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E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更新时间:2023-10-16 16:54:0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某某某

某某某建筑安装工程 有限责任公司 ZHYJA/HSE/CX5.3.1 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版本∶A 修改码∶0 发布日期 2009.01.10 共 8 页 第 1 页 危害、环境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程序 1 目的和范围

为识别和分析公司施工经营活动中能够控制和能够施加影响的健康、安全与环境危害因素,对存在的危害和环境因素进行充分辨识、合理评价,确定重大危害和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计划,使风险削减措施得到有效实施,特制定本程序。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危害、环境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及更新管理的控制。 2 职责

2.1 管理者代表负责危害、环境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的组织和领导,以及重大危害和重要环境因素控制计划的审批。

2.2 安全环保科是本程序的主管部门,负责各单位的危害、环境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的组织实施,确定重大危害和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计划和监督检查工作,并将检查结果及时报管理者代表。

2.3 各单位负责组织本单位作业范围内危害、环境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及控制,并制定重大危害和重要环境因素的削减和控制措施。

2.4 职工参与本岗位的危害和环境因素的辩识。 3 内容及要求

3.1 危害、环境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

- 1 -

某某某

某某某建筑安装工程 有限责任公司 ZHYJA/HSE/CX5.3.1 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版本∶A 修改码∶0 发布日期 2009.01.10 共 8 页 第 2 页 危害、环境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程序 3.1.1 公司成立危害、环境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小组,成员由HSE监督员、相关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及岗位操作人员组成。评价成员根据自身行业特点,最大限度地排查出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危害和环境因素,按要求填写《危害因素清单(JHA)》、《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表》,确定本单位的《重大危害清单》和《重要环境因素清单》,经本单位主管领导确认后报送公司安全环保科。

3.1.2 辩识、评价采取至下而上、分级辩识评价的原则,应考虑同一因素在不同情况下表现不同特征的危害或影响。

3.1.3 进行危害、环境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时,要考虑三种时态、三种状态、八个方面及全活动、全员、全设施的因素。

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

八个方面:大气的排放;水体的排放;土地的排放;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的使用;能源使用;能量释放(如热、辐射、振动等);废物和副产品;物理性质,如大小、形状、颜色、外观等

全活动:常规和非常规活动 全 员: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 全设施:工作场所的设施

3.1.4 进行危害、环境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时,可使用以

- 2 -

某某某

某某某建筑安装工程 有限责任公司 ZHYJA/HSE/CX5.3.1 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版本∶A 修改码∶0 发布日期 2009.01.10 共 8 页 第 3 页 危害、环境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程序 下方法:

1) 调查法;2) 问卷法;3) 现场分析法;4) 排查法。 5)直接判断法;6)工作危害分析法等。 3.2 危害、环境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方法及实施 3.2.1 重大危害、重要环境因素确定依据

a)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b) 相关方的期望与职工的合理要求;c) 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环境因素的评价结果;d) 事故记录、不符合发现;e) 工艺技术。

3.2.2 重大危害和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方法及实施 用是非判断法与打分法相结合的办法来确定重要环境因素,对所有识别出来的环境因素先用是非判断法来直接判断,被判为“非”者再用打分法评价。满足以下任何一条则视为重要环境因素:

a) 凡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环境行为; b)紧急状态下的环境因素;

c)国家重点控制的化学危险品、危险废弃物的处置; d)污染物排放指标接近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e)相关方有合理的抱怨等。

用是非判断法与LSR法相结合的办法来确定重大危害因素,对所有识别出来的危害因素先用是非判断法来直接判断,被判为

- 3 -

某某某

某某某建筑安装工程 有限责任公司 ZHYJA/HSE/CX5.3.1 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版本∶A 修改码∶0 发布日期 2009.01.10 共 8 页 第 4 页 危害、环境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程序 “非”者再用打分法评价,满足以下任何一条则视为重大危害因素:

a) 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环境行为; b)高空坠落、触电、火灾爆炸、交通事故等; c)曾经发生过事故仍未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d)直接可以观察到可能导致事故的危险且无控制措施; e)相关方有合理的抱怨等。 1、LSR法评价风险

a) 危害发生频率及现有措施(L)

分数 5 4 3 2 1 危害/偏差 发生频率 频繁发生 经常发生 偶尔发生 曾经发生 一般不发生 安全检查 从来不检查 偶尔检查 未按标准进行严格检查 经常检查偶尔疏漏 严格检查 操作规程 没有操作规程未及时修订 有,但经常不执行 有操作规程,只是部分执行 有操作规程,但未严格执行 有合格的操作规程,而且严格执行 员工胜任程度(意防范、控制措施 识、技能、经验) 不胜任(无任何培训、培训不够、缺无任何防范或控制措施 乏经验) 不够胜任 一般胜任 胜任,但偶然出差错 高度胜任(培训充分、经验丰富、意识强) 防范、控制措施不完善 有,但没有完全使用(如个人防护用品)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有效防范控制措施

- 4 -

某某某

某某某建筑安装工程 有限责任公司 ZHYJA/HSE/CX5.3.1 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版本∶A 修改码∶0 发布日期 2009.01.10 共 8 页 第 5 页 危害、环境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程序 b) 发生事故产生后果的严重性(S)见下表:

分数 5 4 3 2 1 人员伤亡程度 死亡;终身残废;丧失劳动能力 部分丧失劳动能力;职业病;重伤;住院治疗 轻伤 皮外伤 短时间身体不适 没有受伤 财产损失 ≥50万元 ≥30万元 ≥5万元 <5万元 无 停工时间 ≥10天 ≥6天 ≥1天 <1天 没有停工 法规及规章制度 符合状况 违法国家、地方法律法规 违反行业/企业规范 违反本公司规章制度 不符合操作规程 完全符合 形象受损程度 严重 较重 一般 较小 轻微 c) 危险性分值(R=L×S)

2、环境因素多因素评分法评价方法及实施

影响范围a 很广:5分;较大:4分 一般:3分;较小:2分 很小:1分 法规符合性e 超标:5分;接近超标:3分;达标:1分 影响程度b 严重:5分 一般:3分 轻微:1分 社会关注程度f 强: 5分 一般:3分 弱: 1分 产生量c 大:5分 中:3分 小:1分 发生频次d 持续发生:5分;间歇发生:4分 偶尔发生:3分;很少发生:2分 基本不发生:1分 合计 Σ=a+b+c+d+e+f 3.3 确定重大危害和重要环境因素

3.3.1 将6<R≤12的安全风险确定为中度危险, 20<D≤25为高度危险,高度危险为重大危险。

3.3.2 当a=5或e=5或f=5,或∑>14时,定为重要环境因素。

3.3.3 安全环保科对各单位报送的《危害因素清单(JHA)》、《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表》中所登记的危害、环境因素进行评价

- 5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5f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