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高速电气化配合设计交底 - V1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6-14 14:1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京沪高速铁路

电气化配合设计(站前施工图阶段)

技术交底

二○○八年五月

电气化配合设计

???

???

123456概述

桥梁段电气化配合工程路基段电气化配合工程隧道段电气化配合工程其他注意事项几点说明

1 概述

?

牵引供电与通信、信号、电力一起称为站后“四电”系统,牵引供电又称电气化。京沪高速铁路建设必须统一考虑四电系统协调配合、加强系统设计、优化设计,实现资源共享,综合利用。

?

电气化接触网专业、变电所专业与线路、站场、路基、桥梁、隧道、轨道、站房、综合检修基地等土建专业均存在着复杂而精细的接口工程。施工中应严格按施工图接口设计要求,加强过程控制,确保接口施工质量。尤其是接触网专业的接口施工是确保京沪高速铁路按期开通和安全可靠运行的关键工程之一,应严格控制各项施工精度。

高速铁路与以往普速铁路施工的最大差别在于:接触网基础、电气化接地、沟槽管洞、电缆上桥预留孔等均纳入土建施工承包商的施工范围。

?

1 概述?鉴于目前站房、高架车站和桥梁等输入资料不具备设计条件,车站及部分桥梁接触网基础预留待条件具备后另行提供。接口资料以本专业提供为准。?本次电气化配合设计共七册,具体如下:附件电气化配合设计总说明12接触网基础图接触网支柱位置表名称册次第一册2a2b2c2dTJ-1(DK1+750~DK238+470.17)接触网支柱位置表TJ-2(DK238+470.17~DIK412+062)接触网支柱位置表TJ-3(DIK412+062~DK667+026.73528=铁四院DK665+100)接触网支柱位置表TJ-4(DK665+100~DK950+039)接触网支柱位置表第二册第三册第四册第五册2e2fTJ-5(DK950+039~DK1148+522.48)接触网支柱位置表TJ-6(DK1148+522.48~DK1301+200)接触网支柱位置表第六册第七册2 桥梁段电气化配合工程

?

2.1 接口工程内容

–支柱基础及拉线基础

?

区间正线桥梁上接触网支柱基础及拉线基础一般预留在梁上,基础的位置以其距该片梁的梁端距离来体现,详见接触网支柱位置表。基础的具体预留方法参见2008 年经规院发布的桥梁通用图。

2 桥梁段电气化配合工程?2.1 接口工程内容–电缆上桥预留孔?注意:基于2005年发布的13.4m桥面系。新版通用图待发布之后重新设计。说明:1)桥梁开孔统一预留在支柱的上海侧,且上下行对称设置。2)电缆上桥桥梁开孔处预留内径为φ80的PVC管。3)预留孔洞周边所设的加强钢筋及梁体结构钢筋形成的封闭回路距离孔洞的距离不得小于50mm,并且孔洞周边钢筋交叉点处用PE管绝缘,以避免钢筋形成导电封闭回路产生感应电流。2 桥梁段电气化配合工程

?

2.2 接触网支柱位置表

表中:

1) “桥墩里程”指本桥墩里程,桥梁未设计区段根据桥涵表数据累加,“跨度”指本桥墩(胸墙)与北京侧其相邻桥墩(胸墙)桥梁长度,“支柱距梁端距离”指支柱距该片梁北京侧梁端的距离。2) 除非特别注明,上下行预留基础按对齐设置。

3) 拉线基础中心距离下锚支柱中心一般为7.0米,“↑”表示拉线位于支柱的北京侧,“↓”表示拉线位于支柱的上海侧,“↑↓”表示支柱的北京侧和上海侧均有拉线。

4) 基础类型:桥梁区段下锚支柱基础、一般支柱基础、拉线基础的代号分别为A、B、C,参照2008年经规院发布的桥梁通用图施工。5) “跨距”指本支柱与其北京侧相邻支柱间的距离。

6) 备注列中“下/上行侧渡线锚”指该处仅下/上行预留接触网下锚拉线基础。

2 桥梁段电气化配合工程

?

2.3 施工图表目录

–––

电气化配合设计总说明(《电气化配合设计》第一册)

接触网支柱位置表(《电气化配合设计》第二册~第七册)标准梁的预留基础类型参见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2008年发布的桥梁通用参考图。其他接口资料。

注:特殊梁跨(大跨度、多线桥等)的预留基础待与桥梁专业配合后特殊设计。

––

2 桥梁段电气化配合工程

?

2.4 施工注意事项

2.4.1 支柱基础及拉线基础

1) 区间正线接触网支柱基础及拉线基础均设置在箱梁顶面,接触网基础具体设置要求参见经规院2008年发布的桥梁通用参考图,应根据通用参考图要求严格控制施工工艺及施工精度,确保预留螺栓的间距、外露长度、平行度等满足接触网的安装要求。

2)接触网基础具体位置详见电气化配合设计第二册~第七册接触网支柱位置表。应严格按照给定的基础位置及基础代号(基础类型)进行预留,避免错留和漏留。

3)接触网基础中心距线路中心距离一般为3.15m,允许施工误差+50mm/-20mm。4)接触网支柱位置表中“跨度”指本桥墩(胸墙)与北京侧其相邻桥墩(胸墙)桥梁长度,包含梁缝长度;“支柱距梁端距离”指支柱距该片梁北京侧梁端的距离。

5)为了便于桥梁标准化预制和施工,根据梁跨长度,支柱基础一般位于箱梁1/4、3/4(32m简支梁),1/3、2/3、1/2(24m简支梁)点。以32m简支梁为例:考虑到梁缝尺寸和施工顺序,接触网平面布置中的梁跨一般为32.7,支柱距梁端距离一般8.35、24.35,8.35即1/4点,24.35即3/4点;跨距一般为48.7m、49.4m,允许施工误差±0.5m。

2 桥梁段电气化配合工程

?

2.4 施工注意事项

2.4.1 支柱基础及拉线基础

6)拉线基础一般设置于距下锚支柱基础7m处,施工误差+1m/-0m。下锚拉线基础与下锚支柱基础必须位于同一片梁上,中间不得有伸缩缝隙,制梁、架梁时应根据接触网支柱位置表平面布置顺序,校核确认下锚方向,正确安装。“↑”表示拉线位于支柱的北京侧,“↓”表示拉线位于支柱的上海侧,“↑↓”表示支柱的北京侧和上海侧均有拉线。(拉线方向)7)接口工程的预留施工,应满足接触网支柱、拉线等各种法兰受力条件及施工误差要求。8)接触网基础均采用矩形螺栓布置方案,其中支柱基础均为6×M39个螺栓,拉线基础均为4×M24个螺栓。土建施工应采取合适的工艺措施,确保预留精度,避免返工。9)施工过程中若发现接触网支柱位置表中桥梁跨度与桥梁专业施工图孔跨长度不一致,需及时告知接触网专业和桥梁专业进行修改。

2 桥梁段电气化配合工程

?

2.4 施工注意事项

–2.4.2 电缆上桥预留孔

?

为便于电缆的检修,上网电缆一般不经桥墩上桥,而是通过设于电缆上桥预留孔正下方的接触网支柱(由电气化专业施工)经预留孔后再上桥面的接触网支柱。

如果电缆上桥预留孔所在的桥梁位于水中或电缆径路不好选择,需在靠近所亭侧最近的没有水的桥墩上预留爬架槽道,并需相应改变电缆上桥预留孔位置。爬架槽道参照《集成函[2007]6号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工程部分桥梁电缆上桥实施方案专题会议纪要》。此类特殊情况需在现场勘查后另行处理。

?

3 路基段电气化配合工程

?

3.1 接口工程内容

3.1.1 支柱基础及拉线基础

区间正线路基上接触网基础按照接触网支柱位置表给定的里程预留,具体预留方法参见接触网腕臂柱支柱基础及下锚拉线基础图(《电气化配合设计》第一册)。

鉴于目前站房等输入资料不具备设计条件,车站接触网基础预留另提。

鉴于路基区段综合地线需要利用接触网支柱基础,每个接触网支柱基础需要预留接地钢筋端子。具体做法参见接触网腕臂柱支柱基础及下锚拉线基础图(《电气化配合设计》第一册)基础预埋接地端子示意图(图号:JHGS-SS-S-514-13)。

3 路基段电气化配合工程?3.1 接口工程内容–3.1.2 预留过轨管及手孔路基段牵引变电所、分区所、AT所、开闭所处需预留接触网电动开关远动控制电缆及电源电缆用过轨管,线路两侧路肩均应设置手孔,所亭侧坡脚也应设置手孔。路肩手孔及过轨预埋示意图坡脚手孔及过轨预埋示意图3 路基段电气化配合工程

?

3.2 接触网支柱位置表

说明:

1) 对于路基区段,“桥墩里程”指接触网支柱里程,“跨度”和“支柱距梁端距离”均指接触网支柱跨距。2) 除非特别注明,上下行预留基础按对齐设置。

3) 拉线基础中心距离下锚支柱中心一般为7.0米,“↑”表示拉线位于支柱的北京侧,“↓”表示拉线位于支柱的上海侧,“↑↓”表示支柱的北京侧和上海侧均有拉线。4) “跨距”指本支柱与其北京侧相邻支柱间的距离。

5) 备注列中“下/上行侧渡线锚”指该处仅下/上行预留接触网下锚拉线基础。

3 路基段电气化配合工程

?

3.2 接触网支柱位置表

说明:

6) 基础类型:路基区段下锚支柱基础、一般支柱基础的代号均为Z,拉线基础的代号为L。为了施工方便,高速正线路基区段所有支柱基础(表中代号为Z)均按F04-120(适合于正线非硬质岩石区段,图号:JHGS-SS-S-514-07)或F05-120(适合于正线硬质岩石区段,图号:JHGS-SS-S-514-11)施工;拉线基础(表中代号为L)均按A01(适合于正线非硬质岩石区段,图号:JHGS-SS-S-514-08)或A02(适合于正线硬质岩石区段,图号:JHGS-SS-S-514-12)施工。

7) 路基区段接触网支柱基础中心距线路中心距离:有碴轨道地段一般为3.25m,无碴轨道地段一般为3.15m。

3 路基段电气化配合工程

?

3.3 施工图表目录

1)2)

电气化配合设计总说明(《电气化配合设计》第一册)

接触网腕臂柱支柱基础及下锚拉线基础图(《电气化配合设计》

第一册)3)4)

接触网支柱位置表(《电气化配合设计》第二册~第七册)其他接口资料

3 路基段电气化配合工程

?

3.4 施工注意事项

3.4.1 支柱基础及拉线基础

1)根据分工要求,由土建施工单位负责完成与路基的一体化施工。2)采用机械化施工的钻孔灌注桩基础,具体的预埋基础的设计及施工方案参见《电气化配合设计》第一册接触网基础图。

3)平面布置、施工工艺及误差应严格根据施工图要求进行,需要考虑与电缆槽距离的配合。

4)正线接触网支柱跨距一般为45~55m,具体参见接触网支柱位置表(《电气化配合设计》第二册~第七册),施工误差±1m。

5)施工中应严格控制下锚方向,确定拉线基础位置,施工误差+1m/-0m。6)严格控制支柱及拉线基础类型,桩基施工应严格执行《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及国家有关施工验收有关规范和规定。7)严格控制支柱基础中心距线路中心距离施工误差+50m/-20mm。

3 路基段电气化配合工程

?

3.4 施工注意事项

3.4.1 支柱基础及拉线基础

8)接口工程的预留施工,应满足接触网支柱、拉线等各种法兰受力条件及施工误差要求。

9)接触网基础均采用矩形螺栓布置方案,其中支柱基础均为6×M39个螺栓,拉线基础均为4×M24个螺栓。土建施工应采取合适的工艺措施,确保预留精度,避免返工。

10)施工中应严防支柱基坑内积水,以免基坑土体经水浸泡而导致土壤力学性质改变,影响施工质量,基坑一旦挖好后应立即浇捣基础。11)根据现场土建施工单位的施工工艺,应根据基础施工图要求,完成相关施工工艺的试验,方可大规模实施。

12)基础预埋接地端子适用于F04型基础,接地端子设置在基础中靠近电缆槽一侧。

3 路基段电气化配合工程

?

3.4 施工注意事项

3.4.2 预留过轨管及手孔

1)过轨管均采用内径为100mm的热镀锌钢管。且须抗震、抗压,弯曲半径不小于600mm,埋深由路基专业确定。过轨管距电力过轨管净距要求不小于600mm。具体施工工艺及材质选用现场试验确定。

2)每处过轨管两端均与手孔连接。手孔净空长、宽、深待定,要求过轨管底部距手孔底部10mm以上。

3)过轨管与手孔内壁平齐;过轨管打磨光滑,以保护电缆;过轨管两端应暂时封堵,以免异物进入;过轨管内预设2根Ф4mm的铁丝。4)电缆槽及路肩上手孔的排水由路基专业统一考虑,预留过轨位置如与集水井设置位置冲突,请施工单位现场调整。

5)电气化的预留过轨、手孔中心距离接触网支柱基础中心里程1.5m设置,预留方向以施工图图示为准。

6)坡脚处手孔应高出地面100mm,以防渗水;同时,底部设渗水孔。

4 隧道段电气化配合工程?4.1 接口工程内容说明:1、隧道内上下行接触网分别预留槽道,构成一组槽道。基础预留平面布置图(接触网支柱位置表)中仅列出下行线预留里程,上行槽道预留位置与下行槽道预留位置小里程方向顺线路方向间隔3米,允许误差范围±50mm。2、每一处接触网悬挂点(含接触悬挂、附加悬挂)需预留两根槽道,槽道呈与隧道拱顶半径相同的弧线形,槽道锚杆(间距为250mm)应与隧道内结构钢筋牢固可靠连接。两根槽道顺线路方向中心线间的距离为350mm,滑道规格型号为HTA 52/34-Q,槽道弧线长度约为2950mm。3、每根槽道配备6根螺栓、10颗螺母(用于吊柱、斜撑紧固、防松,V型附加悬挂紧固),其规格为HS 50/30-fv-M20×100。4、电气化接口设计内容以本专业提供为准。4 隧道段电气化配合工程

?

4.2 接触网支柱位置表

说明:

1) 对于隧道区段,“桥墩里程”指接触网支柱里程,即下行线预留槽道的中心里程,“跨度”和“支柱距梁端距离”均指接触网支柱跨距。

2) 其余同桥梁段接触网支柱位置表。

4 隧道段电气化配合工程

?

4.3 施工图表目录

1) 电气化配合设计总说明(《电气化配合设计》第一册)

2) 接触网支柱位置表(《电气化配合设计》第二册~第七册)3) 接触网预埋槽道平面布置图

4) 接触网预埋槽道基础通用图参照隧道专业相关图纸5) 其他接口资料

4 隧道段电气化配合工程

?

4.4 施工注意事项

––

隧道内接触网悬挂装、附加导线安装拟采用预埋槽道的方案,下锚安装拟采用后打孔方案。预埋槽道预留在隧道二次衬砌内,外露槽道面与二次衬砌表面平,槽道内部金属体应与二次衬砌内的接地钢筋网可靠连接。具体方案由隧道专业进行预埋设计和土建预埋施工。接触网在隧道内的预留需要配合隧道施工工艺,否则预留方案无法实施。本线隧道施工采用隧道衬砌模板台车施工,因此隧道内接触网跨距应结合台车长度布置。同时要考虑接触网设备安装净空要求,如悬挂下锚,腕臂安装等。

鉴于目前部内没有进一步明确采用何种预埋方式(槽道、螺栓等),施工中可能发生变化,现配合设计文件暂按采用预埋槽道方式。鉴于设计时没有明确隧道台车模板长度,设计时结合各隧道长度主要采用10m台车长度设计。若实际配置的台车不能按设计要求实施槽道的预埋,将另行处理。

4 隧道段电气化配合工程

?

4.4 施工注意事项

4.4.1 预埋槽道基础

?

1) 隧道内接触悬挂跨距40~50m,具体根据各隧道工点台车工作长度进行调整,且上下行悬挂点错开,接触悬挂下锚、附加导线对向下锚、中心锚结下锚装置对齐布置。

2) 隧道口架设硬横梁,正馈线、保护线通过梁上架设实现田野侧到线路侧转换,保护线在隧道内通过换边悬挂(即下行侧保护线悬挂于上行侧吊柱上,上行侧保护线悬挂于下行侧吊柱上)。

3) 预留槽道施工误差要求如图所示。

4) 槽道相对于隧道中心为非对称布置,施工时应严格按照设计尺寸预留。

?

??

4 隧道段电气化配合工程?4.4 施工注意事项–4.4.2 台车模板开孔尺寸及孔位布置?根据轨槽在衬砌中的埋设位置及间距确定在台车模板上的开孔位置。开孔原则:应结合预留长度、台车长度进行优化,尽量减少台车模板的开孔数量,如图所示。?4 隧道段电气化配合工程?4.4 施工注意事项–4.4.3 施工工艺??????槽道预埋施工方法采用衬砌台车模板开二次定位孔螺栓定位法。1) 槽道定位前,检查槽道内发泡填充物的完整状态,如有残缺,应进行填补。2) 槽道一次定位,在隧道结构钢筋上绑扎3) 槽道二次定位,用T螺栓精确定位在台车模板上4) 浇筑及脱模5) 滑槽安装偏差分析5 其他注意事项

?

5.1 站台及雨棚等电位安全接地设置要求

站台及雨棚等电位安全接地设置要求开放的站台必须采取绝缘或电位平衡措施。一般情况下,行人站立处,在距站台边缘2.5m范围内,必须采用铺设绝缘保护层。

车站内的其它独立接地系统建议与铁路综合接地系统采取绝缘隔离措施。

沿线建筑物(包括车站和区间的)内部的非预应力结构钢筋均要求彼此连接,并与接地系统相连。不能保证可靠连接的,需要可靠的绝缘隔离。行人可以接触到的金属体,比如扶手、栏杆等,垂直线路的中间绝缘隔离区应不小于2.5m。

所有电气化闪络保护接地钢筋应在最外层的混凝土表层下50mm~100mm进行铺设。

?

5.2 其它接地

6 几点说明

?

6.1 关于总说明

《电气化配合设计》第一册中<1.1桥梁>部分,关于接触网预留基础的荷载分类、要求、螺栓群布置及精度要求均以桥梁通用图为准。

车站站房方案未定,导致车站两端接触网平面布置设计未完成或需要修改,本次电气化配合设计中接触网支柱基础及拉线基础位置仅含区间位置,不含车站位置。

部分桥梁方案未定或修改引起接触网支柱及拉线基础预留修改或未完成。徐宁段桥梁没有提供墩台里程表,接触网支柱位置表中墩台里程为本专业计算,若与桥梁专业不一致,以桥梁专业为准;现场核对时,主要核对孔跨类型和数量是否一致。

?

6.2 接触网支柱位置表

6 几点说明

?

6.3 分相段接触网平面布置

牵引变电所、分区所附近接触网需要设置分相关节,保证相邻两个供电分区电气分开。

鉴于目前关于双列重联动车组受电弓间距不确定,且接触网电分相方案部内没有统一意见,本次配合设计暂按能够满足动车组各种弓间距运行的长分相方案(14跨,无电区大于400m)。待部内有明确的接触网电分相方案后,再根据情况做相应的变更设计。

6 几点说明

?

6.4 预留预埋沟槽管洞

鉴于桥梁通用图发生变化,各预留设计方案需要进一步完善,请土建施工单位根据配合设计文件接触网支柱位置表中预留里程,妥善安排各预留点的施工组织。

施工中若发现配合设计文件与其他专业出现冲突及其他问题时,请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

站场范围内预留预埋沟槽管洞需根据站场的布置方案另提。

?

未尽事宜,请及时与设计联系

汇报结束

2008-05-08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7u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