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更新时间:2024-06-06 23:0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三、总复习
一、教学内容与教材分析 (一)数与代数 数与代数分为:
1.数的认识(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和比;常见的量) 2.数的运算(运算的意义;估算;计算与应用)
3.代数初步(用字母表求数;方程;正比例和反比例;探索规律)
这部分内容是小学阶段“数与代数”知识的整理与复习,通过系统地整理与复习,使学生巩固和加深小学阶段所学的知识,进一步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发展数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对运算的理解,体会代数的思想,为进一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二)空间与图形
空间与图形有:
1.图形的认识(线与角;平面图形;立体图形) 2.图形与测量 3.图形与变换 4.图形与位置
通过对这部分内容的系统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巩固和加深理解小学阶段所学的“空间与图形”的知识,进一步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三)统计与概率
统计与概率主要包括统计和可能性两部分知识。本部分教材编排力图体现以下主要特点:
1.注重使学生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过程,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2.注重体现统计、概率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促进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四)实践活动
解决问题不是单纯地解数学题,而是包括提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制订解决问题的计划、实施解决方案、直到最后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的一系列环节。它贯穿于整个数学教育之中,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发展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机会。
二、总的复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比较系统地牢固地掌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比和比例、简易方程等基础知识,具有计算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能力,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会解简易方程,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2)使学生巩固已获得的一些计量单位大小的表象,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名数的简单改写。
(3)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几何形体的特征,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巩固所学简单的画图、测量等技能。
(4)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统计初步知识,能够读懂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并且能够计算求平均数的问题。掌握可能性的基础知识。
(5)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解答复杂的应用题和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回顾与交流,让学生自主整理知识要点,并进一步掌握各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2)通过巩固与练习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并解决有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生能积极参与教师组织的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求知欲与好奇心。
(2)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进一步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加以解决,感受数学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三、单元复习重点
1.整数、小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复合应用题、分数应用题;几何形体的知识。 3.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单元教学难点
1.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系统化,并融会贯通。
2.能运用所学知识,对各类应用题分析,寻求灵活解答应用题的途径。
3.掌握小学阶段所学的基础知识------概念、性质、法则和公式,以及常见的基本数量关系。
五、课时安排: 数与代数(20课时) 空间与图形(17课时) 统计与概率(5课时) 解决问题的策略(3课时)
(一)数与代数
数的认识
整数的意义和读写
教学内容:教材40到44页。 教学要求: 知识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整数、小数的意义,掌握整数、自然数、小数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加深对整数、小数概念的理解与认识。
2.使学生巩固整数、小数的读写方法,会正确比较整数、小数的大小。
能力目标:在确、熟练地运用整数、小数,会用这些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情感目标:
对不懂的地方或不同的观点有提出疑问的意识,并愿意进行讨论。 教学方法:师生共同整理归纳,进行针对性的练习。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经过六年的学习,已经学完了小学数学的全部内容。在以后近两个月的数学课里,我们将进行数学总复习。通过总复习,使我们进一步牢固掌握小学数学的知识,为到初中学习打下更好的基础。小学数学总复习分七节内容安排,第一节是整数和小数。今天这节课,首先复习整数、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板书课题)通过这节课的复习,要求大家进一步明确整数、小数的相关概念,提高整数、小数的读写能力。
二、复习整数、小数的意义 1.整理整数、小数的概念。 提问:我们已经学过的整数里包括哪些数?(板书)谁来说一说,怎样的数是自然数?(板书:0,1,2,3??)你能举几个自然数的例子吗?(板书学生举例的数)数物体时什么情况下要用。表示?提问:你还看出按顺序排列的自然数里有哪些特点?(让学生自己自由地说一说)小结自然数在数物体时表示的意义,说明自然数是整数。
2.学生练习:
教科书41——43页的练习。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小数、分数、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内容:教材第43——47页。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分数、百分数的意义及相关概念,认识分数与小数的联系、分数与百分数的联系和区别,以及分数与除法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判断、分析等思维能力。
2.能力目标:
进一步理解小数、分数、百分数之间的关系,理解分数、比、除法之间的关系。 3.情感目标:
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的多样性,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方法:整理归纳、指导练习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小数的意义。 1.说出下列小数的意义。
O.3 0.13 0.258 O.013
学生口答后,说明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分别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干分之几??
2.引入课题
我们已经复习了整数和小数的知识,今天开始,我们复习分数和百分数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复习分数和百分数的意义。(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要进一步掌握分数、百分数的意义及一些相关概念,认识这些概念的联系,并提高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
二、复习分数的意义和相关概念 1.说出每个分数的意义。
提问:根据上面每个分数的意义,你能说说怎样的数是分数吗?(板书:分数的意义)上面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是什么,各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什么叫分数单位?(板书;分数单位)
2.说出下列各题的商。 2÷9 4÷13 ÷7
提问:在上面算式里,能用整数表示这些算式的商吗?像上面这样两个数不能整除时,用什么数来表示商?指名学生口答商是多少。提问:除法与分数有什么关系,用字母怎样表示?
3.学生练习。
(1)做“练一练”第l、2题。
学生填在课本上。指名口答,并说说怎样想的。 (2)口答练习十五第1题。
提问:为什么这两个分数不一样? (3)口答练习十五第2题。
指名学生说出每个分数的意义。 (4)口答练习十五第3题。 指名学生说出每句话的含义。
4.比较每组数里小数与分数表示的意义。 0.3和 0.13和 0.013和
你觉得每组数里小数和分数表示的意义有什么联系?可以看出小数实际上是怎样的分数?
5.复习分数的分类。
(1)提问:我们把分数怎样分类的? (2)做“练一练”第3题。 指名学生口答。
(3)提问:你是根据什么判断一个分数是真分数,还是假分数的?(接“真分数”和“假分数”板书:分子<分母 分子≥分母)真分数和假分数的值有什么区别?
(4)提问:假分数可以改写成怎样形式的数?带分数和整数能改写成假分数吗? (5)做“练一练”第4题。
小黑板出示,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提问:假分数怎样化成带分数或整数?带分数或整数怎样化成假分数?
6.复习最简分数。
(1)提问:怎样的分数是最简分数?谁来举几个最简分数的例子? (2)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使每个分数都是最简分数。 ①4米是6米的 。
②9千克是12千克的 。 ③5厘米是1O厘米的 。
指名口答后提问:这里的分数表示的是什么意思?(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三、复习百分数的意义和相关概念 1.做“练一练”第5题。
让学生填( )里的数,然后口答,老师板书出97.5%提问,97.5%是什么数,它是怎样计算出来的?合格率97.5%具体表示什么意思?(合格的零件数占零件总数的97.5%)从上面的数里,你能知道怎样的数叫做百分数?(板书:百分数的意义)请你说出几个百分数。你认为百分数的意义与分数的意义有什么联系,有什么不同?
2.复习“成数”。 (1)提问:“成数”实际上是什么数?在哪里用“成数”来表示? (2)做“练一练”第6题。 学生做在课本上,然后口答。 3.做练习十五第4题。
学生做在课本上,然后指名回答。追问:怎样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四、综合练习
1.教科书46——47页的练习。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常见的量
教学内容:书4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生加深认识已经学过的量及相应的计量单位,认识长度、面积、体积(容积)、质量、时间及其计量单位的联系和区别,进一步体会计量单位的实际大小,加深理解并掌握各类量相邻计量单位的进率。
2.能力目标:
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数感,使学生对常用的计量单位的大小有感性的认识。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方法:归纳运用 教学课时:2课时 学习过程: 一、激趣引入
板出:5( )= 5000( ) 8( )〉8( )
提问:老师在黑板上写了2个奇怪的式子,你能想办法让这些式子成立吗? 学生填空。
教师小结:单位名称的作用真的很大!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常见的量。 二、梳理知识: 1.回顾单位。
提问:我们学过了哪些计量单位?你打算怎么整理?小组内交流一下。 学生汇报整理方法。 2.小组整理,教师巡视。 3.学生汇报.沟通联系。(找2-3人汇报) 提问:哪几类计量单位间又存在着联系? (1)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
(2)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
追问:有联系,也有区别,你能以1分米、1平方分米、1立方分米为例,说说它们有什么区别呢?
学生说,教师画出三者的示意图。 三、复习进率。
要求:这些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请同学们打开作业纸,边想边填。填完后同坐互相看一看填的对不对?
汇报:
(1)用1分钟的时间看一看,并与自己写的比一比,是否相同? (2)你觉得哪几个单位之间的进率要特别提醒同学注意的呢? 四、综合练习。
教科书48页的练习。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数的运算
教学内容:教材第49——6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能正确地进行分数四则运算。 2.能力目标:
使学生能正确地进行整数、小数和分数的四则馄合运算,并能灵活地选择合理的方法使计算简便,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练习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四则运算的意义,并能正确地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整理归纳、巩固运用 教学过程: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复习分数的四则运算。(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进一步认识分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进行整数、小数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并能根据具体特点灵活地选择合理的方法,使一些计算简便。
二、复习运算的意义
1.提问:分数四则运算意义与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有哪些相同,有什么不同?指出:分数加减法和除法的意义与整数完全相同。在乘法里,除了求几个相同分数的和用乘法外,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也用乘法。
2.做练习49页的练习。
指名学生口答,其中第(2)题要求说明理由.追问:要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
什么方法计算?
三、复习分数四则运算法则 1.复习加、减法计算。
(1)做“练一练”第1题加、减法。
让学生计算 + 、 - ,同时指名板演。集体订正,说说怎样算的。
(2)提问:分数加、减法怎样算?(板书:分数加减法:同分母的,分子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先通分再计算。)你能举例说明吗?为什么同分母分数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异分母分数要先通分再计算?(只有单位相同的数才能直接相加、减)分数加、减法的法则与整数和小数的加、减法的法则有什么共同特点?(都是把相同单位的数直接相加、减,所以整数、小数是把相同单位的数相加、减,分数是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2.复习分数乘、除法计算。
(1)做“练一练”第1题后四题。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两组,每组做一组题。集体订正,说说怎样算的。
(2)提问:分数乘、除法怎样算?(板书:分数乘法;分子、分母分别相乘。分数除法:乘除数的倒数。)
3.做“练一练”第2题。
先让学生直接写出得数。小黑板出示,指名学生说出得数。第三、四行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
四、复习四则棍合运算 1.做“练一练”第3题。
指名学生说一说各题的运算顺序。提问: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是按怎样的顺序进行的?指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小数相同。(板书)指名四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两组,分别做前两题和后两题。集体订正。指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要按照整数、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进行计算,一步一步算出结果。
2.做“练一练”第4题。
让学生在课本上看一看,应用了哪些运算定律。小黑板出示,指名学生回答,并在小黑板上用适当的符号表示出来。追问:这样计算简便一些吗?为什么?指出:整数、小数的运算定律在分数里同样适用。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里,应用运算定律和规律,也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3.讨论练习十六第2题。
现在请大家看练习十六第3题。讨论一下,每道题的数有什么特点,怎样算比较简便。指名学生口答怎样算简便。
4.讨论练习十六第6题。
让学生讨论、填数。指名学生口答,并说明怎样想的,有几种填法。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复习了哪些内容?你能把这些内容简要地概括一下吗?
六、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练习十六第3题右边四题,第4题下面三行,第5题。
家庭作业:练习十六第2题,第3题前五题,第4题第一行。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计算与应用
教学内容:教材第53-57页内容。 教学要求: 1.知识目标:
使学生加深理解和掌握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能正确地分析、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2.能力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简单的和稍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之间的联系,以及不同类型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和解题规律;进一步提高分析、推理和判断等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练习活动,使学生能熟练地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实践能力。
教学方法:联系生活巩固运用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口答算式或方程.
(1)20米是50米的百分之几? (2)50米的 是多少? (3)多少米的 是20米?
学生口答后提问:第(1)题的40%是怎样求的,表示什么意义?第(2)、(3)题是按怎样的数量关系列式的,这两个式子都表示什么意义?
2.引入课题。
我们根据分数的意义和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的数量关系,学习过分数、百分数应用题。这节课就复习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板书课题)我们学过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分为简单的和稍复杂的两种情况。通过复习,要能进一步理解井掌握它们的数量关系、解题思路,更加明确它们的结构特征和解题规律,提高分析、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能力。
二、复习解题思路
1.选择下面三个条件里的一个条件作问题,编出三道不同的应用题。 (1)松树30棵 (2)杨树50棵 (3)松树棵数是杨树的
学生回答时,分别出示三道应用题:
(1)松树30棵,杨树50棵,松树棵数是杨树的几分之几?
(2)杨树50棵,松树棵数是杨树的 ,松树多少棵? (3)松树30棵,正好是杨树棵数的 ,杨树多少棵?
指名学生口答算式或方程,老师板书。提问:第(1)题为什么用“杨树棵树”做除数?第(2)、(3)题为什么都用“杨数棵数”乘言?你认为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板书:关键:确定单位“1”的数量)追问:上面题里与“÷”对应的数量是什么?求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几分之几要怎样算?第(2)、(3)题都是技怎样的数量关系列式子的?
2.归纳基本思路。
从上面的题可以看出,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确定单位“1”的数量,并且找出与“几分之几(百分之几)”对应的量,然后联系分数、百分数的意义,或者一个数乘分数(或百分数)可以表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是多少的意义列出数量关系式,再列出式子解答。如果要求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几分之几,就用“几分之几”对应的数量除以单位“1”的数量;当“几分之几”是已知条件时,就要根据单位“1”的量乘几分之几等于与“几分之几”对应的数量来列算式或方程解答。
3.组织练习。 三、综合练习
1.做练习十六第7题。
提问:这两题有什么相同?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出算式,然后提问怎样列式的,老师板书。提问:这两题的数量关系式是不是相同?数量关系式相同,为什么列出的算式不同?指出:根据数量关系式列式时,要找准相应的数量。
2.做练习十六第8题。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解答。指名口答算式和方程,老师板书。提问:这两题有怎样的数量关系?为什么所用的解题方法不一样?
3.做练习十六第9题。
提问:这两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提问:为什么问题相同,而解题方法不一样?这两题各是按怎样的数量关系式列式子的?
指出: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一般先确定单位“1”的量,(板书:定“1”)再根据单位“1”已知还是未知确定解题方法,明确用算术方法还是用方程解答,然后对照数量关系式列出式子解答。
四、课堂小结
通过复习,对于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你进一步明确了些什么? 五、课堂作业
完成练习十六第7题的计算;练习十六第10、11题。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运算定律
教学内容:教科书58——60页的内容。 教科书58——60页的内容 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
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认识到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运算定律对一些分数计算采用简便算法.
2.能力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其合情推理的能力,培养其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同时建立初步的数感.
2.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学习,培养合作精神,使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过程和结果,同时让其体验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情感目标:
结合相关内容,渗透“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观点,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教学方法:巩固练习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根据运算定律填空.(课件显示) a·b=________(乘法交换律) (a·b)·c=________(乘法结合律) (a+b)·c=________(乘法分配律)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0.25×98×4 (1.25+0.9)×8
学生独立练习.汇报时,指名说说计算时应用了什么定律. 要求学生运用计算定律,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 (2)小组交流:学生分4人小组交流各自的算法. 着重讨论:①计算中应用了什么定律?
②这样算,简便在哪?(即有什么优势或避免了什么麻烦) (3)全班反馈:指名到展示平台前进行汇报. 二、综合练习:
教科书58——60页内容。 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方程
教学内容:教科书62——6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加深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会用字母表示数和数量关系,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1.能力目标:
加深对方程及相关概念的认识,掌握解简易方程的步骤和方法,能正确地解简易方程。 3.情感目标:
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教学重点:会用字母表示数和解简易方程。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方法:学习方式以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为主。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复习解简易方程,通过复习,要进一步明白字母可以表示数量、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加深理解方程的概念,掌握解简易方程的步骤、方法,能正确地解简易方程。
二、 复习用字母表示数 1.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 (1) 求路程的数量关系。 (2) 乘法交换律。
(3) 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让学生写出字母式子,同时指名一人板演。指名学生说说每个式子表示的意思。提问:用字母表示数有什么作用?你能举例说明吗?(用字母可以表示数,还可以表示数量关系,如小明比小红重2千克,用a表示小明的体重,那么小红的体重就是a-2.)用字母表示乘法式子时要怎样写?
三、复习解简易方程 1.复习方程概念。
(1)等式的意义:表示等号两边两个式子相等关系的式子叫等式。如:3+6.5=9.5、7-4.2=2.8、3.6× 0.5=1.8、3.5+x=9.5等都是等式。
(2)方程的意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首先要看这个式子是不是等式,接着再看这个式子中是否还含有未知数。如x 3.2=8、11x=363、x+7.6=11.4等都是方程。
(3)方程与等式的关系:等式的范围比方程的范围大。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如:35 ÷7=5、2x=0、 3.5x=4、11.2-x=11.14等都是等式,但35÷ 7=5不是方程。
2.复习解方程
(1)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如:x=32是方程x-32=0的解。
(2)解方程: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如: 4x=6 解: x=6 ÷4 x=1.5
提问:解题的依据是什么? 怎样进行验算 ? 解方程的依据:
A、四则运算之间各部分的关系。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被除数=商 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B、等式的性质。
方程两边同时加上(减去)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方程两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3)解方程应注意:书写时,要注意先写“解”字,上、下行的等号要对齐,注意不能连等。
四、综合练习
教科书62——62页的练习。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正比例和反比例
教学内容:教科书63——6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及其异同点。
(2)使学生能正确、迅速地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不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2. 能力目标:
通过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弄清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方法:整理练习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忆旧知
1.让学生举一个正、反比例的例子,说说什么叫成正比例的量,什么叫成反比例的量。 (1) 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
(2) 指生在班内说。
2.表示正、反比例的关系式分别是什么? 生答后师板书
正:y/x=k(一定) 反:x×y=k(一定) (二)归纳正、反比例的异同点
1.小组合作:用你们最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正、反比例的异同点。 2 .交流。
我们组是用表格表示的。 正比例 反比例 相同点:
都有一个不变量两个变量 不同点:
比值(商)一定x/y=k(一定) 积一定xy=k(一定)
3.讨论:如果我们用a、b、c表示三种量,用a×b=c表示它们的关系,那么它们之间存在怎样的比例关系呢?
(1)独立思考。 (2)指名回答。
(3)归纳板书:a一定,b和c成正比例; b一定, a和c成正比例; c一定,b和a成反比例;
提问:为什么根据一个乘法式子就能判断两种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呢?(根据乘、除法互为逆运算的关系,积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两个因数分别相当于除数和商。)
(4)自己举一个熟悉的三种数量关系,说一说它们存在怎样的比例关系。(三)综合练习:教科书63——64页的练习。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探索规律
教学内容:教科书66——6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动手操作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的简单排列规律。 2.能力目标:
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及创新意识,发展数感。
3.情感目标: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培养合作意识,发现和欣赏数学美。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图形和数字的对应关系,并结合图形的变化规律,发现相应的数字变化规律,很好地实现从图形变化规律的认识过渡到数字变化规律的认识上来。
教学方法:归纳总结,对比运用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规律。 师:(教师巡视一周,仿佛在数一数班级有多少人)问:你们猜一猜老师在干什么呢? 生:在书我们班级有多少人。
师:你们的眼睛可真亮,都看出来了,那你能猜出老师刚才是怎样数的吗? 生:1 2 3 4 5------(板书) 2 4 6 8 ------ 5 10 15 20------
师:你们可真聪明,都被你们猜中了,这几组数你们能接着数下去吗? 生:能
师:谁愿意给大家数一数?(指名数) 师:大家都会数吗?(会数)
师:想一想为什么我们看到前面的几个数就能接着数下去呢? 生:因为这几组数的排列都是有规律的
师:同学们真是善于观察,都找到了这几组数的规律。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找规律”。 二、探索交流,找出规律 1.练习教科书66也1小题。
三、综合练习:教科书66——65页的练习。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二)空间与图形
1.图形的认识(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巩固线段、射线和直线的概念,进一步认识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能画出相应的图形。
2.能力目标:
使学生巩固角的概念,进一步认识角的分类及各类角的特征,能比较熟练地量角和画指定大小的角。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垂线和平行线的概念。
3.情感目标:
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判断的能力及空间观念。 教学方法:整理归纳、练习巩固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复习了整数、小数和分数。从今天起,我们复习几何初步知识。这节课先复习线和角的知识。(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要进一步认识线段、射线、直线的特征,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进一步认识角和角的分类,能比较熟练地用量角器量角和画角。
二、复习线段、射线和直线 1.复习特征。
请同学们看上面的表里各是什么图形,填出每个图形的名称。小黑板出示表格,指名口答图形名称,老师板书填表。让学生说说是怎样判断各是什么图形的。根据判断各是什么图形的想法,你能找出线段、射线和直线的联系和区别吗?请大家填在课本上的表里。指名口答填写的联系和区别,老师板书。追问:线段和直线有什么关系?指出:线段、射线和直线都是直的,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线段有两个端点,是有限长的;射线只有一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和直线都是无限长的。
2.做“练一练”
小黑板出示,学生判断并说明理由。 三、复习角
1.让学生自己画一个任意角。
提问:根据你画的角说—说,怎样的图形是角?(板书:角)老师同时画出角的图形。 2.复习各部分名称。
让学生在课本上填各部分名称,指名一人板演写角的各部分名称。提问: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指出: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画的长短无关。追问:角的大小的计量单位是什么?
3.复习角的分类。
提问:根据角的度数,可以把角分类。我们学习过哪几类角?(板书:锐角 直角 钝角 平角)锐角是怎样的角?(老师画出图形并写出相应的特征)大家能画出其余几种角的图形和说出每种角的特征吗?请同学们在第93页下面表里画一画,填一填。指名口答,并板书出来。
4.做“练一练”
先让学生填在课本上,再指名口答。 5.做练习题。
让学生量出每个角的度数。
指名学生口答量的度数,并说明各是什么角。
6.做“练一练”
让学生画在练习本上。 四、复习垂线和平行线 1.提问概念。
我们知道了角大小的度量方法和角的分类,那么,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说两条直线互相垂直?你能举出日常生活里的例子吗?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说两条直线平行?谁来举出平行线的例子?
2.画图。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画一组垂线和一组平行线。 五、综合练习
1.做练习第1题.
让学生做在课本上。指名学生口答,要求说明判断的理由。 2.做练习第2题. 指名学生口答。 3.做练习第4题。
让学生完成在课本上,并交互检查。提问点到直线的距离,并迫问:什么是点到直线的距离?
六、布置作业 七、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作业设计:
图形的认识(2)
教学要求: 1.知识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特征和分类,进一步认识学过的四边形的特征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能正确地画出长方形和正方形。
2.能力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圆的特征,能正确地画圃;巩固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并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3.情感目标: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和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师生都准备三角板、圆规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和圆的纸片各一个。 教学方法:动手操作、巩固深化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复习了线和角的知识,线和角都是平面图形。今天,我们继续复习平面图形中的封闭图形。(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要进一步认识这些平面封闭图形的特征,掌握一些图形的联系和区别,能正确地判断一个图形是什么图形,并能画出一些图形。
二、复习三角形
1.复习三角形的概念.
提问:用线段来围出一个平面图形,至少要用几条线段?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是什么?(板书“三角形”并画一个三角形)
2.复习三角形的分类。
提问:三角形可以狡什么来分类?(板书:按角分: 按边分: )出示分类图,让学生说说各是按什么分类的,各分为哪几类三角形。(接“按角分”板书:锐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接“按边分”板书: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提问:谁来根据左边的图,说说这三类三角形各自的特征?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分别画出这三类三角形,同时指名一人在黑板上画出三个三角形。提问:等腰三角形有什么特点?(板书画一个等腰三角形)请大家拿出等腰三角形,折一折说明两条边相等和两个底角相等。等边三角形有什么特征?(板书画一个等边三角形)你能用折一折的方法说明等边三角形三条边和三个角分别相等吗?试一试。
3.学生做“练一练”
学生完成后口答,老师在黑板图上板书。提问:等边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吗?为什么?指出:等腰三角形是三角形里的一种特殊情况,只要有两条边相等,它就是等腰三角形。所以等边三角形又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4.学生判断各是什么三角形。
出示一组三角形,让学生说说各是什么三角形。 5.复习三角形的内角和。
提问: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是多少度?我们是怎样发现的? 6.做“练一练”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然后口答。 三、复习四边形
1.提问:四边形是怎样的图形?(板书“四边形”并画一个四边形) 2.复习图形特征。
出示四边形的图。指名学生说说图里学过的四边形的名称、特征和字母表示的意义。提问:正方形,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之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从图上看,我们学过的四边形可以分为哪几类?指出:我们学过的四边形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平行四边形,另一类是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这就是梯形。由于长方形、正方形两组对边都分别平行,所以长方形、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而正方形又是特殊的长方形。
3.做“练一练”
先让学生判断,然后指名口答。让学生在课本上画图形的高。提问: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互相垂直)
四、复习圆
1.复习圆的特征。 让学生在课本上画圆,井用字母表示圆心、半径和直径。提问:圆是怎样的一个图形?(在黑板上画出圆)圆上任意一点到圆心的距离有什么关系?(在圆里画出几条表示这样的距离的线段)为什么?
2.学生口答。
请大家 “想一想”的问题,自己思考一下,然后告诉大家。指名学生口答。 3.做“练一练”第5题。 学生填充,然后口答。 五、复习轴对称图形 1.请同学们把圆对折。
提问:你发现圆对折后有什么特点?
再把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对折,使折痕两边完全重合。
2.提问:你认为刚才对折的图形都有什么特点,是什么图形?(板书:轴对称图形)这里对折的折痕就是什么?(板书:对称轴)追问:怎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什么叫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几条对称轴?圆有多少条对称轴?
3.提问:我们学过的图形里,哪些是轴对称图形?你还能说出哪些见过的轴对称图形? 4.做“练一练”
让学生自己思考,并画出对称轴。指名学生说出轴对称图形,说明各有多少条对称轴。 六、综合练习
1.做练习第6题。
让学生在课本上判断,然后口答,并说明理由。 2.做练习第7题。
学生在课本上选择,然后口答。 3.做练习第11题。
让学生画在练习本上,老师巡视.指名说说是怎样画的。 4.做练习第12题。
让学生画在课本上,然后说明各有几条对称轴。 5.讨论练习第13题和第14题。
组织学生交流讨论的结果和各自的想法。 七、布置作业 八、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作业设计:
2.图形的测量(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加深理解和掌握周长、面积的意义,以及学过的周长计算的公式,能正确地进
行周长的计算。
2.能力目标:
熟练掌握有关图形的周长计算方法、面积计算方法,并能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
能在实际生活中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整理归纳,运用练习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我们在认识了平面封闭图形的特征以后,这节课先复习它们的周长计算。(板书课题)同学们要弄清什么是周长,掌握一些图形周长计算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二、复习周长、面积的意义 l.明确意义。
提问:想一想,一个图形的周长是指什么?什么叫做面积呢,出示一个正方形后提问:谁能在图上指出它的周长和面积?指出,周长是指围成的平面图形周边的总长度,(板书:周长:围成平面图形的周边的总长度。)面积是表示围成的平面图形或物体表面的大小。它们的意义是不一样的。(板书:面积:围成的平面图形或物体表面的大小。)
2.学生练习。
(1) 请同学们根据要求,描出周长和涂出面积部分。出示相应的表示周长和面积的图形,让学生交互检查。
(2) 做练习第1题。
指名学生口答。提问:你认为这两组图形说明了什么?
指出:从这里可以看出,面积相等的图形周长不一定相等,周长相等的图形面积不一定相等。因为周长和面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三、复习周长计算 1.巩固计算公式。
提问: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周长计算的公式,请大家先填出这些图形周长计算的公式,再告诉大家各个图形为什么这样算。学生回答时老师板书公式。
追问:“π””是什么?你能说出一个圆的半径、直径和周长之间的关系吗?我们一起来按照刚才说的关系,做“练一练”第1题。
2.做“练一练”第1题。 学生填充后口答,
3.做“练一练”第2题。
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指名口答算式,老师板书,集体订正。 4.做“练一练”第3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汀正,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五、课堂作业
图形与测量(2)
教学要求: 1.知识目标:
使学生加深理解和掌握已经学过的面积计算公式,进一步了解这些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及相互之间的联系,能正确地进行面积的汁算。
2.能力目标:
进一步理解掌握长度、面积、体积的计量单位、进率以及单位换算,弄清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3.情感目标:
熟练掌握有关图形的周长计算方法、面积计算方法,并能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巩固运用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口算。
出示练习题,让学生口算。 2.引入课题。
这节课,我们复习学习过的面积计算。(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要弄清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和相互之间的联系,能应用公式进行面积计算。
二、整理公式
1.提问:什么叫面积?我们学过哪些图形的面积计算?
面积的计量单位有哪些,你能说一说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的大小吗? 2.整理公式。
出示图形。说明:这里的一组图形,表示了相应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请同学们看着这样的图想一想,每种图形面积计算公式怎样得到的,再把面积公式填在课本上,然后告诉大家这些公式和它们的来源。如果有不熟悉的,可以相互讨论。让学生填写公式并思考推导过程。
3.归纳公式。
指名学生说明相应的计算公式和推导过程,老师板书公式。追问: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时都要注意什么?(除以2)提问:从图上看,由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推出了哪些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由其中的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又推出哪些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想一想,这些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都以哪个图形的面积计算为基础来推导的?指出,我们在推导面积计算公式时,都是以长方形的面积计算为基础。后面学习的一些新的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都是通过割、补,拼的方法,把它转化为已经能计算面积的图形来推导出来的。
三、组织练习
1.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指名口答算式与结果,老师板书,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指出:根据三角形面积的推导过程,三角形的面积是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2.小黑板出示,让学生做在课本上。指名口答结果,老师板书在小黑板上,结合让学生说说三角形、梯形和圆的面积是怎样算的。
3.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结合提问学生要怎样换算成“公顷”。
4.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追问:这两个图形的周长相等吗?面积呢?你发现哪个面积大一些?有什么想法?(长方形和圆如果周长相等,那么圆的面积大)
5.让学生测量、计算。指名说一说每个图形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 6.让学生口答,说说用什么方法可以求面积。
7. 让学生操作、计算,然后口答长、宽和面积,老师依次板书。 四、讲解思考题
请同学们观察刚才不同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讨论一下:当长方形周长一定时,长
2.这节课我们就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相关的问题。 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一)基本练习 1.第4题。
本题的答案不唯一,学生只要说出一种方法即可。 2.根据本题资料,完成下面的题目 (1)在图中标出下面各地的位置
广场(4,2) 动物园(2,5) 医院(5,2) (2)家在学校的( )偏( )( )度方向,动物园在广场的( )偏( )( )度方向。(让学生用量角器量出角度)
3.第5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进行集体交流。交流时注意学生对方向的叙述。 (二)综合练习
1.根据右图内容,完成下面的题目。 (1)孔雀巢所在的位置可以用(6,2) 表示。它在大门的北偏东30°方向。 鸟林所在的位置是( , ),它在大门 的( )方向。虎园所在的位 置是( , ),它在鸟林的( ) 方向。
(2)海洋馆在大门以东300m,再往北400m,处 三、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机动两课时
(三)统计与概率
1.统计
复习内容:统计与概率,完成教材第83页——86页的内容。 复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活动,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在运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展统计观念。
过程与方法:收集统计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整理收集数据的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整理所学的统计图和统计量,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各种统计图的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体会不确定事件的特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复习如何计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复习方法:小组合作 复习课时:3课时
复习过程:
一、基础练习、口算训练
说一说学过的统计知识有那些?小组相互说一说在笔记本上整理出来,并说给全班同学交流。
二.揭示课题,展示目标
谈话:同学们,通过今天对“统计初步知识的复习”,我们要达到以下三条目标:(课件出示)(1)掌握各种统计图表的形式和特点;(2)了解各种统计图表的制作方法,能较为整洁美观地绘制统计图表;(3)会根据统计图表上的数据进行简单的信息分析。 三、回忆梳理,构建网络
谈话:同学们,通过统计表和统计图的学习,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师生一边回忆补充,一边归纳完善知识结构表)
统计表的意义 * 把统计数据填写在一定格式的表格内,用来反映情况、说明问题,这样的表格就叫做统计表。
组成部分 * 一般分为表格外和表格内两部分。表格外部分包括标的名称,单位说明和制表日期;表格内部包括表头、横标目、纵标目和数据四个方面。
种类 * 单式统计表:只含有一个项目的统计表。 * 复式统计表: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统计项目的统计表。 * 百分数统计表:不仅表明各统计项目的具体数量,而且表明比较量相当于标准量的百分比的统计表。
制作步骤 1搜集数据 2整理数据: - 要根据制表的目的和统计的内容,对数据进行分类。 3设计草表: - 要根据统计的目的和内容设计分栏格内容、分栏格画法,规定横栏、竖栏各需几格,每格长度。 4 正式制表: - 把核对过的数据填入表中,并根据制表要求,用简单、明确的语言写上统计表的名称和制表日期。
统计图的意义 * 用点线面积等来表示相关的量之间的数量关系的图形叫做统计图。
分类 常见的统计图有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 1.条形统计图
- 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线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 优点: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 注意:画条形统计图时,直条的宽窄必须相同。
- 取一个单位长度表示数量的多少要根据具体情况而确定;
- 复式条形统计图中表示不同项目的直条,要用不同的线条或颜色区别开,并在制图日期下面注明图例。
制作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
(1)根据图纸的大小,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
(2)在水平射线上,适当分配条形的位置,确定直线的宽度和间隔。
(3)在与水平射线垂直的深线上根据数据大小的具体情况,确定单位长度表示多少。 (4)按照数据的大小画出长短不同的直条,并注明数量。 2. 折线统计图
- 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
- 优点:不但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 注意:折线统计图的横轴表示不同的年份、月份等时间时,不同时间之间的距离要根据年份或月份的间隔来确定。
制作折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
(1)根据图纸的大小,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
(2)在水平射线上,适当分配折线的位置,确定直线的宽度和间隔。
(3)在与水平射线垂直的深线上根据数据大小的具体情况,确定单位长度表示多少。 (4)按照数据的大小描出各点,再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并注明数量。 3.扇形统计图
- 用整个圆的面积表示总数,用扇形面积表示各部分所占总数的百分数。 - 优点:很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制扇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
(1)先算出各部分数量占总量的百分之几。
(2)再算出表示各部分数量的扇形的圆心角度数。
(3)取适当的半径画一个圆,并按照上面算出的圆心角的度数,在圆里画出各个扇形。 (4)在每个扇形中标明所表示的各部分数量名称和所占的百分数,并用不同颜色或条纹把各个扇形区别开。
平均数: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 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什么是众数?中位数?
平均数、众数、中位数的区别 四、教师讲述:
“统计与概率”是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动而发生内涵扩张的数学教学内容模块,尤其是新增的“概率”部分,更是传统教材所不曾涉及的。所以,对数学教师而言,驾驭“统计与概率”尤其是概率内容便成了数学教学的崭新课题。为此,在全面系统的毕业复习前,数学教师应再度走进课标、解读教材,以准确领会小学阶段统计与概率教学的目标,深入感悟小学阶段统计与概率教学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和情感态度等方面所能给予学生的成长空间。我们认为,这也是提升统计与概率复习效率的基点所在。 五、纵横梳理,明晰“统计与概率”的知识体系
对于复习课的教学设计,数学教师都有这样的共识:核心是完善认知结构,途径是加强知识梳理。基于主体参与的知识梳理,将平时独立存在的数学知识串成线、连成片、结成网,从而促进学生数学认知结构的完善和发展。因此,在统计与概率复习中,教师应该粗化流程组织,扩展问题空间,为学生主体的知识梳理提供较为宽绰的自主平台。 六、综合练习:完成教材第83页——86页的内容
1.多媒体出示第1题:光明小学2002年一至六年级近视情况统计表。(略)
① 从表中你能一眼看出哪个年级患近视人数最多吗?为了更清楚的表示我们还可以怎么办?学生绘制统计图,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② 展示学生作业,并谈谈绘制统计图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③ 根据统计图或者统计表你获取了哪些信息?你想到了什么?你想对光明小学的同学们或对我们班的同学说什么?
④ 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多媒体出示第2题:三(1)班同学1分钟跳绳成绩单。(略)
① 我们应该怎样来整理这些数据呢?小组交流。 ② 小组汇报整理的方法和步骤。(分组——画“ 正”字记录数据——绘制统计图——根据统计图表分析。)
③ 学生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数据,并完成统计图和回答后面的问题。
④ 交流讨论:在整理数据我们用到了什么方法?要注意什么?在绘制统计表的时候
呢?在绘制统计图的时候呢?在分析的时候我们用到了那些知识? 3.多媒体出示第3题:
① 学生独立完成
② 在这个题目中你复习了什么知识?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求平均数) 作业设计:
2.可能性
复习内容:可能性,完成教材第87——88页的内容。 复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经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使学生巩固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和用画“正”字记录数据的方法。并能看懂简单的统计图表,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推断。
过程与方法:经历操作实验的具体过程,从中体验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能对某些事情发生的结果作出推测和简单判断,并作出适当的解释,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动手实验是获得科学结论的一种有效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发展与他人合作的意识与能力。
复习重点、难点:重点引导理解不确定现象、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游戏公平和概率知识的理解。
教学方法:整理、分析、巩固深化 复习课时:2课时 一、揭示课题
说一说我们学过的可能性的知识。今天我们来把学到的可能性的一些知识进行一下整理和复习。板书课题。 二、创设情境:
小组交流说一说,师总结归纳:
不确定现象: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比如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不确定事件的发生存在着可能性的大小。 游戏公平: 概率:
三、综合练习完成教材第87——88页的练习和配套练习相关内容 摸球游戏:
① 学生猜测:在一个红球和一个黄球的袋子里拿一个球可能是什么球?在8个红球和2个黄球的袋子里拿一个球,拿出什么颜色的球可能性大?
② 学生操作验证 ③ 交流验证结果
④ 结论:哪种多,可能性就大。
重点讲解学生容易出错的问题和没有掌握的知识。
作业设计:
(四)解决问题的策略
复习内容:解决问题的策略完成教材第89——90页的内容。
复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进一步巩固用倒推的方法解决问题,掌握倒推的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学会用画图、列表、猜想与尝试、从特例开始寻找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多样性。 复习重点、难点:
复习巩固用倒推的策略解决问题,巩固倒推策略的基本方法。 教学方法:整理练习 复习课时:3课时
复习过程:
一、 复习整理,谈话导入:
我们已经学习了很多解决问题的策略,本学期主要学习了什么策略?
在什么情况下我们可以使用这样的策略来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回忆:这类问题是指条件中只说明了中间的发展过程和最后结果,要求最初状态的一类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通常采用倒推的策略)
怎样使用倒推的策略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回忆:先将事情发生发展的顺序理清,然后从最后一步出发,一步一步倒着往前推算,逐步靠拢已知条件,直到问题解决。) 二、 拓展练习,发展提高
1、 甲、乙、丙三个组共有图书90本,如果乙组向甲组借3本后,又送给丙组5本,结果三个组所有图书的本数刚好相等。甲、乙、丙三个组原来各有图书多少本?
2、 小亮在计算一道除法题的时候,把除数36写成62,结果得到的商是30余12。正确的商应该是多少?
3、 一个水桶里面装有水,连桶称是5千克,把水加到原来的4倍,连桶称是11千克。桶里原来是多少千克水?桶有多重?
三、综合练习:完成教材89——90页的练习和配套练习相关内容
P89页第1题,引导学生用画图的方法解决问题,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怎样解决的。小组交流再编两三道生活中常见的类似问题。
P90第2题,出示后让学生自己先独立尝试完成,小组再交流说一说自己的方法,总结运用怎样的方法解决比较简单,学会用列表的方法解决使学生理解用列表的方法解决比较简单。
P90第3题,引导学生先猜想尝试独立完成,再小组交流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并与全班同学分享,最后全班交流说一说方法。
P90第4题,小组合作完成,全班集体交流让小组代表说一说解决的方法,师总结说明解决问题的策略有多种方法,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能使问题更简单容易。 运用拓展:自编几道生活中解决问题的例子,与同桌分享自己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作业设计:
第三单元反思:
正在阅读: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06-06
中考满分作文赏析 (1)05-21
医保缴纳10-08
初三化学 质量守恒定律08-28
成本会计习题01-14
2014年传染病试题题库及答案 -10-15
管理局2021年第二至四季度工作要点08-16
DA转换实验02-28
DSP复习重点12-19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北师大
- 下册
- 教案
- 单元
- 年级
- 数学
- 陕西茶产业现状及其发展对策
- 最新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综合复习题(带答案)
- 高中英语词组
- 4.0蓝牙的驱动安装和产品使用说明
- 高速公路项目融资文献综述
- 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动员大会表态发言
- 市卫生局科教工作总结
- 基于DCT的数字水印算法(1)
- 安装工长考试试题91分
- C语言程序设计练习题12第一部分答案
- 论项目管理中施工进度的管理Word 文档
- 计量经济学习题第2章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 网络安全论文最终版
- 化工原理精馏课程设计
- 操作规程管理规定(修订)
- 河道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标(32)
- 2015年SCI期刊影响因子和中科院最新分区 - 图文
- 材料作文“邮差与鲜花”写作指导及范文
- 四川省遂宁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数学(理)试题(2)
- 盾构始发及接收端头地层加固施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