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阅读课外书的习惯

更新时间:2024-04-29 06:4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如何培养孩子阅读课外书的习惯 (2011-06-14 11:22:58)转载▼

孩子进入二年级了,学习进度和难度明显提高。就拿语文方面来说,一年级最主要是认字和词语等基础方面的知识。到了二年级上学期,在认字的基础上,增加了看图说话,造句和写短文等为将来写作打基础的知识。写作向来是学生们最头疼的事,这部分向来是语文方面的难点和薄弱环节。而这方面能力的突出决不是一天两天能有飞跃的,这是靠日积月累不断地积累才有所提高的。肚子里的墨水多了,自然而然也有东西可写了,最关键的是什么呢?光靠语文书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课外书的阅读是至关重要的。 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朱永新说过:“一个多读书的人,其视野必然开阔,其志向必然高远,其追求必然执着。”也就是说,多读书,不仅能使人变得视野开阔,知识丰富,而且还能使人具有远大的理想,执着的追求。不过,要想让二年级的孩子大量的看课外书,特别是只有文字,没有图画和拼音的书一开始是难以承受的。刚开始时,孩子对于没有了解故事情节的一本新书不大愿意自己看,怎么样提高孩子看书的兴趣呢?个人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选好第一本书。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于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来说这一点特别关键。做得好,孩子会一下子就被书给迷上了,走进书的海洋。做得不好,孩子可能会从此对读书产生不愉快的体验,以后再要弥补,就是花数倍的气力效果都未必好。这里有一些讲究。刚开始时选薄一点的,字体大一点的,里面有些插图书。这样对孩子的第一印象就比较好,而且第一本书一定要让孩子读完,不要浅尝辄止——一本好书如果不读完可就体会不到它的妙处;家长最好安排相对完整并连续的时间,否则,即使非常有趣的故事,孩子也会因一次次中断而对它兴趣索然。

引导孩子看书。孩子第一次拿起书看到几乎没有图画的时候,心里肯定会有些担心和害怕。这时,可以陪孩子一起看开头部分,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再给他解释一下,一开始不着急,要引导孩子慢慢进入故事情节。等孩子对故事情节有了个大概的了解,他就会饶有兴趣地看完。

选择孩子感兴趣的书。童话神话类的书籍向来是孩子么的最爱。根据自己孩子喜欢的小动物或人物选一本有趣生动的书一定会有好的开始。最好挑选一个系列的书,读完了第一本,他会缠着你给他买剩下的几本呢!这时还要注意,不要一次买很多书。太多的好书摆在面前,他的读书欲望说不定反而没有了。 如果孩子能读完一个系列的三四本书,他的阅读兴趣基本上就有了。之后,家长千万不可急于求成,比如马上教他一些读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等,既要顺其自然又要以赏识的态度鼓励他。这样去巩固他的兴趣和成绩感。如果孩子能静静地沉浸在书中,你根本没必要去提醒他要从中发现什么。这时他正在享受读书的乐趣,一定会从中领略地书中所蕴涵的智慧。

善于营造阅读氛围。所谓书香门第多才子,原因之一是他们的家庭读书氛围好。比如,双休日常带孩子逛逛书店、图书馆,就是一个好办法。这些地方特殊的读书氛围就像气功的“场”,孩子去的次数多了也就产生了“场效应”。我们班主任董老师在网上会定期推荐一些适合孩子们看的书,我们几位家长就联合起来一起购买这些书,孩子们在学校有时也一起看书,互相交流,不知不觉中影响着孩子爱看书的习惯。我们还可以互相交换着看,这样可以看的书更多了。家长有空也可以和孩子们一起看有意义的书,全家人融入书的海洋中,潜移默化地让孩子感觉到看书的乐趣。

适当摘录书中好词好句。我们班有一本摘录本,董老师要求孩子每天回家看书后把书中的好词好句摘录下来。一开始,我让孩子一边看书一边把好词好句抄在本子上,但发现这样做的效果不好,孩子看书被打断了,看书的兴致提不高,而且摘好词好句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已。后来了解到,可以让孩子一边看书,一边随手把好词好句划下来,这样既不浪费时间,又养成随时做笔记的好习惯。另外,孩子一开始不懂得什么样的才是好句,觉得没有可摘的或随便划了几句,后来陪着孩子看了几次书,并向她解释什么样的才是好句,描写生动的,有比喻,拟人等的。慢慢地孩子不在把什么句子都胡乱地抄下来了。

与孩子交流书的内容。孩子有时会把书中看到的故事情节和我说,一开始我对小孩的书不怎么感兴趣,也不翻看这些书。但这样一来,她和我谈的时候,我无法和她交流书中的内容。于是,我有空也挑选了几本她看的书作了一番阅读,从中也体会到孩子的心里,有时也会和孩子一起谈书中的内容,了解孩子对故事是怎么看的,从而更多知道孩子的心理。

总之,从各种课外书中可以获取丰富的知识,通过阅读,我们可以跨越时空,了解古今中外的事情,可以通过阅读和各种名人对话,不仅如此,多读课外书还能提高你的作文能力。孩子在小学阶段养成爱读书的习惯,那就会终身受益。一个人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他才会一生都不感到寂寞,他才会完成终身学习的任务,他还会是一个不断提升自己,不断成长的人

培养孩子阅读课外书的方法

要学好祖国的语言,就要从小培养孩子多看课外书籍的习惯。要让孩子看懂课外书籍,就要教会她正确的读书方法。 到底如何教孩子阅读课外书籍呢?

首先,教孩子在看书前,先看看这本书的序或前言。让孩子先简单的了解本书作者的简况及写作的时代背景。这样可以帮助孩子了解及掌握本书的主要内容、它的作用及意义。

如《小布头奇遇记》是孙幼军创作于1961年的作品,它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童话,曾经影响了几代孩子。

书中写了一个小朋友,名字叫苹苹。苹苹得到一个布娃娃,名字叫小布头。小布头胆小,害怕爆竹声,因而受到小朋友

1

们的嘲笑。从此,小布头决心做一个勇敢的孩子。但小布头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勇敢。他一次、再次地从酱油瓶上跳下来,结果打翻了苹苹的饭碗。苹苹生气了,批评小布头不爱惜粮食。小布头不接受批评,生气地从苹苹家逃了出来。以后,小布头遇到了许多奇怪的事情。经历种种奇遇后,小布头终于又回到了苹苹的身边。

其次,让孩子从前言或序中了解该书在文字上的特点及抓住故事的主线。使孩子在阅读前做到心中有数,更有助于他的阅读。

最后,为了帮助孩子们真正读懂并从中吸取知识及精神食粮,可以让孩子摘录一些好词好句做些积累以便用于自己的写作中,或者让孩子写一篇读后感,谈谈阅读此书后的一些感想。

学好语文,一是多读多看,二是多练多写。而多看多读是基础,它能让孩子从广泛的阅读中吸取丰富的营养,为学好祖国的语言打下扎实的基础。

如何培养孩子爱读课外书

结合网络学习及自身实践,对如何培养孩子爱读课外书,我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培养兴趣

人只有做自己想做的事才会乐此不疲,因此培养阅读兴趣是学生能自觉读书的前提。我在培养孩子阅读兴趣时分三步进行:(1)利用课堂培养兴趣,在阅读教学设计中考虑学生的兴趣点,教师以饱满的热情传递语言信息,孩子体会语言的精彩魅力,便会钟情于文本文字。(2)利用活动发展兴趣,为了让每个孩子都有锻炼的机会,我在部分活动设计中加上“一分钟”,如“一分钟朗读”、“一分钟即兴发言”、“一分钟表演”??孩子觉得时间匆匆,机会难得,课前尽早准备,精心对待这“一分钟”。我惊喜发现,孩子们在 “一分钟朗读”里展现的都是精髓,大多数是从课外书里找一段精彩的话,学习困难的就从课本中挑选自己认为读得最好的部分,人人热情参与;“一分钟即兴发言”以抽条的形式,现抽现准备,内容涵盖课内外知识,但一定是学生能够即兴完成的;在“一分钟表演”中学生可以把课外学到的笑话、诗歌、脑筋急转弯、童话故事等等带入活动,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演,展现自我。这些活动的评价方式简单民主,除了表演者,其余的都是评委,掌声热烈就算优胜,用“纸星”代表奖杯,活动后在纸星上写上自己的名字贴在学习园地上。这样让每个孩子在公平、公正、民主的氛围下感受集体的温馨,为参加活动而努力吮吸课内外知识。尤其是学困生视其为上榜的契机,激起了他们对阅读的兴趣。(3)利用亲子阅读来拓展兴趣。鼓励孩子给家长讲故事,还可以适当获取劳动报酬,把挣来的钱又用来买书。既读书又挣钱,孩子能体验有劳有获,家长用一笔财富换来孩子另一笔财富,这也算是教育的投入。但需注意这笔“专款”必须专用。这样一来,便会形成良性循环,孩子读的书就会越来越多。

二、创设条件

农村孩子不比城里的孩子,可以逛书店、蹲图书馆,面对图书陈旧、数量稀少的图书室,他们望而却步。我尽力为孩子们创设阅读的条件:一是书籍的准备,建议孩子们利用压岁钱买自己喜欢的书交换着读,或把自己积累的美文摘抄合装成习作集,挂在图书角,让他们能最大限度阅读到有限的书籍。二是营造读书氛围,除了读书活动,还建议孩子在家把书放在显眼处,空时便读读,也可以利用周末邀朋友聚在一块儿读,或者与家人一起读。

三、引导制定计划

饭一口口吃,路一步步走,书一本本读,我引导孩子写好读书计划,实施时可以适当调整。但在数量、质量、阅读方向上给学生合理的建议,力求切实可行。

四、强化督促落实

把读与写有机结合起来,写的方式可以是读书笔记,读后感,摘抄积累等等。定期检查学生读书情况,以交流讨论、展示活动成果的方式了解阅读进展。评价时以激励为主,让学生保持对课外书的阅读热情。

另外,老师也要做阅读的力行者,这样可以给学生以示范,与孩子同奋进,共成长,让孩子的课外阅读行程不再孤单。 如何培养一年级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原437) 一、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阅读是智力和思维发展的源泉,通过广泛大量的课外阅读,可使学生获得知识底子、智力基础,乃至情感、审美基础。他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特强调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他认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对学好教科书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他说:“如果少年学生除了教科书以外什么都不阅读,那他连教科书也读不好。”(149页)学生课外读书多了,不仅能学好正课,还会满足其他的学习兴趣。他说:“在一个善于思考的学生来说,他在脑力劳动上所花的时间,大约有1/3是用在阅读教科书上,而2/3是用在阅读非必修的书籍上面的。”(210页)学生思考习惯的形成,决定于课外阅读。正因如此,他把学生的课外阅读称为“学生的智力生活”,并说:“除了平常的学校活动、观察和兴趣范围以外,学生还应当有一种丰富的、多方面的智力生活。就是指学生的课外阅读,特别是在少年期。”(67页)。

2

中国语言文字学家吕淑湘先生也曾经说过:“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 现在我国教育界的领军人物——教育专家王金战先生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研究发现:所有的优秀学生的童年都是在大量阅读中度过。孩子在14岁以前是阅读的黄金时期。14岁前孩子的智力发育已经完成了人生的95%。14岁前的孩子可塑性大,这正是引导孩子进行大量阅读的黄金时期。一旦错过了,将无法弥补。王老师还讲到,课外阅读越丰富的孩子,他在离高考愈近时后劲愈足,对孩子的终生发展都将从中汲取无穷的营养。所以他提倡让孩子进行大量课外阅读,孩子大量阅读将让孩子终生受益。

从我自己教育孩子实践来看,我也非常认同王金战先生的观点。我孩子现在省实验中学东校上高一。他初中就读于山大附中,2010年中考时是以山大附中年级第二名的成绩进入省实验中学的,当时他的班主任就告诉我孩子很有潜力,上高中会比初中表现还要好。果然,本学期期中考试,孩子总分在东校年级第一。从小学到现在,孩子没上过任何文化课辅导班,我做的工作就是引导孩子在小学阶段大量阅读课外书。大量的课外阅读提高了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我想孩子成绩比较好的原因其中也与小时候大量课外阅读是分不开的。巧合的是,东校高一年级第二名刘爽也是我在原来单位教的一个毕业生,她的特点也是自小就阅读了大量课外书。

很多事实也证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实际上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在教师、家长指导下,靠学生课外自学、自修而成。只囿于课本里的几篇文章,是不可能提高语文能力的。只有在长期的课外阅读过程中日积月累、潜移默化,才能吸收文化,感悟、积累、运用语言,形成文化的积淀,逐步建构自己的文化。特级教师钱梦龙在谈到自己少年时代的经历时就曾说到:“是大量的课外阅读使一度被老师认为是低能儿的他奇迹般地改变了命运,进入了优等生的行列。”可以说课外阅读可以改变人生。

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引导学生进行大量课外阅读是非常重要的,他不但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智力,是一条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捷径。

二、培养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具体做法

从事教学以来,我一直非常注重学生的课外阅读。我曾在三-六年级做过实验,发现孩子课外阅读的潜力非常大,大到我们老师和家长无法估量的地步!比如说,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高年级课外阅读不少于100万字,而实践表明只要老师、家长引导好孩子,点燃孩子的阅读兴趣之后,孩子一个月就可以阅读二百多万字,甚至更多!

今年我担任一年级三班的语文教学,我又在一年级三班就课外阅读方面进行了探索,实践证明,一年级学生若我们家校携手,学生的阅读潜力同样深不可测。

先看一组数字:

从2010年11月24日到12月29日,我和家长携手努力,用各种方式激发学生进行大量课外阅读。我每天就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数据统计。在家长的配合下,5周的时间,一年级三班学生的课外阅读读的多的同学如孙艳茹阅读了130多万字,马新宇阅读了22万多字;张昊、赵子越、杨若梅等同学阅读了十几万字;还有李雅琪、姚佳一、张洪玮、李然、李享隆等同学阅读了5万字左右;读书少的也少则上千、上万的阅读量;全班平均阅读63966个字!就一个多月的时间,我们刚入学一年级的学生就达到了或超过了国家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阅读量!这不能不令人震撼!

我们国家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低年级学生能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课外阅读量不少于五万字。实践表明,只要我们点燃了学生的课外阅读激情,我们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是远远大于这个数字的。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的呢?

(一) 家长首先得充分认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以身示范,给孩子以积极的引领。

(美)吉姆·崔利斯是著名的阅读研究专家,他在研究关于家庭阅读的时候,选取了30名出身于相似的社会环境,而且家庭也相似的工人阶层的男孩子作为他的研究对象。最后有15人成为大学教授,15人仍在工人阶层。他们长大后命运如此不同,研究人员发现差异在于他们童年时代与阅读方面的经历有关。

15名教授中,12人有听父母给他们读书后讲故事的习惯;15名工人中,只有4人有这样的经历。 15名教授中,14人小时候家中有很多图书和印刷品 ;15名工人中,只有4人家中有书。 15名教授中,13人父亲或母亲经常阅读报刊杂志;15名工人中,只有5人父母亲经常阅读。 15名教授中,小时候都受到大人在阅读上的鼓励;15名工人中,只有3人受到鼓励。 美国总统布什的母亲也极力鼓舞父母与孩子共同阅读,她说:“我总是尽可能多地与孩子们一起读书,有时我也让他们读给我听。我的一些孩子直到很大后,还保持着与我共同读书的习惯。当他们放假或有空闲的时候,我们就会轮流地读一本名著。有时,还会就精彩的部分进行讨论。

孩子喜欢模仿,而且模仿的对象往往是大人。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从树立良好的榜样开始。父母读书多的家庭,孩子也爱读书,这几乎成了规律。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父母的言行自然会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正所谓“桃李不言,下自

3

成蹊”。父母本身喜欢阅读,闲暇时一卷在手,陶醉其中,孩子便耳濡目染,油然对书本产生一种喜爱之情。假如自己守在电视机旁而下令孩子去看书,或者难得摸上几回书,则会造成言者谆谆,听者藐藐,如何能让孩子产生阅读的想法呢?

喜欢读书的人一辈子不寂寞,不爱读书的人一辈子不知所措。 二、家长配合老师完成督促孩子阅读的任务。我要求孩子天天阅读课外书,家长在语文大本或家庭作业本上天天要签字,写清孩子在家里进行课外阅读的情况。包括阅读的书目、阅读的故事名字、阅读的时间、阅读的自主性等,我们班李雅琪、李冠志、田家旺、孙艳茹、邱禹涵等许多家长总是每天将以上这些项目写的很具体,而且不厌其烦,同时还经常在大本上写下鼓励、赞美孩子的语言!

可别小瞧家长的签字,教师根据家长的签字可以了解到同学们阅读的进度、表现、兴趣,在评价时便及时、具体、真实,有针对性,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其认可与赞许是其如其分恰如其时的,感受到当之无愧!增加一份自豪感成功感!

三、教师针对家长的签字情况天天进行统计并在班里及时进行过程性评价。狠狠地大张旗鼓地表扬自觉读书的学生、坚持课外阅读的学生、读书有进步的学生、阅读时间长的学生、主动背诵经典诗文的学生等!这种评价包括语言激励、也包括物质奖励——发成长记录卡(爱读书卡、进步卡、背诵卡、主动读书卡。同时,一周一次汇总表彰。对坚持课外阅读的同学上台领奖,给他们以坚持课外阅读的成功感、自豪感、幸福感。从某种意义上说,几乎所有人都具有一种希望别人肯定、称赞自己言行的心理,尤其是对于正在求学阶段的青少年学生,这种心理更为强烈。这种心理一旦得到满足,便会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便会使这些言行迅速得到强化。因此,我们老师会想方设法从家长的签字中从孩子的课堂表现中找出学生言行中值得肯定、赞许的东西,不失时机地加以表扬,满足他们的这种心理,以形成良性教学循环。同时,表扬大多是在学生能很好地完成教师提出的教学任务时进行,所以不光是被表扬学生,就是其他学生也能从教师的表扬中体会到教师对他们提出的教学要求并尽可能按照教师的教学意图去学习,能激起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

所以,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培养孩子课外阅读习惯,家长的支持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年级三班学生能在短时间内培养起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与一年级三班的家长的密切配合是分不开的,可以说他们都是智慧型的家长!

三、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家长要有责任心和耐心。 贪玩是孩子的天性,尤其是对于我们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讲。因此才开始引导孩子阅读课文书时,家长可以先给孩子念书,与同孩子同读一本书,还可以调节家庭气氛,使孩子充分地感受到父母之爱,感受到家庭的温馨。

才开始可以一次阅读时间为10分钟,阅读时间可以逐步延长。在这方面不可操之过急。才开始重点培养孩子树立课外阅读的意识。孩子阅读的慢、或读错了很正常,因为孩子刚学会拼音,拼读不够熟练,识字量又少,是的确需要家长帮助的。家长除了鼓励千万不要横加指责。理想的阅读境界应该是宽松的,没有太多的精神压力和负担。对孩子点滴的进步尤其是在说话做事时能用课外阅读中学到的词语、知识时家长更要多鼓励、多表扬,让孩子感受到阅读的喜悦!让孩子在赏识中在精神愉悦中进行课外阅读。在主动积极的阅读中,让孩子启动思维、激发情感、有所理解、有所体验、有所感悟、有所思考。

四、老师在校也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早上、中午学生进校门后,我就在班里开始与早到的学生一起阅读课外书。都说一天之计在于晨。学生有的7点30到校,到8点10分预备铃响时,早到的学生已经阅读了大约40分钟。另外,课上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的学生,便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同时,我还引导学生在班里同学之间互相还书看,用一本换40本书,让学生手中的课外书真正做到物尽其用。

爱因斯坦说: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是一项长期坚持的学习活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需要不懈地坚持下去,实现量变到质变,更需要一个周期较长的过程,不能一暴十寒,半途而废。只有孩子想读、能读、爱读,才能培养起孩子稳定的、持久的课外阅读兴趣。想要让所有学生都真正走进课外阅读,都喜欢上课外阅读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老师家长长期的不懈的坚持与努力,更需要家长积极地配合、执着地奉献。

我今天可以自豪地告诉大家,我们一年级三班大多数已经初步养成了课外阅读的习惯。许多家长通过各种方式告诉我,孩子病了,照样坚持阅读课外书,孩子家里来了客人,孩子照样坚持阅读课外书;孩子作业多时,也坚持阅读课外书;就在上周复习时间里,马新宇还阅读完了6万字的《八十天环绕地球》一本书呢!——这对一年级小学生来讲是多么难得啊!

我希望一年级四个班的学生在家长的配合下,从今天开始,每个家长都能注重培养孩子的课外阅读兴趣,让更多的学生因为大量的课外阅读变得越来越聪明,越来越可爱!

有人说:培养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培养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孩子习惯的培养不能一蹴而就,让我们一起携着孩子的手,行走在亲子共读的路上,让我们的家庭充盈书香,让我们的孩子与书为伴,沐浴在书香的春风里!

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强烈的阅读兴趣一方面能为他们今后的语文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对于识字不多,正处于启蒙阶段的低年级学生来说,课外阅读具有一定难度了。

4

因,我认为低年级课外阅读的指导最主要是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入手,使他们形成习惯,感受阅读的乐趣。经过几年来的摸索,我最主要分以下三步进行:

一、以趣入手,激发阅读兴趣。

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形象思维占主要,对枯燥的文字往往缺乏兴趣。所以“趣味性”无疑是激发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主要方法。表现为:

1.读物的趣味性

追求故事性和趣味性是每个儿童的天性,读故事、猜谜语、背儿歌,看漫画书等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而讲故事、猜谜语是我最常用的方式。

在讲及《乌鸦喝水》一文时,学生都不约而同地评价文中的乌鸦

是很爱劳动很聪明的。接着我便抓紧契机给他们讲了个《狐狸和乌鸦》的故事,“从前有一只乌鸦和一只狐狸共同生活在森林里,一天,乌鸦找到一块肉,叼在嘴里,准备给她的孩子吃,这时??狐狸说:“你的歌声最动听,谁都没有你唱得好,你就唱几句吧!”乌鸦??正当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期待结局之际,我嘎然而止。究竟乌鸦有没有上当呢?狐狸能否吃到肉呢?你们想知道吗?(我举起手中的《小学生最爱读的一百个经典故事》)结果就藏在这本书中呢!这本书里面还有更精彩的故事,下课后同学们可以向老师借阅这本书,回家也可以叫爸爸妈妈去买。学生霎时都被激起兴趣,纷纷要求借书,有的果然去把书买回来了,第二天很多学生争着向我讲述故事的结局。我还叫那位同学在班上为同学们讲述故事的结局。可见,从故事入手,通过情节的吸引让学生感受课外阅读的诱惑,可以达到变“要我读”为“我要读”的效果。

猜谜语也是一种常用的形式,上低年级的课学生的注意力不持久,所以在课的后半段我时常会穿插一些小谜语让学生猜,既可以缓和疲劳的状态又可以调动兴趣,真是一举两得。

2.开展形式多样,趣味化的课外阅读活动。

单凭每节课的讲故事、猜谜语、读儿歌等形式,久而久之学生会感到枯燥。故此开展形式多样的,有趣的课外阅读活动是学生增强兴趣的催化剂。所以每一周我都会抽一节或者半节课作为阅读交流时间,通过各种形式深化课外阅读。

我班每一个学生都有课外阅读资料袋,我让学生把一段时间内所阅读的课外书,写的小记录,及在读书过程中积累的一些字、词等都放进课外阅读资料袋里。利用学校的读书交流时间进行小组展示或者是全班展示。

此外,利用班队活动还组织过“我是故事大王”讲故事比赛,“争做古诗大王”课外诗歌朗诵比赛,以及猜谜语比赛、剪贴报比赛。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深化课外阅读的开展。

二、创设宽松的阅读环境,促进阅读兴趣。

由于低年级学生兴趣的持久性较差,因此教师还应该努力创设宽松的阅读氛围。

1.建立班级图书角。结合学校读书活动,提出“献一读百”口号,鼓励每个学生都捐出课外书籍,放在班级图书角里,班中设立图书管理员,利用午休及课余时间开放让学生阅读,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

2.利用课室的黑板报、墙壁等把一些儿歌、谜语打印成小纸条让学生阅读,并定期更换。黑板一角写上“每周一诗”,每课伊始让学生阅读。让教室充满书香氛围。

3.家长会时向家长讲明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要求家长也要更新观念,明确要求。既为孩子提供课外阅读所需的书籍,也保证孩子课外阅读的时间。若有可能,尽量陪着孩子同读一本书,同讲一个故事,同寻书中乐趣。

三、设立评价机制,品尝阅读乐趣

小学低年级学生心志发展不成熟,难于长期坚持课外阅读。但他们争强好胜,有强烈的表现欲,因此我引入竞争机制、评价机制,让学生品尝课外阅读的喜悦。

1.学生评

每周抽20分钟时间让学生展示一周以来课外阅读的成果。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小组长带领组员评选。学生可在该段时间展示自己课

外阅读资料袋,推选出好的上报老师,并在班中进行展示。别看这是很小的举动,被推选出来的孩子觉得无比自豪,因为他的付出得到了同学的认可。

2.家长评

老师发阅读登记卡,让家长填写小孩在家阅读表现情况,并写上简单评语。老师可以及时而全面地了解孩子的阅读情况,真正能做到对孩子的课外阅读心中有数。

3.教师评

老师综合学生的自评,家长的评语,结合学校的“班级阅读之星”的评奖,可以准确地评选出班级“阅读之星”,树立好课外阅读的榜样,还能对孩子的后续阅读制定有针对性的指导。

在班中定期展示学生课外阅读积累的一些词语卡片,剪贴小报及读书小报,让孩子们置身于自己课外阅读的成果中,从

5

而享受到课外阅读的乐趣。通过各种形式的比赛,所产生出来的“故事大王”、“古诗大王”、“猜谜大王”我都会为他们佩带上胸卡。评价机制的引入,增强了学生的阅读体验,鼓励了学生的继续阅读。

有效开展课外阅读是课改的一个趋势,我们教师要扎扎实实,持之以恒地指导好课外阅读。今后我还要继续总结,探索,不断深化课外阅读,让学生从课外阅读中感受到无穷的乐趣!

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原创)

十几年的经验使我相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习惯。而阅读习惯是一个人在长期学习过程中养成的,是良好的学习品质的有机组成部分。一种好的或者不好的阅读习惯,不但直接影响学生学好各门功课,而且也会影响今后的学习,工作。因此,我们应从多方面结合起来激发孩子读书的兴趣,教给孩子阅读的方法,开展有益的读书活动,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 教给学生的阅读方法,让学生会读。 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自己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己能作文,不待老师批改。”叶老的主张是:语文教学不仅要教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教会学生“会学知识”,学生会学,才能主动地把知识获取。如何让低年级学生也能学着自己读懂课文呢?这就要在课堂上让学生有目的地读,有情感地读,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在读书实践中逐步学会读。如在教学《蜗牛的奖杯》这篇课文时,我注重引导学生从词语表达的准确,鲜明去体会,感悟寓意。如通过对“得意洋洋”“成天”“惟恐”“生怕”“天长日久”等词语及其所在句子的反复品读,在学生脑海里形成了蜗牛得奖后所作所为的表象,让学生自己感受,体会语言文字中所蕴涵着的道理。此外,我还注意角色的转换和情境的创设,像“如果你就是那只蜗牛,此刻你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看着在也飞不起来的蜗牛,你想对它说些什么呢?”等,让学生进入角色,更好地体会蜗牛当时的心态,进而体会课文的寓意。

二 培养广泛阅读习惯,让学生乐读。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生只有通过多读书,才能使语言材料在不知不觉间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长期以往学生就能形成一定的语感,有了语感,学生们理解和阅读能力必然有所提高,能流利阅读文章并迅速理解其中内容,感受其精妙所在。

低年级学生识字不多,理解能力不强,因而对阅读的兴趣也不大或者是为了读而读。在长期的低年级语文教学中,针对他们年龄特点,我觉得开展丰富多采的语文课外阅读实践活动,营造气氛来培养其广泛阅读习惯。

1 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

教学中我充分利用低年级孩子的好奇心,想读书想识字的愿望,激发读书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如在教学《狼和小羊》,《狐狸和乌鸦》等课文后,我告诉孩子这些故事都在《伊索寓言》里。它里面还有许许多多有趣的故事呢,你们想知道吗?第二天我发现几乎每个学生都捧着一本《伊索寓言》津津有味地看着。另外,我依据低年级孩子喜欢被老师表扬的心里,当看到孩子在看书时,我就说道:“爱看书的孩子是最美的。”或者“老师觉得现在的你越来越聪明了。”等。

2.让学生有足够的课外阅读时间和空间。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利用低年级儿童强烈的从众心理,为学生创设了读书的大环境。让他们有足够的课外阅读时间,我利用下午1:50到接至2:20上课这段时间,让小老师组织安排他们安静地阅读。到现在为此,我班上大部分孩子已经养成一进教室就拿起课外书书阅读的好习惯。

3 丰富课外阅读的内容

首先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推荐书籍,如图文并茂,画面拼音都比较清楚的图书。如《白雪公主》,《海的女儿》等。其次,要有教育性,内容要健康,如《三字经》,《格林童话》 ,《影响孩子一生的101个经典童话》等 。 另外,我还让孩子们书交换着看。这样一学期下来,孩子们至少可以看十几本课外书。

4 养成阅读积累的习惯

一年级刚开始由于孩子的识字少,我就让他们也边读边在书上划出好词好句,或划一划自己喜欢的句子,读一读。到二年级开始,我先让他们划出好词好句,到周末时摘抄到采蜜本上。并定期检查,比一比谁摘抄的好词好句多,谁又把这些内容记到自己的脑子里。我想;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没有积累,就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也绝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

总之,从低年级开始我们应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他们徜徉在书海中,去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兴趣,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

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能力 作者:佚名 2009-9-30 来源:教学论文网

6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每个年段的阅读目标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而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大量的课外阅读已作为了一种课堂的延伸和拓展,低年级是学生学习阅读的起步阶段,“新课标”对低年级阅读教学提出了如此要求:“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初步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4.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5.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6.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7.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由此可以看出小学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应聚焦于“喜欢”和“能读”上。因此在指导低年级阅读时应该注意到:一方面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另一方面教师必须结合阅读教学,有目的地教给学生有关阅读的方法,让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进行自主阅读,从而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在这里,我就如何指导低年级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几种方法谈谈自己的薄见,给同仁们以抛砖引玉之用吧!

一、抓住孩子心理特点,激发阅读兴趣。

面对刚入学的学生,首先应该要让学生体会到读书的乐趣,因为他们刚入学,认识的字也不多,如果就给他们规定要读多少书,那样学生反而失去了兴趣,这样老师就要好好的引导他们读一些感兴趣的书籍,采取形式多样的阅读方式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同时了解学生感兴趣的是哪些读物,作到心中有数,低年级的老师此时充当的脚色便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和孩子一起阅读,不但要“引”而且要“激发”孩子内心的感受,让他们尝到阅读的快乐,我一般采取了以下的方法:

1、故事引趣--感受书的神奇

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少,要培养他们从小就爱看书,老师首先就要利用每天的夕会或者每周的班队活动课的时间,声情并茂的讲述一些孩子感兴趣的故事,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看到老师讲得有趣,也会无形中受到感染,而且老师要有计划的坚持每天讲一个小故事,这样耳濡目染,学生就会觉得书是那样的神奇,慢慢的也会觉得书里有很多故事在等着他,而且,故事又是孩子最容易接受的一种学习课外阅读的方法之一。

2、留疑激趣--调动读书的欲望

老师在讲故事的时候,可以设置一些疑问,这样,一方面吸引学生听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想读书的冲动,例如我给学生讲12生肖的故事,最后我说:为什么老鼠要排在第一位了,它那么小,还怕猫,学生一下子来了兴趣,这时我说,想不想知道结果呢?学生纷纷要我讲,我却故作神秘的说,想要知道答案,《十二生肖的寓言故事》里有哦,这时老师可以发给他们拼音版的故事阅读,此时孩子们可津津有味的读得可起劲了。

3、表演生趣--体会人物情感

当学生阅读一些寓言或神话故事时,老师可以利用班队活动课的时间,来进行表演训练,这样既锻炼了孩子们表演的能力,也促使孩子认真阅读书中人物的动作、表情、样子,孩子的模仿的能力很强,《格林童话》是我给孩子们讲得最多的,童话故事能给低年级的孩子充分的幻想,让他们在动人的故事中获得美与丑,是与非的学习,记得我讲《猫和老鼠》时,学生演三次猫偷吃猪油的情景还记忆犹新,孩子们演得惟妙惟肖,最后连好朋友老鼠也没逃脱它的嘴,在一阵阵笑声中孩子们快乐极了,也尝到了书籍带给他们的欢乐。

二、课内课外相结合,感受读书之乐。

当学生有了阅读的冲动,老师可以利用课堂上的有效时间渗透一些读书的方法,针对低年级的孩子,我们可以采用一些他们感兴趣的乐于接受的方法。例如,当我们教一些朗朗上口的课文时,就可以指导学生唱游的读,还有一些诗词也可以用此种方法,让他们记得牢,当遇到日积月累的句子时,可以通过比赛的形式,来激发他们背诵,课堂上教学生读读,画画,还可以在书上写写你喜欢那个人物或动物,另外,老师可以有计划、有目标的配合教科书选择一些孩子们的书籍,制定每期的读书目标,推荐孩子们喜欢的书目,安排他们有充足的时间阅读,利用周边有利的环境,如书店、超市的书柜、网络或者学校的读书馆,班上的读书角,营造读书氛围,让学生从入学就感受到校园的书香气息,还可以与同学、老师交流中找到好的读书方法,

这样在他们拿到书的时候就可以用一些好的学习方法来自行阅读,让课内的方法指导课外的阅读,当学生找到了打开阅读的钥匙,推开阅读这张神奇的门时,便会感受到阅读的乐趣,那么他就会爱上书籍的,从而就会自觉的去读自己喜欢的书籍,感受到一种读书的乐趣。

三、让综合实践活动课成为孩子阅读的平台。

随着孩子对阅读的深入,老师可以有意识的引导孩子们充分利用语文课后的综合实践活动课这个平台,进一步培养他们去阅读,并且学会有选择的读书,查找相关资料,这样学生的能力会得到不断的提高,不仅仅会读书,还懂得把读的书为我所用,这一期开始我在二年级就让孩子们专门制定了一个“精彩句段”本,在每一页上我设计了几项有:“我的收获--总结一周来你的学习、生活或者观察到的一切”“好词佳句--20个”“格言警句--摘抄三、五句”“我背诵的课文”“老师的话--老师评

7

价”背面就是孩子们通过一单元的学习写下的周记,还可以是孩子们喜欢画的画配上一段话,形式多样,学生很有兴趣,这样改变了一往学生不喜欢写日记或小短文的毛病,孩子们积极参加,例如我叫关于名人的一组课文时,我就布置学生回去查找你了解的名人的故事,摘抄其中好的语句,第二步,叫学生读一本关于写名人的书,第三步,谈谈你喜欢的名人有什么吸引你的地方,这样层层深入,学生不但要找书,还要读、抄、同时还要思考,这样让学生不再是被动的阅读,而是无形中把阅读渗透到活动中,也增强了孩子们协作交流、绘画等各种能力。如果长此以往的训练,我想学生一定会收获很多,他们的实践能力,阅读能力会明显提高。

总之,在阅读这块有待开发的神圣领地里,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在积累和摸索,让我们把人类精神上的食粮带给我们的孩子们,让他们都能找到课外阅读的乐趣,更找到课外阅读的钥匙,那就从低年级孩子训练开始吧,有了好的开端,一定会带来喜人果实的。

怎样培养低年级孩子读课外书的习惯 首先是教师为范,师生共读

如果教师是个不爱读书的人,怎么会培养出爱读书的学生来呢?可想而知,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教师首先要喜欢阅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贫瘠的阅读,使教师在专业知识上无法精进。因此,教师首先要阅读教育专著,养成坚持阅读的良好习惯。其次,作为语文教师,扎实的语文功底与人文底蕴也离不开大量的阅读。再者,教师要阅读学生爱读的书籍。了解学生所读的书,知道学生喜欢什么样的书籍,能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和他们一起阅读,再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进行阅读指导或推荐阅读。也只有这样,在与学生交流读书感受的时候,师生才会有“共同语言”。

其次是培养习惯 乌申斯基说过:“人的好行为习惯就像是在银行里存了一大笔钱,你可以随时提取它的利息,享用一生。”而林语堂先生在谈读书时说,“一个人读书必须出其自然,才能应受读书的乐趣”。这里的“自然”应该就是喜爱读书的习惯。因此,从孩子入学开始,教师就应培养孩子喜欢读课外书的习惯。而习惯的培养,要从阅读学生喜爱的童书的习惯开始。

⒈选择合适的书籍

课外阅读是学生自主的、有选择的获取大量信息的学习活动,近似于生活中的自然阅读。在未经引导的情况下,很多刚入学的孩子只喜爱看卡通图书。他们看书都是有什么看什么,很少有目的地选择书目,因此不能盲目让他们读书。指导他们选择合适的书,极其重要。一般来说,低年级学生以拼音读物为主。教师要帮助学生选择内容健康、符合儿童年龄特点、类型多样的读物,包括古诗、儿歌、童话、寓言、小说、历史故事、科普知识等都应涉及。初入学的孩子,可以让他们阅读一些图文并茂的绘本,通过教师或家长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借助图猜一猜等方式读懂内容;学完拼音后,开始让学生借助拼音逐步阅读浅显的注音读物;一年级下学期开始,可以引进经典的童话、寓言故事等童书。

⒉培养听读习惯

低年级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应从最基本的听、读童书开始。本着“有益、有趣”的原则,结合实际,对低年级学生阅读要求不能过高,可以定位在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图文结合,了解故事情节,读后把故事讲给别人听,侧重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和想象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听入手,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如选择适合他们阅读的童书,用讲故事的形式或利用媒体让学生边看插图边听老师讲故事;也可以用一节课的时间,与学生共读一本书,在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交流,保持学生对书本的浓厚兴趣。

最后是多种形式激活学生的阅读期待。

教师要不断探索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精心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才能激活低年级的学生的“阅读期待”。比如故事激趣、读书汇报等形式。

叶圣陶说过:“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学习习惯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小培养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一辈子读书一辈子受用。”那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呢?

一、 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兴趣是学习的前提,是动力。只有激发起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学生才会做到“我要读书”。

1. 营造环境。书要静下心来读,这是读书最重要的习惯之一,如何把学生带进书本,让他沉浸在书的海洋中,陶醉在书香中,创设良好阅读氛围至关重要。因此,我在教室内张贴了唐诗宋词、名人名言,学生自制的书签和读书日记随处可见,教室里散发着浓浓的书香。此外,师生还共同参与晨间诵读和午间静读等活动,每天中午30分钟是我们师生静心读书的快乐时光。

8

2. 讲述故事。我针对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常常讲历史故事、童话故事和神话故事,让学生乐在其中。

3. 举行比赛。鉴于小学生的不服输的心理,我在班级里举行了各种课外阅读比赛活动。学生比赛时,教师不仅要做组织者,也要和学生一起参加比赛。“猜谜语” “脑筋急转弯” “讲故事” “美诗文朗诵” “课外知识竞答”和“书签制作”等,这一系列比赛让学生对课外阅读充满了热情,特别是教师在比赛中输给了学生,学生很有成就感,课外阅读的欲望更强。

二、 让阅读习惯逐步养成

每个学生生来就有学习的潜能,只要教师在平时的阅读活动中,善加引导,适时点拨,学生定会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1. 选择经典。著名儿童文学家曹文轩曾经说过:“一本好书犹如一轮太阳!儿童时期要读一些能够打好人生底子的经典之作,只有打好了底子,有了明辨真善美的能力,才能学会如何选择对自己有益的书,才会明辨书中的明与暗,才会吸收书中的真正营养。”因此,要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就必须引导他们选择一些经典之作去阅读。

2. 多动笔墨。《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阅读有明确的要求:“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由此可见,低年级学生从小就必须养成几种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乐于阅读,爱护图书,乐于交流和读书积累。其中,“不动笔墨不读书”是每一个学生必须养成的良好阅读习惯。

(1) 榜样教育。榜样能使学生产生向上的心理,所以我经常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鲁迅、冰心等名人读书的好习惯,鼓励学生向名人学习,及时记录每天的看书心得。看书心得包括以下内容:儿歌摘抄、名人名言、好词好句、我的感想(对低年级学生有一定的难度,可以引导学生写一两句话)。对于读书笔记做得认真的学生,我会及时表扬,特别优秀的还被评为“班级阅读之星”。

(2) 画出所想。低年级孩子的天性就是爱玩,喜欢新鲜事物。为了培养他们“读书动笔墨”的良好习惯,我在引导学生做读书笔记时,除了要求他们自主写一写,还让他们画一画。可以根据笔记内容配插图,可以根据读书心情配插图,也可以在笔记周围画一些自己喜欢的花边。这种特殊的笔记方式,不仅让学生写下心中所感,也画出心中所思。学生在玩乐中不知不觉完成了图文并茂、别具一格的读书笔记,也就养成了“读书动笔墨”的好习惯。

3. 乐于交流。低年级学生只有养成了乐于交流读书感受的好习惯,他们的课外阅读才是扎实有效的。因此,在实践过程中,我积极举行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引导学生进行交流。

(1) “晨间诵读”活动。早晨是学生进行诵读的最佳时间,对低年级孩子来讲,更适合诵读一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和童谣,如《三字经》《弟子规》和《新编儿歌365》等。我们称其为:“七彩晨读”。学生每天诵读一两篇,让心灵浸润在美文里。

(2) “好书推荐”活动。在本班教室内创建“读书吧”,进行读书漂流活动。老师或学生可以把近期看到的最新好书或自己喜爱的图书向大家推荐,供同学们参考。美国著名的阅读专家吉姆·崔利斯写的《朗读手册》中说,当教师将自己读过的读物介绍推荐给学生时,学生会更有兴趣读这些书籍,也更乐于交流读书收获。例如,在中午的阅读时间里,我着重向学生推荐了《小猪唏哩呼噜》《骑鹅旅行记》等书。正当他们听得津津有味之时,我戛然而止,设下悬疑,引导他们自己去阅读。学生被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所吸引,便会如饥似渴地阅读起来。如果带着问题去阅读,学生的阅读感受格外强烈,他们是那么迫不及待地想互相交流各自的读书感受。

“读书贵在坚持。”只要教师坚持不懈地开展各种读书活动,不断激活学生的潜在学习能力,学生就会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长此以往,循序渐进,学生就会逐步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三、 让阅读习惯在评价中巩固

在课外阅读中,我设计了“读书评价表”,对孩子的读书习惯进行了量化评价,从“爱护书籍、读书姿势、喜欢阅读、乐于交流和读有所记”五个方面进行评价。每周一小评,每月一大评,得星最多的前8名学生将被评为“阅读之星”。学期结束进行总评,根据得星情况,评选5名学生作为“班级阅读大王”。其次,我们还举办读书成果展示活动,如:“读书笔记” “自创儿歌” “自制书签”等。在这些展示活动中,我引导学生开展自评与他评,不断地让学生在评价过程中获得别人的肯定与欣赏,以维持和激发成就感,从而进入更高层次的阅读。

“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法地坚持下去。相信,只要我们以滴水穿石的精神,每天,每周,每月??坚持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他们就会茁壮成长,收获特别的精彩!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摘要: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课外阅读应该是一种课堂的自然延伸和拓展。低年级是学生学习阅读的起始阶段,尤其应该引起重视。笔者认为培养底年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关键是发挥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的组织和引领作用,有意识地培养

9

学生课外读书的意识、兴趣,同时要求家庭和社会积极配合,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课外读书习惯。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是影响学习活动的最直接、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同样的,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因此,低年级课外阅读的指导得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入手,使他们形成习惯,感受阅读的乐趣。

一、巧用课堂教学阵地,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关键在于教师应当在课堂上教会学生阅读,让学生尝到阅读的甜头。因此语文教师应树立开放的课堂教学观,把小课堂变成大课堂。

1、用人物情感表演来创造课堂气氛。

当学生阅读一些寓言或神话故事时,老师可以利用班队活动课的时间,来进行表演训练,这样既锻炼了孩子们表演的能力,也促使孩子认真阅读书中人物的动作、表情、样子,孩子的模仿的能力很强, 《格林童话》是我给孩子们讲得最多的,童话故事能给 低年级的孩子充分的幻想,让他们在动人的故事中获得美与丑,是与非的学习,记得我讲《猫和老鼠》时,学生演三次猫偷吃猪油的情景还记忆犹新,孩子们演得惟妙惟肖,最后连好朋友老鼠也没逃脱它的嘴,在一阵阵笑声中孩子们快乐极了,也尝到了书籍带给他们的欢乐。

2、用疑问来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 。

老师在讲故事的时候,可以设置一些疑问,这样,一方面吸引学生听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想读书的冲动,例如笔者给学生讲12生肖的故事,最后问:为什么老鼠要排在第一位了,它那么小,还怕猫,学生一下子来了兴趣,这时我说,想不想知道结果呢?学生纷纷要我讲,我却故作神秘的说,想要知道答案,《十二生肖的寓言故事》里有哦,这时老师可以发给他们拼音版的故事阅读,此时孩子们可津津有味的读得可起劲了。

二、采用多种手段,激发阅读兴趣。 1、家庭学校互相配合,培养阅读意识。

人教版配发的同步阅读是学生课外阅读的好材料。我定期布置学生阅读其中指定的篇名并及时检查、交流阅读情况,有助于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同时,我还倡议家长和孩子们一起读书看报,创造一个适于阅读的良好家庭气氛。

2、开展课外活动激发阅读兴趣。

学生都是热爱活动的。笔者常常利用班会课和课余时间开展与课外阅读有关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体会到课外阅读的兴趣。常用的活动主要有:

故事会——在班级内举行讲故事活动,要求学生把课外阅读中所看到的童话、寓言、故事等讲给其他同学听。故事会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因为要想讲好故事,就必须去寻找恰当的材料,而且要进行精心地选择,这就需要他们用心地阅读大量的童话、寓言和故事。

朗诵会——朗诵包括朗读和背诵,它不仅能帮助学生学习普通话,提高朗读能力,而且还培养了学生对诗歌等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低年级学生推荐阅读短小的诗歌和散文,以背诵为主。

召开“读书会”——要求人人带上所读的书,一一登台向大家介绍本周所读书的名称、内容或体会、收获。通过介绍,大家知道了许多自己没有读过的书的名字,简要内容,并且交流了读书经验,还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及胆量。

除此之外,还可以开展词语接龙、猜谜语、趣游成语王国、有主题的手抄报、剪贴报比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这些活动

1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70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