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的基础知识及原理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11-04 21:2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面包的基础知识及原理

传统的面包是以面粉、酵母、盐和水为原料制作的,后来为了改进面包的风味和质地,扩大花色品种,又加入了糖、油脂、乳品、蛋品,而且还借鉴蛋糕和点心的特点,使用馅料和装饰料来制成各种花式面包。

1、基础原料 面粉

面包应采用蛋白质含量为11%~13%的高筋面粉。面粉中的面筋蛋白质应具有很好的弹性和延升性,这样在调理面包时,才能形成良好的面筋网络。

这种面筋网络是面包的结构骨架,它不仅可以保持水分和酵母发酵时产生的气体,而且淀粉等其它成分也被包容其中,最终赋予制品足够的体积、弹性和柔软度。

面粉的色泽要尽量洁白、吸水量高,且对搅拌有较大的耐受力,面团的搅拌即使超过预定时间,仍能制作出质地好的面包。

酵母

酵母是一类单细胞微生物,是制作面包必不可少的生物膨松剂,在适宜的条件下,酵母的发酵作用,将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同时在面筋网络的协同作用下,使面包形成一种多孔的松软的组织。目前,烘焙业中使用的速效酵母(安琪)。

速效干酵母:(即发酵母)它是活性干酵母的替代产品,使用方便,一般不用活化处理可直接投料。

水是调制面团用的润湿剂,也是面筋生成的必要条件,适当的水分可以使制品保持柔软,延长保鲜期,面包生产用水必须符合饮用水标准,PH值略小于7,中等硬度为宜。

有的硬式面包(法式)也可以不用糖,但必须用盐。因此,也将盐作为面包的基本原料之一,使用量大致为配方比1%~2%。

盐可以增加面团的筋力,使面筋网络更加致密;盐能抑制酵母发酵,可用来调节发酵率,避免过度发酵;盐的吸水作用可以使面包组织柔软。

2、辅助原料 糖

糖除了作面包的甜味剂,还有多方面的功能作用,如为酵母提供“食物”使面包添香等。糖由于能和面筋争夺水分,一定程度上抑制面筋的生成和扩展,故在生产高糖面包时,搅拌时间应适当延长。

面包用糖大多为精制白砂糖。 油脂

加入一定量的油脂可以增加面包的色泽和香味,油脂的润滑性可以减少水分的挥发,使面包组织细腻滋润、表皮柔软。生产面包多用固体油脂,如麦淇淋、猪油和起酥油,目前已有面包专用麦淇淋和起酥油。

乳品

乳品能提高面包的营养价值和增加乳香味,乳中的乳糖能增加面包表皮的色泽。在国外,传统面包的生产一般用新鲜牛乳。奶粉因使用更加方便,目前在面包生产中已普遍使用。

蛋品

在制作某些面包,特别是花式面包、或高成份面包时,配方中加有一定量的鸡蛋。蛋无疑能提高面包的营养价值,使面包组织更加细密,并能增加制品的色香味,生产面包主要用新鲜鸡蛋,其次是冻蛋。

添加剂

为了尽一步改善面包的组织结构和品质,在现代面包生产中,已普遍使用添加剂。添加剂主要是一类复合面包(或面团)改良剂。其中包括能促使面筋网络生成、增加面筋筋力和强度的氧化剂(如溴酸钾)能使油、水及其它成分呈稳定的均匀分散状态,并能减慢面包老化的乳化剂,如单甘酯、硬甘酰乳钠(SSL)等,催化反应的某些酶类,如淀粉酶以及酵母生长所需要的某些无机盐。由于现在谈添加剂恐怖,不利健康,尽量不要添加。杀鸡取卵不可取。

3、面包生产方法

面包生产方法主要有三种,即:一次法、二次法和快速法。 一次法以称直接法,即面包经过一次拌料,一次发酵后制成,该法使用工时相对较少。

二次法又称间接法或中种法,即面包经过两次拌料、两次发酵后制成,该法与一次法相比,面包体积大组织更细密、柔软,口感好味道香,但工时较长比较繁琐。

快速法与一次法基本相同,面包经一次拌料后不经发酵或很短时间发酵后制作。快速发酵面包缺乏传统发酵的香味,但由于生产时间短、效率高,该法目前已成为国内大多数饼屋采用。

一次法与快速法

一次法与快速法工艺流程如下:

搅拌→发酵(静置)→面团加工→(切割滚圆)→醒发→烘焙→冷却→包装→成品

其中搅拌、醒发和烘焙几个工序对面包品质影响较大,是面包生产的重要工序。下面依次介绍工序的制作要点。

搅拌

搅拌是在机械力的作用下,原料充分混合,面筋及其网络结构生和和扩张,最后生成一个有足够弹性、柔软而光滑的面团。

投料操作:一般投料操作程序是先将所有干性原料(面粉、酵母、奶粉、糖)通过慢速搅拌,混合再加入湿性原料(蛋、奶、水)并慢速搅拌。湿性材料和干性材料的配比决定了面团的软硬度。如煮饭一样,湿性材料液体多,饭稀,同样,面团湿,导致后续无法整形操作更谈不上后续烘烤出的成型和口感。湿性材料液体少,面团干,无法擀开,整形。一年分四季,温差30度,不同温度,空气湿度都会导致配比的微调。而这微调是要根据步骤中的观察状态而调整的。因此,对面团的原理是非常重要的。阿甘有句口诀:拉扯出手套膜,同时不沾手。解释就是:面团能拉扯开证明决定面团的软的液体多,这样,烘烤出的面包才够柔软,没有液体,能柔软吗?那是砖头。要知道,烘烤的时候是不会外来产生水分的。而蒸馒头包子是有蒸汽产生的。能出手套膜证明面筋达到最佳状态,不沾手证明水分刚好够。再多,面团就承受不了水分会溢出而沾手了。液体多是油门,不沾手就是刹车。原理是属于基本功,并不是靠学习能得到的技能,需要多练习,要做细致,边做边琢磨,慢慢成功率才会高,不要大刀阔斧,其他都是细心的活,套路基本都一样,没有多少技术含量,你能会一个,其他几乎都会了。

面团温度及控制:在搅拌过程中,酵母的生长繁殖与发酵作用实际上已经形成,因此,面团的温度应适宜酵母的生长繁殖与发酵,根据生产经验,为了有利酵母繁殖,防止过度发酵,以得到最好的面包品质,面团温度应控制在26℃~28℃为宜,快速法不得超过30℃

面筋生成阶段:面筋蛋白质在机械作用力下,由卷曲变成较为伸展状态,同时大量吸水生成湿面筋。初期的面块开始成团,但表面粘湿、缺乏弹性和韧性。

面筋扩展阶段:面筋近一步延升、扩展,面筋初步交联,面团已出现弹性,较为光滑和柔软,粘性减少,但韧性较差仍容易拉断。

面筋网络形成阶段:在搅拌头的推、拉、揉、翻等作用下,面筋蛋白质分子移位并发生二硫键交联,形成立体的网络结构,这是面包体积的骨架和保气能力的基础。此时,面团非常光滑、柔软、不粘手,具有良好的弹性和韧性。(不粘盆、不粘手、面光,盆光,手光)

面团形成后,如再继续搅拌下去,将会产生过度搅拌,即发生面筋断裂、弹性丧失、水分溢出等现象(粘手),这样的面团已不适合面包制作。(“三粘”,泛水,粗糙如面筋生成阶段。)

鉴别面团的合格与否通常采用所谓的“拉膜法”,即面团能用手拉成有弹性、光滑均匀、透明的薄膜,用手指点破圆洞,边缘整齐,则说明面团已达到要求。如拉膜厚薄不均、手指点洞边缘不齐或呈锯齿状断裂则为不合格。

搅拌机的选择:为了使面筋充分扩展,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合格的面团。相对而言,形成面筋的途径压面是最快的,揉面其次。因此,压面机胜过揉面机。压面机是事先在盆子中将干性材料和湿性材料混合至少许干粉存在(面筋没有形成前会粘压面滚轴)。这个就几分钟解决。然后放案板上搓成长棍状,擀开,过压面机后对折反复过10多次。就能出手套膜了。再加入黄油,根据口诀来加入剩余液体。这个过程就10分钟解决。而揉面机,无需自己混合,干湿材料投料后,要40分钟左右,还需要人工检测口诀进行微调。所有,效率上,压面机由于压力大,均匀更有效率。弊端,一次量有限。大概2斤面粉为饱和。而揉面机量大,但是时间长。时间长,摩擦多会造成面团温度高,导致一系列由温度而导致面团中酵母升温发酵而面筋没有形成导致的不良后果。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9a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