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 艺术作品论
更新时间:2023-09-18 13:08:01 阅读量: 幼儿教育 文档下载
第六讲 艺术作品论
[教学的目的和要求]通过学习本章的理解艺术作品的主要构成,掌握艺术作品的语言、形象、意蕴三个层次的内涵,深刻理解典型和意境的特性及两者的关系,了解艺术的风格、流派和艺术思潮的基本内容。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意蕴、意境与风格等相关属性、艺术美的条件和特征;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辨证关系
[教学时数]6学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艺术作品的构成
艺术作品是指艺术生产的成果或产品,是艺术家按照人们精神生活的需求,运用一定的物质媒介和艺术语言,通过艺术构思,将客体世界在创作主体头脑中形成的审美意象物态化,创造出来的审美鉴赏对象。
艺术作品在整个艺术生产活动中居于中心地位,是连接艺术创怍和艺术鉴赏的中间环节。它对于艺术家而言是艺术生产(艺术创作)的最终成果,而对于艺术接受者而言恰恰又是形成对作品鉴赏的起点和基础。离开艺术作品,艺术创作就没有任何意义,艺术鉴赏也无法进行。因此,对于艺术作品本身的研究成为文艺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
对于艺术作品的研究,不能脱离艺术作品的构成、层次以及典型、意境、风格、流派、思潮等几个要点问题。本节主要来分析艺术作品的构成问题,将涉及到六个因素三个“统一”,即: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感性与理性的统一、再现与表现的统一。
(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1、艺术作品的内容
艺术作品的内容,作为艺术作品的重要构成因素之一,它是指经过艺术家体验、加工和创造的人类生活。具体来说,是通过艺术形象反映在作品中的社会生活及其显示的思想意义,是客观的现实生活和作家的审美评价的统一体。内容因素在这里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即生活内容和思想内容,前者是作品内容的客观方面,后者是内容的主观方面,这两方面内容在特定的作品中总是融合、统一为一体的。越是优秀的文艺作品,它的内容的两个方面就越是高度有机的统一在一起,两个方面相游离的作品不可能是优秀的作品。
艺术反映人类生活,它从社会现实生活中获取艺术创作的源泉和基础。艺术家生活在人类社会中,现实生活的是非善恶、矛盾冲突总是要影响着艺术家的喜怒哀乐,形成艺术家对客观世界的思考、判断及对人生的追求,体现在作品中便有了对客体世界的某一或某些方面的反映。如鲁迅的小说集《呐喊》与《彷徨》中所收录的二十五篇小说,都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从辛亥革命前后到1925年的“五卅”运动这一历史时期的中国社会生活的侧面,其中《阿Q正传》堪称是中国辛亥革命的一面镜子,揭示了当时存在于广大社会阶层身上的思想弱点和精神病态。鲁迅自己也曾几次谈到这部小说是想“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魂灵来”。
艺术作品的内容,不仅包含着对客体世界的反映,它还凝聚着艺术家主体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情感,有着艺术家个人不可忽视的主观因素在内,是艺术家的知、情、意的物态化显现。因为,艺术是高于生活的,不是对社会生活的简单实录或拷贝,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时总是要将个人对社会生活的主观感受融入作品之中。例如,石鲁的中国画《转战陕北》,取材于解放战争时期,描绘的是党中央毛主席实施战略转移放弃延安。转战陕北的重大历史事件,
1
是对历史真实、客观的反映。但它所表现的场景,甚至毛泽东的面貌表情、衣着、动作都并非是对现实当中情景的丝毫不差的纯自然主义的复制。整个画面构图当中,毛泽东站在陡峭的绝壁上,背手远眺,脚下是黄土高原的山岭、沟壑,人物的形体、动势与整个构图,具有极为强烈的象征意义,再现出了我党我军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在强敌当前沉着自若、指挥若定的雄风,及对胜利的自信,对革命前景的乐观心态,整个画面带给人强烈的震撼和无穷的联想,富有审美韵味。显然,这幅作品已经浸透了画家本人的审美理想和思想情感,是经过艺术家高度提炼和概括的艺术真实,达到了主体审美与客观真实的巧妙融合。
艺术作品的内容,体现在具体作品中,主要是指题材(人物、环境、情节)和主题等诸多要索的总和。
题材,一般来说,是指文艺家从现实生活中选取出来的,经过提炼加工而成为塑造形象、表现主题的一定生活材料,它是作品所描绘的具体事物。它已不是自在的客观实际生活,而是被创作主体认识并把握了的对象性存在。在艺术反映中,题材具有基础性的意义。此外,还有一种广义上的题材,是泛指作品取材的生活内容范围,如“历史题材”、“军事题材”、“工业题材”、“爱情题材”以及“花鸟”、“山水”题材等等,这是非确切意义上的题材所指。题材问题是解决“写什么”的问题,作品意义的基础便存在于题材之中。面对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烟波浩渺的历史长河,艺术家如何从现实生活的客观内容中选取具体事物写进作品,这直接关系着作品的意义。艺术家并不能全盘接纳现实所作用于人类感官的各种内容,需要选择、开掘。历史上进步的有成就的文艺家都很重视题材的选取。鲁迅就提出过“选材要严、开掘要深,不可将_点琐屑的没有意思的故事,便凑成一篇以创作丰富自乐。”文艺史上,文艺家选取的作品题材,上天下地,包罗万象,但是题材无论大小,真正能在历史当中起推动作用并常被人称道的题材,却都是有意义的,即:能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体现历史潮流,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因此,各个时代的艺术家们在选取题材时,特别注重把那些最能够反映自己审美理想和审美情感的东西纳入自己的作品中。鲁迅说过, “世间实在还有写不进小说里去的人。”“比如画家,他画蛇,画鳄鱼,画龟,画果子壳,画字纸篓,画垃圾堆,但没有谁画毛毛虫,画癞头疮,画鼻涕,画大便,就是一样的道理。”徐悲鸿画马,郑板桥画竹,马和竹所传递的是两位艺术家各自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情感,马所表现的奔腾嘶呜,以其奋进的精神象征着徐悲鸿的理想人格;竹则以其刚直体现着郑板桥所追求的人生品格。毛毛虫、癞头疮是客观存在的具体对象,马和竹亦是客观存在的具体实物,但是题材的选取不同,一表现的效果却是无渊之别。显而易见,题材的选取不是无足轻重的。它是主题得以表现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决定着作品的内容。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俄国19世纪著名音乐家穆索尔斯基,曾经创作了一首流传甚广的管弦乐幻想曲《荒山之夜》。这首曲子原是作曲家为歌剧《女巫》中“荒山”一场新写的音乐,当时按照剧本的需要,乐曲计划包括“女巫的集会”、“魔王出现”等四大段,后因种种原因没能写成使用。后来作曲家又想将其作为间奏曲用于另一出歌剧,仍没得偿。直至作曲家逝世后,这首乐曲才由里姆斯基—柯萨科夫进行整理,亲自指挥演出并大获成功,成为今天呈现在人们面前的交响音乐作品。这首乐曲本来取材于俄罗斯民间传说,曲中所谓的“荒山”即指基辅城郊的一座高山,民间流传每年六月下旬,妖魔们都要聚集到这里举行一年一度的大规模仪式。乐曲根据这一传说进行了提炼加工,在作品的结尾处,用教堂的钟声惊散了妖魔的庆典,反映了正义战胜邪恶的信念。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由于题材限定,即使几经修改,并准备用于不同的场合,但作品的内容始终是一致的,充分表明题材在一定程度上对内容的决定与制约作用。
当然,题材的决定与制约作用也是相对的,同样的题材却反映不同的思想内容的艺术作品也大有存在。如以梁山泊农民起义军为题材的两部长篇小说《水浒》与《荡寇志》,其思想内容就有着进步与反动的天壤之别。
2
主题。又称主旨、题旨或主题思想。是指通过艺术形象所表现和揭示出来的艺术作品的主要思想内涵。如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通过一个迫害狂患者的日记,以象征、隐喻的手法揭露出:披着“仁义道德”外衣的几千年的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不过是一部血淋淋的“吃人”的历史,表现了对于封建社会吃人现象的抗议、质问和斗争。批判了封建宗法社会、封建制度和旧礼教的反动性和虚伪性,具有深厚的人道主义思想和强烈的反封建战斗精神。
主题思想是题材的客观意义与主体能动阐发的有机结合。其中有着题材本身的意义,更有艺术家主体情思的移人,它是艺术家对于生活的独特思考和认识,是艺术家主观情思与题材本身所具有的客观意义融合汇聚后而生发出来的具有某种社会意义的思想。它产生于生活的暗示,完成于形象表现的过程之中,或如高尔基所言,“是从作者的经验中产生,由生活暗示给他的一种思想”。如南唐后主李煜的词《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所表现的思想意境,便是以春花、秋月等能常常引发伤感体验的意象,来烘托出词人作为亡国之君的无限凄凉的情思。由于艺术家对题材内涵的深入开掘。把对于生活的独特思考和认识通过形象的塑造和描绘体现出来,从而使艺术作品的主题更加深刻,更能带给人无穷的审美感受。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描写了女词人与侍女对室外海棠花的不同认识和思考,侍女的“却道海棠依旧”只是没有参人主观情思的直观之感,而“绿肥红瘦”则是词人自己面对海棠凋零的物象而引发的对于青春易老、韶华易逝、红颜不堪摧残的人生感触。 “绿肥”与“红瘦”的对比中,令人产生无限遐思,这便是艺术家对题材的别具深度的开掘。另外,许多抒情散文也常常是采取咏物言志、借物述志的方式,赋予题材以更深的内涵,从而起到点明题旨、深化主题的目的。如茅盾在抗战时期写的著名散文《白杨礼赞》,以风雪中倔强挺立、不屈不挠的白杨树来象征着抗战军民的崇高品格、伟大精神,赞扬他们是民族解放的希望;陶铸的散文《松树的风格》,则以松树在严冬季节依然“郁郁苍苍,生气勃勃,傲然屹立”,来象征革命者的自我牺牲精神和乐观主义品格;郭沫若的散文《银杏》,同样以端庄珍贵的银杏树来象征中华民族的崇高伟大。这一系列形象的塑造和描绘都寄寓着主体对于生活的深入思考,主题被鲜明地揭示出来,并且使读者也能在情理交融的艺术境界中得到陶冶和教益。
主题是构成作品的主导因素,是统率全篇的灵魂。一部作品的思想意义、美学倾向及社会作用如何,主要取决于主题是否正确深刻。题材对作品的构成具有基础性的意义,但是它仍是以主题为统率的,主题思想便来自于对题材的开掘,如果仅有题材的意义内蕴而没有艺术家在对它的处理过程中的深入开掘,题材本身的固有意义便不能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十种物象的选取,固然题材本身就富于一定的感染意味,但如果不赋予“秋思”的标题,没有“断肠人在天涯”的点睛之笔,这些物象便不能形成如此集中深刻的感染力度。
一部大型的文艺作品,由于描写的生活画面非常广泛,而这些生活又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于是便形成了作品的多主题现象。例如:对于<红楼梦>这部古典名著的主题的理解,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读者都能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进行各自不同的解读。鲁迅就曾讲过:同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但是也应看到,作品的多主题当中还是有一个最基本的主题的,因此,在挖掘作品的意义时,要注意这些互相关联的多主题是与作品的基本主题相联系的,是构成基本主题的一个部分。
当然,作品的主题也会因艺术门类的不同或是同一门类中题材的不同,而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一般来讲,文学、戏剧、影视以及其他具有明显叙事性的艺术作品,主题表现往往比较明确;音乐、舞蹈、绘画、雕塑甥及书法等艺术门类,主题表现得比轻含蓄甚至淡弱。另外,还存在所谓单纯追球形式美的“无主题”艺术,但事实上它的这种追求,也是离不开
3
思想的。
2、艺术作品的形式
艺术作品的形式与内容一样,也是构成艺术作品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说内容是艺术作品的“灵魂”,那么形式就应是“灵魂”赖以生存的“躯壳”。也就是说,当作品的内容还没有获得一定的艺术表现的时候,它作为一部文艺作品就还没有形成;只有当艺术家依据作品内容的内在逻辑对它加以组织结构,并予以一定的物质表现的时候,’一部艺术作品才算最终形成。艺术作品的形式指艺术作品内容的存在方式,亦即作品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表现形态,它包括两个方面内容,即作品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表现形态。一其内部联系表现为内部形式,包括内容诸要索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组织方式,主要指结梅;其外部表现形态呈现为外部形式,即表现内容的方式和手段,包括艺术语言、艺术手法、类型体裁等。例如,元代画家王冕的《墨梅图》,在类型体裁上,它属于绘画艺术中的中国画画种,水墨、纸本;在构图上,一枝横斜,枝干挺拔,水墨点染数十朵梅花杂缀枝头,或盛开或含苞欲放,一派生机,情趣盎然,它还采取了中国绘画的“计白当黑”的传统手法,使画面浓淡有致、虚实得体、清新淡雅,可谓“取一而舍万千”达到典型与凝聚相统一的艺术效果。这幅画在艺术语言、艺术手法等形式因素的运用上恰到好处,使艺术家对于题材的开掘和对主题的表现都更富于韵味。正如他在题画诗中所言、“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再如,唐代画家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结构上采取前面松散、后面紧凑的构图方法,既使画面呈现出疏密有致的节奏感,又突出了所要表现的主题。
结构是指艺术作品内在的组织和构造,是艺术形式的一个重要要素。著名的俄国作家冈察洛夫曾慨叹:“单是一个结构,即大厦的构造,就足以耗尽作者的全部智力活动。”结构在造型艺术中主要指构图和形体设计,在叙事艺术中主要指情节的安排,在抒情艺术中主要指情感节奏的安排。如王冕的梅花构图,或是简淡疏旷,或是密不容针,介乎二者之间的,则是俯仰有致,照应有情。这疏、密、不疏不密的三种构图方法的运用,是王冕画梅成功的关键,他画出了老树枝怪花疏,嫩树枝密花繁的特点。上海博物馆藏的《梅花图》,出枝由上斜下,繁枝密花,千蕊万朵,充溢整个画面,让人感觉繁华而写意,清香袭人。朱方霭评画说:“宋人画梅,大都疏枝浅蕊,至元煮石山农(王冕,字符章,号煮石山农),易以繁花。千丛万簇,倍觉风神绰约,珠胎隐现,为此花别开生面。”这里,王冕的构图方式是以密取胜,但密而不乱,繁而有韵。就叙事艺术,我们再来看个例子,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采取相互对衬、穿插的结构方法,时而展现当时俄国贵族和上流社会的社交活动,时而又转向硝烟弥漫的战场。线索纵横穿插,场面相互映照,构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的俄国社会生活的历史画卷。抒情性作品中,结构的安排以作者思想感情的发展起伏为依据铺就全篇,力求充分显示情感的节奏和意象间的空间等,以突出意境的典型性和抒情的强烈性。如诗经《蒹葭》各章均以“蒹葭”、“白露”起兴,层层推进,依次表现了“伊人”的难以接近,主瓜公倾心追求的迫切和对“伊人”飘忽无定岭无奈,全诗一唱三叹,情感节奏变化有序,逐层深入,创造了回环往复的意境。
结构的任务是通过一定的组织方式和安排构造将艺术作品的各个部分结合成完美统一的整体。这就需要对生活材料进行精心的剪裁和巧妙的布局,也就是注重题材的取舍和内容的安排。任何一件优秀的艺术作品都离不开独特巧妙的结构,它不仅对体现作品的内容大有裨益,而且本身也具有极强的审美价值,能够极大的激发审美鉴赏者的想象力和联想力。例如,曹禺的话剧<雷雨>作为中国话剧史上的优秀作品,它的成功与剧作结构的精美有密切的关系。曹禺把周鲁两家三十年间的悲剧,集中在一天一夜之间来加以展现。为了在短暂的时间里表现丰富复杂的内容,剧作家采用了回溯式的戏剧结构方法,圆满地建构起全剧的情节框架。全剧涉及了八个人物,三个方面的矛盾冲突,包括周家内部的矛盾,周、鲁两家的矛盾,.以及鲁家内部的矛盾。作者以周家内部矛盾为主线,以周、鲁两家及鲁家内部矛盾为
4
两条辅线,组成了剧本的三条线索。这三条线索有明有暗,有主有从,于交替发展中一步步将观众带向了高潮。由于三条线索交错展示,叙述方式运用直叙与倒叙相结合、往事与现实相结合,将三十年间的矛盾冲突一并展现在舞台上,使得《雷雨》取得了情节集中而容量极大的艺术效果,充分体现了作者驾驭情节、组织冲突的能力。《雷雨》的结构类型,属于“锁闭式戏剧结构”,严格遵守古典主义戏剧“三一律”的创作法则,剧本故事情节单一,剧情发生在一个地点,剧情延续时间以一昼夜为限。类似这种结构的著名话剧,还有《俄狄浦斯王》,《玩偶之家》等。无论哪种艺术类型,其结构都需注意符合欣赏者的审美心理构成,处理好局部与全局、层次与节奏、张与弛、简与繁、虚与实、平与奇、疏与密等关系,使作品更完美地表现内容。由于艺术结构在作品中是显示创作主体对艺术美的创造能力的重要一环,因此各个门类的艺术家都十分注意对艺术结构形式的探索和创新。以电影艺术为例,传统电影大多采用戏剧或情节结构方式,《魂断蓝桥》等影片至今也被作为戏剧式结构的典范为观众所欣赏,在我国戏剧式情节结构影片一直到70年代末仍处于.大一统的地位。80年代以后,这种结构虽然仍旧保留,但是某些新的情节结构方式已经显示出愈来愈强大的生命力。从近年来的中国影片来看,既有戏剧式情节结构影片,如《吉鸿昌》、《喜盈门》、《从奴隶到将军》、《不该发生的故事》、《咱们的牛百岁》、《高山下的花环》等,采用戏剧冲突律的方法即“由呈示—一发展——高潮——结局所成的四段 体情节结构”(《结构在当代电影中》)来安排情节;也有纪实式情节结构影片,如《乡情》、《红衣少女》、《野山》等,主要采用小说式或散文式叙事方法来结构和安排情节;还有情绪式情节结构影片,如《城南旧事》、《黄土地》等,主要运用电影语言的冲击力,采用一种内在的思想情绪来结构和安排情节;另外受西方“现代派电影”的影响,还出现了《小花》式的“意识流”结构、《都市里的村庄》式的“板块式结构”、《老井》式的“综合结构”等等。这些结构变化,使电影艺术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大大提高了现代电影的艺术表现力。
艺术手法,又称表现手法,是指艺术家在文艺创作过程中,为达到艺术审美表现境地所采用的合乎美的规律的具体处理方法。是将主体的艺术体验与艺术构思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和艺术媒介物化定型的具体方式和手段。艺术手法在文艺创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黑格尔说:“艺术创作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即艺术外表的工作,因为艺术作品有一个纯然是技巧的方面,很接近手工业;这一方面在建筑和雕刻中最为重要,在图画和音乐中次之,在诗歌中又次之,这种熟练技巧不是从灵感来的,它完全要靠思索、勤勉和练习。一个艺术家必须具有这种熟练技巧才可以驾驭外在的材料,不至于因为它们不听命而受到妨碍。”艺术手法,大致可以归纳为艺术方法和艺术技巧两个方面。其中,艺术方法,是指经过历代艺术家创造积累、发展的具有模式化、规律性特征的东西。如中国绘画中的工笔、写意、勾勒、没骨、重彩、淡彩、泼墨,各种点、皴、描法。以及“五气七墨”、“计白守黑”等等;文学中的顺叙、倒叙、插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景物描写、细节描写、虚构、烘托、夸张、象征、渲染等等;各种艺术门类中都有各自既成的形形色色的艺术表现方法。艺术技巧,是指那些由艺术家个人勤奋钻研、磨练、不断提高,直至圆熟的技艺,它具有精巧、创新、熟练的特征。如达芬奇画《蒙娜丽莎》,光影明暗的造型,对人物一刹那间微笑表情的抓取和细致刻画,由神秘、含蓄的微笑之中传递出令人倾倒的精神美就充分体现出艺术家个人艺术技巧的纯熟和独特的创新能力。
3、艺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是统一的和不可分割的有机体
如果说,艺术作品的内容是“灵魂”,那么作品的形式就是承载内容的“躯壳”。内容与形式之间是不可分割的有机体,它们构成了辩证统一的相互关系。俄国文艺理论家别林斯基说过,“如果形式是内容的表现,它必和内容紧密地联系着,你要想把它从内容分出来,那就意味着消灭了内容,反过来也一样,你要想把内容从形式分出来,那就等于消灭了形式。”内容存身于形式之中,离开了形式,便无所谓内容,而只有形式没有内容的艺术作品
5
一定的继承性,又具有鲜明的独创性。
艺术风格的多样性与同一性的统一。艺术风格的多样性导源于艺术创作主体的精神个性、创作个性的差异性和艺术所反映的现实社会生活本身的无限丰富性,以及一定社会人群对艺术的审美需求、审美趣味的复杂性。风格的多样性首先表现在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阶级的艺术家、艺术品的风格是复杂多样的,即使是同一时代、同一民族、同一阶级的艺术家、艺术品的风格也是千差万别的。可以说有多少成熟的艺术家,便有多少种风格。即使是同一个艺术家的作品,因其取材的差异,创作才能的多方面适应性,而可以兼有多种风格。此外,由于艺术家艺术风格的发展、演变,在不同时期也会具有不同的多样的艺术风格。..如齐白石早期、中期、晚期的绘画作品表现出了从清丽到苍奇的巨变;毕加索的“蓝色时期”、“立体主义时期”、 “超现实主义时期”的作品更是风格迥异。风格的多样性是艺术风格成熟的表现,是一个时代、一个社会、一个民族艺术繁荣的标志。艺术风格不仅具有丰富性、多样性,它还有共同、一致的特性。这种同一性表现为:同一艺术家的作品的风格,尽管是多种多样,但总还是保持着自己的一贯的、稳定的、共同的主导风格;不同艺术家作品的风格不管如何多样化,最终还是不能超出时代、民族、阶级的共性,而呈现出某些共同一致的时代风格、民族风格、阶级风格。
(二)艺术流派
艺术流派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里,由于某些艺术家的思想倾向、审美观念、艺术一趣味、创作方法和表现风格方面有着相近或相似而形成的艺术派别。
在艺术发展史上,艺术流派形成的情况是十分复杂的。就流派结合的方式而言,有的是自觉的结合,有一定的组织形式或共同宣言;有的是不自觉的结合,仅仅由于创作风格类型的相近而组合在一起。就流派的命名而言,有的以地名地域为标志,如佛罗伦萨画派、江西诗派、桐城派;有的以某个艺术大师的名字为标志,如元白诗派、布莱希特戏剧、毕达哥拉斯学派;有的以风格为标志,如宋词中的豪放派、婉约派、花间词派;有的以创作思想和创作方法为标志,如古典派、印象派、浪漫派、象征派、批判现 实主义;也有以所办刊物名为标志的,如新月派、论语派等等。就流派的性质而言,既有先进与落后、革命与反动之分,也有高低、文野、雅俗之分。从艺术流派的形成来看,可以将艺术流派的类型归纳为三类。
第一种,是自觉形成的艺术流派,是在某一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社会条件下,由一些 思想倾向、艺术见解、作品风格相近,志同道合的艺术家自觉组织起来的,他们成立了一定的社团性组织,发表宣言,提出文艺纲领,倡导某种文艺主张,出版一定刊物,组织和培养自己的创作队伍,有自己的代表性的艺术家和代表作,甚至与不同于自己的艺术流派展开论争,在党同伐异中发展本流派的基本特色。例如,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纯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就是一个有代表性的艺术流派。它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产生的文学社团。成立于北京,由沈雁冰、郑振铎、叶绍钧等十二人发起的,并公布了自己的宣言: “文学应该反映社会的现象,表现并且讨论一些有关人生一般的问题”。社团成立后,从鸳鸯蝴蝶派手中接办了《小说月报》并进行革新,在《时事新报》上创办了《文学旬刊》,将它们作为机 关刊物。还编辑了《文学研究会丛书》,出版丛书近百种。文学研究会培养和团结了一批“人生派”作家,创作了许多崭新的文学作品。他们还重视外国文学的翻译与介绍工作,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文学创作上,他们主张为人生而艺术,提倡文学创作的现实主义原则,强调文学应表现“人生”、“社会”,为“改造人生”、“唤醒民众” 服务,应创造“怨与怒的文学”、“血与泪的文学”,要着重“描写黑暗专制”等等。这一文艺流派以其崭新的文学理论与创作实践,形成了具有广泛影响的流派运动,沉重地打击了反现实主义文艺思潮和封建复古派。对新文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种自觉形成的艺术流派,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还有创造社、语丝社、新月派,西方有未来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表现主义、印象主义等等。第二种,是由艺术风格相近或相似的艺术家们,不自觉而形成的艺术流派。这些流派没有固
26
定的组织或纲领,也没有共同的艺术宣言,艺术家并无自觉组成流派的意愿,但是由于在创作方法、题材范围、表现手法,尤其是艺术总体风格的相似,而被人们在鉴赏批评中归纳为特定流派的。如唐代开元、天宝年间形成的“边塞诗派”。主要代表人物是高适、王昌龄、岑参、李颀等,因当时边塞战事不断,诗人们纷纷走向战场,对边塞的生活有了切身的体验,于是在诗作中多以战争场景、塞外风光和将士的戍边生活,以及征人怨妇的离情别恨为题材。因此,即使是一些诗人相距了百余年,这一类题材与风格的诗作还是共同被称为“边塞诗派”。再如美术史上的威尼斯画派,是因为在一个地区集中了一批艺术风格相近的艺术家而自然而然地形成的艺术流派。这一画派是以在16世纪的威尼斯岛上,集中了贝里尼父子、提香、乔尔乔涅等一批著名的画家,崇尚人文主义美学思想,推崇色彩鲜明、形象丰满的艺术风格而得名。第三种,只是由于艺术家的创作和表现风格相近似,而在后人的艺术鉴赏或艺术批评中,被概括为特定流派。具体表现为:在某一特定历史时期里,有的艺术家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或某种艺术倾向,而提出一定的艺术主张,倡导某种艺术原则,这些原则被一些追随者们接受,并成为他们的创作规范,在不断地艺术实践当中,其理论又被补充、充实,在后人鉴赏过程中被总结起来,归纳为一定的艺术流派。如清代的桐城派,创始人方苞提出“义法”说,主张学习《左传》、《史记》等古典作品,桐城文论就是在“义法”说的基础上发展提高充实而形成的理论体系。继方苞之后,刘大魁又加以发展,后姚鼐集理论之大成,提出了“义理、考据、文章”三者合一的古文理论。·方、刘、姚人称“桐城三祖”,其后又有黎庶昌、林纾等人在创作实践当中承袭了这一理论观点,由此形成了“桐城派”。再如,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建安文学”,当时并没有形成明确或固定的艺术流派,只是由于汉末魏初时期特殊的社会历史环境,以曹氏父子和建安七子为代表的一批文学家们,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用五言诗的形式反映当时社会动乱,抒发渴望国家统一的抱负,以慷慨悲壮的情感和刚健遒劲的语言,写出了一大批以“风骨”著称的文学作品,使这一时期文坛呈现出非常繁盛的局面。“建安风骨”也被作为最高的风格标准,在文艺理论中加以应用。唐代的陈子昂、李白力矫六朝柔靡文风时,提出了恢复和发扬“建安风骨”,从而推动了唐诗的发展,正是基于此,后世才将以曹氏父子和建安七子为代表的文学流派称为“建安文学”。再有宋代文学中的“江西诗派”,西方的荒诞派戏剧等等,都属于此类。
(三)艺术思潮
艺术思潮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受一定社会思潮和哲学思潮的影响,而在艺术领域中出现的具有较大影响的思想和创作倾向的潮流。
艺术思潮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反复出现的艺术现象。在中外艺术史上,每个时期几乎都有一种占主导地位、影响广泛的艺术思潮。在欧洲,如16世纪的文艺复兴,17世纪的古典主义,18世纪的启蒙主义,19世纪的浪漫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等等。在中国,如中唐时期的韩柳古文运动,齐梁时代的艳丽文风,“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等等。艺术思潮是历史范畴,它不同程度地反映了某个特定的时代的社会思潮和审美理想,对各门艺术都程度不同地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以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思潮为例,这一思潮是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从欧美各国兴起的一股文艺思潮,它包括了存在主义文学、荒诞派戏剧、意识流小说、野兽派绘画、新浪潮电影等等众多的艺术流派,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创作方法五花八门。一般认为,西方现代主义的萌芽是始于19世纪中叶象征主义的出现,以法国象征主义诗人波德莱尔的诗集《恶之花》为标志;而正式作为一种艺术思潮的形成却是在20世纪初叶,以德国为中心的表现主义,以法国为中心的超现实主义,以意大利为中心的未来主义,以英国为中心的意识流文学等众多流派和创作方法,几乎是同时在欧美盛行开来。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有德国表现主义电影《卡里加里博士》,法国超现实主义作家布勒东的文学作品《可溶解的鱼》,英国作家乔伊斯的意识流小说《尤利西斯》,意大利诗人、剧作家马里内蒂编选的《未来主义诗集》等等。
27
显然,艺术思潮与艺术流派之问的关系是相当密切的。但是,艺术风格、流派与思潮之间的差别也是很明显的。一般地说,艺术风格是创作主体独特个性的表现,艺术流派是风格相近似的创作主体的群体化,而艺术思潮则是以倡导某种文艺思想的一个或几个艺术流派为核心而形成的审美群体创作活动的潮流化。简言之,艺术风格、艺术流派和艺术思潮,分别针对的是个体、群体,以及在相当历史时期内、具有相当规模的较大群体而言。艺术风格存于艺术流派之中,流派是由风格的近似体构成;而艺术流派又有可能发展成为一种艺术思潮,甚至有的艺术思潮也可能容纳了很多的艺术流派和各种各样的创作方法。此外,艺术流派往往是指向某一个艺术门类中的派别,艺术思潮却常常包容多个艺术门类的多个艺术流派。从侧重点和历史角度来讲,艺术思潮侧重于从社会历史的角度来把握某种创作思想或创作主张,艺术流派则侧重于从艺术史的角度来区分各种具有不同特点的艺术派别。
28
正在阅读:
第六讲 艺术作品论09-18
传质分离过程习题答案10-23
在党员宣誓仪式上的讲话-领导致辞05-15
3C认证产品铭牌差异09-27
郭美美身份02-07
美德格言,关于美德的格言警句大全02-10
全国计算机二级MS - office高级应用模拟试题(7) - 图文06-07
湖北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同步练习 -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11-01
我爱家乡的玉米作文600字07-14
医德医风个人总结及评价3篇【最新版】04-15
- 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申请书
- 学校风险隐患排查工作总结
- 医学统计学试题集锦 2 - 图文
- 日本战国官职一览
- 台儿庄:人民之战 - 图文
- 西方经济学 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 德育论文评比结果(兴宁区) - 图文
-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大一附中2017-2018学年高考数学适应性试卷(理科)(10月份) Word版含解析
- 《功能性食品概述》课程标准
- 关于提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科学化水平的几点思考
- 青岛市政府国资委关于印发《青岛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聘用中介机构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
- 防雷心得体会
- (华北电力大学版)电力电子技术课后习题答案
-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模拟试卷3
- 大学生创业计划书
- 新创企业成长的特征、问题和管理优化探索
- 对旅游经济学的学习心得和看法
- XX业主群管理办法(模板)
- 关于调整公司通勤班车路线和发车时间的通知
- 西安事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