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豆制品的制作原理
更新时间:2023-06-01 19:20: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应用推广
YingyongTuiguang
栏目主持人:郭文华
1.发酵豆制品中使用的几种微生物
传统发酵豆制品如腐乳、酱油、豆酱、豆豉等具有独特的风味,其风味来源于酿造过程中微生物发生的一系列生化反应。在传统发酵豆制品酿造中,对原料发酵成熟的快慢、成品颜色的浓淡以及味道的鲜美有直接影响的微生物是毛霉、曲霉、根霉、酵母、细菌类等。
(1)毛霉
毛霉是食品工业中的重要微生物。
菌是一类好氧生长的能产生芽孢的革兰阳性的杆状细菌,常用的芽孢杆菌有枯草杆菌和纳豆杆菌,它们分解蛋白质和淀粉的能力强大;在日本,纳豆杆菌多用来制作类似豆豉的发酵调味品纳豆。
2.发酵过程中的生物化学变化
腐乳、酱油、豆酱、豆豉等的发酵是一个综合过程,是各种酶和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发挥作用,使原料中的物质进行一系列生物化学变化,其中包括大分子物质的分解和新物质的形成。
(1)蛋白质的分解作用
发酵豆制品酿造主要
毛霉的淀粉酶活力很强,可把淀粉转化为糖,而且还能产生蛋白酶,具有分解大豆蛋白质的能力,多用于制作豆腐乳和豆豉,对营养和风味具有很好的作用。
(2)曲霉
曲霉是发酵豆制品生产中使用的主
是利用微生物分泌的蛋白酶的催化作用,使大豆蛋白质分子逐步降解成多肽和氨基酸。蛋白酶按水解蛋白质的方式可以分为内肽酶和端肽酶两大类。内肽酶能切断蛋白质大分子肽链内部的肽键,生成分子量较小的胨和多肽等中间产物,从而增加蛋白质的溶解度;而端肽酶则从多肽的游离羟基末端和氨
发酵豆制品的制作原理
□于新
基末端逐一切断肽键,水解生成氨基酸。不同的氨基酸呈现鲜、甜、酸、苦、咸不同的味道。
要微生物,如制作腐乳、豆豉、豆酱时经常会使用到曲霉,对发酵豆制品的风味及色泽的形成起很大的作用。
(3)根霉
根霉与毛霉同属毛霉科,在腐乳中
(2)淀粉的糖化作用
原料中的淀粉等碳水化
合物经毛霉、米曲霉等微生物产生的淀粉酶作用后生成糊精、麦芽糖,最终生成葡萄糖和果糖,这些糖类对发酵豆制品的色、香、味、体有重要作用。葡萄糖经酵母菌、乳酸菌等微生物发酵,还可产生多种低分子物质(如乙醇、乙醛、乙酸、乳酸等),这些物质既是酱油的成分,又可与其他物质作用生成色素、酯类等香气成分。大豆酱的色泽主要由糖与氨基酸作用而成,糖化作用好、大豆酱的黏稠度及甜味好、无盐固形物多,这对大豆酱的质量有重要影响。
(3)脂肪的分解
微生物可产生脂肪酶,将原
的作用也相似。不同的是相对于毛霉来说,根霉的生长温度偏低、受季节性限制。
(4)酵母
鲁氏酵母是酿制酱油、酱的重要菌
种,它能赋予乙醇、酯类、糠醛、琥珀酸和呋喃酮等香气成分。球拟酵母有易变球拟酵母和埃切球拟酵母,这2种球拟酵母和鲁氏酵母一样都属于耐高浓度食盐的酵母菌,也是在酱油和酱的发酵中产生香气的重要菌种。鲁氏酵母在酱油的发酵前期起作用,而球拟酵母是在后期起作用。
(5)细菌
部分细菌可用作发酵豆制品的生产
料中少量的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脂肪酸可被细菌进一步转化为各种低分子脂肪酸及醛类、酮类、醇等物质,低分子脂肪酸可与甘油结合为低分子酯类;低分子脂肪酸也可与辅料添加的乙醇形成小分子的酯类,这些挥发性酯类、有机酸、醛类、
用菌。乳酸菌是一类能利用较简单的碳水化合物(糖类)生成大量乳酸的细菌,如利用乳酸菌生产酸豆乳、酱油、酱、纳豆、豆豉和腐乳等;芽孢杆
26农产品加工
·8
Tel:0351-4606086E-mail:ncpjg@
应用推广
YingyongTuiguang
酯、酚、有机酸和呋喃酮等。其次为不挥发性酯类,如脂肪酸乙酯等。它们在发酵豆制品的组成中虽然含量极微,但对发酵豆制品的风味影响很大。
(3)味道
发酵豆制品包含咸、鲜、甜、酸、
有些微生物可产生纤维素
酮类构成了发酵豆制品的芳香性成分。
(4)纤维素的分解
酶,将原料中的纤维素水解为可溶性的纤维素二糖和β-葡萄糖,并进一步生成其他物质。
(5)酒精发酵作用
在发酵豆制品酿造过程
苦五味,以鲜为主并带有咸味。鲜味首先来源于微生物分泌的蛋白酶、肽酶及谷氨酰胺酶的作用后水解生成氨基酸,其中以谷氨酸含量最多,鲜味浓厚,赋予发酵豆制品特殊的调味作用。其次,糖在代谢时,在转氨酶的作用下也能产生谷氨酸,增加了酱油的鲜味。某些低级肽,如谷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丝氨酸、L-型氨基酸的二肽也具有鲜味。如果在发酵豆制品中添加鸟苷酸、肌苷酸等核苷酸与谷氨酸钠盐起协调作用,也可提高发酵豆制品的鲜味。
发酵豆制品的甜味主要来源于淀粉水解产生的糖,包括葡萄糖、麦芽糖、半乳糖以及部分呈甜味的氨基酸如甘氨酸、丙氨酸、苏氨酸、丝氨酸、脯氨酸等。此外,微生物分泌的脂肪酶能将油脂水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发酵豆制品的酸味主要来源于有机酸,如乳酸、琥珀酸、醋酸等。发酵豆制品的酸味是否柔和决定于有机酸与其他固形物之间的比例。
发酵豆制品不应有明显的苦味,但微量的苦味物质能给发酵豆制品以醇厚感。酱油中呈苦味的物质主要有亮氨酸、酪氨酸、蛋氨酸、精氨酸等氨基酸类。谷氨酸-酪氨酸、谷氨酸、苯丙氨酸等及食盐中的氯化钙与硫酸镁过多也会带有苦味。
发酵豆制品的咸味主要来源于食盐。发酵豆制品的咸味比较柔和,这是由于发酵豆制品中含有大量的有机酸、氨基酸、糖等呈味物质。
(4)体态
①腐乳的形状,腐乳外层的被膜是
中,一些产品需要添加酵母菌,使之产生所需风味物质。酵母在无氧的条件下利用糖类进行厌氧酵解,通过糖酵解等一系列反应生成乙醇、异戊醇和异丁醇等,乙醇和氨基酸或有机酸等进一步化合而形成酯。目前,国内很多企业已在低盐固态发酵后期添加酵母,低温后熟发挥了酵母菌的作用,增加了酱油香气,改善了酱油的风味。
(6)酸类的发酵作用
在大豆酱制曲过程中,
一部分来自空气中的细菌会繁殖、生长,在发酵过程中能使部分糖类变成乳酸、醋酸和琥珀酸。这些有机酸与酒精结合,能增加大豆酱的香气。但酸度过高会影响蛋白酶和淀粉酶的分解作用,进而影响产品质量。
3.发酵豆制品色香味体的形成(1)色泽
①腐乳,鲜明色泽,主要来源于微
生物及原料、辅料。按后发酵时添加配料的不同可将腐乳大致分为白腐乳和红腐乳两种,白腐乳不添加红曲,成品呈黄白色至金黄色;红腐乳的红色是由红曲米所染成的,仅覆盖在腐乳表面,而腐乳内部还是淡黄色的,汁液的红色也是红色素的悬浊液,老熟后变为紫红色。豆腐基本上是白色,而在腐乳后发酵期间,腐乳坯中的黄酮类色素缓慢氧化而呈现黄色。②酱油、豆酱、豆豉等,颜色较深的发酵豆制品的色素成分主要有氨基糖、黑色素、焦糖。色素形成的主要途径是美拉德反应,属非酶褐变反应。提高温度和延长发酵时间都可促进氨基糖的形成,但是美拉德反应的结果必然消耗成品中的氨基酸和糖分,所以红酱油的鲜味和甜度较淡色酱油差,适当增加色素影响风味较小,如片面强调色素、盲目提高发酵温度会加重酱油的焦煳味,有损酱油的质量。色素形成的另一途径是酶褐变反应。酪氨酸酶催化酪氨酸氧化成为多巴醌,多巴醌经分子内部加成及重排(非酶催化)形成无色多巴色素,继续受酪氨酸酶催化氧化成红色(醌式)的多巴色素,再继续与二羟吲哚偶合,形成黑色素。
(2)香气
发酵豆制品的香气主要来源于多种
由毛霉(或根霉)的菌丝体构成的,质地嫩滑。前期培菌(发酵)时期毛霉或根霉生长均匀,则被膜完整,腐乳不易破碎,被膜里面腐乳体态柔嫩;如果前期培菌(发酵)时菌丝生长不均匀,则被膜就不完整,腐乳一经碰撞就会破碎。豆腐坯经发酵后变得柔嫩,是由于微生物的蛋白酶作用于大豆蛋白或根霉)质。如果腐乳的口感粗糙,则说明毛霉(
的蛋白酶活力低,大豆蛋白质降解程度差。②酱或酱油的浓稠度。水分蒸发后,残留的不挥发物质称为固形物,主要有食盐、氨基酸、可溶性蛋白质、糖分、糊精、有机酸、色素等。这些固形物有的是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有的则是直接加入的。◇
微生物的协同作用以及添加的各种辅料。香气的主要成分是发酵豆制品中的挥发性成分,如醇、醛、
2011
农产品加工27
正在阅读:
发酵豆制品的制作原理06-01
大学生党员入党转正申请书2篇02-22
2022年北京市培养单位外语系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之04-18
网络复习考试个人整理07-05
2009年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试题03-20
三年级诗歌朗诵稿12-20
Excel练习题及答案12-01
最短路径实验报告07-20
屏东县恒春镇垦丁国民小学推动营造『优质英语生活环境』实施计画03-08
态度的例子02-18
- 教学能力大赛决赛获奖-教学实施报告-(完整图文版)
- 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分析报告
- 2017上海杨浦区高三一模数学试题及答案
- 招商部差旅接待管理制度(4-25)
- 学生游玩安全注意事项
-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文档模板供参考)
- 叉车门架有限元分析及系统设计
- 2014帮助残疾人志愿者服务情况记录
-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 中国食物成分表2020年最新权威完整改进版
- 推动国土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
- 给水管道冲洗和消毒记录
- 计算机软件专业自我评价
- 高中数学必修1-5知识点归纳
- 2018-2022年中国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发展趋势(目录)
- 生产车间巡查制度
- 2018版中国光热发电行业深度研究报告目录
- (通用)2019年中考数学总复习 第一章 第四节 数的开方与二次根式课件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说数课件粤教版
- 上市新药Lumateperone(卢美哌隆)合成检索总结报告
- 豆制品
- 发酵
- 原理
- 制作
- 新疆近50年自然降水量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 沐浴奥运阳光,共创和谐奥运
- 税收会计(山东地税版)
- 2015年黑龙江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最新备考资料:第四章 学习心理(一)
- 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83 Simulink的SS_8型电力机车供电系统建模与仿真
- 学生会主席任职规划
- 童话故事三年级作文
- 2021年“六五”小学世界环境日活动方案
- 论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 上财法硕考研难度分析汇总
- 总复习现代文人物形象分析
- “十三五”重点项目-美容诊所项目商业计划书
- 试验室相关管理制度
- 海带种质保存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
- 新建筑五项原则与结构体系谈1910~1929年柯布西耶住宅设计的发展
- 博兴冷轧彩涂镀锌公司名录
- 劳动部关于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审批办法劳部发503号
- 现代管理与企业制度
- 中国P2P网络借贷平台发展现状研究_侯诗军