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1-4章教案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3-11 12:3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推荐度:
- 相关推荐
《运动的描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参照物的概念。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2、过程与方法: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运动是宇宙的普遍现象,建立唯物主义世界观。
重点、难点的确定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人跑、鸟飞、鱼游等现象学生已有认识,这是在借助地面为参照物的基础上的判定,可学生对于参照物并没有意识,需要教师合理引导,完成从感性向理性的过渡。
教学方法
采用师生互动启发式教学方法。施教之功,贵在引导,重在转化,妙在开窍。引导转化作用就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简单的把“启发式教学”看作是一种教学方法,而是要运用启发式教学的思想去指导教学。本着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原则,本节课我打算采用以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和实验为主的启发式教学方法。
教学程序设计
创设情境──对运动的认──参照物──互动讨论──运动的判定──练习巩固。 这种设计是让学生从大量的运动现象中有序地过渡到科学地对运动描述上,以解决从学生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升华。
教学过程
[导语]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我们将用较长的时间学习力学知识。力学研究的内容是:机械运动规律及其应用。运动、力及运动和力的关系。首先,我们来认识运动。对于运动我们并不陌生,但什么是运动,运动又有哪些不同的形式,需要深入探讨。(首先介绍力学研究的内容,让学生有总体印象,建立力学分析思想。) 1、对运动的认识
(让学生举例什么是运动,老师给予点拨,调动积极性,让其思想集中到对运动的认识上。)天空中飞行的飞机、地面上奔驰的汽车、海洋中航行的轮船、行走的人、流动的水、游动的鱼、飞行的鸟等等都在运动。这些运动实例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思考一下。 原来,我们说它们都在运动是因为它们的位置在不断地变化。 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就是通常所说的运动。
有动就有静。地面上的楼房、树木、山岭我们通常说是静止,但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和绕太阳的公转,它们也随着一起做机械运动。恒星在运动,宇宙在运动,可以说世间万物无一例外地在运动,运动是普遍的。(通过讲解,让学生明确运动的绝对性,培养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但是,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并不是容易的事。
[课件演示]①(无背景物时)请说出屏幕上的汽车是运动还是静止?并说出理由。 ②(加背景物时)请说出屏幕上的汽车是运动还是静止?并说出理由。(这里要加强引导。课件的使用可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形象化,突破思维障碍。便于引出参照物。)。
1
为什么两次的判定感觉不同呢?第一次说不清,而第二次就敢肯定回答,原因是什么?是的,有了对比的物体了。
[演示实验]平台车上放小车,迅速推平台车观察现象。思考问题:(课件) ①开始时小车相对平台车位置有无变化?
②平台车推动后,小车相对平台车的位置有无变化? ③小车相对桌面的位置有无变化?
(通过实验让学生更形象的感受对运动的判定。符合学生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认知规律。并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通过互动讨论总结出运动判定的基本方法:选参照物。)
同一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相对谁。 2、参照物
在研究物体位置是否变化时,要有一个对比标准才有意义,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相对参照物位置变化了,我们就说相对参照物运动了。 相对参照物位置没有变化,我们就说相对参照物静止。 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就看怎样选择更方便了。
通常研究地面上的物体运动时,就选择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不动的物体(楼房、树、山岭等)为参照物。
在运行的火车上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常以车厢为参照物。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早已把地面作为“自然参照物”而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这就是所说的“天空中飞行的飞机在运动、地面上奔驰的汽车在运动、行走的人在动、流的水在动;而楼房、树木、山岭是静止的”。(让学生知道日常说的运动和静止,也参照物──地面作为“自然参照物”而自己并没有意识到。) 3、运动与静止的判定练习(课件):(练习要有递进,培养学生运用规律解释现象的力。) (1)己知所选的参照物,判定其它物体的运动或静止。 (2)已知运动或静止,判定所选的参照物。
[学法指导]通过练习,要把握判定的原则。不妨选定参照物后,你站在参照物的立上去观察你所研究的物体,相对位置变化了就是运动,相对位置没变就是静止。
1、飞行员抓子弹。此例及(1)题可以得出:同向同速运动的物体间相对静止。 2、“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中的江中游以什么为参照物,两岸走又是什么为参照物。(得出结论;互为参照物的运动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3、“东方红,太阳升”中的太阳升以什么为参照物?由此可以判定地球的自转方向自西向东的。
4、空中有甲乙两架直升机。甲中飞行员看到乙向上运动;乙中飞行员看到甲向下动,同时看到地面向上运动。则相对地面,甲直升机向 运动,乙直升机向 运动。 运动快。
2
《运动的快慢》
课题 运动的快慢 知识与能力目标: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4.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目标:体验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认识速度概念在实际中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有能用“运动快慢”的观点观察和分析身边事例的意识。 学习重速度的物理意义及速度公式 点 教学方引导-探究;参与-活动 式 教具与微机、投影仪 媒体 教 学 程 序
学习 目标 学习难点 速度概念的建立;研究物体运 动的方法“频闪摄影” 体验、应用 课型 学生活动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学生讨论、回答 学生讨论 设计依据 增加前后内容间的联系 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引起学生兴趣 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走向物理 互动合作精神内容与教师活动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3min)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机械运动,虽然知道了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但我们平时所说的物体运动和静止却都是相对某一物体而言的,即相对于参照物而言。 【问题】同是物体的运动,它们的快慢一样吗?你认为哪些物体快,哪些物体慢呢? 【讨论】 【总结】今天我们就研究如何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板书课题) 二、进入新课,科学探究 (一)生活中对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8min) 〖师〗平时我们是如何对物体运动的快慢进行比较、判断的? 【讨论】比较相同时间内谁走的远,和比较在相同长度内谁用的时间短。 【总结】观众的方法实际上是:在相同时间内看物体运动路程的长短来比较快慢,路程长则比较快,路程短则比较慢;裁判的方法实际上是:物体运动路程相同,看运动时间的长短比较快慢,所用时间短则比较快,所用时间长则运动慢。 (二)物理上对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6min) 【问题】如果物体运动时所用的时间和通过的长度都不相等,又该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呢? 3
【讨论】如果时间和路程都不相等,的确不容易比较, 但我们是否可以认为让它们的路程或时间相等呢? 【总结】 (1)让它们的时间相等: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师生讨论谁大,谁运动得就快,谁小,谁运动得就慢。 得出 (2)让它们的路程相等:比较单位路程内通过的时间, 谁大,谁运动得就慢,谁小,谁运动得就快。 (三)速度 【结论】物理上用速度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它等于 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讨论】为什么不用单位路程的时间来表示速度呢? 【总结】因为单位时间的路程越大,则速度越大;而单学生回答 位路程的时间越长则速度越小,故虽然后者也能比较物 体运动的快慢,但比较起来很不方便,所以我们用单位 时间的路程来表示速度。 师生讨论 【公式】,用符号表示为。 【单位】路程的单位是米(m),时间的单位是秒(s), 则速度的单位就是米/秒,即m/s或m.s-1。 常用单位是km/h或km.h-1。 学生练习 单位换算:1m/s=1×=3.6km/h 练习:1km/h=______m/s。 练习:速度的单位换算-典型例题 下列物体运动的速度哪个大( ) A.蜗牛:1.5毫米/秒 学生练习 B.炮弹:1000米/秒 C.发射人造卫星的最起码速度:7.9千米/秒 D.火车:360千米/时 【例题】两例题先让学生看,然后变换一些数值进行计 算,变换已知条件进行计算,让学生再命一些类似的题 目。让另外的学生计算。 (四)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10min) 学生计算 【播放视频4】运动的快慢。 【结论】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 运动。如?? 物体沿着直线、快慢是变化的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如?? 【计算】
4
的体现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先用正确的概念统治大脑 再分辨概念的其他歧义 教给学生单位换算的策略 拓展知识 及时对知识进行巩固 1.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可以直接用速度公式进行计算。 2.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虽然固定,但我们也可以比较 它们整个路程的速度,我们把它叫做平均速度。 学生比较、讨论 公式,s是整个路程的长度,t是完成整个路程 所需要的时间,就是平均速度。 师生讨论 得出 学生观看 学生练习 练习 变式练习能让学生有更多的收获 通过对比给出两个概念,公式也可以通过对比给出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知道了为什么要定义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就是物体运动的速度,其实单位路程的时间也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速度,只不过后者比较起来不方便罢了;速度的计算公式是以后我们学习的关键,我们要注意领会速度单位间换算的技巧,会从不同的信息渠道收集关于速度计算的条件,然后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P30动手动脑学物理2、3、5。 作业 教学 流程
5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
3.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 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掌握初步研究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教师、学生双边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2.注意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 3.学会用物理知识来描述生活中声现象。 【教学重点】
1.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以及解释生活中的声传播现象。 【教学方法】
观察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媒体播放:海涛声、砂轮与工件的摩擦声、优美的歌声、琴声、锣鼓声、神奇的超声波等。
引导提问: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为什么会有各种各样、千差万别的声音呢?
导入课题:我们听到的如此优美的乐曲及大千世界里如此丰富多彩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又是怎样传播的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二、进行新课
问题一: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学生讨论:如此丰富多彩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
引导比较:1.让学生感知比较说话与不说话时喉咙部位的情况。 2.观察比较按紧的直尺不发声与拨动发声时的情况。
3.观察比较烧杯中的静水与向烧杯中倒水发声时水的情况。 4.让观察比较拉紧的橡皮筋发声与不发声时的情况。 师生总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教师演示:发声的音叉可以把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物理研究方法指导:转化法)
乘势提问:还有什么办法可以验证发声的音叉在振动?是否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呢?怎样验证?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点拨: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需要那些器材,具体怎样操作?
6
确定方案)
教师预备:方案一:用手轻触发声的音叉,手有什么感觉。 方案二:让发声的音叉浸入水面少许,观察水面变化情况。
方案三:用细线将铅笔系在音叉上,音叉发声时,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观察在纸上留下的线条情况。
方案四:用细砂撒在桌面上,用小锤敲击桌面时发声的同时观察砂子的情况。
方案五:把装有水的水槽放在桌面上,用小锤敲击桌面时发声的同时观察水面的情况。 学生活动:(教师根据情况指导) 收集信息,分析材料:
发声体 声带 直尺 水 橡皮筋 音叉 音叉 音叉 音叉 桌面 桌面 现象 说话时喉咙部位在振动 发声时直尺在振动 水发声时在振动 发声的橡皮筋在振动 发声的音叉可以把乒乓球弹开 手感觉发麻 发声的音叉在水面上激起水花 铅笔在白纸上留下波浪线 桌面发声时细砂会跳动 桌面发声时水面上会激起水波 结论 说话时声带在振动 发声的直尺在振动 发声的水在振动 发声的橡皮筋在振动 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发声的桌面在振动 发声的桌面在振动
得出结论: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引导解决:1.指导学生看教材图,是什么物体在发声?为什么会发声? 2.我们能把声音记录下来吗? 学生讨论:(教师指导点播)
问题二:声音是怎样向远处传播的?
提出问题: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出的,那么声音是怎样向远处传播的呢?
媒体播放:宇航员在月球行走的资料片断,观察宇航员交流的方式,与人们在地球上的交流对比。
教师引导:声音的传播需要空气(介质)。
提出问题:怎样证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呢?固体、液体是否都可以传播声音呢? 学生讨论:器材?操作?(教师引导点拨、确定研究方案)
教师预备:方案一:1.把正在响的闹钟放进玻璃罩中,听声音的情况。 2.用抽气机往外抽气,听声音的变化情况。
方案二:把正在响的闹钟用塑料袋包住,放进水中,听声音的情况。 方案三:在水中,敲击两块石头,旁边的人能听到声音。 方案四:一同学轻敲课桌一端(或把闹钟放在课桌一端),另一同学把耳朵贴近课桌的另一端,听声音的情况。 学生活动:(教师指导) 收集信息,分析材料:
介质 空气 无 现象 听到闹铃声 听不到闹铃声 结论 气体可以传播声音 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7
水 水 课桌 听到闹铃声 听到石头敲击声 听到敲击(嘀嗒)声 液体可以传播声音 液体可以传播声音 固体可以传播声音
得出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 问题三:声音在空气中是怎样传播的。
提出问题:既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那么声音在介质中是怎样传播的呢? 投影展示:振动源可在水槽中激起水波,并不断向外围扩散。
类比说明:指导学生看图1.1—6说明声音在空气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物理研究方法指导:类比法) 学生讨论:(教师指导如何传播,激发兴趣,突破难点)。 问题四: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吗? 提出问题:平时我们说话时,一张口,马上就听到声音了。那么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吗?你怎么知道的?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点拨)
教师预备:1.百米比赛时,计时员是怎样计时的呢?为什么? 2.对着高墙或山崖喊话,能马上听到回声吗?
3.雷电时,为什么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呢?
共同归纳: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也就是声音是以一定的速度传播的。 介绍资料、指导读表:《一些介质中的声速》
学生讨论:在读表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特点?(教师指导) 1.150C时,V声=340米/秒 250C时,V声=346米/秒 2.传播速度与温度有关
3.一般情况下:V固>V液> V气 三、课堂小结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 3.声音在介质(空气)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4.声速:
8
《声音的特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声音的特性。
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音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音体的振幅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从而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探究中体会和理解音调、响度和音色。 通过实验探究音调、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学难点】 音调与响度的区分 【教学过程】 一、课题引入
同学们,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了解了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大自然中的一些美妙的声音吧!(播放录音)
请学生提出想要知道的有关声音的问题。将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整理、分类,抽取与声音的特性有关的问题作为本节探究的内容,从而引出课题。 板书: 课题:声音的特性 二、新课教学 (一)手耳并用
请学生利用手边的器材(包括老师提供的器材及学生自带的乐器)来发出尽可能多的声音,仔细倾听,尝试用不同的形容词来描述声音的不同,并展示自己的做法。 生1:声音有大小不同。用力敲铜锣,声音大;轻敲,声音小。
生2:有的声音低沉,有的声音尖锐。敲大鼓,声音低沉;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小鼓,声音尖锐。
生3:有的声音浑浊,有的声音清脆。敲大木鱼,声音浑浊;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小木鱼,声音清脆。
生4:声音有强弱不同。用力敲铜锣,声音强;轻敲,声音弱。 生5:????
教师将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类,并引导学生用专门的物理术语表示声音的不同。 板书:声音
响度:表示声音的强弱 (大小)
音调:表示声音的高低 (尖锐或低沉,清脆或浑浊)
声音为什么会有强弱、高低的不同呢?研究问题要追根求源,从本质入手。请同学们回忆: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学生回答: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继续引导学生思考:物体的振动会有什么不同? 教师演示:手来回摆动的动作。学生观察,总结振动有哪些不同。 与前面声音的不同对应。
9
板书:声音 振动
响度:声音的强弱(大小) 振幅:振动的幅度 音调:声音的高低(尖锐或低沉,清脆或浑浊) 频率:振动的快慢 振动是怎样决定声音的响度、音调的呢? (二)探究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响度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学生猜想响度可能与振幅有关,有的学生猜想响度可能与频率有关。 【进行实验】
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器材,使它们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并观察发声体的振动有什么不同?
相互交流,看能不能总结出规律? 学生分小组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成果展示与总结】 学生边展示,边总结。
生1:用力敲铜锣,锣面振幅大,响度大;轻敲,锣面振幅小,响度小。 你是怎样比较出锣面振动幅度的大小的呢?
生1:将手指轻轻接触正在发声的锣面,手指振动越强烈说明锣面振幅越大,振动轻微说明振幅越小。
有其他更直观的反映方法吗?
生2:将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锣面,乒乓球被弹开的高度反映了锣面振动幅度的大小。
肯定学生的回答,点出该物理研究的方法并板书:转化法。 还有其它的做法吗?
生3:将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被弹开的高度反映了锣面振动幅度的大小。
用力敲音叉,音叉振幅大,响度大;轻敲,音叉振幅小,响度小。 板书:(将响度与振幅用箭头联系起来) 响度:声音的强弱(大小)振幅:振动的幅度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三)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音调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学生猜想音调可能与频率有关。
引导学生分析,要研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必须使振幅一定,即用大小相同的力使物体发声。对学生进行“控制变量法”的研究方法教育。 【进行实验】
请利用手中的器材,使它们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并观察发声体的振动有什么不同? 相互交流,看能不能总结出规律? 学生分小组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成果展示与总结】 学生边展示,边总结。
生1:用木槌敲小木鱼,声音清脆,音调高;用同样的力敲大木鱼,声音浑厚,音调低。 生2:用木槌敲小音叉,声音清脆,音调高;用同样的力敲大音叉,声音浑厚,音调低。 生3:用手指拨动吉他同一根琴弦,手指靠上时,音调低;用同样的力拨,手指靠下时,音调低。
10
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用同样的力敲大小木鱼时,它们的振动频率有何不同? 教师以生活实例做比喻引导学生进行理论分析: 大个子同学与小个子同学跑步时,他们蹬腿的频率如何?能将这个现象与我们刚才的实验类比吗?
学生总结出:
大个发声体振动频率慢,音调低;小个发声体振动频率快,音调高。
同一琴弦,振动部分越长,振动频率慢,音调低;振动部分越短,振动频率快,音调高。 教师演示:将钢笔帽和钢笔管拆下,分别吹。让学生比较音调的高低,并分析。 吹气时,钢笔帽和钢笔管中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帽内空气柱短,振动频率快,声音尖锐,音调高。管内空气柱长,振动频率慢,声音低沉,音调低。 板书:(将音调与频率用箭头联系起来)
音调:声音的高低(尖锐或低沉,清脆或浑浊)频率:振动的快慢 频率低,音调低;频率高,音调高。 听一听、议一议
播放录音:蚊子和老黄牛的叫声。
讨论:蚊子和老黄牛的叫声相比,哪个音调高?哪个响度大? (四)探究声音的特性之三──音色 游戏:
(1)耳朵“辨”乐器。播放录音:梁祝1(古筝演奏) 梁祝2(二胡演奏) 同学们辨别是何种乐器演奏的
教师介绍:不同的乐器演奏音调和响度相同的曲子,声音各有特色,我们称之为音色不同。
(2)耳朵“辨”人。
请后面的两名同学读屏幕上的句子:“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请前面的同学说出朗读者的名字。
引导学生了解:不同人,声音各有特色,我们也称之为音色不同。 板书:
音色:声音的特色。不同乐器,音色不同;不同人,音色不同。
教师介绍: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11
声的利用
课题 学习 目标 声的利用 知识目标: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参观或看录像等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获得社会生活中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加对科学的热爱 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 图片、录像等 学生活动 声与声音其实是一回事 用过 太闷了 学生回答 学生总结 学生总结 学生多举设计 依据 利用学生的失误进行讲解较好 学生说过,但其实并不知道我们时常的讲话声就是典型的应用 将声音这样的分类,只是讲课的一种,我们也可以进行其他方式的分类 鼓励学生多举例是开发其智力的好方法 为以后进行有关的计算打下基础 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这是两个扩展学习难点 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 学习重点 教具与 媒体 内容与教师活动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提问几个上节课出现的问题,做好知识的铺垫。 2、[师]上几节课我们学习了声音的产生、传播,声音的分类,声音的特性及乐音与噪声,其实声的应用很是广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五节:声的利用。 二、进入新课,科学探究 (一)声与声音的区别 同学们注意了没有,以前我们学习时都常说“声音”怎样怎样,可今天我们学习时,标题却是声的利用,为什么不叫做声音的利用呢? 1、声的概念比较广,包括平时我们能听到的声音和不能听到的超声、次声等;所以声音的概念相对而言面要窄得多,它仅指人耳能感觉到的那部分声。 2、看来声包括声音。 (二)声与信息的传递 1、【提出问题】你平时用声音传递过信息吗? 2、[师]其实我们时时刻刻都在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我们彼此之间的谈话,教师在课台上的讲课声,同学们课下的交谈与交流声等不都是在传递信息吗。假如让你不说话,你有什么感觉。 3、通过声传递信息的例子还有哪些呢? 大致我们可以把它们分成两类,一是物体直接发出的声音携带的信息;另一种是靠反射回来的声音所携带的信息。 (1)物体直接发出的声所携带的信息 它又可以分两类,一类是我们能听到的声音;一类是我们不能听到的声音。 ①播放我们能听到声音的录像。让学生回答并板书。 A. 人类的交谈声; B. 隆隆的雷声; C. 心脏、肺的声音。 D.中医诊病的“望、闻、问、切”中的“闻”就是通过听来了解病人病情的。 ②播放我们听不到的一些声音。让学生回答并板书。
12
教 学 程 序 A. 动物的交谈声。 例 B. 利用鱼所喜欢的声音捕鱼。 C. 地震、海啸前出现的一些次声波我们也听不到。 ③谁还能说一些通过直接发出声音所携带的信息? (2)经过反射的声所携带的信息 我们也可以将其分为两类,一是所反射的回声我们能听见;另一类 是反射的回声我们听不见。 ①播放物体反射我们能听见的声音录像。让学生观察并回答实例。 A.下雨打雷时隆隆的雷声; 练习B.回声与混响,建筑设计中的科学。 拍手 如果回声比原声到达人耳的时间晚0.1s以上,人就能把回声与原 声区分开来,容易形成混响; 让学如果回声比原声到达人耳的时间小于0.1s,则人分辨不出是回声还生解是原声,两种声音在一起得到加强。 释这让学生解释一些现象: 是为在教室里说话听起来比在操场上说话响一些,这是为什么? 什么 古代雾中航行的水手通过号角的回声能够判断悬崖的距离,这是为 什么? C.北京天坛公园的回音壁和三音石,还有圜丘。 尝试对我国古代声学建筑进行评价,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D.介绍有趣的聚音伞。 学生回答 如上图所示。在一只伞的焦点处放一块手表,在另一把伞的焦点处 就能听到走表的声音。 E.利用声音的反射建造的新王宫。 学生画图 如上图所示,大臣上奏时处于一个焦点处,而国王正好处于另一个 焦点处,只有国王能听到大臣的小声上奏声。 ②播放反射听不到声音的录像,并让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A. 蝙蝠的回声定位。 学生B. 利用声呐探测海深 回答 C. B超 原理:将弱超声波透入人体内部,当超声波遇到脏器的界面时,便发生反射和透射。透射入脏器内部的超声波,再遇到界面时还会再次发生反射和透射,超声波接收器专门接收各次的反射波。医务人员根据所收到的各次反射波的时间间隔和波的强弱,就能够了解到脏器的大小、位置及其内部的病变等。 D. 超声波探伤仪 原理:在工业生产中常常运用超声透射法对产品进行无损探测。超型的例子,可以充当练习 这两个例子都比较陌生,可以引导学生画图认识 还是要贴近学生的生活 13
声波发生器发射出的超声波能够透过被检测的样品,被对面的接收器所接收。如果样品内部有缺陷,超声波就会在缺陷处发生反射,这时,对面的接收器便收不到或者不能全部收到发生器发射出的超声波信号。这样,就可以在不损伤被检测样品的情况下,检测出样品内部有无缺陷。 (二)声与能量的传递 播放录像,说明声波也是携带着大量能量的。 学生回答,老师并板书。 A. 用超声波清洗精细的机械 B.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再举几个利用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例子为我们服务的实例。 超声波回湿器。 (三)小结与作业。 课堂小结 这节课从声的另一种分类角度出发,分别分析了它们的利用。 直接发出的声音我们将其分成了两类,一是可直接听到的声音,一是直接听不到的声音;可直接听到的声音就是能被耳朵直接感受的声音,它对我们的生活确实太重要了;听不到的声音就是超声波和次声波,他们的应用也是非常广泛的。 对于反射声音的利用也是如此,我们也将其分成了两类,其特征就是利用反射。 对声的利用进行了这样的分类后,我们就非常清晰明了。 教学流程
1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课题 学习 目标 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知识目标: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能力目标: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培养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环境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噪声的来源及危害,减弱噪声的途径 学习难点 噪声的等级 玻璃片、铁钉、音叉及相应的图片、录像等 学生活动 设计 依据 做好知识的预备 可以让学生直接制造一些噪声来,可提高积极性 噪声的波形借助多媒体,可以体会高科技为我们带来的便利 学习重点 教具与 媒体 内容与教师活动 教 学 程 序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提问几个上节课出现的问题,做好知识的铺垫。 提问学2、播放录像 生,回[师]声音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能给人以优美享受的声音,叫答问题 做乐音;另一类是令人感到心烦意乱的声音,我们把它叫做噪声, 随着现代化大工业的发展,近年来噪声己成为国际公害,那么噪 声的来源有哪些,它有什么危害,它是通过什么途径传播的,怎 样减弱噪声呢?我们如何今天就来学习第四节的内容,噪声的危 害和控制。(板书) 二、进入新课,科学探究 (一)噪声的来源 1、【提出问题】令人心烦意乱的声音常来自哪里呢? 两玻璃2、【实验器材】两玻璃片、铁钉。 片摩擦〖方案1〗将两玻璃片的棱接触后摩擦,让学生听发出的声音。 时或铁〖方案2〗用铁制品与水泥地摩擦,感觉它发出的声音。 钉擦地3、这些声音发声时有什么特点呢?我们用示波器观察一下它的时 波形,再与乐音进行对比。 老师放一段录像。 总结:噪声的振动是无规则的。 我正在4、生活中还有哪些声音是令你心烦意乱的, 学习,总结:妨碍其他人工作、、学习、休息的声音都是噪声。 其他学所以噪声的来源很多,我们判断一种声音是不是噪声,可以从两生的唱个角度考虑,一是从物理学角度看它的振动规则,如果它的振动歌声 是不规则的,那么这种声音就是噪声;二是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 是否影响了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如果对其他人有影响,则所举的属于噪声。 例子可5、举一些生活中产生噪声的例子。 多可(二)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危害 少,老1、【等级】虽然都是噪声,但它们之间也是有不同级别的,有的师要适强度大,有的却小,我们如何描述噪声的这种差别呢? 量掌握 2、我们是否可以将声音分成若干等级,每一级代表一定的强度。 15
于是我们就用分贝作为声音强弱等级的单位,分贝用符号dB来 表示。 可以利3、请同学观看课本图1.4-3的声音强弱等级表,找出以下几种用书上声音的强弱。 的表(1)有利于学习的教室里的声音;(2)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谈格,通声;(3)嘈杂的马路上的声音;(4)喷气式飞机起飞的声音。 过比较4、【危害】 能得出大约有三类:心理效应、生理效应和物理效应 一个大(1)心理效应:使人烦躁、精力不集中、妨碍休息 约值 举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西斯曾用尖锐的噪声来折磨被俘 人员,使他们精神错乱以获取口供。 (2)生理效应:出现耳聋、头痛、消化不良、视觉模糊等症状, 严重的神志不清、休克或死亡。 举例:20世纪50年代,西班牙曾经有80个人自愿做喷气发动 机噪声作用的试验对象,结果有28人死亡,其余都得了严重的 麻痹症。 (3)物理效应:高强度的噪声能够损坏建筑物 举例:曾有一架飞机,在60米底空只以每小时1100千米的速度 飞行时,使地面一座楼房遭到破坏。 所以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减有声音小噪声对其他人的危害。 强弱的5、噪声监测 大小,播放噪声监测图片或录像,让学生观察,从监测仪上能得到什么其单位知识。 是分贝(三)噪声的控制方法 (dB) 由于我们听到声音的过程是:声源→传声介质→人耳,所以控制 噪声的方法也要从以上三个方面加以控制。 学生回例如:你正在学习,但楼下音乐的吵闹声影响了你,你该怎么办答 呢? 生1: 老师总结控制噪声的三个方法 生2: 1、在发声处控制 生3: 如:摩托车上的消声器;用光信号代替声信号;提高技术,增加 金属间的弹性,研制无声合金等。 2、在传播过程控制 如:在公路两植树造林,让树木来减弱噪声;对产生噪声的机器 装上隔音罩等。 3、在人耳处控制 如:戴上耳塞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学生回老师举一些例子,请同学们判断这是采用什么方法控制噪声的。 答 (四)我国在控制噪声方面的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已于1996年10月29日由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 ,自1997年3月1日起施行,各省市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也都制定了相应的法规文件。其中有一条是:在城市市区街道、广场、公园等 养成带着问题看书的好习惯,也为理解影响别人学习的声音做好铺垫 通过对噪声危害的学习,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利用实例引出控制噪声的三种方法,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从我国法律的规定上给学生以熏陶,增强控制噪声的信心和勇气 16
公共场所组织娱乐、集会等活动,使用音响器材,产生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过大音量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可以并处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法律为我们提供了保护,你还怕什么呢? (五)噪声的利用 噪声也能利用,例如,利用噪声可以消除杂草,发电、制冷、除尘等。 (六)练习: 课外活动小组参考课题: 研究噪声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这个活动适合以4~6人的小组为单位展开。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和查阅资料,了解相关知识,选定要研究《噪声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并拟订实验方案。 课堂小结 教学流程 利用噪声的利用,培养学生一分为二看问题的思维方式 这节课从声音的分类角度得出乐音与噪声中噪声的有关知识。主要分析了噪声的来源、噪声的等级和危害及控制噪声的方法等内容。 对噪声和来源我们是通过录像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方法得出的;对噪声的等级和危害我们是通过看书和录像相结合的方法得出的;对噪声控制的方法我们是通过一个个的实例总结出的。 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一、噪声的来源 1、噪声的振动都是无规则的; 2、凡是影响人们工作、学习、生活的声音都是噪声。 二、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危害 1、等级:噪声的单位是:分贝,符号为dB。适宜学习的强度为30~40dB。 2、危害:从心理上、生理上和物理上都能产生一系列的效应。 三、控制噪声的方法 1、在发声处控制;2、在传播过程中控制;3、在声源处控制。 四、我国在控制噪声方面的措施 五、噪声的利用 板 书 设 计 课 后 反 思
17
温度与温度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温度的概念,能说出生活和自然环境中常见得温度值。能用温度术语描述生活中的“热”现象。
2.了解体温计的工作原理,熟悉使用温度计的过程,掌握它的使用方法,并学会摄氏温度的读法和写法。
3.知道温度的常用单位和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 ·过程与方法
养成使用仪器和探究其物理原理的好习惯,体验学会使用一种新仪器的愉悦心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使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2.体会对温度进行准确测量的必要性,养成采集准确数据的好习惯。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4.鼓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温度计的使用。 2.难点: 温度计的使用。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讲授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阅读法。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新课教学】 一、温度与温度计
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在生活与生产中常用摄氏度(℃)作为温度的单位。
在科学研究中使用热力学温度,有关热力学的温度,请同学们阅读课文中“加油站”的内容。 2.单位:
①常用单位:摄氏度(℃) ②SI单位:开尔文(K) 3.热力学温度(T)与摄氏温度(t)的换算关系:T=273+t
教师讲述:我们对于温度高低的判断往往用皮肤的感觉。现在请同学们来做个实验探究。三只烧杯中分别装有热水、温水和冷水,现请一位同学将左手食指伸入热水中,右手食指伸入冷水中,停留一段时间后,将两个食指同时放入温水中。
说明:一名同学上前面来操作,同学们认真观察,比较两手指的感觉,说明了什么?
教师讲述:凭感觉来判断物体的温度高低是不可靠的,要准确地判断就必须进行测量,要进行测量就要选择科学的测量工具—温度计。 二、测量工具──温度计
教师讲述: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使用温度计测量过温度。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些温度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教师出示常用温度计(实验室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表)实物挂图让学生观察,并让用手捏住温度计使它升温,放手使之降温,引导同学们思考温度计的原理。
提问:温度计中液体上升和下降跟温度的变化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有这样的关系? 学生讨论、交流后并回答,老师给予适当的点评和引导。
18
学生意见统一后,教师予以概括总结并用板书。
1.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根据( )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
提问:前面我们已经观察过温度计的实物和挂图,都知道温度计上都标有刻度,你们知道温度计是怎样刻度的吗?
(引导学生找到温度计刻度的方法)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作适当的启发: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多少?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多少? 学生讨论后回答。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100℃。
讲述:摄氏温度就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
教师进一步提出问:1℃如何刻度呢?
学生思考,讨论,形成正确的观点后汇报,在0℃到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份就是1℃。 教师板书
2.摄氏温度的规定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在0℃到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份就是1℃。
教师向学生介绍桌上的温度计是常用的温度计,分别是实验室用的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表。 教师让学生再仔细看一看桌上实验室用的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的量程有何不同,想想温度计中的液体有何不同。
(提示:常用温度计的测温物质应处于液态,才能正常使用。根据用途不同,实验室用的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的量程不同。参考值:实验室用的温度计:-20℃~110C;寒暑表:-20℃~50℃;体温计:35℃~42℃;固态汞熔点:-39℃;液态汞沸点:357℃;固态煤油熔点:低于-30℃;液态煤油沸点:150℃;固态酒精熔点:-117℃;液态酒精沸点:78℃。) ※工作液体的选择原则:一是液体存在的温度范围要宽,即凝固点要低,沸点要高;二是液体的膨胀系数要大;三是液体要纯净,不沾污玻璃,不侵润玻璃。 3.常用温度计的种类:
(1)实验室温度计 (2)寒暑表 (3)体温表 ①特殊结构:缩口
教师讲述体温计盛水银的玻璃泡上方有一段做得非常细的缩口,测体温时水银膨胀能通过缩口回升到上面玻璃管里,读体温计时体温计离开人体,水银变冷收缩,水银柱来不及退回玻璃泡,就在缩口处断开,仍然指示原来的温度。所以体温计离开人体后还能表示人体的温度。要使已经升上去的水银再回到玻璃泡里,可以拿着体温计上端用力向下甩(不是体温计的普通温度计不能甩)。
②液体—水银 量程:35℃~42℃ 分度值:0.1℃ 体温度计的使用规则:
①不能用常用温度计直接测量火焰的温度,原因之一是火焰的温度超过了常用温度计的测量范围,另外火焰还可能使玻璃熔化或使温度计中的液体沸腾; ②寒暑表的测量范围的上限不会超过50℃,而沸腾的水面上,水蒸气的温度会达到近100℃,所以不能用寒暑表测量沸水及沸水面上的温度; ③测量液体温度时,如果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放在液体的中间部分,而是靠在了容器的侧壁,而侧壁因液体与外界发生热传递,其温度会低于或高于液体平均温度,使测量不准确。容器的底部也会因为加热,温度高于中间部位的液体温度。所以,应该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放在液
19
体的中间部位进行测量。
请同学们在综合第十一章有关温度计使用注意事项,总结如何正确使用常用温度计。教师予以适当的指导。
说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怎样正确使用温度计,正确的予以肯定。 学生意见统一后,教师予以概括总结并用投影出示。(小黑板展示) 4.液体温度计的正确使用
(1)使用温度计前:①选择量程合格的温度计,若待测温度高于温度计的最高温度,温度计会胀破;若待测温度低于温度计的最低温度,则测不出温度值。②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测量时能准确读数。③确定零刻线。
(2)使用温度计时:①应将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②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待测液体中要稍候一会儿,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③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否则示数会降低。同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若斜视会产生误差。
学生实验:测出半杯冷水的温度,并不断向冷水中加热水后分别测出其温度的情况。 教师巡视并予以适当的指导。 【课堂小结】 【巩固练习】
1.温度是表示物体_____的物理量,生活与生产中温度的常用单位是_____。
2.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____的原理工作的,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液体中,不要碰到_____;被测温度不要超过温度计的_______;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上表面_____。
3.用体温表测得某人的体温是38.5℃,用后没有甩过就又接着测第二个人,示数可能会怎么样? 【布置作业】
《熔化和凝固》
20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理解随温度的变化,物质的状态是可以转化的。
·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能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或凝固点联系起来。 ·学会画出固体凝固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知道图像是描绘物理过程的重要方法之。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设科学探究情境,把科学探究的七要素自然的融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体验和感悟科学探究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熔化和凝固的教学,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体会到科学探究方法并不神秘,人们经常使用科学方法解决方方面面的问题。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实验引入:把蜡烛点燃,使固态蜡熔化;把熔化后的烛液滴在白纸上,使其重新凝固。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调取生活中的已有经验思考:固态的蜡为什么会熔化?液态的蜡为什么会凝固? 物质熔化和凝固时温度将怎样变化是这节课我们要共同探讨的问题。 猜想与假设 老师引导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学生熟悉的探究情境,引起学生思考,消除科学探究的神秘感,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的热情。 创设情境 观察实验现象、思考 提出问题 用学生的已有生活思考后回答:改变温度,体验,理解物质的状物质的状态会发生变化 态是随温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 让学生明确本节课探究的目的,做到有的放矢。 鼓励学生敢于猜想,敢于发表个人的意见和看法。 针对问题寻找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在与他人交流过程中形成坚持正确观点,不断修正错误等思维习惯。 思考 学生猜想并说出猜想的依据(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观察到的现象) 设计实验 (1)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 (1)引导学生设计探究液 态蜡凝固过程温度变化规(2)交流自己小组的设律的实验。 计方案,评估其他小组 的设计方案,确定实验(2)展示学生的设计方案。 方案。 21
进行实验 教师引导、巡视。 (1)学生分小组探究水和蜡凝固时温度变化的规律。 (2)学生在多媒体平台上展示小组探究的数据。 学生分析各小组的实验数据,总结概括的出初步结论。 体验科学探究乐趣,进行科学研究方法教育,培养合作意识。 分析与论证 指点 体验分享与合作,学习通过实验数据寻找普遍规律的方法。 评 估 引导学生分析晶体和非晶体的凝固图像。 在蜡的凝固和水的凝固中各选取一组数据,学学习用图像描绘物生在EXCEL图表中输理过程。 入实验数据,绘出图像,并分析图像。 学生轮流把冰握在手心中,感受一下冰在手中的感觉,并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得出熔化吸热的认识。 通过逆向思维得出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 学生通过组间合作完成实验探究报告。 表 达 引导学生做体验性实验。 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体验,获得科学探究的愉悦感。 课堂延伸
点拨 把课堂合作与交流延伸到更广阔的课外合作与交流。 22
《汽化和液化》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液体蒸发时所具备的基本特征。 2.了解蒸发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了解液体沸腾的条件与特征,理解沸点的概念。
4.知道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汽化时物质要吸热。 5.会画液体沸腾图像。 【教学设计】
学 生 活 动 观察现象,思考解答问题,得出蒸发的概念。 认真观看录像,注意实验方法,根据现象思考、研讨、解答的问题。 解释现象。猜测实验的最终现象,大多为:乙醚全部被蒸发掉。 对最终现象感到惊讶、意外、奇怪,萌发探究欲望。小组讨论交流,提出问题。大意是:为什么金属盖下面的水会结冰呢? 用棉花沾酒清擦在自己的手上,根据感觉进行猜测与假设。 学生实验: (1)取两支相同的温度计在室温下观察示数是否相同? (2)将其中一支温度计的玻璃泡浸没在酒精中,观察示数变化情况。 23
教 师 活 动 ●新课引入 用手指沾水(或酒精)在黑板上写“同学们好”,不一会水干了,提问:水到哪儿去了? 板书:一、探究蒸发现象 请同学们观看“乙醚蒸发”的实验录像: 将盛有少量乙醚的金属盖放在表面粘有水的塑料泡沫上,向烧杯内充气加速乙醚蒸发。 暂停放录像,提问:乙醚为什么减少了?请学生猜一猜下面会有什么现象出现? 继续放录像,展示最终的现象。请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提出问题。 请学生一起做一个简单的实验。谈谈感受,分析、猜测原因。 指导学生一起做一个有趣的实验。 观察、辅导各小组的实验,及时纠正不足。 请各小组介绍本组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并试解释之。 ●知识梳理 请学生概括各组实验结论,归纳、推导结论。 请学生解释录像中“杯底水结冰”的原因。完成课本根据蒸发致冷的道理,设计一个保存食物的方法或装置。 ●知识应用 设问:
点 评 用创设的情境引入蒸发,学生感到自然,容易接受。 通过乙醚蒸发能使金属盖底的水结冰,让学生在意外的发现中提出了自己的问题。这种真实的物理情境,创生了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动机。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将实验探究的方法运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之中。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归纳,推导结论的能力。 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得出的结论,不仅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有利于建立自信,提高实验探究的能力。 学生的活动情况,直接反映出他们对蒸发和蒸发吸热这部分知识的理生活中有蒸发以及蒸发吸热的现象吗?请举例说明。 演示实验: 将酒精缓缓滴入已盛有麻油的小量杯内,使酒精将麻油的表面全部覆盖,请学生闻气味。 搅动液体使部分麻油漂浮在酒精表面,再请学生闻气味。 ●沸腾的引入 蒸发时液态变成气态进行的较缓慢,而水烧开(即沸腾)时液态变成气态进行的较快。请几位同学描述一下沸腾现象,看谁说得全面 。 板书:二、探究水的沸腾现象 教师引导学生对教材P86中给出的基本观察内容进行研究,明确实验的目的是什么?学生活动应观察什么?从而有目的地进行观察实验。 ●实验探究 引导学生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实验。(投影:实验装配示意图) 要求组内同学分工合作,明确个自任务。 请学生点燃酒精灯,开始做实验。(投影: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数据记录表) 参与学生实验,了解情况,协助有困难的小组完成实验。 ●实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 请学生汇报本组实的情况及得出的结论,尤其注意沸腾前和沸腾时的区别。 投影汇报小组的实验数据记录表。 简介水的沸腾图像的画法,并示范根据实验数据画出水的沸腾(3)将这支温度计从酒精中取出,并与另一支温度计相比较,观察示数有何不同? 分析现象,得出结论:液体蒸发要吸热,蒸发有致冷作用。 思考解答问题。独立完成练习,若有问题可以请教老师。 讨论思考问题,试说明之。 有此经历的学生介绍感受,并运用以上结论解释原因。 只能闻到酒精的气味而闻不到麻油的气味。 可以闻到两种液体的气味。提出问题并讨论解答。 得出结论:蒸发只发生在液体表面。 知道蒸发与沸腾进行时快慢程度不同。回忆、描述自己印象中水沸腾时的情况。 看课本归纳出实验的目的是通过观察水的沸腾,研究水沸腾时的温度。明确实验步骤及观察的内容。 看实验装配示意图,动手组装实验器材,烧杯内倒入150ml、70℃左右的水。 组内明确分工,一人看表计时,一人读出数并记录在表格中,同时都注意观察水的沸腾现象,实验结束后记入表中。 认真细致、有条不紊地进行实验。 24
解教师应关注这里的反馈信息,以便及时调整教学。 学生可以看到麻油但闻不到气味,搅动后两种气味都可以闻到,这一事实能够引发学生的好奇,从而进行深入的思考。 从日常生活经验中得出蒸发与沸腾的又一区别,学生大多可以接受。由于水沸腾现象日常不易直接观察,特别是其内部情况,学生对此了解很少,很难较全面的进行描述,故引发探究欲。 明确各自任务,做好实验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教师的参与会给学生极大的鼓励,同时也可以保证实验的效果。 通过对实验全过程的观察,学生不难得出沸腾的条件和主要特征。 学生经小组讨论得出的结果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偏差,这是正常的。可以请其他小组进行补充,教师进行进一步的
图像。投影方格坐标。 引导学生对水的沸腾图像进行分析,同时完成课本课后练习题。 ●归纳结论 要求学生根据实验观察中水的状态变化、水温变化、沸腾进行时的情况,全面概括实验。 ●知识梳理 引入汽化的概念、汽化的两种方式,沸点的概念。 与学生一同看课本,几种液体的沸点,简介大气压和沸点与大气压有关系。举例说明:高原的气压低,水的沸点低于100OC。 ●全课小结 请学生对蒸发和沸腾进行比较,以便对全课的回忆、巩固和提高。投影蒸发与沸腾对照表。(空表) 提示学生从状态变化、吸放热情况、对温度的要求、状态变化的快慢程度以及相关因素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最后将已经整理好的蒸发与沸腾对照表展示给学生。 ●布置作业 经小组讨论后汇报本小组在不同时间段的水温 气泡、声音情况,并小结实验。 得出结论:沸腾需要吸热。沸腾是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 听介绍,看示范,了解水的沸腾图像的画法。 初步了解利用图表分析问题是物理学常用的方法。根据图表做练习 小组讨论,统一认识,结论大致为:1、状态:液态变成气态;2、沸腾时水温不变;3、沸腾时不能停止加热,沸腾是在液体的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 看课本小资料。 了解常见几种液体的沸点,学会查沸点表。初步了解大气压及其与沸点的关系。 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填写蒸发与沸腾对照表。然后进行全班交流,达成共识。 将本组所填的对照表与老师展示的对照表进行比较,找出优点与不足,进行必要的修改。 引导,最终统一认识。 此时提出汽化的概念、方式,更有利于加深学生的理解。 大气压后面将要系统的研究,故此处不必作较多的介绍。 学生通过相互间的交流,既提高了合作的意识,又实现了相互间的互补,同时也有利于对本课知识的整体回顾,形成知识框架。
25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液化放热。 2.知道液化的两种方法。
3.通过对汽化和液化的总结比较,能区别二者的不同。
4.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教学资源】
1.实验器材:圆锥瓶、蒸发皿、冰块、热水、温水、注射器、橡皮塞、乙醚。 2.课件:生活中的液化现象(录像);液化石油气。 3.图片:水蒸气的凝结、露、雾。 【教学设计】 教 师 活 动 ●新课引入 复习:汽化的相关知识 什么是汽化现象,它吸热还是放热? 2、汽化的两种方式是什么?它们有什么 相同点和不同点。 举例:日常生活中的汽化现象? 提问:在日常生活中你有没有见过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例子? 学 生 活 动 回忆上节课学习内容,思考回答问题。 小组讨论、举例回答教师提问 点 评 用复习旧课的方法引入新课,即对前面内容做了复习,又引入了新课内容,学生感觉比较自然,容易接受。 26
总结:学生回答问题,并给予鼓励,引入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 模拟大自然中“雨”的形成。 教师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解释现象,提出问题。 知识梳理 总结、板书: 液化: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现象。 使气体液化的方法: 1、降低温度 知识应用 请学生举出在日常生活中用降温的方法使气体液化的例子 课件:(录像)生活中的液化现象 引导学生讨论:只有降温才能使气体液化吗? 提示:家中常用的液化石油气也是降温得到的吗? 液化石油气就是在常温下用压缩体积的办法使石油气变成液态后装入钢罐的。 引导学生质疑:压缩体积真的可以使气体液化吗? 探究活动:乙醚的液化 教师演示乙醚的液化实验,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解释现象,提出问题。 观察实验,简述实验现象 讨论解释: “雨滴”的形成经历了怎样的物态变化?需要什么条件? 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做笔记 小组讨论 举例 观看录像,提出问题,讨论解决问题 讨论 猜想:液化石油气可能是用什么方法获得? 质疑、提问、讨论 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液化的第二种方式,即压缩体积。 通过模拟雨滴形成的实验让学生亲眼目睹了气体的液化过程。这种真实的物理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欲望。 将来源于生活的点滴现象,分析总结为学生头脑中固化的物理知识,再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对给定结论的质疑,有助于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培养学生的探究欲望,学会通过自己的实验、观察、思考去解决问题。 27
知识梳理 板书:二、使气体液化的方法: 2、压缩体积 知识应用 举例: 气体打火机用的丁烷气体,是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它成为液态,储存在打火机里的。 我国长城三号运载火箭的第三级,是用氢作燃料,用氧作助燃剂,这些装在火箭里的氢和氧都是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以液体状态存在的。 知识梳理 引导分析:液化与汽化是相反的过程,既然液体气化要吸热,那么气体液化就要放热。 板书: 液化放热 全课小结 记笔记 解释:为什么水蒸气的烫伤比开水烫伤更严重? 讨论、总结 用所学到的知识去认识生活、解释实际问题。使学生产生进一步的求知欲望。 点拨:水蒸气是无色透明的气体,是组成空气的一种成份,人们用肉眼是看不到的。所以当人们看到的这种“白气”已经是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小水珠,是水蒸气放热液化成水形成的。所以“白气”不是气体,而是液体。
28
《升华和凝华》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2)知道升华吸热、凝华放热及其应用; (3)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关心身边的环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物理道理的情感。 【教学重点】
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条件及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教学难点】
碘的升华实验和对升华吸热凝华放热的理解。 【教具准备】
樟脑丸(或卫生球) 松树枝 碘 热水 冷水 带橡皮塞的试管 烧瓶 多媒体课件 新旧日光灯管 固体清香剂 【教学过程】
一、实验激趣,引入新课
把樟脑丸碾成粉末后放入烧瓶中,用酒精灯微微加热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过一会儿,放入烧瓶内的松枝上出现了洁白的“人造雪景”,学生观察后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引入课题。
二、探究碘的升华和凝华,得出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1、学生回顾物质的状态及其物态变化,提出问题:物质能否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或者由气态直接变为气态?学生猜想。
2、做碘的升华和凝华实验,验证猜想。 学生观察试管中碘的状态和颜色,思考要让固态的碘的状态发生变化,可采用什么办法。 学生分组实验,用热水对固态的碘加热,轻轻摇晃试管,观察是否有液体生成,说出观察到的现象。将紫色的碘蒸气用冷水降温,观察碘蒸气的变化,取出冷水中的试管,擦掉试管外的水分,观察试管中是否有碘液体出现。
3、分析实验现象,学生归纳实验结论,得出升华和凝华的概念及吸放热情况。 三、联系实际,寻找和分析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1、学生举例,说出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预设事例,升华现象:冰冻的衣服变干、雪堆(或冰雕)没有熔化变小、灯丝变细、衣柜里的卫生球变小、固体清香剂消失;凝华现象:霜、灯泡壁变黑、北方冬天窗户结冰花、冰棒纸上白花花的“粉”、雾凇)
借助多媒体课件观看雾凇、霜的美丽画面。
2、教师展示新旧日光灯管,学生观察对比,分辨出新旧灯管,试着解释灯管壁变黑的原因。
3、展示固体清香剂、樟脑丸(或卫生球),学生说出用途及发生的物态变化。 尝试解释“人造雪景”所包含的物理知识。 4、提出问题,分小组讨论。
问题一:冰箱中的霜是怎样形成的,采用什么办法可以减少霜的形成?
29
问题二:霜的形成条件是气温0摄氏度以下,对农作物有害,如何防止? 问题三:升华吸热凝华放热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四、升华吸热凝华放热的应用
1、介绍干冰(即固态的二氧化碳),学生猜想干冰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观看多媒体课件:人工降雨。思考在云层中抛撒干冰为什么会促成降雨? 观看多媒体课件:在舞台上撒干冰制造白雾。思考在舞台上撒干冰为什么会出现白雾? 3、想想议议:如果要给食品降温,你想到了哪些方法?严寒的早晨,窗户玻璃上的冰花,为什么总出现在室内的一面? 五、归纳小结 六、课外探究
阅读水的故事,填写水的三态变化。调查云、雾、雨、露、霜、雪、雹等的成因及它们和人类生活的关系。
30
《光的直线传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和人造光源; ②理解光在真空中传播及其应用;
③了解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 (2)过程与方法
经历“光的直线传播”的探究,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观察和探究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②通过探究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4)重点、难点
重点:光的直线传播。 难点:解释简单的光现象。 【教学资源】(材料、工具)
1.学生分组:激光笔一支、果冻一个、软橡皮管一根、带孔的纸板两张、大头针几枚、平面镜一面、白屏一张、装了水的玻璃杯(水中满了少量墨水) 2.教师教具:小孔成像演示器(用蛋糕盒自制)、氦氖激光器(或激光笔)、水槽两个、浓度不同的糖水四种、40 瓦电灯等。 【教学过程】(过程、结构) 一、新课引入 二、新课教学
1.探究光的直线传播的条件
①引导学生应用桌面上的器材,通过开放性实验探究得出:光在空气、水、以及果冻这些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但在两种介质的界面上要发生偏折。
[问题一]同学们刚才看到了许多光沿直线传播现象,但是光总是沿直线传播吗? (先开放性分组实验,然后小组间交流实验结果)
方法一:用激光笔发出光束向滴了少量墨水的水中投射,可以看到光在水中沿直线传播。
方法二:用激光笔发出光直接照射果冻,发现光在果冻中沿直线传播。 方法三:将激光射过拉直了的橡皮管,但橡皮管弯曲就无法射过。
方法四:将几枚大头针插在一条直线上,眼睛沿这条直线看去只能看到第一根针。 方法五:将激光沿白屏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可以看到光在空气和水中的路径都是直线,在空气和水的界面上发生了偏折。
组织学生归纳得出:光在空气、水、果冻、玻璃中沿直线传播;但在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发生了偏折。
②教师演示光在非均匀糖水中传播的实验。得出光在同种非均匀介质中路径发生弯曲。 [问题二]这两个现象说明光必须在同种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但光在同种介质中光就一定沿直线传播吗?
教师演示:如图1,在支架上固定一个薄水槽,其中放置一个白屏来显示光的路径,事先配有四杯浓度不同的糖水,将它们按浓度从大到小依次倒入水槽(四种糖水的量按一定的比例),由于各层糖水间相互混合,所以水槽内形成了从上到下浓度逐渐变大的不均匀糖水。将一束激光从透明水槽侧面沿白屏表面75°左右的入射角,由最上层溶液斜向下射入非均
31
匀糖水,可见激光路径在非均匀糖水中向下弯曲。同时做一个对照实验,用激光光束斜射入同种均匀的蔗糖溶液中,再对同学们观察──光的路径仍是直线。
图1 图2
③引导学生归纳出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介绍光线的概念
由于平时我们见得最多的是光沿直线传播的情形。所以物理学中就用带箭头的直线来表示光的传播方向。比如要表示电灯的光在空气中的传播时,我们就沿光的传播路径作一些直线,(如图2)。这种直线叫做光线。 3.应用:解释自然现象 ①影子的形成
设问一:请同学们想想;如果电灯的光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了不透光的障碍物,在障碍物后边会有什么东西形成?演示;在一个圆筒形蛋糕盒的筒口处糊一张白纸,底部的圆洞上固定一个不透光的纸板人,打开后边的电灯,同学们在屏上可以看到一个人影,让学生分析人形的形成。
②日食 由影子的成因,顺利过度到日食。
设问二:当地球、月亮和太阳运动到一条直线上,地球处在月亮的影区时。地球上影区中的人能看到太阳吗?这种现象叫什么?
③小孔成像 演示:仍然运用前边的器材,保持电灯不动,用一个大纸板完全遮住圆筒形蛋糕盒底部的进光口。并在纸板上开一个小圆孔。
设问三:如果打开电灯,一部分光将穿过小孔射到屏上,请同学们猜想一下,在屏上将看到什么?打开电灯,学生观察屏上的现象以及灯丝的形状,大家看到什么了?“V”字形的光斑,灯丝的形状也是“V”字形的。但是开口和光斑相反。引导学生分析出小孔成像的原理。
4.光的传播速度介绍: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299792458m/s,近似等于3×108m/s。3×108m/s到底有多快呢?你知道我们平时一眨眼需要多少时间吗?需要0.1秒,就在你眨眼的工夫,一个以光速飞行的超人,能够飞行3万公里。这个距离让一个普通人不停的走,大约要走250天,可见光速之大。 三、小结
请同学们回想一下,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研究光的直线传播我们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
四、思维拓展
射击时瞄准。给你一个玩具枪和激光器,你能想到什么?
激光准直。安装高楼电梯时,怎样使几十米高的电梯又正又直?
32
《光的反射》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1.了解光在一些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
2.认识光反射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 3.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4.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
5.通过观察,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主要差异。 (二)过程和方法
1.通过实验,观察光的反射现象。
2.体验和感悟我们是如何看见不发光的物体的。 3.经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用实验的方法获得反射光线、入射光线跟法线位置的关系,测量反射光线与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总结探究的结论,获得比较全面探究活动的体验。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2.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教学重点】
光的反射定律和应用。 【教学难点】
反射定律中的“三线共面”的理解和两种反射现象的应用。 【教学方法】
1.探究法:通过探究让学生清晰、直观的认识光的反射现象,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思考、探究归纳总结出光的反射定律。
2.竞赛法: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好胜心理,在课堂上展开竞争,激发兴趣。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与学生交流) 做游戏:找一名同学到讲台前利用讲桌上的仪器将老师藏在讲桌后面的礼物展示给大家看。
学生:选出平面镜并利用平面镜能成像的特点,使同学们看到了礼物。
师问:你为什么选择平面镜?(平面镜能反射光)教师给予表扬,并把礼物送给他。 二、新课教学
师:你想知道光的反射的哪些知识?
(小组讨论:学生带着兴趣提出他们的问题。教师将问题写在黑板上,标出有代表性的问题)
把同学们的问题一一解决: (一)学生感知光的反射现象 方法:把激光器打开,让光斜射到镜面上,观察光的传播方向,试着画出光的传播路线? 师:以上实验说明,光射到物体表面时,总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师:好,下面我们就用实验的方法来探究光在反射时有什么规律。
33
师:让学生观察入射光、反射光、入射点,介绍与光的反射有关的几个术语: 入射点:光线射到镜面上的点。
法线:过入射点,垂直于镜面的直线。 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反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1.提出问题
光在反射时遵循什么规律? 2.做出猜想
A.光在反射时,反射角的大小_____(等于/不等于)入射角 B.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_____(在/不在)同一平面内 C.入射光线和镜面垂直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________。 D.随着入射角增大,反射角将________。
师:有了这些猜想,我们就要用到验证猜想的最有力的武器—实验。 3.设计实验和表格:
入射角(度) 反射角(度) 0
4.进行实验
(1)让光源射出的平行光分别以不同的角度入射并观察反射光线的位置; (2)将右半面绕法线缓慢旋转,观察反射光线。 5.分析实验
①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法线______(在/不在)同一平面内。
②光在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三者位置有什么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光在反射时,反射角的大小_____(等于/不等于)入射角。 结论:光的反射定律
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简述:
1.三线共面,分居两侧 2.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通过刚才的实验你还有哪些发现?(引出光路是可逆的) “找眼睛”:下面,我们做个小游戏──1个同学通过手中的小镜子看另一位同学的眼睛,另一位同学看小镜子,能否看到拿镜子同学的眼睛呢?做完后,同学之间下位交流。(如果你在一块平面镜中看到了另一位同学的眼睛,你的同学也一定会从这块平面镜中看到你的眼睛)
(三)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活动4:师:下面我们再来做一个实验(将课件屏幕中的卡通片位置放于一平面镜后,卡通片消失),结合刚才你的作图,请你自学课本加以解释。引出两种反射 学生作图:
34
生:学生利用手中器材观察漫反射和镜面反射
引导学生分析得出镜面反射:反射光向同一方向射出,在这个方向的反射光很强。而其余方向无反射光。每条光线都遵守反射定律。
漫反射向各个方向反射光,所以使我们能从各个方向看到物体。对于每一条光线而言,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用手电筒垂直照射镜子和白纸,你发现了什么?解释原因 让学生举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事例同时介绍光污染 教师分析实例:同学们看不到黑板反光部分的字,这是因为黑板上的反光部分发生镜面反射,光线强度比粉笔字漫反射的光线强。怎样避免这种情况?让“反光”部分粗糙,这样就可以发生漫反射,减弱反光部分来的反射光,同学们就能从不同方向看清粉笔字反射来的光,也就是能看清楚字了。 (四)课后小结
1.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你感受最深的一点是什么?
3.你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五)课后作业
35
正在阅读:
八年级物理上册1-4章教案 - 图文03-11
应用Matlab对含噪声语音信号进行频谱分析及滤波04-24
护壁桩施工组织设计06-07
财务部目标责任书模板.doc05-04
成语儿歌100首(大显身手试一试)07-06
董氏针灸五行针法经络图与取穴精华09-02
赏鱼作文450字06-17
党风廉政建设大会上的讲话01-13
兰大管理学院扎根理论案例研究06-10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212-07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上册
- 教案
- 物理
- 年级
- 图文
- 模拟上海市宝山区2008年高考
- 教学使用导学案 - 图文
- 国际金融练习
- 学校规范办学行为检查表2 - 图文
- 09机械设计期中考试和答案
- 乡镇党委五年工作总结
-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对策研究
- 2019届中考数学全程演练 第一部分 第五单元第14课时 一次函数(
- 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加法教学设计说明
- 八年级数学上册关于x轴、y轴对称
- 色彩
- 浅谈防止人身触电的三种技术措施
- 法律知识大全
- 内科护理应急预案(完整版)
-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硕士科学学位培养方案
- 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中学物理教师工作总结
-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阶段练习四答案
- 浅谈加快完善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 最新2018年工作总结及2019年工作计划
- 2017版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十二章 推理与证明、算法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