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出租车管理立法现状及完善对策研究

更新时间:2024-03-17 00:1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我国出租车管理立法现状及完善对策研究

作者:崔晓 徐新

来源:《中国集体经济》2014年第06期

摘要:出租车是一种重要的公共运输方式,但目前我国出租车立法分散、效力层级低,愈发不能适应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从分析出租车立法现状和制度不足入手,提出了完善出租车立法和管理制度的对策。

关键词:出租车管理;立法;制度完善

作为现代都市公共交通运输的重要方式,城市出租车既缓解了城市公共交通运力不足给城市交通带来的压力,又为人民群众提供了便捷快速舒适的出行服务,在适应城市规模扩大、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方便群众出行、扩大社会就业、提升城市综合服务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租车行业发展和运行管理中的矛盾和问题不断显现出来,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行业管理体制不顺畅,这已经严重制约了出租车行业的长期、稳定和健康发展。

一、我国出租车行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我国的出租车行业最早是在20世纪初在北京、上海出现的,早期主要供外交使馆、来华游客使用,后期虽有一定发展,但是由于战乱等原因日渐衰落。新中国成立后,出租车纳入国营运输公司管理,实际上远离了公共交通,主要用于外宾接待等工作。改革开放以后,出租车行业才真正进入了市场化发展的轨道,20世纪80年代出租车运营主要依托国有运输公司和涉外旅游公司,由于居民收入水平限制,消费需求规模有限,出租车数量较少,没有形成行业规模,因此国家没有专门出台管理制度进行规范,出租车行业处于自律发展阶段。1992年,十四大决定加快改革建立市场经济后,出租车行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出租车行业发展的政策,引入了出租车特许经营制度,降低了行业的准入门槛,鼓励各种社会资本迅速进入,出租汽车数量和种类迅速增加。1997年,建设部、公安部颁布了《城市出租汽车管理办法》对出租车行业进行规范。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出租车市场进一步扩大。截至目前,全国城市出租车总数量已经超过110万辆,从业人员近200万人,年客运量超过120亿人次。但随着出租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原有的管理体制不适应市场化要求,近年来也引发了不少的社会问题。 二、当前出租车管理立法现状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对出租车行业管理的不断规范,加强了对出租车管理的立法活动,各地也出台了一系列管理规定,就法律渊源形式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一)法律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7i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