么问题等。(2)研究内容与方法。说明对象怎么选择,内容有哪些些方面,应用什么手段,资料怎么收集和处理。(3)结果与分析。可用文字、图表来表达。(4)结论和思考。根据调查结果,提出结论和解释,并对后续要研究的问题作进一步说明和考虑。

第二,教育教学经验总结。教育教学经验是教师在实践和研究中亲身经历、尝试和思考过的认识与思想。在表达时,要注意对基本经验的概括,不是简单的议论和阐发,而是要把经验概括与典型事例结合起来,用具体事例说明。教师在研究中积累了许多事例,应选取恰当、生动、有说服力的事例,体现教育教学经验总结的价值。

第三,教育教学案例。教育教学案例非常适合于教师对研究结果的表达。它通过对具体事件生动、真实的描述,直观形象地反映教育教学过程。在案例表达时,应有明确的主题,突现所要反映的问题,准确说明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与结果,并穿插研究者自己的思考、分析和议论,让读者能感受到案例渗透了研究者的真实情感和对问题的关注。

二、概念

1.毛入学率指某一级教育如小学这一级教育在校生人数与符合官方为该级教育所规定之年龄的总人口之比。

2.学前教育学前教育指学校义务教育以前的教育阶段。在许多国家,这一概念已扩大为小学入学前的整个时期,即从出生到6岁这一年龄阶段。

3.教育国际化思潮国际化思潮又被称为“国际教育”、“国际理解教育”或“全球教育”。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教育为社会国际化发展培养人才;二是教育本身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1年发表《世界教育报告》,指出教育国际化思潮包括如下内容:

(1)了解和尊重各民族及其文化、文明、社会准则和生活方式,包括国内民族的文化和其他国家的文化;

(2)认识各国和各民族间日益增大的全球范围的相互依赖;

(3)理解国际团结与合作的必要性;

(4)既认识个人、社会集团和国家各自的权利,亦认识相互承担的义务;

(5)各级各类教育应具有国际的内容和全球的视野;

(6)个人愿意参与解决所属社区、国家和整个世界的问题。

4.全民教育1990年3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儿童基金会、开发计划署和世界银行联合发起在泰国宗迪恩召开“世界全民教育大会”,通过了两个划时代的文件:《世界全民教育宣言》和《满足基本学习需要的行动纲领》,正式提出全民教育(Education for All )的思想,从而使全民教育思想为国际社会所接受。

对考研的同学能有所帮助!

含义是:

全民教育既是经济发展的需要,又是道德发展的需要;

全民教育是广义的,它的范围从学前教育到继续教育、终身教育;教育不仅是投入更是产出,教育有各种传送体系,包括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和不定形教育,学校应当与丰富的学习环境结合在一起;

全民教育是一项新的社会责任,赞助者、家庭和非政府组织都要贯彻这一政策。

三、简答

1.谈谈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教育改革具的趋势及特点。

答:20世纪80年代是二战后世界形式变化最深刻的时期,全球范围内各种矛盾的加剧和新技术革命的兴起改变了世界基本力量的对比,孕育着世界格局的根本转折。全球范围内经济和科技的竞争日趋激烈,各国都加快了教育改革的步伐,纷纷制定本国教育发展战略。

90年代后,各国教育改革的最大特征是面向21世纪进行教育规划,教育不再是被动跟随时代,而是主动适应时代。 这一时期各国的教育改革具有一些共同特点,反映了时代特征。

(1)高度重视教育改革,突出教育的战略地位。

(2)教育改革的重点转向提高教育质量。

(3)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

(4)加强和改进道德教育。

(5)注重提高师资水平。

2.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的课程改革主要反映出哪几个方面的特点?

答: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课程改革主要反映出三个特点:

第一,为培养人的合理素质结构调整改革课程结构,注重科学教育课程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体育、艺术课程之间的平衡,呈现出多样化(必修、选修、活动课程并存)、实用化(课程设置注重社区特点、注重劳动课程开展)、个性化(根据儿童个别差异设课、教学)和综合化(发展跨学科课程)的特点。

第二,为适应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要求,增删调整课程内容。新增的内容有以下几类:与新科学技术发展密切相关的新工具学科,如计算机和其它信息技术相关的课程;人文科学方面的课程,诸如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伦理学等,课程围绕学生显示生活开设,引发学生关心人类道德和伦理问题,提高对人类社会和自身的了解;环境科学课程,使学生认识人与环境的关系,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第三,强调基础学科的教学。

3.试比较分析我国初等教育与世界初等教育的发展水平。

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宣布“初级和基本教育应该免费”,“应当实现小学义务教育”。1990年在泰国宗迪恩召开了世界全民教育大会,大会通过的《世界全民教育宣言》指出:“除家庭教育以外,小学教育是对儿童进行基础教育的主要形式。必须普及小学教育,确保所有儿童的基本学习需要都能得到满足”。世界全面教育会议重新确定了2000年实现普及小学教育的目标。

(1)初等教育的普及

世界各国包括最不发达国家都在努力实现年费初等义务教育。自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世界初等教育的在校生人数和入学率总的趋向是逐步上升的。但一些不发达地区,实现初等义务教育的前景仍不容乐观。

1985年世界初等教育在校生总数为5.67亿人,1997年增长至6.69亿人,我国则分别为1.34亿人和1.40亿人,女生比例由45%增长到48%,高于同期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初等教育的毛入学率1985年为123.2%,1997年为122.8%,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2)义务教育的年龄段和年限

大多数国家已逐渐把义务教育延长至中学阶段。

1986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92年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不断推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3)初等教育的生师比

我国初等教育生师比为25:1,超出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水平,但与发达国家比还有一定差距。

如何继续扩大受教育机会,仍是世界初等教育发展不容回避的问题。同时,重视教育质量,处理好普及与提高的关系更是初等教育帮助国民提高素质的必需。随着现代社会知识、技能的不断更新,如何改进初等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提到了各国初等教育改革的日程上。

4.谈谈“学会生存”提出的背景、主要观点及意义。

答:(1)背景:

二战给世界各国带来了,特别是饱经战火创伤的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不少国家的政治和经济都濒于崩溃的边缘。

对考研的同学能有所帮助!

“生存”问题成为世界各国人的头等问题。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科技和知识急剧革新变化个时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战后国际竞争激烈,尖锐的政治斗、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也就是教育的竞争。教育成为关系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

(2)“学会生存”的提出及主要观点

在这种特殊的历史条件下,1972年,以法国前总理埃德加·富尔为首的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发表了题为《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报告,提出了战后国际教育的新思潮——学会生存,成为20世纪下半叶一个具有指导性质和广泛影响的纲领性教育文献,标志着世界教育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针对战后的政治和经济问题,以及带来的生存危机,它要求教育应负担起传授年轻一代在当代社会激烈变化的条件下求得“生存”的各种知识和能力。

针对科技发展和适应知识增长的需要,它重视现代科学技术的学习,强调早期教育的重要作用。

针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它确定了终身教育的地位,提出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3)意义

《学会生存》一书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许多方面解决了教育与物质生产不相适应的矛盾,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教育自身的进步。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9r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